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改革领域试验性立法若干问题探讨
1
作者 李本森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7,共15页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的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中央司法机关进行试验性立法的方式推进司法改革,以确保试点改革的法律正当性。司法改革试验性立法项目只要影响到司法机关权力运行的调整和诉讼主体基本权利的损益...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的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中央司法机关进行试验性立法的方式推进司法改革,以确保试点改革的法律正当性。司法改革试验性立法项目只要影响到司法机关权力运行的调整和诉讼主体基本权利的损益,并涉及暂停、中止法律的执行或新的立法创制,都属于“重大改革”,就应当在国家立法机关的授权基础上组织实施。司法改革试验性立法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不能脱离实际,应广泛吸收基层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和相关领域专家的建议和意见,确保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国家立法机关和中央司法机关需要通过更加具体的监督指导等方式,确保试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司法改革试点结束后,无论是修改法律还是恢复法律的回转,都应严格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有关专家论证和听证程序的规定,防止出现“虎头蛇尾”现象。鉴于司法改革领域的试验性立法出现式微态势,国家立法和司法机关需要深度反思其运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在推进中国式司法现代化中的应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试验性立法 人大授权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论析
2
作者 宋才发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3,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此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宪法》是规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法,中华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此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宪法》是规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法,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创造者、建设者的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56个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铸牢共同体意识的目的是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宪法》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真实的权力,以及全过程人民民主可靠的制度保证,以保障人民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有序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展示宪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价值的路径是:遵循《宪法》是一切法律规范的根据和法源原则,强化《宪法》监督是确保国家权力人民性的关键,坚持合宪性审查制度是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的体系解释 被引量:1
3
作者 邢伟星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4,共13页
《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建立了国家立法授权机制,但学界对以上条款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权限仍存在认识分歧,有必要予以厘清。在立法领域,我国宪法意义上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系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 《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建立了国家立法授权机制,但学界对以上条款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权限仍存在认识分歧,有必要予以厘清。在立法领域,我国宪法意义上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系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权力一元化基础上二次分配自身立法职权,权宜调整国家权力体系中的立法权分工,建构并运行国家授权立法体制的机制。在理论层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授权受到授权事项和立法权样态的双重限制,即针对法律保留事项只能授予法律制定权和法律修改权。相应地,存在两种具体的理论形态:针对尚未制定法律且不属于绝对保留范围的事项,可以授予法律制定权;对于已经制定法律的事项,可以授予法律修改权。我国现行法律中,《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规定了相应的授权权限及其现实路径。其中,授权暂调或者暂停适用法律规定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其他国家机关法律修改权的行为,《立法法》第16条为此建构起相应的现实路径;第12条至第14条则建构起其授予国务院法律制定权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法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立法授权 法律保留 体系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大预算监督机制建设与效能提升:内在机理与案例分析
4
作者 史晓琴 樊丽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92,共12页
加强人大预算监督,促进预算监督民主与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基于系统思维,锚定人大预算协同监督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系统阐释人大预算监督机制对预算监督效能的影响... 加强人大预算监督,促进预算监督民主与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基于系统思维,锚定人大预算协同监督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系统阐释人大预算监督机制对预算监督效能的影响机理,并选取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等多元协同联动、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代表全程问效制为例予以实证检验,旨在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学理性研究,探讨人大预算监督机制如何实现动态调整与优化,人大预算监督效能如何逐步提升,以期为进一步丰富预算治理理论、优化人大预算监督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预算监督 协同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机制 预算监督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议促监督的转化机制——以Y市空间规划监督工作为例
5
作者 张丽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7,92,共17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民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监督是规制现代政府公权力,避免其异化的重要环节。既有研究重在监督权力的配置与归属,研究对象较为传统,监督工具的缺失致使监督权力的运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民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监督是规制现代政府公权力,避免其异化的重要环节。既有研究重在监督权力的配置与归属,研究对象较为传统,监督工具的缺失致使监督权力的运行过程还较为模糊。审议是地方人大对规划行政实施监督的重要工具,然而从工具的使用到监督效能的转化,其过程机制还有待揭示。为此,文章以Y市为基础,以访谈文本的扎根分析为依托,对审议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现阶段人大对规划的审议,更多表现为工具理性,监督价值有待引入。地方人大要实现对空间规划的有效监督必须考虑审议议题、审议程序和审议结果三要素,并且让审议三要素分别在压力机制、追责机制和赋能机制的主导下发挥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 审议制度 空间规划 规划监督 监督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的全面规范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68条为制度支点 被引量:6
6
作者 谭清值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40,共16页
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的全面规范化是宪法全面实施的内在要求,因而其具有显著意义。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68条特别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该适用规则... 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的全面规范化是宪法全面实施的内在要求,因而其具有显著意义。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68条特别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该适用规则成为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全面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制度支点。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的规范化命题蕴含三个子议题:一是规范类型上,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包含抽象规范性决定、具体规范性决定和政策性决定三种规范类型;二是效力原则上,效力分层原则、程序判断效力原则构成了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复合效力原则的核心;三是拣选标准上,“形式与内容的合比例性”构成了全国人大拣选决定行使方式的总理据,经立法程序决定之拣选标准的本质是立法便宜主义的政策考量,非经立法程序决定的拣选标准首先要考虑法律保留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 《立法法》第68条 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有关重大问题的决定 宪法全面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一分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差异化构造 被引量:5
7
作者 钱坤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同质化理解忽略了宪法文本的差异,也会造成“实效性难题”与“冗余性难题”。全国人大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其宪法监督权建基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可...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同质化理解忽略了宪法文本的差异,也会造成“实效性难题”与“冗余性难题”。全国人大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其宪法监督权建基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可通过多种方式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宪法监督是其中一项,在类型上属于政治控制型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相对的优越地位,也有权开展政治控制型的宪法监督。1982年《宪法》特别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权限,使得常委会得以独占性地开展合宪性审查。合宪性审查属于规范控制型宪法监督,它的依据是宪法的规范效力。应注重两机关宪法监督权的性质差异,推进政治控制型监督与规范控制型监督共同保障宪法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民主集中制 宪法监督 合宪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及残特奥会前后PM_(2.5)溯源研究
8
作者 李香凝 王羽琴 +3 位作者 高燕 王竞铮 臧汇宇 谢林花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7,45,共12页
基于2021年9月~11月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前中后期西安市区域PM_(2.5)的污染特征,利用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权重浓度轨迹法(CWT)确定气团输送路径、潜在源区及其对PM_(2.5)质量浓度的贡... 基于2021年9月~11月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前中后期西安市区域PM_(2.5)的污染特征,利用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权重浓度轨迹法(CWT)确定气团输送路径、潜在源区及其对PM_(2.5)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西安市以东南风为主导,PM_(2.5)浓度在十四运会期间最低,残特奥会结束后最高.PM_(2.5)的气团输送路径以陕南附近的本地输送、偏东和偏南方向的近距离输送以及西北方向的远距离输送为主.PM_(2.5)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新疆内蒙地区以及陕南各城市及周边省份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运 细颗粒物 后向轨迹 潜在源分析 浓度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宪法委员会制度初论 被引量:9
9
作者 江国华 彭超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8,共8页
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背景下,加强宪法实施、维护法制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在地需要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设立宪法委员会,将其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专门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能够有效破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我... 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背景下,加强宪法实施、维护法制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在地需要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设立宪法委员会,将其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专门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能够有效破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我监督"的尴尬悖论和"无暇监督"的现实问题。宪法委员会的核心职能是违宪审查和解释宪法。建立宪法委员会制度应当处理好宪法委员会与党的领导、全国人大、改革开放三者的关系,确立党内法规不审查、基本法律不审查、特别授权立法不审查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设机关 宪法监督 宪法实施 宪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举民主的局限与超越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习根 李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2-425,共4页
选举民主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民主形式,当今我国展开的乡镇直选则是直接选举民主的有益探索,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选举民主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 选举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实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十运会女篮决赛阶段防守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元文 王家宏 孙民治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8-241,共4页
采用现场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十运会女篮决赛阶段防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十运会女篮决赛阶段比赛无干扰的投篮较多,抢到前场篮板球绝大多数因防守未挡抢,大多数犯规为手部犯规,夹击效果一般,防守快攻较差。重新认识防守理念和提... 采用现场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十运会女篮决赛阶段防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十运会女篮决赛阶段比赛无干扰的投篮较多,抢到前场篮板球绝大多数因防守未挡抢,大多数犯规为手部犯规,夹击效果一般,防守快攻较差。重新认识防守理念和提高个人防守能力是主要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运会 女篮 决赛阶段 防守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大在政府绩效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洪成 刘广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5-179,共5页
"谁来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价的核心要素和逻辑起点。作为政府绩效评价最主要的类别分析对象,政府综合绩效评价具有独立的论域和典型的本土化要求。本文立足于中国行政生态,基于评价对象和评价动力机制分析,提出了构建人大在政... "谁来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价的核心要素和逻辑起点。作为政府绩效评价最主要的类别分析对象,政府综合绩效评价具有独立的论域和典型的本土化要求。本文立足于中国行政生态,基于评价对象和评价动力机制分析,提出了构建人大在政府综合绩效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开辟并确立人大评价模式的理论观点,并探讨了相应的行动策略。人大评价模式将能够有效促成政府绩效的改善及政府内部评价模式的深入,可作为中国政府综合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综合绩效 评价主体 人民代表大会 行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层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文成 赵洪良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基层人大是我国基层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的政治实现形式。作为基层权力机关和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基层人大社会整合的成效事关基层社会的秩序稳定和社会发展。从政治逻辑审视,基层人大的社会整合是由制度整合、利益整合、... 基层人大是我国基层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的政治实现形式。作为基层权力机关和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基层人大社会整合的成效事关基层社会的秩序稳定和社会发展。从政治逻辑审视,基层人大的社会整合是由制度整合、利益整合、关系整合、观念整合四个方面组成的有机体系。从国家治理实践而言,基层人大社会整合的功能发挥和机制运行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民主化的主导方向,完善人大政治机制,创新整合方式,实现基层政治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人大 国家治理 社会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回应·责任:人大代表制度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17
14
作者 蔡文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80,共9页
人大代表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标志和象征。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导者、运作者、参与者,一端根植与链接人民,一头嵌入与联动国家,是国家、社会和人民之间互证、互动的中介和桥梁。从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而言,人大代表是... 人大代表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标志和象征。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导者、运作者、参与者,一端根植与链接人民,一头嵌入与联动国家,是国家、社会和人民之间互证、互动的中介和桥梁。从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而言,人大代表是多重身份的"角色集",是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性的统一体:代表性,即代表人民,回答了"人大代表是谁"的问题,揭示了人大代表的政治本质;回应性,即为了人民,回答了"人大代表为了谁"的问题,揭示了人大代表的政治要求;责任性,即向人民负责,回答了"人大代表如何负责"的问题,揭示了人大代表的政治保障。这三重属性是理论逻辑和政治逻辑的辩证统一,为健全和完善人大代表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 代表性 回应性 责任性 政治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十八大精神,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论学校体育的价值及实践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燕歌 沙金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想,明确了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培养创新人才的的要求,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极其深刻的指导意义。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作为教育内在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想,明确了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培养创新人才的的要求,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极其深刻的指导意义。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作为教育内在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应当紧扣"育人"的实践使命,借助社会发展的有利形势强化自身改革,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创新人才培养 十八大精神 育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的违宪审查体制与完善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忠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本文立足于中国实际 ,在比较衡平了国外三种违宪审查类型的利弊后 ,认为我国实行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主的违宪审查制度较为适宜。文章还讨论了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的审查主体、审查范围及审查方式 ,并从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和扩大全国... 本文立足于中国实际 ,在比较衡平了国外三种违宪审查类型的利弊后 ,认为我国实行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主的违宪审查制度较为适宜。文章还讨论了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的审查主体、审查范围及审查方式 ,并从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和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范围两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宪审查制度 审查范围 衡平 全国人大 常委会 审查主体 完善 中国 体制 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违宪审查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永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0-128,共9页
民主的一般理念与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于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与安定,对于维护法制的统一,对于维护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权威,对于反腐败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等都是必不可... 民主的一般理念与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于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与安定,对于维护法制的统一,对于维护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权威,对于反腐败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法官进行违宪审查具有民主正当性与技术优势与程序优势。我国现在已经具有了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条件,当然,建立这一制度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制度创新。例如:建立“混合型”的以普通法院为主的违宪审查制度,宪法应当明文规定违宪审查的范围与结果,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对法院的“反牵制”的制度,确立司法自律的规范与养成司法自律的传统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违宪审查 正当 可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一大”代表特点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双全 杨秀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4,共4页
192 1年 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分析“一大”代表的基本特点 ,对于认识我党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 ,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 ,认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历... 192 1年 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分析“一大”代表的基本特点 ,对于认识我党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 ,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 ,认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历史背景 ,乃至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整个进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代表 党史 "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创新、趋势及对策:党的十七大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嗣明 王敏 郭晶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1,共6页
针对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秩序紊乱、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分配调节能力弱化等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收入分配政策的重大创新是:"四个提高"和"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再分... 针对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秩序紊乱、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分配调节能力弱化等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收入分配政策的重大创新是:"四个提高"和"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在这一新政策的调节下,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将是:收入差距得到控制但还会持续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将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将有所提高,但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提高;收入分配秩序将有所改善,但规制难度较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逐步形成。为此当下我国收入分配的对策应是:持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让市场"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大力完善第三次分配的调节制度;让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起到"维护公正,兼顾公平,高端调低,低端托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 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 背景 创新 趋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人大监督的刚性,推进中国行政审批治理改革 被引量:3
20
作者 申建军 崔贝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5-8,共4页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的重要职权,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行政审批,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重要内容,是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实现人大实权的刚性,加强人大对政府重大审批...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的重要职权,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行政审批,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重要内容,是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实现人大实权的刚性,加强人大对政府重大审批项目的审查和批准,从而在根本上改革目前行政审批的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 人大 监督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