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境外势力广域渗透的负面网络舆情2C卫戍模型构建
1
作者 吴琼 钟源 +2 位作者 谢守美 杨蕾 石小川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67,共10页
[研究目的]在境外势力利用AIGC技术进行隐蔽渗透,操纵网络舆情干预公众认知的背景下,提出通过构建有效的检测模型来提高网络舆情监测准确性。[研究方法]采用认知竞争(Cognitive-Contest,简称2C)干预思路,构建2C卫戍概念模型。模型围绕... [研究目的]在境外势力利用AIGC技术进行隐蔽渗透,操纵网络舆情干预公众认知的背景下,提出通过构建有效的检测模型来提高网络舆情监测准确性。[研究方法]采用认知竞争(Cognitive-Contest,简称2C)干预思路,构建2C卫戍概念模型。模型围绕势力控制、舆情引导、安全防护三大目标,结合MLP、GAN等先进技术实施建模流程。通过“哀牢山”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实证研究,检验模型的应用价值和效果。[研究结果/结论]实证过程表明,模型在提取负面网络舆情基础上得到系数位于0.5~0.8之间的势力影响分析结论并传达认知反应(变量系数位于0.5~0.9)、核心控制(变量系数位于0.5~0.8)与干预需求强度(变量系数位于0.2~0.4)结果,同时产生59.83%负面舆情疏导率并隔离萌芽期负面舆情生长趋势。效能实验结果则突出表示了模型对应的方法细节优势。这些结论证实模型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为风险预警及应对化解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势力 广域渗透 负面网络舆情 认知竞争 卫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后游击战方针的提出及其体现的战略远见
2
作者 罗平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7-44,共8页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红军必须适应由国内战争到反侵略战争的转变,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八路军、新四军不但在数量上与日军相比处于劣势,更重要的是武器装备也严重落后于日军,唯有游击战方能在打击敌人...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红军必须适应由国内战争到反侵略战争的转变,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八路军、新四军不但在数量上与日军相比处于劣势,更重要的是武器装备也严重落后于日军,唯有游击战方能在打击敌人的同时保存和发展自己。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八路军各部迅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相继开辟抗日根据地,逐步形成与正面战场相呼应的敌后战场。游击战中“游”是手段、“击”是目的,“游”是为了更有力地“击”,认为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游而不击”是罔顾事实的无理指责。没有八路军和新四军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人民武装的敌后游击战,就不可能有敌后战场的开辟与坚持,而没有敌后战场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敌后游击战 人民武装 战略远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王堆汉墓“驻军图”应正名为“箭道封域图” 被引量:13
3
作者 邢义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19,共8页
从一开始"驻军图"、"守备图"或"防区图"这些命名,就造成了大家认识此图性质的框框。唯有跳脱出来,才看得见其它的可能性。对照马王堆地形图和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来看,这幅"驻军图"有可能是一... 从一开始"驻军图"、"守备图"或"防区图"这些命名,就造成了大家认识此图性质的框框。唯有跳脱出来,才看得见其它的可能性。对照马王堆地形图和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来看,这幅"驻军图"有可能是一张汉代郡国常有普通的箭道行政区地图,在汉代或应名为箭道图或箭道封域图。如此一来,"驻军图"上一些难解之处,或许可以得到较合情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军图 马王堆 箭道封域图 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战爆发后的日法谈判 被引量:2
4
作者 熊沛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2-96,共5页
欧战爆发给日本侵占东南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但由于日军主力深陷对华战争的泥潭,无法抽身南进,于是日本在一个时期只得采取以外交手段为主,谋求各个击破的南进措施。由于法国自顾不暇,成为日本首先欲突破的对象。法国先是采取拖延时日... 欧战爆发给日本侵占东南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但由于日军主力深陷对华战争的泥潭,无法抽身南进,于是日本在一个时期只得采取以外交手段为主,谋求各个击破的南进措施。由于法国自顾不暇,成为日本首先欲突破的对象。法国先是采取拖延时日的策略,一度顶住了日本的外交攻势。至法军对德全线崩溃,法国维希政权成立时,法方已无力与日本周旋,只得全面接受了日本侵占法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进” 日法谈判 滇越铁道 日军进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皓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43,共17页
日本为什么在1937年7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偶然还是必然?值得高度关注。分裂华北吞并中国、独霸远东,是日本的既定国策。自1935年起至1937年,日本三度拟定实施"北支明朗化"的处理要纲,三度制定对华全面战争意义上的年度作战... 日本为什么在1937年7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偶然还是必然?值得高度关注。分裂华北吞并中国、独霸远东,是日本的既定国策。自1935年起至1937年,日本三度拟定实施"北支明朗化"的处理要纲,三度制定对华全面战争意义上的年度作战计划;在之前和期间,拟定占领中国各地的计划。有了作战计划和占领计划,日本还需要准备和寻找时机。通过广田内阁到近卫内阁,日本到1937年6月上旬建立起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战时体制"。同时,德国的崛起和《日德反共协定》的签订,使苏联被德国牵制住;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内战,使英法等列强被牵制住而无暇顾及远东,日本动手的国际时机成熟。在此过程中,日本逼迫国民政府接受广田三原则,企图不战而亡中国;中国统一进程和抗战准备,使日本如坐针毡。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在成熟的国际条件和国内战争准备下,驻屯军选择战略地点卢沟桥制造了事变。就这样,日本有计划有步骤寻找时机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北支明朗化” “准战时体制” 日本驻屯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与“台独”运动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51,共8页
无论是战后初期、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运动的支持自始至终、不遗余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 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在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浓厚的"台湾情结",这是诱发其支... 无论是战后初期、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运动的支持自始至终、不遗余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 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在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浓厚的"台湾情结",这是诱发其支持"台独"运动的历史原因;2 日本右翼势力仍然视台湾为日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要地,并把支持"台独"运动作为谋求日本"政治大国"地位的有效途径和遏制中国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为驱动其支持"台独"运动的现实原因,也是主要原因;3 台湾当局设立秘密"专案基金"拉拢即大搞"金钱外交",是诱使日本右翼势力支持"台独"运动的经济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 日本 右翼势力 “台独”运动 台独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中日关系“死结”,实现历史性民族和解——关于中日关系早日走出低谷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9,共6页
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重要文件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唤醒全体日本国民走向觉醒并紧紧依靠其不懈斗争、解决中日历史观冲突这一主要矛盾、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加快祖国和平崛起进程等,是推动中日关系早日走出低谷的五个因素... 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重要文件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唤醒全体日本国民走向觉醒并紧紧依靠其不懈斗争、解决中日历史观冲突这一主要矛盾、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加快祖国和平崛起进程等,是推动中日关系早日走出低谷的五个因素;而加快中日关系研究“工程”立项、拓宽对日宣传途径和加大对日宣传力度、重新重视和实施“国民外交”路线、开展“全方位、等距离”外交和克服对日外交“新思维”的影响、提防国人“狭隘民族主义”的滋长和确保国内政治稳定等,则是当下中方推动中日关系走出低谷应集中做好的五项具体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 侵略历史 中日关系 东亚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右翼势力论纲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1,共7页
日本右翼势力不仅在战前"60年"划出了一道"孳生""膨胀""肆虐"的祸世劣迹,致使中日两个东亚大国长期交恶和战争,而且在战后"60年"又清晰地留下了一条"削弱""复活"... 日本右翼势力不仅在战前"60年"划出了一道"孳生""膨胀""肆虐"的祸世劣迹,致使中日两个东亚大国长期交恶和战争,而且在战后"60年"又清晰地留下了一条"削弱""复活""抬头""蠢动"的复活轨迹,再度将已修秦晋之好的中日关系推入了低谷,其两个"60年"可谓一脉相承。如何排除日本右翼势力对中日关系的干扰,进而确保亚太和平特别是东北亚区域安全,无疑是摆在亚洲人民特别是日中美三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 军国主义 中日关系 亚太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地解决”:七七事变期间日本侵占华北的三步走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皓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83,共13页
“现地解决”是七七事变期间日军夺取平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策略手段。在日本眼中,“现地”在1937年7月7日至7月11日指永定河左岸,7月11日至7月19日指北平,7月19日至7月27日指保定以南,随即强调“凡维持‘满洲’治安所必要之地域,皆... “现地解决”是七七事变期间日军夺取平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策略手段。在日本眼中,“现地”在1937年7月7日至7月11日指永定河左岸,7月11日至7月19日指北平,7月19日至7月27日指保定以南,随即强调“凡维持‘满洲’治安所必要之地域,皆称‘现地’”。在各个时期内,日本的“不扩大”指暂时限制在这些地区内。随着作战准备的进展和时间变化,“现地”从永定河左岸扩大至整个华北。日军声称,中国第29军撤至永定河左岸,是事变解决的基础;第29军撤出北平,“至少可以期待华北早晚实现明朗化”;第29军撤至保定以南,可以实现华北“明朗化”。如果第29军不撤,就是对日军的挑战,日军只能“膺惩”。这样,日本玩弄“现地解决”阴谋,分三步走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现地解决” 驻屯军 “不扩大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右翼势力的“自卫战争史观”辨正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3-130,共8页
尽管日本右翼势力围绕卢沟桥事变和太平洋战争抛出的"自卫战争史观"———卢沟桥事变"中共责任说"、"国民党责任说"、"共产国际和苏联责任说",以及太平洋战争"ABCD包围圈逼迫说"、&q... 尽管日本右翼势力围绕卢沟桥事变和太平洋战争抛出的"自卫战争史观"———卢沟桥事变"中共责任说"、"国民党责任说"、"共产国际和苏联责任说",以及太平洋战争"ABCD包围圈逼迫说"、"美国阴谋说"、"日美矛盾激化说"等等,均无确凿文字材料可资证明。尽管历史对日本发动的对外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还是"被逼无奈"的"自卫战争"也早已做出了公正的结论,但我们仍须对其不时否认侵略历史的种种谬论据实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 卢沟桥事变 太平洋战争 “自卫战争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右翼势力的“解放战争史观”辨正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59,共6页
日俄战争并非正面影响中国留日学生加入了同盟会,而是从反面使置身敌国的留日学子站在孙文一边;当年日本东京并非亚洲国家独立运动的参谋部,而是干涉和镇压亚洲各国独立运动的大本营;当年日本的诸多亚洲主义者并非为援助中国革命而来,... 日俄战争并非正面影响中国留日学生加入了同盟会,而是从反面使置身敌国的留日学子站在孙文一边;当年日本东京并非亚洲国家独立运动的参谋部,而是干涉和镇压亚洲各国独立运动的大本营;当年日本的诸多亚洲主义者并非为援助中国革命而来,而是怀揣趁乱取利甚至肢解中国之不可告人的目的介入中国事务的。当年日本侵略者炮制的“大东亚战争”一词,丝毫掩盖不了太平洋战争的侵略性质;战后东南亚国家的纷纷独立也并非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历史功绩,而是东南亚人民长期坚持不懈反抗包括日本帝国主义在内的民族独立斗争的最后胜利。日本右翼势力围绕日俄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兜售的“解放战争史观”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右翼势力 日俄战争 太平洋战争 “解放战争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湘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4-117,共4页
抗日战争初期 ,中国空军力量的薄弱是中国抗战处于防御、退却的被动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中外文资料 ,尤其是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辑的资料 ,考察中国空军力量的消长过程 ,客观评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 ,指出中国空军战胜日寇... 抗日战争初期 ,中国空军力量的薄弱是中国抗战处于防御、退却的被动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中外文资料 ,尤其是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辑的资料 ,考察中国空军力量的消长过程 ,客观评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 ,指出中国空军战胜日寇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战术 中国 日本 空战 空军 防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图书馆界的抗战后援工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秀琴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4-76,共13页
抗战期间广东图书馆界遭受巨大损失,战时的广东图书馆界主要依据国民政府、省教育厅等相关政令参与推行图书教育运动。文章对抗战时期广东社会教育中涉及图书馆的相关报刊、档案等资料进行考证梳理,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挖掘,阐析当时... 抗战期间广东图书馆界遭受巨大损失,战时的广东图书馆界主要依据国民政府、省教育厅等相关政令参与推行图书教育运动。文章对抗战时期广东社会教育中涉及图书馆的相关报刊、档案等资料进行考证梳理,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挖掘,阐析当时广东省公私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等的发展和参与抗战情况。研究发现:广东图书馆界在烽火战乱中坚守服务、组织后援,尤其在文献保护、传递、参考和普及教育等方面付出了心血、作出了贡献,是广东参与全面抗战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图书馆 抗战 后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戌维新运动中新政治势力的积聚与形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平一 郭新耀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2-98,共7页
甲午战争后近代经济的发展、国人危机意识的形成、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为戊戌维新运动中新的政治势力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以康有为为核心的维新派是中国近代最先形成的反映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社会要求的政治势力;这一新的政治势力是正向... 甲午战争后近代经济的发展、国人危机意识的形成、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为戊戌维新运动中新的政治势力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以康有为为核心的维新派是中国近代最先形成的反映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社会要求的政治势力;这一新的政治势力是正向近代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转化的绅士阶层的政治代表;这一政治势力的形成和发展促使了统治集团内部力量对比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清统治核心集团的政治决策,对晚清政治格局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势力 甲午战争 戊戌维新 绅士阶层 政治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的反“台独”立场述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立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7,共7页
二战结束以后尤其是偏安台湾一隅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蒋介石始终坚持反"台独"立场,不仅对岛内外"台独"组织及其活动坚决取缔,严厉打击,而且对日本政府及右翼政客支持"台独"的行径进行了谴责,对其策动台湾当... 二战结束以后尤其是偏安台湾一隅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蒋介石始终坚持反"台独"立场,不仅对岛内外"台独"组织及其活动坚决取缔,严厉打击,而且对日本政府及右翼政客支持"台独"的行径进行了谴责,对其策动台湾当局"独立"的建议予以拒绝。这是"台独"势力在此期间未能坐大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图谋未能得逞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台独” 日本右翼势力 两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右翼势力的“美英同罪史观”辨正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61,共6页
日本右翼势力兜售的“美英同罪史观”的主要谬论包括:美英等国也应对中日战争的长期化和“大东亚战争”的爆发负责;就侵略行为和殖民统治而言,日本与美英等西方列强没有什么区别;日本军国主义不同于德国法西斯主义,日本的战争犯罪也不... 日本右翼势力兜售的“美英同罪史观”的主要谬论包括:美英等国也应对中日战争的长期化和“大东亚战争”的爆发负责;就侵略行为和殖民统治而言,日本与美英等西方列强没有什么区别;日本军国主义不同于德国法西斯主义,日本的战争犯罪也不同于德国的人道犯罪;美苏等盟国的一些“暴行”也是战争犯罪行为等等。然而,无论日本右翼势力怎样淡化和试图以此“抵消”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责,其“美英同罪史观”都是站不住脚的,更丝毫掩盖和减轻不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战争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 侵略战争 “美英同罪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实力派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红颖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2-107,共6页
地方实力派是指除蒋介石的嫡系之外的一切有地盘的实力派和无地盘的杂牌军。地方实力派与国民党中央存在着矛盾、分裂和斗争 ,它关系到国共两党力量的消涨 ,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至抗战前夕地方实力派政治态度... 地方实力派是指除蒋介石的嫡系之外的一切有地盘的实力派和无地盘的杂牌军。地方实力派与国民党中央存在着矛盾、分裂和斗争 ,它关系到国共两党力量的消涨 ,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至抗战前夕地方实力派政治态度的转变及行动 ,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方面达成的共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实力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宗仁与抗战初期的安徽政局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圣亮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5-150,共6页
李宗仁及其新桂系势力,趁全国抗战之机入主安徽。为了巩固地方统治,顺应抗战形势需要,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较开明的政治改革和施政措施。诸如:提倡民主化建设,积极任用抗日进步人士;健全基层政权,反对和惩治官吏腐败;开展民众动员,维持国... 李宗仁及其新桂系势力,趁全国抗战之机入主安徽。为了巩固地方统治,顺应抗战形势需要,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较开明的政治改革和施政措施。诸如:提倡民主化建设,积极任用抗日进步人士;健全基层政权,反对和惩治官吏腐败;开展民众动员,维持国共统一战线,等等。为抗战初期安徽敌后群众性抗日运动的兴起,以及大别山地区的持久抗战,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宗仁 新桂系 抗战初期 安徽政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天津军的谋略”:1935年胡白事件之探析
19
作者 张皓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108,共13页
1935年之胡恩溥、白逾桓被暗杀事件,是"日本天津军的谋略",目的是将国民政府赖以维持统治华北的有关机关、人员和军队从华北赶走。事件发生后,双方舆论展开对阵,双方人员展开一场严重的交涉。中方舆论含蓄地指出事件为日方所... 1935年之胡恩溥、白逾桓被暗杀事件,是"日本天津军的谋略",目的是将国民政府赖以维持统治华北的有关机关、人员和军队从华北赶走。事件发生后,双方舆论展开对阵,双方人员展开一场严重的交涉。中方舆论含蓄地指出事件为日方所为,日伪舆论和驻屯军、关东军及驻华使节竭力"论证"为蓝衣社所为。日军以武力为手段,采取三步走,迫使国民政府撤走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和其他官员以及中央军。国民政府虽然接受了这些要求,但是拒绝承担日军强加的责任。胡白事件本来是日军制造的,它在企图得逞后不再逼迫由国民政府来承担,胡白事件不了了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白事件 驻屯军 蓝衣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共及其领导的力量发展壮大的原因
20
作者 王炳林 郎丰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0,共7页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战期间得到迅猛发展。究其根本,是缘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始终代表全民族的根本愿望和利益要求,高擎爱国主义和团结抗日的大旗,以其先进的阶级意...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战期间得到迅猛发展。究其根本,是缘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始终代表全民族的根本愿望和利益要求,高擎爱国主义和团结抗日的大旗,以其先进的阶级意识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不断克服抗日营垒中出现的分裂倒退危险和妥协投降逆流,同时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关系,积极推进民主,改善民生,从而赢得民心,获得发展,并在团结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人民革命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