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决策中医患双主体博弈的分析与讨论
1
作者 黄婷会 霍增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9-564,共6页
随着多元价值主义体系的构建,患者自主权的概念逐渐落地。医疗家长主义决策模式受到广泛的质疑与抨击,进而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医患双方因立场及价值观差异而出现理念分歧与决策冲突,医患博弈贯穿于医疗决策的全过程。但在剖析医疗家长主... 随着多元价值主义体系的构建,患者自主权的概念逐渐落地。医疗家长主义决策模式受到广泛的质疑与抨击,进而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医患双方因立场及价值观差异而出现理念分歧与决策冲突,医患博弈贯穿于医疗决策的全过程。但在剖析医疗家长主义决策模式和患者自主决策模式的优劣性后可知,盲目贬低某种医疗决策模式并非实现患者权益最大化的最优解。医方需要充分尊重患者自主权,患方也应明确权责对等理念,通过政策制度的优化培育医患双方的独立决策人格和理性思考能力,以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实现医患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决策 医患博弈 患者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直播中患者隐私保护的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2
作者 田函 吴锦萍 +1 位作者 张妍 周建裕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术直播成为手术教学的新方式,但由直播引发的患者隐私保护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从医方、患方和政府三方视角出发,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主体在手术直播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并运用Matlab软件...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术直播成为手术教学的新方式,但由直播引发的患者隐私保护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从医方、患方和政府三方视角出发,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主体在手术直播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动态模拟和数值仿真分析。发现影响医方策略选择的因素包括保护成本、泄露隐私代价、保护获得的收益以及高流量收益等方面;影响患方策略选择的因素包括手术费用、隐私被泄露风险以及额外收益等方面;影响政府策略选择的因素包括监管成本和公信力的提升。为使医方、患方和政府实现共赢,三方主体需协同发力,切实保障患者隐私不受侵害,在扩大医疗教育影响力和保护患者隐私之间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直播 演化博弈 患者隐私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生态理论视域下医患有效沟通目标及策略研究
3
作者 孙华阳 赵冬梅 任素娟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医患沟通不仅取决于医方群体,还受到患方群体和具体情境的影响,医患之间有效的沟通需要医方提高沟通能力,也需要患方具有某一症状或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生态理论主要从生态系统视角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各生态要... 医患沟通不仅取决于医方群体,还受到患方群体和具体情境的影响,医患之间有效的沟通需要医方提高沟通能力,也需要患方具有某一症状或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生态理论主要从生态系统视角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各生态要素关系以及生态发展机理,重视系统内信息主客体、信息内容、信息环境、信息技术等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这与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有着一致性。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从信息主客体、信息本身、信息情境、信息技术四个维度,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医患沟通面临的新问题,提出医患有效沟通需要重新审视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构建医患共同体,包括知识共同体、交流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使医患沟通四因子在动态发展中形成新的平衡,以期为医患信任、医患有效沟通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生态理论 医患沟通 信息技术 医患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重信息不对称及互动二元性的医患信任机制
4
作者 苏强 季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3-1812,共10页
从医患双方出发,考虑信任关系建立中医患互动的二元性,构建双重信息不对称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存在的医患信任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仿真模拟,分析各因素对医患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医患双方对彼此的期望高于实际能力并不... 从医患双方出发,考虑信任关系建立中医患互动的二元性,构建双重信息不对称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存在的医患信任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仿真模拟,分析各因素对医患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医患双方对彼此的期望高于实际能力并不总是导致负面情绪,在期望高于实际但不超过临界值的情况下,合理的高期望有助于双方信任策略演化;在确保患方信息受益的情况下,即使相对医方存在信息劣势,医患双方依旧倾向于信任策略;提高医方沟通能力、降低患者道德风险对信任策略选择更为关键。最后,结合1·20北京朝阳医院伤医案事件,讨论了医患沟通、期望及道德风险等因素对医患双方信任行为的演化结果,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信任 双重信息不对称 互动二元性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医保性医患纠纷影响因素质性研究
5
作者 韩勇彬 燕娟 赵丽娟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5-1201,共7页
医疗保障政策进入深度改革并能够有效缓解医患紧张关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会发生医保性医患纠纷。根据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从而直观、真实地描述医患双方医保性医患纠纷的经历。运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 医疗保障政策进入深度改革并能够有效缓解医患紧张关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会发生医保性医患纠纷。根据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从而直观、真实地描述医患双方医保性医患纠纷的经历。运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提取诱发医保性医患纠纷的原因。针对医保性医患纠纷的影响因素提取“医务人员、患方群体、医疗环境以及社会环境”4个核心概念并提出缓解医保性医患纠纷的对策:政府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宣传多样化;医院服务精细化,优化医务人员评价体系;提升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引导从业规范化;转变患者就医思维,提高政策认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医患纠纷 医疗保险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下医患沟通行为的合理化研究——以纪录片《中国医生》为例
6
作者 张雅宁 车向前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1188,共8页
医患沟通不仅是医疗行为的一部分,更是社会交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即交往行为合理化的视角出发,对纪录片《中国医生》中医患沟通行为的合理化要素进行研究后发现:合理的医患沟通是以医患双方的互主体性为基础... 医患沟通不仅是医疗行为的一部分,更是社会交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即交往行为合理化的视角出发,对纪录片《中国医生》中医患沟通行为的合理化要素进行研究后发现:合理的医患沟通是以医患双方的互主体性为基础,医方主体和患方主体围绕病情、诊治等客体对象展开平等互动;医患言语要遵循沟通的有效性要求,即以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为条件;应以理想的沟通情境为途径,实现自由理性对话,最终以实现理解和共识为导向,构建起和谐的医患交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医患沟通 合理化 《中国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人疾病观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吕小康 唐磊 +1 位作者 姜鹤 汪新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6-688,共13页
常人疾病观是普通人对于某一疾病的认知、解释和态度的集合。与专业医务人员相比,普通人更关注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而非生物学因素的致病作用,就医选择多元而并不遵循标准化的就医模式,同时更愿意将疾病体验视为个人生活的特殊问题加... 常人疾病观是普通人对于某一疾病的认知、解释和态度的集合。与专业医务人员相比,普通人更关注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而非生物学因素的致病作用,就医选择多元而并不遵循标准化的就医模式,同时更愿意将疾病体验视为个人生活的特殊问题加以建构性理解。常人疾病观与科学医学观之间的不一致性可能降低患者的就医满意、对医信任和医嘱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立足中国社会的医学文化与医疗制度,研究中国人的常人疾病观,并探讨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作用与社会心理机制,可为改善当下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现状提供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人理论 常人疾病观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心理学共情理论应对困境中的医患关系 被引量:55
8
作者 张莹 梅松丽 +2 位作者 徐军 陈峻江 杜红阳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1-53,共3页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基础,面对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困境,探索如何应对困境中的医患关系迫在眉睫。共情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阐述了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站在对方立场上的思考方式。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存在共...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基础,面对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困境,探索如何应对困境中的医患关系迫在眉睫。共情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阐述了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站在对方立场上的思考方式。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存在共情缺陷,如易产生共情疲劳、缺乏倾听、缺少尊重等,通过心理学干预技术提高其临床共情能力有利于减少共情缺陷、避免医疗纠纷、协调医患关系。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助于推进新的合作型医患关系的建设,尤其适合于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共情理论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方对医方了解和信任程度影响因素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9
9
作者 杨莉 王媛媛 黄悦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7-333,共7页
目的:探讨患方对医方了解和信任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自评问卷对438名住院患者或家属进行典型调查。结果: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及结构效度和同质性信度符合要求。患方对医院和医生的了... 目的:探讨患方对医方了解和信任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自评问卷对438名住院患者或家属进行典型调查。结果: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及结构效度和同质性信度符合要求。患方对医院和医生的了解度分别为56.6%和41.8%,患方对医院、医生的技术和医德的信任度分别为98.2%、92.7%和90.9%,了解度和信任度之间呈正相关(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了解和户籍影响其对医方信任,"对医院的信任"、"对医生的了解"、手术治疗和性别影响对医生的信任,患方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和对医生的了解影响医疗结果满意度。结论: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患方在对医方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做出的信任选择存在不同层面的矛盾心理。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和就医选择指导,帮助患方多渠道获得医方信息,提高正确的医疗决策及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信任理论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合理重构——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医患利益的调节与平衡 被引量:26
10
作者 孙福川 张英涛 吴雪松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我国社会转型 ,为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合理重构提供了平台 ,但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诸多医患利益冲突也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亟需对其加以调节和平衡。这种调节与平衡 ,不能完全甚至不能主要地交由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去运作 ,不能... 我国社会转型 ,为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合理重构提供了平台 ,但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诸多医患利益冲突也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亟需对其加以调节和平衡。这种调节与平衡 ,不能完全甚至不能主要地交由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去运作 ,不能完全任凭甚至不能主要地任凭医患双方自由地去博弈 ;政府必须明确并履行自己的职责 ,为正确调节与平衡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医患利益创立一个全方位的合理的框架 ,使医患之间在有控制的理性的双赢的利益博弈中合理地重构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医患关系 社会转型期 医患利益 政府职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关系内涵及模式: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林 沈坤荣 唐晓东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1,共3页
梳理了国外医患关系的相关文献,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探析医患关系的内涵,深入剖析了医疗质量和患者信任是构成医患关系的两个重要因子,并进一步构建了简约化的四类医患关系模式,即和谐医患关系模式、改善医患关系模式、不善医患关系模... 梳理了国外医患关系的相关文献,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探析医患关系的内涵,深入剖析了医疗质量和患者信任是构成医患关系的两个重要因子,并进一步构建了简约化的四类医患关系模式,即和谐医患关系模式、改善医患关系模式、不善医患关系模式和紧张医患关系模式。认为医患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诊疗过程中医患关系模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患者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为我国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模式 和谐医患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的角色干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金伟 尹文强 +3 位作者 王伟 赵延奎 郭洪伟 胡式良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3期382-384,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发展趋势与角色认知现状,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山东省3所医学院校抽取1381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评分为(2.43±0.90)分,... 目的了解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发展趋势与角色认知现状,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山东省3所医学院校抽取1381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评分为(2.43±0.90)分,医生沟通能力重要性得分为(1.83±0.62)分;医学生对沟通能力提升的传统干预方法评价持不满意态度,其中教育培训为(2.06±0.64)分,医患沟通课程为(2.33±0.73)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2.28±0.71)分。医学生沟通能力发展涵盖了下降期、转折期与提升期。结论 "转折期"与"提升期"是大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角色干预的最佳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医患沟通能力 角色理论 角色干预 和谐医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纠纷与溃坝理论逆向推断可及性的综合分析和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洪贞 张晓倩 +1 位作者 徐学敏 蔡治国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4-76,共3页
作者从医患纠纷概念入手,阐述医患纠纷的形成原因,并围绕溃坝理论的逆向推断的可及性及其在医患纠纷中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倡导优秀的医院文化、宣传医患正能... 作者从医患纠纷概念入手,阐述医患纠纷的形成原因,并围绕溃坝理论的逆向推断的可及性及其在医患纠纷中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倡导优秀的医院文化、宣传医患正能量,加强医患之间有效沟通,提高医生、患者及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意识,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建议,以期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纠纷 溃坝理论 逆向推断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医患纠纷事件网络舆情观点异化过程分析——以“8.10湘潭孕妇死亡事件”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敏 刘晓彤 夏宇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69,共6页
[目的/意义]针对频繁通过网络渠道造势的医闹事件,科学分析和有效控制观点异化现象以帮助医疗系统摆脱长期陷入"污名化"的不利境地是重大医疗纠纷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环节。[方法/过程]选取"8.10湘潭孕妇死亡事件&qu... [目的/意义]针对频繁通过网络渠道造势的医闹事件,科学分析和有效控制观点异化现象以帮助医疗系统摆脱长期陷入"污名化"的不利境地是重大医疗纠纷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环节。[方法/过程]选取"8.10湘潭孕妇死亡事件"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网络爬虫软件抓取新浪微博相关议题的网络舆情文本信息,遵循扎根理论开放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译码等三个主要步骤归纳得到"信息源—信息接收者""事件认知""感知情绪"及"观点形成"4个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观点异化过程的概念研究模型。[结果/结论]分析结果显示,认知、情绪和观点异化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信息接受者的认知则取决于信息源。因此,信源信息对于舆情异化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在重大医疗纠纷事件的网络舆情管理中需要重点监控信源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纠纷 网络舆情 观点异化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医患冲突演化升级的影响因素辨识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昊 熊国强 陈菊红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1,共7页
以群体化、多主体和暴力性为特征的医患冲突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然而目前仍缺乏有关医患冲突演化升级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以多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为工具,搜集整理了60起医患冲突典型案例,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案... 以群体化、多主体和暴力性为特征的医患冲突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然而目前仍缺乏有关医患冲突演化升级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以多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为工具,搜集整理了60起医患冲突典型案例,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案例信息进行编码,并确定了102个基础影响因素。经过反复的比较、聚类,最终得出环境情景刺激、群体特性、风险认知差异以及政府体制因素4个具有统领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由此构建医患冲突演化升级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进一步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医患冲突演化升级的规律。最后,分别从事前预防、事中应急和事后公关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冲突 演化升级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和患者权利(力)的来源、内涵及特点——互动视域下医患权利(力)运作形式一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瑞明 肖俊辉 +4 位作者 陈琴 王娜 杨晓胜 王双苗 陈利权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2,共2页
传统的医患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医生的权力和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拟借助社会互动和医患互动理论,对医患权力的来源、内涵、特点等进行阐述,以求在市场化背景中研究如何从权力运作形式角度出发,医患双方在保证自身利益的条件下,兼顾... 传统的医患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医生的权力和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拟借助社会互动和医患互动理论,对医患权力的来源、内涵、特点等进行阐述,以求在市场化背景中研究如何从权力运作形式角度出发,医患双方在保证自身利益的条件下,兼顾对方的关切,真正建立"医生尝试进入患者的世界"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和谐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动理论 医患关系 权利 权力 运作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慢性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邝高艳 卢敏 +4 位作者 严可 卢芳国 吴泳蓉 龚志贤 邝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630-1632,1637,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及慢性劳损的增加,慢性骨关节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及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内容,将其预防疾病思想与慢性骨关节疾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显...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及慢性劳损的增加,慢性骨关节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及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内容,将其预防疾病思想与慢性骨关节疾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经过30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在慢性骨关节疾病防治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三级防治体系,提出"未病先防"三联预防;"既病防变"改善症状,延缓退变,强调及时诊治,以防他变;"术后复健"强调指导康复、预防并发症。采取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恢复关节功能和身心健康,对临床防治慢性骨关节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关节疾病 “治未病”思想 综合治疗 预防 医教合作 医护合作 医患合作 医工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矛盾常态化:基于博弈理论的医患关系路径选择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雄伟 武承淑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66,共3页
医患关系是医生与患者之间基于权利、义务形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在社会背景中医患社会形象博弈、医疗行为博弈和医疗事故处理博弈中形成的。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医患矛盾不可避免,改善医患关系的目标不是消除医患矛盾,而... 医患关系是医生与患者之间基于权利、义务形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在社会背景中医患社会形象博弈、医疗行为博弈和医疗事故处理博弈中形成的。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医患矛盾不可避免,改善医患关系的目标不是消除医患矛盾,而是促进医患矛盾常态化,把医患矛盾由影响医疗卫生发展的不利因素转变为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医患关系的改善应在公共宣传弥合形象认知、医疗体制回归公共产品、医患矛盾常态化、法制成为医患关系处理的准绳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博弈 医患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层组织理论视角下三甲医院医患信任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晓 封国生 郭蕊 《中国医院》 2015年第5期74-76,共3页
当前同内医患关系紧张,隐藏在医患关系失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医患之问的信任缺失。从科层组织理论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其关键特征(专业分工、等级森严、纪律严明、理性关系、量才用人)对医患信任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构建和... 当前同内医患关系紧张,隐藏在医患关系失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医患之问的信任缺失。从科层组织理论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其关键特征(专业分工、等级森严、纪律严明、理性关系、量才用人)对医患信任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科层组织理论 医患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博弈性冲突与文化解困——基于博弈论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9
20
作者 潘洪伟 郁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8-261,共4页
非对称性信息、利益博弈的冲突性以及"合作博弈"的困难性既是医患博弈的基本问题,也是医患冲突的生成性动因。医患利益博弈模型表明:初次医患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患者选择接受治疗、医生选择有限度服务,而重复医患博弈的纳什均... 非对称性信息、利益博弈的冲突性以及"合作博弈"的困难性既是医患博弈的基本问题,也是医患冲突的生成性动因。医患利益博弈模型表明:初次医患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患者选择接受治疗、医生选择有限度服务,而重复医患博弈的纳什均衡应该是患者选择接受治疗、医生选择尽职服务。由于医患信息非对称性的制约,医生的选择策略充满道德风险,相当多的选择是基于利益追求的机会主义,从而导致"纳什均衡失效",这是医患博弈冲突的症结所在。对此,只有在医患博弈中引入文化力才能使医患利益博弈的冲突性构成发生变化,才能使良性医患关系得以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利益博弈 文化力 医患博弈 医患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