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册清代北四阁《四库全书》书叶纸张的材料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淑贤 易晓辉 +3 位作者 钟迪 康葆强 杨益民 王恺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共11页
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文渊阁和文津阁2种《四库全书》抄本纸张为研究纸样,综合分析了纸张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2种纸样的定量相近,厚度和紧度有一定差异,且纤维组成均为檀皮和稻草,纸张类别均为宣纸;2种纸样正反面的微观形貌相同,... 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文渊阁和文津阁2种《四库全书》抄本纸张为研究纸样,综合分析了纸张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2种纸样的定量相近,厚度和紧度有一定差异,且纤维组成均为檀皮和稻草,纸张类别均为宣纸;2种纸样正反面的微观形貌相同,均有少量矿物颗粒散布于纤维空隙,表面元素均为C、O、Si、S和Ca,其中C、O集中分布区基本与纤维整体形状一致,而Ca、S主要分布于被填充的纤维孔隙,为矿物颗粒的主要成分;2种纸样均为单层结构,有矿物颗粒无规分布于纸张内部,且矿物颗粒的主要成分为生石膏(CaSO_(4)·2H_(2)O),另文渊阁抄本纸张中还含有少量方解石(CaCO_(3))。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初步推测文献中所记载的北四阁《四库全书》所用“金线榜纸”,一部分是含有生石膏成分的檀皮稻草混料单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金线榜纸 宣纸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朴及其词批评辨疑——以《四库全书总目·天籁集》提要为中心
2
作者 王芹 何宗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0,71,共11页
《四库全书总目》从四个层面形成了对白朴及其词批评的一次官学定位,但其金代遗民身份的确立,既缺乏文学作品依据,也不符合词人“情志”的事实;在《天籁集》版本流传上,刻意营造“世久失传”“沉晦百年”的传播状况;词作风格上含糊不清... 《四库全书总目》从四个层面形成了对白朴及其词批评的一次官学定位,但其金代遗民身份的确立,既缺乏文学作品依据,也不符合词人“情志”的事实;在《天籁集》版本流传上,刻意营造“世久失传”“沉晦百年”的传播状况;词作风格上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界定,为后人的理解制造了困惑;在词史定位上,过分夸大白朴的词学成就,将其塑造为承接宋元词坛的最重要的过渡性词人。《总目》对白朴其人及词的重视在于“钦定”之用,即借着文学批评之机评判文人、划定朝代归属,既而完成对文学史的建构,且尽可能扩大金代文学的内容和分量。其原发性问题在于,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以达到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进而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合理性和牢固性找到充足的依据和理由,由此实现政治对文学的深度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白朴词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之策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爱琳 彭玉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64,113,共5页
村镇银行的发展备受媒体、学术界和金融从业者的广泛关注。我国村镇银行处于试点时期,存在着资金来源不足、信用风险过大等许多问题。借鉴其他国家村镇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当前我国政府应给村镇银行适当的政策扶持并减少不当干预,同时... 村镇银行的发展备受媒体、学术界和金融从业者的广泛关注。我国村镇银行处于试点时期,存在着资金来源不足、信用风险过大等许多问题。借鉴其他国家村镇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当前我国政府应给村镇银行适当的政策扶持并减少不当干预,同时村镇银行应严格市场操作,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明确市场定位,开展错位竞争;完善监管,强化风险防范。创造条件以谋求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银行 GB模式 BRI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书家伦明研究述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雅 游雪雯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归纳关于伦明的文章和著作,将这些研究成果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生平与藏书、《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研究、续修四库全书研究、藏书家群体中的伦明、伦明的交游与事业、在诗歌创作上的贡献,以期从中找出新的资料线索和研究角... 归纳关于伦明的文章和著作,将这些研究成果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生平与藏书、《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研究、续修四库全书研究、藏书家群体中的伦明、伦明的交游与事业、在诗歌创作上的贡献,以期从中找出新的资料线索和研究角度,为伦明的进一步系统研究做一个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明 藏书 藏书纪事诗 续修四库全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明先生文献学著述考 被引量:9
5
作者 熊静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伦明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一生以续修四库为志业,续书楼之名远播海内。作为一位学者型藏书家,收藏之余,伦明还注重利用藏书展开学术研究。由于他一直坚持亲自抄书、校书,故其版本、目录学思想颇合实用,具有较高的文献学... 伦明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一生以续修四库为志业,续书楼之名远播海内。作为一位学者型藏书家,收藏之余,伦明还注重利用藏书展开学术研究。由于他一直坚持亲自抄书、校书,故其版本、目录学思想颇合实用,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伦氏著作许多是未刊的手稿本,读者访求不易,故撰此文对其文献学著作作一梳理,希望引起海内外同好对伦明研究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明 续书楼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文献学著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月集》结集及其版本流传考 被引量:7
6
作者 田道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8,共5页
依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全唐诗》等收录的有关贯休的诗歌以及相关序跋,可以考证贯休的诗集《禅月集》的结集过程、卷数及其版本流传情况。
关键词 贯休 《禅月集》 《四库全书》 《四部丛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广东文献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志欢 黄李霞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85,共7页
文章对《四库全书总目》收录广东文献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叙述《四库全书总目》收录广东人士著述、入粤人士论述广东的文献以及《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录广东文献的概况,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广东文献在清代文... 文章对《四库全书总目》收录广东文献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叙述《四库全书总目》收录广东人士著述、入粤人士论述广东的文献以及《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录广东文献的概况,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广东文献在清代文化学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广东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同集》明刊本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之差异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红怡 郝润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中的《空同集》66卷,是明代著名作家李梦阳的别集,其所依据的底本是明万历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邓云霄、潘之恒校刻本,此本甚佳,但因"违碍"原因,馆臣对其中文字如"胡""虏""夷&quo... 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中的《空同集》66卷,是明代著名作家李梦阳的别集,其所依据的底本是明万历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邓云霄、潘之恒校刻本,此本甚佳,但因"违碍"原因,馆臣对其中文字如"胡""虏""夷""狄"等字句有所改篡。通过校勘考查,发现《四库全书》本中有改字、改句、删字句、增诗句4种情况,且改动之处较多。不过,该本中也有保留而不改的情形。不仅如此,四库馆臣还利用明刊善本对底本进行了认真校勘。因此在利用《四库全书》时不仅要谨慎对待其中所改文字,还要正确、客观地看待《四库全书》本身所具有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梦阳 《空同集》 《四库全书》 四库馆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汉学思潮对《四库全书总目》之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薛新力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0-121,118,共3页
《四库全书总目》深受清代汉学思潮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总目》六经次序的排列上 ,还体现在其推崇汉学的“征实不诬”、“考证欲详”以及“复汉唐之古”。其对宋学的抨击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学风的妄谈臆断 ,穿凿空疏 ;二是开... 《四库全书总目》深受清代汉学思潮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总目》六经次序的排列上 ,还体现在其推崇汉学的“征实不诬”、“考证欲详”以及“复汉唐之古”。其对宋学的抨击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学风的妄谈臆断 ,穿凿空疏 ;二是开“门户大判 ,仇隙相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汉学 清代 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库全书》馆的机构与运作——以《四库全书》职名表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7-92,共6页
目前通行的浙本职名表与殿本职名表有较大的不同,这是由于两表的编排原则不一造成的。以殿本职名表为主,通过浙本职名表与殿本职名表的比较、参证、互补,更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四库馆的机构与运作情况。四库馆的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其一为翰... 目前通行的浙本职名表与殿本职名表有较大的不同,这是由于两表的编排原则不一造成的。以殿本职名表为主,通过浙本职名表与殿本职名表的比较、参证、互补,更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四库馆的机构与运作情况。四库馆的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其一为翰林院系统,专司《四库全书》的校阅与编修;其二为武英殿系统,专司《四库全书》的缮写、校对与装印。两者互不统属,但又互相配合,统归于总裁官掌控。四库馆中各馆职分工清晰,统属明确,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四库馆的良性运作,保证《四库全书》编修的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馆 职名表 机构 《四库全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时期的禁毁实录——从《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看禁书标准 被引量:3
11
作者 司马朝军 《出版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82-84,91,共4页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保存了乾隆后期的禁书史料,为清代政治史、文化史、思想史提供了鲜活的研究资料。其禁书标准有六个方面:因其人而废、因其书而废、因抵触本朝而废、因怀念前朝而废、因名教而废、因"淫秽"而废。
关键词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 禁书标准 清代出版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库全书》中的小说观念论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炜 窦瑜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20,共7页
《四库全书》在统理唐前的小说文本时,重构了小说的典型范例,突显并强化了小说纪事、纪言的构型方式。在厘定汉唐到明清小说的发展流变时,四库馆臣将小说分为杂事、异闻、琐语,阐明了小说与纪事这种构型方式之间的映射关系,认定小说所... 《四库全书》在统理唐前的小说文本时,重构了小说的典型范例,突显并强化了小说纪事、纪言的构型方式。在厘定汉唐到明清小说的发展流变时,四库馆臣将小说分为杂事、异闻、琐语,阐明了小说与纪事这种构型方式之间的映射关系,认定小说所叙之事的质态是琐杂、怪异、虚妄。《四库全书》从确认小说典型范例、构型方式、类型组成、质性特征等层面着手,建构了特定时代的小说统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小说观念 纪事 琐杂 怪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文献通考·集部经籍考》对《四库全书总目》之因革析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成晴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6,共6页
《清文献通考·经籍考》解题内容本于《四库全书总目》,这一点迄今未被研究者所注意。但在部类、体式的安排上,《清文献通考·经籍考》则系折衷马端临《文献通考》及《四库全书总目》而来。通过以《清文献通考》中的《集部经籍... 《清文献通考·经籍考》解题内容本于《四库全书总目》,这一点迄今未被研究者所注意。但在部类、体式的安排上,《清文献通考·经籍考》则系折衷马端临《文献通考》及《四库全书总目》而来。通过以《清文献通考》中的《集部经籍考》为样本进行分析,可发现《集部经籍考》保留了一部分《四库全书总目》禁毁清人文集之前所著录的书目。《集部经籍考》对《总目》有所扬弃,在这一改编的过程中,以意改《总目》而出现多种失误,同时也在解题的立意、史实、考证诸方面对《总目》有所补充与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文献通考》《集部经籍考》《四库全书总目》 因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四库全书总目》中的笔记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岳永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一部官方组织集体编纂的大型目录学著作,著录了众多笔记,并对其做出评价,其学术视野和理论水平是一般目录学著作无法比拟的。如对随笔记录的著述体式及笔记"杂"之特色;笔记兼备众体的文体特性;"雅&q... 《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一部官方组织集体编纂的大型目录学著作,著录了众多笔记,并对其做出评价,其学术视野和理论水平是一般目录学著作无法比拟的。如对随笔记录的著述体式及笔记"杂"之特色;笔记兼备众体的文体特性;"雅"之审美追求等问题的论述,集中反映了清代前中期人们对笔记的认识观念和思想水平,并对日后笔记研究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笔记 笔记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四库总目》对《汉书·艺文志》的研究
15
作者 姜汉卿 傅荣贤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355,70,共4页
作为书目的《四库全书总目》,其学术成就的取得与它自身对《汉书.艺文志》等古代书目的研究有关。四库馆臣基于指导当时书目分类之需,聚焦于类例,并整体综观历史上几乎所有书目,从而包含有目录学史意识,同时形成了目录学学术批评的基本... 作为书目的《四库全书总目》,其学术成就的取得与它自身对《汉书.艺文志》等古代书目的研究有关。四库馆臣基于指导当时书目分类之需,聚焦于类例,并整体综观历史上几乎所有书目,从而包含有目录学史意识,同时形成了目录学学术批评的基本范式。文末对其《汉志》研究的不足也有所刺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总目 汉志 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四库全书·集部》的古代礼学文献
16
作者 陈戍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四库全书》由经史子集四部组成,经史子三部并不缺乏礼制礼学文献。《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指明,集部含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五等。我们通过研究可知,礼学文献在这五等类之中并不罕见,然其篇幅未必如其他... 《四库全书》由经史子集四部组成,经史子三部并不缺乏礼制礼学文献。《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指明,集部含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五等。我们通过研究可知,礼学文献在这五等类之中并不罕见,然其篇幅未必如其他三部之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集部 礼学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库馆臣对别本的认识、处理及利用——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的考察
17
作者 王雪玲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6-194,共9页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及存目图书多达万余,每部图书均撰有提要并注明来源,在撮举大凡、条列得失的同时,对部分图书的版本亦有所交代,但多数情况下语焉不详,偶尔直接忽略。修纂《四库全书》时,汇聚四库馆的图书不乏异本,馆臣概称之为别本...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及存目图书多达万余,每部图书均撰有提要并注明来源,在撮举大凡、条列得失的同时,对部分图书的版本亦有所交代,但多数情况下语焉不详,偶尔直接忽略。修纂《四库全书》时,汇聚四库馆的图书不乏异本,馆臣概称之为别本,主要包括同书之别本、别集或丛书之别本以及某部图书部分内容的摘出别刻本。鉴于别本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质量参差等问题,在遵循“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者”著录、“俚浅讹谬者”存目之原则的前提下,馆臣采取了正本别本均予著录、著录正本存目别本、正本别本一并存目三种处理办法。同时,馆臣还利用别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校勘补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馆臣对别本的利用,以及珍视文献、甄别取舍的审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馆臣 别本 著录 存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四库全书总目》的史学考证方法
18
作者 赵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一部集大成的古籍目录著作,不仅在目录学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篇章,而且在中国学术批评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价值。它在开展史学批评过程中凸显出多种史学方法,既从不同侧面详细而绵密考证了历史事实,又诠释了... 《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一部集大成的古籍目录著作,不仅在目录学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篇章,而且在中国学术批评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价值。它在开展史学批评过程中凸显出多种史学方法,既从不同侧面详细而绵密考证了历史事实,又诠释了史学思想方面的不少见解和主张,对正确解读和认知史学典籍和历史现象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标志着中国传统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成熟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分纂稿 史学批评 史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四库全书总目》看四库馆臣的诗歌注释思想
19
作者 何泽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128,共6页
《四库全书总目》对《四库全书》收录的诗歌注释著作作了精审中肯的总结评价,总结了从汉代到清代诗歌注释的主要规律。首先,四库馆臣总结了诗歌注释者对诗歌写作目的的分析,强调了“以史证诗”方法的作用。其次,四库馆臣总结了历代诗歌... 《四库全书总目》对《四库全书》收录的诗歌注释著作作了精审中肯的总结评价,总结了从汉代到清代诗歌注释的主要规律。首先,四库馆臣总结了诗歌注释者对诗歌写作目的的分析,强调了“以史证诗”方法的作用。其次,四库馆臣总结了历代诗歌注释者对诗歌表现手段的分析,强调使用分段释意、以诗学研究的成果指导释意、将注释与批评分开等方法。最后,在两者综合的基础上,四库馆臣指出了解释诗歌意旨的基本规律:反对主观臆测与过度解读,应在训诂与史实的基础上探讨诗歌的深层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诗歌注释 以史证诗 释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心而论:《四库提要》批评李梦阳的视角与态度
20
作者 郝润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四库全书总目》中有关明代作家李梦阳的评语有一百余条,内容包括对其引领文学复古运动的看法、对其文坛领袖地位及其影响的体认、对其人品气节的论议、对其文学创作才华与成就的评价等,意见大多都表现出一定的客观与公正性。评论也从... 《四库全书总目》中有关明代作家李梦阳的评语有一百余条,内容包括对其引领文学复古运动的看法、对其文坛领袖地位及其影响的体认、对其人品气节的论议、对其文学创作才华与成就的评价等,意见大多都表现出一定的客观与公正性。评论也从侧面反映出四库馆臣的主体文学批评观,即提倡文学革新、重视作家的创作才气、反对一味模拟等,可补充目下文学批评史之遗漏,弥足珍贵。不仅体现了四库馆臣对明代复古文学的总体批评观,也反映出他们对文学发展与演变规律的宏观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评李梦阳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