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经送行诗卷的仕隐观及文学书写方式 |
左东岭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郭茂倩《乐府诗集》对乐府学谱系的建构 |
吴大顺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从朱熹《诗经》学到杨维桢乐府诗创作——一个走向民间的乐府诗创作趋向 |
史伟
王琪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4
|
知诗和占笔:严羽集形态的稳定与流动 |
隋雪纯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战时如何培养“新诗人”——以常任侠两篇集外文为考论中心 |
李沛霖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乐府相关概念辨析 |
吴相洲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
7
|
吴若本《杜工部集》研究 |
孙微
王新芳
|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8
|
从《乐府诗集》看古代诗的传播与音乐之关系 |
徐明
|
《河北学刊》
|
2002 |
6
|
|
|
9
|
唐代乐府诗格律化倾向探析 |
谈莉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
10
|
北宋“话”体诗学论辨 |
张海鸥
梁穗雅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
11
|
乐府文学研究中的“音乐视角” |
王志清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2
|
乐府沿革与汉代采诗考论 |
张强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3
|
宋人别集“乐府”卷与宋人乐府观——从文同“乐府杂咏”说起 |
梁海燕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14
|
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 |
王莉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5
|
《国朝闺秀正始集》浅探 |
马珏玶
高春花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
16
|
从单刻到全集:被粉饰的才子文本——《双柳轩诗文集》、《袁枚全集》校读札记 |
陈正宏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
17
|
方塔出土西夏汉文诗集研究三题 |
孙昌盛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04 |
6
|
|
|
18
|
早期诗文集形成问题新探——兼论其与公集、清谈集之关系 |
钱志熙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
19
|
南北朝及隋代乐府官署演变考 |
刘怀荣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
20
|
明清别集的著述化 |
何诗海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