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方近代民族观念和“华夷之辨”的交汇——再论刘师培对拉克伯里“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的接受与阐发 |
李帆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
2
|
中国现代抽象山水瓷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
樊钰辉
肖滢
|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3
|
重建“中国哲学”的双重理据 |
朱汉民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4
|
试论和合翻译思想的文化底蕴 |
钱纪芳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
5
|
康熙帝之治术与“西学中源”说新论——《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的成书及其背景 |
韩琦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
6
|
论戴震与西学 |
徐道彬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
7
|
中、西蜂纯种及其不同品系蜂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
王尉平
张雅娟
蒋滢
张大隆
葛凤晨
|
《中国养蜂》
|
2001 |
5
|
|
|
8
|
论西周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本用和活用 |
张玉金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9
|
都是刮痧惹的祸——从《刮痧》谈中西文化差异 |
于杰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3 |
4
|
|
|
10
|
“西学东渐”与清初“中西会通”的科学观 |
葛荣晋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
2004 |
3
|
|
|
11
|
“中国视野”与后殖民语境下的西方音乐研究述论 |
邱桂香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2
|
朱彝尊对西洋传教士及其书籍的看法——康熙朝文人阅读史个案探析 |
于翠玲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3
|
中医视域下的西医 |
张超中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4
|
揭暄《璇玑遗述》成书及流传考略 |
孙承晟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5
|
刘岳云的“西学中源”论及其构建的科学知识体系——《格物中法》初探 |
张明悟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
16
|
清后期“西学中源”论中“以子证西”的两面性及其命运 |
刘仲华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7
|
辜鸿铭保守主义思想的中西文化构成解析 |
史敏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8 |
1
|
|
|
18
|
明末清初中国民族文化起源的中西“道统”之争 |
周书灿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9
|
“公民身份”:西方起源与中国含义 |
黄典林
黄藤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20
|
刘师培文章写作模式与骈文理论探微 |
张明强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