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资产化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和稳定性的双重改善——基于企业股价同步性与波动率的实证检验
1
作者 杨发琼 艾永娜 李珏兴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共15页
企业与外部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企业股价同步性和波动率较高的重要原因,数据资产化能够通过改善企业信息实现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和稳定性的双重改善。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数据资产化水平的提升... 企业与外部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企业股价同步性和波动率较高的重要原因,数据资产化能够通过改善企业信息实现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和稳定性的双重改善。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数据资产化水平的提升显著降低了股价同步性和股价波动率;数据资产化能够通过提高企业信息生产质量(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企业信息披露水平、提升企业信息利用价值和效率(提高分析师关注度)3条路径产生信息改善效应,进而降低企业股价同步性和波动率;数据资产化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股价同步性和非国有企业股价波动率,但对国有企业股价波动率和非国有企业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不显著;数据资产化显著降低了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股价同步性和波动率,但对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股价同步性和波动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应积极推进企业数据资产化,并强化信息中介功能,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数据资产化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化 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资本市场稳定性 股价同步性 股价波动率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模型隐含波动率的信息含量与定价能力——基于上证50ETF期权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黄金波 王天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8,共14页
本文从上证50ETF期权价格中提取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并检验其信息含量,基于随机折现因子理论推导波动率风险的系统性与正负性判定公式,从波动率风险溢酬和相关性两方面验证波动率是否为系统性风险,进而基于A股市场的个股数据检验波动率风... 本文从上证50ETF期权价格中提取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并检验其信息含量,基于随机折现因子理论推导波动率风险的系统性与正负性判定公式,从波动率风险溢酬和相关性两方面验证波动率是否为系统性风险,进而基于A股市场的个股数据检验波动率风险在股票截面收益上的定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包含BS隐含波动率中的所有信息和历史波动率中的大部分信息,是未来已实现波动率的有效估计;市场波动率为系统性风险因子且存在显著为负的风险溢酬;组合分析表明,对市场波动率暴露较大的股票组合在未来的收益较低,且暴露最大与最小股票组合的收益率之差显著为负,该结论在控制经典风险因子和改变交易策略之后依然稳健;Fama-MacBeth两步法结果表明波动率风险被定价且风险价格显著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率风险 无模型隐含波动率 已实现波动率 资产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信息摩擦与收益可预测性:ESG评级分歧的新证据
3
作者 张伟伟 张景静 赵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8-107,共10页
随着ESG投资理念日趋主流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依赖评级机构的ESG评级评估企业ESG表现,但由于缺乏共识性的ESG评估标准,各评级机构关于同一家企业的ESG评级结果存在差异,这一现状可能对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产生影响。鉴于此,该研究基... 随着ESG投资理念日趋主流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依赖评级机构的ESG评级评估企业ESG表现,但由于缺乏共识性的ESG评估标准,各评级机构关于同一家企业的ESG评级结果存在差异,这一现状可能对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产生影响。鉴于此,该研究基于2009—2022年10家评级机构关于中国A股企业的ESG评级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方法验证了中国资本市场ESG评级分歧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各评级机构对同一家企业ESG评分的标准差测度ESG评级分歧,考察以ESG评级分歧为代表的信息摩擦与股票市场表现的关系,从而探索成熟资本市场估值理论在中国的适用场景。(1)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降低了未来股票收益,即验证了ESG评级分歧对未来股票收益的预测能力,肯定了ESG评级分歧的定价效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更换核心变量测度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作用机制检验显示,ESG评级分歧加剧了未来股价的下降幅度,降低了投资者对股票的市场认可度以及分析师对企业的关注度和荐股评级情况,从而降低了未来股票收益表现。(3)拓展性讨论部分,该研究基于Fama-French3因子及5因子模型估计的收益残差标准差作为特质波动率的测度变量,使用截面Fama-MacBeth回归方法考察控制了ESG评级分歧后特质波动率对股票收益率预测能力的变化,发现ESG评级分歧与未来股票收益负相关的原因有一部分来自“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定价异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评级分歧 异质信念 信息噪声 特质波动率异象 资产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风险、异质信念与特质波动率风险溢价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华蔚 韩立岩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1-80,共10页
本文将影响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划分为基本面不确定性、市场层面以及公司层面外部因素不确定性,(后二者对基本面没有影响,是非基本面因素),认为投资者对基本面和外部因素分别形成异质信念.在此基础上用连续时间的鞅分析方法,在纯交换市... 本文将影响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划分为基本面不确定性、市场层面以及公司层面外部因素不确定性,(后二者对基本面没有影响,是非基本面因素),认为投资者对基本面和外部因素分别形成异质信念.在此基础上用连续时间的鞅分析方法,在纯交换市场均衡模型的框架下,建立了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除来自总消费/禀赋的基本面风险外,投资者对市场层面和公司层面外部因素信念差异也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风险因素,模型的结论有助于解释金融市场一些异常现象,特别是特质波动率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定价 异质信念 特质波动率 外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市特质风险与股票收益率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熊伟 陈浪南 柯忠义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6,共7页
本文将股票特质风险以系统性风险因子形式引入资产定价过程,实证检验了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率的关系。本文按照股票特质波动率的大小构造投资组合,将高特质波动率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与低特质波动率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 本文将股票特质风险以系统性风险因子形式引入资产定价过程,实证检验了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率的关系。本文按照股票特质波动率的大小构造投资组合,将高特质波动率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与低特质波动率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之差作为特质风险因子IVF。实证结果表明:(1)特质风险因子对股票市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特质风险因子越高,预期股票市场收益率越高;高波动市场环境下的预期股票市场波动率也越高。(2)特质风险因子可以解释股票收益的截面差异。股票收益与特质风险因子IVF之间的相关性越大,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酬越高,股票期望收益率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波动率 系统性风险 资产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波动与资产定价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文锋 吴冲锋 朱云 《预测》 CSSCI 2000年第5期56-5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异常波动的概念 ,并给出从涨跌幅角度和收益率分布角度的定量化定义。然后讨论了异常波动对资产定价检验模型的影响 ,探讨了异常波动的处理方法 ,包括人工观察方法和算法辨识方法。
关键词 异常波动 资产定价模型 股票市场 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传染、个股波动与股价同步性——来自基金重仓股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7
作者 侯卉 娜仁满都拉 +1 位作者 刘剑 王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8-754,共7页
基于基金重仓股背后的委托代理投资关系,采用开放式基金流量数据建立情绪传染指标,分别从个股层面和市场层面,考察基金投资过程中的情绪传染对重仓股个股波动和股价同步性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情绪传染对重仓股个股波动存在显著影响,无... 基于基金重仓股背后的委托代理投资关系,采用开放式基金流量数据建立情绪传染指标,分别从个股层面和市场层面,考察基金投资过程中的情绪传染对重仓股个股波动和股价同步性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情绪传染对重仓股个股波动存在显著影响,无论乐观还是悲观情绪传染,均对重仓股波动具有推动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投资中的情绪传染同样会使重仓股的股价同步性显著增强.从基金投资中不同主体间存在情绪传染的崭新视角解释市场异象,有助于补充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研究,所得结论可为投资者、基金公司及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传染 个股波动 股价同步性 基金重仓股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冲击与我国股票价格波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用明 甘永春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通过分析2010年6月到2016年1月人民币汇率和沪深300股指数据,可发现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股票价格之间的价格引导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股票价格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汇率对股价具有显著的短期价格引导,而股价对汇率的... 通过分析2010年6月到2016年1月人民币汇率和沪深300股指数据,可发现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股票价格之间的价格引导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股票价格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汇率对股价具有显著的短期价格引导,而股价对汇率的价格引导效应不显著,表明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关系符合"流量导向"假说;同时,仅存在由股价对汇率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股票市场的风险容易向外汇市场传染。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提升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同时进一步将汇率政策与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放在重要位置,防范金融风险的传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金融资产价格 资本管制 波动溢出效应 BEKK-MVGA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冲基金与国际资产价格的波动性传递 被引量:10
9
作者 谢飞 韩立岩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4-103,共10页
金融危机前后对冲基金规模指数、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标普500指数和油价收益率的波动均呈现异常,对此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正常时期对冲基金规模与主要资产收益率的波动均具有平稳性质,对冲基金对于主要资产收益率的变化都有及时的反应... 金融危机前后对冲基金规模指数、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标普500指数和油价收益率的波动均呈现异常,对此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正常时期对冲基金规模与主要资产收益率的波动均具有平稳性质,对冲基金对于主要资产收益率的变化都有及时的反应;在金融危机前后,上述资产收益率均出现急剧波动,波动性传递呈现突出的非平稳特性;特别是对冲基金对油价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对于油价波动的非平稳性具有主要解释能力.由此,代表性资产收益率波动的非平稳特性可以作为危机爆发的警示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基金 国际热钱 资产价格 波动性传递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泡沫过程中的货币政策因素分析——基于美国1990-2008年数据实证检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德 李建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44,共6页
本文通过构建美国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对其资产泡沫中货币政策影响因素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对资产泡沫有助推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低利率政策是股票与房地产价格产生泡沫的因素;而紧缩货币政... 本文通过构建美国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对其资产泡沫中货币政策影响因素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对资产泡沫有助推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低利率政策是股票与房地产价格产生泡沫的因素;而紧缩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过快上升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重要原因。研究认为,在金融市场中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有较强影响,货币政策实施应考虑资产价格因素,避免助推资产泡沫的产生和破灭进而引发经济的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泡沫 资产价格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F-DFA的基金市场风格资产价格波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林 宋光辉 郭文伟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76,89,共13页
通过引入滑动窗口技术对Kantelhardt(2002)提出的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加以改进,对中信标普公司推出的6种纯风格资产指数日收盘价格波动序列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滑动窗口技术能有效减少因分割连接点处的... 通过引入滑动窗口技术对Kantelhardt(2002)提出的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加以改进,对中信标普公司推出的6种纯风格资产指数日收盘价格波动序列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滑动窗口技术能有效减少因分割连接点处的不连续性而产生的伪波动误差,具有更高的精度;风格资产价格波动原始序列具有持久性,相位重构序列具有反持久性,且相位重构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显著弱于原始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说明风格资产价格波动序列的持久相关性是形成多重分形特征的主要原因,表现出相关多重分形特征;价值、成长型比规模型风格资产具有更强的多重分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资产 价格波动 滑动窗口MF—DFA 广义HURST指数 多重分形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馈交易、投资者情绪与波动性之谜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昌生 池阳春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3期37-48,共12页
反馈交易理论是金融市场最经典的理论之一,长期以来,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建模并不多见。本文给出了在一个具有反馈交易特征的市场中,情绪冲击对资产价格的长期影响模型。我们发现,总的来说,反馈交易会影响认知偏差效应和交易诱导效应,认... 反馈交易理论是金融市场最经典的理论之一,长期以来,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建模并不多见。本文给出了在一个具有反馈交易特征的市场中,情绪冲击对资产价格的长期影响模型。我们发现,总的来说,反馈交易会影响认知偏差效应和交易诱导效应,认知偏差效应随反馈交易系数递增。在我们的模型中,资产价格的异常波动性由认知偏差效应、情绪冲击效应和交易诱导效应捕捉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交易 投资者情绪资产价格异常波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基于投资性货币与交易性货币框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鑫韬 刘星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8,共6页
本文通过区分流向股市的投资性货币和流向房市的交易性货币,结合BEKK模型和GARCH均值方程模型,分析了两种货币供应量、资产价格(股价和房价)与经济增长的波动相关性以及它们的各种波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市和房市的三个变... 本文通过区分流向股市的投资性货币和流向房市的交易性货币,结合BEKK模型和GARCH均值方程模型,分析了两种货币供应量、资产价格(股价和房价)与经济增长的波动相关性以及它们的各种波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市和房市的三个变量之间均存在波动溢出效应,而且从操作层面看,中央银行通过调控流向两种资产的货币增长率的变动,比较容易控制资产价格增长率的变动,进而调控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但是除了经济增长率自身滞后项外,股市上的各种波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大小没有任何显著影响,只有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波动以及流向房市的货币增长率与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联合波动对GDP增长率的大小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些波动的增加会导致GDP增长率的下降。这说明中央银行有能力控制资产价格波动,但考虑到要同时实现经济"平稳"和"较快"增长,可以选择调控房地产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波动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及其传导机制述评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政勋 侯喆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35,共5页
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价波动,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创新作为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指出,关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理论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资产价格的波动;然后从金融创新、流动性、银行资本金的变... 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价波动,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创新作为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指出,关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理论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资产价格的波动;然后从金融创新、流动性、银行资本金的变动、银行信贷渠道以及微观主体行为五个方面阐述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金融不稳定 资产价格波动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价格波动、人民币汇率升值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风险防范——基于随机风险溢价KFG理论模型的修正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虎群 李富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3,共5页
自2006年以来,我国的资产泡沫严重,研究发现资产价格上涨预期是诱发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时会产生金融市场危机风险。基于这样的背景,通过引入资产价格波动变量,修正了Flood引入随机风险溢价的KFG理论模型,分析中国... 自2006年以来,我国的资产泡沫严重,研究发现资产价格上涨预期是诱发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时会产生金融市场危机风险。基于这样的背景,通过引入资产价格波动变量,修正了Flood引入随机风险溢价的KFG理论模型,分析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触发机制,探究资产价格波动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中国现有宏观政策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的作用和政策效果,提出减少投机性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资产价格波动 随机风险溢价 KFG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股价异常波动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洁 余丽霞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7,共8页
本文收集了2013—2015年沪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142个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运用平均超额收益(AAR)与累计超额收益(CAR)指标研究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这三类资产重组方式对公司股价异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告日前较短时期... 本文收集了2013—2015年沪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142个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运用平均超额收益(AAR)与累计超额收益(CAR)指标研究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这三类资产重组方式对公司股价异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告日前较短时期内三种重组方式的AAR和CAR都显著大于0,股价异常波动明显,表明资产重组公告前信息提前泄露会导致股价异常波动;在公告日后,收购兼并和股权转让重组的CAR在持续上升后逐渐趋于平稳,且收购兼并类的CAR更高,获得了长期的市场效应,而资产剥离在公告后7日CAR便出现了持续下跌,表明企业资产重组方式不同会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重组 股价异动 内幕交易 超额收益 事件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跨境流动与金融失衡——基于VAR和门限模型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英华 程媛媛 杨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3,共6页
基于2010~2014年月度数据,从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等渠道,利用VAR模型和门限模型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金融失衡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从冲击效应看,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失衡对汇率波动、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反... 基于2010~2014年月度数据,从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等渠道,利用VAR模型和门限模型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金融失衡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从冲击效应看,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失衡对汇率波动、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程度显著,其中,对资产价格的反应程度最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程度和汇率波动程度对金融失衡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因此,为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应强调在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基础上,加大稳定国内资产价格的力度,防范金融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跨境流动 金融失衡 汇率波动 资本流动 资产价格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价异常波动时期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的关系研究——基于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秀丽 梁诗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73,共10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然而在央行降息降准、舆论呼吁、配资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呈现了"大起大落"的异常波动行情,市场效率显著下降。文章以2015年沪市A股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然而在央行降息降准、舆论呼吁、配资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呈现了"大起大落"的异常波动行情,市场效率显著下降。文章以2015年沪市A股制造业和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不同行业特征和不同业绩表现的企业,其公司业绩和股价关系的变化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股价异常波动时期,企业业绩增长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由抑制变为加剧。其中,制造业比高新技术业的加剧程度更大;绩优企业业绩增长造成的股价波动程度更大。此外,在绩优企业中,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业绩增加影响股价波动程度更高;而在绩劣企业中,制造业企业的业绩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程度更高。研究结论对股价异常波动时期,减轻投资者的盲目性和增强监管部门救市的针对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价异常波动时期 股票价格 上市公司 公司业绩 市场有效性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市场波动的周期性特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春雨 吴安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共11页
基于IS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方程,运用时变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中国动态金融条件指数(FCI),对比分析各金融变量对金融整体形势的时变影响差异,识别出中国金融市场波动的周期性特征,采用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考察中国... 基于IS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方程,运用时变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中国动态金融条件指数(FCI),对比分析各金融变量对金融整体形势的时变影响差异,识别出中国金融市场波动的周期性特征,采用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考察中国金融市场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对金融总体形势的影响在逐渐减弱,汇率与利率所占的权重却在逐渐增强,且1996-2016年间中国金融市场共经历四次明显的周期性波动;金融市场波动仅存在短期的"产出效应"与"价格效应",对私人消费在长短期内均存在"挤出效应",而对私人投资只存在短期的"挤出效应",对就业的影响短期内具有负向效应,长期内表现为正向刺激效应,对财政支出和国际外汇储备的冲击效应均表现为短期负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波动 金融条件指数 宏观经济效应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质波动之谜”研究述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波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04,共6页
"特质波动之谜",即"高特质波动股票对应低后期收益",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证实,但对此的质疑也大量存在。从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对特质波动定价效应及其经济解释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对特质波动定价的实... "特质波动之谜",即"高特质波动股票对应低后期收益",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证实,但对此的质疑也大量存在。从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对特质波动定价效应及其经济解释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对特质波动定价的实证研究并无定论,且基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解释各不相同:理性的解释认为"特质波动之谜"符合跨期资本资产定价理论(ICAPM),非理性的解释则将其归因于投资者行为偏差与误定价;而特质波动与预期收益正相关也被证实,并被认为与投资者所担负的特质风险得到补偿的理性解释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波动之谜 理性资产定价 非理性资产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