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6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ing factor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phase aberrations resulting from atmospheric turbulence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1
作者 WANG Jiang-pu-zhen WANG Zhi-qiang +2 位作者 ZHANG Jing-hui QIAO Chun-hong FAN Cheng-yu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907,共9页
Restoration of phase aberrations is crucial for addressing atmospheric turbulence in light propagation.Traditional restor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Zernike polynomials(ZPs)often encounter challenges related to high com... Restoration of phase aberrations is crucial for addressing atmospheric turbulence in light propagation.Traditional restor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Zernike polynomials(ZPs)often encounter challenges related to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insufficient capture of high-frequency phase aberration components,so we proposed a 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based method for representing phase aberration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ccuracy of restoration,mainly including the sample space size and the sampling interval of D/r_(0),on the basis of characterizing phase aberrations by Principal Components(PC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 larger D/r_(0)sampling interval can ensure the generalization 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in the case of a limited amount of original data,which can help to achieve high-precision deployment of the model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quickly.In the environment with relatively strong turbulence in the test set of D/r_(0)=24,the use of 34 terms of PCs can improve the corrected Strehl ratio(SR)from 0.007 to 0.1585,while the Strehl ratio of the light spot after restoration using 34 terms of ZPs is only 0.0215,demonstrating almost no correction effec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Cs can serve as a better alternative in representing and rest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induced phase aberrations.These findings pave the way to use PCs of phase aberrations with fewer terms than traditional ZPs to achieve data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and offer a reference to accelerate and stabilize the model and deep learning based adaptive optics cor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aberratio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Zernike polynom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像差的Zernike多项式描述研究进展
2
作者 祝战科 吴培洁 +2 位作者 吴加丽 柯程虎 柯熙政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6,共7页
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受实际光路与理想光路偏差导致的像差影响,而Zernike多项式作为描述像差的有效工具,可描述和分析光学像差特性。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重点解析了标准Zernike多项式、Zernike圆多项式及Zernike条纹多项式的数学... 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受实际光路与理想光路偏差导致的像差影响,而Zernike多项式作为描述像差的有效工具,可描述和分析光学像差特性。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重点解析了标准Zernike多项式、Zernike圆多项式及Zernike条纹多项式的数学表达形式,明确了其与球差、彗差、像散等典型像差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Zernike圆多项式通过极坐标正交基函数特性,能高效表征轴对称像差分布,而条纹多项式则适用于离轴像差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RNIKE多项式 像差 光学系统 像差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像差对单模光纤耦合效率影响的理论研究进展
3
作者 祝战科 任杰 柯熙政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4-582,共9页
在光学系统中,光学元件未对准和大气湍流引起的随机像差是造成波前像差的主要来源。波前像差的存在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对耦合效率影响显著,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的光学器件和光学通信系统中。基于Zernike多项式,综述了光学系统中具... 在光学系统中,光学元件未对准和大气湍流引起的随机像差是造成波前像差的主要来源。波前像差的存在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对耦合效率影响显著,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的光学器件和光学通信系统中。基于Zernike多项式,综述了光学系统中具体的单一像差模式(即圆对称类像差、倾斜-慧差类像差、像散类像差)和大气湍流影响下的随机像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波前像差 数值分析 ZERNIKE多项式 光纤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衍射的光学系统设计与偏振像差补偿
4
作者 李英超 于文超 +4 位作者 王超 王凯凯 刘嘉楠 王祺 刘壮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849,共11页
含有数字微镜阵列(DMD)的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中产生的衍射现象会导致系统中偏振像差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偏振测量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含DMD的长波红外二次成像光学系统偏振像差分析及补偿方法。首先,... 含有数字微镜阵列(DMD)的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中产生的衍射现象会导致系统中偏振像差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偏振测量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含DMD的长波红外二次成像光学系统偏振像差分析及补偿方法。首先,基于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中波长与DMD像元尺寸的比值构建衍射与偏振像差特性传输模型,提出基于矢量衍射—偏振光琼斯矢量理论的偏振像差分析方法。其次,推导DMD的偏振像差和偏振度情况,确定DMD的最佳衍射级次、入射角与衍射效率,进而设计含DMD的二次成像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得到DMD衍射特性对偏振像差的影响情况。最后,通过倾斜投影物镜、镜片镀膜及减小表面入射角来补偿光学系统的偏振像差,以解决衍射现象对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偏振像差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在截止频率处均接近衍射极限,最大畸变小于0.2%,成像质量良好,整体系统的二向衰减经补偿后减小到原来的1/12。该分析模型能够揭示衍射与偏振像差之间的关系,该补偿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偏振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红外 偏振像差 光学系统设计 矢量衍射 数字微镜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自由曲面的反射式望远镜降敏设计
5
作者 王洋 彭圣博 顾志远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64-1875,共12页
在传统的光学系统设计过程中,光学设计师更注重优化光学系统的性能,而没有考虑这些系统的竣工性能。为了降低对光学系统的公差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像差理论的含自由曲面的反射式望远镜降敏设计方法。基于矢量像差理论的局部坐标... 在传统的光学系统设计过程中,光学设计师更注重优化光学系统的性能,而没有考虑这些系统的竣工性能。为了降低对光学系统的公差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像差理论的含自由曲面的反射式望远镜降敏设计方法。基于矢量像差理论的局部坐标近轴光线追迹方程,分析光瞳的坐标变换关系,并结合Zernike多项式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表达式,推导出Zernike自由曲面在一般偏心倾斜状态下的像差解析式。然后,基于该分析框架构建了光学系统的竣工性能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设计了含自由曲面的离轴两反和离轴三反望远镜,并通过2000次蒙特卡罗实验分析了系统的装调敏感度。结果表明:经过约10 min的优化,离轴两反望远镜的波像差平均值减少了26%,离轴三反望远镜的波像差平均值减少了14%,有效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降敏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像差 降敏设计 Zernike自由曲面 离轴反射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幼犬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病例的诊治
6
作者 赵爱华 张步彩 +1 位作者 刘莉 吉伟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46-50,共5页
犬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是一种罕见的主动脉弓分支异常,常导致断奶后幼犬顽固性吞咽困难和呕吐,诊治较为困难,目前国内尚无此类病例的相关报道。2024年2月,泰牧动物医院接诊1例幼犬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病例,手术解除血管压迫后食管狭... 犬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是一种罕见的主动脉弓分支异常,常导致断奶后幼犬顽固性吞咽困难和呕吐,诊治较为困难,目前国内尚无此类病例的相关报道。2024年2月,泰牧动物医院接诊1例幼犬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病例,手术解除血管压迫后食管狭窄消除,病例得以恢复。现将相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以期为兽医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犬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宠物临床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导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norA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寒冬 钟利 +7 位作者 闫宏钧 彭勋 王守云 杨丽敏 赵培利 苗亮 李丹 房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51-855,共5页
目的研究导致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金葡菌norA基因的介导机制。方法 K-B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敏感性(Kirby-Bauer法),研究两种FQNS在菌体内的蓄积量,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norA基因的表达。结果两种药物在敏感菌菌体... 目的研究导致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金葡菌norA基因的介导机制。方法 K-B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敏感性(Kirby-Bauer法),研究两种FQNS在菌体内的蓄积量,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norA基因的表达。结果两种药物在敏感菌菌体内的稳态蓄积浓度明显高于耐药菌,所有实验菌株中均检测到norA基因的存在,经RealTime PCR扩增后,检测到高度耐药菌株的norA基因表达量较敏感菌菌株平均norA基因表达量高0~8倍;中度耐药菌株的norA基因表达量较敏感菌株高5~17倍。结论推测norA基因表达增加是菌体内药物蓄积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菌株的耐药可能没有norA基因参与,即使有norA基因参与,起作用也不相同;可能有其他外排泵共同参与金葡菌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 外排泵 nor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norA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利 冯萍 +4 位作者 范昕建 吕晓菊 夏培元 雷秉钧 俞汝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4-357,共4页
目的研究norA基因介导的金葡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PCR法制备DIG-norA基因探针;点杂交及狭线杂交检测细菌norA基因及其转录水平。结果所有实验菌株均检测到norA基因;诱导耐药菌SA2-16的norA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亲代株,... 目的研究norA基因介导的金葡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PCR法制备DIG-norA基因探针;点杂交及狭线杂交检测细菌norA基因及其转录水平。结果所有实验菌株均检测到norA基因;诱导耐药菌SA2-16的norA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亲代株,临床分离耐药菌norA基因转录水平略高于敏感菌,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细菌在环丙沙星1/10MIC浓度中生长,未见norA基因转录增加。结论norA基因可能为金葡菌的结构基因,诱导耐药菌药物泵出增加的原因在于norA基因转录的增加,norA基因介导的耐药在不同的耐药菌株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 nora基因 主动外排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葡菌多重耐药基因norA的原核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学章 于录 +2 位作者 李乾学 邓旭明 张艳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04-607,共4页
按金葡菌多重耐药转运蛋白N orA的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以金葡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基因norA中约1155bp的c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M D 18-T载体连接,转化到感受态大肠埃希菌JM 109中,成功地筛选到阳性克隆,其质粒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一... 按金葡菌多重耐药转运蛋白N orA的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以金葡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基因norA中约1155bp的c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M D 18-T载体连接,转化到感受态大肠埃希菌JM 109中,成功地筛选到阳性克隆,其质粒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从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经N d eⅠ和X hoⅠ酶切,回收1155bp的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中,转化至感受态大肠埃希菌DH 5α中,提取质粒,再次转化到BL 21(DE 3)中,成功筛选到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阳性菌,通过SDS-PAGE检测出norA部分基因的表达。利用得到的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并通过间接EL ISA法检测抗体效价,证明得到相应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nora基因 原核表达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ra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琦 周强 +2 位作者 王冬梅 陈骏 孟凡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Nora病(Nora’s lesion,N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NL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影像学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2例NL均表现为指骨中节骨旁境界清楚的高密度病变,与附着骨骨髓腔不连续。组织学... 目的探讨Nora病(Nora’s lesion,N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NL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影像学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2例NL均表现为指骨中节骨旁境界清楚的高密度病变,与附着骨骨髓腔不连续。组织学上病变由分化成熟的软骨、骨和纤维组织3种成分混合而成,并可见特征性的"蓝骨"。结论 NL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且有复发倾向的良性增生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a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 手指短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药耐药基因norA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录 邓旭明 张文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9-552,共4页
按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转运蛋白NorA的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norA基因中1 155 bp c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中,成功地筛选到阳性克隆,其质粒测序结果与文... 按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转运蛋白NorA的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norA基因中1 155 bp c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中,成功地筛选到阳性克隆,其质粒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从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经NdeⅠ和XhoⅠ酶切,回收1 155 bp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中,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提取质粒,再次转化到BL21(DE3)中,成功地筛选到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阳性菌,通过SDS-PAGE检测出norA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nora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视场高分辨率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12
作者 郭晓松 万云龙 +2 位作者 杨童 杨磊 谢洪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6-217,共12页
光学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等领域,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宽视场高分辨率成像成为主要应用需求。以反远摄结构作为基础,基于赛德尔像差理论,通过光阑光线入射角度控制约束,建立了一种宽视场高分辨率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同时,以... 光学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等领域,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宽视场高分辨率成像成为主要应用需求。以反远摄结构作为基础,基于赛德尔像差理论,通过光阑光线入射角度控制约束,建立了一种宽视场高分辨率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同时,以高阶像差约束控制作为进一步优化方向,设计了一种单孔径宽视场高分辨率成像光学系统。设计的系统视场角为70°,各视场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曲线接近衍射极限,中心视场衍射MTF在550 lp/mm处优于0.2,系统成像质量良好,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实现了宽视场、高分辨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宽视场 高分辨率 像差优化 Zernike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NorA蛋白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邓旭明 李乾学 +2 位作者 于录 周学章 张艳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6-548,共3页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转运蛋白N orA免疫检测方法。方法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诺氟沙星(NFLX)对临床分离的6株金葡菌和标准菌株ATCC 25923的M IC。对norA基因进行克隆、表达,提取表达产物包涵体,并进行了纯化。将纯化的表达蛋白作为...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转运蛋白N orA免疫检测方法。方法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诺氟沙星(NFLX)对临床分离的6株金葡菌和标准菌株ATCC 25923的M IC。对norA基因进行克隆、表达,提取表达产物包涵体,并进行了纯化。将纯化的表达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家兔,获取N orA蛋白的抗体血清。利用制得的抗体通过W estern b lotting检测临床分离的6株金葡菌的N or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水平较高的临床分离金葡菌菌株的N orA蛋白表达水平一般较高,敏感菌株的耐药水平较低且接近。结论免疫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金葡萄菌耐药转运蛋白N orA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nora蛋白 原核表达 WESTERN BLO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976在细胞周期异常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姬浩宇 陈浩 +4 位作者 师亮 张萌 陈婷 孔英明 冯荣珂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4-650,共7页
大多数肿瘤细胞和健康的神经元均处于G0期的静止状态,一旦在某些条件下异常地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就可启动。因此,从细胞周期的角度,癌症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疾病类型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 大多数肿瘤细胞和健康的神经元均处于G0期的静止状态,一旦在某些条件下异常地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就可启动。因此,从细胞周期的角度,癌症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疾病类型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这种类型的疾病被命名为细胞周期异常疾病。微小RNA-1976(miR-1976)作为最近新发现的一种微小RNA,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miR-1976在癌症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miR-1976在细胞周期异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976 异常细胞周期 癌症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方法研究
15
作者 张黄轲 李子凡 +4 位作者 施文恺 毛红敏 陆焕钧 樊丽娜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829,共11页
为实现光学传递函数的低成本、实时测量,本文提出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测量波面,给出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然后,设计传函测量光路,并给出焦深、像差和焦距的测量方法。同时,设计了物镜... 为实现光学传递函数的低成本、实时测量,本文提出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哈特曼探测器的测量波面,给出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然后,设计传函测量光路,并给出焦深、像差和焦距的测量方法。同时,设计了物镜像差的标定光路,并给出标定方法。最后,搭建实验光路,实现了单透镜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像差、焦距、焦深及色差的测量。结果显示,该方法实现了0~1°视场透镜的MTF测量;透镜的像散、慧差及球差分别为0.114λ、0.128λ和0.02λ;0°视场下透镜的色差在红、绿、蓝三个波长下分别为0.047λ、0.055λ、0.048λ,1°视场下增长到0.117λ、0.176λ和0.154λ;焦深为0.454 mm,误差2%,焦距为74.6 mm,误差0.8%。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能够实现透镜的传函测量,为光学系统传函的低成本、实时测量提供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特曼探测器 光学传递函数 像差 焦距测量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高层变形镜静态像差在线检测方法
16
作者 李俊杰 冉弦 +3 位作者 晏楠飞 童定康 张兰强 饶长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8,共9页
太阳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Multi-conjugate Adaptive Optics,MCAO)系统中共轭于高层的变形镜自身的像差导致扩展目标图像对比度降低,造成MCAO系统闭环稳定性和校正效果下降。针对MCAO系统高层变形镜缓变的静态像差难以在线检测的问题,提... 太阳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Multi-conjugate Adaptive Optics,MCAO)系统中共轭于高层的变形镜自身的像差导致扩展目标图像对比度降低,造成MCAO系统闭环稳定性和校正效果下降。针对MCAO系统高层变形镜缓变的静态像差难以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视场波前传感器的高层变形镜像差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基于MCAO系统自身的多视场低阶波前传感器复原高层变形镜高阶波前像差,无需引入额外的面形检测装置。针对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NVST)的MCAO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基于单项像差给出了所提方法对高层变形镜像差的探测能力;通过探测19个单视场方向的27项Zernike像差,复原2.8 km变形镜波前像差,相对误差小于25%。给出了像差检测精度与变形镜共轭高度的关系,对于1 m口径1'视场的望远镜MCAO系统,所提方法对2.5~4.0 km共轭高度变形镜波前检测误差较低。最后使用该方法对NVST MCAO系统的高层313单元变形镜进行了在线像差检测,波前检测误差的均方根为43.6 nm。文中为MCAO系统高层变形镜在线像差检测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 像差检测 高层变形镜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仁香 程宇 +4 位作者 郑小璐 杨微 傅敏 李炳钦 刘波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420,共6页
近年来,全球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青少年的眼部健康。大量研究报道证实角膜塑形镜能控制或延缓近视进展,降低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发生率。尽管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控制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确切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存在多种假设。本... 近年来,全球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青少年的眼部健康。大量研究报道证实角膜塑形镜能控制或延缓近视进展,降低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发生率。尽管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控制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确切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存在多种假设。本文综述了调节、离焦、脉络膜厚度、高阶像差、生物力学等因素在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中的作用,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共同影响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 调节 离焦 脉络膜 高阶像差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皮肤恶性肿瘤中差异表达与临床意义
18
作者 唐亚平 黄逸骁 +1 位作者 王鲁梅 陈英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6-490,共5页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DNA甲基化作为关键调控机制影响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皮肤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本文聚焦于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总结了CLDN11、MGMT、PTCH1、ID4等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三种皮肤癌进展的关联...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DNA甲基化作为关键调控机制影响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皮肤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本文聚焦于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总结了CLDN11、MGMT、PTCH1、ID4等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三种皮肤癌进展的关联,探讨了甲基化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文章也对基于DNA甲基化的新型治疗策略进行了展望。明确关键甲基化基因及其作用机制,为皮肤癌的早期筛查、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皮肤癌 异常甲基化 诊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色差标定与校正方法
19
作者 贾璐璐 付帅 +5 位作者 吕艳敏 王雨晴 高楠 倪育博 孟召宗 张宗华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51,共14页
针对彩色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提出一种利用相位标靶的系统色差标定与校正方法。采集液晶显示(LCD)和数字光处理(DLP)投影的三通道相位,建立相位差与相机像素的色差拟合模型,通过偏差通道的伸缩变换完成相机色差校正。利用相位差反解... 针对彩色条纹投影三维测量系统,提出一种利用相位标靶的系统色差标定与校正方法。采集液晶显示(LCD)和数字光处理(DLP)投影的三通道相位,建立相位差与相机像素的色差拟合模型,通过偏差通道的伸缩变换完成相机色差校正。利用相位差反解理想红蓝通道投影像素点,生成补偿条纹完成相机色差与投影仪色差的同时校正。经过实验测得标准球板半径平均误差降至原误差的19.23%,球心距误差降至原误差的11.87%,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其可实现对彩色物体的高精度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三维测量 三颜色通道 相位标靶 色差校正 相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rnike多项式波前畸变校正研究进展
20
作者 梁静远 张馨文 +1 位作者 柯程虎 柯熙政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6,共8页
光波在大气中传输时,受湍流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前畸变。自适应光学系统通过相位共轭原理将畸变波前恢复成接近理想光的状态,从而实现波前畸变校正。Zernike多项式在圆域展开的低阶模式与Seidel像差一致,通过特定的算法产生共轭相位... 光波在大气中传输时,受湍流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前畸变。自适应光学系统通过相位共轭原理将畸变波前恢复成接近理想光的状态,从而实现波前畸变校正。Zernike多项式在圆域展开的低阶模式与Seidel像差一致,通过特定的算法产生共轭相位,可实现波前畸变的有效校正。系统阐述了Zernike多项式理论及波前探测/无波前探测两类自适应光学系统,详细分析了基于Zernike多项式的8种波前畸变校正算法工作原理,并指出了各种算法的校正效果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校正 波前畸变 ZERNIKE多项式 自适应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