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风能的宏观与微观等级区划
1
作者 郑崇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8-1265,共8页
以风能宏观战略布局、微观精准选址对合理资源等级区划的迫切需求为牵引,本文采用Delphi法,充分考虑资源特征、环境风险、成本效益,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及关键海域的风能展开了常规需求、商业开发、应急供电、用电... 以风能宏观战略布局、微观精准选址对合理资源等级区划的迫切需求为牵引,本文采用Delphi法,充分考虑资源特征、环境风险、成本效益,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及关键海域的风能展开了常规需求、商业开发、应急供电、用电量巨大几种情景下的宏观和微观等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从“海上丝路”的风能宏观等级区划来看,大部分区域的风能属于较丰富区和丰富区(风能等级期望值大于0.5),索马里近海、马纳尔湾、斯里兰卡东南近海、南海大风区为风能等级的相对大值中心。从斯里兰卡海域的风能微观等级区划来看,相对富集区分布于斯里兰卡和印度半岛之间的海峡、斯里兰卡东南部近海(风能等级期望值在0.7以上);贫乏区为印度半岛东西海岸、斯里兰卡东部近海和西南部近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斯里兰卡 风能等级区划 资源特征 环境风险 成本效益 战略布局 精准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分析
2
作者 黄玮 毛汉霖 《钦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17-21,共5页
广西北部湾地区在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钦州市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当前战略为:加强产业互补、商贸物流、文教产业、旅游医疗合作。未来战略为:促进港口建设与互联互通;促进海洋产业发展;促进... 广西北部湾地区在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钦州市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当前战略为:加强产业互补、商贸物流、文教产业、旅游医疗合作。未来战略为:促进港口建设与互联互通;促进海洋产业发展;促进自身统筹协调和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市 东盟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地位综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芙英 张建同 罗梅丰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7-164,共8页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分析方法,从海运网络分析的视角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地位进行评价.在收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102个港口实际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拓扑结...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分析方法,从海运网络分析的视角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地位进行评价.在收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102个港口实际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拓扑结构图.通过对网络中港口节点的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指标进行计算,结合熵权TOPSIS法综合得到港口地位的排序.结果表明新加坡港、上海港、巴生港在网络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且现有的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排序方法存在局限,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综合评价得到的港口排序更符合实际发展需求.最后运用节点删除法对排序结果进一步分析,为中国港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运网络 港口地位 熵权TOPSIS法 复杂网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国别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戚兆坤 朱芳阳 隋博文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19年第12期52-60,共9页
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1国为研究对象,根据联合国SITC(REV.04)标准,运用GL指数、BI指数,测算了1992-2017年我国对沿线31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在此基础上,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根据2008-2017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 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1国为研究对象,根据联合国SITC(REV.04)标准,运用GL指数、BI指数,测算了1992-2017年我国对沿线31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在此基础上,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根据2008-2017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相互贸易增长潜力对沿线国家进行国别分析。结果表明:对沿线各国,我国SITC0类和SITC1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较强,SITC2类和SITC4类农产品贸易表现为明显的产业间贸易;贸易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区域分布不均,东盟国家处于第一梯队,南亚及波斯湾国家和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国家处于第二和第三梯队。东盟国家无论是农产品贸易额还是产业内贸易水平,相比其他沿线国家都具有压倒性优势,但东盟国家的相互贸易增长潜力优势不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交往理性的维度看马来西亚华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的角色
5
作者 王睿欣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5-50,共6页
交往理性是一种双重维度的理性,它旨在通过不同主体之间平等的对话和沟通而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共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交往理性为其哲学基础与前提,并得以具体实施与推进。... 交往理性是一种双重维度的理性,它旨在通过不同主体之间平等的对话和沟通而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共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交往理性为其哲学基础与前提,并得以具体实施与推进。马来西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推动"丝路"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交往理性的维度出发,重新审视并定位马来西亚华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的角色,有助于发现其在这一构建中的理性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理性 马来西亚华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沿海上丝绸之路的转移趋势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忠振 陈东旭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根据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数据、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及发达国家居民的穿戴品产地国别调查数据,初步识别制造业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聚集的趋势。基于区位商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海上丝绸... 根据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数据、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及发达国家居民的穿戴品产地国别调查数据,初步识别制造业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聚集的趋势。基于区位商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0个国家进行分析,找出具有承接产业转移可能性的备选国,为我国制造业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转移提供理论基础。借鉴我国港航物流业的发展经验,分析世界海运格局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能使我国与承接国双赢的港航物流业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学 国际产业转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区位商 生命周期 港航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分析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雄关 姜瑾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5-99,共5页
云南省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及南亚的结合部,连接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经济圈,具有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特殊地缘区位优势,与周边国家在社会发展、经济贸易、民族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基础。在国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 云南省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及南亚的结合部,连接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经济圈,具有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特殊地缘区位优势,与周边国家在社会发展、经济贸易、民族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基础。在国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新形势下,云南应发挥其地缘区位、政策机制、传统友谊和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和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云南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