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工艺对1Cr18Ni9不锈钢低周疲劳性能及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梅婷 杨英 +5 位作者 邹斌 郁红敏 邹同飞 胡正纬 蒋运庆 张宏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9,共12页
目的探究热处理前后1Cr18Ni9不锈钢材料的低周疲劳力学响应是否存在变化,以及相应的微观组织结构是否存在差异,并且探究微观组织结构演化对宏观疲劳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同样加载条件和加载环境下,分别对不经热处理(即母材试样)和经... 目的探究热处理前后1Cr18Ni9不锈钢材料的低周疲劳力学响应是否存在变化,以及相应的微观组织结构是否存在差异,并且探究微观组织结构演化对宏观疲劳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同样加载条件和加载环境下,分别对不经热处理(即母材试样)和经过热处理的试样进行了由应变控制的室温低周疲劳测试,分别获取了各组试样的力学行为特征。针对2组试样分别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尺度的微结构表征,包括母材试样和热处理试样的疲劳断口截面形貌、初始态和变形态晶粒结构表征以及变形态位错形貌分析等。结果室温低周疲劳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试样表现出比母材试样更加优异的抗疲劳性能,主要体现为更好的材料强度、优异的材料韧性以及更高的疲劳寿命。微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促进了材料内部退火孪晶的生长,并降低了初始位错密度;热处理加工使合金整体的塑性变形行为更加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疲劳变形过程中局部区域微裂纹的萌生,从而有利于延长材料的疲劳寿命;热处理后,在变形过程中可以形成更加密集且广泛分布的位错胞状结构,与变形微孪晶之间相互作用,有效阻碍了后续位错的运动,从而提高了合金的塑性应变能力;热处理后试样产生马氏体相变的门槛值降低,促进了奥氏体基体向马氏体板条的转变,马氏体板条的体积分数约占20%,从而提高了合金抗疲劳破坏的能力。结论1Cr18Ni9不锈钢材料在经过热处理后,其抗低周疲劳破坏能力得到提升,合金中相应的微观组织结构在热处理后发生变化,引起了马氏体相变,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化特征解释了力学性能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8Ni9不锈钢 热处理 低周疲劳 微观结构演化 马氏体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n18Ti9合金超声辅助激光熔覆特性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2
作者 李亚敏 杨志波 +3 位作者 赵波 王蔚 郭强 张雁儒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79,共18页
目的采用超声辅助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CBN/CuSnTi砂轮中熔池温度场分布及其流场状态直接影响砂轮质量,揭示熔池温度场、流场对熔覆层形貌的影响机理,从而减少砂轮熔合不良、变形开裂、组织不均匀等缺陷。方法基于45号钢基体和CuSn18Ti9... 目的采用超声辅助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CBN/CuSnTi砂轮中熔池温度场分布及其流场状态直接影响砂轮质量,揭示熔池温度场、流场对熔覆层形貌的影响机理,从而减少砂轮熔合不良、变形开裂、组织不均匀等缺陷。方法基于45号钢基体和CuSn18Ti9结合剂的时变热物理属性,建立同轴送粉激光熔覆过程中温度场和流场的耦合仿真模型,考虑超声振动、环境温度和马兰戈尼效应的影响,并基于动网格法形成的温度场拟合熔池的形貌,研究同一工艺参数下单道单层熔覆过程中环境温度和超声振动对熔池温度场和流场的影响规律,以及熔覆过程中由熔池流场流体效应变化导致熔池温度场和形貌变化的规律。结果与基体室温、无超声作用相比,基体室温下的超声作用使得熔覆初期传导热通量减小了2.19%,熔池回流涡旋中心下移7.8%,熔覆层高、深、宽增幅依次为-1.67%、1.02%、9.69%;与基体预热573.15 K下无超声作用相比,基体预热573.15 K下的超声作用可使同一时刻温升梯度增幅下降3.92%,熔池回流涡旋中心下移11.96%,熔池最低流速增加1.49倍,熔池最高流速增加1.07倍,熔覆层高度、深度、宽度增幅依次为14.3%、14.8%、0.68%。结论在室温状态下(基体温度为298.15 K),超声对熔池流场、温度场和熔覆层形貌的影响不显著,基体预热和超声辅助均会对熔池温度场和流场产生影响,其中基体预热和超声的双重耦合作用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n18Ti9 超声振动 激光熔覆 熔池形貌 Marangoni惯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SS18-SSX1阳性细胞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田娇 张乾儒 +4 位作者 王宁 史奇 李亚 张琨岚 李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并验证SS18-SSX1^(+)-HEK293T细胞模型。方法 靶向SS18和SSX1分别设计sgRNA,构建Lentivirus-CRISPR v2-SS18-gRNA-SSX1-gRNA-EGFP一体化慢病毒载体,通过慢病毒转染和荧光流式分选技术筛选转入载体的HEK293...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并验证SS18-SSX1^(+)-HEK293T细胞模型。方法 靶向SS18和SSX1分别设计sgRNA,构建Lentivirus-CRISPR v2-SS18-gRNA-SSX1-gRNA-EGFP一体化慢病毒载体,通过慢病毒转染和荧光流式分选技术筛选转入载体的HEK293T多克隆细胞,在多克隆细胞的基础上挑选SS18-SSX1阳性的单克隆细胞株,通过RT-PCR、Sanger测序和Western Blot验证SS18-SSX1^(+)-HEK293T单克隆细胞系构建成功。结果 成功构建了Lentivirus-CRISPR v2-SS18-gRNA-SSX1-gRNA-EGFP慢病毒载体;通过RT-PCR、Sanger测序和WB实验在178个HEK293T单克隆细胞中成功筛选并验证出1株SS18-SSX1阳性的单克隆细胞系。结论 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SS18-SSX1融合基因阳性的HEK293T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滑膜肉瘤 SS18-SSX1 HEK293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r18Ni9Ti不锈钢摆动激光焊接接头成形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双吉 毛冬远 +4 位作者 何增水 卢冰 刘军 王毅龙 刘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5,64,共6页
采用不同摆动频率和摆动幅度开展1Cr18Ni9Ti不锈钢的摆动激光焊接试验,研究了不同摆动激光工艺参数对焊缝气孔率和宏观形貌,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摆动频率相比,增加摆动幅度可有效降低焊缝气孔率,在100 Hz频率... 采用不同摆动频率和摆动幅度开展1Cr18Ni9Ti不锈钢的摆动激光焊接试验,研究了不同摆动激光工艺参数对焊缝气孔率和宏观形貌,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摆动频率相比,增加摆动幅度可有效降低焊缝气孔率,在100 Hz频率、1.5 mm幅度时,气孔率降至0.19%。随着摆动频率的增加,钉头宽度先下降后变化不大,随着摆动幅度的增加,钉杆宽度逐渐增加而熔深减小。不同摆动频率和幅度下焊缝微观组织差别不大,主要由骨架状和板条状铁素体以及奥氏体组成。上部焊缝边缘比焊缝中心有更多的板条状铁素体,而下部焊缝过渡区比上部焊缝边缘有更为细小的组织形态。焊缝与母材的整体硬度差异不大,且不同摆动参数下焊缝平均硬度也未发现明显变化。接头拉伸主要断裂在母材位置,其断口的宏观颈缩现象和微观韧窝特征均表明拉伸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塑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激光焊接 1Cr18Ni9Ti不锈钢 气孔率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9Cr18钢及协同制备表面微坑研究
5
作者 陈秀玉 林郁茹 +5 位作者 李科林 陈俊英 蒋清山 方芳 许志龙 黄国钦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204,共12页
目的探索9Cr18钢经激光冲击强化后,二次激光冲击制备表面微坑的可行性和相关工艺。方法利用不同工艺参数对9Cr18钢试样进行单点冲击,使用激光共聚焦对单点冲击诱导的微坑进行轮廓形貌检测,使用显微硬度仪测量微坑区域的硬度;通过激光冲... 目的探索9Cr18钢经激光冲击强化后,二次激光冲击制备表面微坑的可行性和相关工艺。方法利用不同工艺参数对9Cr18钢试样进行单点冲击,使用激光共聚焦对单点冲击诱导的微坑进行轮廓形貌检测,使用显微硬度仪测量微坑区域的硬度;通过激光冲击对9Cr18钢进行全覆盖表面强化,并进行二次激光冲击,以制备表面微坑。结果对于单点冲击,表面凹坑深度随着激光冲击能量的增大而增大,并非呈线性增大。当冲击能量为12 J时,凹坑深度达到38.39μm。对于同能量单点双次冲击,其凹坑深度比单点冲击大。当冲击能量为12 J时,双次冲击深度最大达到49.05μm。在能量梯度叠加冲击时,以6 J为第1次冲击能量,将第2次冲击能量提高到12 J,此时凹坑深度达到58.61μm。对于不同脉宽冲击,在脉宽为26 ns时,不同能量冲击的凹坑深度均达到最深。经激光冲击强化后,采用不同能量进行二次冲击,在能量为12 J时凹坑深度为19.79μm。采用不同脉宽进行二次冲击,在脉宽为22、26 ns时,凹坑深度为13.61μm。结论表面微坑的深度随着能量、脉冲宽度和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表面微坑的硬度随着能量和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硬度随着脉宽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采用激光冲击工艺协同处理,可以强化9Cr18钢表面,并制备出一定深度的微坑,可为激光冲击对9Cr18钢的强化及表面织构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工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18 激光诱导 表面织构 表面形貌 激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Cr18Mo不锈轴承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6
作者 张宇 王建国 +2 位作者 刘东 梁郅睿 赵佳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077,共7页
利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9Cr18Mo不锈轴承钢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显微组织演化和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9Cr18Mo不锈钢表现出较强的正应变速率敏感性和负温度敏感性,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机... 利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9Cr18Mo不锈轴承钢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显微组织演化和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9Cr18Mo不锈钢表现出较强的正应变速率敏感性和负温度敏感性,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机制。建立了应变补偿型Arrhenius本构方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基于Murty准则建立了9Cr18Mo不锈钢的热加工图,结合显微组织分析,确定了9Cr18Mo不锈钢的最佳加工参数为:变形温度为1050~1120℃、应变速率为0.1~1 s^(-1)。采用EDS分析了9Cr18Mo不锈钢显微组织的成分分布,结合JMAPTPRO软件计算结果,确定了高温下未溶于基体的粗大带状碳化物由M_(7)C_(3)型碳化物和M_(23)C_(6)型碳化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18Mo不锈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ED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变形对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东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86,90,共4页
采用OM、SEM、XRD、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冷轧对热轧态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0Cr18Ni9不锈钢晶粒变形越来越明显,晶界处位错塞积不断加剧,晶界越来越模糊,组... 采用OM、SEM、XRD、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冷轧对热轧态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0Cr18Ni9不锈钢晶粒变形越来越明显,晶界处位错塞积不断加剧,晶界越来越模糊,组织中越来越多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0Cr18Ni9不锈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逐渐升高,伸长率逐渐下降。冷轧变形量36%的0Cr18Ni9不锈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2.3 HV、1283.1MPa、1195.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 冷轧变形量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Cr18Ni9不锈钢钣金件的锈蚀防护工艺
8
作者 张洪涛 徐俊辉 王翀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
针对0Cr18Ni9不锈钢深落压钣金件因热处理造成表面氧化皮较重,使用过程中出现锈蚀的问题,制定了磁力抛光、磁力抛光+钝化和钝化+磁力抛光等3种锈蚀防护改进措施,并与未处理试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未处理、仅磁力抛光处理的试样经过9... 针对0Cr18Ni9不锈钢深落压钣金件因热处理造成表面氧化皮较重,使用过程中出现锈蚀的问题,制定了磁力抛光、磁力抛光+钝化和钝化+磁力抛光等3种锈蚀防护改进措施,并与未处理试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未处理、仅磁力抛光处理的试样经过96 h盐雾试验后腐蚀严重,经磁力抛光+钝化处理的试样经96 h盐雾试验后发生局部点腐蚀;而经钝化处理+磁力抛光的试样经96 h盐雾试验后未出现腐蚀,在960 h盐雾试验后仅出现局部锈蚀,表面依然光亮,耐盐雾时间是其余3种试样的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Cr18Ni9不锈钢钣金件 热处理 锈蚀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切9Cr18不锈钢的成型刀具设计及加工工艺
9
作者 陈姣姣 刘松 +5 位作者 荆惠雯 李波 唐正文 贾喜庆 倪叶萍 杨万夏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25,共4页
针对9Cr18不锈钢材料耐磨性好,韧性、强度高,热导率低等难加工特点,结合加工现场干切及成型加工的实际需求,采用刀具材料、刃口参数、涂层协同优化设计的方法进行成型刀具设计。选取耐磨性好、具备干切能力、与铁基元素亲和力小的刀具材... 针对9Cr18不锈钢材料耐磨性好,韧性、强度高,热导率低等难加工特点,结合加工现场干切及成型加工的实际需求,采用刀具材料、刃口参数、涂层协同优化设计的方法进行成型刀具设计。选取耐磨性好、具备干切能力、与铁基元素亲和力小的刀具材料,匹配耐高温、耐磨、润滑性良好的涂层涂覆,再兼顾刀具材料、涂层需求、加工工况等实际情况设计合理刀具参数。采取合适的加工工艺制造出成型刀具,使其达到刃形合理、刃口与涂层结合紧密、刃口质量良好、齿形准确、排屑顺畅等指标,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18不锈钢 干切 成型加工 刃口参数 涂层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白介素-18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丁法明 王聪霞 +5 位作者 张春艳 张岩 吴小三 阎娇娟 贾珊 张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8(IL-18)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81例,分为冠心病组(n=50)、冠心病+糖尿病组(n=50)、糖尿病组(n=50),并设对照组(n=31).冠心病组、冠心...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8(IL-18)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81例,分为冠心病组(n=50)、冠心病+糖尿病组(n=50)、糖尿病组(n=50),并设对照组(n=31).冠心病组、冠心病+糖尿病组随访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情况,并检测IL-18、MMP-9含量;糖尿病组随访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分别于6个月、12个月采血检测II-18、MMP-9含量.结果 ACS发生后血清IL-18、MMP 9水平显著升高;MMP-9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9,P=0.014,95% CI 1.396~19.298),IL 18与ACS的发生关系不明显;MMP-9浓度变化与IMT增量呈正相关(r=0.472,P=0.011,95% CI0.008~0.095).结论 MMP-9参与ACS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过程,其含量变化对ACS、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8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 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循环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白细胞介素-18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启明 周胜华 +3 位作者 祁述善 沈向前 胡信群 刘振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循环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 2 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 2 4例稳定性心绞痛患...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循环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 2 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 2 4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稳定性心绞痛组 )及 2 0例胸闷、胸痛等症状予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 (对照组 )冠状动脉开口与冠状静脉窦口MMP 9和IL 18水平 ,并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结果 :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冠状动脉开口、冠状静脉窦口血浆MMP 9水平以及冠状静脉窦口与冠状动脉开口的差值分别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冠状动脉开口和冠状静脉窦口血浆IL 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 3组之间冠状静脉窦口与冠状动脉开口IL 18的差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MP 9和IL 18水平均无明显相关 (P >0 0 5 )。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MMP 9与IL 18水平冠状动脉开口处呈显著性正相关 (r =0 5 3 7,P <0 0 1)。  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MP 9主要来源于冠状动脉循环 ,同时血浆IL 18水平亦明显升高 ,均与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循环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IMT、血清IL-18、MMP-9及血浆Fi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涛 刘和俊 周碧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85-1790,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并且评估上述指标在ACS合并D...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并且评估上述指标在ACS合并DM早期预测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ACS患者120例,分为ACS合并DM组、非DM的ACS组。选择DM患者为DM组,体检健康人员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颈动脉IMT,采用凝固法检测患者血浆Fib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L-18、MMP-9浓度,并分析ACS患者CAG特点及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ACS患者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中ACS合并DM组较非DM的ACS组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ACS患者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Gensini积分五项指标之间呈正相关性。ACS合并DM组冠状动脉以多支病变为主(61.7%),而非DM的ACS组以单支和双支病变为主(61.7%);Gensini积分ACS合并DM组高于非DM的ACS组(P<0.01),其中ACS合并DM组血管病变以重度和极重度为主(73.3%),非DM的ACS组血管病变以轻中度为主(56.7%)。两组院内发生MACE的ACS患者血清IL-18、MMP-9、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的ACS患者。ACS合并DM经标准化治疗后,随时间延长,血清IL-18、MMP-9、血浆Fib呈下降趋势,具有时间-效应关系。结论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的检测可作为定量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判断ACS合并2型DM危险程度及近期预后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糖尿病 颈动脉IMT 血浆纤维蛋白原 白细胞介素-18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Cr18Ni9不锈钢本构模型及其对切削力预测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凌玲 李星星 +1 位作者 王学林 胡于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243-2248,共6页
利用MTS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实验装置对经过1100℃固溶处理后的0Cr18Ni9不锈钢的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测量,用Johnson-Cook模型拟合了材料的本构关系,用正交切削实验识别了Johnson-Cook模型材料参数。将S... 利用MTS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实验装置对经过1100℃固溶处理后的0Cr18Ni9不锈钢的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测量,用Johnson-Cook模型拟合了材料的本构关系,用正交切削实验识别了Johnson-Cook模型材料参数。将SHPB实验和切削实验两种方法得到的Johnson-Cook材料模型应用于切削力的预测,分析了不同实验方法得到的材料模型在切削力的预测中的适用性,为不锈钢切削研究中的分析模型和数值计算中的材料流动应力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Cr18Ni9不锈钢 Johnson-Cook 本构关系 切削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r18Ni9Ti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龙剑平 胤驰 +1 位作者 邓苗 冯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共3页
采用熔模精密铸造法制备1Cr18Ni9Ti耐热不锈钢,用氧化增重法在800℃对1Cr18Ni9Ti耐热不锈钢进行100h氧化腐蚀实验。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基体组织及各氧化阶段的显微组织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材料最终高温氧化产物进行定性... 采用熔模精密铸造法制备1Cr18Ni9Ti耐热不锈钢,用氧化增重法在800℃对1Cr18Ni9Ti耐热不锈钢进行100h氧化腐蚀实验。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基体组织及各氧化阶段的显微组织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材料最终高温氧化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Cr18Ni9Ti耐热不锈钢在800℃下的氧化曲线符合抛物线规律;其氧化破坏形式以点蚀为主;最终氧化产物由CrO、Fe2O3(六方)、Fe2O3(立方)、CrTiO3、NiTiO3和Ni3TiO5等混合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8NI9TI 耐热不锈钢 高温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2/0Cr18Ni9异种金属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秉刚 张春光 +2 位作者 陈国庆 刘伟 刘成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对5A02防锈铝与不锈钢0Cr18Ni9进行了电子束焊接,分析了接头成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与断口特征.结果表明,铝、钢的对中焊接头中生成了大量的脆性Fe-Al金属间化合物,未能实现有效连接.偏束焊接头成形总体较好,两母材实质为熔—钎连接,... 对5A02防锈铝与不锈钢0Cr18Ni9进行了电子束焊接,分析了接头成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与断口特征.结果表明,铝、钢的对中焊接头中生成了大量的脆性Fe-Al金属间化合物,未能实现有效连接.偏束焊接头成形总体较好,两母材实质为熔—钎连接,铝—钢界面上生成了一层厚度为1.5μm的化合物层,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化合物层由FeAl,FeAl3与FeAl6等相混合组成.熔—钎焊接头最高抗拉强度达136MPa,为铝母材强度的62.7%,断口呈现出脆性断裂与韧性断裂的混合特征,接头的断裂发生在化合物层及其附近的铝焊缝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2/0Cr18Ni9异种金属 电子束焊接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BNi-2钎料真空钎焊0Cr18Ni9不锈钢管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敏旋 贾振东 +3 位作者 蔺晓超 刘春凤 张杰 冯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4-188,共5页
针对实际应用中常需要获得异型接头这一目的,采用BNi82CrSiB(BNi-2)钎料钎焊套接0Cr18Ni9不锈钢管材,研究了冷却方式、钎焊温度、保温时间和装配间隙对接头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管材套接的特殊结构,填缝间隙对接头影... 针对实际应用中常需要获得异型接头这一目的,采用BNi82CrSiB(BNi-2)钎料钎焊套接0Cr18Ni9不锈钢管材,研究了冷却方式、钎焊温度、保温时间和装配间隙对接头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管材套接的特殊结构,填缝间隙对接头影响较大,当间隙过小为5~10μm时,易出现填缝不足导致无法形成完整接头,接头强度下降;但间隙过大为250~300μm,钎缝中形成大量脆性相并产生微裂纹;冷却方式对组织影响较小,但15℃/min的冷却速度所得接头强度较低;钎焊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延长,最大间隙值增大,母材出现溶蚀,性能影响较小.钎焊温度为1 050℃,保温时间为10 min,装配间隙为20~50μm,随炉冷却所得钎焊接头显微组织结构中未出现共晶组织和金属间化合物,接头性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Cr18Ni9 BNI-2 真空钎焊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式剪切冷却制备1Cr18Ni9Ti不锈钢半固态材料 被引量:11
17
作者 管仁国 李罡 +1 位作者 李俊鹏 温景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67-870,共4页
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对倾斜式剪切冷却技术制备1Cr18Ni9Ti不锈钢半固态合金进行了研究.倾斜式剪切冷却技术使熔融1Cr18Ni9Ti不锈钢合金在剪切冷却作用下形成组织优良的半固态材料;在冷却板的冷却作用与重力的剪切作用下1Cr18Ni9Ti不锈钢... 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对倾斜式剪切冷却技术制备1Cr18Ni9Ti不锈钢半固态合金进行了研究.倾斜式剪切冷却技术使熔融1Cr18Ni9Ti不锈钢合金在剪切冷却作用下形成组织优良的半固态材料;在冷却板的冷却作用与重力的剪切作用下1Cr18Ni9Ti不锈钢半固态合金逐渐由树枝晶演化为细小的球形晶;倾角、冷却板长度、冷却板表面性质对合金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在倾角为45°,冷却板长度为650mm,冷却板采用紫铜材质的条件下可制备出细小球形的1Cr18Ni9Ti不锈钢半固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式剪切冷却 半固态 1Cr18Ni9Ti不锈钢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喷丸0Cr18Ni9Ti不锈钢自纳米化机理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靖 盛光敏 胡国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4-649,共6页
为在0Cr18Ni9Ti不锈钢棒材端面制备出纳米晶,采用高能喷丸(HESP)对不锈钢棒材的端面进行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对喷丸端塑性变形层不同深度的组织进行表征,并对0Cr18Ni9Ti不锈... 为在0Cr18Ni9Ti不锈钢棒材端面制备出纳米晶,采用高能喷丸(HESP)对不锈钢棒材的端面进行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对喷丸端塑性变形层不同深度的组织进行表征,并对0Cr18Ni9Ti不锈钢在高能喷丸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喷丸端大约70μm深度内形成纳米组织,其中喷丸表面的晶粒尺寸达到52nm左右。晶粒细化机理为:在小应变作用下主要是孪生变形把粗大晶粒细化成孪晶薄片,在大应变作用下,孪晶交叉把孪晶片细化成纳米晶粒,同时在孪晶交叉处产生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喷丸 0Cr18Ni9Ti不锈钢 孪生变形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9和DS18B20的汽车空调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姚帆 王振臣 +1 位作者 张少兵 赵路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3,共3页
采用ARM9内核芯片S3C2410为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嵌入式汽车空调温度控制系统,可实现现场显示、实时控制等功能。传感器使用了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值。阐述了系统的构成原理和实现流程,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结合... 采用ARM9内核芯片S3C2410为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嵌入式汽车空调温度控制系统,可实现现场显示、实时控制等功能。传感器使用了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值。阐述了系统的构成原理和实现流程,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结合温度模糊控制算法,实验表明系统的硬件电路简单、控制精度好、可靠性高,且易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传感器 汽车空调 ARM9 DS18B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Cr18Ni9不锈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希靖 叶结和 +1 位作者 孙丙岩 王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36-38,共3页
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对3mm厚0Cr18Ni9不锈钢板进行了对接焊接。焊接接头内形成了焊核区、热力影响区和热影响区三个区域。焊核区由动态再结晶组织构成;热力影响区内的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热影响区由不完全再结晶组织构成。焊核区... 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对3mm厚0Cr18Ni9不锈钢板进行了对接焊接。焊接接头内形成了焊核区、热力影响区和热影响区三个区域。焊核区由动态再结晶组织构成;热力影响区内的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热影响区由不完全再结晶组织构成。焊核区发生了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其显微硬度(HV)与母材相比提高了22%。在搅拌头旋转速度600r/min、焊接速度70mm/min下,接头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41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0Cr18Ni9不锈钢 接头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