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四溴双酚A(TBBPA)替代品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与生态风险评估
1
作者 季杨 王鹏 +3 位作者 许玉洁 梅承芳 杨涛 曾国驱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62,共12页
四溴双酚S(TBBPS)和四氯双酚A(TCBPA)是2种常见的四溴双酚A(TBBPA)替代品,作为阻燃剂被广泛使用并在水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研究选取了6门10科12种典型淡水水生生物对TBBPS和TCBPA进行急慢性... 四溴双酚S(TBBPS)和四氯双酚A(TCBPA)是2种常见的四溴双酚A(TBBPA)替代品,作为阻燃剂被广泛使用并在水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研究选取了6门10科12种典型淡水水生生物对TBBPS和TCBPA进行急慢性毒性实验,运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推导得TBBPS在水中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值分别为2.95 mg·L^(-1)和0.245 mg·L^(-1),TCBPA在水中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值分别为0.347 mg·L^(-1)和0.141 mg·L^(-1)。采用风险商值法(RQ)对TBBPS、TCBPA和TBBPA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在我国水体中,TBBPS呈现出长期中风险水平,TCBPA呈现出长期低风险水平,TBBPA呈现长期高风险水平,TBBPS和TCBPA的长期风险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bpa TBBPS TCBPA 淡水水生生物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水质基准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作用下柳枝稷对溴代阻燃剂四溴双酚A的胁迫响应和生物富集
2
作者 于世亮 刘鑫 +1 位作者 李旭龙 谢慧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2-512,共11页
溴代阻燃剂四溴双酚A(TBBPA)具有潜在的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本研究探讨了在生物炭作用下,TBBPA对柳枝稷种子萌发的影响和幼苗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对污染土壤中的TBBPA较为敏感,与CK(无TBBPA和生物炭)相比,TL(TBBPA)处理... 溴代阻燃剂四溴双酚A(TBBPA)具有潜在的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本研究探讨了在生物炭作用下,TBBPA对柳枝稷种子萌发的影响和幼苗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对污染土壤中的TBBPA较为敏感,与CK(无TBBPA和生物炭)相比,TL(TBBPA)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了29.03%和19.56%,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1.23倍、13.13%和17.77%;TSL(生物炭+TBBPA)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和蛋白质分别降低了17.74%和17.03%,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1.05倍、5.19%和2.71%,生物炭有效缓解了TBBPA对柳枝稷幼苗的污染胁迫。柳枝稷幼苗根和芽的伸长均未受到显著性影响,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42%、23.76%和18.53%,生物炭增强了柳枝稷幼苗对TBBPA的耐受性。在CK、TL和TSL处理下,柳枝稷幼苗对TBBPA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26.44、54.44和97.10,转运系数为0.02~0.10,TBBPA主要在柳枝稷幼苗根系中生物积累,向上转运能力相对较小,地上部分残留浓度较低;三溴双酚A(Tri-BBPA)、二溴双酚A(Di-BBPA)和一溴双酚A(Mono-BBPA)在柳枝稷幼苗中的生物累积系数为9.84~458.20,转运系数为0.01~7.17,表明柳枝稷幼苗对TBBPA的溴化代谢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累积作用,但向上转运能力相对较小。由于溴化代谢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其生物累积和运输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柳枝稷对BPA具有很强的生物累积作用,在生物炭的作用下,柳枝稷根的向上运输能力显著增强。TSL与TL相比,TBBPA及其溴化代谢物的生物累积因子显著增加,表明生物炭显著促进了TBBPA及其代谢产物在柳枝稷幼苗中的生物累积,添加生物炭后柳枝稷对Di-BBPA和BPA的运输能力显著增强,为其应用于TBBPA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柳枝稷 植物毒性 生物炭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HBCD和TBBPA污染水平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3
作者 张鹏 金芬 +8 位作者 李敏洁 江泽军 乌日娜 邵华 金茂俊 佘永新 郑鹭飞 王珊珊 王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246,共5页
为了探寻食用植物油中六溴环十二烷(HBCD)及四溴双酚A(TBBPA)的污染特征,利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源-串联质谱法(LOQ为0.004~0.04μg/kg),检测了北京市售7种最主要食用植物油中HBCD及TBBPA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中∑HBCD(3种... 为了探寻食用植物油中六溴环十二烷(HBCD)及四溴双酚A(TBBPA)的污染特征,利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源-串联质谱法(LOQ为0.004~0.04μg/kg),检测了北京市售7种最主要食用植物油中HBCD及TBBPA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中∑HBCD(3种同分异构体总量)和TBBPA的浓度水平分别为<LOQ^0.349μg/kg和<LOQ^0.222μg/kg,检出率分别为56.25%和50%,污染水平显著低于国内外其他研究报道。利用暴露限值(MOE)方法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HBCD和TBBPA的暴露限值分别为78 000.28和126.29,高于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建议的8和10,表明北京市售食用植物油中HBCD和TBBPA的污染水平和膳食风险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六溴环十二烷 四溴双酚A 污染水平 膳食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盐度下TBBPA对拟长腹剑水蚤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韩萃 朱丽岩 +4 位作者 江田田 陈香 卜亚谦 王超 董辉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6,共8页
四溴双酚A(TBBPA)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是海洋环境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在海洋污染检测和风险评估中,桡足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被认为是理想的受试生物。实验以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作为受试生物,探... 四溴双酚A(TBBPA)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是海洋环境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在海洋污染检测和风险评估中,桡足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被认为是理想的受试生物。实验以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作为受试生物,探讨了温度和盐度影响下TBBPA对拟长腹剑水蚤的毒性效应。实验测得TBBPA对拟长腹剑水蚤48h-LC50=3.106mg·L^(-1)。设定温度梯度10、20、30℃和盐度梯度10、20、30,拟长腹剑水蚤暴露在2.485、3.106、3.883mg·L^(-1) TBBPA中48h,死亡率均会随着温度升高和盐度降低而上升。慢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在15、20、25℃,盐度10、20、30条件下,拟长腹剑水蚤暴露在0.031和0.310mg·L^(-1) TBBPA中,存活率和孵化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温度盐度改变,TBBPA对其影响也不显著(P>0.05);而0.031和0.310mg·L^(-1) TBBPA对发育时间(无节幼虫到桡足类幼体﹑桡足幼体到成体﹑第一只挂卵雌体的出现)和产卵间隔的影响显著(P<0.05),改变温度和盐度,TBBPA的毒性效应也会相应改变;TBBPA对产卵量的影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盐度并没有引起显著变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tbbpa) 环境因子 拟长腹剑水蚤 发育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TBBPA)对叉鞭金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延珍 张丽 +3 位作者 曹为 郑立 孙承君 蒋凤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1-429,共9页
以叉鞭金藻(Dicrateria inornat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四溴双酚A(TBBPA)污染下微藻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TBBPA较低... 以叉鞭金藻(Dicrateria inornat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四溴双酚A(TBBPA)污染下微藻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TBBPA较低质量浓度(0.5和2.0mg/L)污染条件下,叉鞭金藻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c(Chl-c)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含量第24小时达最大值;较高质量浓度(4.0和8.0mg/L)污染条件下,3种色素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含量在第24小时达最小值。实验期间各实验组叉鞭金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主要被诱导;4.0mg/L的TBBPA作用叉鞭金藻96h后,藻细胞表面形态和内部亚显微结构均发生变化,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鞭金藻 四溴双酚A 光合色素 可溶性蛋白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TBBPA)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丽 蒋凤华 +4 位作者 曹为 郑立 陈军辉 孙承君 郑晓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9-1225,共7页
为研究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本文设置五个不同浓度组(0、1.0、5.0、10.0、20.0 mg·L-1)进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培养实验,在96 h内取样分析其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 为研究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本文设置五个不同浓度组(0、1.0、5.0、10.0、20.0 mg·L-1)进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培养实验,在96 h内取样分析其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组(1.0和5.0 mg·L-1)叶绿素a、叶绿素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48 h之前被显著诱导,最大值出现在24 h;较高浓度组(10.0和20.0 mg·L-1)三种色素含量在48 h之前被显著抑制,24 h达最低值;72 h之后各浓度组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不同浓度TBBPA胁迫下,中肋骨条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一般被显著诱导,SOD活性和MDA含量在72 h和96 h时随TBBPA浓度升高而增加。虽然1.0 mg·L-1TBBPA对中肋骨条藻生长不具有可观测效应,但已影响到其生理生化指标。目前海水中TBBPA浓度较低,尚不会对中肋骨条藻产生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肋骨条藻 光合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TBBPA对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和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香 朱丽岩 +3 位作者 王超 董辉辉 沈阳 卜亚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3,共9页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四溴双酚A(TBBPA)对桡足类的影响,以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受试生物,探究了温度影响下TBBPA对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滤水、产粪的影响以及在其体内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毒性暴露24h后,摄食率和滤水率随...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四溴双酚A(TBBPA)对桡足类的影响,以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受试生物,探究了温度影响下TBBPA对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滤水、产粪的影响以及在其体内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毒性暴露24h后,摄食率和滤水率随TBBPA浓度的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随温度升高,摄食率和滤水率先升高后降低。产粪粒数在各浓度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温度升高,产粪粒数逐渐升高,18℃与其余两温度组差异显著(P<0.05)。TBBPA持续暴露两世代后,生物富集量随着TBBPA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p<0.05),且F1代比F0代富集量大;随温度升高,生物富集量先降低后升高,在20℃最小。生物富集因子(BAF)随着TBBPA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具有世代效应;随温度升高,生物富集因子先降低后升高。其中,BAF的范围在13.26×10~3~24.58×10~3,表明日本虎斑猛水蚤对TBBPA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性(BAF>5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tbbpa) 温度 日本虎斑猛水蚤 摄食率 生物富集因子(B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TBBPA)好氧降解菌Pseudomonas sp.JDT的筛选及其对TBBPA的降解转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莹莹 王永峰 +2 位作者 孙棐斐 郭红岩 季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8-226,共9页
四溴双酚A(TBBPA)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TBBPA的好氧降解菌,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命名为Pseudomonas sp.JDT.该菌在40天内对TBBPA的脱溴率为12.9%.外加碳源能够促进该菌对... 四溴双酚A(TBBPA)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TBBPA的好氧降解菌,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命名为Pseudomonas sp.JDT.该菌在40天内对TBBPA的脱溴率为12.9%.外加碳源能够促进该菌对TBBPA的矿化,且低浓度酵母提取物的促进作用高于葡萄糖和高浓度酵母提取物.利用^(14)C示踪技术,在持续加有外来碳源的纯菌培养体系中测定JDT对TBBPA的降解,发现18.5天后TBBPA的矿化率为2.7%,并检测到两种极性代谢产物,分别占有机可提取部分总放射性量的11.2%和47.2%.Pseudomonas sp.JDT可以作为研究环境中TBBPA微生物降解途径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微生物降解 假单胞菌属 14C示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暴露方式下TBBPA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毒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董辉辉 韩萃 +4 位作者 沈阳 孙跃 朱丽岩 王腾 戴玲灵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9-55,共7页
四溴双酚A(TBBPA)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广泛存在于空气、水体、土壤以及沉积物中。本研究选取海洋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模式生物,以1/10 96h-LC 50为实验浓度,研究了饵料暴... 四溴双酚A(TBBPA)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广泛存在于空气、水体、土壤以及沉积物中。本研究选取海洋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模式生物,以1/10 96h-LC 50为实验浓度,研究了饵料暴露和水体暴露两种暴露方式下TBBPA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毒性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暴露方式下日本虎斑猛水蚤无节幼虫变态率均在90%以上(P>0.05)。水体暴露组日本虎斑猛水蚤的发育和生殖没有受到显著影响(P>0.05),而饵料暴露组日本虎斑猛水蚤无节幼虫发育至成体的时间、第一只挂卵雌体出现的时间以及产卵量均受到显著影响(P<0.05)。这表明TBBPA能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发育繁殖产生影响,暴露方式会影响其毒性效应,日本虎斑猛水蚤更易受到饵料中TBBPA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tbbpa) 水体暴露 饵料暴露 日本虎斑猛水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环境中四溴双酚A衍生物(TBBPA DHEE)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梦璐 张祯 吴向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24-2130,共7页
本研究利用前期制备的四溴双酚A双(2-羟基乙基)醚(TBBPA DHEE)的多克隆抗体,构建了一种高灵敏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四溴双酚A衍生物TBBPA DHEE.为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本研究对反应体系中有机溶剂(甲醇)、离子强... 本研究利用前期制备的四溴双酚A双(2-羟基乙基)醚(TBBPA DHEE)的多克隆抗体,构建了一种高灵敏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四溴双酚A衍生物TBBPA DHEE.为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本研究对反应体系中有机溶剂(甲醇)、离子强度及缓冲体系p H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适条件下,本方法的最低检测限(LOD,基于F/F_0=90%)与IC_(50)分别为0.27 ng·m L^(-1)及4.3 ng·m L^(-1).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6%—120%;土样及生物加标回收率为75%—90%).利用该方法对江苏省苏州某地区的环境样品进行了调查:在采集的56个样本中,13个样本检出了这种污染物.检出浓度为:水样0.5—2.7 ng·m L^(-1)、土样0.6—1.6 ng·g^(-1),干重、生物样2.9—4.6 ng·g^(-1),湿重.本研究为首次针对环境中TBBPA DHEE污染状况的系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多克隆抗体 四溴双酚A衍生物 四溴双酚A双(2-羟基乙基)醚 环境污染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对鲫鱼血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苏燕 范涤敏 +2 位作者 罗义 任磊 王晓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研究了幼龄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体外暴露于四溴双酚A(TBBPA)后,血清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随暴露剂量和时间的变化.在整个试验剂量范围... 研究了幼龄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体外暴露于四溴双酚A(TBBPA)后,血清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随暴露剂量和时间的变化.在整个试验剂量范围内,GSH含量被显著抑制;GSH-Px在中低浓度下被显著诱导,高浓度时活性变化不大;SOD、CAT活性在高浓度暴露时显著升高.0.1mg/L动态暴露中,GSH含量在整个过程中都被抑制,SOD呈先抑制后诱导,GSH-Px在暴露初期和中期被诱导CAT活性则在暴露后期被显著诱导.试验表明在鱼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时,可能会倾向于选择不同的应激补偿机制来消除胁迫;GSH对TBBPA十分敏感,可以考虑作为水环境中TBBPA污染的生物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tbbpa) 鲫鱼 血清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和五溴酚对红鲫肝脏组织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玛丽 瞿璟琰 +1 位作者 刘青坡 施华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11,共4页
将红鲫(Carassius auratus)分别暴露于0.025 mg/L、0.25 mg/L四溴双酚-A(TBBPA)与0.002 5 mg/L、0.025 mg/L五溴酚(PBP)中12周,采用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的方法,分别观测红鲫肝脏的组织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TBBPA和PBP低剂量暴露能够引... 将红鲫(Carassius auratus)分别暴露于0.025 mg/L、0.25 mg/L四溴双酚-A(TBBPA)与0.002 5 mg/L、0.025 mg/L五溴酚(PBP)中12周,采用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的方法,分别观测红鲫肝脏的组织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TBBPA和PBP低剂量暴露能够引起红鲫肝脏脂肪化、空泡化和线粒体囊泡化等现象,而高剂量暴露还导致肝脏细胞核损伤和细胞间隙增大等现象。研究表明,TBBPA和PBP能造成红鲫肝脏的损伤。这两种溴化阻燃剂可能是通过引起肝脏的物质代谢紊乱而造成肝毒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学 四溴双酚-A(tbbpa) 五溴酚(PBP) 红鲫 肝脏 组织结构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超飞 杨文龙 +4 位作者 殷也筑 杨茜 杜兵 范红利 吕美玲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20-2127,共8页
为服务我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和新污染物监测的需要,建立了同步分析土壤和沉积物中3种六溴环十二烷(HBCDs)异构体和四溴双酚A(TBBPA)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样品经冷冻干燥,以正己烷与丙酮(体积比... 为服务我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和新污染物监测的需要,建立了同步分析土壤和沉积物中3种六溴环十二烷(HBCDs)异构体和四溴双酚A(TBBPA)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样品经冷冻干燥,以正己烷与丙酮(体积比为1∶1)为提取溶剂进行加压流体提取,通过中性和酸性复合硅胶柱的净化处理,洗脱液转溶至甲醇后进行仪器分析,用同位素稀释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①目标物在液相色谱上得到有效的基线分离,保留时间稳定,相对偏差小于3.0%,在2.0~200 n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的平均相对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②α-HBCD、β-HBCD、γ-HBCD和TBBPA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6、0.04、0.04和0.06μg/kg.③石英砂、背景土壤、工业土壤、河流沉积物和海洋沉积物的低中高浓度平行添加试验显示,方法的精密度为1.76%~10.6%,加标回收率为92.9%~121%.④8种不同pH的土壤中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5.9%~104%.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适用性好,能够用于复杂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HBCDs和TBBPA的分析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沉积物 六溴环十二烷(HBCDs) 四溴双酚A(tbbpa)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对小麦种子发芽及根伸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亚宁 周启星 曾文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07-1912,共6页
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就小麦种子发芽及根伸长对不同浓度的四溴双酚-A(TBBPA)的毒性响应进行了动态观测。结果表明,在所选暴露浓度范围内,TBBPA并未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产生明显影响;各TBBPA暴露浓度下小麦芽生长的比生长速率(μ芽)随... 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就小麦种子发芽及根伸长对不同浓度的四溴双酚-A(TBBPA)的毒性响应进行了动态观测。结果表明,在所选暴露浓度范围内,TBBPA并未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产生明显影响;各TBBPA暴露浓度下小麦芽生长的比生长速率(μ芽)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在污染暴露16h时达到峰值。而各污染暴露浓度下根伸长的比生长速率(μ根)随时间的变化却略有差异,其在污染暴露12 ̄20h这一时间段内趋于稳定且随着TBBPA暴露浓度的加大这一趋势逐渐明显;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小麦芽生长的μ芽先升高,在0.02mg·L-1时达到峰值,此时TBBPA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达到顶峰,接着μ芽又大幅度降低。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小麦根伸长的比生长速率(μ根)同样先升高后降低,当暴露浓度为0.05mg·L-1时μ根值最大,TBBPA对根伸长的促进作用达到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tbbpa) 小麦 种子发芽 根伸长 生态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对人体正常肝细胞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晓丽 张运超 +2 位作者 夏沪彬 陈超 刘勇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5-253,共9页
四溴双酚A(TBBPA)作为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溴系阻燃剂,在含TBBPA用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介质,造成持久性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为探明TBBPA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选取人体正... 四溴双酚A(TBBPA)作为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溴系阻燃剂,在含TBBPA用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介质,造成持久性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为探明TBBPA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选取人体正常肝细胞L02作为模型,通过分析暴露后细胞形态、存活率、胞内活性氧(ROS)含量、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等变化。结果表明,TBBPA暴露导致L02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彗星实验拖尾现象明显增强;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L02细胞胞内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GSH)比值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40μmol·L^(-1)暴露条件下胞内ROS含量升高3.1倍;20μmol·L^(-1)和40μmol·L^(-1)暴露条件下,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3.2倍和4.8倍。推测TBBPA暴露对L02细胞的毒性效应作用机制为,暴露引起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升高,ROS升高再引起DNA损伤程度增强,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率增加。上述研究结果将为评估TBBPA的毒性效应和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bpa L02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及抗氧化防御系统酶的影响 被引量:39
16
作者 薛银刚 王晓蓉 +1 位作者 顾雪元 孙成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3-100,共8页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研究对象,根据OECD指南中的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研究了四溴双酚A(TBBPA)的急性毒性和对蚯蚓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检测TBBPA对蚯蚓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0m...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研究对象,根据OECD指南中的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研究了四溴双酚A(TBBPA)的急性毒性和对蚯蚓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检测TBBPA对蚯蚓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0mg·L-(148h)和16.7mg·kg-(114d),TBBPA对蚯蚓具有低等毒性.当TBBPA的浓度在0.05和0.1mg·kg-1时对蚯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产生显著诱导;在0.05mg·kg-1时,对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也产生显著诱导;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随TBBPA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2=0.97,p<0.01).SOD、CAT、GST和MDA可以作为土壤生态早期预警中潜在的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赤子爱胜蚓 急性毒性 抗氧化防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的水溶性与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丽 余益军 +1 位作者 孙兆海 于红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3-587,共5页
用摇瓶法研究了pH值和金属离子对四溴双酚A(TBBPA)表观溶解度(S*w)的影响,并以摇瓶法考察了TBBPA在辛醇/水体系的分配行为,以及pH、pH与腐殖酸复合作用对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BBPA表观溶解度受pH控制,在酸性条件下(pH<6.0)TBBP... 用摇瓶法研究了pH值和金属离子对四溴双酚A(TBBPA)表观溶解度(S*w)的影响,并以摇瓶法考察了TBBPA在辛醇/水体系的分配行为,以及pH、pH与腐殖酸复合作用对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BBPA表观溶解度受pH控制,在酸性条件下(pH<6.0)TBBPA水溶解度为0.15mg.l-1,随着pH值增加,TBBPA逐渐解离,表观溶解度变大,pH在6.5—7.5范围内其S*w-pH曲线呈指数增长趋势,pH7.5左右Sw*-pH曲线发生突变,pH8.5后增长趋势平缓,pH9.1时表观溶解度为26.5mg.l-1.金属离子在pH值介于6.5—7.5之间会增大TBBPA的表观溶解度,pH8.0后增溶作用减小.TBBPA的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为5.20,随pH值增大,TBBPA倾向于进入水相,pH值介于7.0—8.0时表观辛醇/水分配系数(lgDow)随pH值增大以近线性趋势减小,且由此求得TBBPA的pKa1=7.2;腐殖酸能增大TBBPA的亲水性,且这种影响跟pH值和腐殖酸浓度有关,低浓度腐殖酸对TBBPA亲水性影响不大,随着腐殖酸浓度增大,TBBPA的亲水性显著增大了,但这种由腐殖酸浓度引起的TBBPA亲水性差异随pH值增大而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tbbpa) 溶解度 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 腐殖酸(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溴联苯醚与四溴双酚A的生物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沈梦楠 高士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18-423,共6页
分析了生物体内多溴联苯醚(PBDEs)和四溴双酚A(TBBPA)的来源和分布,综述了PBDEs和TBBPA在生物体内发生还原代谢和氧化代谢的研究进展,从体内原位代谢和体外模拟代谢2个方面探讨了PBDEs和TBBPA的生物代谢机制、代谢途径及代谢中可能涉及... 分析了生物体内多溴联苯醚(PBDEs)和四溴双酚A(TBBPA)的来源和分布,综述了PBDEs和TBBPA在生物体内发生还原代谢和氧化代谢的研究进展,从体内原位代谢和体外模拟代谢2个方面探讨了PBDEs和TBBPA的生物代谢机制、代谢途径及代谢中可能涉及的代谢酶,指出今后应进一步深入开展PBDEs和TBBPA的生物积累和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PBDEs) 四溴双酚A(tbbpa) 生物代谢转化 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表层沉积物与鱼体中四溴双酚A的环境暴露水平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明东 杨苏文 +3 位作者 李和平 徐范范 孙丰超 张娟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应用UPLC-MS-MS,对洱海表层沉积物和5种鱼类(白鲢、鲤鱼、鲫鱼、白条鱼和太湖短吻银鱼)样品中TBBPA(四溴双酚A)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洱海表层沉积物中w(TBBPA)(以干质量计,下同)为21.06~52.72 ng/g,平均值为37.72ng/g,呈西... 应用UPLC-MS-MS,对洱海表层沉积物和5种鱼类(白鲢、鲤鱼、鲫鱼、白条鱼和太湖短吻银鱼)样品中TBBPA(四溴双酚A)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洱海表层沉积物中w(TBBPA)(以干质量计,下同)为21.06~52.72 ng/g,平均值为37.72ng/g,呈西部、南部和北部湖区明显高于中部和东部湖区的分布特征,其分布受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生产状态等影响.白鲢、鲤鱼、鲫鱼、白条鱼和太湖短吻银鱼肌肉中w(TBBPA)平均值分别为13.53、8.20、8.86、7.55和10.87 ng/g,w(TBBPA)与鱼的体长度特征无关,可能与鱼类的食性、所处营养级有关.在鱼体的内脏器官中,肾脏中w(TBBPA)最高,平均值为7.64ng/g;其次为鳃和肝脏,分别为7.07和5.68 ng/g;卵巢和精巢中没有检测到TBBPA的存在.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洱海表层沉积物中w(TBBPA)呈较低水平,鱼体中w(TBBPA)为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表层沉积物 鱼类 四溴双酚A(tbbpa) 测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双酚A降解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闫梦玥 庞志华 +2 位作者 李小明 谌建宇 黎京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4,共6页
作为目前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溴系阻燃剂,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在其生产、使用及处置等环节会被释放到环境中,由于四溴双酚A具有持久性、累积性和生物毒性等特性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文章在简单介绍四溴双... 作为目前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溴系阻燃剂,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在其生产、使用及处置等环节会被释放到环境中,由于四溴双酚A具有持久性、累积性和生物毒性等特性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文章在简单介绍四溴双酚A主要性质和毒性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四溴双酚A在光降解、微生物降解和高级氧化等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生物降解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