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tation of kaolinite with dodecyl tertiary amines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学锋 刘长淼 胡岳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749-752,共4页
The flotation of kaolinite using a series of tertiary amines (N,N-dimethyl-dodecyl amine (DRN), N,N-diethyl-dodecyl amine (DEN), N,N-dipropyl-dodecyl amine (DPN) and N,N-dibenzyl-bodecyl amine (DBN)) was inv... The flotation of kaolinite using a series of tertiary amines (N,N-dimethyl-dodecyl amine (DRN), N,N-diethyl-dodecyl amine (DEN), N,N-dipropyl-dodecyl amine (DPN) and N,N-dibenzyl-bodecyl amine (DB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recoveries of kaolinite for DEN, DPN and DRN are 93%, 88% and 84%, respectively, but that of DBN is very low. On the basis of zeta potential and FT-IR spectra, the ionization of surface hydroxyl and isomorphic exchange of surface ions account for the charging mechanisms of kaolinite surfac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tertiary amines on kaolinite surface is mainly electrostatic. The isoelectric point (IEP) of kaolinite increases from 3.4 to some more positive points after the interaction of kaolinite with the four tertiary amines. The FT-IR spectra of kaolinite change with the presence of some new sharp shapes belonging to the tertiary amines. The inductive electronic effects and space-steric effects of -CH3, -C2H5, -C3H7 and -C7H7 bonding to N atom result in different collecting power of the four tertiary a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OLINITE tertiary amine FLOTATION electrostatic effect inductive electronic effect space-steric effect RECOV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叔胺功能化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研究
2
作者 李浩 杨景皓 +5 位作者 张世韬 刘衡 李明远 蔡正国 陈龙 孙俊芬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
本研究通过本体改性的策略,将芳香叔胺基团引入聚丙烯(PP),合成了芳香叔胺基团含量(摩尔分数)为2%、2.5%、3.3%的聚丙烯共聚物PP[N(hexenol)]Ph2(PPPH),制备了具有亲水性能的PPPH中空纤维膜。采用核磁共振氢谱(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本研究通过本体改性的策略,将芳香叔胺基团引入聚丙烯(PP),合成了芳香叔胺基团含量(摩尔分数)为2%、2.5%、3.3%的聚丙烯共聚物PP[N(hexenol)]Ph2(PPPH),制备了具有亲水性能的PPPH中空纤维膜。采用核磁共振氢谱(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膜的化学结构与表面形貌进行了详尽表征;同时,利用热重分析(TGA)、接触角测量及力学性能测试对膜的综合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芳香叔胺基团的引入提高了PP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能及热稳定性能。当芳香叔胺基团的含量为3.3%时,水接触角降低到76°,PPPH中空纤维膜的热分解温度提升至450℃,PPPH中空纤维膜的孔径为125 nm,孔隙率为38.7%,断裂强度为65.0 MPa,断裂伸长率为433.0%。改性后的中空纤维膜的纯水通量达到了385.0 L/(m^(2)·h),是PP中空纤维膜纯水通量的1.6倍。此外,PPPH中空纤维膜在高浓度盐溶液以及碱性溶液环境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改性 亲水改性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 芳香叔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胺和季胺均聚物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机理
3
作者 谢璇 易永根 +4 位作者 韩创辉 董传宾 黄昕茹 王晨 张康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0,共7页
为了系统研究叔胺和季胺均聚物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机理,以DMAPAA(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和DMAPAA-Q[(3-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分别合成PolyDMAPAA(叔胺阳离子均聚物)和PolyDMAPAA-Q(季胺阳离子均聚物),将2种均聚物用于蒙脱... 为了系统研究叔胺和季胺均聚物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机理,以DMAPAA(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和DMAPAA-Q[(3-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分别合成PolyDMAPAA(叔胺阳离子均聚物)和PolyDMAPAA-Q(季胺阳离子均聚物),将2种均聚物用于蒙脱石水化膨胀抑制剂。分析叔胺和季胺均聚物的防膨性能、耐温耐盐性能和耐水洗性能。采用MD(分子动力学)方法揭示均聚物与蒙脱石分子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季胺均聚物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的效果优于叔胺均聚物,当均聚物的质量分数为1%时,PolyDMAPAA的防膨率为82%,而PolyDMAPAA-Q的防膨率可达到88.5%。MD结果表明:在模拟系统中,相比于PolyDMAPAA,PolyDMAPAA-Q更接近蒙脱石表面,且PolyDMAPAA-Q的扩散系数明显大于PolyDMAPAA,进一步证明季胺均聚物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胺均聚物 季胺均聚物 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3)C NMR技术探究叔胺溶液中HCO_3^-的生成
4
作者 张瑞 李末霞 +1 位作者 罗潇 梁志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19-3725,共7页
利用13C NMR技术对CO2捕获叔胺溶剂进行了碳元素的定量研究,主要考察了对胺溶剂解吸热影响较大的HCO3-的生成规律。重点对叔胺分子结构中羟基官能团(OH)、羟烷基数目、烷基支链及氮原子(N)所连接烷基链大小对胺溶剂生成HCO3-的影响。在2... 利用13C NMR技术对CO2捕获叔胺溶剂进行了碳元素的定量研究,主要考察了对胺溶剂解吸热影响较大的HCO3-的生成规律。重点对叔胺分子结构中羟基官能团(OH)、羟烷基数目、烷基支链及氮原子(N)所连接烷基链大小对胺溶剂生成HCO3-的影响。在20℃条件下分别对1 mol·L-1具有不同CO2负载的1-二甲基氨基-2-丙醇(1DMA2P)、N-甲基二乙醇胺(MDEA)、3-二甲氨基-1-丙醇(3DMA1P)、二乙氨基-2-丙醇(1DEA2P)、N,N-二乙基乙醇胺(DEEA)、N,N-二甲基乙醇胺(DMMEA)及三乙醇胺(TEA)溶液进行了13C NMR测试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的叔胺水溶液中,同一CO2负载下的叔胺-CO2-水体系中HCO3-的含量顺序为:DMMEA>MDEA>3DMA1P>1DMA2P>TEA>DEEA>1DEA2P。通过对各叔胺分子结构中N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大小及空间位阻效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3DMA1P分子中OH官能团离N原子的距离大于其在DMMEA分子中的距离,导致其生成了较少的HCO3-;DMMEA分子中N原子上连接的烷基链小于DEEA分子中N原子上的烷基链,导致DMMEA溶液中生成了更多HCO3-;MDEA分子中羟烷基数目少于TEA分子中的羟烷基数目,且MDEA比TEA多了一个甲基,导致MDEA溶液中含有更多的HCO3-;3DMA1P相比1DMA2P、DEEA相比1DEA2P分子中都少了一个甲基支链,导致3DMA1P溶液相比1DMA2P溶液、DEEA溶液相比1DEA2P溶液生成了更多的H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二氧化碳 吸收 叔胺 H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移型叔胺氢供体的合成及其在光固化涂层中的应用
5
作者 孙宇廷 朱乙 刘仁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改善因叔胺氢供体/NorrishⅡ型光引发剂的引入导致涂料耐黄变性变差的情况。【方法】设计并合成了具有自迁移能力的叔胺氢供体,与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形成引发体系配置了一系列光固化涂料,系统研究了其迁移性... 【目的】改善因叔胺氢供体/NorrishⅡ型光引发剂的引入导致涂料耐黄变性变差的情况。【方法】设计并合成了具有自迁移能力的叔胺氢供体,与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形成引发体系配置了一系列光固化涂料,系统研究了其迁移性及对涂层聚合速率、固化程度、抗氧阻聚性及耐黄变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合成了具有自发迁移至涂层表面能力的含氟叔胺型氢供体;与添加0.5%(质量分数,下同)二乙胺的光固化涂料相比,添加0.1%迁移型叔胺氢供体的涂料在70μm处的双键转化率提升至50%,涂层最终双键转化率提高了10%,显著缓解了氧阻聚;150 h紫外加速老化测试的涂层色差也由11.43降至7.10,叔胺氢供体用量的降低有效改善了涂层耐黄变性。【结论】迁移型氢供体通过其自发迁移能力,在低添加量下既能有效抑制涂层界面处的氧阻聚效应,也提升了涂层的耐黄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胺氢供体 光固化 光引发剂 氧阻聚 耐黄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叔胺树脂制备及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金宏 张丹丹 +5 位作者 刘敏 刘绍刚 董慧峪 谭学才 蒋才芳 刁开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1-228,233,共9页
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出叔胺树脂(TAR),然后经H_(2)O_(2)改性得到氧化叔胺型树脂(TAOR)。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和热... 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出叔胺树脂(TAR),然后经H_(2)O_(2)改性得到氧化叔胺型树脂(TAOR)。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和热重(TG)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刚果红(CR)为模型对象污染物,并通过正交试验对TAOR最佳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同时,研究了TAOR投加量、溶液pH、离子强度和共存组分等因素对水中CR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过程中吸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CR的吸附量随着pH和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共存离子和腐殖酸对TAOR树脂吸附CR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R在TAOR上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符合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TAOR对溶液中CR的吸附过程,最大吸附量为101.9mg/g(pH=6.0和25℃)。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CR在TAOR上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其吸附机制单层子化学作用控制机制。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结果进一步显示,TAOR上的氧化胺结构参与CR吸附。脱附再生实验发现,1.0mol/L NaOH溶液脱附效果最优,经5次循环再生使用,TAOR的吸附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胺吸附树脂 合成 刚果红 吸附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酸酯化-叔胺化淀粉浆料的制备及其黏附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悦 李伟 +2 位作者 吴宇洁 程雪冬 孟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1,共6页
为改善淀粉浆料的黏附性能,以提升淀粉浆料对经纱的上浆质量,以丙酸酐(PA)为酯化剂,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DMC-HCl)为叔胺醚化剂,采用固定PA用量及改变DMC-HCl用量的方式,以水为介质,在弱碱性和低温条件下,对酸解淀粉(AHS)进行丙酸酯化... 为改善淀粉浆料的黏附性能,以提升淀粉浆料对经纱的上浆质量,以丙酸酐(PA)为酯化剂,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DMC-HCl)为叔胺醚化剂,采用固定PA用量及改变DMC-HCl用量的方式,以水为介质,在弱碱性和低温条件下,对酸解淀粉(AHS)进行丙酸酯化-叔胺化处理,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总取代度的丙酸酯化-叔胺化淀粉(PTAS)。对其进行化学结构表征、元素分析、颗粒形貌观察分析以及取代度测定,并对其与涤纶、涤/棉与棉粗纱间黏附性,以及浆液表面张力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固定PA对AHS质量分数为4.63%、改变DMC-HCl用量为10~40 g,可制备出丙酸酯化程度为0.030、叔胺化程度为0.010~0.035的PTAS样品;化学结构表征与元素分析结合证实了PTAS的成功制备,PTAS颗粒仍保持颗粒态形貌,但部分颗粒表面产生损伤;这种复合变性能够明显改善淀粉对涤纶、棉纤维的黏附性能,提升淀粉浆液的表面活性,表现为PTAS对涤纶、涤/棉及棉3种粗纱的黏合力均明显高于AHS,表面张力明显低于后者;随着PTAS总取代度的增加,其表面张力逐渐降低、黏合力逐渐增大、对棉纤维黏附性的提升优于对涤纶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浆料 丙酸酯化-叔胺化 取代度 黏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催化的芳香叔胺和马来酰亚胺氧化成环反应
8
作者 杨佩 范伟伟 +2 位作者 曹爽 龙思会 熊航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锰催化芳香叔胺和马来酰亚胺氧化成环的新方法,并完成了反应条件优化、底物拓展及相关机理研究。该方法采用多吡啶作为配体与MnCl_(2)构筑高性能催化体系,选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uOOH)为氧化剂,在较低的温度(40℃)实现芳... 本文提出了一种锰催化芳香叔胺和马来酰亚胺氧化成环的新方法,并完成了反应条件优化、底物拓展及相关机理研究。该方法采用多吡啶作为配体与MnCl_(2)构筑高性能催化体系,选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uOOH)为氧化剂,在较低的温度(40℃)实现芳香叔胺和马来酰亚胺氧化成环,一步法直接合成12种吡咯并[3,4-c]喹诺酮类分子,最高核磁产率达90%,分离收率达80%。机理研究表明,反应过程涉及到单电子转移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其中tBuOOH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tBuOO·在氧化过程中应该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叔胺 马来酰亚胺 氧化 成环 锰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35)萃取HCl体系中TBP消除第三相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7
9
作者 谢琦莹 陈景 +1 位作者 杨项军 王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2,共6页
通过测定萃取有机相的电导率变化研究叔胺N235(三烷基胺)萃取盐酸体系中第三相的形成及改性剂消除第三相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无改性剂时萃取体系在各种条件下均出现第三相。第三相组成为R3NH+(H2O)3·Cl-,具有导电性。加改性... 通过测定萃取有机相的电导率变化研究叔胺N235(三烷基胺)萃取盐酸体系中第三相的形成及改性剂消除第三相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无改性剂时萃取体系在各种条件下均出现第三相。第三相组成为R3NH+(H2O)3·Cl-,具有导电性。加改性剂TBP(磷酸三丁酯)后,第三相消失。本文认为改性剂TBP消除第三相的作用机理是TBP能够将萃合物R3NH+(H2O)3·Cl-拆分为可溶于惰性稀释剂的R3NH+(H2O)3·O=P(OC4H9)3大阳离子,Cl-离子则以抗衡离子分散于稀释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叔胺 第三相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研究聚乙烯亚胺的结构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冬梅 曹金丽 +4 位作者 张怡 张彦昌 殷园园 李天仚 赵献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99-200,共2页
聚乙烯亚胺是已知电荷密度最大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线型和支化两种结构,本文对所合成的聚乙烯亚胺进行红外表征,通过鉴定叔胺结构的存在,证明聚乙烯亚胺为支化结构。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叔胺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氢化诺卜基的叔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金珠 肖转泉 +2 位作者 徐丽锋 王宗徳 韩招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由cis-氢化诺卜醇与亚硫酰氯反应制得cis-氢化诺卜基氯,再分别与二甲胺、二乙胺、二正丙胺、二正丁胺、六氢吡啶、吗啉等仲胺反应,合成了6种cis-氢化诺卜基的叔胺,产品GC纯度达95%以上.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分析表征了它们的... 由cis-氢化诺卜醇与亚硫酰氯反应制得cis-氢化诺卜基氯,再分别与二甲胺、二乙胺、二正丙胺、二正丁胺、六氢吡啶、吗啉等仲胺反应,合成了6种cis-氢化诺卜基的叔胺,产品GC纯度达95%以上.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诺卜醇 氢化诺卜基氯 叔胺 合成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进升 方波 +2 位作者 姜舟 江体乾 蒋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5-428,450,共5页
以环氧树脂和十六叔胺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探索了合成低聚表面活性剂的新途径,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 以环氧树脂和十六叔胺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探索了合成低聚表面活性剂的新途径,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50°C下十六叔胺与环氧树脂物质的量配比为3∶1,将环氧树脂滴加到十六叔胺中,反应7h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低聚表面活性剂 叔胺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叔胺系列捕收剂对石英的浮选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长淼 曹学锋 +1 位作者 陈臣 胡岳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9,共3页
研究了4种十二取代叔胺(DRN、DEN、DPN和DBN)对石英的浮选行为,结果显示4种叔胺中DRN、DEN和DPN对石英的浮选性能都较好,浮选回收率均能达到90%以上,DBN的回收率较低。红外光谱和表面动电位研究结果表明,石英的表面主要带负电,矿物表面... 研究了4种十二取代叔胺(DRN、DEN、DPN和DBN)对石英的浮选行为,结果显示4种叔胺中DRN、DEN和DPN对石英的浮选性能都较好,浮选回收率均能达到90%以上,DBN的回收率较低。红外光谱和表面动电位研究结果表明,石英的表面主要带负电,矿物表面的羟基电离是其表面荷电的主要原因。4种叔胺与石英表面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静电作用。与叔胺作用后,石英的动电位值显著增加。氮原子上连接的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导致了DRN、DEN、DPN和DBN的浮选能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叔胺 石英 静电作用 诱导效应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脂肪醇催化胺化制叔胺的反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运玲 李秋小 +4 位作者 张明慧 李永胜 李明 侯素珍 王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8-80,共3页
在Cu-Ni催化剂作用下利用C12~13合成醇(OXO醇)进行催化胺化反应,并与月桂醇的胺化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月桂醇胺化反应3h,醇的转化率达99 9%,单烷基叔胺选择性为95 6%,OXO醇的转化率为91 3%,选择性为96 6%。胺化产物的色质分析结果表... 在Cu-Ni催化剂作用下利用C12~13合成醇(OXO醇)进行催化胺化反应,并与月桂醇的胺化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月桂醇胺化反应3h,醇的转化率达99 9%,单烷基叔胺选择性为95 6%,OXO醇的转化率为91 3%,选择性为96 6%。胺化产物的色质分析结果表明:剩余脂肪醇全部为2-位支链的脂肪醇。OXO醇转化率不高的主要因素是所含2-位支链阻碍了脂肪醇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OXO合成脂肪醇催化胺化制叔胺的主要问题是醇的转化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脂肪醇 催化 胺化 叔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磺酸类化合物的络合萃取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杨义燕 孙彦 戴猷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以三烷基胺(7301)为络合剂,正辛醇、煤油、氯仿、四氯化碳等为稀释剂,测定了络合萃取剂对于对甲基苯磺酸、磺基水杨酸稀溶液的相平衡分配系数,讨论了稀释剂、体系pH值和7301络合剂含量对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D值的影响,确定了形成的... 本文以三烷基胺(7301)为络合剂,正辛醇、煤油、氯仿、四氯化碳等为稀释剂,测定了络合萃取剂对于对甲基苯磺酸、磺基水杨酸稀溶液的相平衡分配系数,讨论了稀释剂、体系pH值和7301络合剂含量对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D值的影响,确定了形成的萃合物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萃取 对甲基苯磺酸 磺基水杨酸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乙胺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强 魏荣卿 +2 位作者 刘晓宁 卞国建 顾秋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0-615,共6页
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在交联聚苯乙烯微球上进行氯乙酰化反应引入氯乙酰基,再经胺化得到弱碱性叔胺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该方法避免了使用氯甲醚等致癌物质,也避免了二次交联及多取代等副反应。今讨论了不同溶剂对胺化反应的影响,并用... 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在交联聚苯乙烯微球上进行氯乙酰化反应引入氯乙酰基,再经胺化得到弱碱性叔胺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该方法避免了使用氯甲醚等致癌物质,也避免了二次交联及多取代等副反应。今讨论了不同溶剂对胺化反应的影响,并用数学软件Statistica6.0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试剂用量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溶剂量5mL·g-1,温度70℃,二乙胺与氯乙酰基摩尔比12:1,反应时间2h。担载量可达3.5mmol·g-1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阴离子交换树脂 FRIEDEL-CRAFTS反应 氯乙酰化反应 叔胺型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胺N_(235)萃取盐酸时酸度对产生第三相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谢琦莹 陈景 杨项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7-901,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三烷基胺N235-C12H26-HCl萃取体系,在无改性剂TBP(磷酸三丁酯)和含20%TBP两种情况下,初始HCl浓度对HCl萃取率、第三相体积和第三相电导率的影响。发现无TBP时,萃取入有机相的HCl按两阶段形式进入第三相。在nHCl(o)/nN235(o)≤... 本文研究了三烷基胺N235-C12H26-HCl萃取体系,在无改性剂TBP(磷酸三丁酯)和含20%TBP两种情况下,初始HCl浓度对HCl萃取率、第三相体积和第三相电导率的影响。发现无TBP时,萃取入有机相的HCl按两阶段形式进入第三相。在nHCl(o)/nN235(o)≤1时,形成的第三相萃合物为R3N·(H2O)m·HCl(m<3)。在nHCl(o)/nN235(o)>1时,萃合物组成接近R3N·(H2O)m·2HCl。第三相的体积及电导率变化均在nHCl(o)/nN235(o)=1附近出现拐点。有机相含20%TBP后,在cHCl(init)≤4.0mol·L-1范围不出现第三相,cHCl(init)≥5.0mol·L-1则再次出现第三相,此第三相的组成推测为R3N·(H2O)m·HCl及TBP·(H2O)m·HCl两种离子溶液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叔胺(N235) 盐酸 第三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碳MEA/叔胺的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云贵 刘涛 +2 位作者 辜敏 卢义玉 鲜学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87-2792,2808,共7页
应用于工业烟气的CO2吸收剂以一乙醇胺(MEA)为主,改进MEA使其成为更高效的吸收剂是吸收脱CO2的关键之一。本文对相同浓度的MEA和3种不同结构的叔胺:即N,N-二乙基乙醇胺(DEAE)、N,N-二甲基乙醇胺(DMAE)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以及... 应用于工业烟气的CO2吸收剂以一乙醇胺(MEA)为主,改进MEA使其成为更高效的吸收剂是吸收脱CO2的关键之一。本文对相同浓度的MEA和3种不同结构的叔胺:即N,N-二乙基乙醇胺(DEAE)、N,N-二甲基乙醇胺(DMAE)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以及MEA与这3种叔胺的混胺水溶液(MEA/叔胺)对CO2的吸收和再生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以期达到改进MEA性能的目的。结果表明,叔胺与MEA的吸收行为完全不同;MEA吸收性能好,叔胺再生性能强。MEA/多胺的吸收初期速率下降,但是再生量和再生率都较MEA高。叔胺与MEA在吸收和再生过程中都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与叔胺种类及吸收时间有关,其中MDEA与MEA之间的协同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碳 一乙醇胺 叔胺 吸收 再生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离子型光敏聚酰亚胺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春华 杨正华 丁孟贤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合成了新的复合光敏聚酰胺酸季铵盐 ,研究了光敏剂、交联剂以及化学结构对感光度的影响 ,并考察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以 3,3′ ,4 ,4′ 联苯四酸二酐 -间苯二胺为主链的聚酰胺酸合成的光敏聚酰胺酸季铵盐有较高的感光度 ,光敏剂米氏... 合成了新的复合光敏聚酰胺酸季铵盐 ,研究了光敏剂、交联剂以及化学结构对感光度的影响 ,并考察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以 3,3′ ,4 ,4′ 联苯四酸二酐 -间苯二胺为主链的聚酰胺酸合成的光敏聚酰胺酸季铵盐有较高的感光度 ,光敏剂米氏酮的含量在 3~ 5 % ,交联剂 2 ,6 双 (4 叠氮苄基 ) 4 甲基环己酮的含量在8~ 10 %为宜 ;光敏性叔胺二甲氨基乙醇肉桂叉乙酸酯的含量不可超过 8% ;由这种复合季铵盐合成的新的光敏聚酰胺酸盐在较低的温度 2 0 0℃以下就可以完全酰亚胺化 ,但接近 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光敏聚酰亚胺 复合季铵盐 光敏聚酰胺酸盐 感光度 热稳定性 集成电路 光刻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催化胺化制叔胺工艺技术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秋小 张高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5,共5页
脂肪醇催化胺化制叔胺的工艺是目前生产脂肪叔胺的主要方法 ,和传统的酸法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该工艺的技术关键为胺化催化剂及工程放大。催化剂的开发水平已经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但基础理论研究不够广泛和深入。要想进一... 脂肪醇催化胺化制叔胺的工艺是目前生产脂肪叔胺的主要方法 ,和传统的酸法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该工艺的技术关键为胺化催化剂及工程放大。催化剂的开发水平已经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但基础理论研究不够广泛和深入。要想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水平 ,要从基础理论入手。工程放大主要是解决气、液、固三相之间的传质问题 ,可以通过反应器形式的改进来实现 ,如采用环路反应器及固定床反应器等。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内目前叔胺生产厂家多但规模小的问题 ,需要在工程化问题上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叔胺 催化胺化 工艺 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