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水剂施用量对西南紫色土水分和养分特征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周萍 方珂 +5 位作者 赵楠 鞠臻 庄文化 杨军伟 叶田会 张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3,共11页
[目的]揭示保水剂聚丙烯酸钾不同施用量对西南烟区紫色土水分、土壤孔隙状况、土壤养分特征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为缓解季节性干旱区植烟土壤水分缺乏及高产优质的烟草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量研究了不同保水剂施用... [目的]揭示保水剂聚丙烯酸钾不同施用量对西南烟区紫色土水分、土壤孔隙状况、土壤养分特征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为缓解季节性干旱区植烟土壤水分缺乏及高产优质的烟草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量研究了不同保水剂施用量条件下的紫色土水分、养分及烟叶品质特征。[结果]保水剂添加后,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7.4~7.7,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含水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规律,当保水剂施用量为150 kg/hm^(2)时,土壤容重达到最低值,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土壤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均达到最大值。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值)呈现出波动式变化。土壤有机碳、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土壤容重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烟叶氯含量、总氮含量变化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随着保水剂施用浓度的增加,烟叶氯含量呈波动变化。中上部烟叶含钾量高于下部烟叶含钾量且随保水剂施用浓度的增加略有增加。烟碱含量变化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且烟碱含量与保水剂施用浓度相关性较弱。烟叶还原糖和总糖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不同部位的烟叶钾氯比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且最随着保水剂施用浓度的增加,烟叶钾氯比呈波动态变化。不同叶位烟碱/总氮比和糖碱比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且随着保水剂浓度的增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植烟土壤全氮含量与不同叶位的烟叶氯含量、上部叶含钾量、还原糖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叶位烟叶氯含量、还原糖含量、上部烟叶钾含量、下部烟叶烟碱含量均与土壤有机碳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保水剂为150 kg/hm^(2)对于西南紫色土的改良效果最佳,研究可为植烟土壤抗旱性能增强及烟叶品质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烟叶品质指标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调查评估研究--以大理州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本远 李金亮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结合GIS对下发的国家级、省级及县(市、区)自提补充图斑根据用地评估范围指标和调查评估指标进行调查评估分析是否适宜纳入造林绿化空间并提出大理州森林覆盖率和林地保有量目标,结果表明:(1)纳入造林绿化空间图斑有49887个,面积105485.... 结合GIS对下发的国家级、省级及县(市、区)自提补充图斑根据用地评估范围指标和调查评估指标进行调查评估分析是否适宜纳入造林绿化空间并提出大理州森林覆盖率和林地保有量目标,结果表明:(1)纳入造林绿化空间图斑有49887个,面积105485.29 hm^(2);(2)在2020年大理州林地面积1874676.52 hm^(2),森林覆盖率58.07%的基础上,大理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大理州林业和草原草局共同研究提出大理州森林覆盖率和林地保有量目标是:2020-2025年底林地保有量124428.06 hm^(2),森林覆盖率58.75%,2025-2030年底林地保有量123935.7 hm^(2),森林覆盖率59.39%;2030-2035林地保有量123478.55 hm^(2),森林覆盖率60.02%。针对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国土三调”成果地类现状存在不一致、林草部门的退化林修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需进行人工造林修复、地块细碎等问题,籍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评估范围指标 调查评估指标 造林绿化空间 森林覆盖率 林地保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保留指数法在GC-MS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史权 梁咏梅 +2 位作者 赵锁奇 徐春明 张亚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14-316,共3页
  在石油、化工、环境等样品分析过程,化合物组成十分复杂,色谱图中广泛存在共逸出峰,许多化合物单体只有在质量色谱图上才能识别,对化合物的识别与鉴定是分析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retention indices Peak identification Chromatogram Mass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茴香籽精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钟瑞敏 肖仔君 +2 位作者 张振明 刘健南 王羽梅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6-40,共5页
对小茴香籽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GC-MS技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KI)对比法较好地鉴定了该精油的化学成分。小茴香籽精油的主体成分为反式茴香脑(70.78%)、爱草脑(7.78%)、小茴香酮(5.87%)、柠檬烯(5.85%)和δ-3-蒈... 对小茴香籽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GC-MS技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KI)对比法较好地鉴定了该精油的化学成分。小茴香籽精油的主体成分为反式茴香脑(70.78%)、爱草脑(7.78%)、小茴香酮(5.87%)、柠檬烯(5.85%)和δ-3-蒈烯(2.01%)。对受试的7种食源性致病菌和2种腐败性真菌,小茴香籽精油表现出优良的广谱性抗菌活性,其中黑曲霉和副溶血性嗜盐菌对该精油最为敏感,最小抑菌量(M IC)分别小于0.004%和0.015%(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小茴香 化学成分鉴定 Kovats保留指数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结合保留指数分析聚苯乙烯发泡餐盒中化学成分 被引量:12
5
作者 宋雪超 林勤保 +2 位作者 方红 吴宇梅 王志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8-202,共5页
采用正己烷超声提取发泡餐盒中的化学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在NIST质谱检索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对化学物进行定性分析,再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个物质的含量。3种发泡餐盒分别分离出35、39、38种化学成分,分别确定了其中25... 采用正己烷超声提取发泡餐盒中的化学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在NIST质谱检索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对化学物进行定性分析,再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个物质的含量。3种发泡餐盒分别分离出35、39、38种化学成分,分别确定了其中25、27、23种物质,大都为含有苯环的有毒有害物质,相对标准偏差在2.26%-6.06%之间。本方法提高了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可为发泡餐盒成分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保留指数 聚苯乙烯发泡餐盒 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联用技术分析厚朴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23
6
作者 何小珍 蒋军辉 +1 位作者 徐小娜 彭翔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352-357,359,共7页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对湖南和四川两个产地的厚朴(分别简称湘朴和川朴)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共定性出111种挥发油化学成分,湘朴为89种,川朴为88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含量的87.74%和92.72%,共有组分66种。厚朴的挥...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对湖南和四川两个产地的厚朴(分别简称湘朴和川朴)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共定性出111种挥发油化学成分,湘朴为89种,川朴为88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含量的87.74%和92.72%,共有组分66种。厚朴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醇及其同分异构体。湘朴与川朴挥发油中,α-桉叶醇的含量分别为7.91%和13.34%,β-桉叶醇的含量分别为23.88%和15.75%,γ-桉叶醇的含量分别为10.60%和9.68%。湘朴和川朴挥发油成分中含各自的特有组分,分别为23种和22种。二者挥发油成分在化合物含量和种类上存在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厚朴 挥发油 程序升温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萘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其结构参数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红艳 王遵尧 +1 位作者 刘树深 翟志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6-340,共5页
在B3LYP/6-31G*水平上计算了76个多氯萘分子,将计算得到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引入到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相关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建立了拟合度高、物理意义明确、预测能力强的保留时间-结构参数的相关方程(模型Ⅰ)(r2=... 在B3LYP/6-31G*水平上计算了76个多氯萘分子,将计算得到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引入到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相关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建立了拟合度高、物理意义明确、预测能力强的保留时间-结构参数的相关方程(模型Ⅰ)(r2=0.9957);再以氯原子的取代个数和相互位置作为理论描述符,得出另一模型(模型Ⅱ)(r2=0.9967)。找出了影响多氯萘保留时间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保留相关 保留指数 从头算方法(ab initio) 氯取代个数 取代位置 多氯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结合保留指数研究龙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海宽 温世钫 +1 位作者 章挺 李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0-135,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年生龙脑樟叶、干、根3个部位精油,利用GC-MS检测方法,结合保留指数(RI)分析法,对精油化学成分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龙脑叶精油含固体粗龙脑和液体龙脑油2种物质,粗龙脑共鉴定出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年生龙脑樟叶、干、根3个部位精油,利用GC-MS检测方法,结合保留指数(RI)分析法,对精油化学成分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龙脑叶精油含固体粗龙脑和液体龙脑油2种物质,粗龙脑共鉴定出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97%,其中含量>1.00%的化合物共2种;龙脑油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73%,其中含量>1.00%的化合物共16种。干精油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8.97%,其中含量>1.00%的化合物共14种。根精油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89%,其中含量>1.00%的化合物共14种。3个部位精油中所共有的化合物有20种,叶精油、干精油主要成分是龙脑,根精油中主要成分是黄樟油素,但龙脑含量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保留指数 龙脑樟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GC-MS分析酸牛奶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4
9
作者 刘南南 郑福平 +6 位作者 张玉玉 范婷婷 黄明泉 陈海涛 刘玉平 谢建春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50-153,共4页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萃取原味酸牛奶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保留指数、标准品对照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加邻二氯苯作内标定量,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2种,其中酸12种、醛2种、酮5种、醇2种、酯3...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萃取原味酸牛奶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保留指数、标准品对照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加邻二氯苯作内标定量,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2种,其中酸12种、醛2种、酮5种、醇2种、酯3种、内酯2种、烯烃4种、烷烃17种、其他5种。其中,对酸牛奶风味影响较大的可能有乙酸、丁酸、己酸、辛酸、癸酸、9-癸稀酸、乙偶姻、2-壬酮、2-十一酮、壬醛、香兰素、3-甲基-2-丁烯-1-醇、十六硫醇、丁位癸内酯、丁位十二内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牛奶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保留指数 标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聚焦微波提取/气-质联机分析肉豆蔻挥发油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福平 孙宝国 +2 位作者 谢建春 刘玉平 杜丹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84-487,共4页
采用无溶剂聚集微波提取法从肉豆蔻种仁中提取肉豆蔻挥发油,提取率8.23%。对所得挥发油进行气-质联机分析,用计算机质谱库检索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二维定性方法,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成分,总相对含量为98.62%,主要成分为香桧烯(23.93%)... 采用无溶剂聚集微波提取法从肉豆蔻种仁中提取肉豆蔻挥发油,提取率8.23%。对所得挥发油进行气-质联机分析,用计算机质谱库检索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二维定性方法,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成分,总相对含量为98.62%,主要成分为香桧烯(23.93%)、肉豆蔻醚(11.60%)、α-蒎烯(9.52%)、β-蒎烯(8.95%)、4-松油醇(5.27%)、柠檬烯(4.47%)、榄香脂素(4.03%)、对伞花烃(3.38%)和黄樟油素(3.16%)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聚焦微波提取 肉豆蔻油 挥发性成分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富集/GC-MS分析南丰蜜桔果肉成分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远隆 徐玉娥 +3 位作者 李如坤 左海根 郭平 王风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建立了低温富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南丰蜜桔果肉成分的方法。对样品前处理中的溶剂种类、冷冻温度以及冷冻时间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低温富集的前处理条件:正己烷为萃取溶剂;冷冻温度为-40℃;冷冻时间选择1 h。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富集/GC... 建立了低温富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南丰蜜桔果肉成分的方法。对样品前处理中的溶剂种类、冷冻温度以及冷冻时间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低温富集的前处理条件:正己烷为萃取溶剂;冷冻温度为-40℃;冷冻时间选择1 h。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富集/GC-MS结合保留指数定性对南丰蜜桔果肉进行成分分析,共鉴别出64种主要成分,主要包括酯类、萜烯类、醇类以及烷烃类。将低温富集所得结果分别与常温液液萃取结果及文献结果进行比较,所建立的方法可选择性富集一些极性大、热稳定性较差、难挥发性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富集 南丰蜜桔 GC-MS 保留指数 果肉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醇结构-保留定量相关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池洋 黄存富 孙益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以拓扑指数为结构描述符 ,用基于Levenberg_Marquardt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醇类化合物的结构与色谱保留值的相关性模型 ,用于未知醇类化合物在SE_30和OV_3两根色谱柱上保留指数的同时预测 ,其学习速率优于文献中普通BP神经网络法,预... 以拓扑指数为结构描述符 ,用基于Levenberg_Marquardt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醇类化合物的结构与色谱保留值的相关性模型 ,用于未知醇类化合物在SE_30和OV_3两根色谱柱上保留指数的同时预测 ,其学习速率优于文献中普通BP神经网络法,预测准确度与普通BP神经网络法接近,但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保留相关 饱和醇 人工神经网络 拓扑指数 气相色谱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和花期茶树花挥发性物质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39
13
作者 曾亮 傅丽亚 +2 位作者 罗理勇 马梦君 黎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88-93,共6页
以四川小叶种(群体)、福鼎大白、福安大白、福选9号、金观音和梅占6个茶树品种的花瓣露白和完全展开2个花期的茶树花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保留指数的方式对供试的12个茶树花样品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 以四川小叶种(群体)、福鼎大白、福安大白、福选9号、金观音和梅占6个茶树品种的花瓣露白和完全展开2个花期的茶树花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保留指数的方式对供试的12个茶树花样品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茶树花香型进行判定、区分和聚集。结果表明: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得到茶树花富含56个挥发性物质;对56个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简化为6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55%,可反映样品的大部分信息;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将12个茶树花样品分为2类:花期Ⅰ和Ⅱ的梅占、花期Ⅱ的四川群体种、花期Ⅱ的金观音归为1个集群;另8个样品归为1个集群。聚集在一起的茶树花样品香型相似,相似香型的茶树花可为原材料的混合采集及后期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留指数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机分析腌渍野韭菜花香成分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福平 孙宝国 +3 位作者 刘玉平 谢建春 张文静 彭艺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47-249,共3页
以乙醚为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腌渍野韭菜花精油,提取率0.2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腌渍野韭菜花精油中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5%。主要成分为二甲基三硫醚(28.18%)、二甲基二硫... 以乙醚为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腌渍野韭菜花精油,提取率0.2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腌渍野韭菜花精油中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5%。主要成分为二甲基三硫醚(28.18%)、二甲基二硫醚(18.13%)、甲基丙烯基二硫醚(14.24%)、甲基烯丙基三硫醚(4.89%)、甲基烯丙基二硫醚(3.19%)、甲基甲硫基甲基二硫醚(3.10%)、4-乙烯基愈创木酚(2.93%)、二烯丙基二硫醚(2.71%)、二甲基四硫醚(2.67%)、3-羟基-2-丁酮(2.42%)、2-乙烯基-2-丁烯醛(1.54%)、2,5-二甲基-1,3,4-五硫三环(1.45%)、苯甲醇(1.31%)和甲硫基甲磺酰基甲烷(1.28%)等。其中硫醚和多硫醚类成分11种,相对含量79.99%,是腌渍野韭菜花的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渍野韭菜花 精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传统锦州虾酱中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莹 吕欣然 +6 位作者 马欢欢 缪璐欢 杜静芳 白凤翎 徐永霞 季广仁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0-216,共7页
传统锦州虾酱是以白虾和乌虾为原料,在高盐条件下经长时间发酵形成海产风味食品。采用HP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方法分析虾酱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从DVB/PDMS、CAR/PDMS和DVB/CAR/PDMS筛选出最佳萃取头,同时采用正交... 传统锦州虾酱是以白虾和乌虾为原料,在高盐条件下经长时间发酵形成海产风味食品。采用HP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方法分析虾酱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从DVB/PDMS、CAR/PDMS和DVB/CAR/PDMS筛选出最佳萃取头,同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SPME参数条件,确定适宜萃取条件为75μm CAR/PDMS萃取头,样品质量为5.0 g,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50 min。对虾酱的风味物质分析得到44种挥发性物质,分别为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酚类、烷烃类、吡嗪类和其他化合物。其中白虾虾酱主要呈香物质是醛类、吡嗪类和酚类等低阈值化合物,3-甲硫基丙醛、四甲基吡嗪和吲哚可能是白虾虾酱有别于乌虾虾酱的特有风味物质。乌虾虾酱主要呈香物质是醛类、酯类、酸类和酚类等低阈值化合物,酸类化合物是乌虾虾酱有别于白虾虾酱特有的风味物质,酯类化合物也可能是乌虾虾酱中风味物质的增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锦州虾酱 挥发性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微波萃取法提取花椒精油 被引量:30
16
作者 宁洪良 郑福平 +2 位作者 孙宝国 谢建春 刘玉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9-184,共6页
采用无溶剂微波萃取法从花椒中提取花椒精油,考察了花椒含水量对花椒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三者提取率分别为1.30%、0.91%和1.39%。采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花椒精油中鉴... 采用无溶剂微波萃取法从花椒中提取花椒精油,考察了花椒含水量对花椒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三者提取率分别为1.30%、0.91%和1.39%。采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花椒精油中鉴定出75种物质,占精油总成分的93.20%~98.55%。主要成分为芳樟醇、丙酸芳樟酯、柠檬烯、茴香脑、花椒油素和4-松油烯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微波萃取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 水蒸气蒸馏 花椒 精油 GC—MS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良龙眼挥发性成分的定量-保留指数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长君 刘玉胜 冯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4-247,共4页
基于拓扑理论及MATLAB程序计算41种龙眼挥发性成分的分子连接性指数(mXtv)和电性距离矢量(Mt)。采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龙眼挥发性成分的保留指数(BZ)与mXtv、Mt的定量结构-保留相关的五元回归方程,传统判定系数、逐一剔除法交... 基于拓扑理论及MATLAB程序计算41种龙眼挥发性成分的分子连接性指数(mXtv)和电性距离矢量(Mt)。采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龙眼挥发性成分的保留指数(BZ)与mXtv、Mt的定量结构-保留相关的五元回归方程,传统判定系数、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系数依次为0.981、0.976。用Jackknife法检验模型的稳健性,其传统判定系数在0.975~0.986之间。该模型具有高度稳健性与良好的预测能力,并能较好解释有机组分保留指数的递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良龙眼 挥发性成分 保留指数 连接性指数 电性距离矢量 定量结构-保留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一口钟”的原植物鉴定及其精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8
作者 肖顺昌 温鸣章 +2 位作者 伍岳宗 任维俭 陈佩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0年第2期51-54,共4页
云南,四川等省市售的中草药“一口钟”为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的果实.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标准品迭加和毛细管保留指数定性法,对其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分离的65个成分中,鉴定出36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 云南,四川等省市售的中草药“一口钟”为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的果实.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标准品迭加和毛细管保留指数定性法,对其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分离的65个成分中,鉴定出36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的93.80%,主要成分是别香树烯(23.37%),1.8-桉叶油素(20.81%)、金合欢醇(9.95%)、α-水芹烯(8.30%)、δ-愈创木烯(5.95%)、δ-蒎烯(4.09%)、β-水芹烯(3.43%)、α-愈创木烯(3.15%)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精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氯代苯、烷基酚和醇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预测其生物活(毒)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享春 赵元力 余训民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9-14,共6页
构建了从氯代苯、烷基酚和醇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预测其生物活(毒)性-lgCi的公式.研究了这3类衍生物在不同极性固定柱上测得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预测其生物活(毒)性-lgCi的准确性.得出了弱极性固定柱上测得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 构建了从氯代苯、烷基酚和醇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预测其生物活(毒)性-lgCi的公式.研究了这3类衍生物在不同极性固定柱上测得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预测其生物活(毒)性-lgCi的准确性.得出了弱极性固定柱上测得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更能准确地预测其生物活(毒)性-lgCi,从而为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活(毒)性测定和预报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苯 烷基酚 醇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生物活性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紫丁香花精油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文静 郑福平 +2 位作者 孙宝国 刘玉平 谢建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3-525,共3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盛花期紫丁香花精油,提取率为0.07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紫丁香花精油中鉴定出64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9%。主要成分为苯乙醇(16.12%)、(E,E)-法尼醇(13.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盛花期紫丁香花精油,提取率为0.07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紫丁香花精油中鉴定出64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9%。主要成分为苯乙醇(16.12%)、(E,E)-法尼醇(13.43%)、苯甲醇(6.24%)、紫丁香醛C(3.91%)、肉桂醇(3.64%)、紫丁香醇A(3.61%)、4-乙烯基愈创木酚(3.38%)、紫丁香醛A(2.62%)、吲哚(2.34%)、苯甲酸苄酯(2.31%)、紫丁香醇D(2.25%)和苯乙醛(2.03%)等。其中所含的紫丁香醛异构体和紫丁香醇异构体是紫丁香鲜花的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精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保留指数(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