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3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instantaneous rotational frequency estimation based on EMD soft-thresholding denoising and instantaneous fault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德尊 李建勇 +2 位作者 程卫东 王天杨 温伟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682-1689,共8页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instantaneous rotational frequency(IRF) is the key capability of the order tracking method based on time-frequency analysis. The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IRF can b...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instantaneous rotational frequency(IRF) is the key capability of the order tracking method based on time-frequency analysis. The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IRF can be accurately estimated according to the instantaneous fault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IFCF). However, in an environment with a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 e.g., an incipient fault or function at a low speed, the signal contains strong background noise that seriously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forementioned method. An algorithm of signal preprocessing based 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and wavelet shrinkage was proposed in this work. Compared with EMD denoising by the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kurtosis(CCK) criterion, the method of EMD soft-thresholding(ST) denoising can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signal, improve the SNR, and highlight fault featu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for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IRF estimation by EMD ST denoising and the IFCF was validated by both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bearing vibration signals at a low 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soft-thresholding denoising instantaneous fault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instantaneous rotational frequ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under impact loading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希灵 李夕兵 +2 位作者 洪亮 尹土兵 饶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571-3577,共7页
Acoustic emi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ystem(SHPB) on 50-mm-diameter bars of granite, limestone, sandstone and skar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plitude distribution of hits is n... Acoustic emi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ystem(SHPB) on 50-mm-diameter bars of granite, limestone, sandstone and skar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plitude distribution of hits is not well centralized around 50 d B, and that some hits with large amplitudes, usually larger than 70 d B, occur in the early stages of each tes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findings from static and low-loading-rate tests. Furthermore, the dominant frequency range of the recorded acoustic emission waveforms is between 300 k Hz and 500 k Hz, and frequency components higher than 500 k Hz are not significant. The hit with the largest values of amplitude, counts, signal strength, and absolute energy in each test, displays a waveform with similar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nd greater correlation with the waveform obtained from the elastic input bar of th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waveforms of the other hit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hit with the largest values of amplitude, counts, signal strength, and absolute energy is generated by elastic wave propagation instead of fracture within the rock speci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acoustic emission(A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 hit driven features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correl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Nanosecond Pulsed Discharge and Its Audio Characteristics in Atmospheric-pressure Air 被引量:2
3
作者 REN Chengyan RAN Huijuan +2 位作者 WANG Jue WANG Tao YAN Pi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38-2044,共7页
There was no well-resolved mechanism of audible noise caused by corona discharge on UHV transmission lines. Hence we measured the sound pressure of pulsed discharges between needle-plane electrodes under different dis... There was no well-resolved mechanism of audible noise caused by corona discharge on UHV transmission lines. Hence we measured the sound pressure of pulsed discharges between needle-plane electrodes under different discharge conditions in air, for revealing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harge and its audible noise(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harge parameters and audio characte- ristics was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 and sound signals obtained in experiments.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nanosecond pulsed discharges produce the sound pressure with a microsecond pulse lagging behind the discharge pulse in their waveforms. The peak value of the sound pulse decreases and its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 gradually attenuates, when the measuring distance from discharges increases. The sound pulses correlate with the discharge current and voltage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 the current. The audible noise produced by repetitive pulsed discharge increases with the strength, duration, and pulse repetition rate of disch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音频特性 大气压力 空气 纳秒 特高压输电线路 无线网络连接 噪声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n Input Rippl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Aviation StaticInverters 被引量:1
4
作者 CHEN Zhong WANG Changyou CHEN Miao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I0020-I0020,共1页
关键词 航空静止变流器 纹波电流 s输入 电流特性 接口电路 直流母线 电能质量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吸环空流体式自激脉冲射流打击力时频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左伟芹 武圣杰 +4 位作者 刘彦伟 龙丽群 贾浩杰 苗健 张世禧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0-311,共12页
为量化分析自吸环空流体式自激脉冲射流的打击力,提高下向孔淹没水射流的冲击性能,利用脉冲射流高频打击力测试系统对自吸环空流体式自激脉冲射流进行了打击力试验,得到了射流脉动压力信号,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后小波变换和Wigner-Vi... 为量化分析自吸环空流体式自激脉冲射流的打击力,提高下向孔淹没水射流的冲击性能,利用脉冲射流高频打击力测试系统对自吸环空流体式自激脉冲射流进行了打击力试验,得到了射流脉动压力信号,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后小波变换和Wigner-Ville时频分布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自吸脉冲射流打击力的时频特性,研究了不同腔长、工作压力以及围压对自吸脉冲射流打击力能量时频分布和脉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装置产生的自吸脉冲射流打击力能量时频主要集中在30~50 Hz频带,腔长对自吸脉冲射流打击力能量时频分布影响较大,当腔长18.6 mm时,自吸脉冲射流打击力的能量密度最大,能量时频分布三维曲面存在明显波峰,射流脉动效果最好;自吸脉冲射流的打击力时均值、波动大小、频率以及总能量都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工作压力越大,自吸脉冲射流打击力的能量时频分布三维曲面波峰峰值越高,射流的脉冲效果越好;随着围压的增大,自吸脉冲射流打击力能量密度减小,射流的脉冲效果变差,射流能量在围压大于0.1 MPa时大幅度减小,减小幅度在47.14%~62.96%,在围压为0.1 MPa的试验条件下与自激脉冲射流和普通射流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自吸脉冲射流的脉动峰值和脉动幅值分别为自激脉冲射流的1.15倍和1.16倍、普通射流的1.25倍和2.7倍,表明了自吸脉冲射流在淹没条件下能够持续产生较好的脉冲射流,具有良好的脉冲特性。自吸脉冲射流的时频特性试验研究可为提高下向孔淹没水射流冲击性能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射流 自激脉冲射流 时频特性 能量时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噪声的强低频特征及其压制方法
6
作者 王鹏飞 李国发 +2 位作者 熊金良 李皓 左黄金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1532,共12页
低频信号在地震勘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所开展的野外环境噪声调查表明:环境噪声的频率成分并非白噪分布,其低频端具有更强的能量.环境噪声的这种强低频特征降低了常规方法对低频信号的恢复能力.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频段... 低频信号在地震勘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所开展的野外环境噪声调查表明:环境噪声的频率成分并非白噪分布,其低频端具有更强的能量.环境噪声的这种强低频特征降低了常规方法对低频信号的恢复能力.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频段空间预测滤波算子映射关系的低频信号恢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计算信噪比较高频段的空间预测滤波算子,然后,基于不同频段空间预测滤波算子的映射关系,由信噪比较高频段的空间预测滤波算子构建低频端的滤波算子.最后,将该预测滤波算子作用在低频地震记录上,避免强低频噪声对预测滤波算子估算精度的影响,提高低频信号的恢复精度.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噪声 频率特性 空间预测滤波 噪声衰减 信号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的链状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分布特性分析
7
作者 安军 石岩 +3 位作者 曹帅 周毅博 李可心 张万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9-57,共9页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对频率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频率分布特性逐渐成为关注重点。为研究风电接入多机电力系统对频率分布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网、源、荷侧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建模,构建了含风电多机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分...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对频率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频率分布特性逐渐成为关注重点。为研究风电接入多机电力系统对频率分布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网、源、荷侧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建模,构建了含风电多机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分布特性机理解析模型,并分析了风电接入对频率分布特性的影响机理;其次,构建了描述频率响应相对分散性和绝对差异性的多维量化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含“送-转-受”的简单链状电力系统验证了机理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电气距离、风电接入位置和扰动位置对频率分布特性指标的影响规律;最后,在实际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分析并验证了分布特性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发电 频率 分布特性 频率安全 机理模型 量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OPWAT模型巨菌草蒸散发特性分析及灌溉制度优化
8
作者 郭富强 孟燕辉 +3 位作者 杨霞 陈士超 李钢铁 董海丽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8,66,共8页
旨在探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巨菌草的蒸散发特性,掌握巨菌草合理的灌水时间、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及灌溉定额。采用大田试验、水量平衡理论计算与CROPWAT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巨菌草蒸散发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降雨... 旨在探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巨菌草的蒸散发特性,掌握巨菌草合理的灌水时间、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及灌溉定额。采用大田试验、水量平衡理论计算与CROPWAT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巨菌草蒸散发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降雨条件开展了不同水文年型下巨菌草基于高产目标下适宜的灌溉制度研究。巨菌草在快速生长期内棵间蒸发比重E/ET最大,达到了0.86,收获期E/ET最小,仅为0.28;巨菌草蒸散发量表现为:快速生长期>拔节期>分蘖期>返青期>收获期;由蒸散量与有效降雨量耦合度分析可知,5-8月份特枯水年的耦合度均较低、6月份枯水年和平水年的耦合度均较低,该时期需要加大灌溉水平;对于丰水年,不同时期的耦合度均为0.92~0.99,只需适量补充灌溉即可。结合CROPWAT模型得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特枯水年巨菌草优化灌溉制度为:灌水次数7~14次,灌水定额为13.7~53.3 mm,灌溉定额为285.3~492.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CROPWAT 水文频率 蒸散发特性 灌溉制度 有效降雨量 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钻头测量数据的钻柱涡动特性分析
9
作者 张涛 杨振鹏 +3 位作者 李军 王苗瑞 王梦凡 郭子娴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1,共10页
钻井过程中钻柱振动的位移信号较难获取且相关研究较少。为进一步认识钻井过程中井下发生涡动时钻柱的振动特性,利用近钻头测量工具采集某深井旋转钻进过程中的振动加速度,结合误差控制算法在频域上对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二次积分,得到... 钻井过程中钻柱振动的位移信号较难获取且相关研究较少。为进一步认识钻井过程中井下发生涡动时钻柱的振动特性,利用近钻头测量工具采集某深井旋转钻进过程中的振动加速度,结合误差控制算法在频域上对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二次积分,得到振动的位移信号;通过分析钻柱涡动时的振动位移特征,并结合钻柱自转、公转的耦合作用和钻柱相对于井筒的位置,以实测到的“半频涡动”现象为例,解释了钻柱正向涡动和反向涡动时的振动规律。研究分析发现:对于测得的井下加速度信号,在频域积分过程中引入误差控制方程,通过设置预期目标精度可有效抑制低频分段的积分误差。当发生涡动时,切向和法向振动加速度曲线的振幅为正常钻进时的4倍以上,振动位移曲线的振幅为正常钻进时的10倍左右并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波动周期受钻柱自转和公转耦合作用的影响,通常反向涡动时切向位移曲线的波动周期小于正向涡动,反向涡动比正向涡动更加剧烈。但在钻进过程中,受钻头与地层切削作用和钻柱与井壁之间相互摩擦的影响,也会出现正涡与反涡交替出现的情况,并不能仅通过振动位移信号的周期来判断正向涡动和反向涡动。研究结果对描述涡动时的振动特征,判断涡动的发生和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涡动,缓解钻具疲劳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钻头测量 频域积分 涡动 位移重建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开采强动载波形分类特征及震源参量响应规律
10
作者 李家卓 邱航 +3 位作者 窦林名 王剑 刘舜 马衍坤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9,共17页
为了揭示深部开采过程中强动载震源机制及震源参量响应规律,以古城煤矿31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开采期间强动载事件分布特征与震源机制,并采用HHT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强动载波进行了时频特征分析,定量计算了3类动载的震源参量,揭示了... 为了揭示深部开采过程中强动载震源机制及震源参量响应规律,以古城煤矿31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开采期间强动载事件分布特征与震源机制,并采用HHT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强动载波进行了时频特征分析,定量计算了3类动载的震源参量,揭示了不同类型动载的能量释放特征与破裂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强动载可分为顶板运动型、煤柱失稳型和断层错动型。断层区域动载断层两侧应力出现变化,发生压缩破坏;顶板区域动载受顶板破坏机制影响,主要发生压缩破坏和剪切破坏;煤柱区域动载主要发生压缩破坏。断层型强动载倾向角范围主要为30°~45°,顶板型强动载为10°~65°,煤柱型强动载为40°~50°。3类动载波在频率分布、能量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其震源破裂时能量释放特征各不相同。顶板型强动载波边际谱呈单峰分布,频率主要集中在50~90 Hz;断层型强动载波边际谱呈双峰分布,频率主要集中在0~50 Hz;煤柱型强动载波边际谱呈宽频谱分布,频率主要集中在10~100 Hz。煤柱型强动载的地震矩最大,其次为顶板型,断层型最小。在震源半径相同的情况下,断层型动载的非弹性变形导致体积增大程度最大,煤柱型强动载次之,顶板型强动载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冲击地压矿井分源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深部开采 强动载 时频特征 震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过程中声波效应及前兆特征研究进展
11
作者 孔彪 钟建辉 +5 位作者 陆伟 胡相明 高李阳 庄则栋 孙晓磊 时林超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21,共11页
基于声波技术感知煤自燃温度的方法具有应用场景广、实时连续性强等优势,但煤自燃过程中声波信号的前兆特征还未有揭示,进行煤自燃过程中声波效应和前兆特征的研究,为声波法探测预警煤自燃提供理论基础。首先理论分析煤岩热损伤破裂演... 基于声波技术感知煤自燃温度的方法具有应用场景广、实时连续性强等优势,但煤自燃过程中声波信号的前兆特征还未有揭示,进行煤自燃过程中声波效应和前兆特征的研究,为声波法探测预警煤自燃提供理论基础。首先理论分析煤岩热损伤破裂演化过程、声波传输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种尺寸煤自燃声波信息测试系统,测试了煤升温及燃烧过程中次声波、声发射及声波声速信息,利用线性拟合、多重分形理论、傅里叶变换等方法,围绕声波信号的时序特征、与温度相关性、空间特征、非线性特征及频谱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煤自燃过程中声波信号前兆特征规律。结果表明:煤自燃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次声波声压值阵发性增长,声发射信号的振铃计数、能量值及声波声速与温度正相关;煤自燃前期次声波信号、声波声时变化更为明显,声发射信号在100℃之后的增大变化更显著;声波信号具有空间特征,随着热源距离增加,振铃计数、能量发生降低变化,温度升高不同距离下的声速值均不断增加,声速与温度拟合方程R2均超过0.9;煤升温过程中次声波、声发射信号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并与煤自燃热破裂具有较好对应性;此外,煤升温过程中次声波主频发生迁移、主频幅值不断增加。最后对煤田高温异常区进行声发射测试,温度异常区域声发射信号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次声波 声发射 时空演化 频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零序功率特性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设计
12
作者 高伟 郑子杰 +2 位作者 李育凤 林建新 郭谋发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共9页
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该文设计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首先研制了接地故障实验平台,包括10kV真型实验系统和接地电流识别装置。接着,提出了配电网接地故障选段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故障电流识别准确率低的工程普遍性问题,在深... 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该文设计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首先研制了接地故障实验平台,包括10kV真型实验系统和接地电流识别装置。接着,提出了配电网接地故障选段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故障电流识别准确率低的工程普遍性问题,在深入分析健全区段与故障区段暂态零序功率累加和极性差异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小波包能量熵的特征频带优选的接地故障电流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自适应、免阈值的优点,相对于其他文献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最后,针对不同的课程需求,设计了层次性实验,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选段 暂态零序功率特性 特征频带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涡轮界面参数对模态频率影响规律研究
13
作者 张晨 温猛 +3 位作者 吴玉萍 袁巍 梅庆 荆建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燃气涡轮是驱动船舶、车辆的核心动力机械,叶-盘结构是燃气轮机进行能量转化的关键部分,探究其界面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对提高叶-盘结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以燃气涡轮枞树形叶-盘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叶-盘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 燃气涡轮是驱动船舶、车辆的核心动力机械,叶-盘结构是燃气轮机进行能量转化的关键部分,探究其界面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对提高叶-盘结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以燃气涡轮枞树形叶-盘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叶-盘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仿真计算接触刚度、材料弹性模量、材料密度等不同界面参数下的模态频率,分析其影响规律,可为叶-盘结构耦合系统的模态频率预测及其改进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叶-盘结构 界面参数 模态特性 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结构声辐射预报的等效面声源与点声源联合算法
14
作者 刘宝 王小二 张卫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71,共9页
轴对称结构作为工程中的常见结构,其声学仿真计算受到工程界广泛关注。对轴对称结构的声辐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利用等效面声源与点声源的方法。针对传统等效点声源在对应结构内部Dirichlet特征频率处解非唯一和对于声学参数灵敏度较大问... 轴对称结构作为工程中的常见结构,其声学仿真计算受到工程界广泛关注。对轴对称结构的声辐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利用等效面声源与点声源的方法。针对传统等效点声源在对应结构内部Dirichlet特征频率处解非唯一和对于声学参数灵敏度较大问题,在结构内部布置面声源进行结构外声场的匹配运算,点声源则位于面声源内部以保证解的唯一性。根据结构的对称性,将表面声压与振速按旋转角度展成Fourier级数形式,利用级数之间正交性建立各项待定系数表达形式。基于波叠加原理,建立等效源强度与Fourier级数待定系数之间的关系方程,并把虚拟面积分方程转变为轴对称结构外侧边界积分和旋转角度积分的乘积形式;进一步利用形函数对结构外侧边界进行插值处理,以此获取轴对称结构表面声压与振速之间的传递函数。采用新方法与传统等效点声源法、面声源法与解析法等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了新方法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声源 轴对称结构 波叠加 特征频率 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SE-ResNet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动态分区惯量评估
15
作者 徐艳春 任建新 +2 位作者 宋文宇 席磊 MI Lu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32,共14页
随着风电机组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逐年下降。同时,频率响应存在分区特性,以区域为单位评估电力系统惯量更加灵活和准确。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压缩激励残差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squeeze and excitation residual neur... 随着风电机组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逐年下降。同时,频率响应存在分区特性,以区域为单位评估电力系统惯量更加灵活和准确。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压缩激励残差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squeeze and excitation residual neural network,1D-SE-ResNet)的系统动态分区惯量评估方法。首先,计算频率曲线趋势和数值近似距离,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系统进行动态分区并由S-C指标确定分区数量。然后,通过增加压缩和激励模块对一维残差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为每个通道提供权重从而提升网络性能,采集系统不同惯量水平和负荷扰动下的区域簇中心节点频率和频率变化率数据作为一维特征输入,区域有效惯量为输出,训练网络实现区域惯量评估。最后,在含风电的IEEE 39和IEEE 118系统上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动态分区的基础上,训练好的1D-SE-ResNet可实现区域惯量的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特性 系统分区 分区惯量 一维压缩激励残差神经网络 惯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过程中煤体复电性频散响应特征试验研究
16
作者 雷东记 刘丽英 +1 位作者 贾子强 刘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0,共9页
目的为研究水力压裂过程中煤体复电性频散响应特征,方法通过实测水力压裂煤体的复电阻实部R和虚部X,分析其变化以判断煤体内部裂隙发育进程,并用激发极化理论分析其频散特征。结果结果表明:(1)水力压裂过程中,每个压力点煤体实部频散曲... 目的为研究水力压裂过程中煤体复电性频散响应特征,方法通过实测水力压裂煤体的复电阻实部R和虚部X,分析其变化以判断煤体内部裂隙发育进程,并用激发极化理论分析其频散特征。结果结果表明:(1)水力压裂过程中,每个压力点煤体实部频散曲线随频率变化均为“三段式”,虚部均为“U”形;实部频散曲线随水压变化呈现“先上移,后下移,压裂时大幅度下移”的趋势。(2)虚部极值点可以敏感反映由于小范围的弹性变形和剪切破坏造成的阻值变化,极值点频率能识别较大范围的剪切破坏,可作为预测煤体破裂的有效指标。(3)水力压裂过程中,由于煤体固气固交界面发生激发极化,煤体实部和虚部随频率出现“三段式”和“U”型变化。(4)由于煤体压裂先出现弹性变形,随后出现剪切破坏,最终煤体含水导电通道完全贯通,实部频散曲线随水压变化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压裂时迅速下降”的趋势。结论采用复电阻率法监测煤体水力压裂过程中的复电参数,研究该参数随水压变化规律并判断煤体裂隙发育进程,运用激发极化理论分析复电参数随水压和随交流电频率的响应特征,为煤层频谱激电法评价煤层裂隙和压裂效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电阻率法 水力压裂 响应特征 频散机理 激发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与高频动态耦合模型的日典型特征光伏功率4~168 h短中期多步预测
17
作者 黄晶 袁程旭 郭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8-305,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与高频动态耦合模型的日典型特征多步预测方法。对光伏出力数据与气象信息进行相关性及数理统计分析,建立日典型特征矩阵,通过日典型特征矩阵对自回归与高频动态耦合模型进行修正,实现短期(4 h-16步、24 h-96步),中期... 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与高频动态耦合模型的日典型特征多步预测方法。对光伏出力数据与气象信息进行相关性及数理统计分析,建立日典型特征矩阵,通过日典型特征矩阵对自回归与高频动态耦合模型进行修正,实现短期(4 h-16步、24 h-96步),中期(168 h-168步)多步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相比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误差降低26.1~57.8个百分点,其中提前7 d预测的全年NRMSE为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时间序列 多步预测 典型特征 高频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中不同频率声发射信号的传播特征
18
作者 虞爱平 陈哲涵 +1 位作者 石津旭 李秀鑫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4,89,共6页
目前利用声发射技术监测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并没有考虑不同频率声发射信号传播特征的差异,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为此,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筋情况两个因素,利用任意波形发生器激发不同频率的声发射脉冲信号,研究不同频率声发射信号幅... 目前利用声发射技术监测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并没有考虑不同频率声发射信号传播特征的差异,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为此,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筋情况两个因素,利用任意波形发生器激发不同频率的声发射脉冲信号,研究不同频率声发射信号幅值和波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40素混凝土声发射幅值和波速分别比C30提高约10.47%和15.50%。钢筋混凝土波速比素混凝土提高了9.62%~26.61%,钢筋的存在显著提高了波速。纵筋的数量对波速影响不明显。100~150 k Hz属于声发射信号优势频率,300~450 mm为优势传播距离。总体来看,声发射传感器的布置不宜大于450 mm,否则高频声发射信号会剧烈衰减、失真,难以反映声发射源的真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声发射 频率 传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金融资产的特性识别与溢出效应研究
19
作者 徐少君 张少华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92,共21页
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和频谱方差分解法,研究2010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绿色债券、绿色股票、传统债券、传统股票和能源间的收益率、波动率两维度下不同频域内的溢出效应及网络结构特征,以此识别中国绿色金融资产的资产特性。实证... 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和频谱方差分解法,研究2010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绿色债券、绿色股票、传统债券、传统股票和能源间的收益率、波动率两维度下不同频域内的溢出效应及网络结构特征,以此识别中国绿色金融资产的资产特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债券和绿色股票的“绿色”属性较弱,更多地呈现其作为债券类和股票类的性质。同时,各资产收益率间的溢出效应主要由短期效应决定,呈现出显著的时间衰减性,但在面对公共重大卫生冲击时急剧上升;各资产波动率间的溢出效应主要由长期效应决定,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持续性,且在金融危机期和重大公共卫生冲击时均表现出“高频繁溢出值”特征。因此,建议环境友好型投资者关注资产间收益与波动溢出特征,结合投资期限优化绿色资产配置,实现收益与风险平衡;建议监管机构注重重大外部冲击的影响,实施“短期看收益、长期看波动”的差异化监管策略,提高风险预警和监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资产 资产特性识别 广义方差分解法 频域 溢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注意力机制的时空频融合的脑电情绪识别方法
20
作者 潘雨青 张琬琳 +1 位作者 任庆桦 许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98-2104,共7页
近年来,脑电情绪识别在心理治疗和人机交互领域展现了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未能充分挖掘脑电信号中复杂时空频模式的耦合和互补性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注意力机制解耦时空频融合特征的网络模型,以有针对性地捕捉脑... 近年来,脑电情绪识别在心理治疗和人机交互领域展现了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未能充分挖掘脑电信号中复杂时空频模式的耦合和互补性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注意力机制解耦时空频融合特征的网络模型,以有针对性地捕捉脑电信号的时空域与空频域互补特征.该模型通过将多域融合特征解耦为时间流模块、空间增强模块以及频域流模块,同时将空间注意力机制与频域注意力机制聚合到该网络模型中,从而更有效地提取信号中的关键判别信息.在DEAP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唤醒度和效价维度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3.68%和92.96%,优于现有模型,证明了其在提升情绪识别性能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时空频特征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