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 self-tuning PID control of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s in a two-staged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被引量:8
1
作者 Lei Wang Wencai Du +1 位作者 Hai Wang Hong Wu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09-414,共6页
A two-staged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for hydrogen recovery from refinery gases is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the gas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s are analyzed. As t... A two-staged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for hydrogen recovery from refinery gases is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the gas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s are analyzed. As 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ler is difficult to make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s steady, a fuzzy self-tuning PID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is effective,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s of both stages can be controlled steadily, and the operation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hydrogen recovery unit are enhanced with safety. This study lays a foundation to optimize the control of the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and thus ensure the membrane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brane separation hydrogen recovery operation temperature fuzzy self-tuning PID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utput torqu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ies for an electrical screw press motor
2
作者 李军超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8年第2期125-131,共7页
The DSC(direct self control) of speed regulation technology was applied to drive a motor running at a certain overloading ratio in intermittent working conditions.To control motor temperatures rising effectively,a fin... The DSC(direct self control) of speed regulation technology was applied to drive a motor running at a certain overloading ratio in intermittent working conditions.To control motor temperatures rising effectively,a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an iterative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real working conditions and analyze the temperature rising of the inner part of the motor.Application of DSC speed regulation realizes the invariable torque output quickly and avoids the peak current at the start state in favor of the motor temperature decreasing.Based on an analysis with the finite limit method,some effective measures were take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motor to expel heat.The overload ability of the motor was improved and the stable motor temperature rising was obtained,fulfilling the demands of electrical screw pr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screw press motor temperature direct self control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design of high-precision 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绍锋 杜保强 周渭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2年第3期362-369,共8页
Combining oven controlled technique,digital compensation,high-resolution frequency difference measurement and self-calibration technique,a new design method of precise 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OCXO) is pro... Combining oven controlled technique,digital compensation,high-resolution frequency difference measurement and self-calibration technique,a new design method of precise 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OCXO) is proposed.Fine compensation is made in the vicinity of the crystal temperature inflection point by using the non-real-time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strategy,and self-calibration system is integrated in the crystal.The method improves the digital compensated phase noise,simplifies the traditional OCXO development system,reduces the cost and shortens the developing cycle.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with a standard reference signal and self-calibration updated data,the oscillator can work stable and achieve its best performence.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crystal oscillator had an improvement with one to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on the basis of original technical index.The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high-end crystal oscillator and atomic c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 oscillat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non-real-time control frequency difference measurement self-calib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ID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温度控制算法
4
作者 吴敏 刘莎 +1 位作者 翟力欣 田光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18,共7页
针对传统温度控制系统控温时间长、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ID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温度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结合BP神经网络的PID参数自调整温度控制模型,并对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进行改进,将更多的先验信息加入输入向量,用于训... 针对传统温度控制系统控温时间长、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ID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温度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结合BP神经网络的PID参数自调整温度控制模型,并对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进行改进,将更多的先验信息加入输入向量,用于训练BP神经网络,以减少系统的不确定性;其次,通过增加状态观测器来估计系统扰动,针对控制系统的扰动进行补偿,并在仿真实验中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根据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参考文献中提及的算法相比,系统的上升时间减少了19.7%,超调量减少了81.7%,调节时间减少了41.7%,静态误差减少了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PID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温度控制 参数自调整 系统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估Fuzzy-PID在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庞丽萍 王浚 刘旺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57-761,共5页
电加热常作为中央空调的末端设备置于被调节房间风道入口处 ,微调加热以提高温度控制精度 ,为此提出一种电加热温度控制方法 ,采用预估Fuzzy PID复合控制算法 ,通过对加热功率的调节进行闭环控制 ,实现控制点温度的稳定控制 .新的控制... 电加热常作为中央空调的末端设备置于被调节房间风道入口处 ,微调加热以提高温度控制精度 ,为此提出一种电加热温度控制方法 ,采用预估Fuzzy PID复合控制算法 ,通过对加热功率的调节进行闭环控制 ,实现控制点温度的稳定控制 .新的控制算法结合了smith预估控制、Fuzzy和PID控制器的优点 .在MATLAB环境中仿真预估Fuzzy PID控制中央空调末端电加热 ,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提高温度稳定性并降低能耗 ,控制精度达到±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空调 温度控制 FUZZY-PID控制 smith预估 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基于IPSA-DE算法室温PI~λD~μ-送风量PI串级控制器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鹏波 李绍勇 +2 位作者 吴宗礼 李海林 魏先宏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8年第4期428-434,450,共8页
目前,空调房间配用的变风量末端装置(Variable Air Volume Terminal,VAV-TMN)往往采用整数阶PID-P串级调节方式,这带来了室温控制误差和超调量较大以及调节时间较长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空调VAV-TMN的室温分数阶PID-送风量PI的串级调... 目前,空调房间配用的变风量末端装置(Variable Air Volume Terminal,VAV-TMN)往往采用整数阶PID-P串级调节方式,这带来了室温控制误差和超调量较大以及调节时间较长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空调VAV-TMN的室温分数阶PID-送风量PI的串级调节器设计方法。首先,综合分析空调工艺和自动控制的相关要求,对室内温度对象、温度和风量测量变送单元、送风量执行单元分别进行建模,确定主控制器为室温分数阶PID控制器(Indoor Temperature Fractional Order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Controller,IT-FOPIDC)和副控制器为送风量PI控制器(Sending Air Volume Proportional Integral Controller,SAV-PIC)的控制策略。其次,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差分进化(Improved Parameter Self-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IPSA-DE)算法来分别整定出IT-FOPIDC和SAV-PIC的控制参数最佳值。最后,借助MATLAB/Simulink工具,对该空调VAV-TMN的室温PIλDμ-送风量PI串级调节系统进行组态和数值模拟相应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串级控制系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且室温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基于Ziegler-Nichols整定法和DE算法的整数阶室温PID-送风量PI串级调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 室温分数阶PID控制器 串级控制 改进的参数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温抑冰SMA-13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岩 安丰伟 +1 位作者 高壮元 郑扬 《市政技术》 2023年第4期14-18,共5页
沥青路面在低温环境中的凝冰现象易导致路表抗滑性能急剧下降,出现车辆打滑、制动距离延长等安全隐患,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性。采用相变材料,从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路用性能试验、抑冰效果试验、试验段实施与检测等方面开展抑冰抗滑... 沥青路面在低温环境中的凝冰现象易导致路表抗滑性能急剧下降,出现车辆打滑、制动距离延长等安全隐患,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性。采用相变材料,从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路用性能试验、抑冰效果试验、试验段实施与检测等方面开展抑冰抗滑桥面铺装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控温抑冰SMA-13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高低温稳定性等均满足路用要求,与普通SMA-13沥青混合料相比,其融冰效果显著,在-8℃和-6℃条件下抑冰时长可分别延长约6 h和9 h;在雨雪天气条件下,自控温抑冰路面的平均温度比常规路面高出4.2℃,表现出了良好的自调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抑冰沥青混合料 自控温 配合比设计 性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域性能优化的精密温控回路自整定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文国军 杨自强 董河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12期79-86,共8页
精密温控系统在半导体制造中对于维持环境温度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系统具有时滞、非线性和大惯性等特性,确定最优控制参数变得困难.此外,当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控制参数需要重新整定以适应新的工况.现有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主... 精密温控系统在半导体制造中对于维持环境温度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系统具有时滞、非线性和大惯性等特性,确定最优控制参数变得困难.此外,当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控制参数需要重新整定以适应新的工况.现有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主要分为工程整定法和优化算法.前者简单易用、计算便捷,但仅适用于控制精度要求较低的场景,且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需多次反复调节,耗时耗力.后者虽然在参数寻优效率和控制精度方面表现较好,但难以保证系统稳定性,且存在陷入局部最优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域性能指标的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模型辨识获取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稳定边界轨迹法确定控制器参数稳定域.为评价系统的设定值跟踪能力和抗扰动性能,提出了相应的性能指标.对稳定域划分网格,计算网格点参数对应的性能指标,确保整定结果为全局最优.此外,本方法使用实际系统数据作为模型扰动输入进行性能评估,使整定结果更具可靠性.实验验证表明,与人工调参相比,基于本文方法得到的控制器参数在系统控制精度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温控 稳定域 控制器 参数自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密炼机自整定PID温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荆中亚 陈为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针对密炼机温度控制系统中人工整定PID带来的系统响应不及时、误差大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自整定PID温度控制系统。对于电动阀只能单极性调节问题,通过设置适当的工艺点来控制继电输出。为提高震荡曲线的辨识,采用参数归一... 针对密炼机温度控制系统中人工整定PID带来的系统响应不及时、误差大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自整定PID温度控制系统。对于电动阀只能单极性调节问题,通过设置适当的工艺点来控制继电输出。为提高震荡曲线的辨识,采用参数归一化方法计算震荡曲线的临界增益。考虑密炼机的工作环境和系统响应曲线的频率特性,加入带有临界滞环控制的继电控制方法,提高了特征参数的精确性,更好地整定了PID参数。应用结果表明,基于STM32的PID整定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将温度误差控制在1℃左右,且控制时间相比于人工PID控制系统提高了30%,极大地满足了密炼机的温度控制要求,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控制 密炼机温控 自整定PID 继电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继电反馈PID自整定的加热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128-133,共6页
某工厂对某种液体进行加热控制,针对某液体复杂的反应过程,设计出带自整定功能的PID自动调节加热设备。该设计以意法半导体公司(ST)的STM32F103C8T6为控制器,以PT100为温度采集元件,控制可控硅进行过零功率调节,通过MCGS触摸屏来显示,... 某工厂对某种液体进行加热控制,针对某液体复杂的反应过程,设计出带自整定功能的PID自动调节加热设备。该设计以意法半导体公司(ST)的STM32F103C8T6为控制器,以PT100为温度采集元件,控制可控硅进行过零功率调节,通过MCGS触摸屏来显示,设定有关波形和参数,在控制过程中,可以根据有关加热要求选择多种整定参数,以满足液体的不同动态响应类型。该文主要介绍系统硬件组成原理框图,给出系统主要硬件电路图和自整定算法的工作流程,并对PID程序编制的一些关键点进行说明。实验证明加热系统能满足工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F103 继电自整定 PID调节 温控 加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重因子自校正算法的锅炉排烟温度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娇娇 侯伟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8期39-43,共5页
常规的锅炉排烟温度控制,主要采用工况参数控制温升参数,忽略了外环境温度对温度值的扰动,导致控制结果平均热容流率较高。因此,提出基于权重因子自校正算法的锅炉排烟温度控制方法。根据锅炉烟气的传热系数解析其排烟温度动态特性,基... 常规的锅炉排烟温度控制,主要采用工况参数控制温升参数,忽略了外环境温度对温度值的扰动,导致控制结果平均热容流率较高。因此,提出基于权重因子自校正算法的锅炉排烟温度控制方法。根据锅炉烟气的传热系数解析其排烟温度动态特性,基于排烟温度最大值构建权重因子自校正算法,代入导热时差、外环境温度以及热传导阻滞权重因子修正温度扰动值,定义PLC程序逻辑,实现锅炉排烟温度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后得出的控制结果,表现出的平均热容流率较低,控制的排烟温度稳定性较高,满足了锅炉燃烧排烟性能的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排烟 排烟温度 权重因子自校正算法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注水油藏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
12
作者 朱立国 李勇锋 +4 位作者 陈维余 孟科全 卞涛 张艳辉 陈士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南海东部高温高盐油藏闭式注水井无地面注水流程,常规调驱剂无法在地面混配后注入地层,且由于自分散性差,难以直接注入地层。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目标,从快速自分散和耐高温高盐两个角度出发,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含量为40%的... 南海东部高温高盐油藏闭式注水井无地面注水流程,常规调驱剂无法在地面混配后注入地层,且由于自分散性差,难以直接注入地层。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目标,从快速自分散和耐高温高盐两个角度出发,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含量为40%的耐温耐盐聚合物为基础,辅以多酚类复合交联剂、多支链醇聚醚类分散剂等,通过反应成胶、机械研磨,制得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采用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等,对调驱剂的粒径、微观形貌和表面电性进行了表征,评价了调驱剂的自分散性能、注入性能和剖面调整性能,并在南海东部A油田X井组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呈球形,初始粒径D50(粒径中值)为1.09~11.63μm,通过调整配方、研磨条件或加热时间可调节调驱剂的粒径。调驱剂颗粒表面呈负电,Zeta电位值为-19.30~-26.1 mV。与常规油分散型颗粒调驱剂相比,该调驱剂自分散性好,遇水后能快速均匀分散,在注入水中的自分散率为90.0%,岩心注入压力仅为油分散型颗粒调驱剂的53.13%。调驱后,高渗透岩心的分流量由92.6%降至20.5%,低渗透岩心的分流量由7.4%增至79.5%,吸水剖面明显“反转”。现场实施效果良好,调驱剂施工爬坡压力为0.5 MPa,施工后最高日增油106 m3,阶段增油8900 m3。该调驱剂满足目标油田高温高盐条件,注入性好,增油效果明显,适合闭式注水油藏调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闭式注水井 自分散 调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控型氧化镁膨胀剂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丙垒 张登科 +3 位作者 王海龙 纪宪坤 辜振睿 程福星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研究了温控型氧化镁膨胀剂(TME)对混凝土和易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胶砂限制膨胀率、水化热降低率和工程结构抗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掺TME提高了混凝土的粘聚性,延长了凝结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集中在7 d内,对28 d强度无影响;TME... 研究了温控型氧化镁膨胀剂(TME)对混凝土和易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胶砂限制膨胀率、水化热降低率和工程结构抗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掺TME提高了混凝土的粘聚性,延长了凝结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集中在7 d内,对28 d强度无影响;TME对40℃水养胶砂限制膨胀率的影响集中在28 d内,随TME掺量增加而增大;TME能明显降低水泥水化放热率和水泥胶砂温升;掺6%TME显著降低了混凝土裂缝数量,与空白段相比,结构温升降低了5.0℃,14 d膨胀历程终值133.9με,降低开裂温度14.4℃,提高抗裂安全系数62%,对于施工不连续引起的早期裂缝也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型氧化镁膨胀剂 混凝土裂缝 结构自防水 等效龄期 抗裂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式电锅炉温度非线性控制参数自整定技术
14
作者 费玉敏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12期33-37,41,共6页
为了在蓄热式电锅炉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之间取得平衡,针对温控系统滞后性较大,超调量控制鲁棒性和控制参数自整定效率较差的问题,以稳态偏差为主要被修正参数,提出了蓄热式电锅炉温度非线性控制参数自整定技术。基于蓄热式电锅炉原理,... 为了在蓄热式电锅炉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之间取得平衡,针对温控系统滞后性较大,超调量控制鲁棒性和控制参数自整定效率较差的问题,以稳态偏差为主要被修正参数,提出了蓄热式电锅炉温度非线性控制参数自整定技术。基于蓄热式电锅炉原理,明确设备结构和工作模式。分析蓄热式电锅炉构造和温度传导机制,计算加热电阻发热量、固体蓄热物质的蓄热量、蓄热体热效率和选择循环风机,获得热效率,表征温度非线性程度,将热效率作为反馈指标,引入离散时间PID算法,联合非线性、滞后与惯性特征传递结果的三个控制器,分析稳态偏差、稳态偏差变化率,对比不同控制参数对动态响应特性和稳态性能的影响,对各参数进行在线修正,完成非线性控制参数自整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后,电锅炉40℃响应过程调整时间为150 s,超调量为12%,电锅炉60℃响应过程调整时间为200 s,超调量为15%,稳态偏差为0。能够实现蓄热式电锅炉温度非线性控制参数自整定,响应时间快,整体稳定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电锅炉 温度非线性控制 PID控制器 参数自整定 稳态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地下室刚性自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
15
作者 吴中会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4期107-110,共4页
对于超长地下室刚性自防水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是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低于主体结构设计工作年限的关键。本文结合武汉市某新建刚性自防水超长地下室项目,介绍了一系列实现超长地下室刚性自防水设计的结构设计措施,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于超长地下室刚性自防水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是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低于主体结构设计工作年限的关键。本文结合武汉市某新建刚性自防水超长地下室项目,介绍了一系列实现超长地下室刚性自防水设计的结构设计措施,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YJK对超长地下室温度应力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种配置温度钢筋以控制混凝土楼板温度裂缝的结构设计方法,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地下室 刚性自防水 裂缝控制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温度系数自控加热器耐久试验的方法浅析
16
作者 包晶晶 孙芮 +2 位作者 贾利渊 朱香娟 芦赛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4期221-226,共6页
本文首先对PTC自控加热器进行了产品介绍和工作原理的剖析。进而对现行国标GB/T 14536.1—2022《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附录J中PTC自控加热器的耐久试验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按照产品种类总结了所需试验周期。希望本文能... 本文首先对PTC自控加热器进行了产品介绍和工作原理的剖析。进而对现行国标GB/T 14536.1—2022《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附录J中PTC自控加热器的耐久试验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按照产品种类总结了所需试验周期。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各方正确理解GB/T 14536.1—2022对PTC自控加热器产品耐久试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温度系数自控加热器 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耐久试验方法 无级变速风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观测场在汽车试验场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陈海建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4期172-174,178,共4页
汽车试验场作为汽车开展道路测试的重要场所,用于验证汽车产品的品质以及可靠性。除了场地道路外,气象条件作为汽车道路测试的重要一环,在《GB/T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中也有明确要求,如:试验时应是无雨无雾天气,相对湿度小... 汽车试验场作为汽车开展道路测试的重要场所,用于验证汽车产品的品质以及可靠性。除了场地道路外,气象条件作为汽车道路测试的重要一环,在《GB/T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中也有明确要求,如:试验时应是无雨无雾天气,相对湿度小于95%,气温0-40℃,风速不大于3m/s。同时气象条件也作为试验场道路管控的重要依据,实时风速、雨量、能见度等信息为场地管理者发布限速、限行、封场等通知提供必要参考依据,直接影响道路测试安全管控的及时性。因此,文章从气象观测场的建设、气象服务、异常天气道路管控等方面开展气象观测场在汽车试验场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试验场 气象服务 道路管控 products. In addition to the SITE road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AUTOMOTIVE ROAD testing and there are also clear requirements in the GB/T12534-1990 General Rules for AUTOMOTIVE ROAD Test Methods. For example the test should be conducted in rain and fog free weather with a relative humidity of less than 95% a temperature of 0-40 and a wind SPEED of no more than 3m/s. At the same tim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lso serve a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ROAD control in the test site. Real time information such as wind SPEED rainfall and visibility provides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SITE managers to issue notices on SPEED limits SITE closures and traffic restrictions directly affecting the timeliness of ROAD testing safety control. Therefore this article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ITES in AUTOMOTIVE testing SITE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ITES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and abnormal weather ROAD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的自限温机理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绍斌 洪晓东 +2 位作者 董伟 穆泊源 王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5-1320,共6页
鉴于普通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蓄热温度高,井下应用时存在发烟、着火隐患,以Na2SiO3和NaCl的水溶液为自限温添加剂,与聚醚多元醇混合作为白料,以异氰酸酯作为黑料,制备了一种新型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研究了其组成、结构、蓄热性能... 鉴于普通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蓄热温度高,井下应用时存在发烟、着火隐患,以Na2SiO3和NaCl的水溶液为自限温添加剂,与聚醚多元醇混合作为白料,以异氰酸酯作为黑料,制备了一种新型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研究了其组成、结构、蓄热性能和自限温机理。结果表明,自限温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最高蓄热温度显著降低,为101.5℃。注浆材料断面存在很多泡孔,孔中含有固体微球,二者之间存在环形缝隙。自限温添加剂中的Na2SiO3吸收异氰酸酯和水的反应产物CO2,生成了Si(OH)4微球,Si(OH)4的脱水吸热是限制体系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环形缝隙中存在的水溶液的汽化吸热是限制体系温度上升的最后屏障。综合性能测试和井下注浆实验表明,自限温注浆加固材料的性能达到或超过煤体加固用高分子材料的国家行业标准,尤其是在蓄热温度上具有突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限温 聚氨酯 注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校正PID在加弹机温控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培玉 谭大鹏 +2 位作者 张鹏 倪笑斐 林搏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38-1642,共5页
为了提高加弹机温度控制系统(TCS)的控制精度和减小其设计复杂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校正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技术的加弹机TCS实现方法.根据温控对象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环境,利用热力学原理建立了离散数学模型.通过极点配置方法设... 为了提高加弹机温度控制系统(TCS)的控制精度和减小其设计复杂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校正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技术的加弹机TCS实现方法.根据温控对象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环境,利用热力学原理建立了离散数学模型.通过极点配置方法设计了加弹机温控器自校正PID最小相位控制系统.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系统系数辨识,并引入遗忘因子以提高TCS的模型跟踪性能.实验以及工业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设计和实现较为简单,能够满足加弹机TCS的多通道要求,温控偏差可以控制在±1%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自校正 极点配置 温度控制 加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快速加热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8
20
作者 骆宗安 苏海龙 +1 位作者 张殿华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针对热力模拟实验中金属材料快速加热系统,采用直接电阻加热方式,分析了加热速度的估算方法;为克服大电流所形成电磁场对温度测量的影响,采用每10ms周期短暂断电采集温度策略,利用同步电压实现触发采集,提出当采集点偏离断电区时的判断... 针对热力模拟实验中金属材料快速加热系统,采用直接电阻加热方式,分析了加热速度的估算方法;为克服大电流所形成电磁场对温度测量的影响,采用每10ms周期短暂断电采集温度策略,利用同步电压实现触发采集,提出当采集点偏离断电区时的判断方法,并重新设置触发时间·介绍了智能控制在快速加热系统的应用·实践表明,快速加热系统在快速升温的同时,具有采集温度准确、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模拟 电阻加热 断电触发采集 温度测量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