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Range of Application of Slot Bushings with Volumetric Orifice Fields
1
作者 ULYBYSHEV V. V. VASEKIN V. V. PERELMAN S. L.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24-126,共3页
A design of a slot bushing with a volumetric field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allows to produce continuous fibers from melts with difficult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produce fibers with better operating ch... A design of a slot bushing with a volumetric field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allows to produce continuous fibers from melts with difficult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produce fibers with bett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operability of the design was confirmed when solving two problems of special technological complexity. 1. 400 and 800 orifice bushings for production of continuous fibers from the basalt melt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recommended for manufacture. 2.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of continuous fibers from standard glass using 2400 orifice bushing with perforated plates instead of orifice tips without air cooling, has been realized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t bushing ORIFICE under-orifice zone basalt melt temperature of the upper limit of crystallization viscosity limiting wetting angle perforated plate flow rate formation force governing air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影响下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热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闫宏业 蔡德钩 +4 位作者 答治华 张先军 刘有乾 米维军 刘晓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威胁着高原铁路路基及下伏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但以往研究缺乏综合考虑铁路沿线气候、多年冻土及路基稳定性的系统分析。针对这一研究的不足,基于铁路沿线气象和多年冻土路基地温监测数据,分析铁...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威胁着高原铁路路基及下伏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但以往研究缺乏综合考虑铁路沿线气候、多年冻土及路基稳定性的系统分析。针对这一研究的不足,基于铁路沿线气象和多年冻土路基地温监测数据,分析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气温降水、天然场地年平均地温与天然上限、路基人为上限及路基左右路肩沉降变化,揭示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铁路多年冻土路基热稳定性变化,为多年冻土区铁路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近20年来,铁路沿线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平均值分别增加了1.2℃和80mm;相较于2007年,2020年铁路沿线天然场地多年冻土年均地温平均升高0.1℃,多年冻土天然上限平均下降0.58 m,路基人为上限平均抬升2.34 m,路基左路肩平均沉降大于右路肩,存在阴阳坡效应。整体而言,铁路多年冻土路基状态稳定,运行状态良好,建设运营期间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有效,但面向未来气候加剧变化趋势,应提前谋划多年冻土保护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铁路 气候变化 多年冻土 冻土上限 阴阳坡效应 地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超 宋宏伟 陈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1-726,共16页
单晶半导体(如硅、锗和砷化镓)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展现的光电转换效率要普遍优于多晶薄膜。然而,基于ABX3新型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构建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中,其>26%的最高认证效率是基于多晶薄膜实现的。目前,单晶钙钛... 单晶半导体(如硅、锗和砷化镓)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展现的光电转换效率要普遍优于多晶薄膜。然而,基于ABX3新型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构建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中,其>26%的最高认证效率是基于多晶薄膜实现的。目前,单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高效率约为24%,且相关研究较少。多晶钙钛矿薄膜存在着高密度的固有结构缺陷(如晶界、空位缺陷、杂质缺陷、反位缺陷等),会导致太阳能电池器件稳定性弱和严重迟滞效应等问题。相比之下,钙钛矿单晶具有无晶界、低缺陷密度、长载流子寿命和扩散距离等优势,这些特性使得钙钛矿单晶成为高性能光电子器件的理想优选材料。本综述简述钙钛矿单晶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器件结构,系统综述不同组分构成的钙钛矿单晶材料的优势/劣势,同时探讨不同单晶钙钛矿材料的制备/生长方法,细致分析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关键攻关方向,重点强调单晶钙钛矿材料组分、器件结构、生长工艺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希望本综述能为促进研究人员开发高效与高稳定钙钛矿单晶太阳能电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单晶 缺陷 空间限制升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LCIZ和SIT的罗非鱼耐寒性能测定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杜雪松 宾石玉 +5 位作者 林勇 唐章生 张永德 曾兰 杨慧赞 陈忠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4-139,共6页
本文针对单一Logistic模型的不足之处,分析冷伤害上限温度(ULCIZ)、伤害低温总和(SIT)和双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在罗非鱼低温耐寒性能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和优点,并根据罗非鱼低温胁迫试验的本身特点对其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 冷伤害上限温度(ULCIZ) 伤害低温总和(SIT) 双变量Logistic回归 罗非鱼 耐寒性能 upper limit of CHILL injuryzone (ULCIZ) SUM of injurious temperature (S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水杂岩中变泥砂质岩石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年代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子然 宋会侠 +1 位作者 沈其韩 宋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63-1871,共9页
含夕线石十字石榴二云斜长片麻岩是沂水杂岩中首次发现的一种少见的变泥砂质岩石,包裹于沂水牛心官庄岩浆杂岩体中,为残留的变质表壳岩透镜体,它经历了两期变质作用的改造。早期高角闪岩相变质与区域麻粒岩相变质有关,峰期矿物共生组合... 含夕线石十字石榴二云斜长片麻岩是沂水杂岩中首次发现的一种少见的变泥砂质岩石,包裹于沂水牛心官庄岩浆杂岩体中,为残留的变质表壳岩透镜体,它经历了两期变质作用的改造。早期高角闪岩相变质与区域麻粒岩相变质有关,峰期矿物共生组合主要为:石榴子石(中心域)+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石英,M_1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T=660±10℃,P=5.7±0.3kb;晚期角闪岩相变质矿物共生组合为:十字石+石榴子石(边部域)+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夕线石+石英,以形成大量自形-半自形十字石和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的石榴子石为特征,晚期石榴子石的形成由核部→边部经历了一降温降压过程,石榴子石核部:T=650±10℃,P=7.7±0.5Kb,石榴子石边部:T=578±10℃,P=4.7±0.1kb;晚期变质作用早期(石榴子石成核)阶段与埋深导致的部分熔融有关,晚期石榴子石生长阶段与岩浆热事件有关。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695±32Ma,代表变泥砂质岩石源区岩浆岩的结晶年龄,变泥砂质岩石的早期变质变质作用年龄小于此值;晚期变质作用年龄为2537±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水 杂岩 变泥砂质岩石 岩石化学特征 complex supracrustal rock age 石榴子石 变质作用 角闪岩相变质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related crystallization time 十字石 共生组合 峰期变质温压条件 GRANULITE facies the upper crust partial melting SHRIMP da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及-30℃至-120℃间冻融循环作用混凝土受压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时旭东 李俊林 +2 位作者 郑建华 李金光 张天申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7,23,共6页
通过常温及-30℃至-120℃间冻融循环作用混凝土的试验,得到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循环下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历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破坏形态基本同常温,但冻融循环上限温度时不再呈对顶棱锥状;冻融循环作用导致的混凝土受压强... 通过常温及-30℃至-120℃间冻融循环作用混凝土的试验,得到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循环下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历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破坏形态基本同常温,但冻融循环上限温度时不再呈对顶棱锥状;冻融循环作用导致的混凝土受压强度恶化主要集中于初期,随冻融循环次数继续增加则影响较小;冻融循环作用上下限温度时的混凝土受压强度变化规律相似,不同冻融循环工况下混凝土受压强度在冻融循环开始时相似,但随后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超低温 冻融循环 上下限温度 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对SiO_2-Al_2O_3-CaO-MgO系统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建军 尹鹏 +3 位作者 谢俊 王静 周学东 赵修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6-160,共5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SiO_2-Al_2O_3-CaO-MgO系统玻璃,研究添加La_2O_3对SiO_2-Al_2O_3-Ca O-Mg O系统玻璃密度、耐碱性、弹性模量以及析晶上限温度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对玻璃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La_2O_3含量从0升高至5wt%...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SiO_2-Al_2O_3-CaO-MgO系统玻璃,研究添加La_2O_3对SiO_2-Al_2O_3-Ca O-Mg O系统玻璃密度、耐碱性、弹性模量以及析晶上限温度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对玻璃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La_2O_3含量从0升高至5wt%,玻璃的网络结构发生改变;玻璃的密度和摩尔体积均增大;玻璃的耐碱性能降低;弹性模量从90.5 GPa增加至93.6 GPa后降低,最大值对应的La_2O_3含量为3wt%;析晶上限温度从1224℃降低至1209℃后增加至1212℃,最后趋于不变,在La_2O_3添加含量为2wt%时达到最低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O3 耐碱性能 弹性模量 析晶上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元醇非常温爆炸极限的测定 被引量:5
8
作者 黄超 杨绪杰 +1 位作者 陆路德 汪信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54,共4页
爆炸极限是重要的物性参数。常温下爆炸极限数据已很充足 ,非常温下爆炸极限数据却很罕见。本文用约2 0L的爆炸容器 ,在 2 5~ 2 10℃范围内测定了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及醇水体系的LEL值和UEL值。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 爆炸极限是重要的物性参数。常温下爆炸极限数据已很充足 ,非常温下爆炸极限数据却很罕见。本文用约2 0L的爆炸容器 ,在 2 5~ 2 10℃范围内测定了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及醇水体系的LEL值和UEL值。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各种体系爆炸极限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用本法在常温下所测数据与文献值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醇 非常湿爆炸极限 测定 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经历常温及-30~-120℃间冻融循环作用的受压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时旭东 李俊林 +2 位作者 汪文强 钱磊 马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共5页
通过混凝土经历两种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工况的试验,探究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受压变形性能。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上限温度时,因冻融损伤的累积效应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分别呈下降和... 通过混凝土经历两种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工况的试验,探究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受压变形性能。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上限温度时,因冻融损伤的累积效应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分别呈下降和增大的变化趋势;而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限温度时,因混凝土孔隙水结冰作用明显、产生的影响对冲了冻融损伤的累积效应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保持不变或略有增长、峰值应变变小。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导致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损失与其降温引起的峰值应变增长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而超低温冻融循环的上限温度是否回到常温对混凝土受压变形性能的影响则不大。这些可为可靠地设计LNG类储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超低温 冻融循环作用 上下限温度 弹性模量 峰值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形石盐沉积生长特征及对包裹体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阵东 吴伟 +3 位作者 周永 刘惟庆 魏国营 贾天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9-1477,共9页
石盐晶体生长过程中捕获流体包裹体,利用冷冻测温法得到的均一温度信息与古水温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在部分地区,利用包裹体最大均一温度评价古气候时,温度数据与孢粉学反映的气候特征存在冲突,不同晶形的石盐沉积特征,及其晶体条纹内包... 石盐晶体生长过程中捕获流体包裹体,利用冷冻测温法得到的均一温度信息与古水温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在部分地区,利用包裹体最大均一温度评价古气候时,温度数据与孢粉学反映的气候特征存在冲突,不同晶形的石盐沉积特征,及其晶体条纹内包裹体温度代表的地质含义需进一步探讨。笔者在分析经典测温数据的基础上,观察常温蒸发实验中漏斗晶和人字晶的形成及生长过程,分析了不同温度段均一温度与气温、水温之间的关系。结合现代气象记录数据,分析了最大均一温度评价气候时存在的局限性。研究认为:漏斗晶晶核形成与卤水表面,包裹体温度受温度和气压共同影响,漏斗晶在卤水底部绕核生长,漏斗晶外围包裹体温度对应水底温度,沉入水下后漏斗晶生长缓慢,包裹体最大温度可能代表年度最高温度,以此为指标评价气候得出的结论过于炎热;人字晶是多个漏斗晶之间的桥接部分,大部分形成于卤水蒸发将近结束之时,人字形条纹内包裹体温度受气温和地表温度共同影响,地表温度远大于气温是造成包裹体最高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盐包裹体 不同晶形 晶体生长 温度含义 应用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硅酸盐玻璃与钠钙硅玻璃浮法成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军鹏 程金树 陆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97-1201,共5页
总结了浮法成型工艺的特点,介绍了浮法工艺对普通钠钙硅玻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玻璃的熔化和成型温度要求,粘度-温度曲线要求,析晶温度上限要求等几个方面探讨耐热高强硼硅酸盐平板玻璃浮法成型的要求。
关键词 硼硅酸盐玻璃 浮法成型 粘度 析晶温度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深部的微生物及其对流体成分和性质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修高 谢树成 刘金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5-51,共7页
概述了地壳深部生物区系的一些特征,它们的活动对流体成分和性质的影响,并对微生物生命的温度上限、下渗深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壳深部 微生物区系 流体 油气藏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热稳定性测量及工质优选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怀信 刘建宇 任黎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5-592,共8页
在中高温热源条件下,为避免工质热分解对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的安全和性能造成影响,循环温度的取值上限不应高于工质的热稳定上限温度(t_(stable)).循环最高温度的取值对循环优化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烟气初温和质量流量分别为510... 在中高温热源条件下,为避免工质热分解对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的安全和性能造成影响,循环温度的取值上限不应高于工质的热稳定上限温度(t_(stable)).循环最高温度的取值对循环优化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烟气初温和质量流量分别为510℃和15.8 kg/s的热源条件下,开展了回热ORC系统的循环参数优化和工质优选研究.结果表明,若不考虑工质热分解问题,乙醇和丙酮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最大.继而对乙醇和丙酮两种工质开展了热稳定性实验测量研究,结合系统允许的工质分解速率上限(年分解量不超过1%),确定了两者的t_(stable)分别为172℃和159℃;限制循环温度不超过t_(stable),乙醇和丙酮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明显降低,此时回热ORC系统的最优工质为环戊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热源 有机工质动力循环 上限温度 热稳定性 系统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从式多机通信中报警与时间校准的应用
14
作者 艾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90,共3页
叙述了主从式多机通信问题的解决,详细说明了报警上限修改的流程图,上位机管理站或者监测站均可以修改报警上限,对程序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并给出了上位机管理站报警上限修改画面。对监测站的时间校准程序进行了设计。利用VB... 叙述了主从式多机通信问题的解决,详细说明了报警上限修改的流程图,上位机管理站或者监测站均可以修改报警上限,对程序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并给出了上位机管理站报警上限修改画面。对监测站的时间校准程序进行了设计。利用VB语言实现了时间校准程序上位机界面设计。给出了上位机管理站时间校准界面显示。对多个I/O口不同房间的传感器完成写报警上限到传感器的操作进行了程序设计。较好地实现了上位机管理站与监测站的数据通信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采集 报警上限 时间校准 监测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热火焰温度多元混合气体可燃性极限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夏阳光 陶刚 张礼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35,共6页
为了预测多元混合气体可燃性极限,通过化学平衡计算软件分析确定了气体在可燃性下限(LFL)和可燃性上限(UFL)的燃烧产物及计算绝热火焰温度(CAFT),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简化反应模型,分别建立了混合气体LFL和UFL预测模型。应用该预测模型对... 为了预测多元混合气体可燃性极限,通过化学平衡计算软件分析确定了气体在可燃性下限(LFL)和可燃性上限(UFL)的燃烧产物及计算绝热火焰温度(CAFT),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简化反应模型,分别建立了混合气体LFL和UFL预测模型。应用该预测模型对CH_4、C_2H_4、C_3H_8、C_3H_6和CO组成的不同比例混合气体可燃性极限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简化反应模型对于LFL和UFL预测值与文献中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6%和5.45%,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50;同时发现两步简化模型对含有C_2H_4和CO混合组分预测结果误差较大,但对于平均碳原子数大于2的混合气体,预测结果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气体 计算绝热火焰温度 能量平衡 可燃性上限 可燃性下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宝石超声高温传感参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苗婉茹 杨录 +7 位作者 梁海坚 陈靖 朱红伟 王丙寅 迟雪 师钰璋 李志玲 王高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3,共6页
超声温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等高温测试领域。不同于传统温度传感器,国内外对该类型温度传感器测试技术研究较少。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超声温度传感器测试系统,系统由高温检定炉、被测传感器、超声脉冲发射/接收系统和计... 超声温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等高温测试领域。不同于传统温度传感器,国内外对该类型温度传感器测试技术研究较少。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超声温度传感器测试系统,系统由高温检定炉、被测传感器、超声脉冲发射/接收系统和计算机等组成。研究表明系统测试温度上限可达1800℃,在600~1800℃范围内温度波动小于0.24℃/min。利用该系统完成自制蓝宝石超声温度传感器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压电式超声温度传感器的测试难题,满足未来超声温度传感器在高温领域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温度传感器 高温测试 蓝宝石 温度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控制上限对酿造葡萄地积温和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钊全 成自勇 +1 位作者 张芮 唐好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7,99,共7页
为了探究小管出流灌水上限水分调控对酿造葡萄地积温、果实生长指标等的影响,采用大田栽培试验方法,开展了酿造葡萄小管出流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地积温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地积温与果实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小管出流比沟灌更有利于... 为了探究小管出流灌水上限水分调控对酿造葡萄地积温、果实生长指标等的影响,采用大田栽培试验方法,开展了酿造葡萄小管出流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地积温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地积温与果实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小管出流比沟灌更有利于地积温的升高和果实的增长;90%田间持水率的灌水上限时葡萄的果粒横径、单穗重均大于其它处理,产量最高,同比对照处理增加了44.95%,差异极显著(P<0.01);灌水上限为80%田间持水率时葡萄果实含酸量最小,含糖量最大,高达236.17 g·L-1。表明90%田间持水率为最佳增产灌水上限,80%田间持水率的灌水上限最有利于提高葡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葡萄 灌水上限 田间持水率 地积温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过热器用12Cr2MoWVTiB钢管使用温度上限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句光宇 王体 +4 位作者 宋利 袁红玉 刘文生 谢照增 王志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某电厂在当量温度585℃运行约14万h的过热器受热面12Cr2MoWVTiB钢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宏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对其使用温度上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钢管未出现明显的胀粗和减薄现象,组织中未见蠕... 以某电厂在当量温度585℃运行约14万h的过热器受热面12Cr2MoWVTiB钢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宏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对其使用温度上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钢管未出现明显的胀粗和减薄现象,组织中未见蠕变孔洞,组织老化级别为3级,室温力学性能比未服役的略有下降,仍满足标准要求;该钢管在运行约14万h后仍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其持久强度仅比标准指标低12.1 MPa;结合该电厂过热器受热面管的运行情况认为,12Cr2MoWVTiB钢受热面管可以在585℃下安全运行,这与DL/T 715-2015规定的575℃使用温度上限有所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使用温度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海域海水表温数值预报改进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建荣 苏育嵩 王赐震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1期23-32,共10页
以海洋上部混合层(UML)存在为基础,建立了考虑UML深度变化的二维层模式。探讨有限区域的短期海表温(SST)业务数值预报模式。预报方程有三:低频流(黑潮及其分支)的无幅散化余流方程组、动力预报方程和模式物理学方程。本模式用于3~5d的... 以海洋上部混合层(UML)存在为基础,建立了考虑UML深度变化的二维层模式。探讨有限区域的短期海表温(SST)业务数值预报模式。预报方程有三:低频流(黑潮及其分支)的无幅散化余流方程组、动力预报方程和模式物理学方程。本模式用于3~5d的SST预报,同时也给出UML平均漂流的预报。指出在大风状况下的降温,UML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并与UML为平底时情况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 海水 海表 温度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铝型材宽温快速阳极氧化节能工艺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军 黄雪萍 舒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1-164,共4页
为解决建筑铝型材传统阳极氧化工艺能耗过大的问题,进行了宽温阳极氧化工艺试验,研究了添加剂GYK-1含量对阳极氧化温度上限、阳极氧化电压及成膜速度的影响,同时探索了Al^3+浓度对阳极氧化温度上限的影响,得到最佳宽温阳极氧化工艺条件... 为解决建筑铝型材传统阳极氧化工艺能耗过大的问题,进行了宽温阳极氧化工艺试验,研究了添加剂GYK-1含量对阳极氧化温度上限、阳极氧化电压及成膜速度的影响,同时探索了Al^3+浓度对阳极氧化温度上限的影响,得到最佳宽温阳极氧化工艺条件为:H2SO4浓度160~180 g/L,添加剂GYK-1用量50 g/L,Al^3+浓度20~25 g/L,氧化温度35±2℃,电流密度150 A/m^2,氧化时间17 min。该节能工艺成功应用于生产,在保证氧化膜达到国家标准情况下,阳极氧化工艺温度上限从22℃提高到33℃,成膜速度提高20%,电压降低10%,大幅度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为铝型材厂节能生产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建筑铝型材 阳极氧化 宽温 温度上限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