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突变级数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变化速度特征的视角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伟 杨早立 +1 位作者 周文 朗益夫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为了进一步测度评价对象整体的变化速度发展态势,结合已有关于评价对象静态评价模型、变化速度状态和趋势测量模型的研究,以信息集结视角和“激励与惩罚”手段,运用变化速度趋势对变化速度状态进行修正,构建了融合变化速度状态和趋... 为了进一步测度评价对象整体的变化速度发展态势,结合已有关于评价对象静态评价模型、变化速度状态和趋势测量模型的研究,以信息集结视角和“激励与惩罚”手段,运用变化速度趋势对变化速度状态进行修正,构建了融合变化速度状态和趋势等变化速度特征的变化速度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30个省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各省区2005年~2011年间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截面静态和变化速度动态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较高的东部发达省份,其变化速度上升趋势微弱,甚至不少省份呈现递减状态;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中西部省份,多数地区变化速度上升趋势显著,且上升趋势幅度高于多数东部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及管理 动态综合评价 突变级数 变化速度特征 知识密集型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提升——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彩云 刘丁荣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2,共12页
提高能源效率是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能源效率提升的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1~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影响能源效率... 提高能源效率是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能源效率提升的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1~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影响能源效率提升的机制、特征和路径。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及各维度对能源效率提升的总体效应为正,其中产业数字化促进作用最强,且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2)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存在双门槛,呈现中间波动但总体促进的“N”型特征;(3)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提升能源效率,且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城市跨越数字经济的第二个门槛,实现数字经济发展与能源效率提升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能源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区域差异 门槛效应 阶段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汽车产业燃油经济性标准与诱导性技术创新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范群林 吴花平 邵云飞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6-143,共8页
本文从汽车特征、汽油价格和燃油效率技术入手,探求我国近年来建立的燃油经济性管制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燃油经济性技术是否产生诱导性创新。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后发现:包括整车重量等在内的汽车特征对燃... 本文从汽车特征、汽油价格和燃油效率技术入手,探求我国近年来建立的燃油经济性管制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燃油经济性技术是否产生诱导性创新。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后发现:包括整车重量等在内的汽车特征对燃油经济性存在正向影响,同时,管制所诱导的燃油效率技术的创新也对燃油经济性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应对政府燃油经济性管制的途径除了考虑优化整车质量、功率/重量、变速器类型、车辆种类和排量等汽车传统特征这个途径外,还应着重考虑燃油效率技术的研发,当前,国内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均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新能源汽车即为明证。此外,我国汽油价格虽然对燃油经济性也具有正向影响,但微乎其微,这说明消费者考虑到汽油价格不断上涨,用车成本不断增加,也会给汽车制造企业和政府管制带来压力,迫使其从产业和市场的持续发展出发,做出一些思考与行动,只是这种作用在当前还体现得不够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经济性 燃油经济性管制 燃油效率技术 诱导性创新 汽车特征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政府规制改革亟待深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地 肖恺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25,共7页
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政府对该领域进行规制的必要性,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政府规制在管理体制、补贴制度、价格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改革。主要思路是:加强公共交通的法制建设,使规制改革有... 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政府对该领域进行规制的必要性,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政府规制在管理体制、补贴制度、价格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改革。主要思路是:加强公共交通的法制建设,使规制改革有法可依;组建相对独立的规制机构,提高政府规制效率;建立适当的竞争引入机制,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设计合理的价格机制,兼顾企业和消费者等各方利益;设计合理的财政补贴制度,激励企业改善服务,提高运营效率;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监督、约束规制机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政府规制:技术经济特征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技奥运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经济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荆雷 朱东华 胡望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0-153,共4页
"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科技"的北京2008科技奥运理念,旨在通过发展和引进高新科技来满足奥运需求,并以奥运为发展机遇,促进科技创新,实现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利用奥运科技契机,通过奥运科技活动的开展,带动高新技术企业走向... "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科技"的北京2008科技奥运理念,旨在通过发展和引进高新科技来满足奥运需求,并以奥运为发展机遇,促进科技创新,实现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利用奥运科技契机,通过奥运科技活动的开展,带动高新技术企业走向国际化,使企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奥运活动与科技奥运发展对现代高技术影响的基本过程同高新技术产业鲜明的产业化特征紧密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经济特性,是联结科技奥运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奥运 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经济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点火技术与微油点火技术在1000MW机组应用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人超 《广东电力》 2013年第3期113-117,共5页
以1 000 MW机组为例,从煤种适应性、点火特性、二次燃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等离子点火技术与微油点火技术进行性能比较;从使用时间这一实际量出发,考虑入炉所需热值相等的原则,计算这两种节能点火技术从基建到运行各环节的费用,从安全... 以1 000 MW机组为例,从煤种适应性、点火特性、二次燃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等离子点火技术与微油点火技术进行性能比较;从使用时间这一实际量出发,考虑入炉所需热值相等的原则,计算这两种节能点火技术从基建到运行各环节的费用,从安全运行的角度比较这两种节油技术的经济性。提出建议:对于新建机组,以一期工程选用微油点火技术、后期工程选用等离子点火技术为佳;对于改造机组,选用微油点火方式更适合。最后指出油价不断上涨是选择点火方式时值得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000 MW机组 等离子点火技术 微油点火技术 点火特性 燃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控制技术在LPG发动机设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牮 杨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7-199,共3页
将小型汽油机改造为LPG发动机,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和控制单元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点火系统点火电压、点火能量和点火稳定性,并能够灵活调整点火正时。根据发动机台架试验,证实了电控系统的可靠性,并使LPG发动机性能... 将小型汽油机改造为LPG发动机,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和控制单元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点火系统点火电压、点火能量和点火稳定性,并能够灵活调整点火正时。根据发动机台架试验,证实了电控系统的可靠性,并使LPG发动机性能得到提高。改造后的LPG发动机的动力性略低于原机,经济性明显优于原机,HC和CO排放优于原机,NOx排放略高于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LPG发动机 设计 电子控制技术 动力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发展的跨时空特征——基于前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对照研究
8
作者 刘洪涛 肖功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7-164,共8页
本文综合运用传统统计、新近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心技术以及标准差椭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将样本区分为前后金融危机时期,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跨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了深度解析。结论如下:时间特征方面,前金融危机时期,民营经济占... 本文综合运用传统统计、新近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心技术以及标准差椭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将样本区分为前后金融危机时期,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跨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了深度解析。结论如下:时间特征方面,前金融危机时期,民营经济占比出现过第一次系统性波动;后金融危机时期,出现过第二次系统性波动。空间位置特征方面,民营经济在前后金融危机时期有巨大反差;空间方向特征方面,呈现出空间分布、空间形状乃至空间方向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时空特征 金融危机 重心技术 标准差椭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问题分析
9
作者 丁任重 徐志向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5,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统筹"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丰富发展。从坚持自力更生到实行改革开放,进而到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统筹"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丰富发展。从坚持自力更生到实行改革开放,进而到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发展经济的辩证思维。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两个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体制和政策优势。站在新的历史时点,"两碳战略"这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路径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抓住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两大战略重点,明确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与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战略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努力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设计中装配工艺性的分析研究
10
作者 高传玉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6期54-60,共7页
讨论分析了装配工艺性对于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必须考虑装配工艺性的产品设计过程和步骤。列举数例,分析了产品设计中存在的装配工艺性问题,并讨论了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产品设计 装配 工艺 装配工艺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系统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冠军 陈晨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12,共9页
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双轮驱动,催生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科技型生产方式。伴随生产方式的这一深刻变革,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依据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现代科技型生产方式下的剩余价值生产进行系统... 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双轮驱动,催生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科技型生产方式。伴随生产方式的这一深刻变革,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依据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现代科技型生产方式下的剩余价值生产进行系统考察发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将趋向终结,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已成为主流方法,高端科技型企业的"无人化"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渐趋成熟并呈现迅猛发展态势。这一系统的考察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高端科技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健康发展和创新竞争力提升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现代科技型生产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县级质量技术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及作用——以南县稻虾产业发展为视角
12
作者 徐辉 谭桂华 +2 位作者 熊凯 陈迎 易琳 《畜禽业》 2022年第4期17-19,共3页
以县域经济发展为视角,围绕南县稻虾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浅析构建县级质量技术服务平台的必要性。构建“专精特新”的县级质量技术服务平台,有助于稻虾产业的品牌创建、市场管控、产品溯源、产学研融合、产业链延伸及科技人才培养。质... 以县域经济发展为视角,围绕南县稻虾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浅析构建县级质量技术服务平台的必要性。构建“专精特新”的县级质量技术服务平台,有助于稻虾产业的品牌创建、市场管控、产品溯源、产学研融合、产业链延伸及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技术服务平台不仅是保障县域经济特色产业有序运行的技术规则,更是促进县域特色产品科技创新、提高县域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技术 服务平台 县域经济 特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