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9篇文章
< 1 2 2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Discipline of Science-The Study of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 and Its Methodology 被引量:36
1
作者 Qian Xuesen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863, ChinaYu JingyuanBeiji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P.O.Box 824, Beijing 100037, ChinaDai Ruwei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3年第2期2-12,共11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of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 and the methodology for dealing with the system, with stress on its profound significance in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thors conclu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of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 and the methodology for dealing with the system, with stress on its profound significance in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 reductionism underlying the exact science is not suitable to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 and the only feasible alternative is the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 from the qualitative to the quantit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s science METHODOLOGY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煤炭学报》英文版)征订启事
2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1,共1页
《JOURNAL OF COAL SCIENCE&ENGINEERING(CHINA)》是由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英文版煤炭科学技术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矿开采、矿山测量、
关键词 《煤炭学报》 engineering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英文版 CHINA 征订启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地质工程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郭静芸 关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97-1407,共11页
近年来全球地质工程学科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文献计量分析可以定量化地分析地质工程领域的科研产出和发展趋势,为中国未来地质工程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中的核心合集,在2018年5月7日检索近10 a来(2... 近年来全球地质工程学科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文献计量分析可以定量化地分析地质工程领域的科研产出和发展趋势,为中国未来地质工程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中的核心合集,在2018年5月7日检索近10 a来(2008~2017)有关地质工程的期刊研究论文,并采用VOSviewer软件对获取的27 025篇文献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过去10 a间期刊论文数量迅速增长,中国是地质工程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且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相对更多。(2)标题和摘要中的高频术语显示近10 a来地质工程总体的研究范围保持不变,且在逐步拓宽研究领域。(3)地质工程研究发文量前10的机构中,来自中国的研究机构有5个,且与全球其他机构合作最多。在13位高发文作者中,一共有7位研究者来自中国。中国的Ng C W W和加拿大的Rowe R K发文量位居第一,但是中国科研机构和中国研究者的h-index相对较低。(4)期刊Engineering Geology的总发文量最多,为1860篇;截止统计日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为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影响因子为2.905。本文首次采用文献计量手段分析地质工程的研究进展以及科学交流情况,以期为中国未来地质工程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WEB of science VOSviewer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微塑料在环境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珂 高楠 +3 位作者 厉萌萌 王凯 马闯 张宏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534,共10页
为直观和系统地了解微塑料在环境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利用HistCite引文图谱分析软件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为分析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库中1998—2020年收录的以microplastic和nanoplastic为主题的2623篇... 为直观和系统地了解微塑料在环境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利用HistCite引文图谱分析软件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为分析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库中1998—2020年收录的以microplastic和nanoplastic为主题的2623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1998—2014年我国甚至全球微塑料发文量相对平缓,2014—2020年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名前三的研究机构均来自于我国,其中中国科学院发文量占研究机构发文总量的21.83%,体现了我国学者对微塑料在环境领域的广泛关注。作者排名TOP 10表中,有7名作者来自英国,期刊TOP 10排名表中有一半的期刊也来源于英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国对微塑料在环境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发文量前4的期刊包括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Environmental Pollu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除microplastics外,该领域的高频关键词还包括marineenvironment、pollution、plastic debris、ingestion、accumulation、sediments、particles、sea。由此可见,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微塑料在环境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体或海洋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微塑料 文献计量 Web of sc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t Us Enjoy Self-made Ammonite Accessories:A Self-learning Practice of Replica-making of Fossils,A Dissemination Activity of the Fukada Geological Institute Since Seven Years Ago
5
作者 Fujita Masayo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53-253,共1页
Elaborate and precise replicas taken from real fossils are used for academic researches in place of originals. They are often exhibited in museums in order to avoid demolition of the fragile originals.Replicas not onl... Elaborate and precise replicas taken from real fossils are used for academic researches in place of originals. They are often exhibited in museums in order to avoid demolition of the fragile originals.Replicas not on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specimens but also expand the chances for people to get direct observation of scientifically valuable materials.Up to n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te ACCESSORIES replica-making of FOSSILS DISSEMINATION of earth science t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Kind of Systems Methodology——The SPIPRO Principle
6
作者 Wang Huanchen Institute of S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2, P.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3年第2期35-39,共5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elf-Increasing-Difficulty system (SIDIS) separated from general systems, with emphasis on the relevant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Spiral Combining Propulsion Principle (SPIPRO principle in sho...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elf-Increasing-Difficulty system (SIDIS) separated from general systems, with emphasis on the relevant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Spiral Combining Propulsion Principle (SPIPRO principle in short). The system feature and its causative factors are analysed, and the implications and mechanism of the SPIPRO principle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possibilities of this methodology are illustrated with some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s science Systems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Self-increasing-difficulty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og to the Special Section on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7
作者 Yu Jingy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3年第2期1-1,共1页
In the last decade and more,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systems sciencehave been rapidly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China. Scientists and ex-perts involved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es both in developingtheories of s... In the last decade and more,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systems sciencehave been rapidly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China. Scientists and ex-perts involved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es both in developingtheories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 promoting applications of systemsengineering. In theories, they not only have advanced a clear and c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log to the Special Section on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locity Correction and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Light Screen Velocity Measuring Method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宾 左兆陆 侯文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236-239,共4页
Light screen velocity measuring method with unique advantage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velocity measurement of various moving bodies.For large air resistance and friction force which the big moving bodies are subje... Light screen velocity measuring method with unique advantage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velocity measurement of various moving bodies.For large air resistance and friction force which the big moving bodies are subjected to during the light screen velocity measuring,the principle of velocity correction was proposed and a velocity correction equation was derived.A light screen velocity measuring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velocity of big moving bodies which have complex velocity attenuation,and the better results were gained in practical tests.The measuring uncertainty after the velocity correction was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测试技术 测试设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海大学获准创办英文期刊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9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英文期刊 河海大学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KSEM 2007)
10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Call for Paper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science KSEM 20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海大学获准创办英文期刊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1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共1页
关键词 英文期刊 河海大学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海大学英文期刊Water Scienceand Engineering(水科学与水工程)创刊号出版发行
1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英文期刊 河海大学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出版发行 创刊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海大学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创刊
13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河海大学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英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海大学英文期刊Water Scienceand Engineering(水科学与水工程)首期出版发行
1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英文期刊 河海大学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出版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瑞雪 王兆波 刘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实践表明,依托教科产融合基地,大大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赛教融合助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挖掘实践教学所在企业或所在地的思政资源,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落在实处。建立了基于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金属材料工程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交叉背景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硕博贯通培养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猛 苟倩誌 +6 位作者 郑玉杰 石万元 付乾 李俊 李鸿乂 孙宽 廖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1-2148,共8页
储能技术在国家“双碳”战略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愈发重要,高校教育培养储能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变得尤为关键。储能科学与工程是涉及材料学、能源动力、物理学、化学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这对高校的传统... 储能技术在国家“双碳”战略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愈发重要,高校教育培养储能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变得尤为关键。储能科学与工程是涉及材料学、能源动力、物理学、化学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这对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回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与发展现状。同时以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例,介绍了该专业在本硕博阶段学生培养过程中开展学科交叉素养引导的重要性,分析了专业教学中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和培养模式落后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根据交叉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需求,阐述了在本硕博阶段学生培养过程中进行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和前沿交叉课题牵引训练的新思路。最后,通过具体研究案例展示,着重分析进行前沿交叉课题的具体实施步骤及所取得的相关效果,阐明通过学科交叉的训练推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科学与工程 多学科交叉 课题牵引 本科生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磊 高学 +1 位作者 秦慧平 余翔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2,共6页
为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嵌入式系统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优化并整合课程知识体系。在保障核心知识点教学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学时分配,为人工智能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引入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项目,构建符合... 为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嵌入式系统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优化并整合课程知识体系。在保障核心知识点教学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学时分配,为人工智能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引入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项目,构建符合行业技术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采用“基础+综合项目”的教学模式,既实现了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循序渐进与系统性,又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有效培养学生的嵌入式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动力。课程改革经验也可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嵌入式系统 教学改革 工程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赋能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基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莎 李嘉源 +1 位作者 况秀林 白洁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瓶颈。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设灵活开放、包容共享的人机协同环境,引导学生自组织学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为破解上述困境提供新的契机。鉴于此,该文构建了基于自组织学习理论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模型,提出面向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GAiSOLEs教学模式,并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开展准实验研究,验证GAiSOLEs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GAiSOLEs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整体水平,以及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维度水平,但对信息社会责任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应该重视技术伦理安全,构建可控教育大模型,关注学生数字知识技能发展,避免陷入认知陷阱,并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人机协同 生成式人工智能 信息科技课程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转型下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永旺 管志川 +3 位作者 齐宁 侯健 陈德春 姚传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5,256,共5页
在能源行业快速升级转型背景下,石油行业高标准的作业及安全要求限制了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场实践,自动化的装备及复杂的施工工艺使得校内不易开展实践教学,擅长于基础研究但无现场工作经历的指导教师不利于引领学生实践,最终导致学生弱... 在能源行业快速升级转型背景下,石油行业高标准的作业及安全要求限制了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场实践,自动化的装备及复杂的施工工艺使得校内不易开展实践教学,擅长于基础研究但无现场工作经历的指导教师不利于引领学生实践,最终导致学生弱于实践能力,且存在越来越弱的趋势,难以支撑行业的快速转型升级。针对此问题,创新性的构建了“6+1”实践教学模式,打造了校内校外“实+虚”结合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三驱联动,四位一体”实践模式运行保障机制,形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石油工程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行业 转型升级 石油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路径突破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银霞 潘开林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8,I0006,共9页
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形成科教协同育人的制度体系,对于大学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高教领域存在科教协同缺乏总体规划、本科生受益面不足、教师主体动力缺失等现实困境。基于新制度主义研究框架,发现... 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形成科教协同育人的制度体系,对于大学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高教领域存在科教协同缺乏总体规划、本科生受益面不足、教师主体动力缺失等现实困境。基于新制度主义研究框架,发现长期以来“重科研轻教学”的路径依赖、主体基于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及协同育人隐性文化的缺失造成了目前的制度困境。建议打破路径依赖,将大学组织、评价制度、文化认知的作用整合起来,从建立大学科教协同育人组织结构、制定科教协同育人强制性制度及培育科教协同育人文化等方面整体推进,使科研与教学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从而实现大学科教协同育人制度的良性变迁,全面提升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科教协同 人才培养 教学学术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