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晖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5,共8页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内嵌着既具历史性又具时代性特质的现实主义精神。它秉承写实性与反思性的经典现实主义传统,以形象化的方式再现现实社会与人生百态,凸显在场观照与反思精神;它融合极具和谐性与建设性意味的温情(温暖)现实主义要素...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内嵌着既具历史性又具时代性特质的现实主义精神。它秉承写实性与反思性的经典现实主义传统,以形象化的方式再现现实社会与人生百态,凸显在场观照与反思精神;它融合极具和谐性与建设性意味的温情(温暖)现实主义要素,探寻现实洪流里中国人与中国文化遗存的命运、价值和尊严,呈现独具温情底色和人本关怀的人文精神;它凝聚着充满完美性和理想性的积极现实主义内核,其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再现蕴含着崇尚真善美的理想精神,彰显出积极向上的力量。反思精神、人文精神和理想精神构成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现实主义精神的三个支柱,最终达成具有传统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当下性、民族性与世界性高度融合的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非虚构文艺 现实主义精神 反思精神 人文精神 理想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教学要素多态融合研究
2
作者 冯丹娃 王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新文科”建设为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理念,随着新文科理念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跨学科交流、凝聚多学科的智慧和力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结合新文科背景下人文社会学科融通整合的课程建设要求,基于新文科建设的契机,从教学资源、... “新文科”建设为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理念,随着新文科理念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跨学科交流、凝聚多学科的智慧和力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结合新文科背景下人文社会学科融通整合的课程建设要求,基于新文科建设的契机,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媒介、学习路径等五个方面对教学要素进行阐释,并通过多态融合概念的界定,将新文科多态融合的教学要素模型进行构建,探究适合新文科发展要求的新的教学全过程重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新文科多态融合教学模式的新保障。从该视角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体现新文科教育教学理念学科育人、课程育人的理性价值,为教育教学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而培养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文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多态融合 教学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峥 朱沛雨 赵志毅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当今学校美术教学重“技术应用”轻“审美体悟”,过度强调“技艺手段”的训练,忽视“审美感知”能力提升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美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惕和反思。审美感知是人对美的特征及其意义的发现、感受、认识... 当今学校美术教学重“技术应用”轻“审美体悟”,过度强调“技艺手段”的训练,忽视“审美感知”能力提升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美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惕和反思。审美感知是人对美的特征及其意义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关键作用,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和主要目标。基于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通感性、思维性、情感性和文化性特征,美术教学需要从“整体观”的建立、“通感”能力的培养、“第一印象”的捕捉、“情感素养”的陶冶、文化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着手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审美感知 艺术教育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创业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戚昕 张瑛 于华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8,共7页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业管理课程既肩负着促进学生个体全面成长、履行高校培育人才职责、助推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使命,也面临着忽视思政主导作用、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案例陈旧落后、教学实践流于表面、创业竞赛背离初心等困境挑...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创业管理课程既肩负着促进学生个体全面成长、履行高校培育人才职责、助推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使命,也面临着忽视思政主导作用、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案例陈旧落后、教学实践流于表面、创业竞赛背离初心等困境挑战。为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指出各高校应基于新文科建设指导思想,通过思政教育贯穿主导、数智赋能创新教学形式、立足本土深挖情境案例、实践落地深化校企共育、回归创业彰显竞赛本质等途径,改革优化创业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杰出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创业管理课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方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人文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蔡红艳 黄满 +3 位作者 翟惠敏 梁思静 林俊 胡迎春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14,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人文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时间顺序将护生分为两组,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的轮转实习护生57名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的轮转实习护生57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人文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时间顺序将护生分为两组,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的轮转实习护生57名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的轮转实习护生57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实践带教模式教学,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人文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职业认同感、人文关怀能力、教学评价。结果 试验组56名、对照组54名护生完成研究。试验组实践能力考核成绩、职业认同感总分、人文关怀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对教学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师资、学习机会、总体收获方面的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对护生实施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人文教学,能够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与职业认同感,有效促进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护理教育 临床教学 临床实习 人文素质 课程人文 职业认同感 人文关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软硬技能并重的实践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兰兰 聂小菲 +6 位作者 李艳 柯丽 孙莉 曹琼雅 肖娟 罗贻雪 陶玲瑄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软硬技能并重理念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并评价实践效果。方法选取药护学院2021级护理本科生92名为对照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22级护理本科生85名为观察组,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 目的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软硬技能并重理念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并评价实践效果。方法选取药护学院2021级护理本科生92名为对照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22级护理本科生85名为观察组,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软硬技能并重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混合式教学,强化临床思维、人文关怀、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等软技能。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考试总分及硬技能、反馈指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沟通交流、人文关怀及临床思维软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学生对其教学方法7个方面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课程思政视域下软硬技能并重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硬技能和软技能,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护理学 实验教学 课程思政 软技能 硬技能 教学改革 人文关怀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生命取向的教学反思与重构
7
作者 龙庆 吴支奎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4,共6页
数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触发教育领域发生深层次变革,重塑了教育形态。然而,数智技术在为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教育主体带来诸多挑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基于生命立场检视当下,数智时代教学存在技术理性的僭越、... 数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触发教育领域发生深层次变革,重塑了教育形态。然而,数智技术在为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教育主体带来诸多挑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基于生命立场检视当下,数智时代教学存在技术理性的僭越、情感理性的缺位、学习者自主性的消弭等遮蔽主体生命的风险。究其根本在于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技术工具价值至上理念的偏颇以及数智技术依赖的裹挟。教学不仅是对知识的传递,更是围绕具有主体情感和完整个性的人发生的活动。立足“具体”的生命个体,数智时代教学应着眼于教学生命价值实现,加强主体关怀,重视人文教育,增强主体生命体验和师生交往情感联结,打造具有温度的教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教学变革 生命立场 人文教育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技术、艺术抑或其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家军 何心玥 杨舒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6,共9页
关于“教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是对教学本质的再认识。无论是把教学视为技术还是艺术,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将教学与其等同。把教学视为技术,教学容易沦为精准控制的预期操作,失去对人的发展的整体关怀,师生成了“单向度的人”... 关于“教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是对教学本质的再认识。无论是把教学视为技术还是艺术,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将教学与其等同。把教学视为技术,教学容易沦为精准控制的预期操作,失去对人的发展的整体关怀,师生成了“单向度的人”;把教学视为艺术,容易导致学生主体失语,教学实践乱象频发,教学方向陷入迷茫。教学源于生命、立于生命、循于生命、达于生命,所以教学应该是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过程。通过教学更好地促进教学主体的生命成长,应确定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注重教学主体的生命彰显,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场域,注重教学过程的生命生成,唤起教学评价的生命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技术 艺术 生命 生命成长 生命价值取向 生命彰显 生命生成 生命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规训到艺术升华:智能时代教学审美的审思
9
作者 郭文良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2,共9页
作为一项崇高且神圣的事业,教学具有重要的审美品性。教学审美是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智能时代的教学审美,对于唤醒个体的审美自觉、提升教学品质、深化教学改革等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智能时代的教学审美也... 作为一项崇高且神圣的事业,教学具有重要的审美品性。教学审美是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智能时代的教学审美,对于唤醒个体的审美自觉、提升教学品质、深化教学改革等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智能时代的教学审美也存在被技术规训的隐忧,表现为技术至上的教学思维、虚拟现实的教学情境、流程固化的教学模式、算法偏误的教学评价,使教学陷入“唯技术论”的陷阱,导致教学审美的异化。从美学视角审视,艺术升华理应成为智能时代教学审美的价值转向。智能时代教学审美的实现,需要捍卫教学的审美旨趣,回归教学的育人本真;深化教学的艺技融通,打造教学的艺术之美;凸显教学的真实情境,丰盈教学的审美体验;激发教学想象力,拓宽教学的审美空间;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的审美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教学审美 技术规训 教学艺术 艺技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模拟法庭教学的实践模式及其重塑路径
10
作者 自正法 傅琳凡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4,共8页
根植于学院式教育的传统模拟法庭实践课程过于强调呈现一场完美的庭审表演,忽视理论与实践、学科与学科之间真正的交叉融合,怠于吸纳新兴科技元素,致使教学理念缺乏前沿性、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难以适应新时代实施... 根植于学院式教育的传统模拟法庭实践课程过于强调呈现一场完美的庭审表演,忽视理论与实践、学科与学科之间真正的交叉融合,怠于吸纳新兴科技元素,致使教学理念缺乏前沿性、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难以适应新时代实施学训一体,培养新文科复合型法治人才的新要求。为全面深化法学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亟需秉持“创新、融合、协同、共享”的新文科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模拟法庭教学所覆盖的法律职能领域,推动法学学科与其他数字化学科有机交叉融合,构建双师指导协同机制和智能化模拟法庭云端教学平台,丰富模拟法庭教学的内在价值和外延意义,培养法科学生的多元化、综合性能力。开展实务经验讲座、实地观摩、旁听庭审等第二课堂,带领学生深入实务进行实战演练,从而激发模拟法庭教学的内生活力。以深化模拟法庭改革促进新文科建设,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法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模拟法庭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法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电子文件管理》“双擎驱动”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11
作者 许晓彤 曹菀修 马诗芮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4,共6页
新文科建设要求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为档案学科的发展抛来了新锚点。论文结合学生反馈的调查数据,指出实践教学是提升《电子文件管理》教学质效、呼应新文科建设要求的关键。在重塑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新文科建设要求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为档案学科的发展抛来了新锚点。论文结合学生反馈的调查数据,指出实践教学是提升《电子文件管理》教学质效、呼应新文科建设要求的关键。在重塑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了涵盖场域广度、参与深度的“双擎驱动”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基础型、进阶型、创新型三种实践教学类型,并结合课堂教学实效论述其实现方式,以期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持续推动《电子文件管理》课程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电子文件管理 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育赋能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学理建构与实施策略
12
作者 杨睿 傅敏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在新时代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日益成为推动课程整合、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不仅重构了知识组织方式和教学实践逻辑,更推动教育价值从工具理性走向生命观照,体现出课程结构与育人理念... 在新时代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日益成为推动课程整合、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不仅重构了知识组织方式和教学实践逻辑,更推动教育价值从工具理性走向生命观照,体现出课程结构与育人理念的深层转型。当前艺术跨学科教学实践普遍存在理念碎片化、策略操作化、课程系统性不足等问题。教师应采取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艺术课程跨学科教学效果:主题设计的美育与学科逻辑融合,目标设计的素养统整导向,任务设计的表达驱动与整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情境浸润与多模态参与,以及评价策略的多维指标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艺术课程 跨学科教学 知识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视角下“苏作”的产业振兴及其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牧 陈雪 林鸿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0,共11页
“苏作”作为苏州造物艺术与人文经济传统的智慧结晶,是苏州文化精髓的表征,其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使之在人文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样本价值和意义。基于历史梳理,回溯“苏作”概念形成之路,以及通过对“苏作”的变革创... “苏作”作为苏州造物艺术与人文经济传统的智慧结晶,是苏州文化精髓的表征,其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使之在人文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样本价值和意义。基于历史梳理,回溯“苏作”概念形成之路,以及通过对“苏作”的变革创新与当代产业分析,重读“苏作”的曲折奋起,能够展现人文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的、历史的联系和作用机制,体现“苏作”的人文经济学意蕴。在人文经济学的关照下,以可持续发展观、整体观、系统观统摄“苏作”的发展路径,擘画“苏作”产业的未来图景,这符合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需求,也符合人文经济学强调的人的福祉在文化与经济相互赋能中实现的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苏作 造物艺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在职场适应度与人文执业能力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新华 李巧巧 +1 位作者 刘彦 侯铭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在职场适应度和人文执业能力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教育者提高实习护生人文执业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归属感量表、护士职场适应度量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对30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在职场适应度和人文执业能力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教育者提高实习护生人文执业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归属感量表、护士职场适应度量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对30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总分(103.65±18.46)分,职场适应度总分(67.58±12.24)分,人文执业能力总分(108.78±18.03)分。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职场适应度和人文执业能力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均P<0.05),临床归属感在职场适应度和人文执业能力间中介效应占比为61.52%。结论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在职场适应和人文执业能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可通过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归属感及职场适应度,提高其人文执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临床教学 临床归属感 职场适应 人文执业能力 人文关怀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人文实践的教学及其教学论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和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1,共7页
对教学本质问题的探讨,为教学理论的科学化发展作出过历史贡献。但教学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识的一面,也有人文实践的特性。从人文实践的视角解读教学本质,意味着教学具有理解性、情感性、身体性、境遇性等属性。近50年以来,国内外基于人... 对教学本质问题的探讨,为教学理论的科学化发展作出过历史贡献。但教学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识的一面,也有人文实践的特性。从人文实践的视角解读教学本质,意味着教学具有理解性、情感性、身体性、境遇性等属性。近50年以来,国内外基于人文实践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对于改进课堂教学,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与身心健康,积累了实践经验。基于此,当代教学论需要在本质与现象、课程与教学、发展与评价、教师与学生等理论范畴上,作出契合人文实践意义上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人文实践 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理念下应用型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子迎 张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在分析应用型文科实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文科”理念助推文科实验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重构文科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建立以应用文科为对象、以综合实验教学为抓手的教学体系结构。从综合性新文科人才的培养理念提升、新文科... 在分析应用型文科实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文科”理念助推文科实验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重构文科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建立以应用文科为对象、以综合实验教学为抓手的教学体系结构。从综合性新文科人才的培养理念提升、新文科实验教学的体系重构、应用文科综合实验课程的多元建设和应用文科实验室的高度开放与广泛共享等方面拓展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维度和深度。将“新文科”背景下的应用文科生培养成为具有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复合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应用文科综合实验 实验教学体系 新文科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学术”内涵的异化:现状、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欧阳光华 周子怡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教学学术”概念的提出既为教学地位和职能的复归寻绎到一条崭新思路,也确证了教学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价值意蕴。在实践中,“教学学术”却面临内涵异化的风险。目前来讲,“教学学术”的内涵大致被异化为以下四类表现,即优秀教学、教学... “教学学术”概念的提出既为教学地位和职能的复归寻绎到一条崭新思路,也确证了教学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价值意蕴。在实践中,“教学学术”却面临内涵异化的风险。目前来讲,“教学学术”的内涵大致被异化为以下四类表现,即优秀教学、教学与科研结合、学术性教学、教学科研化。究其原因是对优秀大学教学属性的片面化理解,对日益多元的教育目标的简单堆砌,“教学学术”成果难以被测量、公开、评价,大学教学管理中技术理性的过度膨胀。建议从“价值追求-角色定位-组织支持-制度保障”等四个维度探索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学术 内涵 异化 人本位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独特优势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佳佳 李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108,共6页
文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一,在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方面具有其他载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更容易为个性化特征明显、感性思维较强的年轻一代艺术学子所接受。为此,艺术院校应当直面现实困境,发挥特色优势,坚持破立结合,努力思... 文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一,在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方面具有其他载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更容易为个性化特征明显、感性思维较强的年轻一代艺术学子所接受。为此,艺术院校应当直面现实困境,发挥特色优势,坚持破立结合,努力思考文艺育人的新方向、新思路、新突破,勇辟蹊径。基于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探索艺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路径,旨在为艺术院校思政教育建设提供参考,为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艺术院校 思政课教学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以云冈文化英语教学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苏雪梅 关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57,共4页
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为地方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创造了条件。基于新文科的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采用“五个融合”即地方文化+英语、线上+线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性评价+终结性... 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为地方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创造了条件。基于新文科的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采用“五个融合”即地方文化+英语、线上+线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实现地方文化英语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手段的优化及教学评价的完善,将地方文化有效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旨在培养了解和热爱地方文化、具有文化自觉和自信、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对外传播地方文化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大学英语教学 地方文化 云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遗憾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祖兵 赵力慧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教学遗憾是指教师在遵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竭尽所能地开展教学活动后仍发现现实教学与理想教学之间存在差距而引发的一种后悔感,以及渴望进一步优化教学的迫切感。它不等于且不包含教学失误。教学失误是教学科学层面上的一个事实性存在... 教学遗憾是指教师在遵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竭尽所能地开展教学活动后仍发现现实教学与理想教学之间存在差距而引发的一种后悔感,以及渴望进一步优化教学的迫切感。它不等于且不包含教学失误。教学失误是教学科学层面上的一个事实性存在,表明教师的教学存在问题,而教学遗憾则是教师教学艺术层面上的一种心理状态,表明教师在追求卓越教学。教学遗憾若为教师所意识与所重视,便能助力教师的深度发展,促成美好的教学生活,达致教学的卓越境界。其生成的前提是理想教学的无限性,生成的基础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生成的关键是教师发展的蝶化性。教学遗憾虽具有重要价值,但教师不能故意制造遗憾,也不能有意回避遗憾。为更好地发挥教学遗憾的价值,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理性地认识遗憾;释放教学想象,敏锐地发现遗憾;注重教学反思,深入地分析遗憾;善于教学探索,坚守学生立场、把守学习立场、恪守学科立场,持续地转化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遗憾 教学失误 教学艺术 理想教学 现实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