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面内剪切模量测试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润 郝自清 +1 位作者 刘刘 王雅娜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1,共11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作为一种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依据GJB 10311—2021的双切口面内剪切实验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切口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效应导致标距区平均剪切应力计... 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作为一种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依据GJB 10311—2021的双切口面内剪切实验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切口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效应导致标距区平均剪切应力计算结果偏高,使得面内剪切模量测试结果与V形缺口剪切实验偏差可达30%。为此,本工作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与双切口剪切实验相结合,开发一种面内剪切力学性能测试的新方法。为消除切口处应力集中的影响,提出采用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利用DIC实测标距区内面内平均剪切应变与数值计算应变之间的方差构造目标函数,迭代获得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为便于工程应用,通过优化试样切口深度,实现单次实验即可获得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和面内剪切强度,并采用SiC/SiC正交层合陶瓷基复合材料进一步验证了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可同时准确测定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和强度,测试结果与V形缺口实验结果偏差小于5%。相较V形缺口剪切实验,该方法实验工装和试样尺寸更小,更适用于高温面内剪切实验。SiC/SiC复合材料面内剪切应力-应变存在典型的屈服点,且屈服后剪切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线性应变强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足尺模型抗弯试验及极限弯矩计算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红林 孙向东 +2 位作者 季振明 蒋峰 马玉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了解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简称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2座组合梁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制作25 m长工字形组合梁及30 m长箱形组合梁足尺模型进行抗弯试验,研究组合梁在弯曲荷载下的裂缝发展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及不同截面高度应变... 为了解预应力UHPC-RC无腹筋组合梁(简称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2座组合梁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制作25 m长工字形组合梁及30 m长箱形组合梁足尺模型进行抗弯试验,研究组合梁在弯曲荷载下的裂缝发展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及不同截面高度应变等。结果表明:2种组合梁最终受弯破坏时,1条主裂缝快速发展为贯穿弯曲裂缝,组合梁裂缝细密;荷载~挠度曲线较为饱满,刚度折减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明显推迟,结构性能更为优良;开裂前组合梁截面受力发展满足平截面假定,出现主裂缝后逐渐不满足平截面假定。为考虑组合梁截面在极限状态不满足平截面假定的情形,基于UHPC材料本构关系,提出采用体外预应力筋极限理论推导组合梁极限弯矩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与平截面假定理论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梁极限弯矩计算方法较平截面假定理论计算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结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A可逆热敏变色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晓辉 董黎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综述了BPA可逆热敏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以及复配法、无机包覆法、微胶囊法、湿成膜法和近年来的2,6-单取代双酚A复合膜新方法,并分析了2,6-单取代法中膜结晶相变与二醛、酚醛树脂及胶种的关系。2,6-单取代双酚A线型或芳香酚醛树脂... 综述了BPA可逆热敏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以及复配法、无机包覆法、微胶囊法、湿成膜法和近年来的2,6-单取代双酚A复合膜新方法,并分析了2,6-单取代法中膜结晶相变与二醛、酚醛树脂及胶种的关系。2,6-单取代双酚A线型或芳香酚醛树脂及其复合膜有机体系的设计与研究将进一步推动该类材料在具有可调的迟滞响应相变智能窗口,超低温变色敏感性、变色深度、稳定性,环境友好型合成树脂及塑料及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2 6- 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位错与弹性椭圆夹杂干涉问题的一般解答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又文 宁志华 蒋持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19,24,共7页
获得反平面一般荷载下 ,弹性椭圆夹杂问题的精确解 ,将复变函数的分区全纯函数理论 ,Cauchy型积分 ,应力函数的奇性主部分析 ,Rie-mann边值问题相结合 ,求得了各复势函数之间的解析关系 ,并将问题归结为一个初等复势函数方程的求解 .在... 获得反平面一般荷载下 ,弹性椭圆夹杂问题的精确解 ,将复变函数的分区全纯函数理论 ,Cauchy型积分 ,应力函数的奇性主部分析 ,Rie-mann边值问题相结合 ,求得了各复势函数之间的解析关系 ,并将问题归结为一个初等复势函数方程的求解 .在一般荷载下获得级数形式精确解 ;在若干特殊情形下获得封闭形式解 .求出了由夹杂引起的干涉能及位错干涉力的解析表达式 ,并绘出了干涉力的变化曲线 ,研究了位错力随位错方位的变化规律 .解答的特殊情形与已有若干文献结果一致 ,并纠正了其中的一个错误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柔性对土-结构相互作用系统响应影响的一个解析解 被引量:2
5
作者 梁建文 金立国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9-810,共12页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通过SH波入射均匀半空间中二维埋置半圆形刚柔复合基础-单质点模型,推导土-刚柔复合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解析解,并验证解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基础柔性对于系统响应峰值与系统频率有较大影响。考虑基础柔性后,...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通过SH波入射均匀半空间中二维埋置半圆形刚柔复合基础-单质点模型,推导土-刚柔复合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解析解,并验证解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基础柔性对于系统响应峰值与系统频率有较大影响。考虑基础柔性后,上部结构相对响应峰值相比全刚性基础结果均有一定减小,且系统频率也会产生向低频偏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口语教学刍议
6
作者 张晓容 殷延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26-128,共3页
英语口语技能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要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必须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三方面入手 ,即教师应组织和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英语口语技能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要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必须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三方面入手 ,即教师应组织和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积极配合老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污秽条件下复合绝缘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贾志东 曾智阳 +3 位作者 陈灿 杨朝翔 王希林 闫振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85-892,共8页
为研究特殊污秽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耐电蚀损及漏电起痕性能,在实验室中模拟特殊污秽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现场运行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加速老化试验(简称"平面法")。平面法中使用硅藻土、氯化钠、碳单质、镍粉按一定比例混... 为研究特殊污秽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耐电蚀损及漏电起痕性能,在实验室中模拟特殊污秽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现场运行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加速老化试验(简称"平面法")。平面法中使用硅藻土、氯化钠、碳单质、镍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涂覆在试样表面以模拟特殊污秽条件。平面法中加压时间只需15 min,根据试样耐电蚀损水平将其性能评定为6-10 k V 3个等级。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材料表面电蚀损过程的机理,发现平面法的严格性高于斜面法,并且具有更好的区分度。最后,建议了新的耐漏电起痕性能试验方法,以供修改制定相关标准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承式钢桁半结合桥桥面系的受力状态及改善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晔芝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8,共6页
针对下承式钢桁半结合桥横梁的面外弯曲和混凝土桥面板受拉的问题,以64和96 m下承式钢桁半结合桥为例,对3种现浇混凝土板施工方法桥面系的受力状态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由跨中向两端逐个节间固联纵、横梁后再浇筑混凝土板... 针对下承式钢桁半结合桥横梁的面外弯曲和混凝土桥面板受拉的问题,以64和96 m下承式钢桁半结合桥为例,对3种现浇混凝土板施工方法桥面系的受力状态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由跨中向两端逐个节间固联纵、横梁后再浇筑混凝土板的方法,可使横梁的面外弯矩大幅度减少。据此提出预制板不设纵梁和待混凝土预制板全部上桥就位并释放横梁面外弯曲后再固联纵梁与横梁的2种施工方法。采用这2种施工方法可以基本消除一期恒载作用下横梁的面外弯矩和混凝土板中的轴向拉应力,如果再加上压重等措施,则可进一步消除或减少二期恒载和活载引起的横梁面外弯矩和混凝土板中的轴向拉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节点辛元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应力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童瑶 姚玉喆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9-516,共8页
通常情况下,常规位移有限元法获得的应力结果比位移精度低一阶次,且面外应力难以满足连续性要求.联合最小势能原理和H-R变分原理,构造出包含位移和3个面外应力两类变量的20节点六面体辛元.由于两类变量采用高阶插值函数近似,无需引入单... 通常情况下,常规位移有限元法获得的应力结果比位移精度低一阶次,且面外应力难以满足连续性要求.联合最小势能原理和H-R变分原理,构造出包含位移和3个面外应力两类变量的20节点六面体辛元.由于两类变量采用高阶插值函数近似,无需引入单元内部的非协调位移项,因此相关理论的推导过程非常简单.与Hamilton部分混合元不同,该辛元涉及的变量沿3个坐标方向均做离散处理,不受单元厚度和结构几何形状的限制.数值实例表明20节点辛元的数值结果收敛稳定.在粗糙网格的情况下,与20节点位移元相比,该文单元的面外应力更接近精确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荷载刚性桩复合地基修正密度法稳定分析改进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吉福 郑刚 +2 位作者 龚晓南 谢永利 陈昌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3-36,共4页
基于柔性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绕流滑动时的桩土作用分析,改进了用于稳定分析的修正密度法。滑动面圆心外侧填料密度不作修正,拉中性面以上的正摩擦力增大桩间土密度,拉中性面以下的负摩擦力减小桩间土的密度,并考虑了桩身抗拉强度对拉... 基于柔性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绕流滑动时的桩土作用分析,改进了用于稳定分析的修正密度法。滑动面圆心外侧填料密度不作修正,拉中性面以上的正摩擦力增大桩间土密度,拉中性面以下的负摩擦力减小桩间土的密度,并考虑了桩身抗拉强度对拉中性面位置和桩间土修正密度的影响,将端阻力的反力换算到桩端土密度中。分析表明,滑动面圆心外侧填料和桩间土密度修正方法的变化对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小,存在软土下卧层时,桩端土密度修正对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大。工程实例证明改进后的修正密度法分析结果与工程实际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19
11
作者 葛桂萍 肖铁军 +1 位作者 陈才扣 马学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5,共4页
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改革实验设备,开发基于FPGA全新实验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过程的组织管理,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 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改革实验设备,开发基于FPGA全新实验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过程的组织管理,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今后的实践教学进一步改革作了一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值流形方法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高峰 冯伟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5,502,共5页
数值流形方法在进行接触判断时,传统的直接判断法在三维情况下检索困难,计算量大,对大规模工程问题是不适用的。为此,本文将公共面法引入三维数值流形方法的接触判断,使接触判断的计算量大大减少。目前,数值流形方法主要应用于岩石力学... 数值流形方法在进行接触判断时,传统的直接判断法在三维情况下检索困难,计算量大,对大规模工程问题是不适用的。为此,本文将公共面法引入三维数值流形方法的接触判断,使接触判断的计算量大大减少。目前,数值流形方法主要应用于岩石力学分析,为了拓宽其应用领域,作者比较了复合材料与岩石结构的异同,将其应用于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快、精度高,弥补了有限元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的19a生半天然杉阔混交林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志明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127,134,共6页
19a生半天然杉阔混交林乔木层层次结构分化明显,应用最大受光面法可将乔木层明显划分为2个亚层,第Ⅰ亚层树高≥13.0 m。林分平均胸径13.7 cm,平均树高14.6 m,株数密度2867株/hm^2,单位面积蓄积量309.7 m^3/hm^2。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的... 19a生半天然杉阔混交林乔木层层次结构分化明显,应用最大受光面法可将乔木层明显划分为2个亚层,第Ⅰ亚层树高≥13.0 m。林分平均胸径13.7 cm,平均树高14.6 m,株数密度2867株/hm^2,单位面积蓄积量309.7 m^3/hm^2。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的平均胸径分别为17.1 cm和10.3 cm,平均树高分别为16.4 m和10.6 m;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的株数分别占全林的43.60%和56.40%,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占全林的74.98%和25.02%。乔木层共有17种树种,杉木占绝对优势,重要值为61.88%;第Ⅰ亚层有8种树种,第Ⅱ亚层有17种树种,杉木在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均占绝对优势,重要值分别为76.20%和58.31%。乔木层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SW、均匀度E和生态优势度ED分别为17,1.46,0.36和0.62,其中第Ⅰ亚层分别为8,0.83,0.28和0.78;第Ⅱ亚层分别为17,1.80,0.44和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间隔复合材料面内压缩性能的数值模拟
14
作者 陈红霞 曹海建 黄晓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1-184,共4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建立了三维间隔复合材料的细观模型;对材料施加1.5mm的面内压缩位移载荷,研究材料的破坏模式及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从宏观角度观察,材料上下面板应力较大,容易发生破坏;芯材应力较小,不易发生破坏。... 利用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建立了三维间隔复合材料的细观模型;对材料施加1.5mm的面内压缩位移载荷,研究材料的破坏模式及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从宏观角度观察,材料上下面板应力较大,容易发生破坏;芯材应力较小,不易发生破坏。从细观角度观察,上下面板的经纱、纬纱、接结经纱的应力较大,是承载主体;树脂的应力较小,起次要作用。上下面板的纬纱平均应力最大,且分布具有随机性。材料的破坏模式主要是上下面板树脂破碎、树脂与纤维严重脱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阶段教学改革的深化
15
作者 匡计洪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05-109,共5页
本文从对教学改革的认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培训教师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深化教学改革的问题。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FEMFIPWA求解复杂旋转体散射(英文)
16
作者 芮锡 胡俊 柳清伙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有限元与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求解复杂旋转体的散射问题。内部电场采用基于点元和边元基函数的有限元方法计算,同时在旋转体的外表面的场采用基于三角基函数及脉冲基函数的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计算。采用这种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有限元与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求解复杂旋转体的散射问题。内部电场采用基于点元和边元基函数的有限元方法计算,同时在旋转体的外表面的场采用基于三角基函数及脉冲基函数的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计算。采用这种方法处理复杂大尺度的旋转体问题能节省计算的内存和计算时间,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径技术教学运用组合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林秀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1-82,共2页
借鉴积累的经验 ,优选教学方法 ,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在技术评定与理论测试中 ,成绩均好于对照组。说明组合教学法遵循了现代田径教学规律 ,注重了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技术动作 ;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 借鉴积累的经验 ,优选教学方法 ,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在技术评定与理论测试中 ,成绩均好于对照组。说明组合教学法遵循了现代田径教学规律 ,注重了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技术动作 ;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优化了教学过程 ,使田径运动教学更加合理、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复合材料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18
作者 张双燕 余勋 +3 位作者 王福利 周煜 金晶 任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0期265-267,共3页
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复合材料学作为一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 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复合材料学作为一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根据复合材料学课程的特点,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3个方面探讨了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有效植入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的复合材料实验教学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郭智兴 鲜广 熊计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205,共4页
针对复合材料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CDIO模式的实验教学方法。构建了具有工程性、先进性、课程性、综合性的项目库,学生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等环节完成项目。以电子封装用高热导率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的项目... 针对复合材料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CDIO模式的实验教学方法。构建了具有工程性、先进性、课程性、综合性的项目库,学生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等环节完成项目。以电子封装用高热导率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的项目为例,介绍了添加金属、陶瓷和碳系材料颗粒进行填充的思路,填料成分与粒度设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与检测,导热复合材料封装应用等实验环节。基于CDIO的项目实现过程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工科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孔复合探针在平面叶栅流场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东 雷志军 +3 位作者 刘建明 马磊 武卉 郝晟淳 《航空发动机》 2016年第3期67-73,共7页
结合流场校测和压气机叶栅试验测试方法的研究工作,应用算术平均、质量平均和掺混均匀法3种数据处理方法,获得了叶栅流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对比和误差分析,探索了复合探针在叶栅流场测量中的应用范围及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探针... 结合流场校测和压气机叶栅试验测试方法的研究工作,应用算术平均、质量平均和掺混均匀法3种数据处理方法,获得了叶栅流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对比和误差分析,探索了复合探针在叶栅流场测量中的应用范围及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探针在跨声速、俯仰角为-15°~15°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气动特性,3种数据处理方法均可用于平面叶栅流场测量。通过流场校测和叶栅试验,验证了复合探针在流场测量中具有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其数据处理方法为叶栅流场提供了基础性的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