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作学习对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1
作者 郭洪亮 薛瑞 +3 位作者 王永顺 姚蕾 刘惠 许文鑫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94,共9页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与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的内在关系,揭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命意义感在二者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为干预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合作学习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生命...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与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的内在关系,揭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命意义感在二者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为干预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合作学习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隐性逃课行为量表对904名体育师范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26.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AMOS26.0与Bootstrap方法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与效应分析。结果:①合作学习与隐性逃课行为存在负相关,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生命意义感存在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生命意义感与隐性逃课行为存在负相关。②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生命意义感分别在合作学习与隐性逃课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③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命意义感在合作学习与隐性逃课行为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结论:①合作学习对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②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命意义感间接负向预测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师范生 合作学习 隐性逃课行为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 生命意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中职示范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行为问题诊断与对策——基于课堂观察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志新 孟歌 徐小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1,50,共13页
中职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文献的基础上,基于问题类型分析法、师生对话深度分析法、课堂有效性提问分析法、S-T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行为分析法5种课堂观察法,以2所国家中职示... 中职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文献的基础上,基于问题类型分析法、师生对话深度分析法、课堂有效性提问分析法、S-T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行为分析法5种课堂观察法,以2所国家中职示范校的48名专业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课例进行编码和分析,并与北京1所国家中职示范校4位教师的8节课例分析结果做对比。结果显示,两校教师课堂教学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侧重理论知识学习、忽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弱、教学组织和应用能力不强、小组合作学习质量不高、评价方式单一等共性问题。根据上述痛点问题,结合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等,提出国家落实职校教师准入制度,设立由政府、职校、企业或行业联合开办的“产业学院”,为教师提供深度企业实践机会;学校加强新手教师岗前培训,建立教师顶岗实习考核机制;专业课教师强化职教前沿理论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教师教学行为 教学诊断 课堂观察 教师专业发展 中职示范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准备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天雪 李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5,共4页
深化课程改革的条件之一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而教师素质的外显就是教师行为的改进与优化。教师教学准备行为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从行为观察、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和教学评价的角度,并通过统计测量、权重计算最终可以形成《教师教学准备行为... 深化课程改革的条件之一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而教师素质的外显就是教师行为的改进与优化。教师教学准备行为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从行为观察、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和教学评价的角度,并通过统计测量、权重计算最终可以形成《教师教学准备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是教师教学行为整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教师教学准备行为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新手型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课堂教学行为的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海龙 周特跃 欧佩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2-755,758,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探讨体育教师(专家——新手型)教学效能感及其课堂教学行为的状况、差异与关系。结果显示:体育教师(专家——新手型)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专家型体育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及其各维...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探讨体育教师(专家——新手型)教学效能感及其课堂教学行为的状况、差异与关系。结果显示:体育教师(专家——新手型)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专家型体育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及其各维度明显优于新手型体育教师,而他们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专家型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表现优良,其课堂教学行为以及各行为领域的表现都要明显优于新手型体育教师,新手型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表现尚未成熟,各方面有待改善提高;体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总体教学效能感与课堂教学行为各领域及教学行为总体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一般教学效能感与课堂教学行为各领域及教学行为总体相关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 新手型 体育教师 教学效能感 课堂教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智泓 黄珊 +1 位作者 杜军 李永瑞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了探讨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模型,我们对14名主班教师进行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对102名主班教师进行了核检表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幼儿园主班教师的8项鉴别胜任特征和6项基准胜任特征,前者包括成就动机、职业偏好、团队合作、发展... 为了探讨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模型,我们对14名主班教师进行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对102名主班教师进行了核检表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幼儿园主班教师的8项鉴别胜任特征和6项基准胜任特征,前者包括成就动机、职业偏好、团队合作、发展他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服务意识和影响力;后者包括应变能力、诚实正直、团队管理、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关系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主班教师 胜任力模型 行为事件访谈 鉴别胜任特征 基准胜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之比较 被引量:70
6
作者 张建琼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3,共4页
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师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上,方法以“过程———结果法”尤为盛行,但也表现出对象理解的片面、方法使用的不恰当等问题。与此相应,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必然走向:对课堂教学行为认识的澄清,现实基础上的课... 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师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上,方法以“过程———结果法”尤为盛行,但也表现出对象理解的片面、方法使用的不恰当等问题。与此相应,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必然走向:对课堂教学行为认识的澄清,现实基础上的课堂教学行为改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行为 师生互动行为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行为及发展特征——基于“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同课异构课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冯秀梅 夏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7,206,共13页
基于NVivo视频分析技术,采用改进后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PFIAS,结合S-T分析法以及滞后序列分析法(LSA)对“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12个相同课题的获奖视频进行分析。从师生行为比率、教学模式类型及显著行为转换等方面,全面... 基于NVivo视频分析技术,采用改进后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PFIAS,结合S-T分析法以及滞后序列分析法(LSA)对“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12个相同课题的获奖视频进行分析。从师生行为比率、教学模式类型及显著行为转换等方面,全面剖析青年教师优质课堂的教学行为结构特征、行为交互特征及发展特征,为未来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提供示范与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优质课堂中教师多利用表扬、接纳和共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问题驱动,倾向于间接引导,课堂气氛融洽;大部分课堂师生行为比例恰当,行为转换率适中,符合混合式教学模式;行为交互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交互丰富的同时,兼顾单行为的持续性,保证行为相对稳定,强化操作行为与激发—回应—反馈(IRF)行为序列互动,互动良好有序;从发展趋势来看,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逐步得到加强。但优质课中开放问题的比例仍需提升,课堂的生成问题应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物理优质课 教学行为 同课异构 教师专业发展 PFI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相关理论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48,共4页
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不同于其他场域中的道德生活,规范性、强制性和引导性是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所具有的特性,依据学校社会组织理论,师生关系道德生活、班级组织道德生活、课堂行为道德生活和品德课程道德生活是学校场域中道德生活... 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不同于其他场域中的道德生活,规范性、强制性和引导性是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所具有的特性,依据学校社会组织理论,师生关系道德生活、班级组织道德生活、课堂行为道德生活和品德课程道德生活是学校场域中道德生活的基本结构,进行编码检验表明,这一基本分析架构具有客观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场域 学校道德生活 师生关系道德生活 班级组织道德生活 课堂行为道德生活 品德课程道德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教师教学转型发展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姚佳佳 李艳 +1 位作者 金松涛 潘金晶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7,80,共12页
技术革新推动的传统课堂教学变革已成为传统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转型的意愿和态度是影响其在教学中技术使用情况及效果的重要原因,通过提供更多真实具体的传统教师教学转型发展过程与成功案例改变教师观念和技... 技术革新推动的传统课堂教学变革已成为传统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转型的意愿和态度是影响其在教学中技术使用情况及效果的重要原因,通过提供更多真实具体的传统教师教学转型发展过程与成功案例改变教师观念和技术应用意愿,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某中学特级教师的生物课为例,通过对其技术融入课堂的教学视频进行分析,研究传统课堂的专家型教师在技术融入课堂中存在的教学行为特征及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剖析其教学转型发展的过程。研究发现:在信息技术融入的课堂中,传统专家型教师会经历保守期、适应期、突变期、熟练期四个基本的教学转型发展阶段,并且整体在教师角色转换、技术使用程度、合作活动设计等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基于以上结果,该文从加强教师对新型教学理论的学习、开展基于实践的教研和合作教研、教师发展与教研重点关注攻克的方向等角度对传统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转型 技术融入课堂 教学行为 教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课小组讨论中的组织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晨 罗晓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年第3期42-46,共5页
基于Jeremy Harmer和Penny Ur关于小组讨论中教师组织行为理论,采用课堂观察和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环节小组讨论活动中的组织行为。研究发现:在阅读课读后环节小组讨论活动中熟手教师组织行... 基于Jeremy Harmer和Penny Ur关于小组讨论中教师组织行为理论,采用课堂观察和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环节小组讨论活动中的组织行为。研究发现:在阅读课读后环节小组讨论活动中熟手教师组织行为优于新手教师;在组织行为策略和小组讨论组织意识上两类教师均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提出如下建议:关注分工与技巧指导,培养良好的小组讨论习惯;提高分层和参与意识,减少低效的小组讨论监控;重视汇报与过程评价,落实小组讨论的目标任务;提高组织与监控意识,提升小组讨论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师 英语阅读课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学段体育课中教师因素对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玉兰 王丽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探讨教师因素对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差异。以上海市284节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及其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测量法、观察法和调查法等分析不同学段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教... 探讨教师因素对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差异。以上海市284节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及其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测量法、观察法和调查法等分析不同学段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教师因素(包括性别、教龄和教学行为)与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小学和初中学生体育课中MVPA时间百分比均未达到50%的课堂时间标准,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小学和初中体育课中教师在教学指导和课堂管理行为上的用时均为最高,小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和动作示范行为用时显著高于初中教师,而初中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和观察行为用时显著高于小学教师;小学和初中体育课中男教师执教班级的MVPA时间百分比均高于女教师,而教龄仅与小学生体育课MVPA时间百分比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教师的促进健康行为对小学和初中体育课MVPA时间百分比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观察行为仅对初中生体育课中MVPA时间百分比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表明:教师因素对小学和初中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今后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教师特征 教学行为 身体活动水平 体育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