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3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30-Day Oral Administration Studies of Liposoluble Tea Polyphenols in Rats 被引量:2
1
作者 Liang-Peng Lin Da Sun +4 位作者 Yue-Fei Wang Da-Wei Li Shi-Kang Zhang Yue-Jin Zhu Pu-Ming He 《茶叶》 2013年第4期325-332,共8页
Tea polyphenols is a natural antioxidant with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ity.However,the weak liposolubility and low bioavailability limit their application.As a result,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tea polyphenols com... Tea polyphenols is a natural antioxidant with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ity.However,the weak liposolubility and low bioavailability limit their application.As a result,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tea polyphenols comes into being.The prepared liposoluble tea polyphenols was suggested as a good candidate antioxidant for edible-oil and fats products.But,safety studies on liposoluble tea polyphenols are limited.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ynthesize liposoluble tea polyphenols and evaluate its toxicity in Sprague-Dawley rats on oral administration at dietary levels of 1,2 and 4% for 30 days.There were no adverse effects on general condition,growth,food intake,feed conversion efficiency,haematology parameters,clinical chemistry values and organ weights.High-dose males exhibited a higher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 and a lower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and high-dose females showed a lower albumin and globulin levels.These slight changes were considered of no toxicological significance.Necropsy and histopathology findings revealed no treatment-related changes in any of the organs.Thus,the results allowed us to conclude that the liposoluble tea polyphenols properly utilized in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could be devoid of any toxic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溶性茶多酚 口服给药 SPRAGUE-DAWLEY 大鼠 天然抗氧化剂 血红蛋白浓度 器官重量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Retention Rate of Green Tea Catechins Components and Tea Polyphenol by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被引量:8
2
作者 Hong-Chun Cui Jian-Yong Zhang +3 位作者 Ji-Zhong Yu Xu-Xia Zheng Cun Ao Yu-Xiao Mao 《茶叶》 2013年第4期356-361,共6页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ixation,rolling,and dry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the retention rate of green tea catechins components and tea polyphenol.Different fixation processes(rotary dr...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ixation,rolling,and dry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the retention rate of green tea catechins components and tea polyphenol.Different fixation processes(rotary drumfiring,microwave,steam-blasting),rolling process(weight of rolling,gently press rolling and traditional rolling),drying process(stove drying,roasting dehydration,baked fried drying) were adopted.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the retention rate of catechins component and tea polyphenol was analyzed.It showed that the microwave fixation process,gently press rolling process,baked fried dry process were beneficial to keep high levels of EGCG,C,EGC,EC,E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儿茶素 加工工艺 茶多酚 保留率 组分 干燥处理 固定方法 蒸汽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保鲜的PVAL/CA/TP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维思 郭柯赟 +1 位作者 黄飞鸿 李凤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9,39,共7页
以聚乙烯醇(PVAL)为成膜基材,添加不同配比的柠檬酸(CA)和茶多酚(TP),采用流延法制备PVAL/CA/TP复合薄膜。研究了CA的添加量对PVAL基薄膜力学性能、阻隔性能、耐水性能等的影响,并用所制备的复合薄膜进行柑橘的保鲜测试。结果表明,随着C... 以聚乙烯醇(PVAL)为成膜基材,添加不同配比的柠檬酸(CA)和茶多酚(TP),采用流延法制备PVAL/CA/TP复合薄膜。研究了CA的添加量对PVAL基薄膜力学性能、阻隔性能、耐水性能等的影响,并用所制备的复合薄膜进行柑橘的保鲜测试。结果表明,随着CA含量不断增加,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CA含量(PVAL质量的百分数)为6%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7.54 MPa,较未添加CA/TP的薄膜提高了28.22%。随着CA含量增加至8%,薄膜的拉伸强度降低,而断裂伸长率继续上升至最大值为655.27%。薄膜在CA含量为6%时水蒸气透过系数(WVP)值达到最低,为0.97 (g·mm)/(m^(2)·h·kPa),表现出最佳的气体阻隔性,同时吸水率也达到最低,为10.27%,因此CA含量为6%时薄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后选取CA含量为6%时的薄膜进行柑橘保鲜测试,与未包装薄膜和市售聚乙烯、聚氯乙烯薄膜包装的柑橘相比,经PVAL/CA/TP薄膜包装的柑橘表现出较好的保鲜效果,柑橘的失重率上升趋势最为缓慢,在贮藏14 d后仍未出现任何腐烂现象,这保持了柑橘的商品价值,为食品保鲜薄膜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柠檬酸 茶多酚 耐水性 复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天然保鲜剂对低盐泡菜的保鲜效果
4
作者 罗爱国 董春芳 +2 位作者 史胜利 刘晓夏 胡变芳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140,共6页
为研究天然保鲜剂应用于低盐发酵泡菜的保鲜效果,选取新鲜白菜为原料,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泡菜制作工艺进行低盐发酵。试验选取不同浓度(0.375%、0.25%、0.125%)的茶多酚、肉桂酸钾、大蒜素3种天然保鲜剂对泡菜进行浸泡处理,在常温贮藏1,8,... 为研究天然保鲜剂应用于低盐发酵泡菜的保鲜效果,选取新鲜白菜为原料,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泡菜制作工艺进行低盐发酵。试验选取不同浓度(0.375%、0.25%、0.125%)的茶多酚、肉桂酸钾、大蒜素3种天然保鲜剂对泡菜进行浸泡处理,在常温贮藏1,8,15,22,29 d过程中测定总酸含量和菌落总数的变化,最后对泡菜的色泽、香味、滋味、质地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泡菜的理化指标与添加保鲜剂的浓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常温下贮藏29 d后,以添加浓度0.375%、0.25%、0.125%作为参照对比分析,添加茶多酚浓度为0.375%的泡菜的菌落总数从2.26×10^(6) CFU/g下降至4.91×10^(5) CFU/g,储藏第29天时抑菌效果最好;添加大蒜素浓度为0.25%的泡菜的菌落总数从2.54×10^(6) CFU/g下降至3.72×10^(5) CFU/g,储藏第29天时抑菌效果最好;添加肉桂酸钾浓度为0.125%的泡菜的菌落总数从1.17×10^(6) CFU/g下降至4.84×10^(5) CFU/g,储藏第22天时抑菌效果最好。添加0.25%大蒜素时泡菜的感官品质最佳,能在储藏过程中维持良好的风味,减少不良风味的产生。添加保鲜剂的泡菜的抑菌效果仍然较好,泡菜均未出现腐败、胀袋现象,保鲜效果比较明显,均可有效储藏30 d,可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泡菜 茶多酚 大蒜素 肉桂酸钾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茶多酚研究发展动态与热点分析
5
作者 吕朝燕 王宇星 +1 位作者 陈小琴 袁兵杰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56,共14页
茶多酚是一类从茶叶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医药、食品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CNKI和WOS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1953-2023年茶多酚研究论文进行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7... 茶多酚是一类从茶叶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医药、食品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CNKI和WOS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1953-2023年茶多酚研究论文进行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70年来,CNKI和WOS数据库中茶多酚研究论文数量均呈逐渐增长趋势。CNKI数据库中,论文主要发表在《福建茶叶》《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学》等期刊上,轻工业手工业学科的发文最多,基金资助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为主;WOS数据库中,论文主要发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期刊上,属于Food Science Technology学科的发文最多,基金资助以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等为主;②从国家间的合作来看,中国发文量最大,同United States以及Philippines、Sri Lanka、Singapore等亚洲国家合作研究紧密,与India合作较少;③CNKI数据库中,浙江大学、江南大学、西南大学等是主要的研究机构,杨贤强、王岳飞、沈生荣等团队是国内主要的研究团队,国内研究涉及茶多酚的提取、抗氧化特性及其药理活性等方面;WOS数据库中,Rutgers University Systerm、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Zhejiang University等是主要的研究机构,Hara Y和Mukhtar H是主要的研究团队,国际研究更加关注茶多酚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④CNKI数据库中,“抗氧化”“壳聚糖”“保鲜”等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茶多酚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是国内研究的前沿领域;WOS数据库中,关键词“catechins”“epigallocatechin gallate”“inhibition”等出现频率较高,国际研究前沿聚焦茶多酚与人体健康间的互作关系。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动态,明确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网络图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基于活性氧-线粒体途径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邓婷婷 皮锦蝉 +3 位作者 彭小平 姚于飞 李义全 李文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442,共9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首要致死病因,其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失衡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机制。线粒体是ROS产生的主要场所,也是ROS攻击的靶点。大量研究证实,茶多酚能够调控ROS生成和保护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对...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首要致死病因,其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失衡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机制。线粒体是ROS产生的主要场所,也是ROS攻击的靶点。大量研究证实,茶多酚能够调控ROS生成和保护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对心血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因此,本文在介绍ROS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概括了ROS-线粒体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茶多酚对ROS的清除作用,并重点对近年来茶多酚通过ROS-线粒体途径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从ROS-线粒体视角阐明了茶多酚主要通过调控线粒体融合与分裂蛋白的表达、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程度、维持细胞钙稳态、减轻线粒体DNA损伤以及调控线粒体凋亡的信号转导以改善心血管疾病,并进一步对茶多酚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ROS) 线粒体 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 信号转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茶多酚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亚硝酸盐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嘉惠 曹爱巧 +6 位作者 胡祥娜 陈希平 张佳程 邓红进 谭北平 张玲 迟淑艳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79-3993,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茶多酚(TP)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亚硝酸盐耐受性的影响。选择840尾平均体重为(0.25±0.00)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对照组(TP0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茶多酚(TP)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亚硝酸盐耐受性的影响。选择840尾平均体重为(0.25±0.00)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对照组(TP0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00(TP100组)、300(TP300组)、500(TP500组)、700(TP700组)、1500(TP1500组)和3000 mg/kg(TP3000组)TP的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TP对凡纳滨对虾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TP0组相比,TP500组、TP700组和TP1500组肝体比显著提高(P<0.05),TP500组肥满度显著提高(P<0.05)。2)各组间凡纳滨对虾全虾水分、粗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TP0组相比,TP500组、TP700组、TP1500组和TP3000组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TP0组相比,TP300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甘油三酯含量、TP700组肝胰腺总胆固醇含量以及TP500组肝胰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TP700组肝胰腺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与TP0组相比,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TP500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脂滴密度显著降低(P<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试验组肝胰腺阳性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5)与TP0组相比,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热休克蛋白70(HSP70)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TP700组肝胰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P500组和TP700组肝胰腺酚氧化酶(PO)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TP700组肝胰腺免疫缺陷蛋白(IMD)、对虾抗菌肽(Pen)、甲壳素(crustin)、抗脂多糖因子(ALF)和溶菌酶(LZM)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6)亚硝酸盐胁迫后,与TP0组相比,TP700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肝胰腺P53、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半胱天冬蛋白酶-8(Caspase-8)和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00~700 mg/kg TP能够改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脂质沉积,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并增强其对亚硝酸盐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茶多酚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亚硝酸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健康效应研究进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丹 王姗姗 +3 位作者 张洁茹 郑芹芹 张相春 陈红平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92,共14页
茶多酚是茶叶里含量最高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对茶多酚的研究历史缺乏系统性总结。系统梳理了茶多酚的发现、命名及功能应用的事件,并简要论述其在免疫调控、抗炎和氧化应激等方面的健康功效以及发挥活性的多酚羟基结构基... 茶多酚是茶叶里含量最高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对茶多酚的研究历史缺乏系统性总结。系统梳理了茶多酚的发现、命名及功能应用的事件,并简要论述其在免疫调控、抗炎和氧化应激等方面的健康功效以及发挥活性的多酚羟基结构基础,为茶多酚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支撑。此外,对新型茶多酚纳米生物材料解决茶多酚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难题的研究进行了概述。新型茶多酚纳米生物材料具有高稳定性、安全性和多功能的特点,有望推动茶多酚的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茶单宁 抗氧化 茶多酚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TP)对家禽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詹勇 李进昌 杨贤强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74-76,共3页
选用14日龄健康的海佩科内用仔鸡48羽,随机分成试验(24羽)和对照(24羽)两组.试验组在饲粮中添加0.25%的茶多酚(TP),研究TP对鸡免疫功能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TP对自然感染法氏囊病鸡,有明显提高(p<0.05)鸡血液中红细胞C_(3b)受体和... 选用14日龄健康的海佩科内用仔鸡48羽,随机分成试验(24羽)和对照(24羽)两组.试验组在饲粮中添加0.25%的茶多酚(TP),研究TP对鸡免疫功能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TP对自然感染法氏囊病鸡,有明显提高(p<0.05)鸡血液中红细胞C_(3b)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及保护鸡脾脏正常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发现TP对公母鸡法氏囊的重量有不同影响.本试验表明,TP具有提高家禽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免疫功能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接枝顺序三元共价复合物对蓝莓花青素的稳态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欣 黄金路 +2 位作者 陈梦琳 冯论益 朱桂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9,共7页
以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结冷胶(gellan gum,GG)和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为原料,采用美拉德接枝法和碱处理法制备不同接枝顺序共价复合物(WPI-GG-TP和WPI-TP-GG)。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表明三元复合物之间... 以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结冷胶(gellan gum,GG)和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为原料,采用美拉德接枝法和碱处理法制备不同接枝顺序共价复合物(WPI-GG-TP和WPI-TP-GG)。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表明三元复合物之间形成共价键,考察三元共价复合物对蓝莓花青素(blueberry anthocyanins,ACNs)的稳态化作用。WPI-GG-TP负载ACNs后负载率为21.80%,平均粒径为806.68 nm,而WPI-TP-GG负载ACNs后负载率为18.68%,平均粒径为688.08 nm。热分析结果表明WPI-TP-GG负载ACNs后,热峰温度相较于ACNs提高了2.51℃,说明WPI-TP-GG可以提高ACNs的热稳定性。抗氧化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先接枝GG的三元复合物负载ACNs后,具有更高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储存稳定性,而先接枝TP的三元复合物具有更高的羟自由基清除率、铁还原力和热稳定性,例如,WPI-GG-TP-ACNs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游离ACNs相比提高了29.62%,而WPI-TP-GG-ACNs羟自由基清除率和铁还原力分别提高了55.96%和1.4倍。本实验结果为食品功能因子递送系统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发挥优良特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结冷胶 茶多酚 蓝莓花青素 共价复合物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亚硝酸钠和茶多酚的油炸猪肉中碳纳米颗粒对小鼠体内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琼珠 李庆舒 +3 位作者 蒙瑶 骆莹 施琳 袁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目的】在冷鲜猪肉中添加亚硝酸钠(NaNO_(2))和茶多酚(TP)后油炸,探究其碳纳米颗粒(CNPs)对小鼠体内毒性的影响。【方法】将无添加物(对照组)、添加NaNO_(2)和添加TP的生猪肉油炸后获得CNPs,分别用剂量为5、15 mg/kg的CNPs对BALB/c雄... 【目的】在冷鲜猪肉中添加亚硝酸钠(NaNO_(2))和茶多酚(TP)后油炸,探究其碳纳米颗粒(CNPs)对小鼠体内毒性的影响。【方法】将无添加物(对照组)、添加NaNO_(2)和添加TP的生猪肉油炸后获得CNPs,分别用剂量为5、15 mg/kg的CNPs对BALB/c雄性小鼠进行灌胃。【结果】CNPs可明显抑制小鼠体质量增加,显著减少血液中红细胞(RBC)数、白细胞(WBC)数、血红蛋白(Hb)质量浓度和血小板(PLT)数(P<0.05);影响小鼠肝脏和肾脏功能;HE染色结果显示,CNPs对肝脏和结肠有明显的损伤作用;显著降低肝脏和结肠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等抗氧化酶的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增加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干扰素(IFN-γ)水平(P<0.05)。相较于灌胃从NaNO_(2)浸渍后油炸的猪肉中提取的CNPs的小鼠,灌胃从TP浸渍后油炸的猪肉中提取的CNPs的小鼠的体质量缓慢降低,脏器损伤较轻。此外,肠道微生物分析显示,CNPs可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及多样性,尤其是可减少肠道中与抑制结肠炎发生密切相关的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增加与败血症和阑尾炎相关的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NaNO_(2)可加剧肠道中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的减少和Bacteroides相对丰度的增加,而TP则可有效缓解上述肠道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变化。【结论】相较于对照组,添加NaNO_(2)的生猪肉油炸后产生的CNPs对小鼠的损害更严重;与对照组和添加NaNO_(2)的生猪肉油炸后产生的CNPs相比,添加TP可降低CNPs的体内毒性。这为预防CNPs引起的体内毒性提供了方向,也为评估红肉制品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颗粒 高温加工食品 体内毒性 亚硝酸钠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及ATP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兰军 毛雁 熊正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59,72,共4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及ATP酶活性的影响,为茶多酚作为运动补剂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训练组和训练加药组,训练组和训练加药组按照训练模型进行为期6周的耐力训练...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及ATP酶活性的影响,为茶多酚作为运动补剂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训练组和训练加药组,训练组和训练加药组按照训练模型进行为期6周的耐力训练,最后一次训练进行一次力竭运动,力竭运动后取心肌组织并进行样本处理。内容:通过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模型,测定心肌线粒体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过氧化氢(H2O2)、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研究茶多酚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结论:茶多酚可明显提高大鼠心肌线粒体在大强度耐力运动中的能量供给、抗氧化能力,防止心肌线粒体的氧化损伤,保证了运动中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心肌线粒体 Atp酶活性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运动小鼠心肌钙离子、ATP酶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霞 路新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62-1063,1086,共3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运动小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小鼠力竭运动为模型,观察茶多酚对心肌组织钙离子(Ca2+)含量、钠泵(Na+-K+-ATPase)和钙泵(Ca2+-ATPase)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运动小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小鼠力竭运动为模型,观察茶多酚对心肌组织钙离子(Ca2+)含量、钠泵(Na+-K+-ATPase)和钙泵(Ca2+-ATPase)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C)的影响。结果:力竭运动可引起小鼠心肌组织Ca2+和MDA含量显著升高,心肌组织Ca2+-ATPase、Na+-K+-ATPase、SOD、GSH-Px和T-AOC的显著下降,而茶多酚可抑制小鼠力竭运动后心肌Ca2+和MDA含量显著升高,抑制小鼠心肌Ca2+-ATPase、Na+-K+-ATPase、SOD、GSH-Px和TAC的显著下降。结论:茶多酚可减少力竭运动后自由基对心肌组织的攻击,具有保护力竭运动后心肌的功能和防止心肌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心肌 自由基 三磷酸腺苷酶 钙离子 力竭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及其提取物EGCG抑制MPTP致α-突触核蛋白聚集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兰 陈敏 +3 位作者 李旭冉 李昕 杨巍巍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0-683,共4页
目的研究茶多酚及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帕金森病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引起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 目的研究茶多酚及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帕金森病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引起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聚集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食蟹猴(10~12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茶多酚对照组(TP组)、帕金森病模型组(MPTP组)和茶多酚治疗组(MPTP+TP组),每组4只。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茶多酚对照组灌胃给予茶多酚80 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组静脉给予MPTP诱导PD模型;茶多酚治疗组在PD模型建立后给予茶多酚治疗80 d。实验动物经安乐死后,分离脑组织,ELISA法检测不同脑区寡聚化α-syn含量。体外培养MES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细胞外添加α-syn单体或寡聚体后,再经MPP+和/或EGCG处理,ELISA法检测细胞内α-syn寡聚体的量,MTT法检测各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情况。结果 MPTP增加猴脑组织寡聚化α-syn含量,治疗性给予茶多酚减少MPTP引起的α-syn聚集。体外研究表明,MPP+可明显增加对照组、α-syn单体和寡聚体处理组细胞的细胞内α-syn寡聚体的量,而茶多酚提取物EGCG可以抑制MPP+引起的细胞内α-syn聚集,并缓解MPP+所致细胞损伤。结果茶多酚及其提取物EGCG可以抑制PD神经毒素MPTP引起α-syn聚集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Α-突触核蛋白 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萎凋过程中氨基酸和多酚在叶茎内的时空变化特征
15
作者 程海燕 屠琳玥 +3 位作者 陈琳 徐安安 谢亨通 徐平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7,共15页
叶茎内的氨基酸和多酚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对于形成茶叶风味物质至关重要。系统解析了叶片和嫩茎中氨基酸和多酚的差异积累模式以及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萎凋过程中叶片的酚氨比为4.66~6.36,高于嫩茎(1.97~2.59);嫩茎中... 叶茎内的氨基酸和多酚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对于形成茶叶风味物质至关重要。系统解析了叶片和嫩茎中氨基酸和多酚的差异积累模式以及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萎凋过程中叶片的酚氨比为4.66~6.36,高于嫩茎(1.97~2.59);嫩茎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鲜叶,嫩茎中游离氨基酸占干质量的7.44%,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占干质量的2.22%。鲜叶和嫩茎间存在44个差异积累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其中3个非蛋白质氨基酸(茶氨酸、氨基丁酸和豆叶氨酸)在嫩茎中高积累;叶片和嫩茎中茶多酚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存在97个差异积累的多酚类物质,酯型儿茶素和大部分黄酮及黄酮苷在叶片中相对高积累,而非酯型儿茶素在嫩茎中相对高积累。萎凋过程中叶片内游离氨基酸总量上升,而嫩茎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持续下降,叶片和嫩茎中分别有21个和15个氨基酸类物质的含量在萎凋过程中显著变化;叶片和嫩茎中多酚总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分别存在49个和35个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在萎凋过程中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原料的叶茎比例对于后续加工中茶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为基于原料叶茎考量的萎凋调控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萎凋 叶茎 游离氨基酸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褐素和茶多酚摄入对采食氧化鱼油大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谭大雁 王清湘 +5 位作者 毛湘冰 范祥奇 杨恒 黄冰 张斐然 王建萍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19-4528,共10页
旨在通过饲喂氧化鱼油(oxidized fish oil,OFO)饲粮在大鼠上建立动物营养性氧化应激模型,探讨灌服茶褐素(theabrownin,TB)能否改善氧化应激对大鼠肝的负面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且以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为正对照。试验选取3... 旨在通过饲喂氧化鱼油(oxidized fish oil,OFO)饲粮在大鼠上建立动物营养性氧化应激模型,探讨灌服茶褐素(theabrownin,TB)能否改善氧化应激对大鼠肝的负面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且以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为正对照。试验选取32只健康的21日龄断奶的Wistar大鼠(雄性),平均体重(BW)为55.58 g,随机分为4个处理(n=8),即对照组、OFO组、OFO+TP组和OFO+TB组,TP和TB的灌服剂量均为200 mg·kg^(-1)BW,含OFO饲粮从试验第9天开始饲喂,整个试验持续23 d。结果显示:饲喂含OFO饲粮降低了大鼠的体重,诱导大鼠肝发生病理变化,显著提高了肝的脏器指数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肝的总抗氧化能力及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肝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蛋白质羰基和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P<0.05),显著上调了Bax、Caspase3和Keap-1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了Bcl-2、Nrf2、HO-1和NQO-1的mRNA表达水平(P<0.05);灌服TB或TP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缓解OFO攻毒对大鼠的体重及肝的结构和功能的负面影响,提高了饲喂氧化鱼油饲粮大鼠肝的抗氧化能力(P<0.05),改善了饲喂氧化鱼油饲粮大鼠肝中细胞凋亡和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P<0.05)。综上可知,灌服TB能改善OFO攻毒大鼠的肝损伤,这可能与其改善抗氧化功能和细胞凋亡有关,且TB的作用效果类似于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褐素 茶多酚 氧化鱼油 抗氧化能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及微生物生长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杨乐 刘丽莉 +2 位作者 丁玥 程伟伟 肖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为加强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该文针对猪肉货架期较短的缺点,将茶多酚与卵白蛋白进行复合,加入壳聚糖制备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液(TP-OVA)应用于猪肉保鲜,通过探究猪肉品质的变化研... 为加强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该文针对猪肉货架期较短的缺点,将茶多酚与卵白蛋白进行复合,加入壳聚糖制备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液(TP-OVA)应用于猪肉保鲜,通过探究猪肉品质的变化研究可食膜的保鲜性能,建立猪肉中微生物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贮藏12 d后,2%(质量分数)TP膜液处理的猪肉pH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发现2%TP膜液处理的猪肉蛋白质变性温度最高,分别为58.16、81.17℃,热稳定性最好;色差与核磁测定结果说明2%TP膜液处理使猪肉具有最佳的保水性;2%TP膜液处理使得猪肉的质构特性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且微观结构最佳。膜液处理组的菌落总数相较于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2%TP处理组的微生物最大生长速率最小,说明抑菌效果最佳。综上所述,TP添加量为2%膜液的抗氧化抑菌性能最佳,以期为开发天然高效的新型肉品包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卵白蛋白 可食膜 猪肉保鲜 微生物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三磷酸和茶多酚复合处理对鲜切苹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阮雁春 刘红艳 +1 位作者 沈宏璇 王炜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86,共8页
分析质量分数1%茶多酚(TP)和不同浓度腺苷三磷酸(ATP)复合处理对鲜切苹果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并初步探究TP和ATP复合处理抑制贮藏期间鲜切苹果的褐变和延长货架期的机制。结果表明:与蒸馏水(CK组)相比,TP+ATP处理能够有效延缓鲜切苹果... 分析质量分数1%茶多酚(TP)和不同浓度腺苷三磷酸(ATP)复合处理对鲜切苹果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并初步探究TP和ATP复合处理抑制贮藏期间鲜切苹果的褐变和延长货架期的机制。结果表明:与蒸馏水(CK组)相比,TP+ATP处理能够有效延缓鲜切苹果贮藏期间硬度及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以及褐变指数和失重率的增加,促进γ-氨基丁酸的积累;TP和ATP复合处理总体上可有效提高鲜切苹果总酚含量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且降低鲜切苹果贮藏期间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综上,TP和ATP复合处理可有效提高贮藏期间鲜切苹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并抑制其褐变、病原菌生长,从而延长鲜切苹果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三磷酸 茶多酚 鲜切苹果 褐变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抑菌型卵磷脂脂质体降低犬口腔异味的效果评价
19
作者 李云亮 栾艺 +2 位作者 严子华 段玉清 马海乐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5,共9页
口腔微生态环境恶化是导致犬口腔异味的重要原因之一,缓解关键在于抑制犬口腔中有害菌的生长,特别是变形链球菌。本试验通过卵磷脂包埋ε-聚赖氨酸盐酸盐、乳酸链球菌素和茶多酚制备复合抑菌型卵磷脂脂质体(CAPL),测定其对变形链球菌的... 口腔微生态环境恶化是导致犬口腔异味的重要原因之一,缓解关键在于抑制犬口腔中有害菌的生长,特别是变形链球菌。本试验通过卵磷脂包埋ε-聚赖氨酸盐酸盐、乳酸链球菌素和茶多酚制备复合抑菌型卵磷脂脂质体(CAPL),测定其对变形链球菌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并通过犬喂食试验,评估CAPL对犬牙菌斑率、唾液分泌量、唾液抑菌能力、口腔菌群、口腔异味度、硫化物和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CAPL对变形链球菌的IC50为19.93 mg/mL,相比非包埋型抑菌卵磷脂的IC50(43.13 mg/mL)降低53.79%,1.2 g/(kg·bw)的CAPL剂量属于安全剂量范围。犬喂食试验结果显示,喂食4 d时,试验组犬唾液抑菌能力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是对照组的4.85倍,正常组的1.24倍;喂食8 d时,试验组犬牙菌斑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86.50%(P <0.05),犬口腔异味消除率达93.33%;喂食12 d时,犬唾液分泌量、硫化物含量和氨含量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 0.05),硫化物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3.83%(P <0.05),氨含量较对照组降低82.04%(P <0.05);喂食20 d时,犬口腔中链球菌属相对丰度从试验前的9.29%降至2.24%。结果表明,CAPL能有效提高犬口腔抑菌能力并缓解犬口腔异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异味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乳酸链球菌素 茶多酚 卵磷脂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涂膜对‘玫瑰香’葡萄保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贺胤 黑鸿爱 +1 位作者 赵蕊 石飞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6,共7页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茶多酚复合涂膜对‘玫瑰香’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探究最佳的复合浓度,为复合涂膜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5、10、15 g/L)与15 g/L的茶多酚溶液复合制备成涂膜...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茶多酚复合涂膜对‘玫瑰香’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探究最佳的复合浓度,为复合涂膜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5、10、15 g/L)与15 g/L的茶多酚溶液复合制备成涂膜液,对新鲜采摘的‘玫瑰香’葡萄进行处理,并置于0℃环境下贮藏,每10 d取样1次,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及酶活性的变化,研究复合涂膜对‘玫瑰香’葡萄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茶多酚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涂膜均可减缓‘玫瑰香’葡萄的腐烂率、失重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抑制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其中,15 g/L茶多酚和10 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复合涂膜对葡萄的保鲜效果最佳,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保持较高水平,有效降低果实的脱粒率以及抑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浓度和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等方面考虑,15 g/L茶多酚和10 g/L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对‘玫瑰香’葡萄的贮藏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羧甲基纤维素钠 复合涂膜 ‘玫瑰香’葡萄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