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n the penetration of jacketed rods with striking velocities of 0.9-3.3 km/s into semi-infinite targets 被引量:6
1
作者 Kui Tang Jin-xiang Wang +1 位作者 Hai-ping Song Nan Zho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76-489,共14页
In this study,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numeric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on the penetration of semi-infinite 4340 steel targets by a homogeneous 93 W rod and two types of jacketed rods with strikin... In this study,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numeric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on the penetration of semi-infinite 4340 steel targets by a homogeneous 93 W rod and two types of jacketed rods with striking velocities of 0.9-3.3 k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acketed rods produced typical“co-erosion” damage at all test velocities, except for the 93 W/1060 Al jacketed rod, which switched from an early “bi-erosion” damage to later “co-erosion” damage at a striking velocity of 936 m/s. However, the homogeneous 93 W rod always forms a large mushroom head during the penetration process. The damage mechanisms of these two types of jacketed rods differ for striking velocities of 0.9-2.0 km/s, but this difference gradually decreases with increased striking velocity. For velocities of 2.0-3.3 km/s, all three types of projectiles exhibit typical hydrodynamic penet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amage mechanisms of the two types of jacketed rods are almost identical. For the same initial kinetic energy, the penet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jacketed rods is distinct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homogeneous 93 W rods.Compared with jacket density, jacket strength shows a mor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amage mechanism and penet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jacketed rod. Finally, an existing theoretical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penetration depth of jacketed rods on semi-infinite targets in the co-erosion mode is modified. It transpires that-in terms of penetration depth-the modified theoretical model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observations for 93 W/TC4 and 93 W/1060 Al jacketed rods penetrating semi-infinite 4340 steel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cketed rod Semi-infinite target Damage mechanism Penetration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弹头夹心弹斜侵彻金属靶特性
2
作者 侯云锟 唐奎 +3 位作者 王金相 顾敏辉 郝戌龙 王积锐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27,共15页
为研究不同弹头形状对夹心弹斜侵彻金属靶的影响,开展3种不同弹头形状夹心弹斜45°侵彻4340钢靶的试验,并结合数值仿真对夹心弹与钨合金射弹进行对比,对3种夹心弹的侵彻过程及其侵彻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动能斜侵彻的... 为研究不同弹头形状对夹心弹斜侵彻金属靶的影响,开展3种不同弹头形状夹心弹斜45°侵彻4340钢靶的试验,并结合数值仿真对夹心弹与钨合金射弹进行对比,对3种夹心弹的侵彻过程及其侵彻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动能斜侵彻的情况下,夹心弹的侵彻性能优于均质钨合金射弹,但由于夹心弹外套与弹芯之间较大的阻力差距,使夹心弹的弹道偏转更严重;当夹心弹以约1450 m/s速度侵彻斜45°的4340钢靶时,半球形弹头夹心弹斜侵彻的弹道稳定性最好,而截锥形弹头夹心弹的弹道偏转最大;斜侵彻过程可分为头部镦粗偏转、稳定斜侵彻、侵彻终止3个阶段,夹心弹侵彻弹道偏转主要表现在头部镦粗偏转阶段之后;弹头形状对夹心弹弹道偏转影响的根本因素是开坑阶段夹心弹弹头所受侧向力大小与弹坑形态;截锥形弹头夹心弹在头部镦粗偏转阶段所受合阻力方向与夹心弹轴向夹角最大,偏转力矩最大,弹头发生的弯曲变形最大,同时初始弹坑下,侧面与弹头斜锥面几乎平行,进而导致其侵彻弹道偏转最大;半球形弹头夹心弹在开坑阶段受到的偏转力矩最小,具有更好的侵彻弹道稳定性;不同的侵彻角度下,截锥形弹头夹心弹的弹道偏转受侵彻角度变化影响最大,半球形弹头夹心弹受侵彻角度影响程度最小,其斜侵彻弹道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心弹 斜侵彻 弹头形状 金属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成年雄性山魈的串笼训练
3
作者 庞运通 于辉 郭羽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天津市动物园现有珍稀野生动物200余种3000余只,集野生动物易地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宗旨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对圈养野生动物进行正强化行为训练已成为国内外动物园发展的大趋势。天津市动物园自... 天津市动物园现有珍稀野生动物200余种3000余只,集野生动物易地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宗旨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对圈养野生动物进行正强化行为训练已成为国内外动物园发展的大趋势。天津市动物园自2018年起将动物行为训练作为饲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灵长中心对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了正强化串笼训练,利用指令和响片的正向引导,加以食物作为奖励等培养期望行为,使其成功完成定位、跟随目标棒移位、蹲坐、进笼等训练项目。文章介绍了成年雄性山魈(Mandrillus sphinx)串笼训练的开展情况,总结了训练原理、训练项目、过程方法及所需时间,并对相关训练过程进行探讨,以期为业内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魈 行为强化 串笼训练 目标棒 强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陶瓷复合靶抗长杆弹侵彻性能和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平 李大红 +1 位作者 宁建国 经福谦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用DOP(depthofpenetration)实验研究了质量分数为 90 %的Al2 O3 陶瓷复合靶抗长杆弹侵彻性能。实验表明 :随陶瓷厚度的增加 ,以差分效益系数和靶平均阻力表征的陶瓷复合靶的抗长杆弹侵彻性能降低 ;盖板能增强陶瓷复合靶抗侵彻性能。对... 用DOP(depthofpenetration)实验研究了质量分数为 90 %的Al2 O3 陶瓷复合靶抗长杆弹侵彻性能。实验表明 :随陶瓷厚度的增加 ,以差分效益系数和靶平均阻力表征的陶瓷复合靶的抗长杆弹侵彻性能降低 ;盖板能增强陶瓷复合靶抗侵彻性能。对回收陶瓷和盖板的破坏特征分析表明 :长杆弹对陶瓷复合靶侵彻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侵彻和稳定侵彻两个阶段 ,但对薄靶和厚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2O3陶瓷复合靶 长杆弹 抗侵彻性能 实验研究 抗侵彻机理 穿甲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式战斗部对柱壳装药的毁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浦 余建斌 +1 位作者 梁安定 栗保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9-251,共3页
利用某原型杆式战斗部对带防护的柱壳装药模拟靶进行了易损性毁伤实验研究。针对离散杆式破片毁伤和冲击波超压毁伤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毁伤效应分析,与常用的Jacobs判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离散杆式破片和冲击波超压引爆带防护的柱壳装... 利用某原型杆式战斗部对带防护的柱壳装药模拟靶进行了易损性毁伤实验研究。针对离散杆式破片毁伤和冲击波超压毁伤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毁伤效应分析,与常用的Jacobs判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离散杆式破片和冲击波超压引爆带防护的柱壳装药较难,但可对目标结构进行毁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杆式战斗部 模拟靶 毁伤 离散杆式破片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杆式战斗部对飞机的毁伤工程计算 被引量:5
6
作者 沈波 张运法 +1 位作者 赖百坛 李向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离散杆式战斗部是一种特殊的预制破片战斗部 ,该文通过对典型空中目标的选取及易损性分析 ,建立离散杆式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包括离散杆坐标系和离散杆杀伤元素场的建立、动态交汇分析计算、侵彻计算、部件毁伤概率... 离散杆式战斗部是一种特殊的预制破片战斗部 ,该文通过对典型空中目标的选取及易损性分析 ,建立离散杆式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包括离散杆坐标系和离散杆杀伤元素场的建立、动态交汇分析计算、侵彻计算、部件毁伤概率和目标毁伤概率计算。在该计算模型的基础上 ,以某歼击机为例 ,编制计算程序进行分析计算 ,结果表明 ,离散杆式战斗部对目标有较好的毁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伤工程 计算模型 离散杆式战斗部 飞机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形态Haar小波法检测目标感兴趣区域 被引量:7
7
作者 宋燕星 袁峰 +1 位作者 丁振良 孙春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52-1758,共7页
对图像进行面向自动目标识别(Auto Target Recognition,ATR)的压缩其关键是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到目标感兴趣区域ROI(Region-of-interest),并将其与背景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特率的压缩。本文将形态Haar小波法与数学形态学方法相结合来实现目... 对图像进行面向自动目标识别(Auto Target Recognition,ATR)的压缩其关键是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到目标感兴趣区域ROI(Region-of-interest),并将其与背景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比特率的压缩。本文将形态Haar小波法与数学形态学方法相结合来实现目标ROI的检测,设计了新的目标ROI检测算子。对采集图像进行二维形态Haar小波分解,结合目标ROI检测要求的特点,仅在尺度信号域内应用设计的目标ROI检测算子,最终完成目标ROI的检测。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目标ROI的检测率最高可达到1.0000,而最低虚警率仅为0.0012;对含像素级别为102×102的图像,所需运算时间仅为10-1s。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算法对目标ROI检测效果好,运算简单,节省了运算时间和硬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Haar小波 数学形态学 自动目标识别 目标感兴趣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复合靶板抗长杆弹侵彻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麻震宇 曾首义 蒋志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7-731,共5页
采用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长杆弹垂直入射陶瓷/金属靶板的侵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重点研究了弹体入射速度在600~1400m/s情况下,陶瓷面板侧向约束的影响,发现侧向约束板存在最佳厚度,此时靶板的防护系数最高.
关键词 侵彻 复合靶板 数值模拟 侧向约束 长杆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杆弹侵彻半无限靶板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高光发 李永池 黄瑞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62,共7页
针对长杆弹垂直侵彻半无限厚靶板的问题,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弹体侵彻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就其对长杆弹归一化侵彻深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得出了长杆弹截面形状、头部形状、长径比、入射速度、弹靶材料密度比、弹靶材料泊松... 针对长杆弹垂直侵彻半无限厚靶板的问题,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弹体侵彻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就其对长杆弹归一化侵彻深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得出了长杆弹截面形状、头部形状、长径比、入射速度、弹靶材料密度比、弹靶材料泊松比、弹靶材料强度在长杆弹侵彻过程中的影响机理和其对最终归一化侵彻深度的影响规律。这些结论能够对长杆弹、防护装甲以及防护工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力学 长杆弹 侵彻规律 半无限靶板 杆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W杆式弹超高速撞击多层Q345钢靶毁伤及微观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名锐 冯娜 +4 位作者 蔡青山 陈春林 马坤 尹立新 周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为了解杆式弹超高速撞击多层薄钢靶的破坏过程及毁伤机理,开展了克级93W杆式弹正撞击多层Q345钢靶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金相显微镜,分析了超高速撞击实验后靶板材料的微观组织及... 为了解杆式弹超高速撞击多层薄钢靶的破坏过程及毁伤机理,开展了克级93W杆式弹正撞击多层Q345钢靶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金相显微镜,分析了超高速撞击实验后靶板材料的微观组织及成分。结果表明,超高速撞击作用下,靶板呈现出“翻唇”穿孔变形、花瓣状塑性变形、撕裂、撞击成坑及鼓包等破坏模式。靶板前3层毁伤以超高速穿孔为主,孔洞数目多但面积小,后几层靶板毁伤孔洞数目少且孔径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微观分析表明靶材在强冲击压力下发生晶粒碎化、熔化及再结晶,撞击过程中会形成微孔聚集与微裂纹,可见靶板失效主要是熔融混合物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与切应力下的剪切撕裂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W 杆式弹 多层Q345靶 微观分析 毁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式动能弹斜侵彻横向运动靶板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1
作者 邹运 刘天生 刘敏娜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利用LS-DYNA3D有限元软件对钨合金长杆弹斜侵彻运动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长杆弹剩余速度和靶板破坏程度的角度分析了动能弹体斜侵彻横向运动靶板的能力。从中得出了弹体的变化规律和靶板的物理图像,结果表明:长杆弹初速度及长细比... 利用LS-DYNA3D有限元软件对钨合金长杆弹斜侵彻运动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长杆弹剩余速度和靶板破坏程度的角度分析了动能弹体斜侵彻横向运动靶板的能力。从中得出了弹体的变化规律和靶板的物理图像,结果表明:长杆弹初速度及长细比、靶板运动方向及速度、靶板的倾角对弹体的侵彻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杆弹 斜侵彻 运动靶板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类聚能侵彻体鱼雷战斗部对目标毁伤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冬梅 陈智刚 +2 位作者 侯秀成 杨力 范少博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形成三类聚能侵彻体(射流、杆式射流和自锻破片)鱼雷战斗部进行目标毁伤数值模拟及对比分析,以寻求成型装药结构对毁伤效果的影响。给出了三类聚能侵彻体在水介质中的运动规律和破甲毁伤效果,为鱼雷...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形成三类聚能侵彻体(射流、杆式射流和自锻破片)鱼雷战斗部进行目标毁伤数值模拟及对比分析,以寻求成型装药结构对毁伤效果的影响。给出了三类聚能侵彻体在水介质中的运动规律和破甲毁伤效果,为鱼雷战斗部的设计及提高战斗部威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杆式射流 自锻破片 鱼雷战斗部 目标毁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杆式弹侵彻有限厚靶板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晓宁 何勇 张先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0-343,共4页
运用AUTODYN动力学仿真软件对高速(1.2~3km/s)杆式弹侵彻有限厚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计算了Lagrange算法和SPH算法以及不同计算规模下,杆式弹高速侵彻过程,对比分析了侵彻后效的工程计算结果,并研究了不同着速、着靶角和弹丸头部形状... 运用AUTODYN动力学仿真软件对高速(1.2~3km/s)杆式弹侵彻有限厚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计算了Lagrange算法和SPH算法以及不同计算规模下,杆式弹高速侵彻过程,对比分析了侵彻后效的工程计算结果,并研究了不同着速、着靶角和弹丸头部形状对弹丸侵彻后效的影响。算法分析表明,拉氏算法可以更好模拟侵彻界面变化,SPH则可以更好模拟材料破碎飞溅;Lagrange算法0.75mm网格和SPH算法0.5mm粒度即可满足算例问题的计算精度。并指出对高速杆式弹的侵彻研究和设计需要根据着速等初始状态的不同而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力学 杆式弹 有限厚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杆弹斜侵彻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大红 吴强 +1 位作者 张汉钊 张晓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8-165,共8页
利用二级轻气炮将直径4mm、长40mm的圆往形钨杆加速到1.5~2.1km/s的高速度,以入射角θ=0°~85°侵彻半无限钢靶。通过光电测试和回收样品的观察分析得到了钨杆击靶速度、入射角度对侵彻深度、坑体形状... 利用二级轻气炮将直径4mm、长40mm的圆往形钨杆加速到1.5~2.1km/s的高速度,以入射角θ=0°~85°侵彻半无限钢靶。通过光电测试和回收样品的观察分析得到了钨杆击靶速度、入射角度对侵彻深度、坑体形状以及弹靶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确认了斜侵彻时坑深的垂直分量与正入射时侵深之间的余弦变化关系。对所得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杆弹 斜侵彻 半无限靶 二级轻气饱 破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杆结构中弹簧刚度和有限元模型刚度融合修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子阳 谢寿生 +2 位作者 钱征文 龙门 彭靖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3-56,共4页
为建立更加准确的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对表征高压转子拉杆结构的盘与盘、拉杆与盘之间接触的力学模型进行研究,重构了接触部位的有限元模型。提出弹簧刚度矩阵和有限元模型刚度矩阵的融合修正方法,建立了包含接触的有限元... 为建立更加准确的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对表征高压转子拉杆结构的盘与盘、拉杆与盘之间接触的力学模型进行研究,重构了接触部位的有限元模型。提出弹簧刚度矩阵和有限元模型刚度矩阵的融合修正方法,建立了包含接触的有限元刚度整体优化模型。运用拉直算子将优化模型中需要修正的参数分离出来,结合实验模态分析得到的模态参数对有限元刚度矩阵进行了修正。实例证明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真实反映了拉杆联接的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的接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有限元模型 接触模型 目标融合 拉直算子 实验模态分析 拉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装药侵彻水夹层复合靶实验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6
作者 裴明敬 李成兵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5-19,共5页
设计了一种能形成聚能杆式弹丸的聚能装药结构,并使用该聚能装置进行了侵彻水夹层复合靶试验。结果表明,产生的聚能杆式弹丸在有效贯穿11mm厚的前置铝靶、3mm钢靶以及其后的650mm水夹层后,还贯穿多层后效钢靶,并在后效钢靶上形成了较大... 设计了一种能形成聚能杆式弹丸的聚能装药结构,并使用该聚能装置进行了侵彻水夹层复合靶试验。结果表明,产生的聚能杆式弹丸在有效贯穿11mm厚的前置铝靶、3mm钢靶以及其后的650mm水夹层后,还贯穿多层后效钢靶,并在后效钢靶上形成了较大口径的侵孔。另外,炸高对聚能装药侵彻水夹层复合靶效果有较大影响,合适的炸高有利于提高对水夹层复合靶的破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聚能装药 聚能杆式弹丸 水夹层复合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心弹对半无限钢靶的侵彻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奎 王金相 +2 位作者 陈兴旺 李渊博 彭楚才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92,共9页
为研究夹心长杆弹在较大速度范围内的失效机理、侵彻性能及影响因素,在较大着靶速度(0.9~3.3 km/s)下开展了两种夹心弹侵彻半无限厚4340钢靶的弹道实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超高速(>2.0 km/s... 为研究夹心长杆弹在较大速度范围内的失效机理、侵彻性能及影响因素,在较大着靶速度(0.9~3.3 km/s)下开展了两种夹心弹侵彻半无限厚4340钢靶的弹道实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超高速(>2.0 km/s)条件下,均质钨合金弹和夹心弹均呈现出显著的流体动力学侵彻特性;中低速度(0.9~1.8 km/s)条件下,均质钨合金弹始终呈现出典型的"蘑菇头"失效,而夹心弹始终呈现出"co-erosion"失效;特别地,初速为936 m/s时,1060铝外套夹心弹的失效模式由初始的"bi-erosion"在后期转变为"co-erosion"。在实验速度范围内,中低速度下,夹心弹的侵彻性能低于均质钨合金弹;而在超高速条件下,两者的侵彻性能基本一致。然而,初始入射动能相同时,夹心弹的侵彻性能显著优于均质钨合金弹;与外套材料的密度相比,其强度对夹心弹侵彻性能的影响更显著,且外套材料强度越小,弹体的侵彻性能越好。综合分析可知,进行夹心弹设计时,应优先选取密度小、强度适中的材料作为外套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心弹 半无限靶 失效机理 侵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杆式弹丸侵彻水夹层复合靶相似律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成兵 裴明敬 沈兆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为降低聚能杆式战斗部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对聚能杆式弹丸的成型以及侵彻水夹层复合靶板的相似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模型和原型战斗部结构、炸高及起爆点位置满足几何相似条件,且模型所用材料和原型相同,装药... 为降低聚能杆式战斗部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对聚能杆式弹丸的成型以及侵彻水夹层复合靶板的相似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模型和原型战斗部结构、炸高及起爆点位置满足几何相似条件,且模型所用材料和原型相同,装药的起爆方式也相同,那么聚能杆式弹丸的形成过程便相似。最终形成的弹丸的速度相等,弹体相似。侵彻复合靶板的过程表明,模型和原型实验中的聚能杆式弹丸在相应厚度的水层中的速度损失相等;速度衰减率之比等于模拟比的倒数;弹丸对复合靶板的侵彻深度遵循相似律准则。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聚能杆式弹丸 相似律 复合靶 速度衰减 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长杆弹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志康 黄风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了从理论上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靶板阻力,采用三段式线性状态方程和考虑拉伸破坏与剪切饱和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描述混凝土材料,将半无限混凝土靶在高速冲击下的响应分为弹性区、开裂区、孔隙压实区和密实区,建立了混凝土材料的准静... 为了从理论上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靶板阻力,采用三段式线性状态方程和考虑拉伸破坏与剪切饱和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描述混凝土材料,将半无限混凝土靶在高速冲击下的响应分为弹性区、开裂区、孔隙压实区和密实区,建立了混凝土材料的准静态空腔膨胀理论,确定了靶板阻力,运用A-T模型进行了长杆弹高速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的理论分析.算例结果表明,侵彻深度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板阻力 长杆弹 高速侵彻 准静态空腔膨胀理论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出式侵彻体斜侵彻有限厚靶板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永要 赵国志 方清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9-172,共4页
文中进行了伸出式侵彻体斜侵彻有限厚靶板的试验,利用有限元程序LS-DYNA对伸出式侵彻体侵彻有限厚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从靶后动能的角度和同质量同外径的基准杆的侵彻能力做了比较。分别描述了伸出式侵彻体和基准杆侵彻靶板的物理图像... 文中进行了伸出式侵彻体斜侵彻有限厚靶板的试验,利用有限元程序LS-DYNA对伸出式侵彻体侵彻有限厚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从靶后动能的角度和同质量同外径的基准杆的侵彻能力做了比较。分别描述了伸出式侵彻体和基准杆侵彻靶板的物理图像,得出了侵彻体动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火炮初速范围内,伸出式侵彻体的动能下降率要小于基准杆;在低速段,伸出式侵彻体相对于基准杆的优势不是很明显,但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大,伸出式侵彻体的靶后动能优势较为明显,而且靶后动能的增益随侵彻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出式侵彻体 基准杆 有限厚靶 数值模拟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