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SA改性木薯淀粉基Pickering乳液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芒莱 范方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3-71,共9页
为探究不同制备条件对淀粉基Pickering乳液的影响,以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Octenyl Succinic Tapioca Starch,OSTS)为固体颗粒乳化剂制备Pickering乳液。以乳液粒径、流变特性、微观结构、贮藏稳定性为指标,探究了OSTS添加量(3.0%、3... 为探究不同制备条件对淀粉基Pickering乳液的影响,以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Octenyl Succinic Tapioca Starch,OSTS)为固体颗粒乳化剂制备Pickering乳液。以乳液粒径、流变特性、微观结构、贮藏稳定性为指标,探究了OSTS添加量(3.0%、3.5%、4.0%、4.5%、5.0%)及油相体积分数(40%、45%、50%、55%、60%)对乳液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离子强度(100、200、300、400、500 mmol/L)及pH(2、4、6、8、10)下乳液的粒径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OSTS添加量5%,油相体积分数50%时,乳液粒径最小,为3.59μm,乳液贮藏60 d后仍未出现分层。乳液内部形成了弹性凝胶网络结构,随OSTS添加量及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乳液黏度及凝胶强度增大,抵抗变形能力增强。高浓度盐离子(NaCl浓度≥500 mmol/L)及强碱(pH≥10)会显著增大乳液粒径(P<0.05),降低乳液稳定性。OSTS添加量5%,油相体积60%,NaCl浓度100 mmol/L及pH为6条件下形成的乳液具有良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 PICKERING 乳液 流变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支化修饰木薯淀粉及产物的理化性质研究
2
作者 吴昆蓉 李才明 +4 位作者 李兆丰 张宇飞 顾正彪 班宵逢 孔昊存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30,共10页
木薯淀粉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但通常需要经过改性才可用于食品中。相较于传统的改性手段,酶法改性因环保安全、副产物少、产物得率高等优点成为淀粉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来源于极端嗜热菌Rhodothermus obamensis STB05(R.obamensis ST... 木薯淀粉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但通常需要经过改性才可用于食品中。相较于传统的改性手段,酶法改性因环保安全、副产物少、产物得率高等优点成为淀粉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来源于极端嗜热菌Rhodothermus obamensis STB05(R.obamensis STB05)的淀粉分支酶(GBE)对木薯淀粉进行高支化修饰,并分析了高支化修饰对木薯淀粉分子结构、稳定性及体外消化性能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酶添加量为100 U/g、反应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对木薯淀粉进行改性,所得产物中α-1,6糖苷键摩尔分数达到7.85%,比天然木薯淀粉增加152.41%;木薯淀粉分子中长链比例降低,短链比例上升,平均链长降低。木薯淀粉糊液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经高支化修饰后,木薯淀粉糊的溶解度、凝沉性、透明度稳定性及冻融稳定性等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体外消化性能提高。该研究结果为木薯淀粉生物改性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高支化修饰 分子结构 稳定性 消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钠无醇酯化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高媛媛 李如一 +4 位作者 李莹莹 周伟 黄晓兵 彭芍丹 李积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19-2727,共9页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tarch sodium octenyl succinate,SSOS)是以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酯化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本研究采用OSA乳化法替代有机试剂分散OSA对木薯淀粉进行酯化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钠(...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tarch sodium octenyl succinate,SSOS)是以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酯化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本研究采用OSA乳化法替代有机试剂分散OSA对木薯淀粉进行酯化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钠(tapioca starch sodium octenyl succinate,TSSOS)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大豆卵磷脂(soybean phospholipid,SP)为乳化剂制备的OSA乳液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SP添加量为1.00%制备的SSOS(1.00%SP-SSOS)比异丙醇分散OSA制备的SSOS(IPA-SSOP)具有更高的辛烯基琥珀酸基团(OS基团)含量、取代度(DS)以及取代效率(SE)。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1.00%SP-SSOS和IPA-SSOS均在1572 cm^(-1)和1726 cm^(-1)处出现了2个新的特征峰,其中1.00%SP-SSOS的特征峰强度更强。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析也证实了荧光标记的OS基团在1.00%SP-SSOS中荧光强度略强,少部分淀粉颗粒内部显示亦有OS基团,这说明利用高压均质以及SP乳化剂将OSA分散为微米级乳液再进行酯化,可以提高OSA与淀粉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酯化反应效率。综上所述,采用OSA乳化法替代有机试剂分散OSA制备SSOS的方法可行,本研究为无醇酯化反应体系应用在SSOS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无醇酯化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取代度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抗菌保鲜垫的制备及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唐廷廷 蒋雨霏 刘耀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6-115,共10页
为有效解决双孢蘑菇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问题。本文以百里香酚(TE)为芯材,β-环糊精(β-CD)为壁材制备包合物,增强芯材稳定性并使其达到缓释效果。将改性木薯淀粉(CH-AA)与TE/β-CD包合物按不同质量比(0∶2、0.5∶1.5、1∶1、1.5∶0.... 为有效解决双孢蘑菇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问题。本文以百里香酚(TE)为芯材,β-环糊精(β-CD)为壁材制备包合物,增强芯材稳定性并使其达到缓释效果。将改性木薯淀粉(CH-AA)与TE/β-CD包合物按不同质量比(0∶2、0.5∶1.5、1∶1、1.5∶0.5、2∶0)混合,以壳聚糖作为基质,制备一种淀粉基抗菌保鲜垫。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性表征,百里香酚被成功包埋,丙烯酸接枝成功,制备的CH-AA和TE/β-CD包合物可以成功加载并稳定在壳聚糖基材中。厚度、力学性能、水触角、抗菌性能、抗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H-AA的添加有助于保鲜垫力学性能的提升,TE/β-CD包合物的添加有助于保鲜垫抗菌性、抗氧化活性的增强。将保鲜垫应用于双孢蘑菇的保鲜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H-AA和TE/β-CD包合物制成的保鲜垫能有效维持双孢蘑菇硬度、色泽,延缓失重率、菌落总数的上升。其中CH-AA和TE/β-CD包合物的质量比为1∶1的保鲜垫综合效果最佳,在8 d的贮藏实验中失重率仅达8.3%,与空白对照的(9.7±0.1)CFU/g相比,处理组中双孢蘑菇菌落总数仅为(7.2±0.3)CFU/g。该保鲜垫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延缓双孢蘑菇的腐烂变质,在双孢蘑菇的采后贮藏保鲜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木薯淀粉 百里香酚 双孢蘑菇 保鲜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与交联甜菜果胶复配体系的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研究
5
作者 闫璟圆 冯嘉庆 +3 位作者 王子成 黄琳茜 王晓乐 徐磊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8,共8页
在木薯淀粉(TS)和交联甜菜果胶(CSBP)复配体系(TCS)中分别添加氯化钠和尿素,考察了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对复配体系糊化、流变和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添加量的增加,TCS复配体系的黏度值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添加尿素后... 在木薯淀粉(TS)和交联甜菜果胶(CSBP)复配体系(TCS)中分别添加氯化钠和尿素,考察了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对复配体系糊化、流变和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添加量的增加,TCS复配体系的黏度值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添加尿素后峰值黏度未发生显著变化。添加氯化钠和尿素均可显著降低复配体系的膨胀势,而透光率在添加氯化钠后降低,添加尿素后升高。粒径分析表明,复配体系的D50随着氯化钠的添加从191.15μm逐渐降低到166.29μm,而添加尿素后未发生显著变化。复配体系的稠度指数K、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随着氯化钠和尿素添加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此外,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氯化钠和尿素的加入均可使复配体系凝胶结构坍塌,孔径变得不均匀。静电相互作用是TS和CSBP之间的主要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甜菜果胶 木薯淀粉 氯化钠 尿素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与木薯变性淀粉鱼糜加工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丹辰 陈丽娇 +2 位作者 梁鹏 张浩 洪佳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64,共5页
本研究比较了木薯淀粉、木薯醋酸酯交联淀粉和木薯磷酸酯交联淀粉对鱼糜加工性质的影响。首先测定了2种木薯醋酸酯交联淀粉、2种木薯磷酸酯交联淀粉以及木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黏性、膨胀度和凝沉性等特性。然后将木薯淀粉和4... 本研究比较了木薯淀粉、木薯醋酸酯交联淀粉和木薯磷酸酯交联淀粉对鱼糜加工性质的影响。首先测定了2种木薯醋酸酯交联淀粉、2种木薯磷酸酯交联淀粉以及木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黏性、膨胀度和凝沉性等特性。然后将木薯淀粉和4种变性淀粉分别添加到鱼糜中,测定鱼糜冻融过程中的持水性、白度以及凝胶强度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木薯变性淀粉因引入了磷酸基、羧甲基等亲水性基团,在透光率、冻融稳定性、黏性和凝沉性等性质方面较木薯淀粉均有提高,添加木薯变性淀粉所得到的鱼糜制品白度、持水性和凝胶强度分别增加了17.7%、10.2%、77.7%。木薯变性淀粉较木薯淀粉更适合用于加工鱼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 木薯淀粉 木薯变性淀粉 加工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常用淀粉物理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赵全 岳晓霞 +1 位作者 毛迪锐 张根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主要研究了四种常用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膨胀度及糊化特性,并进行比较。为进一步了解这四种淀粉的特性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淀粉 马铃薯淀粉 木薯淀粉 糊化特性 玉米淀粉 膨胀度 物理性质 冻融稳定性 透明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黄原胶复配体系中淀粉糊化机理 被引量:21
8
作者 朱玲 张雅媛 +1 位作者 洪雁 顾正彪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5,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L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木薯淀粉、木薯淀粉-黄原胶复配体系在糊化过程中淀粉颗粒形态的变化。淀粉糊化是淀粉与水分相互作用的过程,利用核磁共振仪(NMR)测定质子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来反映体系糊化过程中黄原... 采用光学显微镜(L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木薯淀粉、木薯淀粉-黄原胶复配体系在糊化过程中淀粉颗粒形态的变化。淀粉糊化是淀粉与水分相互作用的过程,利用核磁共振仪(NMR)测定质子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来反映体系糊化过程中黄原胶对水分运动性的影响;通过测定渗漏直链淀粉含量,反映黄原胶对木薯淀粉糊化过程中链段运动性的影响,从而探究木薯淀粉在黄原胶为连续相体系中的糊化机理。结果表明:黄原胶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升温过程中淀粉颗粒的膨胀,同时SEM图显示黄原胶包裹于木薯淀粉颗粒周围,形成空间位阻使得淀粉颗粒分散均匀,与淀粉糊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升温过程中质子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的差异体现了糊化过程中水分分布及结合程度的变化,由于黄原胶的吸水及包裹作用使得淀粉糊化温度升高,热糊稳定性提高,表现为T2先降后升的拐点由50℃升高至60℃及95℃较高的T2;黄原胶的加入使得体系中链段运动性降低,表现为直链淀粉渗漏量随着黄原胶配比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黄原胶 水分 糊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多糖对木薯淀粉和红薯淀粉糊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阳 王慧云 +2 位作者 陈海华 赵霞 王雨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共7页
采用快速黏度分析法、质构分析法、离心法、冻融循环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及在NaCl、蔗糖、葡萄糖或酸碱环境中,亚麻多糖对木薯淀粉、红薯淀粉糊化温度、峰值黏度、末值黏度、衰减值、凝胶硬度、凝胶析水率等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快速黏度分析法、质构分析法、离心法、冻融循环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及在NaCl、蔗糖、葡萄糖或酸碱环境中,亚麻多糖对木薯淀粉、红薯淀粉糊化温度、峰值黏度、末值黏度、衰减值、凝胶硬度、凝胶析水率等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亚麻多糖能增强木薯淀粉、红薯淀粉的膨胀力,降低热稳定性、凝胶硬度、冻融稳定性。在盐、糖环境中,亚麻多糖均能增强木薯淀粉、红薯淀粉的膨胀力和冻融稳定性,降低热稳定性。在低pH条件下,亚麻多糖能降低红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pH条件下提高木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和膨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多糖 木薯淀粉 红薯淀粉 糊化性质 凝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木薯淀粉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熊犍 叶君 王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04-1208,共5页
考察了不同含水量的木薯淀粉经不同形式(敞口和封口形式)微波辐射的温度变化曲线及其多层次结构.结果表明:无论以那种形式辐射,木薯淀粉样品含水量越低,样品温度升高幅度越大,且都会出现等温转换,含水量越高等温转换时间越长,敞口辐射... 考察了不同含水量的木薯淀粉经不同形式(敞口和封口形式)微波辐射的温度变化曲线及其多层次结构.结果表明:无论以那种形式辐射,木薯淀粉样品含水量越低,样品温度升高幅度越大,且都会出现等温转换,含水量越高等温转换时间越长,敞口辐射较封口辐射的等温转换更显著;FTIR结果显示,微波辐射不破坏木薯淀粉分子的化学键,没有新的化合物产生,红外结晶指数略有降低;偏光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结果显示,木薯淀粉的结晶结构有所变化,而其形态结构没有变化.这些结果表明,经微波加工的木薯淀粉食品对人或其他生物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木薯淀粉 结晶结构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羟丙基木薯淀粉性质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邹建 刘亚伟 郑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83,共5页
本实验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分别以环氧丙烷为醚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了不同取代度和交联度的交联羟丙基木薯淀粉,并对其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抗酸性、高温稳定性及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加入面条后对面条特性的影响进行... 本实验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分别以环氧丙烷为醚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了不同取代度和交联度的交联羟丙基木薯淀粉,并对其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抗酸性、高温稳定性及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加入面条后对面条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糊液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抗酸性、耐高温性及耐剪切性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加入面条后对面条的最佳烹煮时间和烹煮损失方面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交联羟丙基淀粉 面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分析对虾头酶解液与木薯淀粉糖浆美拉德反应物 被引量:18
12
作者 仇厚援 王志勇 贺利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1-123,共3页
以木薯淀粉酸水解的还原性转化糖浆及对虾头蛋白酶解液为主要基质进行美拉德反应,产物经乙醚提取进行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主要化学成分为己酸丁酯、环己胺、2,2,3-三甲基-5-乙基庚烷、2-丁氧基乙醇、木糖醇-1-丁酯、乙酸乙酯、2-甲基-... 以木薯淀粉酸水解的还原性转化糖浆及对虾头蛋白酶解液为主要基质进行美拉德反应,产物经乙醚提取进行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主要化学成分为己酸丁酯、环己胺、2,2,3-三甲基-5-乙基庚烷、2-丁氧基乙醇、木糖醇-1-丁酯、乙酸乙酯、2-甲基-丁酸丙酯、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头酶解液 木薯淀粉糖浆 美拉德反应 气质联用仪 鉴定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木薯变性淀粉对鸡肉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畅阳 王鹏 +1 位作者 徐幸莲 姜珊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62,共5页
对比研究了在斩拌过程中添加6%的木薯变性淀粉(醋酸酯淀粉、交酯淀粉和磷酸酯淀粉)和木薯原淀粉对鸡肉肠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变性淀粉的鸡肉肠的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醋酸酯淀粉的鸡肉肠的L*值最大;添加变性淀粉的产品... 对比研究了在斩拌过程中添加6%的木薯变性淀粉(醋酸酯淀粉、交酯淀粉和磷酸酯淀粉)和木薯原淀粉对鸡肉肠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变性淀粉的鸡肉肠的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醋酸酯淀粉的鸡肉肠的L*值最大;添加变性淀粉的产品的质构特性要明显好于添加原淀粉的鸡肉肠(P<0.05),其中添加交酯淀粉的产品的硬度、咀嚼性、弹性和凝聚性最高。感官评定结果显示,添加醋酸酯淀粉产品的品质优于添加其它种类变性淀粉的产品。醋酸酯木薯淀粉更适合于肉类产品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变性淀粉 鸡肉肠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取代度羟丙基木薯淀粉的制备 被引量:10
14
作者 温其标 颜盛发 +1 位作者 罗发兴 张力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4,共4页
羟丙基木薯淀粉为优良的食品用变性淀粉。本文研究用环氧丙烷制备羟丙基木薯淀粉的最佳反应条件,着重研究了淀粉乳浓度、环氧丙烷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醚化程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高淀粉乳浓度能提高醚化程度和反应效... 羟丙基木薯淀粉为优良的食品用变性淀粉。本文研究用环氧丙烷制备羟丙基木薯淀粉的最佳反应条件,着重研究了淀粉乳浓度、环氧丙烷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醚化程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高淀粉乳浓度能提高醚化程度和反应效率;增加环氧丙烷用量能加速醚化反应,提高取代度,但使反应效率降低;一定范围内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醚化程度和反应效率随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淀粉 木薯淀粉 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尔胶对木薯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颖 罗志刚 罗发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9-41,共3页
研究了瓜尔胶对木薯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影响,其中木薯淀粉与瓜尔胶的质量比为6.0:0,5.7:0.3,5.4:0.6,样品质量分数为6%。静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内,不同木薯淀粉与瓜尔胶质量比的淀粉糊的流变模型为幂率模型,均为假塑性流体... 研究了瓜尔胶对木薯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影响,其中木薯淀粉与瓜尔胶的质量比为6.0:0,5.7:0.3,5.4:0.6,样品质量分数为6%。静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内,不同木薯淀粉与瓜尔胶质量比的淀粉糊的流变模型为幂率模型,均为假塑性流体。动态黏弹性测定结果表明:瓜尔胶的加入使淀粉凝胶的储能模量(G')增大,损耗角正切(tanδ)降低,并且随着瓜尔胶含量的增加,这种趋势加大,这说明加入瓜尔胶的凝胶呈现趋于固体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瓜尔胶 动态黏弹性 储能模量 耗能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蕉藕淀粉与薯类淀粉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伦江 曾顺德 +2 位作者 曾志红 刁源 尹旭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探索蕉藕淀粉应用范围,选取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等薯类淀粉为对照,对蕉藕淀粉与常见薯类淀粉的组成、吸水(油)率、溶解度、膨胀度、透明度、凝沉性、凝胶强度、冻融稳定性及黏度等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蕉藕淀粉... 为探索蕉藕淀粉应用范围,选取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等薯类淀粉为对照,对蕉藕淀粉与常见薯类淀粉的组成、吸水(油)率、溶解度、膨胀度、透明度、凝沉性、凝胶强度、冻融稳定性及黏度等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蕉藕淀粉与常见薯类淀粉特性相比除吸水性差异不显著外,吸油率、溶解度、膨胀度、透明度、凝沉性、凝胶强度、冻融稳定性及黏度变化均存在显著差异,可利用蕉藕淀粉直链淀粉含量高、透明度好、凝胶强度高等特性,开发新型淀粉食品和增稠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蕉藕淀粉 薯类淀粉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聚合法合成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远安 韦超 +1 位作者 姚评佳 吕鸣群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9-273,共5页
采用辐射聚合法合成了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就单体含量、中和度及辐射剂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制得吸水和保水性能俱佳的高吸水性树脂.合成的树脂吸水倍率高达1357g/g,吸0.9%NaCl率为153g/g.
关键词 辐射聚合 高吸水性树脂 超强吸水剂 木薯淀粉 丙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对面团特性及挂面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玉秋 董海洲 +2 位作者 刘传富 冉新炎 刘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9,共5页
研究了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对面团特性及挂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可有效改善面团的面筋特性、粉质、拉伸和糊化特性,使面团的吸水率增大,提高糊化黏度和峰值时间,降低糊化温度、回生值和衰减值;添加0%~1.2%的羟丙基... 研究了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对面团特性及挂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可有效改善面团的面筋特性、粉质、拉伸和糊化特性,使面团的吸水率增大,提高糊化黏度和峰值时间,降低糊化温度、回生值和衰减值;添加0%~1.2%的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可有效提高面团的面筋指数、稳定时间、拉伸能量、延伸度和拉伸阻力,降低弱化度;添加0%~0.8%的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可有效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添加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可提高挂面的白度和亮度,增加挂面的弹性、硬度,改善挂面的烹煮品质;添加0%~1.2%的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可有效改善生挂面的断裂强度,提高感官品质。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确定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的最佳添加量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 面团特性 挂面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对木薯淀粉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罗志刚 王颖 罗发兴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5-99,共5页
为揭示多糖胶与淀粉之间产生协同作用的机理,采用Brabender黏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哈克流变仪探讨了黄原胶对木薯淀粉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黄原胶后,淀粉糊的峰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增加,起始糊化温度、回生值降低;黄原胶... 为揭示多糖胶与淀粉之间产生协同作用的机理,采用Brabender黏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哈克流变仪探讨了黄原胶对木薯淀粉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黄原胶后,淀粉糊的峰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增加,起始糊化温度、回生值降低;黄原胶明显降低了淀粉凝胶的析水率,但会使淀粉凝胶形成较大的冰晶结构;黄原胶的添加使淀粉糊储能模量增加,损耗角正切在角频率大于0.5 rad/s时明显下降,与原淀粉相比,淀粉凝胶表现出更趋于固体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黄原胶 冻融稳定性 动态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对籼米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成梅 吴頔 +3 位作者 罗舜菁 刘云飞 刘伟 钟业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58-62,共5页
以籼米淀粉为原料,考察添加不同比例的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HP-CLTS),对籼米淀粉粘度特性以及样品糊化后贮藏过程中持水力、质构特性、外貌形态和红外光谱的影响,发现随HP-CLTS添加量增加,籼米淀粉糊化温度、衰减值逐渐降低,而峰值粘度... 以籼米淀粉为原料,考察添加不同比例的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HP-CLTS),对籼米淀粉粘度特性以及样品糊化后贮藏过程中持水力、质构特性、外貌形态和红外光谱的影响,发现随HP-CLTS添加量增加,籼米淀粉糊化温度、衰减值逐渐降低,而峰值粘度、热糊粘度、崩解值、终值粘度呈升高趋势。样品贮存过程中持水力增强而凝胶硬度显著下降(p<0.05);添加HP-CLTS后混合淀粉糊化凝胶4℃老化7d的冻干样品,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添加HP-CLTS的淀粉凝胶具有比纯籼米淀粉更疏松多孔的网络空腔结构,从微观结构上证明了HP-CLTS具有高的持水能力,能老化过程中凝胶水分损失;凝胶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随HP-CLTS添加量增加1047cm-1处吸收峰减弱,而1022cm-1处的峰强度增强,说明HP-CLTS能够抑制籼米淀粉老化结晶。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HP-CLTS能有效抑制籼米淀粉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淀粉 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 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