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悲哀之美的历史投影——重读民初哀情小说 被引量:6
1
作者 罗嘉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4,共6页
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有对悲哀之美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指向,并赞颂因爱的死亡。《昭明文选》以哀伤为特色,其以悲哀之美所建立的审美范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主要美学基调。通过哀情小说这个形式,时代的情绪与悲哀之美的审美传统找到了契合之点... 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有对悲哀之美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指向,并赞颂因爱的死亡。《昭明文选》以哀伤为特色,其以悲哀之美所建立的审美范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主要美学基调。通过哀情小说这个形式,时代的情绪与悲哀之美的审美传统找到了契合之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蕴含了几千年历史中某类文化内涵的符号,也是民众某类情感的代言者。《玉梨魂》等哀情小说以诗化和雅化的手段强化了才子和佳人的悲哀,达到了本质意义上的悲哀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哀情小说 悲哀之美 才子佳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才子佳人话语霸权的挑战——士商“区隔”的跨越与融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文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3,共6页
明清之际,“市商/佳人”小说的出现,是迅速崛起的市商阶层对“才子佳人”话语霸权的挑战及对“风流佳话”领地的争夺。这一在爱情话语中的权力分享,透显出从中晚明以来商人对士/商“区隔”的跨越意向和对等级身份的突破趋势。如果说《... 明清之际,“市商/佳人”小说的出现,是迅速崛起的市商阶层对“才子佳人”话语霸权的挑战及对“风流佳话”领地的争夺。这一在爱情话语中的权力分享,透显出从中晚明以来商人对士/商“区隔”的跨越意向和对等级身份的突破趋势。如果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叠居奇程客得助》是这方面的代表作,那么由此再到《聊斋志异》的《黄英》,则呈现出一个由“区隔”的跨越到士/商之融构的发展过程。马生与黄英的“婚姻”,正隐喻着“士魂”与“商才”的互相吸纳与融合。由此而形成的商业伦理和商人精神,对当今市场伦理的建构也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爱情小说 才子/佳人 市商/佳人 士魂商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才子佳人小说概念及研究范围的重新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1-55,共5页
一个世纪以来,学界均依照鲁迅先生界定的概念及研究范围来研究才子佳人型小说,形成了研究范围相对狭小及论题不断重复的研究格局。本文尝试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念及研究范围予以新的思考,希望能对才子佳人小说研究提供一个较新的思路。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中国 古代小说 题材类型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