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双三螺旋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海滨 刘儒昞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质生产力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现有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构以适应新质生...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质生产力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现有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构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以“大学-企业-政府”外三螺旋为培养主体、“德-能-行”内三螺旋为培养目标的双三螺旋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双三螺旋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最后从平台搭建、教学团队等七方面构建了“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双三螺旋模型 审计人才 培养模式 “政产学研”协同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价功能的价值分析与路径优化
2
作者 李明佳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
从评价功能的新视角,诠释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具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意蕴。针对技能大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具的一些不良影响因素,提出了认识纠偏、完善评价标准体系、机制调整、突出评价功能等优化路径,丰富职... 从评价功能的新视角,诠释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具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意蕴。针对技能大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具的一些不良影响因素,提出了认识纠偏、完善评价标准体系、机制调整、突出评价功能等优化路径,丰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研究视角,并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对CNKI(2005-2014年)重点研究文献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尧成 季陈钰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3,共4页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CNKI十年来关于专业学位教育论文的年度分布、期刊来源、关键词和研究内容等进行梳理。围绕专业学位人才培...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CNKI十年来关于专业学位教育论文的年度分布、期刊来源、关键词和研究内容等进行梳理。围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从优化培养环节、强化质量保障和借鉴先进经验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已有研究文献,并对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思政课自主供给的出场逻辑、价值定位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歧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6,共8页
强调思政课自主供给不仅契合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践行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自主自信的行动特质,而且彰显了实现精神独立自主与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文明走向。思政课自主供给的核心价值在于支撑引领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构建... 强调思政课自主供给不仅契合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践行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自主自信的行动特质,而且彰显了实现精神独立自主与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文明走向。思政课自主供给的核心价值在于支撑引领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构建。一要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导向,明晰人才自主培养的路径;二要立足中国国情,胸怀全球视野,整合人才自主培养的多方资源,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思政课的自主供给,需要夯实学科基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形成愈加鲜明的原创性特色,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具备自主供给的学科体系;充分激发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打造一支自信自强的教师队伍;不断拓展育人视野,构建自主开放的育人格局和协同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自信自立 人才自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素养研修路径探究
5
作者 刘英 郭洋洋 +1 位作者 王强 巫桂芬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143-146,共4页
在新农科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对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涉浓高校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路径,以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该文结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探析新农科人才培养现状与困境,从人... 在新农科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对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涉浓高校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路径,以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该文结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探析新农科人才培养现状与困境,从人才培养机制、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校企联合培养、融入思政教育、打造创新实践型教学团队和结合竞赛契机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探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素养研修路径,以期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农科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种子科学与工程 专业素养 人才培养 研修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6
作者 涂攀峰 李娟 +4 位作者 化青珠 宋雯佩 李彩琴 张宪智 黄建昌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112-116,121,共6页
随着园艺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亟需通过改革创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该文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分... 随着园艺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亟需通过改革创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该文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分析当前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践教学薄弱、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教育内容更新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该文提出强化实践教学、深化产学研合作、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建立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等改革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跨学科思维和创新素养,以满足现代园艺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这些改革措施,高校园艺教育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为园艺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园艺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3+2+7”模式研究
7
作者 段邓乐 杨文华 +2 位作者 黄晟 王琴 肖更生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2期114-116,120,共4页
主要针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欠缺与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探讨了“3+2+7”模式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及意义。通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大力推进“3+2+7”人才培养... 主要针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欠缺与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探讨了“3+2+7”模式在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及意义。通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大力推进“3+2+7”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教学改革,帮助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推动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研究生独立思考、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动手能力;促进研究生成长为融“科技、经营、管理、创新”于一体的复合型食品加工科技人才,有效服务食品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7”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加工与安全 质量考核 奖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赋能路径探究
8
作者 杜晓岩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45-48,共4页
农业院校肩负着为乡村振兴输送各类专业人才的重任,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该文选取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作为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农业院校在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有效路径,阐述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分... 农业院校肩负着为乡村振兴输送各类专业人才的重任,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该文选取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作为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农业院校在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有效路径,阐述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农业院校学生就业情况以及面临的诸多挑战。基于此,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农业院校要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需从思想引领、专业引导、资源整合和个性化帮扶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推动农业院校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院校 人才培养 就业质量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培养新农科大学生的思考
9
作者 朱盈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正引领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该文从理论和实践2个层面深入探讨在新质生产力背景...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正引领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该文从理论和实践2个层面深入探讨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农科类大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以期依靠人才驱动、创新驱动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农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农科大学生 高校教育 人才培养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乡教协同共生体的逻辑内涵、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
10
作者 李昕怡 董先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176-179,184,共5页
站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产业、乡村和教育的逻辑内涵,以共生理论为切入点,明确产乡教三者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关系,提出产乡教协同共生体的功能定位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乡村振兴数智赋能的催化剂。最后,指出产乡... 站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产业、乡村和教育的逻辑内涵,以共生理论为切入点,明确产乡教三者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关系,提出产乡教协同共生体的功能定位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乡村振兴数智赋能的催化剂。最后,指出产乡教协同共生体的实现路径,分别是要以乡村振兴为出发点,出台系列政策机制保障共生体良性运行;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动力源,搭建“有序、有效、有力”产乡教协同平台;以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为落脚点,畅通人力资源在平台内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乡教协同 数智农业 农业新质生产力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中职教育适应性的县域探索--浙江永康五金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钟宝 陈超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1-26,共6页
浙江省永康市具有历史悠久的五金工匠文化传承,改革开放后,永康市积极发掘比较优势,利用自身的文化和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以五金产业为主导,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现代化的特色路径。当前,永康市五金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并面临三个重要的挑战:... 浙江省永康市具有历史悠久的五金工匠文化传承,改革开放后,永康市积极发掘比较优势,利用自身的文化和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以五金产业为主导,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现代化的特色路径。当前,永康市五金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并面临三个重要的挑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稀缺;企业组织管理简单粗放,高素质经贸管理人才不足;企业智能制造转型缓慢,智能化应用人才匮乏。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立足当地五金产业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设计了基于“四能共生·四场共训·四方共进”的五金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五金产业 职业教育适应性 高素质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平衡视角下“定制式”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培培 李欣颖 +3 位作者 刘霞 赵林 脱淼 魏丽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基于供需平衡视角构建“定制式”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并检验其应用效果,为我国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专家会议法和焦点小组访谈法,综合把握临床需求、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三大主线,并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拟定... 目的:基于供需平衡视角构建“定制式”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并检验其应用效果,为我国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专家会议法和焦点小组访谈法,综合把握临床需求、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三大主线,并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拟定培养方案并实施,通过工作幸福感问卷、培养人才数量、人才分布、专科护理服务开展情况、成果产出评估应用效果。结果:2021年—2022年共培养330名“定制式”高质量护理人才,院内培养、院内外联合培养、院外培养护士工作幸福感总分分别为(52.91±4.45)、(52.83±4.87)、(52.83±5.00)分,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服务数量和成果产出显著增多。结论:供需平衡视角下“定制式”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护士人才培养路径、强化护理发展驱动力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为我国高质量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 定制式 护理 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9
13
作者 申国昌 姬溪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4,37,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和产业升级为显著特征的生产力,其核心要素是教育、科技和人才。高等教育作为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的结合点,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教融合的关键枢纽。随着社会...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和产业升级为显著特征的生产力,其核心要素是教育、科技和人才。高等教育作为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的结合点,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教融合的关键枢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基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领域的本体职能,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呈现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创新驱动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的衍生价值。换言之,高等教育的本质职能与衍生价值共同构建了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内涵。梳理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可知,高等教育将通过以下方式释放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势能与动力: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创新顶层设计;推进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人才供给;落实有组织科研服务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坚持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等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困境与策略——基于重庆市高校的调研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蓉生 颜叶甜 石海君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服务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培养引领与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创新人才的关键。研究设计自制问卷,采取非概率随机抽样和典...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服务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培养引领与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创新人才的关键。研究设计自制问卷,采取非概率随机抽样和典型代表选取相结合的方法对师生开展调研,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从调查结果看,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质量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认为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重庆市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尚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存在专业发展不平衡、课程设置参差不齐、教材使用不够规范、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不能适应当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制定“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升专业整体能力;组织编写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基础教材,强化专业基础规范;优化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提振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抓好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学习研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发展格局,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专业 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浅谈农林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尹带霞 叶文玲 +2 位作者 李洁 唐俊 李学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258-260,共3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农林高校对优秀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在分析现阶段农林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和困境的基础上,分析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并从教育模式、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农林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途径,同时... 在全球化背景下,农林高校对优秀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在分析现阶段农林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和困境的基础上,分析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并从教育模式、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农林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途径,同时结合“新农科”背景,探讨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人才培养 国际化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生与耦合: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02
16
作者 张培 南旭光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2,共9页
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跃迁,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与新质生产力共生长成为职业教育在新时代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高质量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具有伴生与耦合的现实逻... 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跃迁,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与新质生产力共生长成为职业教育在新时代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高质量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具有伴生与耦合的现实逻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具有系统性提质、数智化驱动、嵌入式培养、跨场域协同四个方面的典型特征。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面向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协同创新为关键路径、以共建共治为主要抓手、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动力、以价值创造为基本导向,高要求打造职业教育新形态、高品质提升人才培养新效能、高水平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高标准激活数智赋能新变量、高站位形成服务发展新优势等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数智技术 人才培养 典型特征 行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职教人才培养的逻辑要义、风险透视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顺 赵铁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3-39,共7页
高素质数字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时代契机。通过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理念与实践逻辑,透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赋能职教人才培养过程中... 高素质数字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时代契机。通过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理念与实践逻辑,透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赋能职教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识、求实与现实方面的三重风险,提出锚定导向、探索求知与适应变革的纾解路径,以期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数字意识与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生成式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的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结构、样态与路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蒙玲 蒋士会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4,共9页
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使得职业本科教育呈现多元共生的形态。在共生理论视域下,围绕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要素”,析理职业本科教育的共生结构,审思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共生样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失准、培养主体功能失调、培养... 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使得职业本科教育呈现多元共生的形态。在共生理论视域下,围绕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要素”,析理职业本科教育的共生结构,审思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共生样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失准、培养主体功能失调、培养体系规制失范使得共生系统动力缺失、平衡受损、价值损耗。职业本科教育的各利益主体之间尚未形成共建共生的和谐关系。职业本科教育要回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价值旨归,亟待在聚焦培养目标定位中走向共容,在深化跨界合作中走向共融,在共塑教育形象中走向共荣,在强化实践智慧中走向共涌,推动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实现跨界共生与协同共治,从而促进职业本科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教育 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 共生理论 跨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发展化工新质生产力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友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从化学工业发展的视角,分3个部分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从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逻辑和其内涵来解读新质生产力,涵盖了新的生产资料、新劳动者、新服务和新生产关系;其次,从化学工业的转型升级、化学工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以... 从化学工业发展的视角,分3个部分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从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逻辑和其内涵来解读新质生产力,涵盖了新的生产资料、新劳动者、新服务和新生产关系;其次,从化学工业的转型升级、化学工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以及产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快化工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最后,论证了加快化工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两大不容回避的问题,一个是研究方法必须演变,另一个是如何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化工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化学工业 人工智能 数字驱动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业贯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内在逻辑与战略思考
20
作者 伍艺昭 吕万刚 +1 位作者 刘兵 崔梦丽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828,共10页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家未来发展。在“专业-产业-职业-就业”四业贯通的理论依循下,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体现了以高等体育教育现代化为内在诉求、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外在规约、以满足人民...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家未来发展。在“专业-产业-职业-就业”四业贯通的理论依循下,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体现了以高等体育教育现代化为内在诉求、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外在规约、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旨归、以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为目标指向的内在逻辑。针对人才培养、就业市场、个体素质、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融合蓄力构建全链条就业培养格局、整合聚力完善全口径就业推进机制、精准发力提升全方位就业适应成效、全面倾力打造全覆盖就业保障体系等助力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体育专业大学生 体育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