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对全球鸟类保护的贡献
1
作者 赵青山 曹垒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7期417-424,共8页
生物圈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载体,但其在全球尺度上对鸟类保护的贡献尚缺乏系统评估。结合全球鸟类数字地图和生物圈保护区数据库边界数据,通过空间叠加分析,量化评估生物圈保护区对鸟类分布区的覆盖特征。结果表明,生物圈保护... 生物圈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载体,但其在全球尺度上对鸟类保护的贡献尚缺乏系统评估。结合全球鸟类数字地图和生物圈保护区数据库边界数据,通过空间叠加分析,量化评估生物圈保护区对鸟类分布区的覆盖特征。结果表明,生物圈保护区对全球鸟类物种具有较高覆盖率,79%的鸟类物种分布区与其重叠,其中迁徙鸟类覆盖率达97%。然而,对受胁物种的覆盖比例相对较低(全部物种58%,迁徙物种90%)。覆盖特征存在显著空间差异,大洲的覆盖率普遍高于大洋,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覆盖率高。我国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鸟类物种数在数字地图提取与文献报道间呈显著相关,验证了数字地图在宏观评估中的适用性,但单个保护区差异最高可达270种,反映了数字分布地图的精度局限等问题。总体而言,强调生物圈保护区在全球鸟类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建议其新战略与行动计划应聚焦科研监测、数据标准化与开放共享,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评估体系,以提升保护成效监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圈保护区 鸟类 保护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风电间歇性扰动的旋转备用智能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13
2
作者 柳进 于继来 柳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3-170,共8页
在风电高渗透条件下,风电的间歇性扰动是严峻的。在陡坡事件接连发生时期,相邻陡坡事件间距的净负荷预测误差,有时可能导致电网严重失衡。为应对风电间歇性扰动的挑战,提出旋转备用智能优化调度策略。首先,考虑关键时段的系统备用贡献... 在风电高渗透条件下,风电的间歇性扰动是严峻的。在陡坡事件接连发生时期,相邻陡坡事件间距的净负荷预测误差,有时可能导致电网严重失衡。为应对风电间歇性扰动的挑战,提出旋转备用智能优化调度策略。首先,考虑关键时段的系统备用贡献能否应对前方最坏可能发生的情况,确定时段紧急态势的识别指标,增强前瞻响应能力。其次,为挖掘系统备用贡献的潜力,针对紧急态势条件,给出不同时段归属不同备用状态的决策机制,并运用"两子集合优化"方法,进行旋转备用智能优化调度。所提智能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优化能力,适应态势的缓急变迁,适应不同紧急态势,特别是在紧急态势期间适应不同系统备用贡献状态的需要。这种适应性优化在预防陡坡事件冲击和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之间,能够实现目标协调,使紧急态势下的实时优化相对于常规实时优化的附加代价极小化,为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进入电网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间歇性扰动 陡坡事件 系统备用贡献 能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储量升级率的油气探明储量增长趋势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庄丽 张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2,117,共3页
油气探明储量增长趋势研究是油公司制定合理的勘探开发战略的基础。以某油公司为例,总结了该公司近10a来控制储量对新增探明储量的贡献率,发现近3a稳定控制储量贡献率在50%左右。控制储量升级率可分为新增控制储量升级率和累积控制储量... 油气探明储量增长趋势研究是油公司制定合理的勘探开发战略的基础。以某油公司为例,总结了该公司近10a来控制储量对新增探明储量的贡献率,发现近3a稳定控制储量贡献率在50%左右。控制储量升级率可分为新增控制储量升级率和累积控制储量升级率,研究结果表明,累积控制储量升级率对预测下一年度新增探明储量的增长更有指导意义。考虑到近几年新增控制储量品质相近,利用累积控制储量和新增探明储量的关系,建立了预测下一年度新增探明储量的公式,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为9%,该方法可为勘探开发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储量 探明储量 控制储量贡献率 控制储量升级率 储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山”耦合在异常高压盆地流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根耀 梁江平 +3 位作者 杨建国 朱德丰 陈均亮 申家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3-233,共11页
这是以"盆""山"耦合理论指导盆地异常高压研究的首次尝试。异常高压的成因和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域构造应力场,在挤压型盆地中形成异常高压的主控因素是挤压应力和天然气(油气)充注,异常高压呈平行造山带的(宽)带... 这是以"盆""山"耦合理论指导盆地异常高压研究的首次尝试。异常高压的成因和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域构造应力场,在挤压型盆地中形成异常高压的主控因素是挤压应力和天然气(油气)充注,异常高压呈平行造山带的(宽)带状或连续的面状分布;拉张型盆地和剪切—拉分盆地的主控因素是热作用。异常高压在拉张型盆地中为散点状或被分隔的面状分布,在剪切型盆地中呈点状或散点状分布。不同类型的盆地内断裂的产状不同,决定了异常高压有不同的传导方向,挤压—反转时异常高压的保存或释放(泄压)也各具特点。这为"盆""山"耦合从指导盆地动态演化的研究发展引伸为指导储层和流体动态演化的研究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成因 分布 传导 保存 “盆”“山”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探井效果评价指标——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乐强 高磊 +3 位作者 刘海宁 靳秀兰 伍松柏 张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8-110,共3页
探井效果评价是勘探管理与决策分析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但目前常用的探井效果评价指标并不能真正反映当年探井的实际效果。根据济阳坳陷多年的勘探实际,综合考虑探井与储量之间历史关系的复杂性、勘探产出形式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评... 探井效果评价是勘探管理与决策分析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但目前常用的探井效果评价指标并不能真正反映当年探井的实际效果。根据济阳坳陷多年的勘探实际,综合考虑探井与储量之间历史关系的复杂性、勘探产出形式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当年探井效果的指标——当年单井效果综合评价指标。其具体确定过程可分为3个步骤:①不同形式的勘探产出向探明储量的折算;②当年探井对预期探明储量的贡献分析;③当年平均单井效果计算。从实际应用对比来看,该指标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当年探井对储量的实际贡献,可对当年探井勘探效果作出更客观的宏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井效果 评价指标 探明储量 升级转化 储量贡献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经济发展与资源、灾害和构筑西亚—西欧海陆大通道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滕吉文 张永谦 +2 位作者 司芗 马学英 闫雅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9-1350,共2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部边陲,地域广阔,少数民族众多且聚居,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矿产十分丰富,在经济与文化上相对欠发达.其经济发展和建设在中国新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极大的潜力.目前,应当清晰地看到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部边陲,地域广阔,少数民族众多且聚居,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矿产十分丰富,在经济与文化上相对欠发达.其经济发展和建设在中国新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极大的潜力.目前,应当清晰地看到新疆的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尚处在一片混乱与无序之中,基础设施和研究、整体发展方针和科学布局尚十分不足.由于目前资源、能源勘探和开采进程仍属初期阶段,涉及的探查深度还很浅(即第一深度空间:0~500m),而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的金属矿产资源尚有待勘探与探查环境的改善.当今在先进技术引进、应用和高新科技人才凝集力度上还急待增强和迅速发展与改善.还应当指出,新疆、特别是天山地震带具有发生大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这充分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已具备了必要条件,但尚不具备可实施的充分条件.当然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则必须具备必要和充分条件及二者有机的耦合和不断完善.为此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已为必然,且必将成为建设新疆的动力源泉.在这样的前提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的方针指导下,新疆应当怎样发展,本文简要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中国西域安全、稳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轨迹与资源战略后备基地;(2)加强自治区与周边地带地震活动监测与抗震及预测;(3)打造喀什大商埠、构筑西亚—西欧海陆科技、商贸与文化交流大通道的思考;(4)强化自治区内一体化信息与传媒体系的一元化和和谐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跨越式发展 资源与灾害 一元化和谐文化建设 战略后备基地 西亚—西欧海陆大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7年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黄贤峰 杨永菊 +3 位作者 武艺 高亚红 顾羊羊 袁忠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5-351,共7页
[目的]探讨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区域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采用生境质量估算模型与土地利用转型生境贡献率,以贵州省兴义市坡岗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 [目的]探讨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区域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采用生境质量估算模型与土地利用转型生境贡献率,以贵州省兴义市坡岗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不同功能分区生境质量的影响并定量评估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情景对生境质量改善效果。[结果]1990—2017年自然保护区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草地和耕地转为林地、其他类型转为草地和林地间。28a保护区平均生境质量提高15.71%,且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1990年保护区平均生境质量表现为:缓冲区>核心区>试验区,2001年以后转换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情景下,坡岗自然保护区平均生境质量从当前情景的0.88提高到0.92,生境质量改善。[结论]坡岗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加是影响保护区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InVEST-HabitatQuality模型 生境贡献率 坡岗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吸附气产出贡献率确定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庞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92,共7页
为解决页岩气生产过程中吸附气产出量对产气量的贡献率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地层压力分布计算模型、吸附气产量计算模型和游离气计算模型,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扩散和吸附等因素的多段压裂页岩气水平井吸附气产出量对产气量贡献率的确定... 为解决页岩气生产过程中吸附气产出量对产气量的贡献率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地层压力分布计算模型、吸附气产量计算模型和游离气计算模型,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扩散和吸附等因素的多段压裂页岩气水平井吸附气产出量对产气量贡献率的确定方法,通过国内页岩气井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发现:利用该方法可分别计算得到生产过程中的地层压力分布、储量变化和吸附气与游离气产出量的变化;实例井吸附气原始储量约为游离气原始储量的30%,但由于Langmuir吸附压力(6 MPa)远低于该井目前的井底压力(12 MPa),吸附气解吸不明显;虽然该井已生产了25 000h,但吸附气产出量对产气量的贡献率只是由开始生产时的9.0%上升到了10.5%,由此可见,国内部分页岩气藏虽然吸附气储量可观,但其对页岩气产量的贡献有限,且采出程度很低。研究认为,该方法可为页岩气井压裂后效果评价、产气量和动态储量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吸附气 游离气 产量计算 产出贡献 动态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沅江源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38
9
作者 顾羊羊 黄贤峰 +3 位作者 邹长新 叶鑫 林乃峰 张卫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4-772,共9页
使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变化情况,对制定差别化的区域生态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沅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Landsat影像数据,在Fragstats 和InVEST软件支持下分析199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特征,探讨保... 使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变化情况,对制定差别化的区域生态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沅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Landsat影像数据,在Fragstats 和InVEST软件支持下分析199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特征,探讨保护区生境质量变化规律,评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合理性并模拟生态保护情景对生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1)1990—2018年保护区土地转移主要发生在草地转为林地、耕地转为林地和草地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增加,人类活动影响增强,保护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表现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2)保护区耕地斑块聚集度提高,人工表面斑块密度增加,景观整体优势斑块连通性增加,破碎化程度降低,林地斑块对景观控制作用增强。(3)29 a间保护区平均生境质量呈现波动增加趋势,生境质量提高8. 64%,保护区平均生境质量表现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4)保护区生境质量改善趋势大于退化趋势。定量评估生态保护情景,沅江源自然保护区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从当前情景的0. 88提高到0. 90。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以及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增加是保护区生境质量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影像 景观格局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生境贡献率 沅江源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顶边水油藏气/水驱产油量贡献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孟智强 葛丽珍 +2 位作者 祝晓林 王永平 朱志强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170,共9页
通过对锦州油田S31油藏的油气、油水两相渗流规律研究,结合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建立了气/水驱产油量贡献评价方法,量化了该类油藏气驱和水驱在累计产油量中的贡献,为气顶边水油藏可采储量和开发效果评估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平... 通过对锦州油田S31油藏的油气、油水两相渗流规律研究,结合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建立了气/水驱产油量贡献评价方法,量化了该类油藏气驱和水驱在累计产油量中的贡献,为气顶边水油藏可采储量和开发效果评估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平井井网将气顶边水油藏分为受气驱作用和受水驱作用2个部分,可分别对其进行可采储量及开发效果评价;②气/水驱产油量贡献评价方法反映了该类油藏气/水驱贡献产油量与生产气油比、含水率存在内在联系,利用生产动态数据可计算出气驱和水驱在累计产油量中的贡献;③利用气驱、水驱贡献累计产油量和生产动态数据,结合气驱、水驱特征曲线,以及气驱、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图版,可以评价气顶边水油藏可采储量和开发效果,为油田后续挖潜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驱 水驱 产油量贡献 可采储量预测 开发效果评价 挖潜 气顶边水油藏 S31油藏 锦州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 for papers
11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18,共1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ISSN0257-0254),launched in 1980 and published bimonthly,is one of the most highly ranked journals in China that publish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in arts and humanities,espec...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ISSN0257-0254),launched in 1980 and published bimonthly,is one of the most highly ranked journals in China that publish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in arts and humanities,especially in literary studies.We welcome papers either in Chinese or English th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onthly WELCOME LITERARY SUBSCRIPTION ranked encouraged submitted reserved contributionS EMA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