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utomatic Testing System of Scheduling Strategies in Real-Time UNIX
1
作者 Qin Xiao, Pang Liping & Han Zongfe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2期59-62,共4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formal model of the automatic testing system for scheduling strategies in real-time UNIX and describes the algorithm of the key part of the system. The model of th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echnol... This paper proposes a formal model of the automatic testing system for scheduling strategies in real-time UNIX and describes the algorithm of the key part of the system. The model of th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of the automatization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model presented in the paper,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automatic testing systems can be designed and developed easily.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e prototype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and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orithmS Automatic testing Real time systems SCHEDULING Software prototy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肥水灌溉系统
2
作者 王志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4-18,共5页
为实现农田灌溉中的精准施肥,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液浓度的需求,设计一种基于模糊PID算法的肥水灌溉系统。该系统在传统PID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模糊理论,将专家农田灌溉经验转化为模糊控制规则。通过肥液浓度偏差量和偏差变化率,... 为实现农田灌溉中的精准施肥,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液浓度的需求,设计一种基于模糊PID算法的肥水灌溉系统。该系统在传统PID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模糊理论,将专家农田灌溉经验转化为模糊控制规则。通过肥液浓度偏差量和偏差变化率,利用模糊逻辑规则实现PID参数的实时调整,从而精确调控肥液电导率(EC)。在农田灌溉仿真试验中,采用PLC控制的模糊PID设计,其响应时间比传统PID短,达到稳态时间减少了70 s,反应速度更快,性能更好,提高了肥水灌溉系统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算法 肥水灌溉系统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全局与局部最优解的多模态多目标进化算法研究进展与挑战
3
作者 吴同轩 冀俊忠 杨翠翠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7-882,共16页
为了揭示目前求解全局与局部最优解的多模态多目标进化算法研究与发展现状,首先,介绍了具有全局和局部最优解集的多模态多目标优化问题(multimod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MMOP),说明了其相关定义和特点;其次,根据现有... 为了揭示目前求解全局与局部最优解的多模态多目标进化算法研究与发展现状,首先,介绍了具有全局和局部最优解集的多模态多目标优化问题(multimod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MMOP),说明了其相关定义和特点;其次,根据现有求解该类问题的进化算法思想给出了一种分类体系,并对其中主要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目前具有全局和局部最优解集的多模态多目标测试函数集,并给出了常用的评价指标;最后,通过分析领域中的挑战性问题,展望了未来多模态多目标进化算法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多目标优化 进化算法 分类体系 测试函数 评价指标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场多源遥测数据仿真系统
4
作者 刘思若 容晓峰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170,共8页
为提高靶场遥测数据的质量,靶场多源遥测数据融合算法被相继提出,对融合算法进行测试是提高算法质量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为了得到通用场景下的融合算法测试用例,设计开发了一个靶场多源遥测数据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参数设置模块、多源遥... 为提高靶场遥测数据的质量,靶场多源遥测数据融合算法被相继提出,对融合算法进行测试是提高算法质量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为了得到通用场景下的融合算法测试用例,设计开发了一个靶场多源遥测数据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参数设置模块、多源遥测数据仿真模块组成,结合多源遥测数据的误码、时延和丢帧特征,模拟生成通用场景下的靶场多源遥测数据。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仿真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场多源遥测数据 遥测数据仿真 融合算法测试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摩阻系数算法优化与智能摩阻测试系统研究
5
作者 高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共7页
对于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准确、高效地测试计算管道摩阻损失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梁体抗裂性能与徐变上拱的控制,而目前常用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算法面临摩阻系数结果离散性较大的问题,且摩阻测试手段与方法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 对于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准确、高效地测试计算管道摩阻损失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梁体抗裂性能与徐变上拱的控制,而目前常用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算法面临摩阻系数结果离散性较大的问题,且摩阻测试手段与方法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不足。针对这一现状,以一孔跨径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管道数据组合计算得到的摩阻系数结果的离散性,基于公式推导提出一种改进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优化算法,并通过Python语言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开发一套智能摩阻测试系统,并基于该算法与系统进行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管道摩阻系数拟合优化算法与相应的计算程序能够有效提高管道摩阻系数的拟合准确性与计算效率;智能张拉与摩阻测试的一体化实施,实现了自动分级加载、多孔道摩阻参数的同步自动化测试与计算,有效提高了摩阻测试效率;该系统实现了现场管道摩阻测试数据的自动采集与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的可视化展示、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以及试验数据的上传下载与信息交互,有效提高了摩阻测试的准确性、真实性、效率及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研究成果在广湛铁路、连乐铁路等项目中的实践应用有效促进了摩阻测试质量、效率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预应力混凝土梁 后张法 摩阻系数 离散性 算法优化 摩阻测试系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模糊PID电液伺服系统控制
6
作者 肖浩 李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9-144,共6页
电液伺服控制是典型的非线性时变系统,常规PID控制结构简单,但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为了提高脉冲试验台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阀控... 电液伺服控制是典型的非线性时变系统,常规PID控制结构简单,但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为了提高脉冲试验台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阀控非对称缸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并通过PSO算法对模糊PID控制器的量化因子与比例因子进行寻优。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系统模型,联合AMESim中搭建的液压系统模型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相比,脉冲试验台采用粒子群优化模糊PID作为控制策略时对压力指令信号的跟踪精度显著提高,且对于不同类型、脉冲频率、压升速率的压力脉冲信号,液压系统都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试验台 电液伺服系统 PSO算法 模糊控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Research of the Equation Model on the System-level Fault Diagnosis 被引量:5
7
作者 Hengnong Xuan1, Dafang Zhang2, Yue Wu3, Minwei He4 (1,4: Dept. of Computer, Wuyi University, Jiangmen, Guangdong, 529020, China (2: Dept. of Computer,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 ) (3: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S2期148-157,共10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equation model of system-level fault diagnoses, and construct corresponding theory and algorithms. People can turn any PMC model on ex-test into an equivalent equation (or a system of equa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equation model of system-level fault diagnoses, and construct corresponding theory and algorithms. People can turn any PMC model on ex-test into an equivalent equation (or a system of equations), and find all consistent fault patterns based on the equation model. We can also find all fault patterns, in which the fault node numbers are less than or equal to t without supposing t-diagnosable. It is not impossible for all graphic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C MODEL EQUATION MODEL ex-test system-level FAULT diagnosis DIAGNOS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容腔压力控制的气动方向控制阀切换时间测量研究
8
作者 贾益璠 钱墅 +2 位作者 刘丽娇 浦晨玮 钱鹏飞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8-666,共9页
针对国标中气动方向控制阀切换时间测量不完善的问题,补充了对于非排气切换时间的测量;此外,鉴于测量中供气压力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的限制,还设计了一种基于30 L小容腔的模糊PI恒压控制系统,以替代足够容量的储气罐,满足气动方向控制阀切... 针对国标中气动方向控制阀切换时间测量不完善的问题,补充了对于非排气切换时间的测量;此外,鉴于测量中供气压力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的限制,还设计了一种基于30 L小容腔的模糊PI恒压控制系统,以替代足够容量的储气罐,满足气动方向控制阀切换时间测量的压力控制要求。首先,将模糊控制理论与PID算法相结合,设计了模糊PI压力控制器;然后,搭建了基于30 L小容腔的模糊PI恒压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压力控制实验和结果分析;最后,采用所设计的恒压供气系统对多种气动方向控制阀的切换时间(排气切换时间、充气切换时间和非排气切换时间)进行了测量实验,分析了测量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压力控制系统可对630 kPa目标压力进行不超过±500 Pa误差的高精度压力控制;在无法提供足够容量储气罐的条件下,该系统可作为替代方案对气动方向控制阀切换时间进行测量。此外,该研究可为现行国标的后续修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 高精度压力控制 切换时间 测试方法 模糊PI压力控制系统 模糊P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遗传优化的智能驾驶系统加速测试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冰 汤瑞 +2 位作者 赵健 张培兴 李文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1-511,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遗传优化的智能驾驶系统加速测试方法。首先,通过场景要素层次分析权值与优解区域特征改进参数采样模块中的拉丁超立方采样区间,实现了采样效率与优化效果的协同提升;其次,利用参数采样结果和重复度筛选机制增加遗传... 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遗传优化的智能驾驶系统加速测试方法。首先,通过场景要素层次分析权值与优解区域特征改进参数采样模块中的拉丁超立方采样区间,实现了采样效率与优化效果的协同提升;其次,利用参数采样结果和重复度筛选机制增加遗传寻优模块的种群多样性,克服了传统遗传算法的局部收敛难题;然后,利用基于循环更新机制的代理筛选模块对场景测试结果进行预测,平衡了加速算法与代理模型应用之间的效率与精度矛盾;最后,搭建仿真平台在高维时序分解的前车变速场景下对待测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加速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搜寻大量关键场景并提升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智能驾驶系统加速测试 代理模型 遗传算法 拉丁超立方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航天复杂系统测试任务调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涛 申立群 +1 位作者 付晋 黄昌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5-1262,共8页
针对航天复杂系统型号较多,传统测试流程与调度设计只能人工定制化排布,效率较低且未有效优化,同时,考虑到航天复杂系统快速测试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航天测试流程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在测试项集合明确的前提下,将... 针对航天复杂系统型号较多,传统测试流程与调度设计只能人工定制化排布,效率较低且未有效优化,同时,考虑到航天复杂系统快速测试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航天测试流程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在测试项集合明确的前提下,将测试项抽象为离散事件,以测试总时间和测试资源均衡度为优化目标,充分考虑航天器测试的诸多约束,将其作为遗传算法执行过程中交叉或变异的禁忌项。在初始种群确定后,对测试流程和调度方案进行自动生成和优化。对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同实验条件下的传统半串行测试方法和单目标优化方法,测试总时间或资源均衡度得到了较大提升。在进一步扩展优化目标和约束项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航天复杂系统测试过程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优化 多种群遗传算法 并行任务调度 航天复杂系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SINS/视觉导航鲁棒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明 柴洪洲 郑乃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INS)和视觉传感器优势互补,3者信息融合可获得高精度、无漂移的导航定位信息.针对GNSS/SINS/视觉融合导航易...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INS)和视觉传感器优势互补,3者信息融合可获得高精度、无漂移的导航定位信息.针对GNSS/SINS/视觉融合导航易受运动速度、光照变化、遮挡等影响导致定位精度和鲁棒性降低问题,本文在图优化框架的代价函数中加入SoftLOne鲁棒核函数,设置量测值粗差检验程序,降低离群点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对量测值计算残差进行卡方检验,对超限残差降权处理,提高系统精度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较不施加鲁棒核函数、不采用异常值剔除策略和卡方检验的传统算法,以及加入其他鲁棒核函数的算法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好,能够较大程度提升GNSS/SINS/视觉导航定位精度和鲁棒性,在大尺度环境下,未出现较大漂移误差,绝对位姿均方根误差0.735 m,绝对位姿误差标准差0.33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视觉 鲁棒算法 卡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BUS总线的机载无线柔性分布式测试系统数据同步采集技术
12
作者 李铁林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181,共6页
本研究致力于机载无线柔性分布式测试系统的研制,以解决在飞行试验中测试系统占地空间大、线缆使用量大、走线复杂、测试通道数量多等问题。分布式系统的节点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其内部时钟可能因多种因素而出现不同步的情况,从而影响数... 本研究致力于机载无线柔性分布式测试系统的研制,以解决在飞行试验中测试系统占地空间大、线缆使用量大、走线复杂、测试通道数量多等问题。分布式系统的节点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其内部时钟可能因多种因素而出现不同步的情况,从而影响数据采集的精度。通过灵活的时隙资源分配机制实现AUTBUS总线的动态调整,确保系统通信的高效稳定。采用1PPS、TOD及AUTBUS总线对表算法,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全网节点设备的时间同步,确保各个节点在相同的时间基准上进行协同操作。测试数据同步采集基于外部触发的模数转换模块,在全网协同事件的时刻实现各节点数据的同步采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同步数据采集精度最低为822.5 ns,满足飞行试验中机载测试的数据采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测试 无线柔性测试系统 AUTBUS总线 时间同步算法 数据同步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ML的空间有效载荷测试路径自动生成方法
13
作者 金鑫 贺宇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16-3426,共11页
为简化对空间有效载荷这一复杂系统的集成测试工作,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tems engineering,MBSE)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建模语言(system modeling language,SysML)的测试路径自动生成方法。所提方法所需的信息全部来... 为简化对空间有效载荷这一复杂系统的集成测试工作,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tems engineering,MBSE)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建模语言(system modeling language,SysML)的测试路径自动生成方法。所提方法所需的信息全部来源于载荷设备在数字设计阶段所构建的SysML数字模型。首先,对载荷的SysML活动图进行预处理;之后,根据载荷运行特性与活动图特性构建测试路径搜索模型,并以此提出改进蚁群算法以搜索全部测试路径;最后,基于SysML用例图在全部测试路径中进一步进行搜索,从而获取指定功能的测试路径。以空间燃烧科学实验载荷为例展示所提方法的详细过程,并对算法性能进行分析。在200次重复实验中,所提方法所得测试路径的覆盖率达到100%,最大迭代次数为27。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会产生大量的无效测试路径,大大提高测试路径规划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建模语言 测试路径生成 蚁群算法 空间有效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APS闪烁噪声测试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振华 成帅 +1 位作者 钱芸生 张益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0-1137,共8页
电子轰击有源像素传感器(electron bombarded active pixel sensor,EBAPS)是新型的真空-固体混合型数字微光夜视器件。闪烁噪声是影响EBAPS分辨力和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EBAPS闪烁噪声的测试研究不足。为此,本文首先开展EBAPS... 电子轰击有源像素传感器(electron bombarded active pixel sensor,EBAPS)是新型的真空-固体混合型数字微光夜视器件。闪烁噪声是影响EBAPS分辨力和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EBAPS闪烁噪声的测试研究不足。为此,本文首先开展EBAPS闪烁噪声测试方法研究,使用连通域检测算法筛选高亮噪点区域,提出异常像素点自适应中值替代的离散系数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EBAPS闪烁噪声测试系统,采用离散系数和高亮噪点数量作为闪烁噪声的表征参数,驱动EBAPS将不同测试条件下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进行噪声处理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合适的测试照度为1.27×10^(-3) lx,高亮噪点数量在-1000~-1300 V范围内数量较少,-1300~-1500 V时高亮噪点数量则明显提升。离散系数和连通域数量重复度均在3%以内,验证了测试系统的稳定性,为国产EBAPS闪烁噪声测试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APS 闪烁噪声 电子倍增 测试系统 连通域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测试验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鲍叙言 龚正 +1 位作者 李伯雄 余冰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37,共8页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是发展“车路云一体化”、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立足当下应用需求和产业进展,介绍了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标准化现状,以及研究团队研发的测试工具及开展测试验证的情况。测试验...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是发展“车路云一体化”、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立足当下应用需求和产业进展,介绍了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标准化现状,以及研究团队研发的测试工具及开展测试验证的情况。测试验证结果展现出部分已部署的路侧感知系统仍存在较大技术爬坡空间,且在测试工具的辅助下可大幅提升系统性能,同时也验证了关键技术的必要性、已有标准的可用性、测试工具的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 传感技术 融合算法 标准化 测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试验测量改进设计
16
作者 胡升阳 沈刚 +2 位作者 方宗德 关亚彬 侯祥颖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66,共8页
试验测量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的精准度是评价系统动态性能的基础。针对现有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测量方法存在灵敏度与精度欠佳、系数测试算法缺失、测试应力点存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方便、实用且具有高精度的行星传... 试验测量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的精准度是评价系统动态性能的基础。针对现有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测量方法存在灵敏度与精度欠佳、系数测试算法缺失、测试应力点存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方便、实用且具有高精度的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测试方法,定义了系统系数的测试算法与概念,明确了精确应力测试位置点及不同位置间差异性,采用应变片电桥传感器串并联设计,实现了拉压应力叠加、温度补偿以及繁琐标定免除等优点,为精准测取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齿根应力 测试算法 贴片方式 试验测量 信号分析 均载系数 动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LMS算法的跨声速风洞模型系统辨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斌斌 寇西平 +4 位作者 吕彬彬 余立 杨兴华 路波 曾开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70,共7页
针对风洞试验模型系统辨识不准确的问题,利用自适应LMS(least mean square)滤波器模型对跨声速风洞模型进行系统辨识。由于实测信号中存在多模态耦合,为了提高系统辨识精准度,首先对输入输出信号作了FRF(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 针对风洞试验模型系统辨识不准确的问题,利用自适应LMS(least mean square)滤波器模型对跨声速风洞模型进行系统辨识。由于实测信号中存在多模态耦合,为了提高系统辨识精准度,首先对输入输出信号作了FRF(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分析得到试验模型俯仰方向前两阶模态,其次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进行模态解耦,接着利用自适应LMS滤波器模型、传递函数模型、多项式模型对俯仰方向单模态进行系统辨识,最后得到了基于自适应LMS滤波器模型的俯仰方向一阶、二阶模态滤波器系数。通过对比不同数学模型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均方误差及辨识结果,表明自适应LMS滤波器模型具有更高的系统辨识精准度和更简洁的数学模型结构。为后续风洞试验模型振动主动控制计算法的设计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自适应LMS算法 快速FOURIER变换 跨声速风洞试验 主动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速公路智能度分级的路侧感知设备优化布设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荣文 王孜健 +3 位作者 么新鹏 李一鸣 田彬 李林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2,共7页
感知设备采集的交通数据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而交通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与感知设备的空间密度和具体位置密切相关。在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中,既要获得给定精度和完整度的交通数据,又要尽量减少在路网中的感知设备布置的数... 感知设备采集的交通数据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而交通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与感知设备的空间密度和具体位置密切相关。在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中,既要获得给定精度和完整度的交通数据,又要尽量减少在路网中的感知设备布置的数量。为保证多元感知设备在满足感知性能指标的同时,能服从布设成本约束的条件并合理地布设在高速公路上,提出一种基于DBSCAN聚类的高速公路路段划分方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路测设备优化布设方法。其次,对基于DBSCAN聚类和遗传算法的多元感知设备布设方法进行验证,构建智慧高速感知设备的仿真平台,以杭甬高速G92和沪昆高速为案例,按照行业指南将路段划分为不同感知性能等级,并针对L1和L2级路段应用优化布设方法。结果表明:L2级路段采用雷视一体机进行优化布设,检测精度达到98.5%;L1级路段选择视频检测器进行优化布设,检测精度可达84.2%。各路段的行程时间估计精度均较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高速感知系统 路测设备布设 DBSCAN聚类 遗传算法 多元感知 多目标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飞行轨迹数据生成与惯性器件建模 被引量:25
19
作者 赵鸿 赵忠 龙国庆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26-1029,共4页
由于很难获得全面真实的导航飞行轨迹数据,而各类导航系统软硬件性能测试验证又必须要有飞行轨迹数据和惯性器件的输出参数。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生成测试用飞行轨迹,并能为惯性器件建模的解析式思想。用这种思想产生的飞行轨迹数据和... 由于很难获得全面真实的导航飞行轨迹数据,而各类导航系统软硬件性能测试验证又必须要有飞行轨迹数据和惯性器件的输出参数。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生成测试用飞行轨迹,并能为惯性器件建模的解析式思想。用这种思想产生的飞行轨迹数据和惯性器件的模型,在硬件平台软硬件系统测试验证中得到了成功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轨迹数据生成 惯性器件建模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 系统算法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检测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0
作者 林果园 黄皓 张永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4,共6页
入侵检测系统是重要的信息安全措施。本文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分析,指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最新发展及动态呈现的新特点,重点分析了智能算法的应用、数据融合和报警关联技术的引入、检测对象变化情况及与其它安... 入侵检测系统是重要的信息安全措施。本文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分析,指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最新发展及动态呈现的新特点,重点分析了智能算法的应用、数据融合和报警关联技术的引入、检测对象变化情况及与其它安全技术的协作性;阐述了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测试评估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以及目前入侵检测标准化的现状;最后,展望了入侵检测系统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进展 智能算法 测试评估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