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分布式新能源的有源综合负荷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兰天楷 孙华东 +1 位作者 王琦 赵兵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365-7378,共14页
中国分布式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大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分布式新能源等值建模方法尚不成熟,难以用于工程实际中的大电网仿真分析。为此,该文首先介绍了大电网分析中的分布式新能源模型现状,探讨了分布式新能... 中国分布式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大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分布式新能源等值建模方法尚不成熟,难以用于工程实际中的大电网仿真分析。为此,该文首先介绍了大电网分析中的分布式新能源模型现状,探讨了分布式新能源等值模型的工程要求;然后以大规模工程应用为目标,提出了“含分布式新能源的有源综合负荷模型”的建模思路;最后提出了该模型的结构及参数计算方法,介绍了所提方法在中国S省初步应用的具体案例。应用效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有源综合负荷模型能满足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的大电网建模、仿真分析需求,具备大规模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分布式新能源 等值建模 综合负荷模型 安全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定位平台负载变化下的鲁棒干扰观测器设计
2
作者 段诗雨 刘浩天 张桂林 《光学精密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310-3322,共13页
压电定位平台的负载变化严重限制了其快速定位时的精度。为此,视负载变化为外界干扰,提出了一种鲁棒干扰观测器控制策略。首先,在MPI迟滞逆模型线性化的基础上,根据实验数据辨识出压电定位平台的线性动态特性。其次,将系统辨识误差归结... 压电定位平台的负载变化严重限制了其快速定位时的精度。为此,视负载变化为外界干扰,提出了一种鲁棒干扰观测器控制策略。首先,在MPI迟滞逆模型线性化的基础上,根据实验数据辨识出压电定位平台的线性动态特性。其次,将系统辨识误差归结为模型的不确定性,在频域内建立了保守性更小的上界。然后,考虑模型不确定性及负载扰动对系统稳定性及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基于μ综合的鲁棒干扰观测器。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的抗扰带宽为114 Hz,相较于传统的DOB方法提高了109%,相较于H_(∞)DOB提高了86%。对于70 Hz正弦轨迹的跟踪,提出方法在带载与空载情况下的相对误差平均变化为0.0013,相较于传统DOB方法降低了91.1%,相较于H_(∞)DOB降低了77.2%,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定位平台 负载扰动 模型不确定性 Μ综合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负荷模型参数的深化研究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汤涌 赵兵 +6 位作者 张文朝 王琦 邱丽萍 高洵 邵广惠 熊卫红 史可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3,共7页
首先详细介绍对实际电网进行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loadmodel,SLM)建模的流程。然后根据对实际电网负荷构成的统计和调查数据,分析我国电网各类负荷的分布情况,并指出建立适合于实际电网SLM参数的必要性。最后分析SLM参数对电网稳定特... 首先详细介绍对实际电网进行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loadmodel,SLM)建模的流程。然后根据对实际电网负荷构成的统计和调查数据,分析我国电网各类负荷的分布情况,并指出建立适合于实际电网SLM参数的必要性。最后分析SLM参数对电网稳定特性的影响,说明选择合适的负荷模型参数对准确分析电网稳定特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与规划 综合负荷模型 负荷建模 负荷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负荷模型对大区互联电网稳定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邱丽萍 赵兵 +6 位作者 张文朝 汤涌 王琦 高洵 邵广惠 熊卫红 史可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87,共6页
针对实际电网在极限条件下存在的暂态功角稳定、动态稳定和电压稳定问题,研究了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 load model,SLM)与现有负荷模型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负荷模型对暂态功角稳定特性的影响没有明确规律性。从负荷的频率特性和电压... 针对实际电网在极限条件下存在的暂态功角稳定、动态稳定和电压稳定问题,研究了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 load model,SLM)与现有负荷模型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负荷模型对暂态功角稳定特性的影响没有明确规律性。从负荷的频率特性和电压特性方面指出了负荷模型对大区域互联电网动态稳定性影响的特点;与现有模型相比,SLM模型具有使故障后母线电压恢复趋缓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模型 暂态稳定 动态稳定 电压稳定 综合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拟合法的综合负荷模型验证与校核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兵 汤涌 +6 位作者 张文朝 邱丽萍 王琦 高洵 邵广惠 熊卫红 史可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50,共6页
介绍了基于故障拟合法进行负荷建模的一些基本原则;然后以收集到的2008年国内电网发生的几个扰动事故为例,提出了用于验证和校核负荷模型的事故的评价和筛选方法,并指出对负荷模型参数的修正要符合实际负荷的物理特性;最后通过扰动事故... 介绍了基于故障拟合法进行负荷建模的一些基本原则;然后以收集到的2008年国内电网发生的几个扰动事故为例,提出了用于验证和校核负荷模型的事故的评价和筛选方法,并指出对负荷模型参数的修正要符合实际负荷的物理特性;最后通过扰动事故的故障拟合验证了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 load model,SLM)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拟合 负荷建模 可用性评价 物理特性 综合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电网大扰动试验仿真计算中的综合负荷模型及其拟合参数 被引量:23
6
作者 汤涌 张东霞 +4 位作者 张红斌 朱方 蒋宜国 蒋卫平 赵红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8,共4页
2004年和2005年分别在东北电网进行了4次金属性三相短路大扰动试验。以上述大扰动试验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对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调整了励磁系统的模型和参数,恢复了接入低压网络的小电源供电。通过分析各种负荷模型的适... 2004年和2005年分别在东北电网进行了4次金属性三相短路大扰动试验。以上述大扰动试验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对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调整了励磁系统的模型和参数,恢复了接入低压网络的小电源供电。通过分析各种负荷模型的适应性,给出了考虑配电网的综合负荷模型的拟合参数。采用上述拟合参数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综合负荷模型及其拟合参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负荷模型(slm) 东北电网 大扰动试验 拟合参数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负荷特性的分类综合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0
7
作者 鞠平 金艳 +1 位作者 吴峰 程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8,共5页
针对当前负荷建模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动态负荷特性分类和综合的问题。分析了感应电动机综合负荷模型参数灵敏度,提出了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负荷特性分类方法,其中提出了多种特征量,采用直接综合和加权平均综合两种综合... 针对当前负荷建模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动态负荷特性分类和综合的问题。分析了感应电动机综合负荷模型参数灵敏度,提出了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负荷特性分类方法,其中提出了多种特征量,采用直接综合和加权平均综合两种综合方法对分类结果进行综合建模。现场实测数据建模实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特性 综合方法 综合建模 运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综合的电力负荷动特性建模 被引量:64
8
作者 张伶俐 周文 +1 位作者 章健 贺仁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6-40,45,共6页
针对目前负荷动特性建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负荷建模必须面向综合的观点,给出了综合的方法,并结合1996年沧州地区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负荷组成时变系统中综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模实践表明:负荷动特性综合对于解决目前负荷动... 针对目前负荷动特性建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负荷建模必须面向综合的观点,给出了综合的方法,并结合1996年沧州地区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负荷组成时变系统中综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模实践表明:负荷动特性综合对于解决目前负荷动特性建模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适用于仿真计算的负荷模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动特性 建模 负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48
9
作者 张红斌 汤涌 +1 位作者 张东霞 侯俊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0,共5页
分析了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计算结果的影响,对国内外负荷模型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目前用于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2个主要方法——统计综合法和总体测辨法,分析了其特点并总结了其应用情况。最后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下一步... 分析了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计算结果的影响,对国内外负荷模型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目前用于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2个主要方法——统计综合法和总体测辨法,分析了其特点并总结了其应用情况。最后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下一步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建模 统计综合法 总体测辨法 综合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特殊负荷的宁夏电网负荷建模 被引量:18
10
作者 鞠平 王耀 +3 位作者 项丽 余一平 丁茂生 陈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21,共5页
提出了考虑特殊负荷的实际电网电力负荷综合建模方法。对典型日负荷曲线进行分析,定义了特殊负荷与一般负荷的分类判据;根据特殊负荷生产特性,采用适用于电解铝类负荷的I+M型综合负荷模型和适用于铁合金类负荷的Z+M型综合负荷模型;最后... 提出了考虑特殊负荷的实际电网电力负荷综合建模方法。对典型日负荷曲线进行分析,定义了特殊负荷与一般负荷的分类判据;根据特殊负荷生产特性,采用适用于电解铝类负荷的I+M型综合负荷模型和适用于铁合金类负荷的Z+M型综合负荷模型;最后根据分类结果和典型负荷节点的参数辨识,建立宁夏电网负荷模型。仿真结果和实际调研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建立的模型更接近宁夏电网实际负荷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特殊负荷 负荷 建模 综合负荷模型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集结等效的异步电动机综合负荷模型及其总体测辨建模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欣然 钱军 +3 位作者 王立德 李培强 陈辉华 宋军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5-185,共11页
针对电力系统综合负荷传统异步电动机模型存在的结构缺陷,从总体测辨的角度提出并建立了"综合异步电动机模型"。模型将配电网络用集总线路-变压器组集结等效,并计及了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的影响;在静态负荷中考虑负荷暂态无... 针对电力系统综合负荷传统异步电动机模型存在的结构缺陷,从总体测辨的角度提出并建立了"综合异步电动机模型"。模型将配电网络用集总线路-变压器组集结等效,并计及了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的影响;在静态负荷中考虑负荷暂态无功功率的补偿调整作用。推导出了模型的完整解析描述;提出了模型的"递推辨识策略"。模型实现了220kV变电站综合负荷物理环境—模型辨识环境—仿真计算环境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更加符合电网的综合负荷实际结构。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建模实例表明,考虑配电网集结等效的"综合异步电动机模型"在参数稳定性、泛化能力等综合性能上,较传统异步电动机模型有了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综合负荷 负荷建模 配电网络集结 综合异步电动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 被引量:78
12
作者 汤涌 张红斌 +1 位作者 侯俊贤 张东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8,共5页
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分析程序中常用的负荷模型,分析了上述负荷模型的结构及其在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程序中的实现过程,指出了上述负荷模型的不足。根据变电站负荷的实际构成,提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综合负荷模型。该模型物理结构合理,可... 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分析程序中常用的负荷模型,分析了上述负荷模型的结构及其在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程序中的实现过程,指出了上述负荷模型的不足。根据变电站负荷的实际构成,提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综合负荷模型。该模型物理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可方便地模拟负荷元件和包括配电网络、无功补偿系统和接入低压电网的发电机的供电系统。2004年和2005年东北电网的4次三相短路试验验证了该综合负荷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负荷模型 电力系统 仿真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主动负荷的综合电力负荷建模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7
13
作者 鞠平 郭德正 +4 位作者 曹路 金宇清 汪震 陈谦 吴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7-376,共10页
总结当前电力负荷建模的研究进展,根据负荷建模所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含主动负荷的广义综合电力负荷建模问题的研究框架,并详细论述研究方案,重点解决主动负荷模型结构的准确性与简洁性相协调、主动负荷模型参数的时变性与鲁棒性相协调这... 总结当前电力负荷建模的研究进展,根据负荷建模所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含主动负荷的广义综合电力负荷建模问题的研究框架,并详细论述研究方案,重点解决主动负荷模型结构的准确性与简洁性相协调、主动负荷模型参数的时变性与鲁棒性相协调这2个关键难题,为建立准确描述主动负荷电气特性的广义综合电力负荷模型指明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力负荷 负荷建模 主动负荷 统计综合法 总体测辨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配电网阻抗和无功补偿的完整综合负荷模型的参数辨识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谦 汤涌 +1 位作者 鞠平 张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4-50,共7页
为了直接描述配电网的作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提出了综合负荷模型(synthetic load model,SLM)。其中需要辨识的参数较多,所以往往将电容补偿并入恒定阻抗,经常采用的是电动机并联恒定阻抗的简化SLM模型。然而,通过辨识获得的简化SLM模... 为了直接描述配电网的作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提出了综合负荷模型(synthetic load model,SLM)。其中需要辨识的参数较多,所以往往将电容补偿并入恒定阻抗,经常采用的是电动机并联恒定阻抗的简化SLM模型。然而,通过辨识获得的简化SLM模型可能会引起分析和计算中的一些不合理问题。针对计及配电网阻抗、电动机、静态负荷(ZIP)方程,提出参数辨识方法,包括辨识策略、初始化计算过程和无功补偿的完整SLM模型,给出考虑频率影响的模型以及辨识过程。通过仿真算例和应用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负荷模型 参数辨识 系统频率 配电网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模型对东北电网送电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红斌 汤涌 +4 位作者 张东霞 朱方 蒋宜国 蒋卫平 赵红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以2004年东北电网冬腰方式为例,对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synthetic load model considering distribution network,SLM)以及各种常用的负荷模型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吉黑断面稳定极限和辽吉断面稳定极限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考虑配... 以2004年东北电网冬腰方式为例,对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synthetic load model considering distribution network,SLM)以及各种常用的负荷模型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吉黑断面稳定极限和辽吉断面稳定极限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与II型马达、40%恒阻抗+60%恒功率的静态负荷模型以及30%恒阻抗+30%恒电流+40%恒功率的静态负荷模型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最后对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slm) 灵敏度分析 东北电网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负荷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29
16
作者 张景超 鄢安河 +2 位作者 张承学 李奎 张鹏飞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8,共6页
负荷模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电力系统稳定计算提供精确的负荷模型。采用乐观或保守的负荷模型将会对电网安全或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型用电设备不断出现,负荷的动态特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早期的简单负荷... 负荷模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电力系统稳定计算提供精确的负荷模型。采用乐观或保守的负荷模型将会对电网安全或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型用电设备不断出现,负荷的动态特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早期的简单负荷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互联电网稳定计算的需要。综述了负荷模型的发展历史、负荷建模的常用方法、常用负荷模型及对系统稳定的影响,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应该建立区域电网负荷模型动态数据库,并指出了下一步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建模 动态数据库 综合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特性的负荷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孝 鞠平 +6 位作者 陈谦 张伟 于永军 祁晓笑 姚秀萍 孙宜谦 常喜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8,共6页
针对大干扰情况下电力系统仿真若忽略频率因素会影响仿真精度的问题,在原有模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频率特性的两种负荷模型:综合负荷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并提出了"先动后静"获取静态特征系数的方法.将模型应用于新疆电网... 针对大干扰情况下电力系统仿真若忽略频率因素会影响仿真精度的问题,在原有模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频率特性的两种负荷模型:综合负荷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并提出了"先动后静"获取静态特征系数的方法.将模型应用于新疆电网具体实例,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模型仿真的动态响应都和实测响应接近,并且考虑频率的仿真精度比不考虑时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频率 综合负荷模型 线性动态模型 新疆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方程负荷模型参数分散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红斌 汤涌 李柏青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5,共5页
大量现场实测负荷数据和动模数据的辨识结果表明:同一负荷成分在不同扰动情况下的负荷特性数据辨识结果不稳定,有时甚至相差十几倍到百倍,也就是说,模型参数存在较大的分散性。文中对差分方程负荷模型参数的分散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大量现场实测负荷数据和动模数据的辨识结果表明:同一负荷成分在不同扰动情况下的负荷特性数据辨识结果不稳定,有时甚至相差十几倍到百倍,也就是说,模型参数存在较大的分散性。文中对差分方程负荷模型参数的分散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指出了导致模型参数分散的根本原因是:模型结构选择不正确,不真实以及负荷噪声的存在,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负荷模型参数分散性问题的方法——负荷特性综合方法,并通过动模实验的建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差分方程 负荷特性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的电力负荷特性的分类与综合 被引量:133
19
作者 李培强 李欣然 +1 位作者 陈辉华 唐外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73-78,共6页
在阐述负荷特性分类与综合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以变电站综合负荷构成成分比例为负荷特性分类和综合的基本特征,基于模糊聚类原理,提出了模糊等价关系和模糊C均值算法的2种分类方法。基于模糊C均值法可以通过优化理论获得聚类中心矩阵,... 在阐述负荷特性分类与综合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以变电站综合负荷构成成分比例为负荷特性分类和综合的基本特征,基于模糊聚类原理,提出了模糊等价关系和模糊C均值算法的2种分类方法。基于模糊C均值法可以通过优化理论获得聚类中心矩阵,同时完成负荷特性分类与综合。对某省48个变电站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综合特性并与模糊C均值算法的聚类中心矩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都具有良好的聚类综合能力;基于模糊C均值法的聚类能力明显优于基于等价关系的聚类法,而且聚类结果更为合理有效。两种方法都成功地解决了负荷建模中变电站特性分类处理的复杂性与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综合负荷 负荷特性 负荷建模 分类与综合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电网综合负荷建模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邱丽萍 张文朝 +5 位作者 汤涌 赵兵 王琦 雷为民 高洵 贾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8,共7页
针对华北全网220kV变电站进行了负荷特性普查和分类,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变电站进行了详细的负荷调查,采用统计综合法建立了考虑配电网络的各典型变电站的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 load model,SLM),将建模结果推广应用到华北全网,并对采... 针对华北全网220kV变电站进行了负荷特性普查和分类,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变电站进行了详细的负荷调查,采用统计综合法建立了考虑配电网络的各典型变电站的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 load model,SLM),将建模结果推广应用到华北全网,并对采用统计综合法建立的SLM对华北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电网 220 KV变电站 负荷特性调查 综合负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