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s in cellulolytic enzymes
1
作者 Marc Claeyssens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2-432,共1页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mostly xylan), together with lignin, are the major polymeric constituents of plant cell walls and from the largest reservoir of fixed carbon in nature.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polymeri...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mostly xylan), together with lignin, are the major polymeric constituents of plant cell walls and from the largest reservoir of fixed carbon in nature.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polymeric substances by extracellular enzymes, such as cellulases, hemicellulases and laccases, is preferred to chemical depolymerisation to avoid the production of toxic by-products and waste that are expensive to treat. The monosaccharides released through enzymatic hydrolysis can subsequently be microbially converted to commercial commodities, such as bio-ethanol (fuel extender) or microbial protein as feed supplements. The individual depolymerisering enzymes used, such as cellulases, xylanases and laccases, also hav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in (i) biobleaching in the paper and pulp industry, (ii) improvement of animal feed (poultry and ruminants) digestibility in feed industries, and (iii) dough rheology and bread volume in the baking process, and beer viscosity and filtration velocity during brewing. The cloning of the genes, coding for several xylan degrading enzymes, and their expression in Baker’s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filamentous fungi (Aspergillus species) opened the possibility to study the pure enzymes, without contaminating activity. Trichoderma reesei produces several of these enzymes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ir specificity, synergie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is known. An overview will b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酶 结构 功能 木质纤维素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研究——来自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芳 李心月 卫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8,共17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并在深化体制改革中注意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减税降费是否促进了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升级,能否促进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从理论层面厘清了减税政策和降费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并在深化体制改革中注意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减税降费是否促进了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升级,能否促进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从理论层面厘清了减税政策和降费政策对产业结构高质量化的直接影响、影响机制与环境异质性分析,还明晰了相关税收政策与减税降费政策的协同效应,利用2006—2022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减税降费政策通过加速资金回流、激发创新活力和稳定市场预期三大机制,最终促进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研究表明,在地方行政保护力度较大和税收监管较强的地区,减税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而降费政策对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未存在显著差异,这有可能与降费政策的具体措施、减免机制有关。此外,税务改革与减税降费政策发挥了协同效应,税务“放管服”改革与减税降费政策对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组合型的税收政策能够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不同税种的减免力度、优化地方税收环境、税务体制改革与税费优惠政策协调等提出了减税降费的政策建议。文章深入剖析了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对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影响,为精准制定结构性减税政策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经验证据;在研究路径方面,构建了包含资金回流、创新活力和市场预期在内的机理分析框架,不仅揭示了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地区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还深入挖掘了其内在机理。通过多维度的剖析,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减税降费政策发挥经济引导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好地发挥减税降费政策在推动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外,从政策执行全流程视角出发,探究了地方税收行政保护、税收征管力度对减税降费政策的异质性影响,为税务部门本身更好发挥税制改革的经济赋能作用,完善地方税务服务提供改革方向;最后,通过协同税务部门体制改革与减税降费政策发挥的政策合力作用,为税务部门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 税务体制改革 政策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过程”框架下的环境政策协同评估——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3
作者 保海旭 张晓卉 董战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10,共12页
无论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抑或基层环境保护工作,均强调要广泛吸纳多方力量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立足自身方能展望未来,该研究以中国环境政策协同为切入点,围绕协同现状、短板剖析以及提升策略展开。评估环境政策协同的前提是环境政策的捕... 无论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抑或基层环境保护工作,均强调要广泛吸纳多方力量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立足自身方能展望未来,该研究以中国环境政策协同为切入点,围绕协同现状、短板剖析以及提升策略展开。评估环境政策协同的前提是环境政策的捕获与协同要素的识别,故运用文本挖掘技术与“结构-过程”框架,为政策评估工作做前置准备。构建的环境政策数据池囊括1980—2022年共计871条政策,初步分解环境政策特质并抽离出效力位阶、时间间隔、发文机构和政策内容的标签信息。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提出的“结构-过程”协同框架,贴合环境政策领域做出框架调试,形成由要素、层级与区域构成的结构性机制和生效、执行与参与构成的过程性机制。政策量化结果显示:环境政策中要素协同未与环境特性紧密结合,层级协同的路径依赖严重,区域协同依靠具象化的环境纽带,时间协同缺乏机制性保障,工具协同“重管制、轻激励”,主体协同形式依赖地方探索。在时间序列下观察环境政策的协同变化,发现结构性机制式微,并实现由单维引领向多维互动的转变。这意味着,为提升环境政策协同效果,在结构性机制中应加强对环境特性的关注,推动精细化管理;优化垂直管理层级结构,畅通双向信息通道;加强内生性价值观念的培养,减少对具象化环境纽带的依赖。在过程性机制中将时间纳入政策制定的考虑范围,进行科学的计划和安排;融合刚性环境规制与柔性激励工具,实现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政策运用;同时,加强环境多元共治的社会结构建设,确保地方探索成功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量化 结构-过程 协同度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制度协同”视角下数字服务贸易的“新里昂惕夫之谜”破解机制研究
4
作者 张林 陈思源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6,共10页
针对数字服务贸易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本文突破“技术-要素”割裂分析范式,构建“技术-制度协同”理论框架,创新性整合技术生态位宽度与技术组合互补性,设计技术专业化指数以解析新里昂惕夫之谜。基于2008~2024年WTO跨境面板数据... 针对数字服务贸易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本文突破“技术-要素”割裂分析范式,构建“技术-制度协同”理论框架,创新性整合技术生态位宽度与技术组合互补性,设计技术专业化指数以解析新里昂惕夫之谜。基于2008~2024年WTO跨境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技术专业化与数字服务贸易呈显著负向关系,印证新谜题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路径的调节呈现异质性特征,“技术-制度协同”演化形成四元形态,即均衡协同型国家实现“技术多样性-制度弹性”的动态适配,技术主导型面临路径锁定风险,制度主导型遭遇规则空转困境,低效协同型呈现系统失灵特征。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竞争本质是技术能力与制度适配的协同效率竞争,破解新谜题需建立“技术-制度适配度”治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里昂惕夫之谜 技术-制度协同 数字服务贸易 技术专业化 技术生态位 制度适配性 知识产权保护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率驱动与政策协同——科技金融促进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张浩 庞凯 +1 位作者 刘可 樊继达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2,共16页
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科技金融效率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政府作用的协同效应。通过构建包含新质生产力特征及实体要素在内的测度体系,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 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科技金融效率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政府作用的协同效应。通过构建包含新质生产力特征及实体要素在内的测度体系,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效率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正向驱动作用,政府科技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中介作用,形成“市场驱动—政策响应—创新转化”的协同机制;政府科技投入强度存在非线性协同特征,当突破特定阈值时,科技金融效率的促进效应显著增强,表明政策支持需跨越“吸收能力临界值”以释放创新乘数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中美典型案例比较,提出构建效率导向的科技金融制度、优化政府投入动态调控机制及推进跨区域协同创新等政策建议,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金融效率 政府科技投入 政策协同 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及周边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的影响机制——以苏州市为例
6
作者 施荟文 田雅丝 +2 位作者 陈家乐 陆雨婷 钱万溪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386-7400,共15页
伴随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推进,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域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对土地利用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也对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s)及其权衡协同关系产生复杂作用。城乡融合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系统分析城市-边缘区-乡村... 伴随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推进,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域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对土地利用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也对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s)及其权衡协同关系产生复杂作用。城乡融合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系统分析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域空间结构动态演变过程,并在此背景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ESs权衡协同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优化策略,对于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ESs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以苏州市为例,基于多源数据,运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和半监督学习方法识别其2005年和2022年的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域空间格局,使用InVEST模型评估产水量、碳储存、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四类主要ESs,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顾及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域空间结构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对ESs权衡协同的影响机制。得到结论:(1)2005-2022年,苏州市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域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中79.29%的乡村转换为边缘区,边缘区中则有99.48%转换为城市;(2)根据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域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分析了城市维持区、城市扩张区、边缘区维持区、边缘区扩张区及乡村留存区五类地域的ESs权衡协同关系,其中在边缘区扩张区与城市扩张区均呈显著权衡关系;在边缘区维持区与城市维持区则为权衡协同并存关系;(3)顾及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域空间结构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对ESs的权衡协同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在城市扩张区、持续为边缘区及边缘区扩张区三个区域内,其负向作用更为突出,尤其是持续为边缘区域与边缘区扩张区域;(4)针对城市-边缘区-乡村人地关系特征,本研究提出了ESs协同目标下各区域土地利用优化策略,包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控制区域扩张速度,建立生态廊道与缓冲区和进行多功能土地利用规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域空间结构 时空演变特征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关系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溢出视角下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吴非 范权贻 +2 位作者 刘倩 袁普盈 常曦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金融科技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前沿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的新业态.为研究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以及在空间上的影响变化表征,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被解释变量,金融科技作为核... 金融科技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前沿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的新业态.为研究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以及在空间上的影响变化表征,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被解释变量,金融科技作为核心变量,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边际效应分析进行基准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和机制识别检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有效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于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而言有着更为显著的驱动力.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风险配置,强化创新要素投入,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同区域之间的金融科技发展还能产生有效的协同作用,从而更好赋能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研究结果对提高金融科技支持效率,切实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金融科技 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创新 结构特征 空间溢出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减盐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向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0-358,共9页
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的首要危险因素,减少食盐摄入被认为是最经济的预防手段之一。该文首先阐述全球减盐的必要性,然后在介绍人体咸味感受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不同研究视角下减盐措施的研究进展,如替代盐... 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的首要危险因素,减少食盐摄入被认为是最经济的预防手段之一。该文首先阐述全球减盐的必要性,然后在介绍人体咸味感受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不同研究视角下减盐措施的研究进展,如替代盐、咸味肽及咸味增强肽、其他增咸物质、人体多感官协同、食盐结构优化、食品结构优化、高新加工技术等,并对各减盐措施的应用前景和挑战进行总结,旨在为食品工业的减盐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盐 咸味感知机制 咸味肽 食盐结构 多感官协同 高新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旋转螺旋槽管式换热器结构优化与性能试验
9
作者 万霖 黄宇佳 +4 位作者 车刚 王洪超 李俊鹏 郑宇 田金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2-432,共11页
粮食干燥生产中换热损失大,存在烟气热量无法高效传递,导致换热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集管壳与列管式换热于一体的气相旋转螺旋槽管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场协同与热力学理论优化螺旋槽管关键部件,探究螺旋槽管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粮食干燥生产中换热损失大,存在烟气热量无法高效传递,导致换热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集管壳与列管式换热于一体的气相旋转螺旋槽管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场协同与热力学理论优化螺旋槽管关键部件,探究螺旋槽管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以螺距、槽深及内外径比为试验因素,以努塞尔数和阻力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当螺距为24.845 mm、槽深为1.753 mm、内外径比为0.897时,Nu为164.637,f为0.348。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基本一致。螺旋槽管平均场协同角β相较于圆管降低约2°,揭示了置于壳程内的螺旋槽管管束进口、出口及中间截面内场协同角的分布特征,整体范围内的场协同效果有所增加,结论符合场协同原理。利用强化换热综合性能指数(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PEC)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气相旋转螺旋槽管式换热器PEC在1.031~1.267之间,验证了螺旋槽管在换热器应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干燥机 换热器 螺旋槽管 场协同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网变流器协同的波浪发电系统控制策略
10
作者 朱永强 朱显浩 +2 位作者 焦伟超 殷康 段春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216,共5页
为实现波浪发电系统的高效平稳入网,以直驱式波浪发电装置为例,建立其数学模型和并网结构。将装置输出功率分解为平均分量和波动分量,从发电系统主动式控制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阻尼控制和阻尼弹力控制下的最优策略,以使其高效运行。通... 为实现波浪发电系统的高效平稳入网,以直驱式波浪发电装置为例,建立其数学模型和并网结构。将装置输出功率分解为平均分量和波动分量,从发电系统主动式控制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阻尼控制和阻尼弹力控制下的最优策略,以使其高效运行。通过直流侧储能配置及机侧和网侧变流器的协同控制,实现电能的平稳入网。仿真结果表明,阻尼弹力控制较于阻尼控制,发电效率更高同时波动更大,直流侧储能及机网侧协同控制可有效平抑功率波动,为波浪发电系统的入网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波浪发电装置 并网结构 机网变流器协同 最优控制 平抑功率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构型化复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劭鹏 隋晓东 +5 位作者 李福 王美琦 肖山 韩远飞 吕维洁 王向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63-3582,共20页
近年来以空天飞行器为代表的国家重大战略装备蓬勃发展,对轻质、高强钛基复合材料(TMCs)的需求呈高速增长趋势,并促使其向高性能化方向发展。在复合化的基础上“师法自然”,对组织进行构型化设计是提高钛基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以空天飞行器为代表的国家重大战略装备蓬勃发展,对轻质、高强钛基复合材料(TMCs)的需求呈高速增长趋势,并促使其向高性能化方向发展。在复合化的基础上“师法自然”,对组织进行构型化设计是提高钛基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构型化组织中软硬相间的变形协调作用与异质变形诱导的强化和应变硬化效应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并获得理想的强塑性协同效果。本文围绕材料研制的各个环节,从基元复合技术、构型化复合工艺途径、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等方面综述了钛基复合材料构型化复合的研究现状,深入讨论了构型化组织的共性特征与强韧化机理,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难点,并指出钛基复合材料构型化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构型化复合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联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新波 张大鹏 +1 位作者 吴冠霖 钱雨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63-1171,共9页
协同创新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在文献和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联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协同创新绩效由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流程创新3个维度构成;联盟成员关系和协同创新资源对... 协同创新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在文献和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联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协同创新绩效由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流程创新3个维度构成;联盟成员关系和协同创新资源对联盟协同创新绩效的3个维度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创新环境只对管理创新有显著影响,企业自身素质对协同创新绩效的3个维度都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联盟 协同创新 影响因素 协同创新绩效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区域协同创新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范斐 杜德斌 +2 位作者 游小珺 盛垒 肖泽磊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4,共9页
根据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结构的内涵,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能力5个方面构造了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的指标体系。利用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测度1998~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的各项创新能力结构,从时空... 根据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结构的内涵,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能力5个方面构造了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的指标体系。利用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测度1998~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的各项创新能力结构,从时空维度揭示不同区际创新能力结构的均衡与匹配程度,在此基础上,辨析不同省级区域在区际协同创新中获益效果的相对变化趋势及时空关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区域整体综合创新能力东、中、西阶梯分布的格局并没有改变,且地带间的综合创新能力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2省级区域创新能力结构耦合度网络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不平衡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层现象与核心-边缘空间分异格局。3区域协同创新获益效果质量不高,区际协同创新获益值及获益比空间差异显著,但区际协同创新空间格局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创新 创新能力结构 省级区域 协同创新获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协同阻燃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马志领 赵文革 +1 位作者 郝凤春 石俊瑞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400-404,共5页
概述了近年来磷氮膨胀型阻燃涂料工作的进展情况 .内容涉及聚合物的结构、阻燃剂的结构、阻燃材料的性能 。
关键词 膨胀型阻燃 阻燃机理 结构 磷-氮协同 阻燃剂 氨基树脂 高分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浩 崔丽 侯汉坡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5,共7页
从协同学的视角,提出企业战略协同机制是由战略为主导,使企业各子系统协同发展以产生整体涌现效应的运作机理与工作方式。战略协同分为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通过内部有效的资源匹配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构成了内部协同;企业同外部伙伴之... 从协同学的视角,提出企业战略协同机制是由战略为主导,使企业各子系统协同发展以产生整体涌现效应的运作机理与工作方式。战略协同分为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通过内部有效的资源匹配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构成了内部协同;企业同外部伙伴之间在共赢的基础上于战略层面互惠成长,构成了外部协同。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在战略层面相互契合,实现了战略协同。在战略协同机制的运行下,依据企业资源的关联性和互补性,通过有效的控制机制,持续优化企业的结构、能力和文化,使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 战略协同机制 序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理念的地下采场稳定性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季阳 谭卓英 +1 位作者 陈首学 李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0,共5页
针对某大型露天—地下联合开采铜矿山的开采现状,将协同理论引入地下采场的稳定性分析,主要考虑了地下采场中矿房、矿柱以及充填体假柱在结构尺寸上的协同作用,对原有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改进。为保证改进后地下采场在巷道掘进及矿房回... 针对某大型露天—地下联合开采铜矿山的开采现状,将协同理论引入地下采场的稳定性分析,主要考虑了地下采场中矿房、矿柱以及充填体假柱在结构尺寸上的协同作用,对原有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改进。为保证改进后地下采场在巷道掘进及矿房回采过程中的稳定,对3个充填方案下掘进巷道和回采采场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充填方案,在待开挖矿体中掘进较大尺寸的巷道,其巷道基本稳定;回采过程中,其采场的稳定性与充填体刚度相关,充填体的刚度高低结合,采场应变、位移较理想。底部块石胶结、上部尾砂胶结充填是地下采场的首选方案;采用的大采矿横巷9 m扩底采场结构方案,回采过程中,采场顶板的稳定性提高了,同时出矿巷道的变形较小、保持稳定,该改进采场结构参数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协同 采场结构 稳定性 参数优化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能力观视角下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层次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屈维意 周海炜 姜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7-21,共5页
联盟的协同效应被认为是促进战略联盟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对联盟协同效应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资源—能力观视角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将联盟协同效应划分为互补效应、整合效应及学习效应3个层次,进一步探索了联盟协同效应... 联盟的协同效应被认为是促进战略联盟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对联盟协同效应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资源—能力观视角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将联盟协同效应划分为互补效应、整合效应及学习效应3个层次,进一步探索了联盟协同效应的结构"黑箱"。并构建了相应的联盟协同效应层次结构模型,丰富了联盟协同研究的内容,完善了联盟协同理论,以期为参与联盟的企业及促进联盟健康、成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能力观 战略联盟 协同效应 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协同的作物种植结构调查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启厅 曾志康 +3 位作者 谢国雪 骆剑承 覃泽林 兰宗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2-560,共9页
【目的】充分发掘遥感影像的空间、时间和光谱等特征谱信息,探索地块基元支持下的多源遥感数据作物种植信息自动识别方法,为作物种植结构信息的快速、精细化调查提供借鉴。【方法】以广西扶绥县为研究区,通过对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多尺... 【目的】充分发掘遥感影像的空间、时间和光谱等特征谱信息,探索地块基元支持下的多源遥感数据作物种植信息自动识别方法,为作物种植结构信息的快速、精细化调查提供借鉴。【方法】以广西扶绥县为研究区,通过对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多尺度分割和对象廓线编辑,提取精细农田地块信息;以地块为基元获取覆盖作物生育期内的时序光谱特征;基于时序光谱及其变化定义与作物长势状况相关的描述参量,形成静态光谱与动态过程特征结合的多维特征空间,结合作物的物候节律特征构建作物种植信息提取模型,实现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的提取。【结果】依据上述方法绘制出广西扶绥县甘蔗、水稻和其他作物农田及草地、林地、水体、城镇建设用地等的精细地块图,其中,提取广西扶绥县甘蔗和水稻作物的总面积分别为82420.01和6806.67 ha,作物提取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6.8%,Kappa系数为0.84。【结论】提取的广西扶绥县作物种植结构的成果满足使用精度要求,可为精准农业补贴投放、农业灾害定损等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而技术方法对于作物种植结构信息的快速、精细化调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高时空分辨率 时间序列 精细地块 遥感数据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布置窄缝和挡板的微混合器内流体流动和混合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艺凡 夏国栋 王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57-3865,共9页
基于混沌对流原理设计了一种布置窄缝和挡板结构的被动式微混合器,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实验对该微混合器内流体流动与混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窄缝和挡板的共同作用使微混合器水平面内形成了扩展涡和分离涡,垂直流动方向的截面内形... 基于混沌对流原理设计了一种布置窄缝和挡板结构的被动式微混合器,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实验对该微混合器内流体流动与混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窄缝和挡板的共同作用使微混合器水平面内形成了扩展涡和分离涡,垂直流动方向的截面内形成了对称的反向旋涡,多维度涡系显著提高了混合效率。窄缝和挡板的结构尺寸对流体流动和混合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混合强度和压降,利用场协同原理分析窄缝宽度、窄缝长度、挡板高度对微混合器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不同Reynolds数条件下的最优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 混合 场协同原理 结构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要素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贺灵 程鑫 邱建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7,共5页
依据相关文献及研究假设,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在对样本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创新要素的协同、企业与外部创新要素的协同对企业技术创... 依据相关文献及研究假设,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在对样本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创新要素的协同、企业与外部创新要素的协同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绩效都起到积极显著的直接影响作用,且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创新要素协同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