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7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istic properties of the binary mixed system of natural green surfactants:Camellia oleifera saponin and sodium cocoyl glycinate
1
作者 Yawen Li Weixin Li +3 位作者 Fenglun Zhang Shihong Ma Jianxin Jiang Liwei Zhu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1-843,共13页
Sodium cocoyl glycinate(SCG),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ionic amino acid surfactant,is widely used in daily chemical products as an upgraded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surfactants.In this study,crude Camellia oleif... Sodium cocoyl glycinate(SCG),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ionic amino acid surfactant,is widely used in daily chemical products as an upgraded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surfactants.In this study,crude Camellia oleifera saponin(COS)was purified using AB-8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and it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were analyzed.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ole fractions of COS(αCOS)on surface tension(γ),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IFT),emulsification,and foam properties of COS-SCG binary mixed systems were investigated in mixtures of SCG with purified COS.The stability ofγand foamability under divers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re also discuss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S-SCG system exhibited remarkable surface-active synergism.The minimum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of the mixed system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CG,and adding a small mole fraction of COS(1%-2%)induced a synergistic reduction ofγ.Specifically,the cmc andγwere 2.50×10-4 mol/L and 23.1 mN/m forαCOS=1%,respectively.The system exhibited exceptional IFT reduction capacity,achieving a minimum value of 1.42 mN/m atαCOS=10%.The mixed system reached a foaming volume(atαCOS=50%)and foam stability(atαCOS=75%)were 51.0 mL and 97.37%,respectively.Microscopic analysis further confirmed these outstanding foam properties.Moreover,the COS-SCG system displayed reducedγwith enhanced foaming volume under elevated temperatures(35-75℃)and salinity(0-20 g/L).However,acidic conditions and hard water compromised bothγstability and foam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NIN sodium cocoyl glycinate binary mixed system synergism interfacial tension foam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生物浸出中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与Acidiphilium multivorum菌协同效应研究
2
作者 袁志华 盛严武 +8 位作者 孙占学 周仲魁 刘亚洁 刘金辉 周义朋 李明东 温桃 李思雨 陈嘉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45,共6页
Acidiphilium multivorum(简称A.m)菌具有铁还原性和硫氧化性,这对铀矿生物浸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研究表明,铀矿生物浸出中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菌与A.m菌主要表现为铁循环和碳循环的协同作用,以某硬岩型铀矿为... Acidiphilium multivorum(简称A.m)菌具有铁还原性和硫氧化性,这对铀矿生物浸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研究表明,铀矿生物浸出中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菌与A.m菌主要表现为铁循环和碳循环的协同作用,以某硬岩型铀矿为浸出材料,开展A.f菌与A.m菌协同浸铀时,A.m菌的铁还原作用协同A.f菌的铁氧化作用,促进浸出体系中铁的循环,铁循环使得A.f与A.m菌获得了更多和更长久的能源物质,促进了它们的生长繁殖;A.f菌在浸铀过程中,会产生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会限制A.f菌的生长繁殖,但A.m菌在铁还原过程中能利用这些有机物进行异养生长,因此可解除其对A.f菌生长繁殖的抑制作用,同时产生CO_(2),能进一步为A.f菌提供了无机碳源。此外,A.m菌还能利用单质硫获得能源,促进单质硫氧化为硫酸,硫酸能分解铀矿石表面的黄钾铁矾,缓解铀矿石表面钝化膜的形成,最终提升铀的浸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出 铀矿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cidiphilium multivorum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筠连沐爱区块富氦煤层气成藏模式及其特殊意义
3
作者 杨兆彪 顾俊雨 +5 位作者 傅雪海 田文广 毕彩芹 韩永胜 梁宇辉 张宝鑫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14,共14页
四川筠连沐爱核心区是中国南方第一个成功商业化开发多年的煤层气田,在南方煤层气开发中具有引领意义,然而其富集成因尚待进一步揭示。基于研究区大量的煤层气评价测试井、煤层气试井和煤层气开发井数据为基础,结合测试化验分析,参考并... 四川筠连沐爱核心区是中国南方第一个成功商业化开发多年的煤层气田,在南方煤层气开发中具有引领意义,然而其富集成因尚待进一步揭示。基于研究区大量的煤层气评价测试井、煤层气试井和煤层气开发井数据为基础,结合测试化验分析,参考并借鉴油气研究成果,结合地质背景,分析了其独特的煤层气富集成藏模式。研究认为:筠连沐爱核心区主力煤层平均含气量为15.58 m^(3)/t,具有“中高灰分煤,高含气量和高饱和度”的特征,且发现原始气藏氦气异常,平均体积分数为0.074%,煤层气富集区主要位于铁厂沟向斜轴部沐爱断层东侧及区块西部和南部边缘,氦气异常区与煤层气富集区具有协同性。本区地下水矿化度高为其鲜明特色,TDS平均在10638.3 mg/L,远高于国内外浅层煤层气产区的TDS值,且具有“高氯离子,高硫酸根离子”特征,这与其处于四川盆地边缘,构造活动较弱,地层水为泥岩压实排出水(古海洋水)混合大气降水密切相关。矿化度高的区域煤层含气量高,氦气异常,且具有超压现象,氦气异常推测主要来自深层离心流中水溶氦气的脱气作用。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煤层气成藏模式,即构造−混合水动力封堵型富氦煤层气藏,构造主要体现2方面,一是封闭性好的逆断层为富氦煤层气富集提供了有益边界,二是构造形迹控藏,包括宽缓向斜轴部低部位控藏和构造高点高部位控藏。混合水动力则体现在独特的沉积盆地泥岩压实离心流和大气降水向心流的综合控制,促成了富氦煤层气藏的形成,由此导致,在原始气藏中地下水−煤层气−氦气具有协同性,在后期长时间的排采过程中,这种动态协同性仍然一致。因此,煤层气藏中富氦可能是煤层气富集的重要指示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筠连沐爱核心区 煤层气 富氦煤层气藏 古海洋水 构造−混合水动力封堵型气藏 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对蚜虫的减量增效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伟佳 陈平强 +4 位作者 丁文伟 徐婉婷 张斌 吴华 马志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0,共8页
为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建立蚜虫绿色防治技术。本研究以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为供试昆虫,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了3种植物源农药和3种化学农药的联合杀虫活性,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及最佳配比,并进一步开展了田间药效评价。... 为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建立蚜虫绿色防治技术。本研究以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为供试昆虫,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了3种植物源农药和3种化学农药的联合杀虫活性,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及最佳配比,并进一步开展了田间药效评价。结果显示,0.3%苦参碱AS等6种农药均对苜蓿蚜具有良好的毒杀活性;以单剂的致死中浓度按比例混合,筛选出4组混用增效组合,其中苦参碱与氟啶虫胺腈7:3混用、苦参碱与吡虫啉6:4混用、苦参碱与啶虫脒7:3混用、川楝素与啶虫脒5:5混用,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4.72、139.84、135.82和123.61;在上述最佳配比下,0.3%苦参碱AS(835g/hm^(2))与22%氟啶虫胺腈SC混用(1.5 g/hm^(2))、0.3%苦参碱AS(590 g/hm^(2))与70%吡虫啉WDG混用(10 g/hm^(2))、0.3%楝素SL(500 g/hm^(2))和20%啶虫脒SP混用(3.6 g/hm^(2)),对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药后7 d的防效分别达87.10%、87.07%和88.10%,与推荐剂量相比,混用组合中化学农药用量分别减少了98.75%、73.33%和97.00%,植物源农药分别减少了74.95%、82.30%和85.00%。可见,上述混用组合对蚜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效,且显著降低了化学农药的用量,为蚜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化学农药 减量增效 苹果黄蚜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了吗?——基于要素融合与战略协同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莹 汪晓文 田雨琦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21,共12页
数据要素作为新时代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其市场化配置对释放数据要素红利,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要素市场化改革背景,系统阐释数据要素市场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以各地陆续设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 数据要素作为新时代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其市场化配置对释放数据要素红利,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要素市场化改革背景,系统阐释数据要素市场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以各地陆续设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显著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建设的数据交易平台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新质生产力赋能效应在技术禀赋较高、人力资本较优的企业及数字基建完善的地区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通过促进要素融合、企业战略协同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进一步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供应链溢出效应,要素市场化配置会沿着供应链网络对下游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 新质生产力 要素融合 战略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纤维砂浆的力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贺伟明 石胜伟 +1 位作者 蔡强 姜昭群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203,214,共6页
为探究共掺聚合物及纤维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采用COMPAKTUNA■PRO聚合物乳液(PTB)、聚丙烯(PP)纤维制备16组聚合物改性纤维砂浆(PMFM)试体,测试研究PMFM的抗拉强度、(多次)抗折强度及黏结强度。结果表明:纤... 为探究共掺聚合物及纤维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采用COMPAKTUNA■PRO聚合物乳液(PTB)、聚丙烯(PP)纤维制备16组聚合物改性纤维砂浆(PMFM)试体,测试研究PMFM的抗拉强度、(多次)抗折强度及黏结强度。结果表明:纤维对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具有直接贡献作用,而减水剂的引入及适度的变形有利于纤维与砂浆体协同工作;抗折荷载-时间曲线具有陡降回零型、陡降中断型、缓降型、二次增强型共4种模式,分别对应无纤维掺入的脆断型破坏与有纤维掺入的裂隙明显型、裂纹几乎不可见型的裂缝发育规律及损伤后的强度二次增长特征;黏结强度随粉煤灰及纤维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随PTB掺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而随减水剂掺量的变化无明显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纤维砂浆 力学性能 协同作用 二次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与天然除虫菊素混配及防治害虫的应用
7
作者 刘芬 古开平 +4 位作者 温嘉祺 刘辉 张珂 胡琼波 翁群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5,共9页
【目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控,但因其杀虫速度较慢、防效不稳定等,限制了大规模应用。除虫菊素是一种天然植物杀虫剂,常用于有机农业害虫防治,但价格昂贵,且持效期短。本研究旨在将球孢白僵菌与除虫... 【目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控,但因其杀虫速度较慢、防效不稳定等,限制了大规模应用。除虫菊素是一种天然植物杀虫剂,常用于有机农业害虫防治,但价格昂贵,且持效期短。本研究旨在将球孢白僵菌与除虫菊素混配,研发效果好、成本低的混配组合和适当制剂。【方法】以喷雾法测定球孢白僵菌BbPs01菌株的分生孢子、天然除虫菊素及混配液对棉蚜Aphis gossypii的室内活性,用协同毒力指数评价联合毒力,筛选增效组合;制备1.0%(φ)球孢白僵菌·除虫菊素可分散油悬浮剂(1.0%BbPy OD),对棉蚜开展室内活性测定,对黄瓜棉蚜、番茄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白菜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开展田间防效测定。【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处理后3 d,球孢白僵菌、除虫菊素以质量比0.8∶0.2、1.8∶0.2、0.7∶0.3、0.6∶0.4和0.5∶0.5混配表现出对棉蚜的增效作用,质量比0.7∶0.3时协同毒力指数最大,因此选择该组合制备1.0%BbPy OD。室内活性测定表明,1.0%BbPy OD对棉蚜的LC50为1.98 mg/L,低于阳性对照1.5%(φ)除虫菊素水乳剂(1.5%Py EW)的5.05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BbPy OD对黄瓜棉蚜、番茄烟粉虱和白菜黄曲条跳甲均有较好防效。【结论】球孢白僵菌与除虫菊素混配对蚜虫有增效作用,其二元混配可分散油悬浮剂对蚜虫等害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该研究为发展真菌与植物源杀虫剂的应用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除虫菊素 棉蚜 增效作用 烟粉虱 黄曲条跳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达吡啶与氯法齐明或克拉霉素联用增加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大鼠体内暴露水平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王雪钰 王宇津 +2 位作者 初乃惠 康万里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7,共8页
目的:研究舒达吡啶和贝达喹啉单用及分别与克拉霉素和氯法齐明联用在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大鼠模型中的体内药物分布情况和药物相互作用效果。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感染脓肿分枝杆菌的S-D大鼠模型在给予45 mg/kg舒达吡啶(A组)、... 目的:研究舒达吡啶和贝达喹啉单用及分别与克拉霉素和氯法齐明联用在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大鼠模型中的体内药物分布情况和药物相互作用效果。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感染脓肿分枝杆菌的S-D大鼠模型在给予45 mg/kg舒达吡啶(A组)、45 mg/kg舒达吡啶+10 mg/kg克拉霉素(B组)和45 mg/kg舒达吡啶+25 mg/kg氯法齐明(C组)20 min、1 h和16 h后的血浆、大脑、椎骨和肺组织中舒达吡啶的浓度;同时测定给予40 mg/kg贝达喹啉(D组)、40 mg/kg贝达喹啉+10 mg/kg克拉霉素(E组)和40 mg/kg贝达喹啉+25 mg/kg氯法齐明(F组)1、4和16 h后的血浆、大脑、椎骨和肺组织中贝达喹啉的浓度。分析同一检测时间点同一部位不同组别药物浓度的差异情况。结果:对于舒达吡啶,在给药20 min后,B组的血浆药物浓度[390.6(319.6,621.9)ng/ml]高于A组[140.2(79.4,204.0)ng/ml];在给药1 h后,C组肺组织药物浓度[3478.1(2570.9,5322.7)ng/ml]低于A组[6632.0(5617.6,8014.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0.000,P=0.004;U=4.000,P=0.025)。对于贝达喹啉,在给药4 h后F组的血浆药物浓度[2264.6(1724.4,3826.0)ng/ml]和给药16 h后的血浆、肺组织药物浓度[分别为2045.0(1922.8,3757.1)ng/ml、25095.3(13083.2,30438.4)ng/ml]均高于D组[分别为1415.3(671.9,1779.0)ng/ml、879.4(640.9,954.5)ng/ml、8671.0(4086.1,1353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000,P=0.016;U=0.000,P=0.004;U=2.000,P=0.010)。在用药16 h后,A组在血浆和肺组织的药物浓度[分别为2505.9(1844.7,2986.8)ng/ml和23481.4(16988.0,35219.7)ng/ml)]均明显高于D组[分别为879.4(640.9,954.5)ng/ml和8671.0(4086.1,1353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000,P=0.037;U=2.000,P=0.010)。结论:与单用药相比,舒达吡啶与克拉霉素联用可能增加其在体内的暴露水平,且在给药16 h后在血浆和肺组织的暴露水平均优于贝达喹啉,可为组成抗MAB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前药物评价 药物协同作用 药物监测 组织分布 克拉霉素 舒达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离子-GDL协同作用对酶解豆粕凝胶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张彩霞 穆伟豪 +3 位作者 高佳嘉 胡海玥 杨晨 汪建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5,共9页
豆粕富含膳食纤维和大豆蛋白,经纤维素酶酶解后的豆粕酶解物具备形成凝胶的潜质。以豆粕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对豆粕进行酶解后得到豆粕酶解物。通过加入不同添加量(0.05%~0.25%)的3种盐离子(CaSO_(4)、CaCl_(2)、MgCl_(2))与葡萄糖酸-δ... 豆粕富含膳食纤维和大豆蛋白,经纤维素酶酶解后的豆粕酶解物具备形成凝胶的潜质。以豆粕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对豆粕进行酶解后得到豆粕酶解物。通过加入不同添加量(0.05%~0.25%)的3种盐离子(CaSO_(4)、CaCl_(2)、MgCl_(2))与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o-δ-lactone,GDL)水浴加热制备豆粕凝胶,分析添加盐离子对酶解豆粕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5%CaCl_(2)的酶解豆粕凝胶具有较高的持水性,为62.78%,储能模量为3779.09 Pa,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38 mg/mL,疏水相互作用占比为78.17%,游离巯基含量为5.25μmol/g,二级结构中β-折叠含量为42.12%。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CaSO_(4)和CaCl_(2)有助于酶解豆粕凝胶形成致密的网络结构,添加MgCl_(2)形成的凝胶网络结构均匀性降低。该研究为利用盐离子与GDL协同作用制备酶解豆粕凝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拓宽豆粕在食品工业中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豆粕 盐离子 协同作用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65管线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空蚀与电化学腐蚀协同作用机理
10
作者 郑仁诗 徐云泽 刘刚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41,共9页
利用超声振动空蚀试验装置,研究了X65管线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空蚀与电化学腐蚀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纯空蚀损伤速率在4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温度的进一步提高,易形成发生空化的压强梯度,空泡数量的迅速增多增强了空泡间的相互作用,部... 利用超声振动空蚀试验装置,研究了X65管线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空蚀与电化学腐蚀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纯空蚀损伤速率在4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温度的进一步提高,易形成发生空化的压强梯度,空泡数量的迅速增多增强了空泡间的相互作用,部分空泡溃灭产生的微射流相互抵消,缓解了微射流对钢表面的力学冲击作用,进而降低纯空蚀损伤速率;电化学腐蚀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被促进,腐蚀作用增强加剧了材料表面软化并提高了表面粗糙程度,这有利于空泡的生成,增强微射流对材料表面的破坏,腐蚀促进空蚀损伤速率显著增大;此外,空蚀过程显著增强了材料表面的氧传质,加快了材料的腐蚀过程,空蚀与电化学腐蚀协同作用导致50℃时破坏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蚀 电化学腐蚀 温度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究不同菌种发酵骏枣汁的代谢差异分析
11
作者 叶峥 张江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1-89,共9页
红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山西特色果品,但关于不同菌种发酵枣汁中的差异代谢物的研究还较少。为揭示不同菌种发酵骏枣汁的代谢产物差异性,该文以交城骏枣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 红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山西特色果品,但关于不同菌种发酵枣汁中的差异代谢物的研究还较少。为揭示不同菌种发酵骏枣汁的代谢产物差异性,该文以交城骏枣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以及两菌联用协同发酵骏枣汁,采用超高效技术,对骏枣原汁及不同菌种发酵骏枣汁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联用协同菌种发酵的骏枣汁效果最佳。不同发酵菌种骏枣汁与原汁之间及不同发酵菌种骏枣汁之间的主要差异代谢物有6类,分别为有机酸类、有机碱类、氨基酸类、糖类、酚类和核苷类。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通路发现,只有单菌与联用协同发酵骏枣汁的主要差异代谢物有不重合的代谢通路,为氨基酸代谢通路。该研究分析了不同菌种发酵骏枣汁之间以及发酵骏枣汁同骏枣原汁之间的代谢产物差异性,所检测到的物质可为发酵骏枣汁的分析及相应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发酵 联用协同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固废与高盐废水“固液协同”充填处置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书宁 于树江 +7 位作者 董兴玲 张步勤 郭小铭 王晓东 王凯 朱世彬 武博强 刘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目的和背景】受地域、经济和技术水平等限制,大部分煤基固废仍以露天堆填的形式积存而未进行处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高盐废水(如矿井高盐水、煤化工高盐水)的妥善处置及减量化是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关... 【目的和背景】受地域、经济和技术水平等限制,大部分煤基固废仍以露天堆填的形式积存而未进行处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高盐废水(如矿井高盐水、煤化工高盐水)的妥善处置及减量化是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关键环节,然而现有高盐废水处理技术普遍存在工程初期投资大、运行费用较高等问题。【方法】提出煤基固废和高盐废水“固液”两废协同处理技术,即使用高盐废水代替普通用水和早强剂等添加剂,采用固废胶凝材料代替水泥材料,将煤基固废和高盐废水搅拌混合后得到充填膏体,泵送至煤矿井下空间。为了分析该技术的可行性,以宁夏宁东煤炭基地某煤矿为研究区,研究煤基固废充填膏体的力学性能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采用单轴抗压强度测试试验(UCS)、扫描电镜(SEM)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固化充填膏体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重金属浸出特征。【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固化充填膏体的强度不断增加,而随着矿粉添加量的增多,胶凝材料比例下降,固化充填膏体的强度逐渐减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延长,所有使用高盐废水作为拌合水的充填膏体3 d强度都高于0.5 MPa,基本满足NB/T 11432−2023《煤矿矸石基固废充填技术规范》中的最低要求,14 d强度达到3.38~5.99 MPa,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煤矿充填的各种场景要求。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固化充填膏体浸出液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25,评价分级标准为安全;从固化充填膏体的浸出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浸出液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均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及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所列的Ⅲ类水标准要求。因此,煤基固废和矿井高盐水协同处理技术,在力学性能和环境稳定性评估方面均满足相关标准,可实现煤基固废及高盐废水的可循环、低成本和全量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在无废矿山、无废化工建设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高盐废水 固液协同 井下充填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指标协同效应重构的联合作战体系效能评估灰色主成分模型
13
作者 陈顶 方志耕 +3 位作者 杨保华 叶丰 张娜 张靖如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1574,共14页
体系效能评估指标数量多、维数高,指标之间关联,且具有协同效应,加大了效能评估的计算复杂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协同效应的联合作战体系效能指标灰色主成分分析(gre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GPCA)重构模型。首先,分析联合... 体系效能评估指标数量多、维数高,指标之间关联,且具有协同效应,加大了效能评估的计算复杂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协同效应的联合作战体系效能指标灰色主成分分析(gre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GPCA)重构模型。首先,分析联合防空作战体系的作战使命、任务、流程,构建其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指标间是否存在协同效应。其次,基于指标间存在的协同效应,给出3种重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策略,并结合GPCA方法,构建具有协同效应的GPCA模型,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降维。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联合防空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案例,筛选出具有协同效应的指标,重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计算结果与方法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发现指标间的协同效应,重构后的评估指标体系保持了“同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效能评估 协同效应 灰色关联 指标重构 灰色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破壁+菌酶”联合处理饲料化利用技术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14
作者 梁建勇 刘洋 +5 位作者 李九月 高源 赵晓娟 焦琳淼 齐力格尔 薛树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59-3069,共11页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若能将其转化为反刍动物饲料充分利用,不仅能减轻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还能有效缓解中国粗饲料资源短缺所造成的困境,降低养殖成本。然而,秸秆高纤维素含量和复杂的结构特点成为了动物生产中的利用障碍。目前...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若能将其转化为反刍动物饲料充分利用,不仅能减轻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还能有效缓解中国粗饲料资源短缺所造成的困境,降低养殖成本。然而,秸秆高纤维素含量和复杂的结构特点成为了动物生产中的利用障碍。目前,已有多种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能够提高农作物秸秆的饲用价值,但在实际饲料化利用时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文章聚焦于全国农业重大引领技术——秸秆“破壁+菌酶”联合处理饲料化利用技术,该技术将膨化破壁技术与菌酶协同发酵技术相结合,为农作物秸秆的高效饲料化利用开辟了新思路;阐述了秸秆“破壁+菌酶”联合处理技术的原理、加工工艺和特点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阐明了秸秆资源高效利用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农作物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提供技术指导,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 菌酶协同 农作物秸秆 饲料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有机硅对灭草松防除胡麻田藜的增效作用
15
作者 马建富 王伟军 +7 位作者 郭娜 刘栋 李爱荣 张丽丽 白苇 胡杨 蒋东帅 李峰 《中国麻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25-129,共5页
为有效防除胡麻田间杂草藜,研究设置了不同浓度48%灭草松水剂AS和有无添加0.75‰农用有机硅助剂两因素试验,分析了助剂对灭草松防除藜的增效作用,并就其对胡麻生长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喷施4.5 L/hm^(2)及以下浓度的48... 为有效防除胡麻田间杂草藜,研究设置了不同浓度48%灭草松水剂AS和有无添加0.75‰农用有机硅助剂两因素试验,分析了助剂对灭草松防除藜的增效作用,并就其对胡麻生长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喷施4.5 L/hm^(2)及以下浓度的48%灭草松对胡麻安全性没有影响;添加助剂有机硅可以显著提高灭草松防除胡麻田藜的防效,其中以T3(灭草松4.5 L/hm^(2)+有机硅)处理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好,分别为97.50%和99.00%;添加有机硅可以提高产量,其中T7(4.5 L/hm^(2)灭草松+有机硅)处理产量和增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1373.5 kg/hm^(2)和141.18%,增产效果显著。综合考虑,T3(灭草松4.5 L/hm^(2)+有机硅)和T7(3.75 L/hm^(2)灭草松+有机硅)两个处理是胡麻田藜防控、产量增效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助剂有机硅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剂喷射3D打印水泥基材料强度与精度协同优化研究
16
作者 杨阔 王里 李之建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41-2751,共11页
粘结剂喷射3D打印具有精度高、无需支撑等特点,为建筑领域智能建造提供了有效手段。针对粘结剂喷射3D打印水泥基材料强度与精度难以协同的问题,本文基于磷酸镁水泥基胶凝材料体系,研究镁磷比(M/P,摩尔比)、水灰比(W/C)及层厚对试件抗压... 粘结剂喷射3D打印具有精度高、无需支撑等特点,为建筑领域智能建造提供了有效手段。针对粘结剂喷射3D打印水泥基材料强度与精度难以协同的问题,本文基于磷酸镁水泥基胶凝材料体系,研究镁磷比(M/P,摩尔比)、水灰比(W/C)及层厚对试件抗压强度、层理、打印精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的尺寸误差随M/P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W/C的增大而增大。随层厚的增加,试件的层理现象愈加明显。随M/P增大,最高强度对应的W/C降低。增大M/P,试件内部结构变得更致密,试件的抗压强度增大。试件尺寸精度及抗压强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铺粉轮移动方向尺寸误差最大,沿层叠方向加载时,试件的抗压强度最高。实现了强度与精度的协同优化,确定材料最优M/P为6、W/C为0.14、层厚为100μm,材料的最优尺寸误差为试件设计尺寸的2.65%,抗压强度为39.1 MPa。该3D打印材料在古建筑表皮修复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推动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 抗压强度 打印精度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防沙治沙法律规则检视与优化路径
17
作者 刘晓豹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0,共6页
黄河治理的根本在于治沙。为检视黄河流域防沙治沙法律规则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建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国家立法和沿黄省(区)涉及防沙治沙法律规则的地方立法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防... 黄河治理的根本在于治沙。为检视黄河流域防沙治沙法律规则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建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国家立法和沿黄省(区)涉及防沙治沙法律规则的地方立法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防沙治沙法律规则的分散影响了立法质效的实现、“不抵触”国家立法原则限制地方立法内容的展开、地方规则差异阻碍流域公平的实现等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优化黄河流域防沙治沙法律规则体系、促进立法有效供给,推进区域协同立法、提高立法的科学性,秉持人沙和谐理念、强化法律规则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 国家立法 地方立法 协同立法 流域公平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能耦合协调及其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陆杉 罗水莉 周坤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4-538,共15页
协同推进工业减污降碳是实现“双碳”目标和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的关键。数字经济和能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为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了重大机遇与技术支持。为研究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 协同推进工业减污降碳是实现“双碳”目标和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的关键。数字经济和能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为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了重大机遇与技术支持。为研究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构建数字经济水平和能源系统指标体系,并对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深入剖析,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2011−2021年我国数能耦合协调度由0.286逐年升至0.458,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且东、中、西部地区均处于上升趋势,其中广东省一直位列全国首位,并在2021年达到中级协调阶段。②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存在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明了该结论的可靠性。③机制检验表明,智能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能显著增强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促进作用。④异质性分析表明,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因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在东部地区、非资源禀赋地区和经济发展高水平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应大力推动数能耦合协调发展,鼓励工业企业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投资,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能耦合协调 工业减污降碳协同 时空演变 智能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ergistic effect of rosmarinic acid with antibiotics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MRSA
19
作者 SanmugaPriyaEKAMBARAM NathiyaMARAPPAN +2 位作者 VinodhiniVISWANATHAN SabariSrinivasanG AjayB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8-58,共1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rosmarinic acid(RA)with antibiotics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and MRSA and to identify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responsible for synergism if any.ME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rosmarinic acid(RA)with antibiotics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and MRSA and to identify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responsible for synergism if any.METHODS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Rosmarinic acid was studied for its zone of inhibition by agar well diffusion and MIC determination by liquid broth dilution technique against MRSA and VRSA.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RA with antibiotics like amoxicillin,ofloxacin and vancomycin was evaluated by Broth checker board method and further confirmed with time kill kinetic studies.Microbial Surface Components Recognizing Adhesive Matrix Molecules(MSCRAMMs)were isolated by protein precipitation technique and its expression was studied by SDS PAGE.Further RA was evaluated for its beta lactamase inhibition property.RESULTS Rosmarinic acid exhibit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S.aureus and MRSAby showing a MIC value of 0.8mg·mL-1 against S.aureus and 10mg·mL-1 against MRSA.Rosmarinic acid at 1/4X MIC value reduced the MIC of vancomycin,amoxicillin and ofloxacin by 1/4 times against S.aureus.But against MRSA,vancomycin was found to be synergistic.All the synergistic combinations have shown FIC value of 0.5.In order to measure the kinetics of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the bacterial growth rate with RA,antibiotics and synergistic combinations against S.aureus and MRSA was studied.It is observed that the synergistic combinations showed better time kill kinetics as compared to RA and antibiotics.Further RA could able to destruct the cell surface proteins MSCRAMMs which was studied by SDS PAGE.RA was also found to showβlactamase inhibiting property.CONCLU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RA posses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but at a very higher concentration(in mg/mL)against S.aureus and MRSA.However it shows synergism with antibiotics and could able to reduce the MIC of antibiotics.Thus RA could be developed as an adjuvant for antibiotics against S.aureus and MRSA caused infections.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identify the mechanism for its synergism with antibi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marinic ACID synergism BROTH CHECKER BOARD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唑膦与硅肥联合使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娟 高波 +3 位作者 李秀花 王容燕 黄山 陈书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12,324,共7页
为了有效控制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种类硅肥及噻唑膦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硅肥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差,但10%噻唑膦颗粒剂与不同种类硅肥联合使用后可显著降低... 为了有效控制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种类硅肥及噻唑膦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硅肥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差,但10%噻唑膦颗粒剂与不同种类硅肥联合使用后可显著降低甘薯种薯及薯苗受线虫侵染率,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等量的10%噻唑膦颗粒剂。田间施用噻唑膦后再增施硅肥,可使噻唑膦防治效果显著增高,甘薯受害率降低,甘薯产量提高。其中硅肥途保佳15 L/hm^(2)与10%噻唑膦颗粒剂18 kg/hm^(2)或22.5 kg/hm^(2)联合使用后,对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7%以上,显著高于10%噻唑膦颗粒剂22.5 kg/hm^(2)处理。联合施用硅肥可以在减少噻唑膦用量情况下保持对茎线虫病较高防效,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 噻唑膦 硅肥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