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温经化瘀止痛法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血清E_2、P、PGE_2、PGF_(2α)、TXB_2及6-Keto-PGF_(1α)的影响 |
马青
师伟
刘少玲
李霞
赖楠楠
王东梅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34
|
|
2
|
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大鼠血ET-1、NO、TXB_2、6-Keto-PGF_(1α)水平的变化 |
王朋
杨明会
李绍旦
霍旺
刘毅
张俊修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14 |
10
|
|
3
|
基于虚、毒、瘀理论探讨痛风的发病机制 |
任妮娜
凌益
马武开
曾苹
姚血明
|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
周航
陈莹
孙晶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兰香草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
陈美安
黄凤
梁晓庆
蓝小琪
崔祥祥
曾雪琪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6
|
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优化筛选研究 |
谢波
邓海山
喻斌
方泰惠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0
|
|
7
|
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因子、炎性介质及血管舒缩因子的影响 |
刘丹
池玉梅
邓海山
康安
谢波
韩疏影
方泰惠
张良
喻斌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5
|
|
8
|
四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寒热药性的比较 |
赵珊珊
郝艳玲
袁凤刚
贾先红
毛承飞
周钦荣
朱红梅
|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9
|
粗毛纤孔菌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谱效关系分析 |
李庆杰
包海鹰
图力古尔
李玉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10
|
月经病寒凝血瘀证与ET、NO的关系及加减温经汤对其影响 |
苏健
杜惠兰
|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6
|
|
11
|
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 |
王朋
杨明会
李绍旦
霍旺
刘毅
张俊修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4 |
5
|
|
12
|
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
王鹏军
孙明谦
苗阳
刘玲玲
|
《世界中医药》
CAS
|
2013 |
13
|
|
13
|
杨关林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从脾胃论治临床经验总结 |
李峥
杨关林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35
|
|
14
|
基于积病角度论治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 |
代波
陈露
林思伟
王权胜
宾彬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23 |
3
|
|
15
|
李素云教授辨证治疗肺结节病经验 |
张盼
李素云
|
《世界中医药》
CAS
|
2016 |
40
|
|
16
|
缺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与NT-proBNP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
王鹏军
苗阳
刘玲玲
|
《世界中医药》
CAS
|
2013 |
10
|
|
17
|
老年期痴呆模型大鼠炎性因子变化相关性研究 |
韩诚
郭蕾
陈燕清
秦亚莉
于红
郭斌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14 |
2
|
|
18
|
太阳病蓄血证的证型初探 |
张国骏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19
|
九种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研究进展与评述 |
于嘉莹
张会永
王凤
李威莹
郭星池
吴威
杨关林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20
|
韩延华从外感寒热之邪致瘀治疗血瘀型崩漏 |
马舒婷
韩延华
杨丽珍
贾丽妍
张跃辉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2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