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文献分析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各期辨证要点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张帅
                                刘胜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85-1988,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269)
                                    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7001-10)
                                +1 种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3401904900)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ZY3-LCPT-2-1002)
                        
                    
- 
                    文摘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各期辨证要点,以求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各期用药特点,运用"以方测证"的方法来探求其各期证型。结果:1996—2015年间,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23篇。肿块期共有22张处方,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是柴胡,按功效分类,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清热解毒药,其次是活血止痛药,寒凉药占60.20%;脓肿期共有12张处方,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是金银花,按功效分类,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清热解毒药,其次是补气药,寒凉药占70.33%;瘘管期共有16张处方,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是当归,按功效分类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清热解毒药,其次是补血药,寒凉药占44.64%;围手术期共有5张处方,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当归,按功效分类,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血药,其次是清热解毒药,寒凉药占62.06%。结论:肿块期的主要辨证为肝气郁滞,热毒炽盛;脓肿期多为热毒壅盛,气血两虚;瘘管期主要辨证为热毒未清之证;围手术期多为气血两虚之证。
                        
                    
            
-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中医药治疗
                            文献分析
                            以方测证
                    
                
- 
                    Keywords
                    
                            plasma cell mast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literature analys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formula effect asessment
                    
                
- 
                    分类号
                    
                            
                                
                                    R65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基于“病证结合”模式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初探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周亚男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
                    
                
-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5-1407,共3页
            
- 
                        基金
                        
                                    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7BAI20B073):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疗方案优化及疗效评价研究
                                    负责人:张军平
                        
                    
- 
                    文摘
                        病证结合模式是通过西医的病理学、诊断学确定病名,再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确定证型、治则及治法,也是"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以中医临床医生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难以得到国际公认,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而沿用西医的标准则难以显现中医药的优势。病证结合模式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需重视疾病结局指标的综合评价,将客观与主观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以期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疗效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 
                    关键词
                    
                            病证结合
                            中医药
                            疗效评价
                    
                
- 
                    Keywords
                    
                            Model of combination of diseases with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effect assessment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以方测证”在中医证候模型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被引量:38
            
- 3
- 
                
            
- 
                
                            作者
                                钟森杰
                                李静
                                李琳
                                黄淑敏
                                邱宏
                                程彬
                                胡志希
                
            
-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50,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4208)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J50447)。
                        
                    
- 
                    文摘
                        "以方测证"是现阶段证候模型研究的重要手段,在促进"证"研究深入的同时亦暴露出部分问题。总结近年来"以方测证"在证候模型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对研究中涉及的方证关系、实验设计、评判标准、病证结合等关键问题进行论述,提出方药功效的界定是关键前提、合理设立对照实验是关键环节、重视评判标准的多元化、遵循病证结合的研究框架等相应的研究思路与对策,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 
                    关键词
                    
                            以方测证
                            证候
                            动物模型
                            方证关系
                    
                
- 
                    Keyword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formula effect assessment
                            syndrome
                            animal model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ula and syndrome
                    
                
-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 
                
            
            - 
                题名对绝经前后诸证辨证论治的再认识
                    被引量:9
            
- 4
- 
                
            
- 
                
                            作者
                                艾菊青
                                毛浩萍
                                樊官伟
                                高秀梅
                
            
-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2期295-299,共5页
            
- 
                        基金
                        
                                    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I05B00):更年期综合症的综合治疗
                                    负责人:宋殿荣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1125024):中医方剂
                                负责人:高秀梅
                        
                    
- 
                    文摘
                        目前,针对绝经前后诸证的认识主要集中于阴虚,多数医家也采用滋阴清热法治疗绝经前后出现的烘热汗出,忽略了阳虚在绝经前后诸证的病理作用。本文整理了历版《中医妇科学》教材关于绝经前后诸证相关病机和辨证分型,及以往绝经前后诸证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突出显示了烘热汗出、健忘和性欲减退等症状发生的普遍性,纠正了绝经前后诸证中潮热汗出描述的不准确性,分析滋阴法治疗绝经前后血管舒缩症状的疗效;结合古医集对绝经前后诸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的认识,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温肾阳中药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探究阳虚在绝经前后诸证病机中的重要性,从阳虚论治绝经前后诸证,为临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提供新思路。
                        
                    
            
- 
                    关键词
                    
                            绝经前后诸证
                            阳虚
                            辨证
                            以方测证
                    
                
- 
                    Keywords
                    
                            Climacteric syndrome
                             yang-deficienc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formula effect assessment
                    
                
- 
                    分类号
                    
                            
                                
                                    R271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