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射线技术与文物保护/考古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魏龙 陈刚 +3 位作者 冯向前 黎刚 刘宝东 王宝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86,共9页
每一项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都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承载着历史的文物的保护和研究。现代射线技术的发展就是最为典型的范例。现代射线技术主要指基于X射线、γ射线、中子等基本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每一项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都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承载着历史的文物的保护和研究。现代射线技术的发展就是最为典型的范例。现代射线技术主要指基于X射线、γ射线、中子等基本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对物质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的波谱学技术和成像技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高能物理与先进射线技术及射线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主要针对核分析、同步辐射以及计算机断层成像(CT)等特点鲜明的现代射线技术,在对基本原理进行简单描述的基础上,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在现代射线技术与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领域所做的一些工作进行了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分析 同步辐射 计算机断层成像 考古 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硼固相烧结微观结构演化的同步辐射CT观测 被引量:6
2
作者 许峰 胡小方 +3 位作者 卢斌 赵建华 伍小平 袁清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5-181,共7页
利用同步辐射CT(SR-CT)技术,在碳化硼陶瓷样品烧结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投影成像,并应用滤波反投影算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样品在整个烧结过程中内部微结构演化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实现了对陶瓷固相烧结过程实时、无损的观测.通... 利用同步辐射CT(SR-CT)技术,在碳化硼陶瓷样品烧结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投影成像,并应用滤波反投影算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样品在整个烧结过程中内部微结构演化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实现了对陶瓷固相烧结过程实时、无损的观测.通过重建图像清晰观测到了陶瓷样品在烧结三个阶段中颗粒接触、烧结颈形成、晶粒和气孔长大、气孔球化并收缩等烧结现象;统计了样品在不同烧结时刻的孔隙率,得到了孔隙率随烧结时间和烧结时间对数的变化曲线,并根据曲线分析了样品在不同烧结时刻致密化速率的变化,得到了烧结中期孔隙率和时间对数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和现有烧结理论相吻合,并为进一步完善烧结理论以及建立扩散和本构模型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固相烧结 同步辐射CT 微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增强CT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汪敏 胡小方 +3 位作者 伍小平 袁清习 黄万霞 朱佩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97-1601,共5页
本文将同步辐射硬X射线衍射增强成像方法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CT方法中(简称衍射增强CT法),并对自制样品进行投影成像重建,获得了非常清晰的样品内部结构图像,并与样品的单晶吸收成像CT重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吸收系数相近的结构... 本文将同步辐射硬X射线衍射增强成像方法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CT方法中(简称衍射增强CT法),并对自制样品进行投影成像重建,获得了非常清晰的样品内部结构图像,并与样品的单晶吸收成像CT重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吸收系数相近的结构材料,衍射增强CT法可得到更好的物质内部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增强成像 同步辐射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XR-CT技术应用研究烧结陶瓷三维微结构拓扑形貌 被引量:8
4
作者 景晓宁 胡小方 +2 位作者 赵建华 王亚鸥 田玉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7-330,共4页
借助同步辐射硬X射线高强度 ,强穿透 ,高分辨和天然准直性的特性 ,应用卷积反投影重建算法实现CT三维重建技术 ,简称SXR CT(SynchrotronX RayComputedTomography) ,研究了氧化物陶瓷烧结体残余孔隙的三维拓扑微结构。同时量化计算了样... 借助同步辐射硬X射线高强度 ,强穿透 ,高分辨和天然准直性的特性 ,应用卷积反投影重建算法实现CT三维重建技术 ,简称SXR CT(SynchrotronX RayComputedTomography) ,研究了氧化物陶瓷烧结体残余孔隙的三维拓扑微结构。同时量化计算了样品的孔隙率和密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形貌 三维微结构 密度分布 同步辐射硬X射线 SXR-CT 烧结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生物软组织同步辐射相衬CT成像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建发 陈秀君 +4 位作者 李雯靖 黄钟杰 钟朝森 周光照 林顺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同步辐射相衬CT对离体生物软组织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将手术切除人贲门标本3块、食管及食管癌标本各2块及自尸体标本提取的大脑中动脉组织2块固定并自然干燥,之后行同步辐射相衬CT成像,观察成像显示的软组织结构,并与病理结果进... 目的探讨同步辐射相衬CT对离体生物软组织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将手术切除人贲门标本3块、食管及食管癌标本各2块及自尸体标本提取的大脑中动脉组织2块固定并自然干燥,之后行同步辐射相衬CT成像,观察成像显示的软组织结构,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同步辐射相衬CT图像清晰显示正常贲门及食管壁3层结构,即黏膜层、黏膜下层及肌层,黏膜面光整;在食管癌标本则显示癌组织浸润食管壁;对大脑中动脉组织可清晰显示脑动脉管壁及血管腔内状况。结论同步辐射相衬CT成像能清晰显示离体生物软组织的细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CT技术的泡沫铝力学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芃 汪敏 +3 位作者 戚晓利 冯建有 刘晓辉 胡小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6-919,共4页
基于同步辐射计算机断层技术(简称SR-CT技术),对泡沫铝材料试件进行三维无损重建,获取泡沫铝材料试件的内部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泡沫铝试件的三维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模拟计算,以研究泡沫铝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变形情况、米塞斯... 基于同步辐射计算机断层技术(简称SR-CT技术),对泡沫铝材料试件进行三维无损重建,获取泡沫铝材料试件的内部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泡沫铝试件的三维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模拟计算,以研究泡沫铝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变形情况、米塞斯应力分布情况及其弹塑性区域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同步辐射计算机断层技术重建结果建立的三维仿真模型,用来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计算机断层技术 泡沫铝 三维模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细粒土固结过程的三维孔隙演化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治清 宋晶 +1 位作者 杨玉双 任玉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1-940,共10页
孔隙作为软土的重要组成单元,在软土性质发生改变时其变化最直接、最明显。研究软土固结过程中孔隙演化特征,对于认识软土排水固结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对大亚湾饱和细粒土在梯度压力下的孔隙结构进行微纳米尺度定量分析:将圆... 孔隙作为软土的重要组成单元,在软土性质发生改变时其变化最直接、最明显。研究软土固结过程中孔隙演化特征,对于认识软土排水固结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对大亚湾饱和细粒土在梯度压力下的孔隙结构进行微纳米尺度定量分析:将圆柱形土样进行真空冷冻升华干燥,利用同步辐射显微CT获取分辨率1.625μm的二维切片,应用Avizo软件的灰度阈值截断法将二维切片重建三维结构,采用形态学算法对三维孔隙结构进行量化和表征。研究表明:自沉状态下超过90%孔隙的等效直径为4~10μm,只有少数孔隙的等效直径大于40μm;土样在100kPa压力作用后,大孔隙数量迅速减小,小孔隙数量迅速增加,表明初始状态下孔隙对压力最为敏感;大中孔隙容易被压缩消灭或被分裂为小微孔隙;随压力增加孔径变化趋于平缓,小孔隙和微孔隙占优势,孔隙的抗压能力与大小成反比。经梯度压力作用后土体从絮凝结构逐渐变成片叠结构,颗粒之间平行排斥,孔隙丰度逐渐减小,形状变得细长,方向趋于水平。本研究利用同步辐射显微CT技术结合三维可视化软件Avizo,建立具有真实孔隙结构特征的软土三维模型,从微纳米尺度分析了饱和细粒土的固结蠕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细粒土 同步辐射显微CT Avizo三维重构 孔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类同轴相衬CT比较3种根管封闭剂的根充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宁 张琦 +1 位作者 聂海丹 吴丽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3-627,共5页
目的:应用类同轴相衬CT(PCCT)评估3种根管封闭剂(AHPlus、iRootSP、GuttaFlow)结合热垂直加压充填技术的根充效果。方法:选取完整离体前磨牙32颗,随机分为4组,A组不用任何封闭剂,B组AHPlus根管封闭剂,C组iRootSP根管封闭剂,D组GuttaFlo... 目的:应用类同轴相衬CT(PCCT)评估3种根管封闭剂(AHPlus、iRootSP、GuttaFlow)结合热垂直加压充填技术的根充效果。方法:选取完整离体前磨牙32颗,随机分为4组,A组不用任何封闭剂,B组AHPlus根管封闭剂,C组iRootSP根管封闭剂,D组GuttaFlow根管封闭剂,4组均使用相同的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方法。待封闭剂完全固化后行PCCT成像检测,测量根尖1/3未充填空隙的百分比,定量分析根管充填的效果。结果:根尖1/3未充填空隙体积百分比A组大于B、C、D组(P<0.01),B组大于C组和D组,D组大于C组(P<0.05)。结论:iRootSP根尖封闭性优于GuttaFlow和AHPlus,而Gut-taFlow根尖封闭性优于AHP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相衬成像 三维重建 根管治疗术 根管封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半固态压缩变形组织演化同步辐射原位CT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玮 郭恩宇 王同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101,共7页
利用原位快速同步辐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纳米颗粒增强Al-10%(质量分数)Cu复合材料的半固态压缩过程,并利用三维图像定量化分析其半固态压缩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特别是微孔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半... 利用原位快速同步辐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纳米颗粒增强Al-10%(质量分数)Cu复合材料的半固态压缩过程,并利用三维图像定量化分析其半固态压缩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特别是微孔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半固态压缩过程中的微孔演变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即微孔闭合阶段,微孔潜伏阶段和微孔的迅速长大阶段。通过对不同变形阶段微孔分布的定量化数据分析和组织观察,进一步分析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材的半固态压缩变形机制。借助同步辐射原位成像技术开展铝基复材受载下的四维(三维+时间)研究,可为探究铝基复合材料的半固态变形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压缩 同步辐射 计算机断层扫描 定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