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roach to inter-satellite 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micro-satellite cluster 被引量:11
1
作者 XU Jiuling ZHANG Chaojie +1 位作者 WANG Chunhui JIN Xiaoj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805-815,共11页
Micro-satellite cluster enables a whole new class of missions for communications, remote sens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both civilian and military purposes. Synchronizing the time of the satellites in a cluster ... Micro-satellite cluster enables a whole new class of missions for communications, remote sens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both civilian and military purposes. Synchronizing the time of the satellites in a cluster is important for both cluster sensing capabilities and its autonomous operating. However, the existing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s are not suitable for microsatellite cluster, because it requires too many human interventions and occupies too much ground control resource. Although, data post-process may realize the equivalent time synchronization, it requires processing time and powerful computing ability on the ground, which cannot be implemented by cluster itself. In order to autonomously establish and maintain the time benchmark in a cluster, we propose a compact time difference compensation system(TDCS), which is a kind of time control loop that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satellite reference frequency according to the time difference. Consequently,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the cluster can be autonomously achieved on-orbit by synchronizing the clock of other satellites to a chosen on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is about 102 ps when the carrier to noise ratio(CNR) is 95 d BHz,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difference is approximately0.36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time synchronization dynamical reference frequency adjustment micro-satellite clus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chronization of chaos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s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2
2
作者 Ren Haipeng Liu D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83-88,100,共7页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s Neural Network (RBFNN)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a response system through the input and output data of the system. Th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a drive system and the response syst...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s Neural Network (RBFNN)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a response system through the input and output data of the system. Th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a drive system and the response system can be implemented by employing the RBFNN model and state feedback control. In this case, the exact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is unnecessary for implementing synchronization. The effect of the model error is investigated and a corresponding theorem is developed. The effect of the parameter perturbations and the measurement noise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simula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os synchroniza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 Model error Parameter perturbation measurement no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同步测量的高分辨率声源定位
3
作者 韦娟 冯鹏 宁方立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针对非同步测量声源定位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存在主瓣较宽、易受旁瓣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子空间逼近算法与截断函数波束成形联合的非同步测量声源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对缺省互谱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截断阈值保留主要奇异向量构建... 针对非同步测量声源定位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存在主瓣较宽、易受旁瓣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子空间逼近算法与截断函数波束成形联合的非同步测量声源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对缺省互谱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截断阈值保留主要奇异向量构建低维子空间,继而将缺省互谱矩阵投影到子空间,寻找最优解来补全矩阵。补全后的互谱矩阵通过截断函数波束成形算法实现声源定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核范数最小化及其衍生模型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能够有效减小主瓣宽度、抑制旁瓣数量,矩阵补全误差平均降低了17.6%、声源重构误差平均降低了27%,证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步测量 声源定位 矩阵补全 子空间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发射波束形成的分布式相参雷达无线频率同步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楠 王华林 +1 位作者 高晶 杨长山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1250,共10页
在分布式相参雷达(Distributed Coherent Aperture Radar,DCAR)中,节点间需要频率同步,才能调整雷达各节点发射信号的时间和信号相位,完成分布式发射波束形成.但现有有线同步方法无法在可移动平台或复杂地形等场景下实现频率同步.为此,... 在分布式相参雷达(Distributed Coherent Aperture Radar,DCAR)中,节点间需要频率同步,才能调整雷达各节点发射信号的时间和信号相位,完成分布式发射波束形成.但现有有线同步方法无法在可移动平台或复杂地形等场景下实现频率同步.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相参雷达的无线频率同步方法,用于发射波束的形成.首先,推导频率同步偏差与发射波束增益的量化关系;其次,将雷达节点分为一个主节点和多个从节点,提出一种二维相干测频算法,估计从节点相对于主节点的频率偏差,并对频率偏差进行了补偿,实现频率同步;再次,推导了所提方法的频率同步及波束形成性能界限;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与理论性能界限一致,通过合理选取同步信号参数,让频率同步结果满足分布式相参雷达发射波束形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相参雷达 无线频率同步 分布式发射波束形成 频率偏差测量 频率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调制双通道同步的高分辨力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
5
作者 杨继森 秦小东 +2 位作者 桂强 徐杰 刘家红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24,共11页
为了在不增加传感器尺寸的前提下,提高传感器的分辨力和测量精度,并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以满足空间受限的工业场合应用需求,故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调制双通道同步的高分辨力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案。该传感器主要由定尺、动尺和... 为了在不增加传感器尺寸的前提下,提高传感器的分辨力和测量精度,并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以满足空间受限的工业场合应用需求,故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调制双通道同步的高分辨力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案。该传感器主要由定尺、动尺和驱动电路板组成,定尺上设置有精机码道的两路激励线圈、粗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电磁耦合线圈的次级,动尺上设置有精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粗机码道的两路激励线圈、电磁耦合线圈的初级,驱动电路板上设置有一组驱动信号发生电路、两组感应信号处理电路、FPGA核心电路。将动尺上精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与粗机码道的两路激励线圈串联在一起实现二次调制,当传感器精机码道的激励线圈上电工作时,精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上所感应的两路角位移电信号被调制到粗机码道上,从而实现了粗机码道与精机码道分辨力相加的目的,以此提升传感器的分辨力。同时将一路精机感应信号通过电磁耦合线圈回传到定尺端作为整周定位信号。通过FPGA同步解算这两路信号,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采用PCB工艺制作了外径为140 mm的传感器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只需要一组驱动电路就能够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且分辨力从0.38″提升到0.2″,提高了47%,原始测量误差范围从±34.14″降低到±16.06″,降低了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位移传感器 绝对式 二次调制 同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遥测信号多站时差测量定位技术
6
作者 张旭 杨峻巍 +1 位作者 卢得龙 金素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3-549,共7页
针对海上靶场高精度测量需求,提出了基于遥测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遥测信号测量的多站时差定位基本原理;其次,分析了海上多站测量定位系统各环节主要误差因素,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解及统计;最后,探... 针对海上靶场高精度测量需求,提出了基于遥测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遥测信号测量的多站时差定位基本原理;其次,分析了海上多站测量定位系统各环节主要误差因素,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解及统计;最后,探讨了海上动平台环境下多站时差定位需攻克的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海上靶场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海上多站时差定位系统定位性能满足海上靶场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时差定位 海上动平台 站间同步 遥测信号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流向与注入功率因子的PMU与RTU融合方法
7
作者 张喜铭 李卓环 +3 位作者 林志达 张子昊 徐欢 周长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149,共11页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线潮流计算依赖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数据,针对现有以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RTU)为数据源主体的量测体系,提出一种RTU数据同步对时及升频重建方法。首先,寻找PMU...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线潮流计算依赖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数据,针对现有以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RTU)为数据源主体的量测体系,提出一种RTU数据同步对时及升频重建方法。首先,寻找PMU直接测点至不可测点的最优路径,构建最优数据流向;然后,考虑两种量测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将量测信息最接近的时刻作为RTU数据同步对时的采样时刻对齐于PMU数据,并根据注入功率因子生成采样周期与PMU相同的RTU高密度伪量测;最后,基于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算例仿真验证所提出的基于数据流向与注入功率因子的PMU与RTU融合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解决RTU数据同步对齐于PMU数据以及升频重建为与PMU采样周期相同的RTU伪量测数据的问题,为在线潮流计算奠定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量测量单元 在线潮流 同步对时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漏磁引流效应的凸极同步发电机转子磁极不圆度检测
8
作者 武玉才 刘艳泽 +3 位作者 叶超 周天华 杨光勇 白雨卉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共11页
大型凸极同步发电机组的转子磁极不圆度超出允许值时,易导致定子铁心剧烈振动、转子扫膛等运行事故。此类故障在电机漏磁场中呈现出相应特征,通过精准采集并分析机壳漏磁信号,可实现对转子磁极不圆度的在线检测。首先,分析转子磁极外缘... 大型凸极同步发电机组的转子磁极不圆度超出允许值时,易导致定子铁心剧烈振动、转子扫膛等运行事故。此类故障在电机漏磁场中呈现出相应特征,通过精准采集并分析机壳漏磁信号,可实现对转子磁极不圆度的在线检测。首先,分析转子磁极外缘在不同凹凸形态下引起的气隙磁场特征,基于发电机定子机壳导磁性,指出机壳漏磁通频谱中包含转子磁极不圆度的故障判据,即k/p次谐波分量;其次,提出在定子机壳紧密贴合U型铁心,人为制造引流回路增强漏磁通,并对其上缠绕的测量线圈感应电压进行频谱分析,实现对转子磁极不圆度故障的实时检测;最后,在一台凸极同步发电机组上完成故障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感应电压频谱的1/2和3/2次谐波幅值随故障加剧而增大,能够有效检测转子磁极不圆度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极同步发电机 转子磁极不圆度 漏磁通分析 引流效应 测量线圈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电压的非同步采样谐波电压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磊 王磊 +2 位作者 石照民 王致君 许素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基准(programmable Josephson voltage standard,PJVS)已被初步应用于谐波信号的测量与分析,在克服过渡过程和吉布斯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后,仍存在无法避免的非同步采样问题,这会在测量结果中引入较大误差,且影响信... 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基准(programmable Josephson voltage standard,PJVS)已被初步应用于谐波信号的测量与分析,在克服过渡过程和吉布斯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后,仍存在无法避免的非同步采样问题,这会在测量结果中引入较大误差,且影响信号的分析频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准同步采样的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方法,所提方法将准同步采样改进后与加权傅里叶变换结合,通过对原始信号进行两次不同的加权和分步修正,实现了对谐波信号的准确测量。经实验验证,使用该方法对谐波电压测量分析,测量标准偏差可达10^(-7)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电压 二次加权 谐波测量 非同步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晓华 王卫国 +2 位作者 范啸 黄正荣 刘立豪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有效评估桥梁的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由红外光源标志与加装红外滤光片的相机测站组成桥梁挠度摄像测量系统,在桥墩上安装相机,并在桥梁的多个关键位置设置红外光源标志,通过监测相机图像中... 为有效评估桥梁的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由红外光源标志与加装红外滤光片的相机测站组成桥梁挠度摄像测量系统,在桥墩上安装相机,并在桥梁的多个关键位置设置红外光源标志,通过监测相机图像中标志点的像素点坐标变化量,实时解算桥梁上各监测点挠度。以湖南省澧水特大桥为背景,使用该方法进行该桥90 m跨主梁挠度的长期结构健康监测。结果表明:该桥梁挠度测量方法具有多点同步和实时监测等优势,采用红外光源标志避免了可见光的影响,实现24 h全天监测,且可有效修正相机运动误差,实现桥梁多点挠度实时同步自校准监测,为桥梁健康监测和安全性能评估提供准确的挠度监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结构健康监测 挠度 计算机视觉 实时测量 多点同步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丝网传感器的两相流相场与浓度场同步测量方法
11
作者 夏馨语 闫旭 +2 位作者 傅俊森 肖瑶 顾汉洋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3,共11页
准确认识核反应堆燃料组件内交混行为对其优化设计与安全分析极为关键。丝网传感器可对流道截面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相分布成像,结合示踪剂质量平衡法已可实现燃料组件单相交混精细测量。但因缺乏两相下浓度场后处理算法,尚无法应用于两相... 准确认识核反应堆燃料组件内交混行为对其优化设计与安全分析极为关键。丝网传感器可对流道截面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相分布成像,结合示踪剂质量平衡法已可实现燃料组件单相交混精细测量。但因缺乏两相下浓度场后处理算法,尚无法应用于两相交混研究。本文考虑到相同空泡份额下液相电导率对丝网敏感体的影响特性,提出了一种两相浓度反演算法,实现了两相流动空泡份额场、液相浓度场同步测量。基于电势场数值模拟与实验确认了算法的正确性与精确度。结果显示算法可适用于各类复杂的两相流工况,典型工况下两相浓度反演算法获得的浓度分布平均相对偏差为3.6%。基于本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获得的浓度矩阵平均相对偏差小于3%,进一步验证了同步测量方法的良好的适用性与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传感器 空泡份额场 液相浓度场 同步测量 两相浓度反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用于扭矩测量的角位移传感器
12
作者 冉鑫阳 汤其富 +3 位作者 李森林 夏菊 赵江渝 张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89,共4页
针对当前非接触式扭矩测量方法大多在旋转轴两端分别安装传感器导致一致性差、成本高、安装困难等问题,开展一种可用于扭矩测量的双转子同步耦合型电磁感应式角位移传感器研究。传感器由1个定子和2个转子组成,2个转子与定子之间均通过... 针对当前非接触式扭矩测量方法大多在旋转轴两端分别安装传感器导致一致性差、成本高、安装困难等问题,开展一种可用于扭矩测量的双转子同步耦合型电磁感应式角位移传感器研究。传感器由1个定子和2个转子组成,2个转子与定子之间均通过电磁感应耦合,使定子同时输出关于2个转子的位移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两转子位移差测量扭矩。介绍了传感器结构、工作原理、仿真实验与样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2个转子对极内测量误差分别为-9.35″~19.46″和-13.75″~22.89″,分辨率为0.93″,测扭矩分辨率为0.057 Nm,测扭矩误差为-0.8~1.21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位移传感器 扭矩测量 双转子 同步耦合 电磁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电容自同步的构网型SVG暂态同步稳定分析与提升策略
13
作者 邱硕 庄可好 +2 位作者 汤波 王子骏 辛焕海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33-3642,I0028-I0033,共16页
随着风电、光伏的不断接入,电网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愈发严重,在新能源场站中配置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传统跟网型SVG采用低带宽电压控制,难以满足宽频带下的电压支撑需求,而构网... 随着风电、光伏的不断接入,电网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愈发严重,在新能源场站中配置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传统跟网型SVG采用低带宽电压控制,难以满足宽频带下的电压支撑需求,而构网型SVG具有理想的电压源特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构网型SVG在模拟同步发电机同步特性的同时,存在大扰动下暂态功角失稳的风险。为此,在新能源联合送出系统控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直流电容动态方程的构网型SVG同步分析模型。其次,解析了新能源联合送出系统等效分析模型的功角特性,揭示了新能源动态影响下系统的暂态功角失稳机理。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功角补偿原理的稳定增强型自同步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能。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和RT-LAB硬件仿真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和稳定提升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SVG 新能源场站 同步稳定 暂态失稳机理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电流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14
作者 谢骁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29-134,139,共7页
为消除速度和电流波动,在同步参考系中提出一种谐波补偿方法,该方法使用级联解耦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作为电流谐波提取器,自适应线性神经元(ADALINE)作为补偿器。级联解耦SOGI旨在精确提取电流波动的一阶和二阶谐波分量,用作ADALINE补... 为消除速度和电流波动,在同步参考系中提出一种谐波补偿方法,该方法使用级联解耦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作为电流谐波提取器,自适应线性神经元(ADALINE)作为补偿器。级联解耦SOGI旨在精确提取电流波动的一阶和二阶谐波分量,用作ADALINE补偿器的输入以产生dq轴的补偿电流。所提出的补偿方法与电机参数无关。通过物理硬件在环实验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补偿前的实验数据相比,dq轴电流和电机速度的波动显著改善,分别降低了60%和80%以上,q轴电流和速度的一阶谐波和二阶谐波含量也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测量误差 二阶广义积分器 电流谐波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U电压选取的广域测量系统数据质量提升策略
15
作者 廖梦竹 徐飞阳 +3 位作者 李娜 王志华 刘灏 刘勇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101,共11页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为电网运行监测提供了精准数据,然而通信中断、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数据质量问题愈发显著。某工程现场PMU上送主站数据出现功率振荡异常现象,分析发现直接原因是母线电压选取错误,工程现...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为电网运行监测提供了精准数据,然而通信中断、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数据质量问题愈发显著。某工程现场PMU上送主站数据出现功率振荡异常现象,分析发现直接原因是母线电压选取错误,工程现场复杂的电网配置使得电压选取面临挑战。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各电压选取方案的决策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综合考虑方案的优劣及适应性,最终推荐在特定场景下使用电压切换装置选取母线电压。该装置通过接入一次设备的刀闸,从而自动选择最佳电压源以保障母线电压随一次设备的运行方式同步切换,保障了PMU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而提升了PMU数据质量。研究结果为涉及母线电压选取的实际应用场景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结合当地电网运行状况,为提升数据质量和优化电网监控提供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数据质量 母线电压选取 电压切换装置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干扰环境下的阵列非同步测量研究
16
作者 刘璞 阮自康 +1 位作者 张晶博 张二亮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04,共6页
声学相对传递函数矩阵的估计是实现麦克风阵列多参考非同步测量的前提。针对在外场环境中存在强背景噪声导致现有多参考非同步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建立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声学相对传递函数矩阵的辨识方法,补全麦克风阵列扫描得到的... 声学相对传递函数矩阵的估计是实现麦克风阵列多参考非同步测量的前提。针对在外场环境中存在强背景噪声导致现有多参考非同步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建立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声学相对传递函数矩阵的辨识方法,补全麦克风阵列扫描得到的互谱矩阵,并基于互谱矩阵分解得到的部分场实现声全息成像。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有效抑制低信噪比情形下背景噪声干扰对声学相对传递函数矩阵估计和麦克风互谱矩阵补全的影响,当信噪比低于10 dB时,误差能够减小2%以上,有效提高了麦克风阵列非同步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步测量 多参考互谱法 传递函数矩阵 总体最小二乘 强背景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频率自适应多阶准同步算法的直流动态电能计量方法
17
作者 岑炜 段永贤 +3 位作者 段晓萌 黎小军 张知杰 耿爱玲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2,共11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储能等直流配用电技术迅速发展,对直流电能计量准确性提出更高要求。准同步算法是解决非周期信号测量的最有效算法之一,且可以通过增加递推阶数,减少频率动态波动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针对直流...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储能等直流配用电技术迅速发展,对直流电能计量准确性提出更高要求。准同步算法是解决非周期信号测量的最有效算法之一,且可以通过增加递推阶数,减少频率动态波动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针对直流信号中纹波分量随机时变的动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自适应多阶准同步算法的直流动态电能计量方法。基于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微分过零点频率监测方法,快速锁定直流动态信号瞬时频率,根据瞬时频率动态调整准同步算法的平均周期采样点数和采样频率,使得自适应准同步算法的误差约等于每周波采样点数倒数的n(n为准同步迭代次数)次幂,实现直流电能和纹波电能的精准跟踪分离,有效提高了复杂动态工况下的直流电能计量准确性。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性能,开展了直流动态电能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直流分量和有功功率准确度优于0.01%,纹波功率准确度优于0.1%,,可应用于直流动态工况下的电能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直流电能计量 频率自适应 准同步 动态测量 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变换器的阻抗测量研究
18
作者 刘驰 刘渊 张哲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5,67,共6页
针对使用频响分析仪测量阻抗成本高、体积大和激励小等缺点,文中提出基于功率器件的激励发生电路和幅相鉴别模块相结合的方案。采用倍频buck电路注入扰动信号,阻抗参数通过定时同步采样激励和响应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计算得出... 针对使用频响分析仪测量阻抗成本高、体积大和激励小等缺点,文中提出基于功率器件的激励发生电路和幅相鉴别模块相结合的方案。采用倍频buck电路注入扰动信号,阻抗参数通过定时同步采样激励和响应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计算得出。通过改变扰动信号的频率,得到不同频率下的阻抗信息。实验表明:阻抗测量理论值和测量值误差不超过5%,拟合度较高。该方案减小了测量系统的体积,且采用功率器件组成的激励信号发生电路,能提供较大的信号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阻抗提取 功率变换器 DFT 同步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时变时滞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和同步性
19
作者 王婧婧 龙志文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01,共8页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时变时滞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和同步性问题.利用矩阵测度理论和Halanay不等式,建立了所研究模型全局指数稳定性的充分判据,并通过设计反馈控制器,获得了关于驱动-响应基因调控网络的全局指数同步判据.所建立理论结果...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时变时滞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和同步性问题.利用矩阵测度理论和Halanay不等式,建立了所研究模型全局指数稳定性的充分判据,并通过设计反馈控制器,获得了关于驱动-响应基因调控网络的全局指数同步判据.所建立理论结果补充并完善了已有文献的结论.最后,通过数值实例说明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络 全局指数稳定性 全局同步 矩阵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标”高等级的智能钻孔轨迹技术研究
20
作者 王小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8-215,共8页
根据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新技术要求,用于钻孔轨迹测量仪器在钻孔内使用的部分,其防爆等级应由原来的煤矿用“ib”级提升到“ia”级。钻孔轨迹测量仪要求具备高精度、智能控制,以保证钻孔轨迹精准定位和消除瓦斯空白带。本文... 根据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新技术要求,用于钻孔轨迹测量仪器在钻孔内使用的部分,其防爆等级应由原来的煤矿用“ib”级提升到“ia”级。钻孔轨迹测量仪要求具备高精度、智能控制,以保证钻孔轨迹精准定位和消除瓦斯空白带。本文设计了钻孔轨迹测量系统,给出了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功能特点。设计兼顾计数故障和非计数故障,采用三级过流过压保护原理,对探管进行电路设计和参数计算。设计了探管姿态数据采集、存储、通信电路和数据预处理技术,开发了采集软件,配置和处理钻孔轨迹并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进行分析成图。此外,还研究了仪器智能自诊断的判断规则,使仪器能够对关键部件性能进行自动诊断并给出提示,提高了仪器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经过室内精度、性能测试,煤矿井下实测验证,研制的钻孔轨迹测量仪不仅达到了“ia”级防爆要求,而且具有广泛的钻孔适用性、高准确度的测试数据,以及便捷的操作方式,仪器的自诊断功能实用有效。研究成果为煤矿瓦斯精准抽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助于提升煤矿作业效率,保障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测量仪 “ia”级 智能自诊断 STM32微控制器 同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