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分K-Means的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同步方法研究
1
作者 吴春琼 苗苗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78,共5页
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中的隐含关系无法被清晰发现,根据已知的隐含关系进行分组划分,对于未暴露隐含关系的节点,其节点同步的准确性较差。提出基于二分K-Means的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同步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了节点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 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中的隐含关系无法被清晰发现,根据已知的隐含关系进行分组划分,对于未暴露隐含关系的节点,其节点同步的准确性较差。提出基于二分K-Means的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同步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了节点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同步时间;其次,利用二分K-Means算法选取无线传感网络的最优簇头,完成隐含节点隐含关系下的分簇;最后,通过簇头与移动节点同步以及簇内节点同步,实现无线传感网络隐含节点同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报文开销最高为60 s,时间同步误差均控制在±0.2μs以内,累积误差分布概率最大值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隐含节点同步 二分K-Means聚类 节点分簇 节点同步 隐含关系 分组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S并联系统的SPWM再调制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段善旭 刘邦银 +1 位作者 康勇 陈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6,共6页
在全数字化并联UPS系统中,由于定时器的最小时基的限制,系统的同步控制精度低。该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基于再调制SPWM的数字同步控制策略。文中给出了几种SPWM再调制的实现方案,并对比分析了其调节精度和谐波特性。对采用再调制SPWM... 在全数字化并联UPS系统中,由于定时器的最小时基的限制,系统的同步控制精度低。该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基于再调制SPWM的数字同步控制策略。文中给出了几种SPWM再调制的实现方案,并对比分析了其调节精度和谐波特性。对采用再调制SPWM控制的并联UPS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和实验研究,最后与未采用再调制SPWM控制的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再调制SPWM控制策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同步控制精度,保证了并联UPS系统的稳定运行,较好地抑制了UPS模块间的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S 并联系统 不间断电源 SPWM 数字化同步控制 再调制控制 谐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与收缩同步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肖洁 刘和俊 +2 位作者 汪太平 史学功 金朝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及收缩同步性进行定量评价,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正常构型组34例、向心性肥厚组34例、离心性肥厚组34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用RT-...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及收缩同步性进行定量评价,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正常构型组34例、向心性肥厚组34例、离心性肥厚组34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用RT-3DE测量其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重构指数(LVRI)和经心动周期校正的左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即SDI)和最大差值(Tmsv16-Dif%)。比较各组间差异,并对两类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构型组SDI增大(P<0.05);向心性肥厚组除LVESV、LVEF外,余参数均增大(P<0.05);离心性肥厚组除LVRI外,余参数均增大(P<0.05)。高血压病患者SDI、Tmsv16-Dif%分别与LVEDV、LVESV、LVMI呈显著正相关(r=0.674,0.692,0.656及0.606,0.615,0.602,均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60、-0.486,P<0.01);与LVRI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左室重构和室壁运动的不同步,且随着重构的发展,左室收缩不同步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重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纵联差动保护突变量数据自愈同步算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景光 罗亭然 +2 位作者 赵娇娇 翁汉琍 梅李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71,共6页
为了消除采样值在数据链路中的延时误差对纵联差动保护装置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突变量的保护数据自愈同步算法。首先实时计算各端采样数据的突变量,当超过突变量阈值时,判定多端系统发生短路故障。然后根据采集的电流波形的突变特... 为了消除采样值在数据链路中的延时误差对纵联差动保护装置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突变量的保护数据自愈同步算法。首先实时计算各端采样数据的突变量,当超过突变量阈值时,判定多端系统发生短路故障。然后根据采集的电流波形的突变特征计算出各端数据的故障突变时刻,再以某一端的故障时刻为基准,自动补偿其他端与该端之间的时间差,形成新的采样序列,采用重新同步后的采样序列计算故障后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值以确保保护装置正确动作。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仿真,验证了本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且本算法有利于提高智能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可实现多侧差动和广域差动等原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量 多端纵联差动保护 广域差动保护 同步算法 智能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加工方法及其实现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林森 汤漾平 +1 位作者 宾鸿赞 熊蔡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395-2399,共5页
为了提高大型对称自由曲面的加工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对称加工方法,并分析了对称加工的特点。以四坐标对称加工机床为例,介绍了对称加工机床的机电设计方案,并研究了对称加工的实现机理。相对于传统的四坐标单刀加工机床而言,所研制... 为了提高大型对称自由曲面的加工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对称加工方法,并分析了对称加工的特点。以四坐标对称加工机床为例,介绍了对称加工机床的机电设计方案,并研究了对称加工的实现机理。相对于传统的四坐标单刀加工机床而言,所研制的国内首台四坐标对称加工机床将船模曲面的加工效率提高了85%,同时还节省了一套伺服驱动系统,降低了机床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对称自由曲面 对称加工 碰撞 同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控机和PLC的电液比例同步控制液压试验台的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保杰 强宝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2-84,共3页
针对电液比例同步控制系统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一个液压试验台来验证同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试验台采用工控机、PLC和触摸屏控制方式,在人机界面友好的前提下实现了丰富的测量和统计分析功能,用高速数据采集卡保证了同步控制的精度和... 针对电液比例同步控制系统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一个液压试验台来验证同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试验台采用工控机、PLC和触摸屏控制方式,在人机界面友好的前提下实现了丰富的测量和统计分析功能,用高速数据采集卡保证了同步控制的精度和测试的准确性;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使试验台有很大的拓展性;被测元件采用快速插接安装,可以方便快速地实现各种液压元件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试验台 工控机 PLC控制 电液比例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影响下的非线性耦合Hindmash-Rose神经网络混沌同步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小玲 于洪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2-1026,共5页
研究具有最近邻域连接形式的Hindmash-Rose(H-R)神经网络混沌同步.通过非线性耦合项的构造使混沌系统对称耦合.对于3个以及4个H-R神经元构成的最近邻域耦合网络,给出产生完全同步的耦合强度范围,并分析了网络结构和噪声施加位置共同作... 研究具有最近邻域连接形式的Hindmash-Rose(H-R)神经网络混沌同步.通过非线性耦合项的构造使混沌系统对称耦合.对于3个以及4个H-R神经元构成的最近邻域耦合网络,给出产生完全同步的耦合强度范围,并分析了网络结构和噪声施加位置共同作用下系统的同步情况.结果表明:噪声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一定程度提高系统同步性能.同时发现对于5个及更多数量的最近邻域连接神经网络,很难实现其完全同步,并通过条件Lyapunov指数的计算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ndmash-Rose(H-R)神经网络 非线性耦合 混沌同步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国调一体化互备系统关键技术的探讨和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惠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30,共5页
随着区域电网的互联、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的建立、大规模清洁能源的集中接入和远距离输送等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对于调度一体化互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国家电网调度中心、华东电网分控中心异地互备项目在华东分控中心建设实施为基础... 随着区域电网的互联、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的建立、大规模清洁能源的集中接入和远距离输送等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对于调度一体化互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国家电网调度中心、华东电网分控中心异地互备项目在华东分控中心建设实施为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创新点和关键技术为着眼点,阐述了在实施异地互备智能电网支撑平台系统中核心技术的解决办法,创新的提出了适应一体化互备需求的实时数据独立采集机制,实现系统的独立性和互备性;在免维护方面,通过全网唯一ID的电网模型管理机制,实现互备系统间的模型、图形和操作数据的高效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模型 差异模型管理 分布维护 同步机制 分区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域直扩测控通信信号载波同步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程艳合 杨文革 +1 位作者 屈文星 张益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5-593,共9页
为解决压缩感知理论在直扩测控通信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压缩域信号载波同步问题,针对重构算法复杂度偏高、计算资源消耗过大与系统实时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压缩域Costas环技术,该环路不再需要进行信号重构,可以直接从压缩域... 为解决压缩感知理论在直扩测控通信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压缩域信号载波同步问题,针对重构算法复杂度偏高、计算资源消耗过大与系统实时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压缩域Costas环技术,该环路不再需要进行信号重构,可以直接从压缩域信号中提取频率和相位信息。首先通过压缩域信号估计理论分析,给出了压缩域直扩测控通信信号处理框架,并提出了改进的压缩域Costas环路;然后对环路模型及其跟踪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环路技术有效性。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环路能够在压缩域中实现高动态信号的高精度载波跟踪和解调处理。压缩域Costas环技术可应用在基于压缩感知的宽带扩频测控通信系统、认知无线电等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频测控通信 压缩域信号 压缩感知 科斯塔斯环 载波同步 跟踪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同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琪 梁忠诚 +2 位作者 刘学明 张妥 居秋琦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34,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IMO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优化帧同步方法。阐述了优化方法的同步原理,给出了系统同步方法设计和优化方案同步流程。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IMO的多通道优化同步方法在牺牲有限同步建立时间的情况下,能大幅度降低漏同...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IMO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优化帧同步方法。阐述了优化方法的同步原理,给出了系统同步方法设计和优化方案同步流程。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IMO的多通道优化同步方法在牺牲有限同步建立时间的情况下,能大幅度降低漏同步概率,显著提高系统同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帧同步 分散插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组播拥塞控制方案的探讨
11
作者 王汉武 谭连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27-129,218,共4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组播拥塞控制模式的不同类型,论述各种组播拥塞控制协议所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与分析了几种不同的拥塞控制方案并加以评价,最后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组播拥 塞控制 反馈抑制 软同步 控制 分层组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弹道测量多测速元数据融合同步修正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增有 戴由旺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87-1091,共5页
采用数据融合算法完成高精度外弹道测量对各测元时间同步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在分析时间不同步对融合弹道测速精度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引起无线电测速时间不同步的因素,并构建了有效的数学修正模型。针对融合弹道速度异常超差现象,依... 采用数据融合算法完成高精度外弹道测量对各测元时间同步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在分析时间不同步对融合弹道测速精度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引起无线电测速时间不同步的因素,并构建了有效的数学修正模型。针对融合弹道速度异常超差现象,依据对测速误差理论模型公式和无线电测速原理分析结果,提出基于各测量设备测速数据解算模型的积分点移位和传播延迟修正模型算法,并应用于潜射弹的数据融合同步修正。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融合弹道偏差优于0.04 m/s,较修正前精度提高了4倍以上。由于陆基无线电测量系统的测距、测角具有类似的时间不同步特征,因此该模型也可作为多测元融合弹道解算过程中的一般方法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 外弹道测量 多测速元 数据融合 时间不同步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素免疫技术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芳 郭日红 +1 位作者 梅承 施振旦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2年第4期18-23,共6页
在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模式下,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已成为制约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瓶颈。为提高奶牛繁殖效率,研究人员先后开发了同期发情、预同步、双同步等繁殖调控技术应用于生产,但奶牛配种受胎率(特别是夏季热应激状态下)仍有... 在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模式下,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已成为制约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瓶颈。为提高奶牛繁殖效率,研究人员先后开发了同期发情、预同步、双同步等繁殖调控技术应用于生产,但奶牛配种受胎率(特别是夏季热应激状态下)仍有待提升。抑制素免疫技术通过注射抑制素抗原,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以中和抑制内源性抑制素,从而促进卵泡发育、调控母畜繁殖性能。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完善,抑制素免疫结合同期发情技术已经在提高奶牛超数排卵、配种受胎率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表现出优异的应用效果和前景。文章基于我国奶牛繁殖性能不断下降的现状,讨论如何应用抑制素免疫技术低成本、高效地促进卵泡发育、提高胚胎质量和配种受胎率,并评价和探讨其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繁殖性能 配种受胎率 抑制素免疫技术 同期发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