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ZP-OTFS的低复杂度SSOR检测算法
1
作者 何茂恒 张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0,共8页
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中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系统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LMMSE)检测复杂度过高而难以快速有效实现的问题,利用零填充(Zero Padding, ZP)OTFS系统时域信道矩... 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中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系统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LMMSE)检测复杂度过高而难以快速有效实现的问题,利用零填充(Zero Padding, ZP)OTFS系统时域信道矩阵呈块对角稀疏特性提出一种逐块迭代的对称逐次超松弛(Symmetric 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 SSOR)迭代算法,在降低系统复杂度的同时获得与LMMSE检测近似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逐次超松弛(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 SOR)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对松弛参数不敏感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在迭代次数为10次时误码性能几乎达到LMMSE误码性能,显著降低了检测器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P-OTFS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 信号检测 SSOR迭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迭代物理光学方法分析电大尺寸开口腔体散射 被引量:12
2
作者 闫玉波 葛德彪 +1 位作者 聂小春 石守元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了克服用 IPO法处理电大尺寸形状相对复杂的腔体散射时会出现迭代收敛慢甚至发散现象 ,本文引入松弛因子、异步迭代以及继承迭代等措施改进迭代的收敛性 。
关键词 迭代物理光学法 腔体电磁散射 电大尺寸开口腔体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优矩阵及其构造技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啸涛 季光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2-435,共4页
为达到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 PCG)提高收敛速度 ,克服数值不稳定性目的 ,给出了构造预优矩阵的条件 ,并构造了三个典型的预优矩阵。它们是不完全 Cholesky因子预优矩阵 ,对角预优矩阵和利用 SSOR法导出的预优矩阵 ,且在 PCG中是应用效果... 为达到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 PCG)提高收敛速度 ,克服数值不稳定性目的 ,给出了构造预优矩阵的条件 ,并构造了三个典型的预优矩阵。它们是不完全 Cholesky因子预优矩阵 ,对角预优矩阵和利用 SSOR法导出的预优矩阵 ,且在 PCG中是应用效果很好的预优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数 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对称逐次超松弛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雷击空间电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瑞芳 陈力生 +3 位作者 陈奎 曹晓斌 孙晓东 徐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64,共8页
雷击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的空间电场研究是高速铁路防雷研究的基础。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和超松弛迭代法计算雷击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的空间电场,结合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的统计特性和跃变判据确定出相应的模型参数,建立并验证了... 雷击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的空间电场研究是高速铁路防雷研究的基础。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和超松弛迭代法计算雷击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的空间电场,结合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的统计特性和跃变判据确定出相应的模型参数,建立并验证了雷击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的雷电先导分形模型。通过该模型的仿真,得到接触线和AF线有无工作电压、不同高架桥高度和不同雷电流幅值3种情况下的雷电跃变前一瞬间的空间电场。分析结果得出:接触线和AF线的工作电压、高架桥高度和雷电流幅值均会影响该空间电场的分布,雷电流幅值还会影响该空间电场的数量级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先导分形模型 有限差分法 超松弛迭代法 空间电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算法的对称逐步超松弛预处理共轭梯度法进行大体积混凝土仿真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林 张子明 倪志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3,共6页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有限元仿真计算中存在计算规模大、计算时间长的问题,为克服使用直接解法导致占用内存多、耗时长和精度得不到保证的缺点,充分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中温度场和位移场求解的特点,用改进算法的对称逐步超...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有限元仿真计算中存在计算规模大、计算时间长的问题,为克服使用直接解法导致占用内存多、耗时长和精度得不到保证的缺点,充分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中温度场和位移场求解的特点,用改进算法的对称逐步超松弛预处理共轭梯度法取代直接解法,进行温度场和位移场计算中大型稀疏对称正定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采用算例计算对比了使用2种方法计算的内存占用、耗时和计算精度等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完全消除整体劲度矩阵带宽对存储空间需求的影响,减少内存占用和计算耗时,且使得计算精度可灵活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对称逐步超松弛 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有限元方法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结泊松方程的一种改进算法及其Matlab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宏贵 郭俊 +1 位作者 刘利强 周克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3-917,共5页
针对在PN结泊松方程求解过程中几种常用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结合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Newton迭代法与SOR(逐次超松弛迭代)法,即用松弛因子对Newton迭代过程的前、后2项进行加权平均,组成新的迭代公式。为进一步完善算... 针对在PN结泊松方程求解过程中几种常用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结合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Newton迭代法与SOR(逐次超松弛迭代)法,即用松弛因子对Newton迭代过程的前、后2项进行加权平均,组成新的迭代公式。为进一步完善算法,在迭代公式中修改松弛因子,采用最佳松弛因子形式。根据改进算法的计算思路,运用Matlab7.0编程,对算法进行仿真与模拟。结果表明:算法真实可行,既保持计算的高精度,也明显地减少计算的迭代次数,提高求解过程的收敛速度,且仿真图像与文献图像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松方程 NEWTON迭代法 逐次超松弛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上行先导起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瑞芳 杨雪 +2 位作者 陈力生 陶鑫 曹晓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57,共8页
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上行先导起始研究是高速铁路防雷研究的基础。结合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理论,建立雷击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的雷电先导分形数值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多次仿真,分别得到不同的接触网系统工作电压、高架桥高... 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上行先导起始研究是高速铁路防雷研究的基础。结合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理论,建立雷击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的雷电先导分形数值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多次仿真,分别得到不同的接触网系统工作电压、高架桥高度、雷电流幅值、雷电先导起始位置下雷击过程中AF线和承力索表面场强的最大值。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均对各导线表面场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雷电先导跃变前,各导线表面场强的最大值均达不到上行先导起始条件,即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在雷电先导跃变前不易产生上行先导。结果可为今后高速铁路防雷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先导分形模型 有限差分法 超松弛迭代法 上行先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OR预处理技术在二维电磁特性TDFEM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小祥 刘梅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0-673,共4页
将对称超松弛(Symmetric successive over-re laxation,SSOR)预处理的共轭梯度法(Con jugate-gradient,CG)和双共轭梯度法(BICG)应用于时域有限元方法(Time doma in finitee lemen tmethod,TDFEM)中,研究了CG,SSOR-PCG,B ICG以及SSOR-PB... 将对称超松弛(Symmetric successive over-re laxation,SSOR)预处理的共轭梯度法(Con jugate-gradient,CG)和双共轭梯度法(BICG)应用于时域有限元方法(Time doma in finitee lemen tmethod,TDFEM)中,研究了CG,SSOR-PCG,B ICG以及SSOR-PB ICG的收敛特性。数值结果表明,通过SSOR预处理技术,TDFEM的计算效率可以提高数倍,从而证明了所给方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元方法(TDFEM) 对称超松弛(SSOR)方法 预处理技术 计算电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一种松驰迭代算法及其收敛性
9
作者 朱绍文 武继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对于线性代数方程组Ax=b的求解,Gauss-Seidel迭代算法并不能保证对所有的n×n矩阵A都收敛.本文通过向Gauss-Seidel算法中加入松驰因子而导出一种松驰迭代算法,并且给出了收敛性定理及其证明.该... 对于线性代数方程组Ax=b的求解,Gauss-Seidel迭代算法并不能保证对所有的n×n矩阵A都收敛.本文通过向Gauss-Seidel算法中加入松驰因子而导出一种松驰迭代算法,并且给出了收敛性定理及其证明.该算法对所有的对称正定矩阵A都具有收敛性,拓宽了Gauss-Seidel方法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代数方程组 收敛性 G-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遗传参数动物育种值的BLUP估计
10
作者 周晓晶 林增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7,59,共5页
遗传参数的估计过程充满了灰色系统的特征,因此以区间形式存在的遗传参数可以被认为是区间灰数。为此,探讨了视遗传参数为区间灰数的动物育种值的BLUP估计方法。考虑到带有灰色遗传参数的混合模型方程组维数太大,以至于不能直接对系数... 遗传参数的估计过程充满了灰色系统的特征,因此以区间形式存在的遗传参数可以被认为是区间灰数。为此,探讨了视遗传参数为区间灰数的动物育种值的BLUP估计方法。考虑到带有灰色遗传参数的混合模型方程组维数太大,以至于不能直接对系数矩阵求逆,建议利用超松弛迭代方法求解灰色育种值。其结果表明,所预测的育种值也是一个区间灰数。在动物育种实践中,育种值的边界可以被定义为遗传潜力,育种者根据对目标性状的理解或喜好,选择育种值的边界值或这个区间灰数的"白化"值作为选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灰数 灰色遗传参数 育种值 超松弛迭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预处理算法的三维重力快速反演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泰涵 黄大年 +2 位作者 马国庆 李野 林松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4-393,共10页
随着地球物理设备和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快速处理大规模地球物理数据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为了解决三维重力数据密度反演的耗时问题,提出一种并行的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来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预处理算子通过组合模型数据... 随着地球物理设备和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快速处理大规模地球物理数据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为了解决三维重力数据密度反演的耗时问题,提出一种并行的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来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预处理算子通过组合模型数据反演进行测试比较,并利用迭代残差和计算用时共同评价其加速效果。结果表明:对称逐次超松弛预处理方法比对角预处理方法反演计算速度快,密度结果更贴近实际模型;与传统串行的共轭梯度算法相比,本文并行预处理快速算法可以获得近19倍的加速比。将该算法应用于美国Vinton盐丘的实测重力数据中,反演结果能够很好地圈定出岩体的位置,验证了本文并行预处理共轭梯度法在三维重力数据快速反演中的高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力反演 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 并行算法 对称逐次超松弛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SSOR-PCG快速求解法在高面板堆石坝求解效率和节约内存中的实践
12
作者 杨春雨 李俊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93,共4页
针对大型高面板堆石坝有限元计算中常用的直接法存在存储空间大、计算时间长的问题,根据刚度矩阵稀疏性特点,采用对称逐步超松弛预处理共轭梯度法(SSOR-PCG法)的改进算法求解线性方程组,并提出了与该算法相适应的有限元刚度矩阵压缩存... 针对大型高面板堆石坝有限元计算中常用的直接法存在存储空间大、计算时间长的问题,根据刚度矩阵稀疏性特点,采用对称逐步超松弛预处理共轭梯度法(SSOR-PCG法)的改进算法求解线性方程组,并提出了与该算法相适应的有限元刚度矩阵压缩存储的新方法,以典型面板堆石坝为例,将快速求解法和一维半带宽直接法在计算精度、内存占用、计算耗时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快速求解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占用内存少的优点,可应用于大规模土石坝有限元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压缩存储 对称逐步超松弛 共轭梯度法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算法的地下水模拟中加速因子的确定
13
作者 马荣 刘继朝 +1 位作者 石建省 王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6,共6页
在大型线性方程组的超松弛迭代法求解中,加速因子经常难以确定.应用BP神经网络对其进行训练学习,经过对比分析,得到最佳模型,应用该模型可快速确定加速因子.将该方法应用于石家庄市栾城水文试验基地,计算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有效地... 在大型线性方程组的超松弛迭代法求解中,加速因子经常难以确定.应用BP神经网络对其进行训练学习,经过对比分析,得到最佳模型,应用该模型可快速确定加速因子.将该方法应用于石家庄市栾城水文试验基地,计算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有效地解决了地下水数值模拟中加速因子难以确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数值模拟 加速因子 超松弛迭代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