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的生物质形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新国 李玉英 +1 位作者 吴天龙 程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043-6050,共8页
为深入认识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引种能源植物柳枝稷生物质生产的开发潜力及其约束机制,调查了农田、植丛尺度上早熟和晚熟柳枝稷年度生命周期内生物量累积、分株建成动态,以及土壤水分供求平衡过程。研究发现,植丛尺度早熟柳枝稷抽穗... 为深入认识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引种能源植物柳枝稷生物质生产的开发潜力及其约束机制,调查了农田、植丛尺度上早熟和晚熟柳枝稷年度生命周期内生物量累积、分株建成动态,以及土壤水分供求平衡过程。研究发现,植丛尺度早熟柳枝稷抽穗比例近100%,分株生殖发生大小阈值依赖基本丧失,高度大小分布近似正态,种群内光资源竞争强度明显弱化,与晚熟类型形成明显差异。农田尺度晚熟柳枝稷生物质产量可以达到15t/hm2,高出早熟类型近1倍,但是其立地80~400cm土层的含水量稳定在7%以下,土壤干旱已经发生,早期干旱胁迫导致的生长停滞,以及生长中后期的成片倒伏现象在两年的观测周期内连续出现。早熟柳枝稷立地则形成相对稳定的白草、柳枝稷复合优势植被结构,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稳定在10%以上,实现了跨年度的土壤水分供求平衡。植丛尺度的生物质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分株生殖发生的大小依赖程度和分株间竞争关系格局,基于植丛尺度普遍的生殖发生和明显弱化的光资源竞争,早熟柳枝稷表现出更为高效的生物质形成机制。农田尺度晚熟柳枝稷尽管在雨热同步期的降水资源利用效率上存在明显比较优势,但是在降水资源利用分配策略和效应上,早熟柳枝稷表现出了综合的生态适宜性优势。保证雨热同步期降水资源利用和保蓄的平衡,是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物质生产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生物质生产 分株种群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枝稷种子繁育技术
2
作者 杨姝 李丽娜 +2 位作者 陈玉华 潘晶 马凤江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3期39-40,共2页
柳枝稷作为一种适应性强、抗逆能力显著、耐病虫害、经济价值丰富的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集饲草、生态修复、生物质能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展现出广泛的开发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该文总结了柳枝稷种子繁育的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整地与... 柳枝稷作为一种适应性强、抗逆能力显著、耐病虫害、经济价值丰富的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集饲草、生态修复、生物质能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展现出广泛的开发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该文总结了柳枝稷种子繁育的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整地与播种、田间管理、种子采收和储藏等方面技术,以期为柳枝稷种子繁育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耐寒 种子繁育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柳枝稷在盐碱地的适应性研究
3
作者 李懿轩 杨航 +4 位作者 李强 刘小铭 罗竹梅 杨涛 高琳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索12个品种柳枝稷对榆林地区盐碱环境的适应性,为榆林地区盐碱地引种柳枝稷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对品种PB-1、PB-2、PB-3、PB-4、PB-5、PB-6、PB-7、PB-8、PB-9、PB-10、PB-11、PB-12进行大田试验,共12个小区,研究不同柳枝... [目的]探索12个品种柳枝稷对榆林地区盐碱环境的适应性,为榆林地区盐碱地引种柳枝稷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对品种PB-1、PB-2、PB-3、PB-4、PB-5、PB-6、PB-7、PB-8、PB-9、PB-10、PB-11、PB-12进行大田试验,共12个小区,研究不同柳枝稷的植物农艺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PB-4的出苗率最高,为46.53%;PB-1的长势最好,株高达到160 cm。PB-10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为217.80 g/kg。9和10月PB-2的叶面积均较高,分别为47.48和53.31 cm^(2)。土壤含水率会因天气产生变化,8月PB-4的含水率最高,达16.59%,9月PB-3的含水率最高,达19.99%,10月PB-2的含水率最高,达11.09%。PB-4的土壤容重下降了2.29%。[结论]主成分分析表明,PB-2的得分为2.994,适应性最强,为12个品种中最适合在陕北榆林盐碱地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盐碱地 适应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尾草、芒草、柳枝稷的耐盐能力鉴定与评价
4
作者 张慧 李梦琦 +3 位作者 李丽 陈坤 郑曼迪 肖辉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4-20,共7页
为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长的影响,并筛选优良的耐盐植物,以4份狼尾草(紫叶狼尾草、小兔子狼尾草、柔穗狼尾草、丽人狼尾草)、3份芒草(花叶芒、红穗芒、纤序芒)和1份柳枝稷为试验材料,以无盐处理为对照,在不同盐浓度处理(NaCl:0.2%、0... 为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长的影响,并筛选优良的耐盐植物,以4份狼尾草(紫叶狼尾草、小兔子狼尾草、柔穗狼尾草、丽人狼尾草)、3份芒草(花叶芒、红穗芒、纤序芒)和1份柳枝稷为试验材料,以无盐处理为对照,在不同盐浓度处理(NaCl:0.2%、0.4%、0.6%、0.8%、1.0%、1.2%)下,分别测定植物的高度、叶片含水量、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处理降低了植物高度、叶片含水量、SOD活性、CAT活性,增加了Pro含量、MDA含量。8份材料耐盐性排序依次为柔穗狼尾草>小兔子狼尾草>紫叶狼尾草>丽人狼尾草>花叶芒>柳枝稷>红穗芒>纤序芒。综上,本研究为城市盐碱地绿化植物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尾草 芒草 柳枝稷 耐盐性评价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磷水平对柳枝稷根际土壤有机酸、无机磷及微生物的影响
5
作者 刘威帆 赵匆 +3 位作者 刘昊 屈小玉 刘吉利 吴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2-1502,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供磷水平对根际土壤有机酸、无机磷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挖掘根际土壤微生态特征,对促进土壤磷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柳枝稷‘Alamo’和‘Pathfinder’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磷水平:P0(0 kg∙...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供磷水平对根际土壤有机酸、无机磷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挖掘根际土壤微生态特征,对促进土壤磷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柳枝稷‘Alamo’和‘Pathfinder’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磷水平:P0(0 kg∙hm^(-2))、P30(30 kg∙hm^(-2))和P90(90 kg∙hm^(-2)),研究不同磷水平下柳枝稷根际土壤有机酸组成及含量、无机磷形态及含量以及微生物种群落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施磷水平对根际土壤有机酸、无机磷含量和微生物群落有显著影响。与P0相比,不同施磷水平下‘Alamo’品种的根际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幅更大,无机磷含量更高。而在微生物群落方面,‘Alamo’和‘Pathfinder’品种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在P30和P90处理下,根际土壤中琥珀酸、苹果酸、马来酸和丙二酸含量显著增加,辛二酸含量降低。此外,施磷后根际土壤中的Ca_(2)-P、Al-P、Fe-P、O-P和Ca_(10)-P含量均显著增加。细菌群落的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施磷后也显著增加,而物种组成在门水平上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优势菌门。综合分析发现,不同磷水平下,柳枝稷根际土壤中的有机酸与无机磷间关系不显著。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受有机酸和无机磷的共同影响,不同优势菌门与有机酸和无机磷的关系具有差异性。综上所述,有机酸—无机磷—微生物构成的根际土壤微生态系统是相互协调的系统,对磷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磷水平 根际土壤 有机酸 无机磷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枝稷生长、生理和基因差异表达对供磷水平的响应
6
作者 刘威帆 赵匆 +1 位作者 吴娜 刘吉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81-2196,共16页
【目的】探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在不同磷水平下的生理代谢及转录水平变化,以解析柳枝稷磷响应特征,挖掘磷高效利用基因。【方法】以‘Pathfinder’品种柳枝稷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方法(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营养液设... 【目的】探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在不同磷水平下的生理代谢及转录水平变化,以解析柳枝稷磷响应特征,挖掘磷高效利用基因。【方法】以‘Pathfinder’品种柳枝稷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方法(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营养液设置4个KH_(2)PO_(4)供应水平:20、100、200、500μmol/L(分别记为P20、P100、P200、P500)。在生长箱中培养45天后,取样测定柳枝稷生长和根系表型指标、抗逆酶活性,并进行叶片和根系转录组测序,分析不同磷水平下柳枝稷叶片和根系的响应差异。最后,从糖酵解和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挑选了部分基因进行qRT-PCR分析,以证实转录组测序的准确性。【结果】随着供磷水平的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系总长度、根系总面积和根系活力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叶片和根系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磷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供磷浓度下,叶片和根系中各磷处理共同表达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别有1091、1762个。GO富集注释显示,叶片中DEGs富集在离子跨膜转运、氧化还原酶上,根系则富集在特异DNA序列结合、主动跨膜转运和裂合酶上。两器官共同富集的DEGs主要定位于抗氧化酶、转移酶、无机分子跨膜转运蛋白上。KEGG富集分析发现,柳枝稷叶片和根系中共有9个共同代谢通路,其中氨基糖和核苷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苯丙素生物合成、蔗糖和淀粉代谢通路DEGs显著富集,具体为:糖酵解和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各有16个DEGs,涉及磷吸收转运基因共20个。糖酵解途径中关键酶基因(AE、PGM、HK、PFK),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PAL、CCR、CAD、C4H、4CL)和磷吸收转运调控基因(GPT2、PHT2;1、TPT、PPT1、PPT2、PPT3、PiC3、APC2)的差异化表达,引起柳枝稷叶片和根系对磷营养的代谢反应差异。【结论】适当提高供磷水平,可改善柳枝稷根系特征,降低叶片抗逆酶活性,提高叶片和根系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从而提高植株磷含量和干物质量。此外,糖酵解、苯丙素生物合成和磷吸收转运相关的关键基因在叶片和根系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磷水平 柳枝稷 生理指标 转录组 糖酵解 苯丙素生物合成 磷吸收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作物柳枝稷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7
作者 刘吉利 朱万斌 +2 位作者 谢光辉 林长松 程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240,共9页
目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能源作物成了能源研究的新热点。柳枝稷适应性强,产量潜力大,且对环境友好,是理想的能源作物。本研究从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柳枝稷能源生产管理措施等方面综述了能源作物柳枝稷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柳枝稷能源... 目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能源作物成了能源研究的新热点。柳枝稷适应性强,产量潜力大,且对环境友好,是理想的能源作物。本研究从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柳枝稷能源生产管理措施等方面综述了能源作物柳枝稷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柳枝稷能源生产利用方式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柳枝稷在我国的发展潜力。认为现阶段我国柳枝稷能源利用应以固体成型燃料与小型生物质发电为主,将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利用方式之一为第二代燃料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作物 柳枝稷 可再生能源 燃料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培条件下pH值对柳枝稷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徐开杰 史丽丽 +4 位作者 王勇锋 李毛 孙风丽 刘曙东 奚亚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7690-7698,共9页
土壤的p H值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因素。柳枝稷是一种可作为牧草,水土保持的多年生C4能源植物。试验在水培条件下,利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柳枝稷品种(系)为主区,水培液p H值为副区,对反映柳枝稷幼苗生长发育状况的指标进行统计分... 土壤的p H值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因素。柳枝稷是一种可作为牧草,水土保持的多年生C4能源植物。试验在水培条件下,利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柳枝稷品种(系)为主区,水培液p H值为副区,对反映柳枝稷幼苗生长发育状况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随水培液p H值的酸碱强度增大,柳枝稷不同品种(系)幼苗的分蘖数、株高、苗鲜重、根冠比、根系活力以及净光合速率都极显著降低(P<0.01),而幼苗保护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则极显著升高(P<0.01)。尤其是当PH值低于5.0时,幼苗的受到的胁迫更为明显,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反而急剧下降。与酸胁迫(p H值<7.0)相比,柳枝稷对碱胁迫(p H值>7.0)的适应能力更强,其中以西稷2号的抗逆性表现最好。因此应用柳枝稷在边际土壤地区推广种植时,要尽量避免强酸性土壤(p H值<5.0),且选用西稷2号品系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酸碱胁迫 水培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干旱及复水对柳枝稷幼苗分蘖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开杰 王勇锋 +3 位作者 汤益 史丽丽 孙风丽 奚亚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苗期的耐旱能力是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的关键,为确定其耐旱能力,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柳枝稷抗旱相关指标以及复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对不同柳枝稷品种(系)的影响存在差异,其...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苗期的耐旱能力是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的关键,为确定其耐旱能力,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柳枝稷抗旱相关指标以及复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对不同柳枝稷品种(系)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以西稷2号(从Alamo中选育)的抗旱性较好。随干旱胁迫时间增加,其生长发育逐渐受到抑制,当胁迫时间低于10 d,土壤含水量高于3.7%时,其地上部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叶片失水,叶绿素含量急剧降低,根冠比、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升高,此时复水柳枝稷幼苗能迅速恢复生长;当胁迫时间继续增大到12 d时,柳枝稷叶片失水严重,植株根冠比、叶片MDA含量,以及SOD,CAT,POD活性急剧升高,柳枝稷地上部干枯,此时复水可重新长出幼苗;但当胁迫时间超过12 d时(西稷2号超过14 d),将因缺水干旱死亡。因此,柳枝稷在降雨缺乏地区种植时,可选用西稷2号作为推广品种(系),且在持续干旱时间超过10 d,土壤含水量低于3.7%时,应及时复水救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干旱胁迫 复水 分蘖期 生长发育 switchgrass (panicum virgat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枝稷人工穗芽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10
作者 柴乖强 徐开杰 +4 位作者 王勇峰 孙风丽 宋立立 刘曙东 奚亚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104,共7页
以柳枝稷‘西稷1号’、‘西稷2号’和‘西稷3号’3个基因型的幼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依次从基因型、幼穗长度、激素、初次切割时期穗芽长度、大量培养阶段穗芽长度、碳源、pH值、穗芽块的切割方式和生根培养基等对柳枝稷人工穗芽再... 以柳枝稷‘西稷1号’、‘西稷2号’和‘西稷3号’3个基因型的幼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依次从基因型、幼穗长度、激素、初次切割时期穗芽长度、大量培养阶段穗芽长度、碳源、pH值、穗芽块的切割方式和生根培养基等对柳枝稷人工穗芽再生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建立了柳枝稷人工穗芽高效再生体系,即基因型选用西稷1号,幼穗长度为1.5cm,激素采用3.0mg/L 6-BA+0.1mg/L 2,4-D,初次切割时期和大量培养阶段穗芽长度均为1.5cm,碳源采用麦芽糖,pH值5.8,穗芽块采用纵切方式,并以1/2 MS培养基作为生根培养基,增殖效率可高达4 16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幼穗 人工穗芽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CoT分析柳枝稷遗传资源的多样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蒋晓梅 黄琳凯 +5 位作者 张新全 张瑜 聂刚 杨盛婷 赵欣欣 严海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5,共7页
本研究利用SCoT标记对96份柳枝稷种质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筛选出20条引物对96份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共获得44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02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PPB)达90.31%,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66~0.41... 本研究利用SCoT标记对96份柳枝稷种质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筛选出20条引物对96份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共获得44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02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PPB)达90.31%,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66~0.410,平均值为0.332,标记指数(MI)为10.20。遗传相似系数(GS)为0.498~0.912,平均值为0.688。表明SCoT标记能够揭示柳枝稷种质间的遗传变异。通过UPGMA分析表明,96份种质资源聚为高地型和低地型两大类。经POPGENE1.3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96份柳枝稷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5,Shannon指数(I)为0.431,表明供试的种质间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经AMOVA1.55方差分析揭示:96份柳枝稷生态型内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72.85%,生态型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27.15%,结果表明ScoT可用于柳枝稷遗传多样性研究,该研究结果可为柳枝稷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SCoT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不同菌液浓度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开杰 燕明献 +3 位作者 柴乖强 孙风丽 刘曙东 奚亚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6-212,共7页
以柳枝稷品系‘西稷1号’、‘西稷2号’和‘西稷3号’为主区,以农杆菌菌液浓度为副区,对农杆菌浸种处理后柳枝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相关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系与农杆菌菌液浓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不同基因型品系对农杆菌的... 以柳枝稷品系‘西稷1号’、‘西稷2号’和‘西稷3号’为主区,以农杆菌菌液浓度为副区,对农杆菌浸种处理后柳枝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相关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系与农杆菌菌液浓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不同基因型品系对农杆菌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西稷3号最不敏感;随着农杆菌菌液浓度的升高,柳枝稷种子发芽率、幼苗成苗率及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幼苗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呈上升趋势,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综合农杆菌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在柳枝稷农杆菌浸种转化法中菌液浓度控制在1.2OD600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农杆菌 菌液浓度 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种植行距下柳枝稷光合生理日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志娟 徐炳成 +3 位作者 王京 段东平 牛富荣 徐伟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2-1228,共7页
以引进禾草柳枝稷为材料,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人工梯田设置20cm(L20)、40cm(L40)和60cm(L60)3种种植行距,比较研究了其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土壤水分剖面分布特征,探讨其光合生理和水分利用特征与种植行距的关系。结果表... 以引进禾草柳枝稷为材料,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人工梯田设置20cm(L20)、40cm(L40)和60cm(L60)3种种植行距,比较研究了其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土壤水分剖面分布特征,探讨其光合生理和水分利用特征与种植行距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行距下,柳枝稷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均出现在10:00,第二峰值L40出现在14:00,L20和L60出现在16:00,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均由非气孔因素限制引起;柳枝稷叶片Pn日均值大小依次为:L60>L40>L20,且两两间差异显著。(2)柳枝稷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与Pn相似,分别在10:00和14:00达到峰值,日均值大小依次为:L60>L40>L20。(3)不同行距下,土壤体积含水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除0~50cm土层外,其它各土层土壤储水量均存在较大差异,0~380cm土层总土壤储水量表现为:L20>L40>L60。(4)柳枝稷地上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20>L60>L40。研究发现,20cm行距的柳枝稷个体虽光合速率较低,但群体生物量和土壤储水量较高,所以柳枝稷在黄土丘陵区梯田的较优行距为2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行距 光合速率 土壤储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质牧草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 被引量:41
14
作者 郭春燕 李晋川 +3 位作者 岳建英 杨生权 卢宁 王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51-1761,共11页
于2010年5月25日(拔节、分枝期)、7月6日(抽穗、结荚期)、8月25日(开花期)晴朗天气,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和柳枝稷各项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净光合速率(Pn)日变... 于2010年5月25日(拔节、分枝期)、7月6日(抽穗、结荚期)、8月25日(开花期)晴朗天气,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和柳枝稷各项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分枝期Pn、光能利用效率(LUE)、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高于结荚期,而结荚期的叶温(Tl)、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日均值高于分枝期。(2)柳枝稷的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拔节期Pn、Tr日均值高于抽穗期,开花期最低;WUE与Ci日均值在开花期最高,拔节期次之,抽穗期最小;Tl、LUE日均值在抽穗期最高,拔节期次之,开花期最小。(3)Pn与Tr、Gs、叶片气孔限制值(Ls)、光合有效辐射(PAR)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Tr与Gs、叶温下蒸汽压亏缺(Vpdl)、气温(Ta)、Tl、PAR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大气CO2浓度(Ca)呈显著负相关;Tl、Gs与PAR呈极显著正相关。(4)通过光响应曲线的绘制及相关生理指标的计算,结合相关评价标准,得出柳枝稷为阳生植物,而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为耐荫植物,且柳枝稷比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对光环境的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 生育期 柳枝稷 光合特性 山西太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枝稷和白羊草苗期水分利用与根冠比的比较 被引量:48
15
作者 徐炳成 山仑 +1 位作者 黄瑾 黄占斌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73-77,共5页
室内生长箱内柳枝稷和白羊草苗期水分利用与根冠比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水下柳枝稷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减小,根长增加,整体水分利用率降低,但生产力的根冠分配与高水相差较小。低水也造成白羊草光合降低,但蒸腾速... 室内生长箱内柳枝稷和白羊草苗期水分利用与根冠比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水下柳枝稷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减小,根长增加,整体水分利用率降低,但生产力的根冠分配与高水相差较小。低水也造成白羊草光合降低,但蒸腾速率减小幅度更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反而提高,主要原因是白羊草叶片气孔具有较强的随水分条件变化的调节作用。白羊草的根系在低水下伸长速率减慢,根长/株高降低,水分条件好时根系也能够迅速生长,特别是加强根系的生产力分配。不同水分下白羊草消耗单位水分形成的生产力均大于柳枝稷,说明白羊草在苗期对土壤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比柳枝稷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白羊草 水分利用效率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柳枝稷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徐炳成 山仑 +1 位作者 黄占斌 李代琼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25-630,共6页
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引种草种柳枝稷 ( Panicum virgatum)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比较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 ( Pn)、蒸腾速率 ( Tr)、水分利用效率 ( WUE)的日变化以及环境因子的作用。结果表明 ,柳枝稷叶片 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 ,中午“... 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引种草种柳枝稷 ( Panicum virgatum)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比较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 ( Pn)、蒸腾速率 ( Tr)、水分利用效率 ( WUE)的日变化以及环境因子的作用。结果表明 ,柳枝稷叶片 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 ,中午“光合降低”主要是由于叶温过高导致呼吸高引起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叶龄增大 ,叶片 Pn日变化相对较平缓 ,其中壮龄叶Pn日变化最为平缓。幼龄叶 Tr的日变化为双峰型 ,随叶龄增大 (叶位下降 )而成为单峰型。WUE的日变化可划分为上午的降低和下午的波动 2个阶段 ,最上充分展开叶 (旗叶 )的WUE始终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光合 蒸腾 水分利用效率 日变化 黄土丘陵区 牧草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产牧草柳枝稷生产清洁生物质能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高扬 李建龙 +2 位作者 王艳 潘永年 窦观一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5-21,共7页
介绍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生物学特性和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其生产清洁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柳枝稷原料预处理和进行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研究表明,由于低地型柳枝稷生产力高,作为转化燃料乙醇的专门能源... 介绍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生物学特性和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其生产清洁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柳枝稷原料预处理和进行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研究表明,由于低地型柳枝稷生产力高,作为转化燃料乙醇的专门能源植物极有潜力;球磨预处理、酶解和稀酸结合预处理柳枝稷对于发酵转化燃料乙醇效果显著。转化柳枝稷木质纤维素效率高的工程菌主要有重组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运动发酵单孢菌Zymomonas mob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重组肠杆菌的基因重组菌株KO11,能将葡萄糖和木糖发酵为乙醇,乙醇产率为理论值的103%~106%。酿酒酵母的重组工程菌种E2在木糖培养液中厌氧转化木糖效率达1.1 g/(g·h)。对柳枝稷燃料乙醇生命周期分析发现,柳枝稷燃料乙醇短期内能够减少57%温室气体排放。在我国利用柳枝稷生产燃料乙醇是一种可行的清洁能源产业,能够同时起到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和草业产业结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燃料乙醇 发酵 纤维素酶 清洁能源 能源草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能源牧草柳枝稷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肖晖 王珣 +4 位作者 宋洋 王秀君 张俐俐 卢泳全 李柱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7-492,共6页
能源作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因其种植成本低、管理简便、生长周期短、收益高并对环境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而成为能源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柳枝稷的能源开发特性、栽培与管理方式、生物技术改良方法以及生物燃料的转换工艺等方面综述... 能源作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因其种植成本低、管理简便、生长周期短、收益高并对环境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而成为能源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柳枝稷的能源开发特性、栽培与管理方式、生物技术改良方法以及生物燃料的转换工艺等方面综述了能源作物柳枝稷的研究进展。并以生物技术为出发点,针对柳枝稷的生物学特性讨论了如何引种驯化、克服抗性、使纤维素得到有效降解、提高生物质含量以及乙醇的产率等问题。在生物燃料的转换工艺中,对酶的优化方法、不同微生物的发酵效率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同步糖化发酵中不仅微生物的特性要作为重要指标考虑,间歇式培养,细胞回收的连续式培养以及原位乙醇的移除等发酵过程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燃料乙醇 生物技术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P与SSR分子标记在柳枝稷杂种鉴定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婧 黄琳凯 +3 位作者 ZHAO Bing-yu 张新全 严海东 蒋晓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133,共6页
利用SRAP标记和SSR标记对柳枝稷杂交种进行鉴定,比较2种标记在柳枝稷杂种鉴定方面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柳枝稷乃至异花授粉多倍体植物的杂种真实性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利用SRAP与SSR标记技术对柳枝稷165个杂交种单株和亲本DNA进行扩增,... 利用SRAP标记和SSR标记对柳枝稷杂交种进行鉴定,比较2种标记在柳枝稷杂种鉴定方面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柳枝稷乃至异花授粉多倍体植物的杂种真实性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利用SRAP与SSR标记技术对柳枝稷165个杂交种单株和亲本DNA进行扩增,分析杂交种与亲本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并鉴别真假杂交种。与SRAP标记相比,共显性的SSR标记具有高效性,本研究中仅用1对SSR引物就鉴别了所有杂交后代的真实性,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而显性SRAP标记用了6对才能鉴别所有杂交后代的真实性,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0%,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SRAP SSR 杂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ST-SSR、IT-ISJ分子标记研究四倍体与八倍体柳枝稷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鸣 周思凡 +5 位作者 张新全 黄秀 严海东 张爱玲 罗茜 黄琳凯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3-123,共11页
柳枝稷是重要的能源植物之一,为研究四倍体Alamo与通过秋水仙素加倍后的八倍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以65份四倍体Alamo与其诱变的八倍体为研究材料,通过EST-SSR与IT-ISJ两种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EST-SSR引物共扩增出245条带... 柳枝稷是重要的能源植物之一,为研究四倍体Alamo与通过秋水仙素加倍后的八倍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以65份四倍体Alamo与其诱变的八倍体为研究材料,通过EST-SSR与IT-ISJ两种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EST-SSR引物共扩增出245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9.59%,观测等位基因Na为1.9878,有效等位基因Ne为1.1718,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308,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388,其中四倍体Alamo的各遗传参数(226条,88.93%,1.8816,1.1823,0.1349,0.2398)多高于八倍体Alamo(217条,92.24%,1.9184,1.1652,0.1228,0.2234)。IT-ISJ引物共扩增出165条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6.36%,观测等位基因Na为1.9878,有效等位基因Ne为1.5777,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354,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999,四倍体Alamo各项指数(145条,94.55%,1.9333,1.6366,0.3602,0.5280)均高于八倍体Alamo(139条,84.24%,1.7515,1.4377,0.2573,0.3864)。通过UPGMA分析表明,65个柳枝稷材料中四倍体与八倍体没有明显区分开,表明其没有产生明显的遗传分化。通过AMOVA分析表明,EST-SSR和IT-ISJ的遗传变异分别有94.78%和80.76%发生在倍性内,有5.22%和19.24%发生在倍性间,表明柳枝稷倍性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EST-SSR IT-ISJ Alamo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