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V MEASUREMENT FOR SWIRLER FLOW FIELD IN GAS TURBINE COMBUSTOR 被引量:9
1
作者 颜应文 李井华 +3 位作者 徐榕 邓远灏 徐华胜 钟世林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2年第4期307-317,共11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wirler flow field, including cold flow field and combustion flow field, in gas tur- bine combustor with two-stage swirler are studied by using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Velocity comp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wirler flow field, including cold flow field and combustion flow field, in gas tur- bine combustor with two-stage swirler are studied by using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Velocity compo- nents, fluctuation velocity, Reynolds stress and recirculation zone length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Influences of geometric parameter of primary hole, arrangement of primary hole, inlet air temperature, first-stage swirler an- gle and fuel/air ratio on flow field a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rimary recirculation zone lengths of combustion flow field a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ld flow field, and the primary reeir- culation zone length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inlet air temperature and fuel/air ratio. The change of the geo- metric parameter of primary hole cast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wirler flow field in two-stage swirler com- bus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rler flow field gas turbine combustor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rimary recirculation zone l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igh Temperature Corrosion and Degradation of Marine Boiler Combustion Swirler
2
作者 RS Virdi DG Thakur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6年第1期86-94,共9页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swirler material consisting of mild steel which was subjected to service for the period of one year in a 30 MW marine boile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high temperatures in the...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swirler material consisting of mild steel which was subjected to service for the period of one year in a 30 MW marine boile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high temperatures in the furnace coupled with the corrosive marine environment swirler material showed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and material wastage.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easibility of manufacturing the existing swirler with an alternate material or coating the swirler material with a thermal barrier coating was undertaken. Based on their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SS 304 and SS 316 were proposed as the replacement materials for the swirler. The other alternative of coating the existing swirlers with a form thermal barrier coating to observe for any improvement in their performanc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was also tested. Stellite, which is a Ni-Co based coating, was carried out on the MS samples and the same were exposed to same temperatures mentioned ab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vailable options was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grain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the hardness value of the materials and deteriora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Investigation showed the proposed materials/ coatings like SS 304, SS 316 and Stellite coating revealed that SS 316 is the material best suited for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boiler CORROSION DEGRADATION high temperature swirler stainless ste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器参数对燃烧不稳定边界影响研究
3
作者 葛鑫坤 王旭怀 +3 位作者 刘勇 张祥 杨晨 宋智涌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3,共13页
以单级轴向旋流丙烷扩散火焰模型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旋流数、不同进气雷诺数的扩散火焰不稳定燃烧的振荡边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试验结果采用快速FFT、峭度分析及POD分解等方法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旋流数对扩散火焰振荡边界... 以单级轴向旋流丙烷扩散火焰模型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旋流数、不同进气雷诺数的扩散火焰不稳定燃烧的振荡边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试验结果采用快速FFT、峭度分析及POD分解等方法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旋流数对扩散火焰振荡边界临界当量比的变化趋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系统从稳定燃烧状态过渡为振荡燃烧状态的临界当量比随着旋流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同时也随着空气进气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即旋流数越大或雷诺数越大,稳定燃烧区域越窄,越容易产生燃烧不稳定.此外也发现振荡边界的压力脉动主频会随着旋流数的增加而增加,同样也会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不稳定 扩散火焰 旋流数 旋流器 振荡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注射成形制备复杂薄壁TiAl合金旋流器
4
作者 刘艳军 潘宇 +4 位作者 孙健卓 朱郎平 丁贤飞 南海 路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79,共13页
旋流器作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实现其轻量化制造对提升发动机服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轻质高强耐热TiAl合金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但其本征脆性大、制备加工困难,严重限制其在高性能旋流器制造方面的应用。为此,本研究采... 旋流器作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实现其轻量化制造对提升发动机服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轻质高强耐热TiAl合金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但其本征脆性大、制备加工困难,严重限制其在高性能旋流器制造方面的应用。为此,本研究采用粉末注射成形(powder injection molding,PIM)制备方法,结合水溶性芯模的模具设计及高保形聚甲醛(POM)基黏结剂开发,通过催化脱脂、热脱脂及两步烧结工艺,直接近净成形制备出复杂薄壁TiAl合金旋流器,无需机加工过程。结果表明:成分为82%(质量分数,下同)POM-5%高密度聚乙烯(HDPE)-5%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8%硬脂酸(SA)的黏结剂具有较高的粉末装载量和较佳的充模性能,其喂料粉末装载量为62%(体积分数),流动行为指数n为0.56,黏流活化能E为22.95 kJ/mol,综合流变学因子为9.59;常压两步烧结方法可实现高致密度和细晶的协同控制,当烧结工艺为1430℃/1 h+1250℃/5 h时,PIM所制备TiAl合金的致密度达到96.3%,且片层团尺寸约为100μm,后续结合热等静压处理实现了TiAl合金的近全致密化,所制备复杂薄壁TiAl合金旋流器的尺寸偏差为±0.1 mm,表面粗糙度Ra为1.046μm,室温抗拉强度为577 MPa,屈服强度为466 MPa,伸长率为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旋流器 粉末注射成形 尺寸精度 表面粗糙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双轴向旋流器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陶焰明 冯剑寒 +2 位作者 江立军 肖为 林鹤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178,共10页
针对目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旋流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研究变量单一、对比范围窄等问题,采用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结果,以有效流通面积、旋流扩张角、中心回流区宽度为目标,预测了不同叶片安装角、套筒扩张角、旋向组合等11项关键结构... 针对目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旋流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研究变量单一、对比范围窄等问题,采用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结果,以有效流通面积、旋流扩张角、中心回流区宽度为目标,预测了不同叶片安装角、套筒扩张角、旋向组合等11项关键结构参数下目标函数的变化规律,并对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流通面积主要受面积比及叶片安装角的影响,旋流扩张角及回流区宽度随各结构参数的变化趋势与相应研究文献一致,即旋流扩张角随套筒扩张角的增加而增大,随文氏管出口至套筒扩张段距离、一二级面积比的增加而减小;中心回流区宽度随套筒扩张角、各级叶片安装角的增加而增大,随文氏管出口至套筒扩张段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旋向组合对旋流扩张角与中心回流区宽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训练模型可选取多组符合优选条件的结构组合,优选组合中套筒扩张角均大于90°,一二级叶片安装角大多在40°上下,一二级面积比增加、旋向相反时,可选方案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双级轴向旋流器 神经网络 回流区 气流扩张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和同向旋流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助燃头部的燃烧特性
6
作者 刘磊 胡长淮 +3 位作者 陈一 屈美娇 王宇 许书英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点火助燃技术是新型的燃烧调控技术.面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稳定燃烧的迫切需求,为发挥滑动弧等离子体技术在改善雾化、提高燃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搭建了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实验平台,并开展了不同旋流方向下滑动弧放电等离...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点火助燃技术是新型的燃烧调控技术.面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稳定燃烧的迫切需求,为发挥滑动弧等离子体技术在改善雾化、提高燃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搭建了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实验平台,并开展了不同旋流方向下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的燃烧特性实验.实验通过采集燃烧过程OH^(*)化学发光强度图像,着重分析了不同旋流方向滑动弧等离子体对燃烧室燃烧强度、温度分布以及燃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施加等离子体助燃后,燃烧室内的平均已燃区相对强度明显提升,且反向旋流等离子体助燃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反向旋流滑动弧助燃的径向温度分布相较于同向旋流滑动弧助燃均匀性提升,当余气系数为2.0时,反向旋流等离子体助燃的径向温度分布系数为0.3022,同向旋流等离子体助燃的径向温度分布系数为0.3223;反向旋流滑动弧助燃的燃烧效率高于同向旋流滑动弧放电的燃烧效率,当余气系数为2.0时,反向旋流等离子体助燃的燃烧效率为89.56%,同向旋流等离子体助燃的燃烧效率为83.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头部 滑动弧等离子体 反向旋流 同向旋流 点火助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器构型对全环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龚卡 王志凯 +3 位作者 刘逸博 陈盛 罗莲军 蒋尧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9-96,共8页
为研究旋流器构型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针对配装双级轴向旋流器和双级径向旋流器的全环燃烧室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地面点火状态下,轴向方案和径向方案点火油气比分别为0.011~0.022和0.015~0.026,轴向方案比径向... 为研究旋流器构型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针对配装双级轴向旋流器和双级径向旋流器的全环燃烧室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地面点火状态下,轴向方案和径向方案点火油气比分别为0.011~0.022和0.015~0.026,轴向方案比径向方案具有更宽的点火边界。轴向方案贫油熄火油气比为0.009~0.020,径向方案贫油熄火油气比为0.006~0.019,径向方案比轴向方案具有更宽的贫油熄火边界。在地面慢车和空中慢车状态下,轴向方案比径向方案具有更好的出口温度分布品质。轴向旋流器对应的燃烧室压力脉动强度显著强于径向涡流器:油气比为0.011时,轴向方案和径向方案的燃烧室主频分别为525 Hz和555 Hz,相对压力脉动分别为1.9%和0.3%;油气比为0.018时,轴向方案的燃烧室主频为475 Hz,相对压力脉动为1.1%,而径向方案无明显主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环燃烧室 旋流器 点火性能 贫油熄火 压力脉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旋流燃烧室冷态流场2维湍流特性试验
8
作者 沈忱 王慧 +2 位作者 杨帅 杨桐 汪洋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研究燃烧室流场湍流结构特性,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双级旋流器燃烧室流场进行测量,得到了不同进气速度下的速度场分布、雷诺应力分布和湍流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进气速度的提高,旋流器出口射流速度提高,中心回流区轴向速度变化... 为研究燃烧室流场湍流结构特性,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双级旋流器燃烧室流场进行测量,得到了不同进气速度下的速度场分布、雷诺应力分布和湍流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进气速度的提高,旋流器出口射流速度提高,中心回流区轴向速度变化较小;在2维平面上,燃烧室轴向测量截面出现5个高雷诺应力区域,分别为中心回流区外、中心回流区与高速旋转射流交汇区(剪切层)2处以及高速旋转射流与燃烧室头部模拟壁面接触区2处;回流区与高速旋转射流交汇区较高的雷诺应力分布有利于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湍流度分布与速度波动幅值和平均流速有关,中心回流区与高速旋转射流交汇区处湍流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 双级旋流器 燃烧室流场 速度场 雷诺应力 湍流度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用旋流器分离性能及参数匹配分析
9
作者 张垚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8期116-121,共6页
针对旋流器在选煤工作中的分离性能及其参数匹配问题,基于FX350型旋流器,对FX350型旋流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研究其内部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揭示旋流器内不同流场形态对分离效率的影响,采用实验和模拟分析方法,探讨旋流器直径... 针对旋流器在选煤工作中的分离性能及其参数匹配问题,基于FX350型旋流器,对FX350型旋流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研究其内部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揭示旋流器内不同流场形态对分离效率的影响,采用实验和模拟分析方法,探讨旋流器直径、锥体角度、入口尺寸等结构参数对分离效率的显著影响,发现入料浓度、入料流量、安装角度等运行参数的调节对提高分离效率至关重要。通过调整入料浓度至14g/L、入料流量至80m3/h、安装角度至80°,旋流器表现出最佳的分离性能,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参数匹配分析,构建的数学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误差统计验证,表现出高度的预测准确性。现场验证表明,通过精准控制操作参数,可以提升旋流器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工作 旋流器 分离性能 参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旋流器旋流数对三级旋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蒋波 赵自强 +5 位作者 何小民 丁国玉 李明玉 江平 黄卫东 赵玉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50-2156,共7页
为探讨内级旋流器旋流数对三级旋流流场结构的影响,采用2D-PIV流场测试技术,对三级旋流燃烧室简化模型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级旋流器旋流强弱并不是回流区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内级旋流器旋流数的增加,回流区轴向长度逐渐变... 为探讨内级旋流器旋流数对三级旋流流场结构的影响,采用2D-PIV流场测试技术,对三级旋流燃烧室简化模型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级旋流器旋流强弱并不是回流区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内级旋流器旋流数的增加,回流区轴向长度逐渐变短,最大回流量逐渐增大,而对涡心位置、回流区径向宽度影响较小;回流区形状同时受内级旋流器旋流数及外级旋流器旋流数的影响,当内级旋流器旋流数相对外级旋流器旋流数足够小时,较易出现尾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数 内级旋流器 三级旋流器 回流率 回流区 燃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器安装角对低旋流燃烧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尹航 戴韧 +1 位作者 张建辉 钟仕立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4-671,共8页
分别采用粒子速度影像(PIV)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低旋流燃烧器出口下游冷态流场,分析旋流器安装角对低旋流流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器安装角与流场中产生回流区时的临界旋流数无关,高旋流与低旋流的分界点约为0.47;安装角较大的... 分别采用粒子速度影像(PIV)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低旋流燃烧器出口下游冷态流场,分析旋流器安装角对低旋流流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器安装角与流场中产生回流区时的临界旋流数无关,高旋流与低旋流的分界点约为0.47;安装角较大的旋流器下游流场的发散角和低速区较大;随着轴向距离增大,中心轴线上无量纲轴向速度衰减很快,并且两个旋流器的衰减速率基本相当,左右有两个峰值,安装角较大的旋流器两个峰值衰减速率较大并且峰值之间的距离增大幅度较大;径向速度随着中心射流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安装角较大旋流器的径向速度较小;旋流器安装角为40°时后方的流场具有较高的湍动能,火焰传播速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安装角 旋流燃烧器 旋流强度 旋流数 雷诺应力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器流量分配对三级旋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自强 何小民 +4 位作者 丁国玉 李明玉 江平 黄卫东 赵玉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探讨三级旋流器流量分配对旋流器出口流场的影响,针对旋向组合为"顺时针-逆时针-逆时针",内级、中间级、外级旋流器旋流数分别为1.4,1.0,0.6的三级旋流器,开展了相同进口条件下不同流量分配方案的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讨三级旋流器流量分配对旋流器出口流场的影响,针对旋向组合为"顺时针-逆时针-逆时针",内级、中间级、外级旋流器旋流数分别为1.4,1.0,0.6的三级旋流器,开展了相同进口条件下不同流量分配方案的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内级旋流器流量分配一定时,随着中间级/外级气流流量比的增大,回流区轴向长度、径向宽度,回流率及旋流数逐渐增大;当中间级旋流器流量分配一定时,随着内级/外级气流流量比的增大,回流区轴向长度、径向宽度、回流率及旋流数逐渐减小;当外级旋流器流量分配一定时,随着内级/中间级气流流量比的增大,回流区轴向长度、径向宽度,回流率及旋流数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分配 旋流数 三级旋流器 回流区 数值模拟 燃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旋流器旋流角匹配影响双环预混旋流燃烧室燃烧性能试验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爱虢 朱悦 +3 位作者 陈保东 朱涛 王成军 曾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39-1547,共9页
为研究地面用燃气轮机以0号柴油为燃料时的燃烧特性,对装有值班级直射式喷嘴和5种旋流器组合方案的双环预混旋流(Twins Annular Premixing Swirler,TAPS)燃烧室的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获得了5种旋流器组合方式下燃烧室的流阻性能和燃烧... 为研究地面用燃气轮机以0号柴油为燃料时的燃烧特性,对装有值班级直射式喷嘴和5种旋流器组合方案的双环预混旋流(Twins Annular Premixing Swirler,TAPS)燃烧室的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获得了5种旋流器组合方式下燃烧室的流阻性能和燃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双环预混旋流燃烧室的总压恢复系数都在0.97以上,高于经典的单环腔燃烧室;值班级采用直射式喷嘴会导致燃烧室的点火和CO排放性能下降,点火油气比在0.04以上,CO排放高于36g/kg;随值班级旋流角增大,可改善点火性能,最低点火油气比可达到0.04左右,加宽贫油熄火边界,慢车贫油熄火边界可低至0.0058;燃烧室入口温度升高可以使燃烧室点火油气比下降30%,贫油熄火油气比下降35%;5种旋流器组合方式下,NO_x和UHC的排放最低达到了1.1g/kg和3.85g/kg,满足低排放燃烧室的要求,冒烟指数达到了无烟燃烧室的标准,CO排放最高达到了51.84g/kg远高于要求值,燃烧效率最高为0.987,低于先进燃气轮机对燃烧效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旋流器 柴油 点火特性 贫油熄火 燃烧效率 低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量分配对双轴向旋流器燃烧室贫熄性能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谢法 黄勇 +1 位作者 苗辉 陈海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56-1460,共5页
针对采用双轴向旋流杯结构的某单头部矩形燃烧室,实验研究了头部进气面积及主燃孔布局对燃烧室贫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二级旋流器进气面积的变化对燃烧室贫油熄火性能有很大影响.一级进气面积增加20%可拓宽贫熄边界11.8%;二... 针对采用双轴向旋流杯结构的某单头部矩形燃烧室,实验研究了头部进气面积及主燃孔布局对燃烧室贫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二级旋流器进气面积的变化对燃烧室贫油熄火性能有很大影响.一级进气面积增加20%可拓宽贫熄边界11.8%;二级进气面积增加20%可拓宽贫熄边界16.6%.相反,减小一、二级旋流器进气面积都使燃烧室的贫熄性能变差.此外,主燃孔布局的变化对燃烧室贫熄边界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双轴向旋流器 贫油熄火实验 气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燃孔对模型燃烧室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党新宪 赵坚行 +2 位作者 颜应文 刘勇 张靖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8,41,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主燃孔参数变化对双级轴向旋流器模型环形燃烧室内气流组织与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PIV测速仪对该燃烧室内冷态和液雾燃烧流场进行测量,试验研究在冷、热态情况下不同主燃孔参数对模型燃烧室内回流区的形成、轴向平均速度u,... 为了深入了解主燃孔参数变化对双级轴向旋流器模型环形燃烧室内气流组织与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PIV测速仪对该燃烧室内冷态和液雾燃烧流场进行测量,试验研究在冷、热态情况下不同主燃孔参数对模型燃烧室内回流区的形成、轴向平均速度u,轴向脉动速度Urms,雷诺剪切应力u′v′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燃孔参数变化对燃烧室内冷、热态流场有着重要的影响;燃烧室在燃烧情况下所得的中心回流区长度要比冷态短,但回流负速度、脉动速度和雷诺应力都明显大于冷态,所得的研究结果可为燃烧室优化设计提供有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环形燃烧室 双级轴向旋流器 液雾燃烧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E燃气轮机LEC-Ⅲ燃烧室预混模式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文 刘传亮 +3 位作者 范雪飞 黄行良 吴革新 杨道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8-614,628,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LEC-III燃烧室的燃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预混模式下火焰筒内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和组分分布.结果表明:在预混模式下,火焰筒通过二级燃料喷嘴旋流器和中心体旋流器形成回流来稳定火焰;中心体旋流器控制了火焰范围...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LEC-III燃烧室的燃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预混模式下火焰筒内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和组分分布.结果表明:在预混模式下,火焰筒通过二级燃料喷嘴旋流器和中心体旋流器形成回流来稳定火焰;中心体旋流器控制了火焰范围,这对组织二级燃烧区的火焰燃烧非常重要;随着吹扫空气质量流量的增加,NO体积分数逐渐减小;模拟计算得出的NO体积分数与试验值接近,且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预混模式 中心体 旋流器 吹扫空气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氏管长度对双级涡流器出口流场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剑勇 李建中 +2 位作者 郑剑文 翟维阔 刘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2-358,共7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双级涡流器出口流场,改变文氏管长度,探讨文氏管长度对双级涡流器出口流场的影响,揭示了涡流器下游流场特征,获得了沿轴向不同位置的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随...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双级涡流器出口流场,改变文氏管长度,探讨文氏管长度对双级涡流器出口流场的影响,揭示了涡流器下游流场特征,获得了沿轴向不同位置的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文氏管长度的增加,涡心发生径向位移,上下涡心的中心距离从22.2mm增加到了29.2mm,中心回流区的面积增加,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分布特征有利于燃烧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涡流器 文氏管 流场 粒子图像测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筒角度对三级旋流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丁国玉 何小民 +2 位作者 江平 朱一骁 金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6-385,共10页
为了更加深入地掌握小尺度三级旋流燃烧组织方法,开展了单头部与多头部模型燃烧室在不同进口速度和油气比参数下的燃烧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单头部燃烧室燃烧性能相比,三头部燃烧室的各项主要燃烧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恶化,相... 为了更加深入地掌握小尺度三级旋流燃烧组织方法,开展了单头部与多头部模型燃烧室在不同进口速度和油气比参数下的燃烧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单头部燃烧室燃烧性能相比,三头部燃烧室的各项主要燃烧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恶化,相同工况下三头部燃烧室的点火油气比和贫油熄火油气比较单头部燃烧室分别提高了约25%,100%,分析认为三头部燃烧室性能的恶化主要是由于套筒角度不合理,导致相邻两个主燃区气流之间存在相互干扰,而该干扰在低油气比时尤为明显;对于多头部燃烧室试验件而言,套筒角度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燃烧性能恶化,合理的套筒角度对多头部甚至全环燃烧室至关重要,得到的最佳套筒角度为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头部 多头部 燃烧室 燃烧性能 三级旋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双旋流燃烧室流场结构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瑜 乐嘉陵 +1 位作者 陈柳君 黄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917,共9页
为深入了解真实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结构,在自有CFD平台上采用动态亚网格湍流模型对一种径向双旋流环形燃烧室的单个头部构型冷态流场进行了大涡模拟。为保证模拟精度,没有对模型进行常规简化处理,对包括全部气膜冷却小孔在内的所有... 为深入了解真实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结构,在自有CFD平台上采用动态亚网格湍流模型对一种径向双旋流环形燃烧室的单个头部构型冷态流场进行了大涡模拟。为保证模拟精度,没有对模型进行常规简化处理,对包括全部气膜冷却小孔在内的所有精细结构均进行了完全仿真。计算验证了程序对高度复杂流场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大涡模拟能较为全面地反映燃烧室内复杂流场从静止启动到统计定常的非定常发展过程,并成功捕捉到流场中心回流区等各种大尺度结构及涡旋破碎泡等旋流特征;大涡模拟所获得的时间平均流场结构与已有PIV试验结果定性一致,与RANS计算相比更接近试验测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径向双旋流 大涡模拟 动态亚网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燃烧模型对双旋流燃烧室喷雾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榕 李井华 +3 位作者 赵坚行 颜应文 刘勇 王锁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5-382,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扩展旋涡破碎模型、扩展二阶矩模型和涡团耗散概念模型等三种湍流燃烧模型对双旋流湍流喷雾燃烧流场的影响。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数值研究双级轴向旋流器环形燃烧室全流程流场,采用粒子图像测速... 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扩展旋涡破碎模型、扩展二阶矩模型和涡团耗散概念模型等三种湍流燃烧模型对双旋流湍流喷雾燃烧流场的影响。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数值研究双级轴向旋流器环形燃烧室全流程流场,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测量燃烧流场气流速度分布,热电偶测量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计算结果与验证试验数据比较表明:不同湍流燃烧模型对双旋流湍流喷雾燃烧影响较大,所得的回流区形状、速度、温度场以及出口温度分布等都不太相同,其中扩展二阶矩模型所得的结果与试验值符合最好,更适用于模拟双旋流环形燃烧室湍流喷雾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燃烧模型 双级轴向旋流器 环形燃烧室 喷雾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