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白藜芦醇乳液的壳聚糖-明胶缓释膜制备及其调理牛排保鲜效果
1
作者 杜鹂莹 任国艳 +2 位作者 赵冰 史宇璇 成晓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0-248,共9页
为开发肉制品高效保鲜材料,以壳聚糖(chitosan,CS)、明胶(gelatin,GEL)及不同体积分数(2%、4%、6%、8%)负载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的Pickering乳液(Pickeringemulsion,PE)为原料,通过流延法制备具有缓释性能的保鲜复合膜(CS-GEL-PE)... 为开发肉制品高效保鲜材料,以壳聚糖(chitosan,CS)、明胶(gelatin,GEL)及不同体积分数(2%、4%、6%、8%)负载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的Pickering乳液(Pickeringemulsion,PE)为原料,通过流延法制备具有缓释性能的保鲜复合膜(CS-GEL-PE),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智能电子拉力实验机等测定其微观结构、物理性能,并对其抗氧化活性、缓释性能及对调理牛排的保鲜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添加PE未引起复合膜结构改变,但可显著提高复合膜的厚度、密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抗氧化活性(P<0.05),并赋予复合膜较好的缓释性能,显著降低复合膜的水分含量、溶解度、溶胀率及水蒸气透过率(P<0.05)。当PE体积分数达到6%时,复合膜(PE6)综合性能最好。PE6联合真空包装调理牛排贮藏实验结果表明,贮藏9 d时,对照组pH值超过6.7,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达到20.28 mg/100 g,菌落总数达到6.37(lg(CFU/g)),说明调理牛排已经变质,而PE6组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VB-N含量、菌落总数均未超过限值,且PE6保鲜效果优于直接添加RES的复合膜。综上所述,CS-GEL-PE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且可以有效延长调理牛排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Pickering乳液 复合膜 缓释 调理牛排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释放和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冯利 周兴军 齐宪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聚合物降解、微球释放及小鼠皮下单剂量注射后的体内免疫应答水平。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复乳法制备疫苗微球,测定PLGA及微球的理化性质和微球的体内... 目的:研究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聚合物降解、微球释放及小鼠皮下单剂量注射后的体内免疫应答水平。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复乳法制备疫苗微球,测定PLGA及微球的理化性质和微球的体内免疫应答水平。结果:聚乙烯醇(PVA)浓度是影响微球粒径的的显著因素(P<0.05);HBsAg释放主要靠微球中PLGA的溶蚀;将3种处方的微球混合单剂量免疫小鼠,抗体应答水平与现行的铝佐剂疫苗相当。结论:将不同释药行为的HBsAgPLGA微球混合作为单剂量控释给药疫苗,具有很好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微球体 缓释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缓释微球制备
3
作者 刘相莹 何汝楠 +3 位作者 邱高 林宗浩 郭玉海 余楚钦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制备人参皂苷缓释微球。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壳载体,采用SPG膜乳化技术制备缓释微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LGA质量浓度、投料率、司盘60质量浓度为影响因素,外观、载药量、包封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 目的制备人参皂苷缓释微球。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壳载体,采用SPG膜乳化技术制备缓释微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LGA质量浓度、投料率、司盘60质量浓度为影响因素,外观、载药量、包封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观察缓释微球形态,测定粒径、载药量、包封率,考察体外释药。结果最佳条件为初乳搅拌时间45 s,PLGA质量浓度74.68 mg/mL,投料率11%,司盘60质量浓度4.18 mg/mL,综合评分为74.98分。缓释微球圆整,平均粒径为4.33μm,载药量为(8.24±0.13)%,包封率为(74.94±1.17)%。在336 h,人参皂苷Rg1、Rb1、Rb2累积释放度分别为84.12%、78.04%、65.88%。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制备外观良好、载药量高的人参皂苷缓释微球,能为其他水溶性药物微球的制备及微球塌陷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缓释微球 制备工艺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SPG膜乳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LHRHA缓释制剂对鱼类生殖内分泌机能的影响
4
作者 尹相菡 温海深 +6 位作者 刘晨光 倪蒙 步艳 迟美丽 钱焜 张冬茜 丁玉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7,共9页
以壳聚糖为材料制备了新型的壳聚糖-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Chitosan-LHRHA)缓释制剂。在缓释制剂埋植于实验鱼第0、2、6、14、21和30天后,采用放射免疫法、RT-PCR方法检测了实验鱼的基础生物学指标、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含量、... 以壳聚糖为材料制备了新型的壳聚糖-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Chitosan-LHRHA)缓释制剂。在缓释制剂埋植于实验鱼第0、2、6、14、21和30天后,采用放射免疫法、RT-PCR方法检测了实验鱼的基础生物学指标、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含量、芳香化酶(CYP19A)、雌激素受体(ERα)、生长激素(GH)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在缓释制剂埋植2~21d,壳聚糖-LHRHA缓释制剂埋植组中,实验鱼的各项生理指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和LHRHA埋植组(P<0.05)。说明壳聚糖-LHRHA缓释制剂在埋植21d内可以在实验鱼体内稳定释放,并通过正反馈途径调节鱼体血清中T和E2水平,调节鱼体生殖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研究表明,壳聚糖-LHRHA缓释制剂对调节鱼类的生殖机能有良好的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制剂 LHRHA 壳聚糖 性类固醇激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导向甲氨蝶呤缓释药物对口底癌HSC-2细胞生长和起微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张皖清 毛天球 +1 位作者 吴军正 李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导向甲氨蝶呤缓释药物(FM-MTX)对人口底癌HSC-2细胞生长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不加药物处理组,实验组加入剂量为100μg/L的FM-MTX药物处理,采用MTT法观察HSC-2细胞的生长曲线,并分别于不同时间(1,4,24,48,72h... 目的:探讨磁导向甲氨蝶呤缓释药物(FM-MTX)对人口底癌HSC-2细胞生长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不加药物处理组,实验组加入剂量为100μg/L的FM-MTX药物处理,采用MTT法观察HSC-2细胞的生长曲线,并分别于不同时间(1,4,24,48,72h)收获细胞,透射电镜观察各时间点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FM-MTX药物处理后,口底癌HSC-2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透射电镜观察到药物作用早期,瘤细胞溶酶体大量增生,4h后瘤细胞胞浆溶酶体开始吞噬磁性微粒,48h溶酶体膜开始裂解,颗粒释放到胞浆内。72h后溶解、液化,溶酶体膜消失,呈现胞浆空泡结构。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缺嵴、断裂。结论:甲氨蝶呤缓释药物能诱导口底癌HSC-2细胞死亡,对其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缓释制剂 口底癌 超微结构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沉淀后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缓释制剂载体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中单体的残留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倩倩 马丽霞 +2 位作者 刘阳 董浩 王宪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6-650,共5页
为了降低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对单体残留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正己烷为沉淀剂,进行了题示项目的研究.取样品约0.1 g,加7 mL二氯甲烷(溶剂)溶解后,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正己烷(沉淀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并离心后,取上... 为了降低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对单体残留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正己烷为沉淀剂,进行了题示项目的研究.取样品约0.1 g,加7 mL二氯甲烷(溶剂)溶解后,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正己烷(沉淀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并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Agilent 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上述溶液中乙交酯和丙交酯两种单体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溶解沉淀法,有效降低直接进样法所带来的系统污染,也大幅提高了检测准确度.两种单体的质量浓度在0.005~0.060 g·L^(-1)内均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乙交酯和丙交酯的检出限(3S/N)分别为2.0,1.0 mg·L^(-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0%,101%.对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3.0%.方法用于分析3批样品,两种单体残留量均小于0.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 单体残留 缓释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俊伟 焦斌琪 +5 位作者 曹坤 张彦志 陈铭哲 黄克祥 梁月祥 李井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9-783,共5页
目的:开发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并对其制备工艺和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热熔挤出-冷冻研磨工艺制备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使用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了解微粒形貌及粒径分布,采用液相色谱系统测量缓释微粒中奥沙利铂含量和微... 目的:开发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并对其制备工艺和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热熔挤出-冷冻研磨工艺制备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使用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了解微粒形貌及粒径分布,采用液相色谱系统测量缓释微粒中奥沙利铂含量和微粒体外释放度。结果: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粒度分布曲线稳定,微粒中奥沙利铂包封率为46.8%,包封率高;体外释放结果显示,奥沙利铂缓释微粒释放周期为144 h,最终释放度在80.0%以上,具有缓释性能;缓释微粒注射剂pH值在6.18~6.45的范围内,不会对注射部位造成损伤。结论:通过热熔挤出-冷冻研磨工艺制备的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粒径分布均匀、药物包封率高,并且具有优异的缓控释特性以及稳定的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 制备工艺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纤维素醚类衍生物在缓释制剂辅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慧云 王建华 +1 位作者 徐世荣 王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50,60,共4页
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缓释制剂中起缓释作用的辅料多为高分子化合物。综述了高分子材料纤维素醚类衍生物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等作为药用辅料在缓释制剂... 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缓释制剂中起缓释作用的辅料多为高分子化合物。综述了高分子材料纤维素醚类衍生物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等作为药用辅料在缓释制剂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醚类 高分子材料 缓释制剂 衍生物 应用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钠 高分子化合物 羟丙基纤维素 药用辅料 乙基纤维素 组成部分 基础材料 药物制剂 缓释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毒性与疗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凌昌全 李柏 +5 位作者 陈坚 王文俭 郑晓梅 林万和 黄雪强 潘瑞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17-62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选择泊洛沙姆407 作为去甲斑蝥素局部用药的载体,将去甲斑蝥素制成缓释剂型,在初步证实该制剂兔肝内注射后确能缓慢释放的前提下,比较不同剂型的去甲斑蝥素的毒性及对荷 ... 目的:初步探讨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选择泊洛沙姆407 作为去甲斑蝥素局部用药的载体,将去甲斑蝥素制成缓释剂型,在初步证实该制剂兔肝内注射后确能缓慢释放的前提下,比较不同剂型的去甲斑蝥素的毒性及对荷 W 256 肿瘤大鼠的抗肿瘤效果。结果:(1)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肝内注射后在局部至少能停留4 h;(2)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的毒性明显低于单纯去甲斑蝥素;(3)去甲斑蝥素缓释剂型治疗组大鼠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肿瘤组织坏死广泛,治疗后平均生存期延长(与单纯去甲斑蝥素组相比, P< 0.05),综合疗效优于单纯去甲斑蝥素组。结论: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肝内局部注射能够通过延缓去甲斑蝥素的释放速度,增加其与肿瘤细胞直接作用的时间等途径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缓释剂 减毒增效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包虫病的缓释剂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广孚 刘金凤 +7 位作者 贾万忠 刘百林 刘卫 张军 常增荣 杨伟德 李忠清 郭万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4-178,共5页
我们对研制的4种抗包虫病犬用吡喹酮缓释剂进行了试验。通过人工感染表明,缓释包埋剂3号皮下植入7和8个月时,预防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保护率达98.46%和97.72%(P<0.01)。在包虫病高发区进行了现场试验,133... 我们对研制的4种抗包虫病犬用吡喹酮缓释剂进行了试验。通过人工感染表明,缓释包埋剂3号皮下植入7和8个月时,预防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保护率达98.46%和97.72%(P<0.01)。在包虫病高发区进行了现场试验,133只犬植入8个月和14个月时用槟榔碱泻下法抽检38只,皆未发现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而对照犬的感染率为20%(P<0.05)。此外,还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犬应用吡喹酮缓释剂后的血药浓度。缓释包埋剂3号植入犬1~7个月血药浓度平均为0.81μg/ml,达口服常用驱虫剂量血药浓度的近2/3,预防保护效果达9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缓释剂 液相色谱 吡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对左金缓释片多成分释放相似度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黄胜 贺福元 +4 位作者 刘文龙 李启泉 江欢英 聂志姣 罗杰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左金缓释片释放规律及评价方法。方法:采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评价左金缓释片体外溶出液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于1h至12h不同时间点所获左金缓释片溶出液指纹图谱的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的平均值分别为:2.620×1... 目的:研究左金缓释片释放规律及评价方法。方法:采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评价左金缓释片体外溶出液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于1h至12h不同时间点所获左金缓释片溶出液指纹图谱的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的平均值分别为:2.620×10^8μv·sec、74.599min、252.481min。;RSD分别为62.445%、1.268%、2.777%。与全溶样品指纹图谱相比,各时问点溶出指纹图谱相似度的最小至最大值为0.947~0.991,平均值为0.977,RSD为1.491%。结论: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能评价中药控缓释制剂多成分整体溶出规律,控制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统计矩相似度 指纹图谱 左金缓释片 中药缓释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囊泡的制备和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美菊 凌翠霞 +2 位作者 李娜 赵凤林 李克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57-759,共3页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胆固醇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甲氨蝶呤囊泡,通过透析法分离未包封的药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性。结果显示,Span 60与胆固醇形成的囊泡(VSpan 60∶VCHOL=5∶3),在50℃超声40 m in的条件下,对0.6...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胆固醇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甲氨蝶呤囊泡,通过透析法分离未包封的药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性。结果显示,Span 60与胆固醇形成的囊泡(VSpan 60∶VCHOL=5∶3),在50℃超声40 m in的条件下,对0.60 g/L的甲氨蝶呤包封率可达65%以上,在模拟胃流体和模拟肠流体中均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囊泡 制备 缓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缓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宪忠 刘新 +3 位作者 聂进 付晓泰 金蜀蓉 余维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制备苦参碱缓释片,研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筛选缓释片处方,优化制备工艺,建立苦参碱缓释片释放度HPLC测定方法,测定苦参碱缓释片的累积释放度,并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结果:所制备的苦参碱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苦... 目的:制备苦参碱缓释片,研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筛选缓释片处方,优化制备工艺,建立苦参碱缓释片释放度HPLC测定方法,测定苦参碱缓释片的累积释放度,并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结果:所制备的苦参碱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苦参碱缓释片体外释药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要求,易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缓释片 HPLC 释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贝特缓释微丸胶囊的研制及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春晖 许向阳 +2 位作者 陈云 王永庆 周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制苯扎贝特缓释微丸胶囊。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制备苯扎贝特缓释微丸胶囊;以体外释药和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评价。结果:微丸得率86.5%,载药量87.8%;体外释放曲线符合一级方程,相似因子f2为74.23;自制缓释微丸胶囊单剂量犬... 目的:研制苯扎贝特缓释微丸胶囊。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制备苯扎贝特缓释微丸胶囊;以体外释药和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评价。结果:微丸得率86.5%,载药量87.8%;体外释放曲线符合一级方程,相似因子f2为74.23;自制缓释微丸胶囊单剂量犬口服给药后的tmax(3.7±0.5)h,cmax(36.36±0.98)μg/mL,AUC0-∞(337.83±7.29)μg.h/mL;苯扎贝特缓释片(参比片)的tmax(4.1±0.4)h,cmax(39.66±0.94)μg/mL,AUC0-∞(327.27±8.97)μg.h/mL。结论:以进口的缓释片为参比片,自制的苯扎贝特缓释微丸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3±2.8)%,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缓释微丸 制备 生物利用度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白藜芦醇生物利用度的制剂策略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丹 于丽红 李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酚和植物抗毒素,药理作用广泛,包括抗癌、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等。其水溶性差,光稳定性差,首关效应强,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过低,限制了其应用。研究人员针对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进行了一系列制剂学研究。该文列举了影...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酚和植物抗毒素,药理作用广泛,包括抗癌、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等。其水溶性差,光稳定性差,首关效应强,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过低,限制了其应用。研究人员针对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进行了一系列制剂学研究。该文列举了影响白藜芦醇生物利用度的理化性质和药动学性质,并对有关白藜芦醇的制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生物利用度 靶向制剂 缓控释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盐酸尼卡地平缓释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汇 顾世芬 +3 位作者 吴文中 张庆华 肖宙 曾繁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盐酸尼卡地平 (Nic)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 选择 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两种Nic缓释胶囊 ,采用GC ECD检测 ,内标法定量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 两种缓释胶囊空腹给药 ,其单剂...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盐酸尼卡地平 (Nic)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 选择 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两种Nic缓释胶囊 ,采用GC ECD检测 ,内标法定量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 两种缓释胶囊空腹给药 ,其单剂量及多剂量达稳态后经时血药浓度均呈双峰曲线 ,国产胶囊单剂量给药的主要参数 :Cmax1( 14 2± 8 2 ) μg·L-1,Cmax2 ( 16 9± 5 8) μg·L-1,Tmax1( 0 79±0 45 )h ,Tmax2 ( 5 0 8± 0 79)h ,T1/2Ke( 5 49± 2 5 3)h ,AUC0~ 2 4 ( 97 9± 2 4 8) μg·h·L-1。多剂量给药的主要参数 :Cmax( 36 7± 6 1) μg·L-1,Cmin( 7 3± 1 6 ) μg·L-1,Cav( 18 9± 3 2 ) μg·L-1,FI( 1 5 6± 0 2 6 ) ,AUC0~ 36( 341 4±48 5 ) μg·h·L-1。国产Nic缓释胶囊单剂量及多剂量给药与进口制剂比较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各为 97 5 %± 19 3 %和98 2 %± 16 5 %。结论 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地平 缓释胶囊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日服一次缓释片的研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冬羽 屠锡德 蒋曙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 :研制克拉霉素的凝胶骨架型缓释片 ,筛选合适处方并考察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以不同粘度规格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凝胶材料 ,体外释放速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处方。结果 :药物释放速率符合Higuchi方程 ,且体外释药速率受pH环境影响 ... 目的 :研制克拉霉素的凝胶骨架型缓释片 ,筛选合适处方并考察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以不同粘度规格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凝胶材料 ,体外释放速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处方。结果 :药物释放速率符合Higuchi方程 ,且体外释药速率受pH环境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受压片压力影响较小。经家犬体内药动学初步研究 ,测得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4 2 %。结论 :本文研制的克拉霉素缓释片成型性好 ,体外释放曲线与国外市售制剂相似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缓释片 释放度 制备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遥控释药胶囊近端小肠定点释放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小林 刘洪英 +3 位作者 唐伟 皮喜田 侯文生 周承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在健康志愿者近端小肠内定点释放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用自主研制的遥控释药胶囊系统,将200mg苦参碱定位释放于志愿者的近端小肠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槐果碱为内标,甲醇-水-乙二胺(70∶30∶0.02)为流动相,测定志... 目的研究苦参碱在健康志愿者近端小肠内定点释放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用自主研制的遥控释药胶囊系统,将200mg苦参碱定位释放于志愿者的近端小肠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槐果碱为内标,甲醇-水-乙二胺(70∶30∶0.02)为流动相,测定志愿者血浆中苦参碱的含量。采用3p87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近端小肠定点释放苦参碱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Cmax为10.52μg/ml,Tmax为2.08h,T1/2α和T1/2β分别为0.90h和9.02h,AUC(0-t)为91.90μg·h/ml。结论苦参碱在健康人近端小肠段定位释放后,小肠对苦参碱有明显的吸收且吸收过程呈二室模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制剂 苦参碱 投药 局部 药代动力学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缓释制剂研究之管见 被引量:18
19
作者 吴伟康 奉建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9-462,共4页
对目前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与应用与西药缓释制剂相比相对滞后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结合临床应用特点、剂型特点及研究程度等对中药缓释制剂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总结 ,并将中药缓释制剂研究过程中有关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的前处理、缓释... 对目前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与应用与西药缓释制剂相比相对滞后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结合临床应用特点、剂型特点及研究程度等对中药缓释制剂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总结 ,并将中药缓释制剂研究过程中有关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的前处理、缓释制剂的设计、成型工艺的研究及质量监控定量指标的确定与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缓释制剂 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为基质的左氧氟沙星缓释微球制备 被引量:11
20
作者 钱俊青 马月珍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0-24,共5页
以壳聚糖为基质,对左氧氟沙星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探索。确定了左氧氟沙星-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考察微球的载药量及累积释放度,对上述制备方法工艺中的壳聚糖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质量比、乳化剂Span用量、溶剂与壳... 以壳聚糖为基质,对左氧氟沙星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探索。确定了左氧氟沙星-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考察微球的载药量及累积释放度,对上述制备方法工艺中的壳聚糖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质量比、乳化剂Span用量、溶剂与壳聚糖溶液的体积比、交联剂戊二醛用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制备出了具较好缓释效果的盐酸左氧氟沙星-壳聚糖缓释微球。该方法制备的左氧氟沙星-壳聚糖缓释微球载药量为43.88%,体外累积释放度的线形关系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左氧氟沙星缓释微球 胃溃疡 药物辅料 制备工艺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