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流域综合治理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被引量:15
1
作者 姜德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使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其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使小流域综合治理传承创新,不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的关系,小流域治理总体布局的调... 为了使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其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使小流域综合治理传承创新,不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的关系,小流域治理总体布局的调整,综合治理模式的完善与创新,人与自然和谐的治理措施布设,小流域治理中的基本田建设,生态建设中的生态用水,综合治理的土壤侵蚀控制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大技术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流域治理 生态自我修复 综合治理模式 人与自然和谐 可持续发展 战略实施 总体布局 治理措施 生态用水 生态建设 控制标准 土壤侵蚀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步翀 李凤民 +1 位作者 成自勇 刘普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3-45,共3页
河西内陆河流域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化使土地荒漠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探讨了该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治理思路,并针对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二是“带、片、网”三位... 河西内陆河流域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化使土地荒漠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探讨了该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治理思路,并针对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二是“带、片、网”三位一体;三是生态与经济相结合;四是沙产业开发;五是沙化草场治理和节水抗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内陆河流域 荒漠化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堤岸防护林建设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圣清 刘德胜 +2 位作者 方建民 刘洪剑 丁增发 《安徽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45-50,共6页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安徽省最大的湿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由于人们进行违背自然规律的社会经济活动,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制约和影响...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安徽省最大的湿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由于人们进行违背自然规律的社会经济活动,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已投入巨资多次治理,但收效甚微。巢湖现已被列为全国"三湖"治理的首位。其主要教训是,未进行综合治理,仅偏重于单一水利工程措施。因此,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从保护湿地、恢复生态环境、整治国土,长治久安考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可持续发展 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丘陵区循环农业的模式、途径与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国勤 罗奇祥 李祖章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4-99,共6页
循环农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江南丘陵区是我国重要农业区,发展循环农业既有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又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农田内循环、"五业"(农、林、牧、副、渔)间循环、城乡间循环等3个层次,... 循环农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江南丘陵区是我国重要农业区,发展循环农业既有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又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农田内循环、"五业"(农、林、牧、副、渔)间循环、城乡间循环等3个层次,对江南丘陵区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途径与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为推进南方有关省、区、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 模式 途径 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 江南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民侠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52-56,共5页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荒漠化逐年扩展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04%,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多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政策因素造成。防治荒漠化应全面规划...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荒漠化逐年扩展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04%,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多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政策因素造成。防治荒漠化应全面规划,综合防治,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重视效益。做到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一致,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荒漠化 成因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宣云 王川 +1 位作者 施六林 潘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740-1740,1796,共2页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水稻机械化进程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农机、农机和农艺配套及农机社会化服务问题。因此,提出完善耕地权属体制、促进农机农...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水稻机械化进程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农机、农机和农艺配套及农机社会化服务问题。因此,提出完善耕地权属体制、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完善农机工艺、提升农机服务化水平等相应措施。最后,在"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加快水稻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提出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生产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察布市阴山北部农牧交错带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配套技术模式探讨
7
作者 曹建军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15-17,42,共4页
通过分析乌兰察布市阴山北部农牧交错带实施的林业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本地区今后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提出了在本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适宜种植的树种、草种和八个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配套... 通过分析乌兰察布市阴山北部农牧交错带实施的林业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本地区今后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提出了在本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适宜种植的树种、草种和八个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配套技术模式,为当地林业生产与生态建设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北部 农牧交错带 林业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 综合治理配套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西江流域脆弱性评价及综合整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钰 胡宝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53,共6页
以广西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资源、灾害3个方面入手,构建其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GIS的技术支持下,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和层次分析法(AHP)对流域脆弱性进行评价。将广西西江流域脆弱性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 以广西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资源、灾害3个方面入手,构建其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GIS的技术支持下,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和层次分析法(AHP)对流域脆弱性进行评价。将广西西江流域脆弱性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潜在脆弱、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结合流域脆弱性评估结果,探究其脆弱性空间分布规律,并提出综合整治建议。结果表明:广西西江流域脆弱性主要在微度—中度脆弱之间,占流域总面积的75.46%,其中,中度脆弱区面积占比最大,为29.11%;潜在脆弱和重度脆弱面积占比较小,分别为11.48%和13.06%;广西西江流域脆弱性空间分布与其地形高程关系较为密切,随着海拔高程越大,脆弱性有增大的趋势。研究成果为广西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数量化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脆弱性评价 GIS 广西西江 空间主成分分析 综合整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是云南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维群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3-49,共7页
针对云南草地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效果突出、效益明显,从而提出了科技是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以及加快科技推广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云南 草地资源 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科技 试验 示范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小流域综合技术开发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德利 吴耀先 +5 位作者 杨柏轩 高俊波 张成福 赵庆喜 孙英明 马书礼 《吉林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13-17,共5页
全方位开发小流域综合技术 ,是辽东山区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 ,运用生态学原理 ,科学地利用空间的立体结构 ,“以农、林、牧为主体 ,以种植业、养殖业为先导 ,多种经营为重点”开展的一项研究。它完善了小流域的生态结构 ,促进了生态系统... 全方位开发小流域综合技术 ,是辽东山区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 ,运用生态学原理 ,科学地利用空间的立体结构 ,“以农、林、牧为主体 ,以种植业、养殖业为先导 ,多种经营为重点”开展的一项研究。它完善了小流域的生态结构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增加了经济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小流域 综合技术 开发模式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垃圾综合处理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橙 田在峰 王月锋 《绿色科技》 2012年第9期150-153,共4页
指出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中的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且全球资源的日益减少,城市垃圾污染防治和资源再生利用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目前城市垃圾一些处理技... 指出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中的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且全球资源的日益减少,城市垃圾污染防治和资源再生利用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目前城市垃圾一些处理技术尤其是资源化技术,介绍了未来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意义及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 综合处理 资源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