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凯 刘春晓 +2 位作者 郑少波 徐亚文 许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98-1600,共3页
目的:研究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癌旁和正常膀胱组织survivin、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表达。结... 目的:研究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癌旁和正常膀胱组织survivin、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表达。结果:Survivin、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均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survivin和survivin-ΔEx3表达升高(P<0.05),且两者正相关(0<r<1,P<0.05);而survivin-2B的表达则降低(P<0.05)。结论:Survivin、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不同作用,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 SURVIVIN survivin-2B survivin-δex3 剪接变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D-1Δex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振华 陈永井 +3 位作者 王勤 施毕旻 白利雄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人PD-1Δex3(ΔPD-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表达和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人PD-1全长(PD-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方法获得PD-1Δex3基因的2个cDNA片段,通过重组PCR的方法获得ΔPD-1基因,将目的片段... 目的:构建表达人PD-1Δex3(ΔPD-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表达和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人PD-1全长(PD-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方法获得PD-1Δex3基因的2个cDNA片段,通过重组PCR的方法获得ΔPD-1基因,将目的片段双酶切后与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D-1和pIRES2-EGFP/ΔPD-1并进行鉴定;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导入293T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细胞膜表面PD-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培养上清中可溶性PD-1(sPD-1)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分析ΔPD-1蛋白与PD-1两个配体PD-L1和PD-L2的结合。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插入的基因序列正确,成功构建两个真核表达载体;FCM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PD-1转染细胞膜表面高表达PD-1蛋白,细胞培养上清中无sPD-1蛋白,而ΔPD-1转染细胞膜表面不表达PD-1蛋白,细胞培养上清中则有大量sPD-1;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ΔPD-1蛋白能够与PD-1两种配体产生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进行PD-1Δex3基因的真核表达,证实PD-1Δex3基因编码sPD-1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PD-1Δex3在PD-1/PD-L信号通路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刺激分子 PD-1 PD-1δex3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骨中3种化合物的心血管药理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维林 吴菊兰 +2 位作者 任冰如 周爱玲 郑汉臣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10,共5页
从枸骨中分离了20个化合物,对其中的3个进行了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3,4 二羟基桂皮酸和胡萝卜甙对小鼠缺氧、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及脑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均无保护作用,也不能改变豚鼠离体心肌的心率、冠脉... 从枸骨中分离了20个化合物,对其中的3个进行了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3,4 二羟基桂皮酸和胡萝卜甙对小鼠缺氧、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及脑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均无保护作用,也不能改变豚鼠离体心肌的心率、冠脉流量及心肌收缩力。3 β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坡摸酸 β 28 O D 吡喃葡萄糖酯(命名为枸骨甙4)对小鼠缺氧、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无保护作用,对脑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改变豚鼠离体心肌的心率和冠脉流量,但可显著降低心肌收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枸骨 3 4-二羟基桂皮酸 胡萝卜甙 枸骨甙4 心血管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彩红竹中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毅 王晨晨 +3 位作者 周旭 毕玮 杨宇明 王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4-249,212,共7页
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Flavonoid-3-O-glucosyltransferase,3GT)是花青苷(Anthocyanins)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它主要负责将不稳定的花色素转变为稳定的花色素苷,虽然目前已经从其他植物中克隆获得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但... 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Flavonoid-3-O-glucosyltransferase,3GT)是花青苷(Anthocyanins)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它主要负责将不稳定的花色素转变为稳定的花色素苷,虽然目前已经从其他植物中克隆获得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但是对竹子中的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并不清楚。该文以产生花青素的七彩红竹(Indosasa hispida Mc Clure cv.Rainbow)为材料,首先通过3GT的同源比对后设计3GT基因特异引物,获得3GT基因片段;然后运用RT-PCR及RACE技术从七彩红竹茎中克隆得到完整的3GT基因(Ih3GT)。结果表明:Ih3GT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为1 730 bp,含有1个1 42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74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七彩红竹3GT与其他禾本科植物的3GT聚类到同一个分支;该基因推断的蛋白与水稻(Oryza sativa)3GT蛋白的相似性为69%,与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3GT的相似性为67%;经氨基酸序列比对,推断七彩红竹3GT含有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特有的结构域PSPG-box;半定量PCR的结果显示,七彩红竹3GT基因在微红的幼茎中大量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并不表达,说明Ih3GT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该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七彩红竹花色苷的形成机理、鉴定Ih3GT酶活性以及利用Ih3GT基因培育竹子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彩红竹 CDNA 克隆 基因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叶杨桐黄酮提取物抗瘤活性及其对小鼠p53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粤 佘纲哲 陈鸿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文从亮叶杨桐中分离提取出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对进行小鼠体内抗肿瘤试验和小鼠S-180肿瘤细胞中p53基因表达抑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亮叶杨桐中总黄酮含量达28.4%,黄酮提取物在剂量50mg·kg^(-1)时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瘤率为64.0... 本文从亮叶杨桐中分离提取出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对进行小鼠体内抗肿瘤试验和小鼠S-180肿瘤细胞中p53基因表达抑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亮叶杨桐中总黄酮含量达28.4%,黄酮提取物在剂量50mg·kg^(-1)时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瘤率为64.0%,对艾氏腹水癌(EAC)Ⅰ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51.2%,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并且药效与用药量有关。同时发现,黄酮类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优于化疗药物呋喃氟尿嘧啶(Ftorafur)。RT-PCR实验结果表明,在剂量500mg·kg^(-1)时,黄酮类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小鼠S-180肿瘤细胞中突变型p53基因的转录活性,其抑制程度和呋喃氟尿嘧啶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叶扬桐 黄酮类提取物 抗肿瘤活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光热激蛋白90-3(Hsp90-3)的生物信息学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平军娇 张珍 +2 位作者 蔡振锋 汤贤春 钱刚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5-393,共9页
Hsp90是真核细胞重要的一类分子伴侣,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性、信号转导及生物进化等功能密切相关。为了深入理解高等植物Hsp90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该研究从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全长cDNA文库中分离到Hsp90-3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Hsp90是真核细胞重要的一类分子伴侣,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性、信号转导及生物进化等功能密切相关。为了深入理解高等植物Hsp90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该研究从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全长cDNA文库中分离到Hsp90-3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699个氨基酸的多肽,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Hsp90-3(登录号:NP_200412.1)的同源性最高,为93.71%;预测蛋白质的分子量为79.78 kD,理论等电点为5.08。信号序列分析结果发现,该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的细胞核、过氧化物酶体、叶绿体类囊体膜及叶绿体基质中,提示作为分子伴侣,高等植物Hsp90-3参与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的转运。结构与功能分析发现,该蛋白有3个结构域及1个连接区,推测Hsp90-3在真核细胞的信号转导、转录调控及胁迫表达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 Hsp90-3基因 结构预测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F和IL-3对脐血造血细胞长期液体培养的影响
7
作者 张孝兵 蔡海波 +1 位作者 谭文松 俞俊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9-143,共5页
考察了干细胞因子(SCF)和白介素3(IL-3)的不同浓度(5~100mg/L)组合对不同接种密度(分别为3×105、6×105、10×105cels/mL)的脐血(CB)细胞扩增和分化的影响。在5种组合... 考察了干细胞因子(SCF)和白介素3(IL-3)的不同浓度(5~100mg/L)组合对不同接种密度(分别为3×105、6×105、10×105cels/mL)的脐血(CB)细胞扩增和分化的影响。在5种组合下,CFU-GM的扩增倍数都是在CB单个核细胞培养12d后达到最高((16.43±2.08)~(37.02±4.69),平均为(25.75±3.26)),各组合之间相差较小;而细胞总数的扩增倍数在培养24d后达到最高((14.38±2.72)~(355.26±35.53)倍,平均为(103.45±38.75)),各组合之间相差很大。结果表明,在静态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密度较高,不利于CFU-GM和总细胞的扩增,如保持在较低细胞密度有利于总细胞数的扩增;细胞因子的浓度对CFU-GM的峰值影响不大,但低浓度能使总细胞数的扩增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脐血 SCF 细胞培养 IL-3 液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首乌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告达庭-3-O-β-D-磁麻糖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施建丰 彭子萱 +2 位作者 彭蕴茹 姚孝明 陈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8-433,共6页
目的研究白首乌中甾苷成分告达庭-3-O-β-D-磁麻糖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方法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20 mg/kg的告达庭-3-O-β-D-磁麻糖苷,分别收集24 h内的血浆、尿液、粪便和胆汁,样品经处理后,采用UPLC-Q-TOF分析,结合MetabolynxTM软... 目的研究白首乌中甾苷成分告达庭-3-O-β-D-磁麻糖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方法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20 mg/kg的告达庭-3-O-β-D-磁麻糖苷,分别收集24 h内的血浆、尿液、粪便和胆汁,样品经处理后,采用UPLC-Q-TOF分析,结合MetabolynxTM软件初步鉴定告达庭-3-O-β-D-磁麻糖苷在大鼠血浆、尿液、粪便和胆汁中的代谢产物。结果在血浆、尿液、粪便和胆汁样品中发现了告达庭-3-O-β-D-磁麻糖苷的原型、水解及去甲基化代谢物,其中尿液中有原型,血浆和胆汁中有水解产物,粪便中有去2个甲基化产物,胆汁中有去1个和去3个甲基化产物。结论告达庭-3-O-β-D-磁麻糖苷在大鼠体内可发生较为广泛的代谢,其中主要代谢类型有水解和去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首乌 告达庭-3-O-β-D-磁麻糖苷 C21甾苷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一次性分离白豆蔻中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 被引量:3
9
作者 朱云霞 刘雯 +3 位作者 张继全 沈平孃 王玲玲 卓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50-1754,共5页
目的研究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白豆蔻中黄酮醇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作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900 r/min,体积流量为1.2 mL/min。结果一次性从白豆蔻黄酮醇类... 目的研究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白豆蔻中黄酮醇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作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900 r/min,体积流量为1.2 mL/min。结果一次性从白豆蔻黄酮醇类物质中分离得到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通过EI-MS、1H-NMR和13C-NMR鉴定,HPLC检测分析,纯度达98%以上。结论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可从白豆蔻中分离制备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分离度好,产物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白豆蔻 5-羟基-3 7 4'-三甲氧基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存活蛋白变异剪接体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红伟 张文峰 +1 位作者 胡青莲 黄树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1-1136,共6页
存活蛋白(survivin)是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标准的剪接形式外,它至少还编码2种变异剪接产物—存活蛋白-2B和存活蛋白-ΔEx3,这2个变异剪接体所编码的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为研究这2个变... 存活蛋白(survivin)是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标准的剪接形式外,它至少还编码2种变异剪接产物—存活蛋白-2B和存活蛋白-ΔEx3,这2个变异剪接体所编码的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为研究这2个变异剪接体在肿瘤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情况,本实验利用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enhanced cyan fluorescent protein,ECFP)和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enhanced yellowfluorescent protein,EYFP)分别标记存活蛋白-2B和存活蛋白-ΔEx3.首先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它们的细胞定位;同时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技术研究两者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存活蛋白-2B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而存活蛋白-ΔEx3则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少量分布在细胞质中;FRET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仅在细胞质中存在着很弱的相互作用,表明两者很可能是通过某种间接的方式发挥功能上的相互调节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存活蛋白变异剪接体的生物学功能及相互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蛋白-2B 存活蛋白-δex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杧果MGAPDH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罗聪 何新华 +2 位作者 胡颖 谭超 欧世金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9-1024,F0003,共7页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是糖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GAPDH基因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RT-PCR和改良RACE技术,首次从杧果中分离克隆出MGAPDH同源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 356 bp,开放阅读框为1 203 bp,编码...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是糖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GAPDH基因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RT-PCR和改良RACE技术,首次从杧果中分离克隆出MGAPDH同源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 356 bp,开放阅读框为1 203 bp,编码401个氨基酸。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MGAPDH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GAPDH蛋白分子量为42.8 ku,等电点为8.9;该蛋白包含2个功能域,即NADB_Rossmannsuperfamily和Gp_dh_C superfamily;MGAPDH蛋白不含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是非分泌蛋白,位于叶绿体中。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杧果MGAPDH蛋白可能与光合作用有关。半定量分析显示,杧果MGAPDH同源基因在杧果不同组织中均表达,并且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说明杧果MGAPDH同源基因可作为杧果基因差异表达的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 表达分析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形状对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朱建荣 胡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8-73,共6页
作者应用改进的ECOM模式,通过设计一个平直和喇叭形理想河口,研究河口形状对环流和盐水入侵影响。盐水入侵产生盐度锋面,在锋面处底层存在着向陆的密度流,为保持断面上质量连续,上层的流速明显增大;表层流有偏北的分量,底层流有向南分量... 作者应用改进的ECOM模式,通过设计一个平直和喇叭形理想河口,研究河口形状对环流和盐水入侵影响。盐水入侵产生盐度锋面,在锋面处底层存在着向陆的密度流,为保持断面上质量连续,上层的流速明显增大;表层流有偏北的分量,底层流有向南分量,表明有横向环流存在。盐水入侵产生的盐度锋面在水平面上向西北倾斜,北岸盐水入侵比南岸大,在垂向上向上游倾斜,底层盐水入侵比表层大,高盐水位于北岸的下层。涨潮流、向陆的密度流和混合是产生盐水入侵的动力因子。科氏力使涨潮流向北岸偏转,向陆的密度流存在于底层,这种动力机制导致了盐度分布的不对称。盐度横向分布产生的斜压压强梯度力指向南岸,并随水深增加,导致底层流向南岸流动;因要满足质量守衡,在北岸因底层流的辐散产生下降流、水位下降,而在南岸因底层流的福合产生上升流、水位抬升,水位的横向分布又导致表层流向北,形成一垂向横向环流。喇叭形河口因口门内河口变宽,造成流的辐散,向海的流速减少和产生上升流,底层向陆的密度流向西流动的距离减少,口门处盐度增加,但盐水向西入侵的距离减少;河口喇叭口南岸下层也出现明显的高盐水;垂直混合增强,盐度垂向趋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形状 河口环流 盐水入侵 三维模式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