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_(14)BE与NaCMC之间的相互作用(Ⅰ)──NaCMC对C_(14)BE表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干佐 隋卫平 +1 位作者 徐桂英 郑立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618-1621,共4页
以表面张力法研究了NaCMC与C_(14)BE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纯水介质中,NaCMC对C_14BE的表面活性影响较小,但NaCl的存在对C_(14)BE与NaCMC间的缔合有促进作用,混合体系的σ~C曲线出... 以表面张力法研究了NaCMC与C_(14)BE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纯水介质中,NaCMC对C_14BE的表面活性影响较小,但NaCl的存在对C_(14)BE与NaCMC间的缔合有促进作用,混合体系的σ~C曲线出现两个转折点。二者开始缔合的浓度小于cmc,完成缔合的浓度大于cmc。pH=2时,形成C_(14)BE/H-CMC复合物,使C_(14)BE的表面活性降低,σ~C曲线亦出现两个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十四烷基甜菜碱 羧甲基纤维素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甜菜碱/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 被引量:60
2
作者 张志庆 徐桂英 +2 位作者 叶繁 郑立强 栾玉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22-1125,共4页
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的形成胶束能力.降低表面张力效率,降低表面张力能力三种增效作用 发现C12BE和SDS摩尔比为6:4时增效作用最显著... 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的形成胶束能力.降低表面张力效率,降低表面张力能力三种增效作用 发现C12BE和SDS摩尔比为6:4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并考察了盐、醇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盐能导致表面活性的提高.加醇的机理比较复杂,乙醇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影响不大,而正丁醇影响则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甜菜碱 十二烷基硫酸钠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 增效作用 复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表面性质 被引量:23
3
作者 姜小明 张路 +2 位作者 安静仪 赵濉 俞稼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26-1430,共5页
研究了多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特别是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并与其它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苯环上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多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降低,但侧链上CH2降低cmc的程度远小于主链上CH... 研究了多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特别是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并与其它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苯环上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多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降低,但侧链上CH2降低cmc的程度远小于主链上CH2的作用.当侧链碳原子数增加时,多烷基苯磺酸钠的饱和吸附量(Γmax)降低,表现出与主链不同的变化规律.从多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解释了cmc和Γmax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烷基苯磺酸钠 分子结构 临界胶束浓度 饱和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胶束性质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普华 翁蕊 +3 位作者 罗幼松 孙志斌 张禹负 李彩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为了研究化学驱中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混合胶束性质,为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色谱分离预测提供必要的参数,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酸钠(SLA)以及SDBS和十四烷基苯磺酸钠(STBS)两种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考察了电解质浓度、种... 为了研究化学驱中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混合胶束性质,为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色谱分离预测提供必要的参数,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酸钠(SLA)以及SDBS和十四烷基苯磺酸钠(STBS)两种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考察了电解质浓度、种类对混合体系临界胶束浓度和相互作用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机电解质浓度远大于表面活性剂浓度时,烷基链长不同的磺酸盐的混合胶束形成性质可用Clint模型描述,而磺酸盐和羧酸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可用规则溶液理论(RST)来描述。对于SDBS/STBS混合体系,添加不同价态的阴离子对混合cmc的影响不同。在相同电解质浓度下,碱性和弱碱性条件使SDBS/SLA混合体系的cmc变化不大,但与中性相比下降很大;在碱性条件下,其值随组成的变化不大;在中性条件下,cmc的变化与碱性条件相比要大一些;在各种电解质浓度下,用规则溶液理论计算出的SDBS/SLA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皆为负值,表明混合胶束两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作用是相互吸引的。在相同表面张力下,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浓度低,因此,SDBS与SLA混合表面活性剂在降低表面张力效率方面能够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表面活性剂 电解质浓度 表面张力 cmc 相互作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性能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海燕 顾大明 +3 位作者 刘国宇 赵秀丽 陈成 徐克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1-407,共7页
以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为连接基合成了新型的连接基为枝状的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2,4-二(溴化-3-烷基咪唑)-1,3-丙二醇([Cn-P-Cnim]Br2,n=10,12,14).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IR)光谱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分析,证明所得产... 以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为连接基合成了新型的连接基为枝状的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2,4-二(溴化-3-烷基咪唑)-1,3-丙二醇([Cn-P-Cnim]Br2,n=10,12,14).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IR)光谱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分析,证明所得产物即为目标产物.通过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量其表面活性并计算胶束形成热力学参数(ΔG m—0,ΔH m—0,ΔS m—0).结果表明,25℃时3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胶束的形成是自发的熵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电导法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形成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和油-水界面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林梅钦 丁波 +2 位作者 郑晓宇 毛雷霆 李明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7-621,共5页
用DCAT-21型表面张力及接触角仪测定了不同结构的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_n-s-C_n·2Br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变化,为选择一种较好的表面活性剂作为驱油剂提供基础。结果表明,烷基链长n均为12时,随联接基团数s的增加,季铵盐型... 用DCAT-21型表面张力及接触角仪测定了不同结构的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_n-s-C_n·2Br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变化,为选择一种较好的表面活性剂作为驱油剂提供基础。结果表明,烷基链长n均为12时,随联接基团数s的增加,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和界面张力能力减小。s相同时,随着烷基链长n增加,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减小。加入无机盐可以进一步降低Gemini表面活性剂的CMC值。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CMC值较类似结构的单链单头普通表面活性剂的CMC值低,且达到最低界面张力时的浓度比单链单头普通表面活性剂低2个数量级。Gemini表面活性剂的高表面活性主要由其特殊的分子结构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氧乙烯醚为连接基的烷基苯磺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学鹏 丰杰 +2 位作者 徐志成 赵濉 俞稼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3-888,共6页
以脂肪酸、苯酚、聚乙二醇为原料,经酰化反应、酯化反应、Fries重排、氢化还原反应、磺化以及中和反应等步骤,合成出一系列含有不同长度聚氧乙烯醚中间连接基团(—(CH2CH2O)x—,x=1,2,3,4,8)的长链烷基苯磺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采... 以脂肪酸、苯酚、聚乙二醇为原料,经酰化反应、酯化反应、Fries重排、氢化还原反应、磺化以及中和反应等步骤,合成出一系列含有不同长度聚氧乙烯醚中间连接基团(—(CH2CH2O)x—,x=1,2,3,4,8)的长链烷基苯磺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1、H NMR和电喷雾质谱(ESI-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以Wilhelmy-plate法测定了该系列表面活性剂纯水溶液在30℃时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纯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数量级达到10-4mol/L,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在30~40 mN/m范围;随着中间连接基团长度(x=1,2,3,4,8)的增加,CMC先降低后升高,依次为5.94×10-4、1.88×10-4、1.16×10-4、1.12×10-4、5.18×10-4mol/L;同时γCMC逐渐降低,分别为36.88、39.17、38.93、37.85、32.02 mN/m。此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比较好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乙烯醚 长链烷基苯磺酸钠 GEMINI表面活性剂 合成 临界胶束浓度(cmc) 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亚甲基-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稀水溶液的特性 被引量:9
8
作者 毕只初 廖文胜 齐丽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15-1019,共5页
合成并表征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乙二亚甲基-α,β-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6-2一16)。用表面张力和粘度法确定了其cmc,通过表面张力曲线计算了16-2-16的表面吸附量、吸附分子面积和胶束形成自由能;并用悬滴法测定了16-2-16在空... 合成并表征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乙二亚甲基-α,β-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6-2一16)。用表面张力和粘度法确定了其cmc,通过表面张力曲线计算了16-2-16的表面吸附量、吸附分子面积和胶束形成自由能;并用悬滴法测定了16-2-16在空气表面和十二烷界面的动态表(界)面张力。用改进的Washburn方法测定16-2-16水溶液在硅胶粉末表面的接触角,并进一步讨论了16-2-16在硅胶表面的吸附引起的润湿性变化。探讨润湿性变化与动态张力的关系。将16-2-16与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CTAB)做比较:两种物质在含油硅胶粉末上引起的最高脱油率(实验室模拟驱油)均发生在cmc附近,但16-2-16的最高脱油率是68%,CTAB的是63%。而所用CTAB的cmc比16-2-16的约大50倍,也就是说用16-2-16可以获得更高的脱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亚甲基 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稀水溶液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动态表面张力 润湿性 脱油率 石油开采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俊 杨培法 +1 位作者 李杰 李翠勤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692-694,共3页
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em in i 12-3-12,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两相滴定法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分析,测定了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并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饱和吸附量(Γm ax)、单分子饱和吸附面积(Am ... 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em in i 12-3-12,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两相滴定法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分析,测定了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并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饱和吸附量(Γm ax)、单分子饱和吸附面积(Am in)。结果表明,Gem in i 12-3-12的收率为77.2%,纯度为98.4%,它与相应的单尾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的表面活性相当,但CMC比DTAB低14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饱和吸附量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气减缩混凝土外加剂表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继寿 吴志刚 +3 位作者 葛勇 袁杰 张宝生 郑秀华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29,共3页
本文研究了几种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引气剂、减水剂、减缩剂)对水以及饱和石灰水的表面张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引气剂、减缩剂可以大幅降低水及饱和Ca(OH)2溶液的表面张力,减水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但在饱和石灰水中表面活性碱弱。同... 本文研究了几种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引气剂、减水剂、减缩剂)对水以及饱和石灰水的表面张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引气剂、减缩剂可以大幅降低水及饱和Ca(OH)2溶液的表面张力,减水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但在饱和石灰水中表面活性碱弱。同时由表面张力的变化曲线确定各种外加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实际工程中外加剂的品种选择和最佳掺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对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秦安国 张新民 +1 位作者 冯茹森 吕鑫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在(30±0.2)℃下,用直接观察法、表面张力法和旋转液滴法考察了不同无机盐(NaCl、CaCl2和MgCl2)对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J溶液溶解性、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和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J具有良好的抗盐性... 在(30±0.2)℃下,用直接观察法、表面张力法和旋转液滴法考察了不同无机盐(NaCl、CaCl2和MgCl2)对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J溶液溶解性、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和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J具有良好的抗盐性,溶解度可以达到20 000 mg/L以上;在低盐度范围时(小于500 mg/L),随着无机盐质量浓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升高,CMC降低;随着阳离子(Na+、Ca2+和Mg2+)价数的增加,CMC降幅增大,且Ca2+的影响程度大于Mg2+;在无机盐质量浓度达到10 000 mg/L时,CMC呈上升趋势;无机盐的加入使溶液界面张力先降后升,然后趋于平稳。无机盐质量浓度在100~1 000 mg/L内,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J溶液的界面张力可以达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性能 临界胶束浓度 界面张力 DJ-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杰 佟威 +1 位作者 陈巧梅 吴文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9期2030-2033,共4页
以二乙烯三胺、丙烯酸甲酯和月桂酰氯等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酰胺化缩合反应及皂化反应等合成了具有三烷基链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应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采用悬滴法考察了产物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并计算出产品的饱和吸附量(... 以二乙烯三胺、丙烯酸甲酯和月桂酰氯等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酰胺化缩合反应及皂化反应等合成了具有三烷基链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应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采用悬滴法考察了产物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并计算出产品的饱和吸附量(Гmax)和单分子饱和吸附面积(Amin)。实验结果表明目标产物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在25℃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90 mmol/L、表面张力(γcmc)为27.8 mN/m。其表面活性优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月桂酸钠(SL)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饱和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表面活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塔 李军生 +2 位作者 肖海波 阎柳娟 黄国霞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以市场上销售的3种大豆分离蛋白以及酪蛋白酸钠为原料,比较了它们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等表面活性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差异较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 以市场上销售的3种大豆分离蛋白以及酪蛋白酸钠为原料,比较了它们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等表面活性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差异较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表面张力与临界胶束浓度(CMC)相差不大。分析结果有助于为不同食品加工原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乳化性 起泡性 表面张力 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氯-2-羟丙基二甲基脱氢枞基氯化铵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雪梅 蒋士猛 +1 位作者 蔡照胜 陈智栋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以环氧氯丙烷(ECH)和脱氢枞胺(DHA)为基本原料,首先通过Eschweiler-Clarke反应使DHA转化为N,N-二甲基脱氢枞胺(DMDHA),再用DMDHA和盐酸作用生成的盐酸盐与ECH。经季铵化反应合成3-氯-2-羟丙基二甲基脱氢枞基氯化铵(CHPDMDHA),并表征其结... 以环氧氯丙烷(ECH)和脱氢枞胺(DHA)为基本原料,首先通过Eschweiler-Clarke反应使DHA转化为N,N-二甲基脱氢枞胺(DMDHA),再用DMDHA和盐酸作用生成的盐酸盐与ECH。经季铵化反应合成3-氯-2-羟丙基二甲基脱氢枞基氯化铵(CHPDMDHA),并表征其结构,测定产物中CHPDMDHA含量,研究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CHPDMDHA相对于纯化后DHA的收率约在60%,离子色谱(IC)分析结果显示经乙酸乙酯/乙醇(体积比2.0∶1.0)构成的混合溶剂重结晶后的产物中CHPDMDHA质量分数为98.32%,表面张力测定显示25℃时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60×10-5mol/L,达到cmc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γcmc)为30.38mN/m,能够达到的最低表面张力值(γmin)为27.4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 Eschweiler-Clarke反应 3-氯-2-羟丙基二甲基脱氢枞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溶液黏度对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涛 王志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0期35-39,共5页
为了揭示高分子溶液黏度对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影响程度及规律,利用全自动张力仪,通过Wilhelmy吊片法测定了4种表面活性剂(SDS、SDBS、油酸钠、OP-10)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加入不同黏度高分子(羧甲基纤维素、多元醇聚合物)溶液前... 为了揭示高分子溶液黏度对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影响程度及规律,利用全自动张力仪,通过Wilhelmy吊片法测定了4种表面活性剂(SDS、SDBS、油酸钠、OP-10)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加入不同黏度高分子(羧甲基纤维素、多元醇聚合物)溶液前后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加入不同黏度高分子溶液后,4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临界胶束浓度对应的表面张力均有小幅提升,且高分子溶液黏度对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与黏度并无明显的线性关系;在加入黏度为14 mPa·s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后,SDS、SDBS、油酸钠、OP-10在临界胶束浓度对应的表面张力分别为36.60 mN·m^-1、40.06 mN·m^-1、54.30 mN·m^-1、44.05 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溶液 黏度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表(界)面吸附状态方程 被引量:3
16
作者 於兵 施亚钧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7,共7页
评价了表面活性剂表(界)面吸附单分子层状态方程的热力学理论,分析了单分子层中表面活性剂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亲水基之间的相互排斥,疏水基之间的相互吸引)和表(界)面下方基底液中无机盐的存在对单分子吸附层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 评价了表面活性剂表(界)面吸附单分子层状态方程的热力学理论,分析了单分子层中表面活性剂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亲水基之间的相互排斥,疏水基之间的相互吸引)和表(界)面下方基底液中无机盐的存在对单分子吸附层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表面活性剂表(界)面吸附单分子层的一般表面状态方程。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表面吸附 表面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路亦景 吴百乐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1期46-52,共7页
本文报导一组新型季铵盐的合成,并进行了结构分析及表征(元素分析DTA,IR,H-NMR,CMC等)。 求得季铵化反应速率常数k_2,对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应用于二氯卡宾和环已烯的加成反应中,催化效果令人满意。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 本文报导一组新型季铵盐的合成,并进行了结构分析及表征(元素分析DTA,IR,H-NMR,CMC等)。 求得季铵化反应速率常数k_2,对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应用于二氯卡宾和环已烯的加成反应中,催化效果令人满意。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CM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催化剂 二氯卡宾 环己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表面活性剂DSDBS水溶液的表面特性
18
作者 王雨 郑晓宇 +2 位作者 张彦珂 蒋庆哲 吴运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9-313,共5页
采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实验,结合冷冻刻蚀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DBS-x(x为双子表面活性剂桥联基团的碳原子数,x为2和6)水溶液的表面特性。30℃下DSDBS-2和DSDBS-6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3×... 采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实验,结合冷冻刻蚀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DBS-x(x为双子表面活性剂桥联基团的碳原子数,x为2和6)水溶液的表面特性。30℃下DSDBS-2和DSDBS-6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3×10-5和2.5×10-5mol/L,与对应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相比,胶束结构致密。当DSDBS浓度大于4倍CMC后,其水溶液电导率值偏离线性关系,为其胶束由球状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变所致。DSDBS-6的桥联基团碳链较长,且可以向界面弯曲,NaCl对其饱和吸附量(ΓCMC)的影响比对DSDBS-2的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cmc) 球状胶束 棒状胶束 饱和吸附量(γ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注水降尘中表面活性剂复配应用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翁安琦 袁树杰 +1 位作者 王晓楠 马瑞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0-95,共6页
为了防治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煤尘污染问题,以黑龙江某煤矿的烟煤层为研究对象,进行煤层注水降尘试验;优选仲烷基磺酸钠(H9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椰油酸二乙醇酰胺(CDEA) 4种表面活性剂,并... 为了防治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煤尘污染问题,以黑龙江某煤矿的烟煤层为研究对象,进行煤层注水降尘试验;优选仲烷基磺酸钠(H9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椰油酸二乙醇酰胺(CDEA) 4种表面活性剂,并按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两两复配成6种溶液,分别对单体和复配溶液进行表面张力、接触角及反渗试验。结果表明:0.05%H95和0.05%CDEA的复配溶液对煤的润湿性最好。在采煤机割煤处、液压支架移架处和皮带机转载处加入复配表面活性剂并注水后,全尘降尘率分别为83.96%、76.17%和72%,呼吸性粉尘降尘率分别为79.29%、73.95%和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水 表面活性剂 复配溶液 临界胶束浓度(cmc) 接触角 表面张力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