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驾驶行为分析的驾驶员情绪识别算法
1
作者 赵华 范鸿钢 +3 位作者 冯译方 陈大昕 刘志喜 陈韬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9-628,共10页
驾驶员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其驾驶行为.目前对于驾驶员行为预测的研究依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无法反映情绪状态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导致对驾驶员动力需求的预判存在信息偏差.为此,针对实际驾驶过程中的驾驶员情绪状态判断,提出了满足... 驾驶员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其驾驶行为.目前对于驾驶员行为预测的研究依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无法反映情绪状态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导致对驾驶员动力需求的预判存在信息偏差.为此,针对实际驾驶过程中的驾驶员情绪状态判断,提出了满足实车应用的驾驶员情绪识别算法,同时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情绪间驾驶行为的特征差异.首先,针对车载计算单元相对不足的问题,结合人脸动作单元和面部表情编码系统,简化了高兴和愤怒两种表情的面部关键点,进而降低特征维度.然后,使用支持向量机分别建立了两种情绪的识别模型,通过网格搜索算法优化了模型参数,提升离线识别准确率.最后,结合情绪诱导设计了实车道路试验,基于通用计算平台测试了模型的在线识别效果,同时对比了驾驶员在高兴和愤怒时的驾驶行为以及车辆运行差异.结果表明:利用简化特征建立的高兴和愤怒识别模型,数据集离线测试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4.45%和84.43%;通用计算平台的测试结果显示该算法满足车载实时应用的需求,与情绪诱导结果对应,能够在线识别驾驶员的情绪状态;与高兴情绪相比,驾驶员在愤怒情绪下的驾驶行为更加激进,加速踏板的操作从长期维持不变转为周期性的剧烈踩踏,踏板频谱幅值最大提高了165.1%,整车油耗最大增加了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情绪识别 人脸动作单元 支持向量机 道路试验 驾驶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
2
作者 谭洪 陈嘉迅 +3 位作者 王秋杰 陈涛 李振兴 翁汉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7,共12页
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电力系统惯量和一次调频响应资源减少,大扰动下系统频率安全问题突出。为应对风电不确定性和系统惯量降低的挑战,提出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unitcommitment,UC)模型。首先,通过系统发生有功... 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电力系统惯量和一次调频响应资源减少,大扰动下系统频率安全问题突出。为应对风电不确定性和系统惯量降低的挑战,提出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unitcommitment,UC)模型。首先,通过系统发生有功扰动后频率偏差动力学摆动方程建立频率安全的运行约束模型,并嵌入到UC问题中。其次,考虑到风电出力不确定性,提出风电出力鲁棒可行域定义以表征系统接纳风电的安全运行范围,并基于此提出系统运行风险模型。最后,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理论提出计及风电频率支撑能力和运行风险的UC鲁棒优化模型,并采用列和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求解该模型。在IEEE9和IEEE118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频率支撑能力 运行风险 机组组合 风电不确定性 鲁棒可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支承特性对惯性参考单元性能影响的分析
3
作者 李醒飞 韩佳欣 +2 位作者 拓卫晓 刘雅琪 王天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50-2859,共10页
复合轴跟瞄与惯性参考单元(IRU)相结合的方式是当前抑制运动平台振动干扰、提升跟瞄精度的主要技术手段。IRU通常采用柔性支承结构,以规避框架式结构转动惯量大的缺陷,柔性支承特性是决定IRU扰动抑制带宽的关键因素。基于此,针对柔性支... 复合轴跟瞄与惯性参考单元(IRU)相结合的方式是当前抑制运动平台振动干扰、提升跟瞄精度的主要技术手段。IRU通常采用柔性支承结构,以规避框架式结构转动惯量大的缺陷,柔性支承特性是决定IRU扰动抑制带宽的关键因素。基于此,针对柔性支承特性对IRU性能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基于质量-刚度-阻尼模型建立IRU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利用参数分析方法研究柔性支承扰动传递特性和物理参数对IRU系统扰动抑制能力的影响;搭建IRU“速度内环-位置外环”双闭环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给定振动环境下柔性支承转动刚度特性对IRU扰动抑制能力和稳定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支承的扰动传递特性决定了系统对高频扰动的抑制能力,降低柔性支承的转动刚度能够有效提升IRU系统的扰动抑制能力,但会加剧传感器静态测量噪声、驱动器纹波对IRU系统稳定精度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参考单元 柔性支承 扰动抑制能力 转动刚度 参数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单元异常下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宏杰 张育炜 +3 位作者 肖迁 穆云飞 金昱 陆文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6,共16页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当子微网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或故障工况时,首先,在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变换器控制层,构网型单元将输出功率钳位于最大值或退出运行,跟网型单元通过与互联变换器进行二次协同控制,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其次,在网间互联变换器控制层,与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相连的互联变换器转为构网型控制模式,为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提供母线电压与频率支撑,其余互联变换器按照正常子微网自身剩余容量分担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所需的支撑功率.多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连续增加,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通过网间互联变换器的变模式运行,实现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的快速恢复、跟网型单元输出功率的精准分配;当构网型单元处于故障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因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导致的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 分布式协同控制 构网型单元 异常运行工况 电压与频率支撑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调相机支撑特性的频率安全约束分布鲁棒机组组合调度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江一航 赵书强 +1 位作者 王慧 汪盈杉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5,共16页
能源转型过程中,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有调度方法难以兼顾频率安全性与风电消纳要求。为此,提出一种计及风电、调相机支撑特性的频率安全约束分布鲁棒机组组合调度方法。首先,基于惯性控制及功率备用控制机理,提出一种适用... 能源转型过程中,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有调度方法难以兼顾频率安全性与风电消纳要求。为此,提出一种计及风电、调相机支撑特性的频率安全约束分布鲁棒机组组合调度方法。首先,基于惯性控制及功率备用控制机理,提出一种适用于调度模型的全风况风电频率支撑特性建模方法;然后,对同步调相机及具备调相工况转换能力的改造火电机组频率支撑特性进行分析与建模,并将其统一纳入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通过时频域交替求解提取频率动态过程安全约束集,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段线性化方法对非线性项进行线性转换;最后,基于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对风电不确定性进行建模,构建嵌入频率安全约束集的两阶段分布鲁棒机组组合模型,以改进的列和约束生成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调相机的有功替代效应对于减小系统弃风、提升系统旋转惯量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在调度框架中考虑风电、调相机支撑特性能够在兼顾系统频率安全的同时提升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频率支撑 同步调相机 机组组合 频率安全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气浮单元水质预测模型
6
作者 陈霖 晏欣 +4 位作者 唐智和 冉照宽 李斌莲 栾辉 陈春茂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165,共9页
为解决炼化污水处理系统气浮单元出水水质获取时滞严重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气浮单元水质预测模型,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CC)、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CC)以及平均影响值算法(MIV)对模型输入参数进行降维,在此基础上利用... 为解决炼化污水处理系统气浮单元出水水质获取时滞严重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气浮单元水质预测模型,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CC)、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CC)以及平均影响值算法(MIV)对模型输入参数进行降维,在此基础上利用交叉验证算法(K-CV)和网格搜索算法(GSA)对模型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气浮单元出水COD和进水NH_(3)-N相关性最强,去除冗余变量,将NH_(3)-N作为模型输入可以有效提升模型预测精度。当惩罚因子c趋近于1,核函数参数g趋近于2000时,模型预测均方误差(MSE)最小(MSE=0.00067),预测精度最高;优化后SVR模型决定系数(R^(2))和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69和0.8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05,预测精度远高于传统SVR和经典BP-ANN模型。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实现对气浮单元出水水质的有效预测,平均百分比误差<5%,预测时间<1 min,极大程度提高了水质数据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企业 污水处理系统 气浮单元 支持向量回归机 水质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ICU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严慧娜 刘瑞云 +4 位作者 李颖 戴靖华 王佳讯 赵敏 卢佳芸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9-1205,共7页
从概述、应用现状、面临挑战及未来展望4个方面对机器学习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加强对ICU病人医疗决策的智能管理,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重症脑血管病机械通气困难撤机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汤云 窦云有 +1 位作者 赖年升 姚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7,共11页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模式对重症脑血管病机械通气困难撤机患者撤机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入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脑血管病机械...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模式对重症脑血管病机械通气困难撤机患者撤机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入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脑血管病机械通气困难撤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NAVA组和压力支持通气(PSV)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主要诊断、既往史(高血压病、卒中、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冠心病)、体质量指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困难撤机类型[首次自主呼吸试验(SBT)失败、首次撤机拔除气管插管后48 h内再插管]、随机前机械通气时间等。收集随机后SBT及撤机相关指标,包括随机后SBT实施前呼吸力学及参数情况(气道峰压、呼出潮气量、呼气末正压、吸入氧浓度、分钟通气量、平均气道压、膈肌电活动信号值、神经通气效能、神经机械效能)、通过SBT后撤机前的基础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呼吸、心率)、撤机前48 h内血常规(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生化检查(白蛋白、肌酐、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及撤机前30 min内动脉血气情况(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碳酸氢根离子、氧合指数)。主要观察指标包括随机后28 d内成功撤机所需时间(患者在随机后第28天前死亡或未能成功撤机,则定义所需撤机时间为28 d)、随机后总机械通气时间、随机后28 d内总撤机成功率、无机械通气时间(随机后7、14、28 d内)、随机后28 d和90 d内生存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两组患者随机后28 d内累积撤机成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随机后机械通气期间气管切开率、随机后ICU内病死率、随机后28 d和90 d内病死率、随机后机械通气期间相关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胸、胸腔积液)发生率及随机后90 d内累积生存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随机后24 h内的人机协调性情况,包括无效触发、误触发、双触发、吸呼切换提前、吸呼切换延迟、触发延迟的次数和指数及总异步指数;每8小时记录1次,每次记录1 min,共记录3 min。结果共纳入56例重症脑血管病机械通气困难撤机患者,PSV组和NAVA组各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主要诊断、既往史、体质量指数、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困难撤机类型、随机前机械通气时间、随机后SBT实施前及SBT后撤机前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NAVA组随机后28 d内成功撤机所需时间[9.00(7.00,15.50)d比15.50(10.25,22.75)d]、随机后总机械通气时间[8.50(7.00,12.75)d比13.50(10.00,20.00)d]均短于PSV组(均P<0.05)。NAVA组随机后28 d内累积撤机成功率高于PSV组(P=0.039),但随机后28 d内总撤机成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9%(26/28)比85.7%(24/28),P=0.669]。NAVA组患者随机后14 d内[5.00(0.00,7.00)d比0.00(0.00,3.75)d]和28 d内[18.00(9.25,20.75)d比10.50(0.25,17.75)d]无机械通气时间均长于PSV组(均P<0.05),但是随机后7 d内无机械通气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NAVA组ICU住院时间短于PSV组[9.00(6.25,16.75)d比14.00(10.25,22.50)d,P=0.015],但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和随机后28、90 d内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患者在随机后机械通气期间气管切开率、ICU内病死率、随机后28 d和90 d内病死率、随机后机械通气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随机后90 d内累积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人机协调性方面,NAVA组患者发生误触发[次数:0.00(0.00,0.00)次/min比0.00(0.00,0.58)次/min;指数:0.00(0.00,0.00)比0.00(0.00,0.02)]、无效触发[次数:0.00(0.00,0.33)次/min比1.00(0.33,2.17)次/min;指数:0.00(0.00,0.02)比0.05(0.02,0.09)]、吸呼切换提前[次数:0.00(0.00,0.33)次/min比0.33(0.33,1.00)次/min;指数:0.00(0.00,0.01)比0.02(0.02,0.05)]、吸呼切换延迟[次数:0.00(0.00,0.00)次/min比1.17(0.00,5.67)次/min;指数:0.00(0.00,0.00)比0.06(0.00,0.29)]、触发延迟[次数:0.00(0.00,0.58)次/min比0.67(0.33.1.67)次/min;指数:0.00(0.00,0.02)比0.05(0.02,0.10)]的次数及指数均低于PSV组(均P<0.01)。NAVA组患者发生双触发的次数及指数均高于PSV组[次数:1.17(0.33,2.00)次/min比0.00(0.00,0.00)次/min;指数:0.06(0.02,0.11)比0.00(0.00,0.00);均P<0.01],但NAVA组总异步指数低于PSV组[0.08(0.04,0.14)比0.24(0.19,0.51),P<0.01]。结论NAVA模式可缩短重症脑血管病机械通气困难撤机患者的撤机和机械通气时间,改善人机协调性,并在提高撤机成功率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通气支持 呼吸 人工 通气机撤除法 重症监护病房 脑血管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冲击载荷下自移式单元支架动态响应特征研究
9
作者 陈勇 武振 +1 位作者 王恒志 商和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3,共8页
液压支架是工作面和超前巷道常用的支护手段,在工作时其顶梁常承受来自顶板的冲击载荷,自身稳定性面临威胁。为确保自移式单元支架在多次动载冲击下的工作安全,以赵楼煤矿5304工作面超前巷道自移式单元支架ZQ2000/22/48A为研究对象展开... 液压支架是工作面和超前巷道常用的支护手段,在工作时其顶梁常承受来自顶板的冲击载荷,自身稳定性面临威胁。为确保自移式单元支架在多次动载冲击下的工作安全,以赵楼煤矿5304工作面超前巷道自移式单元支架ZQ2000/22/48A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首先运用SOLID WORKS建立模型,然后借助动力学软件ADAMS模拟在梯度冲击载荷条件下单元支架的动态响应特征,进而研究顶梁和立柱的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梯度冲击载荷1000 kN作用下,单立柱最大应力为1850 kN,最大下沉量为100 mm,此时顶梁相对偏移量最大,数值为5.84 mm;随着冲击荷载按200、600和1000 kN梯度依次增大,立柱和顶梁的下沉量、应力和偏移量等参数呈非线性变化,其增量和变化率逐渐增大。该研究成果为液压支架的强度选择和冲击试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支架 超前巷道 冲击载荷 ADAMS模拟 液压支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FCC-OCSVM和贝叶斯优化BiGRU的GIS异常工况声纹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庄小亮 李乾坤 +3 位作者 刘紫罡 张禄亮 季天瑶 张长虹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为了准确识别气体绝缘开关柜(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设备的异常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梅尔频率谱系数单类支持向量机(Mel frequency cestrum coefficient-one 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MFCC-OCSVM)和贝叶斯优化的门控循... 为了准确识别气体绝缘开关柜(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设备的异常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梅尔频率谱系数单类支持向量机(Mel frequency cestrum coefficient-one 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MFCC-OCSVM)和贝叶斯优化的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BiGRU)声纹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基于F统计量的MFCC对声纹数据进行加权特征提取,突出重要特征并减弱噪声的影响,然后利用OCSVM对加权后的特征进行异常检测并去除异常值,提高数据质量。为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采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进行声纹样本的均衡。最后,应用基于贝叶斯优化的BiGRU模型进行声纹识别。以某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为例,采集了20类不同工况下操纵机构的声音样本,与多种经典分类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取得的最高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2.8%,相比于自适应增强、朴素贝叶斯和线性判别分析算法分别提升了30.1%、14.7%和11.5%。通过消融实验进一步评估和验证了所提算法各个流程对声纹识别的实际效果和性能影响,研究成果可为GIS设备异常工况的声纹识别提供高效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设备 梅尔频谱倒谱系数 单类支持向量机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声纹识别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提升及关键参数优化
11
作者 贾伊杭 许国瑞 +2 位作者 卢伟甫 桂中华 李善颖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不足和电压稳定问题日益突出,而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可通过调节转子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为系统提供双向暂态无功支撑,对于提升新能源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不足和电压稳定问题日益突出,而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可通过调节转子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为系统提供双向暂态无功支撑,对于提升新能源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和关键影响参数,推导了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有效无功电流增益,并作为定量描述其暂态无功支撑能力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有效无功电流增益进行频域灵敏度分析,研究了本体参数和控制参数对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的影响,并获得了关键参数及其优化方向;建立了变速抽水蓄能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的耦合模型,研究了系统严重电压故障下机组的暂态运行特性,揭示了本体及控制参数对暂态无功支撑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提升新能源电网的电压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暂态无功支撑能力 有效无功电流增益 频域灵敏度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
12
作者 邢轲轲 程敬义 +5 位作者 许忠鑫 万志军 薛民体 闫万梓 包阔 易俊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针对目前采场支架姿态感知中惯导方法存在漂移误差大、解算精度低,以及视觉方法存在相机易受粉尘与设备遮挡而位姿识别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首先将四特征点红外标靶固定于支架底座凸台... 针对目前采场支架姿态感知中惯导方法存在漂移误差大、解算精度低,以及视觉方法存在相机易受粉尘与设备遮挡而位姿识别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首先将四特征点红外标靶固定于支架底座凸台,将双目相机分别固定于支架顶梁与掩护梁,采用基于Canny-最小二乘法的靶标识别方法和基于四特征点的BA-PnP算法解算顶梁、掩护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横滚角。然后将惯性测量单元固定于液压支架顶梁、掩护梁、底座,通过惯性测量单元中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互补滤波方法解算顶梁、掩护梁、底座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俯仰角、横滚角。最后将视觉系统解算的姿态角与惯导解算的姿态角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多源信息融合,利用视觉信息的低频稳定性抑制惯性测量单元的累计误差,得到精确的采场支架姿态。采用基于视觉、惯导和视觉-惯导信息融合3种支架姿态感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①初始静止状态下,3种方法的精度均较高,但随着支架运行循环次数增加,基于视觉、惯导的感知结果逐渐偏离真值。②基于视觉、惯导和视觉-惯导信息融合方法的顶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感知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01,0.190,0.081°,掩护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感知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40,0.297,0.162°。③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方法解算的液压支架立柱伸缩长度的均方根误差为13.682 mm,满足现场需求。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可为液压支架智能化控制提供更准确的姿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姿态感知 视觉惯导信息融合 惯性测量单元 扩展卡尔曼滤波 光束平差-透视点定位姿态估计算法 IM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小干扰稳定约束的新能源并网系统构网型单元配置方法
13
作者 孙培博 王伟胜 +2 位作者 汪海蛟 何国庆 孙艳霞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09-2826,共18页
目前新能源发电主要采用跟网型(GFL)控制同步并网,接入弱电网系统后易引发宽频振荡等小干扰稳定问题,且对电网支撑能力不足。构网型(GFM)技术通过功率同步控制自主构建电网电压,如何合理规划新能源并网系统GFM型单元的接入容量和位置,... 目前新能源发电主要采用跟网型(GFL)控制同步并网,接入弱电网系统后易引发宽频振荡等小干扰稳定问题,且对电网支撑能力不足。构网型(GFM)技术通过功率同步控制自主构建电网电压,如何合理规划新能源并网系统GFM型单元的接入容量和位置,提高系统稳定特性,成为工程应用重点关注的问题。该文面向新能源集群/场站并网系统,研究计及小干扰稳定约束的GFM型单元配置问题。首先,根据新能源变流器单机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构建系统功率-电压闭环传递反馈模型,并验证前者和电流-电压闭环传递反馈模型在分析系统稳定特性时的一致性;其次,将单机并网系统模型和分析方法拓展至多机系统中,构建系统小干扰稳定与稳定支撑量化评估指标以及GFM型单元选点配置指标,提出系统GFM型单元配置求解方法;最后,基于实际新能源集群并网系统搭建分析算例,并通过时域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并网系统 构网型单元配置 宽频振荡 小干扰稳定 稳定支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雅丽 柳莹 +3 位作者 王芸 蒋楠茜 段晓曼 薛园馨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86,共6页
目的:研发ICU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支持系统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护士进行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提供便利。方法:成立研发小组,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以此为基础开发ICU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支持系统并投入使用。选取202... 目的:研发ICU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支持系统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护士进行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提供便利。方法:成立研发小组,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以此为基础开发ICU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支持系统并投入使用。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的7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66)和对照组(n=398),对照组护士实施基于经验性评估的常规身体约束流程,干预组护士实施基于ICU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支持系统的身体约束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约束率、谵妄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同时验证ICU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支持系统与约束决策轮的一致性。结果:使用ICU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支持系统后,干预组患者的约束率为24.9%,谵妄发生率为2.2%,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支持系统与约束决策轮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853(P<0.001),显示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ICU患者身体约束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应用于临床并辅助护士决策,在有效降低身体约束率及谵妄发生率的同时不会增加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身体约束 决策支持系统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AM-CGRU-SVM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敏 成倩 丁希宁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9-1545,共7页
随着Android恶意软件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检测恶意软件以保护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传统的恶意软件检测模型分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模型CBAM-CG... 随着Android恶意软件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检测恶意软件以保护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传统的恶意软件检测模型分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模型CBAM-CGRU-SVM。首先,在CNN中添加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以学习更多恶意软件的关键特征;其次,利用GRU进一步提取特征;最后,为了解决图像分类时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使用SVM代替softmax激活函数作为模型的分类函数。实验使用了Malimg公开数据集,该数据集将恶意软件数据图像化作为模型输入。实验结果表明,CBAM-CGRU-SVM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94.73%,能够更有效地对恶意软件家族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软件 卷积神经网络 卷积块注意力模块 门控循环单元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EMDAN和时变权重集成预测模型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含量预测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宏忠 肖雨松 +3 位作者 孙永腾 李勇 朱雷 许洪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20,共11页
为了实现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体积分数的精确预测,同时克服仅使用单一预测模型导致预测精度及泛化能力不足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ICEEMD... 为了实现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体积分数的精确预测,同时克服仅使用单一预测模型导致预测精度及泛化能力不足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ICEEMDAN)和灰色关联系数时变权重集成预测模型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预测方法。首先将溶解气体含量序列模态分解为一系列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子序列。然后,使用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对各子序列进行训练,组合为一个集成预测模型;并比较不同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时变权重,形成各子系列的预测结果。最后将各子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重构,得到最终预测结果。算例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单步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593、0.422和0.768,相比其他算法在预测精度上有明显提升,同时具有很强的泛化性能,可以为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状态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中溶解气体 ICEEMDAN 麻雀搜索算法 支持向量机 门控循环神经网络 时变权重 集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共图书馆老年认知症读者的学习支持服务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婧 唐莉 许建爽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9,共15页
本文通过邮件咨询及网络调查等方法对美国公共图书馆老年认知症读者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进行深入调研,调查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在面向老年认知症读者学习支持服务方面,采取了组建学习支持网络、寻求资助、建设认知症友好型社区、搭建记忆... 本文通过邮件咨询及网络调查等方法对美国公共图书馆老年认知症读者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进行深入调研,调查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在面向老年认知症读者学习支持服务方面,采取了组建学习支持网络、寻求资助、建设认知症友好型社区、搭建记忆咖啡馆等多种举措,并提供回忆疗法、信息咨询、课程讲座、集体阅读、记忆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老年认知症读者学习支持方法。我国公共图书馆可借鉴这些经验完善针对老年认知症读者的学习支持服务,加强以图书馆为主导的社会网络建设、深度融入认知症友好社区的建设以及针对性开展多种类型的认知症活动。图1。表9。参考文献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学习支持服务 老年认知症 认知症友好型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适应SVR和VMD-TCN的水电机组劣化趋势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淑青 柯洋洋 +2 位作者 胡文庆 罗平章 李青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198,204,共7页
针对水电机组难以利用实时监测数据对机组劣化状态进行有效评估,以及水电机组不同运行工况对运行状态指标趋势预测模型参数影响显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时间卷积网络(TCN)的水电机... 针对水电机组难以利用实时监测数据对机组劣化状态进行有效评估,以及水电机组不同运行工况对运行状态指标趋势预测模型参数影响显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时间卷积网络(TCN)的水电机组劣化趋势预测方法;首先按照功率和水头将机组运行工况细化为若干典型工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天鹰算法建立SVR模型,对各个工况下的预测参数进行寻优,建立起工况与最优参数的数据;再通过神经网络对工况和最优预测参数进行拟合,构建出映射两者复杂关系的非线性函数,然后将构建出的映射关系加入到传统的SVR中,实现适应于水电机组工况变化的自适应SVR健康模型;其次,根据健康模型输出的标准值和监测数据,计算出劣化趋势序列;最后,考虑到劣化趋势序列的非线性因素,建立了一个基于VMD-TCN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以实现对劣化趋势的准确预测。并设计多组对比实验,验证所提出模型的精度更高,时间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劣化趋势预测 参数自适应 支持向量回归机 变分模态分解 时间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现况及其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静丽 杨玉霞 +6 位作者 顾莺 陆国平 陈伟明 胡静 沈伟杰 高萱 朱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调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现况及其临床结局,为提高重症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 目的:调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现况及其临床结局,为提高重症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能量及蛋白质摄入情况及患儿临床结局。结果:330例患儿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有275例(83.3%),发生营养延迟的有55例(16.7%),能量摄入不合理的有125例(37.9%),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有155例(47.0%),幽门后喂养的有6例(1.8%),发生肠内营养中断的有210例(63.6%),发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有77例(23.3%)。早期肠内营养组患儿体质量增加值、机械通气时间、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P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与肠内营养延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量摄入合理组患儿体质量增加值、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PICU住院时间与能量摄入不合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摄入合理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与蛋白质摄入不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营养中断及营养并发症发生率高、能量及蛋白质摄入不合理率高、幽门后喂养率低,早期开展肠内营养、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合理的患儿PICU住院时间等临床结局更佳。需要规范肠内营养支持管理,以提高PICU患儿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对称转速边界约束的变速抽蓄机组综合惯量调频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成昕雨 王丹 +1 位作者 李文浩 毛承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8-98,共11页
当系统出现频率跌落时,变速抽蓄机组可大幅降低转速、迅速释放转子动能,从而为系统提供惯量支撑,但目前已有的调频方案未能有效发挥变速抽蓄机组的这一优势。为充分利用转子动能,提出一种考虑不对称转速边界约束的变速抽蓄机组综合惯量... 当系统出现频率跌落时,变速抽蓄机组可大幅降低转速、迅速释放转子动能,从而为系统提供惯量支撑,但目前已有的调频方案未能有效发挥变速抽蓄机组的这一优势。为充分利用转子动能,提出一种考虑不对称转速边界约束的变速抽蓄机组综合惯量调频控制策略。首先,从变速抽蓄机组的有功支撑特性和不对称转速约束条件出发,得出适用于变速抽蓄机组的最优频率控制结构,该结构中包含两个时间常数不同的虚拟惯量控制环节。然后,分析各惯量控制环节的作用并整定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计及变速抽蓄机组运行特性与电力系统调频需求,设计了变速抽蓄机组不对称综合惯量控制策略,使得机组转速降低时可以为系统提供更大的惯量支撑。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频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变速抽蓄机组的优势,维持系统频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抽蓄机组 综合惯量控制 频率调节 惯量支撑 转子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