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Tea Flower Polysaccharides b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Xing-Hai Zhang Fei Que +2 位作者 Jin-Wei Xu Pei-Li Yu You-Ying Tu 《茶叶》 2013年第4期442-451,共10页
Polysaccharide production from tea flower(TFPS) was carried out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based on a five level,four variable small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was employ... Polysaccharide production from tea flower(TFPS) was carried out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based on a five level,four variable small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wa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best possible combination of extraction time,pressure,temperature and ethanol content of modifier for maximum production.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extraction time of 170 min,pressure of45 MPa,temperature of 75 ℃,and 50% aqueous ethanol solution as modifier.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experimental yield was 6.56 ± 0.37%,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value predicted by the model.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of TFPS was fucose,rhamnose,arabinose,xylose,galactose,glucose,mannose,fructose,ribose,galacturonic acid and glucuronic acid in a molar percent of 31.69,0.21,0.49,1.29,35.82,0.97,1.63,18.34,7.88,1.06 and 0.63.Compared to other extraction methods,SFE could achieve higher yield and gain more types of monosacchar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茶多糖 响应曲面法 葡萄糖醛酸 半乳糖醛酸 优化 花卉 中心复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 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 by GC/MS
2
作者 LIUYu-fa YANYu-ning +4 位作者 LIUYun-hua WUYing WEITai-ming YANGYao-jun JIAHong-ting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4期666-668,共3页
Objective:Aim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Methods: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was extracted by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 Objective:Aim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Methods: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was extracted by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an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to be identified by GC/MS spectrum.Results:The yield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by SFE was 6.60%(V/W)and 73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in this oil.Conclusions: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was produced for the first time,and its yield was 3 times more than its root,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linoleic acid,cetyl acetate,ethyl linoleate,(-)-caryophyllene oxide are 34.85%,16.63%,2.64%,1.81% apart in this essential oil.Phytol,cetyl acetate,ethyl linoleate,(-)-caryophyllene oxide were confirm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genus of Bupleu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动萃取法 水果 化学药品 精华油 药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Hemp(Cannabis sativa)Essential Oil Extraction Using Traditional and Advanced Techniques 被引量:1
3
作者 Saima naz Muhammad Asif Hanif +1 位作者 Tariq Mahmood Ansari Jamal Nasar Al-Sabahi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6-311,共6页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annabis sativa(Hemp)essential constituents obtained by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CFE),Steam Distillation(SD)and Hydrodistillation(HD)is presented here.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temp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annabis sativa(Hemp)essential constituents obtained by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CFE),Steam Distillation(SD)and Hydrodistillation(HD)is presented here.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temperatures were 130,110and 50℃for hydrodistillation,steam distillation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respectively.The essential oil of C.sativa was analyzed by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A total of 33,30and 31compon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HD,SD and SCFE respectively.Yield of essential oil using SCFE(0.039%)was more than HD(0.025%)and SD(0.035%)extraction respectively.The main component of sesquiterpenes obtained by hydrodistillation at 130℃with their percentages included caryophyllene(40.58%),trans-α-bergamotene(5.41%),humulene(10.97%),cis-β-farnesene(8.53%)and monoterpenes includedα-pinene(2.13%),d-limonene(6.46%),p-cymol(0.65%)and cineole(2.58%)respectively.The main component of sesquiterpenes obtained by SD steam distillation at110℃including caryophyllene(38.60%)trans-α-bergamotene(4.22%),humulene(10.26%),cis-β-farnesene(6.67%)and monoterpenes includedα-pinene(3.21%),d-limonene(7.07%),p-cymol(2.59%)and cineole(3.88%)whereas the more percentages of major 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by SCFE at 50℃included caryophyllene(44.31%),trans-α-bergamotene(6.79%),humulene(11.97%)cis-β-farnesene(9.71%)and monoterpenes includedα-pinene(0.45%),d-limonene(2.13%)p-cymol(0.19%)and cineole(1.38%)respectively.We found yield/efficiency,chemical composition,quality of the essential oils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uperior in terms of modern,green,saving energy and a rapid approach a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nabis sativa Essential oil HYDRODISTILLATION Steam distillatio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PRESSURE Y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胚中天然维生素E的SFE-CO_2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葛毅强 孙爱东 +2 位作者 倪元颖 阎红 蔡同一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6,共5页
本研究以小麦胚芽为原料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麦胚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 流量作为中心组合旋转设计的变量 ,进行响应曲面分析 ,确定了其最佳工艺参数和条件。结果表明 :麦胚中天然维生素E的超临界CO2 提... 本研究以小麦胚芽为原料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麦胚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 流量作为中心组合旋转设计的变量 ,进行响应曲面分析 ,确定了其最佳工艺参数和条件。结果表明 :麦胚中天然维生素E的超临界CO2 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为2 9 1MPa ,萃取温度为 316K ,CO2 流量为 2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维生素E 超临界萃取 小麦胚芽 提取工艺 综合利用 面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E-MD技术分离提纯金银花挥发油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军 赵光莉 +3 位作者 庄桂东 韩荣伟 张凤 迟玉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以金银花花蕾为原料,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制得金银花油浸膏,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对浸膏进行精制。研究结果表明,SFE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温度45℃,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2.5 h;分子蒸馏温度为80-120℃,所... 以金银花花蕾为原料,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制得金银花油浸膏,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对浸膏进行精制。研究结果表明,SFE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温度45℃,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2.5 h;分子蒸馏温度为80-120℃,所得金银花油呈淡黄色,得率由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的0.16%提高到0.56%;所得精油经GC-MS分析,检测出36种成分,主体呈香成分芳樟醇、环氧芳樟醇、顺-3-己烯醇、α-萜品醇、香叶醇等醇类成分,以及戊二酸二丁酯等,质量分数超过40%,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00-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金银花油 超临界CO2萃取 分子蒸馏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E-CGC测定藿香正气软胶囊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 被引量:4
6
作者 缪海均 佘佳红 刘皋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34-935,共2页
目的 :测定藿香正气软胶囊 (藿香油 ,紫苏油 ,陈皮 ,厚朴等 )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方法 :样品经超临界流体萃取后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含量。结果 :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 96 .81% (RSD =2 .81% ,n =5 ) ;和厚朴酚为 97.75 % (RS... 目的 :测定藿香正气软胶囊 (藿香油 ,紫苏油 ,陈皮 ,厚朴等 )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方法 :样品经超临界流体萃取后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含量。结果 :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 96 .81% (RSD =2 .81% ,n =5 ) ;和厚朴酚为 97.75 % (RSD =2 .36 % ,n =5 )。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毛细管气相色谱 厚朴酚 和厚朴酚 藿香正气软胶囊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萃取条件对麦胚中天然维生素E的SFE-CO_2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葛毅强 孙爱东 +1 位作者 倪元颖 蔡同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45,共5页
研究以小麦胚芽为试验材料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麦胚中提取了天然维生素E。结果表明 :麦胚中天然维生素E的超临界CO2 适宜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 2 8~ 35MPa、萃取温度 40~ 45℃、CO2 流量 2mL/min、萃取时间 90min。
关键词 维生素E 萃取 小麦胚芽 超临界CO2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捕集柱SFE-HPLC在线联用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洁 梁振 +3 位作者 张丽华 张维冰 霍玉书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91-2293,共3页
A novel on-line parallel-trap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system was established.The interfere consisted of automated ten-port valve and parallel traps were used to ... A novel on-line parallel-trap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system was established.The interfere consisted of automated ten-port valve and parallel traps were used to carry out continuous and alternate trapping and transferring of the sample extracted with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and HPLC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ransferred sample.The novel on-line system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fruiting bodies of Ganoderma lucidum.The extracts of six consecutive cycl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optimum extraction time was determined,which accorded with the result obtained with off-line extraction.Using this system,the whole process can be monitored and the optimum extraction time can be determined with single run.In addition,it has many other advantages,such as low sample loading,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short analysis time,avoiding sample pollution and easily operation etc.The system shows a great potential in th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mplicated sampl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environmental samples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灵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厚朴SFE-CO_2萃取物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热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魏泽英 朱培芳 +2 位作者 孙海林 李丽梅 杨文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4-158,共5页
温度是影响云厚朴提取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考察云厚朴提取物的热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厚朴SFE-CO2(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萃取物中的和厚朴酚、厚朴酚在不同温度干燥时的含量变化并得出降解规律,干燥时降解为... 温度是影响云厚朴提取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考察云厚朴提取物的热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厚朴SFE-CO2(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萃取物中的和厚朴酚、厚朴酚在不同温度干燥时的含量变化并得出降解规律,干燥时降解为一级反应,在100℃降解较快。采用恒温加速实验,得出SFE-CO2萃取液中的和厚朴酚、厚朴酚室温25℃贮存期分别为1 125.6h和975.7h。在制剂生产中,云厚朴SFE-CO2萃取物不宜长时间贮存,以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由于热不稳定性,高温干燥会导致制剂质量不稳定,降低药效,应在较低温度下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和厚朴酚 化学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E-CGC测定首乌片(丸)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伟 陈斌 +1 位作者 方慧生 吴玉田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624-626,共3页
目的:测定首乌丸( 片) 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技术对首乌片( 丸)进行前处理,SFE的条件是5 % 苯甲基聚硅氧烷FID探测器,蒽作为内标物。以毛细管气相色谱(CGC) 测定首乌... 目的:测定首乌丸( 片) 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技术对首乌片( 丸)进行前处理,SFE的条件是5 % 苯甲基聚硅氧烷FID探测器,蒽作为内标物。以毛细管气相色谱(CGC) 测定首乌片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结果:平均回收率:补骨脂素为97.65 % ,异补骨脂素为99 .53 % 。结论:方法快速可靠、准确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乌片 补骨脂素 异补骨批素 sfe-C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USFE萃取海藻EPA和DHA的因素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丘泰球 丁彩梅 +1 位作者 胡爱军 闫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7,共5页
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CO2 流量和超声参数对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海藻EPA和DHA的影响 .发现与超临界流体萃取相比 ,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使CO2 流量减小 ,萃取温度及压力降低 ,萃取时间缩短 ,而EPA和DHA的萃取率提高 .... 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CO2 流量和超声参数对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海藻EPA和DHA的影响 .发现与超临界流体萃取相比 ,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使CO2 流量减小 ,萃取温度及压力降低 ,萃取时间缩短 ,而EPA和DHA的萃取率提高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 .结果表明 ,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EPA和DH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萃取温度 35℃ ,压力 2 5MPa ,时间 3.0h ,CO2 流量 3L/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声 强化 二十碳五烯 二十二碳六烯酸 海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E-CO_2法与SD法提取杜仲叶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智若 李兵 +2 位作者 朱小勇 蔡少芳 胡凌青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625-3628,共4页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法)与水蒸气蒸馏法(SD法)从杜仲(Eucommia ulmoids Oliv.)叶中提取挥发油,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其进行检测。从SFE-CO2法提取的杜仲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2.57%;从S...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法)与水蒸气蒸馏法(SD法)从杜仲(Eucommia ulmoids Oliv.)叶中提取挥发油,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其进行检测。从SFE-CO2法提取的杜仲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2.57%;从SD法提取的杜仲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48%。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SFE-CO2法比SD法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杜仲叶药材的挥发油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Eucommia ulmoids Oliv.)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法) 水蒸气蒸馏法(SD法)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SFE-GC技术在中药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熙中 于小兵 +1 位作者 马威 李玉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1-35,共5页
建立了分析型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通过界面与气相色谱直接偶合分析中药吴茱萸化学成分的方法,样品不经预处理。讨论了界面设计及其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列出了吴茱萸某些化学成分的GC-MS鉴定结果。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吴茱萸 中药 sfe 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青苹苹果籽油的SFE-CO_2萃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含静 仇农学 李志西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2期42-44,57,共4页
测定了澳洲青苹苹果籽的物理特性及组分,用SFE-CO2提取其油脂,并测定了油脂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澳洲青苹苹果籽中富含粗蛋白和粗脂肪;在SFE-CO2最优提取条件下,苹果籽油得率为20.82%;苹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为50.70%。
关键词 澳洲青苹 苹果籽油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FE或sfe) 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酸同位素技术的秦俑彩绘胶结材料研究
15
作者 马颖 赵楹 +3 位作者 张尚欣 褚涵宇 朱思红 付倩丽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本研究尝试对秦始皇帝陵二号坑出土陶俑彩绘残块中的有机胶结材料具体来源进行判别。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彩绘颜料层中提取到的有机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及其氧化产物。在此基础上,结合脂肪酸同位... 本研究尝试对秦始皇帝陵二号坑出土陶俑彩绘残块中的有机胶结材料具体来源进行判别。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彩绘颜料层中提取到的有机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及其氧化产物。在此基础上,结合脂肪酸同位素分析技术,获取了提取物中的硬脂酸和棕榈酸的碳同位素比值,其结果指向反刍类动物来源。进一步结合文献资料,推测秦俑应采用了牛胶作为彩绘颜料的胶结剂。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引入不同萃取方式,即超临界流体萃取和传统总脂质提取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提取效果对比。结果显示与传统萃取法相比,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效率更高,提取到的组分更为丰富。因其具有流程精简、耗时短、化学污染少等优点,可能对珍贵考古样品的提取更具有优势。脂肪酸同位素分析技术在秦俑彩绘胶结材料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未来考古有机残留物的研究中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 彩绘胶结材料 超临界流体萃取 脂肪酸同位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靶点的对比分析
16
作者 周贝 王伟雄 +3 位作者 赵子博 郭玉英 胡裕泽 王一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7,共1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体外实验,对比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为以艾叶挥发油为基础开发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 2流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体外实验,对比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为以艾叶挥发油为基础开发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2种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靶点和通路,并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探究2种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活性。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steam distillation,AEOSD)中有65种化合物,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AEOSFE)中有89种化合物,有44种化合物同时存在于2种挥发油中。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桉叶油醇、α-蛇麻烯是AEOSD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潜在药效成分,丁香酚、桉叶油醇、α-蒎烯是AEOSFE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潜在药效成分;AEOSD可能通过调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生物合成过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正向调节生物过程、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来影响特应性皮炎的进展,而AEOSFE可能通过调控NO的生物合成过程、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的分化、PI3K-Akt信号通路及炎症介质调节TRP通道等来影响特应性皮炎的进展。体外实验结果表明,AEOSD和AEOSFE均能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O过度释放,可分别减少靶点炎症因子IL-1β、IL-6、TNF和IL-1β、IL-6、PTGS2的表达。结论:AEOSD和AEOSFE在化学成分组成和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靶点通路上有所不同,但对RAW264.7细胞的抗炎活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挥发油 特应性皮炎 网络药理学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馏分分子结构的重油分子聚集行为介观尺度模拟研究
17
作者 关冬 秦康 张霖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8-1141,共14页
为研究重油的介观尺度分子聚集结构,有效补充实验中难以获取的重油分子聚集结构信息,应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以重油超临界溶剂萃取(SFEF)工艺为例,建立基于窄馏分平均分子结构的重油分子粗粒化结构模型。经介观尺度模拟得到SFEF... 为研究重油的介观尺度分子聚集结构,有效补充实验中难以获取的重油分子聚集结构信息,应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以重油超临界溶剂萃取(SFEF)工艺为例,建立基于窄馏分平均分子结构的重油分子粗粒化结构模型。经介观尺度模拟得到SFEF工艺原料、窄馏分及其在有机溶剂体系内的分子聚集结构,通过统计分子聚集结构中分子间的距离关系,得到分子聚集率和聚集体分子数等信息。结果表明,重油分子的聚集结构与实验规律及理论模型吻合,相比于四组分平均分子结构模型,该模拟体系实现了重油分子分散聚集结构的再现,为重油溶剂萃取等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粒子动力学 重油超临界溶剂萃取 介观尺度模拟 分子聚集结构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化CO_2-SFE萃取茯苓酸工艺参数
18
作者 赵子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5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优选CO2-SFE萃取茯苓酸工艺参数。方法:以茯苓酸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CO2-SFE萃取茯苓酸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45℃,压强15MPa,萃取4.0h。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科学合理。
关键词 茯苓酸 正交实验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华草龟蛋油脂工艺优化
19
作者 刘凤英 邓爱华 +2 位作者 陈信初 杨明毅 杨祺福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55-59,共5页
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酶法辅助超临界CO_(2)萃取中华草龟蛋油脂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萃取的油脂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酶添加量6%,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试验,平均得率为(20.24&... 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酶法辅助超临界CO_(2)萃取中华草龟蛋油脂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萃取的油脂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酶添加量6%,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试验,平均得率为(20.24±0.07)%;经GC-MS分析中华草龟蛋油脂中有19种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棕榈油酸、油酸、反油酸等,占比高达55.51%;多不饱和脂肪酸有花生四烯酸、亚油酸等,占比16.05%。试验结果为中华草龟蛋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蛋 超临界流体萃取 响应面试验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和年龄沙地柏茎叶中鬼臼毒素含量的SFE-HPLC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俊侠 苏世平 +2 位作者 杨永志 陈存根 张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0,共4页
 对采自我国北方沙区7种不同生境(固定沙地、流动沙地、阳坡、阴坡、凸地、人工林和凹地)的沙地柏茎叶中鬼臼毒素含量进行了SFE-HPLC分析,结果表明:(1)7种不同生境(按上述顺序)间沙地柏茎中鬼臼毒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512,2.031,2.328,1....  对采自我国北方沙区7种不同生境(固定沙地、流动沙地、阳坡、阴坡、凸地、人工林和凹地)的沙地柏茎叶中鬼臼毒素含量进行了SFE-HPLC分析,结果表明:(1)7种不同生境(按上述顺序)间沙地柏茎中鬼臼毒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512,2.031,2.328,1.993,2.567,2.029和2.493mg/g,无显著性差异;而在7种不同生境(按上述顺序)间沙地柏叶中鬼臼毒素平均含量分别为8.613,8.451,8.303,8.134,8.012,6.748和6.2823mg/g,存在显著差异;(2)7种不同生境沙地柏叶中鬼臼毒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茎;(3)不同年龄沙地柏茎、叶中鬼臼毒素含量差异极显著,茎中含量最高5.211mg/g,最低只有0.3589mg/g,叶中最高为9.268mg/g,最低为5.186mg/g;按鬼臼毒素含量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1年生叶>2年生叶>1年生茎>2年生茎>3年生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柏 茎叶 生境 鬼臼毒素 sfe-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