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烟草疫霉菌
1
作者 朱百佳 刘晓宇 +7 位作者 李昕建 韦兴启 罗有江 刘垦 游安弟 雷庭 王杰 罗倩茜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灵敏并具有通用性的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检测方法,为该病害的风险预判和防治提供依据...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灵敏并具有通用性的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检测方法,为该病害的风险预判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PUF蛋白编码基因PpPuf4为靶序列,设计并筛选得到一组烟草疫霉菌特异性LAMP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LAMP检测体系。通过实验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通用性进行了评估,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在62℃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荧光染料SUPERGreenI作为显色剂,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只有烟草疫霉菌株的LAMP反应液为阳性(黄绿色),另外14株其他烟草常见真菌病原菌反应液为阴性。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最低能检测到烟草疫霉的DNA浓度为1 pg/μL。通用性结果显示18株不同地区来源的烟草疫霉菌均可被检出。人工接种发病组织和田间黑胫病烟株的检测结果均呈阳性,与组织分离法对烟草疫霉的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该检测方法的建立,可用于田间烟草黑胫病的快速、简单、有效地检测,有利于烟草黑胫病的及时发现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烟草疫霉 烟草黑胫病 super green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晓晨 刘雨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目的]探究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低碳减排和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22年下辽河平原区32个农业县(市、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进... [目的]探究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低碳减排和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22年下辽河平原区32个农业县(市、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Tobit模型等分析各县(市、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内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均值为1.014,大部分处于最优状态以上,效率水平呈轻微下降态势。研究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研究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但大多数区域的集聚效应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集聚区域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自西向东呈轻微倒U形,且西部略高;自南向北呈U形,且南部略高。[结论]通过Tobit模型分析得出,农村居民人均播种面积和政府支农力度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耕地复种指数、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效率呈负向影响,说明目前下辽河平原区各区域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区域协同机制,发挥高值区域引领作用,以促进整个区域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SBM模型 耕地绿色利用效率 时空演化 聚集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绿色经济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智璇 金若扬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上具有耦合协调关系。文章基于“智慧城市—绿色经济”框架,运用智慧城市建设指数和绿色经济发展效率构建耦合协调测算模型,并基于我国31座城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其耦合—协调关系,分析该... 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上具有耦合协调关系。文章基于“智慧城市—绿色经济”框架,运用智慧城市建设指数和绿色经济发展效率构建耦合协调测算模型,并基于我国31座城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其耦合—协调关系,分析该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两系统长期处于高耦合区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且二者有较强的交互作用,西部地区城市总体水平较低;(2)样本总体协调度处于过渡区间,但呈波动式向协调区间演进态势,城市间差异不断加大,呈现高水平协调发展、后进协调发展、协调程度停滞发展3种类型;(3)四象限模型分析表明,样本城市可分成高智慧—高绿色、低智慧—高绿色、低智慧—低绿色、高智慧—低绿色4种类型,不同类型城市的两系统相对发展程度不同,导致智慧城市建设与绿色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征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绿色经济 耦合协调 熵权法 super-S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筑业绿色发展效率的评价与优化
4
作者 齐锡晶 张梦星 张升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3,共9页
基于建筑业绿色发展及其效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ML(slacks-based measure-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测算2008~2021年全国层面,省、市、自治区层面的建筑业绿色发展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建筑业绿色发展静... 基于建筑业绿色发展及其效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ML(slacks-based measure-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测算2008~2021年全国层面,省、市、自治区层面的建筑业绿色发展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建筑业绿色发展静态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有9年的效率值大于1,表明建筑业绿色发展相对有效;建筑业绿色发展效率平均每年提升1.7%,但不同年份动态效率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各省、市、自治区建筑业绿色发展静态效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分布,且其效率水平呈明显的“高、中、低”分化;动态效率差异性较大,但未见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测算结果,为优化建筑业绿色发展效率、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从政策、企业两方面提出因地制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绿色发展效率 超效率SBM-ML模型 评价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樊建强 谢靖雯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当前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布局日趋完善,探究如何发挥其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力支持,进而助力绿色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6—2019年中原城市群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其绿色经济效率,从产业结构优化的... 当前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布局日趋完善,探究如何发挥其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力支持,进而助力绿色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6—2019年中原城市群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其绿色经济效率,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实证分析了高速公路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并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中介与门槛变量,进一步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对于高速公路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与绿色经济效率间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在高速公路和绿色经济效率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随着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提升,高速公路对绿色经济效率由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 高速公路 产业结构优化 超效率SBM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超稠油绿色掺稀降黏采油技术研究
6
作者 唐晓东 李小雨 +2 位作者 卿大咏 李晶晶 毛乾斌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9-515,共7页
采用塔河稀油、催化裂化柴油、聚甲氧基二甲醚和自制药剂SW-1四种掺稀介质对塔河超稠油掺稀降黏,评价了不同掺稀介质的降黏效果,提出了绿色超稠油掺稀降黏开采工艺流程,考察了单井掺SW-1的超稠油掺稀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掺稀介... 采用塔河稀油、催化裂化柴油、聚甲氧基二甲醚和自制药剂SW-1四种掺稀介质对塔河超稠油掺稀降黏,评价了不同掺稀介质的降黏效果,提出了绿色超稠油掺稀降黏开采工艺流程,考察了单井掺SW-1的超稠油掺稀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掺稀介质对塔河超稠油的降黏效果优劣顺序依次为自制药剂SW-1>聚甲氧基二甲醚>催化裂化柴油>塔河稀油;掺稀比为0.070,油相中SW-1回收率可达99.50%,水相中SW-1可完全被回收;在单井产液量100 m^(3)/d、超稠油含水率为30%(w)条件下,采用SW-1掺稀降黏,超稠油产量提高62.61%,置换出塔河稀油13290.6 t/a,显著提高了油田的超稠油产量及经济效益,为稠油绿色高效掺稀开采,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超稠油 掺稀介质 掺稀降黏 绿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农业绿色增长:基于投入产出结构与技术赋能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卢京宇 郭俊华 李振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9,共6页
发展数字经济是破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两难”悖论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投入产出结构与技术赋能视角切入,运用包含“经济-资源-能源-环境”要素的超效率SBM-GML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增长指数,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农业绿色增长的理论框架... 发展数字经济是破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两难”悖论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投入产出结构与技术赋能视角切入,运用包含“经济-资源-能源-环境”要素的超效率SBM-GML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增长指数,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农业绿色增长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方式。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增长;要素配置效应、能源节约效应、减排降碳效应是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农业绿色技术进步与农业绿色技术效率改善是数字经济驱动农业绿色增长的重要方式,而且相较而言,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是主要的绿色增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绿色增长 超效率SBM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演化特征分析
8
作者 董大朋 陆小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08-211,249,共5页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苏南地区的增长表现要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出下降态势,并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演化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从强化农业技术应用、协调区域农业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提升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SBM超效率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YOLOv5算法的玉米苗间杂草检测研究
9
作者 张天宇 韩静 +1 位作者 廖洪晖 曲欣锐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0-225,共6页
针对玉米苗间杂草种类繁多、检测复杂度高、检测速度慢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优化YOLOv5算法的玉米苗间杂草检测方法。在YOLOv5主干网络的卷积层中引入SE无参数注意力模块,构建融入SE模块的C3替换原本的C3模块,更好地聚焦在检测目标上。同... 针对玉米苗间杂草种类繁多、检测复杂度高、检测速度慢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优化YOLOv5算法的玉米苗间杂草检测方法。在YOLOv5主干网络的卷积层中引入SE无参数注意力模块,构建融入SE模块的C3替换原本的C3模块,更好地聚焦在检测目标上。同时,将BoTNet模块替换传统的残差神经网络,在ResNet的最后3个bottleneck blocks中使用全局多头自注意替换3×3空间卷积,从而提高对小目标检测的准确性。使用改进的目标检测算法检测杂草,将田间中非玉米苗的区域标记为杂草,利用超绿特征结合OTSU阈值分割算法,分割土壤背景,找出杂草的前景区域,从而有效解决玉米苗田中的杂草检测问题。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5算法在玉米苗的目标检测上精确率达97.5%,较原始的YOLOv5算法提高7.4%,检测速度达40 ms,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和模型的鲁棒性,满足实时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苗间杂草检测 YOLOv5 注意力模块 BoTNet模块 超绿特征 OTSU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梦新 陆玉麒 +2 位作者 胡舒云 邵海雁 孙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3,共11页
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06个地级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运用泰尔指数、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探究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时空演变、交互特征及区域差异,构建“供应方—需求方—监管方—基础环境”多维影响因子框架,以时空... 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06个地级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运用泰尔指数、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探究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时空演变、交互特征及区域差异,构建“供应方—需求方—监管方—基础环境”多维影响因子框架,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各因子影响作用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W”形演变趋势,且保持“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态势;高效率城市由分散分布向下游集中,较高效率城市由集中于下游趋于分散,中等效率城市向下游北部转移,挤占了原低效率城市分布空间,中下游快增长型城市占比较少;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局部空间格局稳定,空间关联类型存在明显转移惰性,分流域动态性呈现“上游>中游>下游”态势;企业规模、环境规制、经济基础、对外开放以及降水在全域总体起促进作用,其余因子作用效果空间异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异质性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专业化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设施蔬菜主产区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景政 穆月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专业化和绿色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逐步趋紧的现实背景下,专业化生产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种植专业化与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产区452个种植... 专业化和绿色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逐步趋紧的现实背景下,专业化生产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种植专业化与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产区452个种植户样本数据,借助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并使用Tobit模型就种植专业化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样本种植户平均环境技术效率为0.521,仍有较大提升潜力;(2)分设施类型来看,相较于温室生产,大棚生产种植户因绿色管理和技术水平更高而具有较高的环境技术效率;分省份来看,样本种植户环境技术效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天津、北京、山东、辽宁和河北;(3)种植专业化会显著提升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4)相较于种植规模大、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农户,种植专业化对小规模种植户、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农户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加强对专业化种植户的政策和绿色生产技术支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专业化生产,是推动农业生产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专业化 农业绿色转型 农业环境技术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设施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铁路运输效率RAM评估方法
12
作者 陈春花 王文杰 王睿智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为促进铁路运输绿色高质量发展,基于DEA技术对其效率评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投入、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3个维度建立了科学的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范围调整测度DEA模型和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RAM模型。对中国... 为促进铁路运输绿色高质量发展,基于DEA技术对其效率评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投入、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3个维度建立了科学的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范围调整测度DEA模型和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RAM模型。对中国铁路运输效率进行评估的案例研究结果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并表明:山西、河北、广东的效率排名前三;湖南、浙江、上海、北京、河南、西藏、甘肃、重庆在绿色发展方面表现优异,节约了大量的铁路能源消耗,减少了铁路二氧化硫排放和铁路化学需氧量排放;对于内蒙古、吉林、新疆、辽宁、黑龙江等铁路运输效率较低的省级行政区,主要的优化策略应聚焦于提高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研究成果对于提高中国铁路运输效率、优化运输结构、实现绿色交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数据包络分析 范围调整测度 超效率 非期望产出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黄河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13
作者 薛选登 张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8,198,共8页
探究农业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用水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尼系数和Super-SBM测度了2002—2022年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和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并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 探究农业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用水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尼系数和Super-SBM测度了2002—2022年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和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并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同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态势,其中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集聚度逐渐增加,而上游地区则减少;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农业生产集聚度与农业用水绿色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生产集聚主要通过规模化经营和调整城乡收入差距来影响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基于此,黄河流域内的9个省(区)应当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通过实施规模化适度经营、调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推动科技进步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集聚 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基尼系数 super-SBM 面板数据 中介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数字赋能的绿色发展水平及驱动因素研究
14
作者 王慧丽 乔咏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0,114,共9页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绿色发展成为主要目标,数字赋能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力,从系统视角分析绿色发展水平,对于提升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赋能的“三生”视角建立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含有非期望产出...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绿色发展成为主要目标,数字赋能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力,从系统视角分析绿色发展水平,对于提升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赋能的“三生”视角建立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含有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与ML指数研究2012—2021年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静态和动态变化,揭示其时空发展趋势,并构建Tobit模型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12—2021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处于中效率区间且存在空间差异性,高效率地区呈聚集态势且连片分布,以西安为中心的周围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好;(2)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各城市ML指数大多数年份大于1且主要受技术进步的影响,但技术效率没有较好地融入绿色发展;(3)固定资产投资与对外开放水平正向影响绿色发展效率,城镇化率和政府调控力度负向影响绿色发展效率。因此,要重视地区差异和技术效率发展,优化调控策略,以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平原城市群 绿色发展效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super-SBM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15
作者 陆燕和 刘彦花 +3 位作者 蒙烨铭 韦媛媛 梁云菲 张林鹏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6,396,共13页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推动耕地管理和高效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0—2021年14个地市面板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耕地绿色利用效...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推动耕地管理和高效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0—2021年14个地市面板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借助ArcGIS分析工具可视化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变趋势分析,并采用GTWR模型揭示影响因子时空异质性。[结果]①时间上,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历经平稳增长、缓慢增长和快速增长3个阶段,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各地市效率值曲线演变特征差异显著。②空间上,呈现桂东、桂南高,桂西、桂北居中,桂中较差的分布特征,“东西”和“南北”差异呈缩小态势。③各影响因子作用机理存在显著时空异质性。正向因子起到合理分配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等作用,负向因子导致地力下降、劳动力短缺、污染加剧等问题。[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复种指数、农用机械投入强度及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强度大。建议未来深入挖掘各地农业特色与潜力,差异化制定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策略,推动农业区域差异化发展,全面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绿色利用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GTWR模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要素配置与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6
作者 邱浩然 孔令成 徐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3,共12页
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厘清其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影响机理并驱动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于推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和熵值法,分别对该区... 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厘清其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影响机理并驱动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于推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和熵值法,分别对该区域经济带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数字经济水平进行了有效测度,并深入探讨了该区域经济带数字经济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①样本期间内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且数字经济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②加入三种要素配置中介变量之后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解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进而提高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③异质性分析得出,在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经济圈等,数字经济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该结论为国家倡导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兴农”提供了实证支撑,且对推动长江经济带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该区域经济带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配置扭曲 超效率SBM-GML 中介KHB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及空间溢出分析——基于Super-SBM模型和Tobit回归 被引量:15
17
作者 秦炳涛 柳佳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4-71,共8页
长三角是我国重点经济发展区域,而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运用2006—2018年的相关数据,先采用Super-SBM模型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指标测度了长三角绿色发展效率,后通过空间全域及... 长三角是我国重点经济发展区域,而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运用2006—2018年的相关数据,先采用Super-SBM模型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指标测度了长三角绿色发展效率,后通过空间全域及局域自相关探求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结果显示:长三角整体绿色发展效率在研究区间内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差距明显:上海绿色发展效率先行,江苏及浙江随后,安徽则较低;绿色发展效率在空间维度上存在较强溢出效应,其中研发投入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对外开放度和产业结构存在显著负向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长三角城市发展不平衡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效率 super-SBM模型 TOBIT回归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绿色技术投入的“农超对接”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裕 段瑞姗 +2 位作者 戴泽宇 寻静雅 杜志伟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将绿色技术投入引入由单个农户与单个超市组成的“农超对接”模式中,研究“农超对接”模式优势和农户与超市之间合约设计问题,分析不同“农超对接”模式下供应链主体预期效用,得出农户与超市最优决策。研究表明:农户风险厌恶度、消费者... 将绿色技术投入引入由单个农户与单个超市组成的“农超对接”模式中,研究“农超对接”模式优势和农户与超市之间合约设计问题,分析不同“农超对接”模式下供应链主体预期效用,得出农户与超市最优决策。研究表明:农户风险厌恶度、消费者绿色偏好、绿色技术先进性均会影响农户绿色投入倾向,在毛收益佣金合同中,变动佣金比例影响农户绿色投入水平,而在净收益合同中,则不会有影响;比较不同合同发现,净收益佣金合同下“农户+农民合作社+超市”模式中的农户绿色技术投入水平最高;在所有模式下,农户风险厌恶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最优绿色技术投入水平、超市和农户预期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超对接 农民合作社 绿色技术投入 农产品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明广 黄彦婷 +1 位作者 许培涵 刘世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基于Super-SBM模型对2011—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莫兰指数以及冷热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 基于Super-SBM模型对2011—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莫兰指数以及冷热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时间区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且呈波动上升趋势;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且该格局有加剧趋势,同时空间相关性于2020年由正转负;政府支持、教育水平以及经济水平对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育水平对邻近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政府支持对邻近地区效率值具有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创新效率 super-SBM模型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25
20
作者 夏建红 刘松 +1 位作者 丁晨峰 陶鑫庆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7,共8页
在“双碳”背景下通过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以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阐释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分别控制... 在“双碳”背景下通过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以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阐释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分别控制时间和地区的双固定效应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PQRM)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是先抑制后促进;(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环境规制对高端分位点省级行政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程度远小于低端分位点省级行政区;(3)技术进步是我国东、中、西和东北等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全域技术效率尤其是规模效率是阻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地方政府首先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及自然环境承受能力,完善环境规制政策,缩小区际差异;其次要加强基础性研究,破除技术垄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规模经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超效率SBM—GM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