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改进方法
1
作者 陈家瑞 高鹏 +1 位作者 王志鹏 熊俊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相控阵雷达采用单脉冲和差波束对目标跟踪测量时,当跟踪波束远离方位、俯仰法线时,和差波束在阵面坐标系内会出现展宽、扭曲现象,严重影响了相控阵雷达和差测角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方法,... 相控阵雷达采用单脉冲和差波束对目标跟踪测量时,当跟踪波束远离方位、俯仰法线时,和差波束在阵面坐标系内会出现展宽、扭曲现象,严重影响了相控阵雷达和差测角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方法,利用相控阵雷达波束在正弦空间坐标系内不随扫描角变化的特点,在正弦空间坐标系内进行和差测角得到目标偏差,结合正弦空间坐标系内波束指向值,通过坐标转换得到目标在阵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对提高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精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和差测角 正弦空间 测角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算法的最优子阵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熊子源 徐振海 +2 位作者 张亮 吴迪军 肖顺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15-2621,共7页
系统研究了大型阵列雷达中的最优子阵划分问题.分析了权矢量逼近准则下最优子阵划分方法的理论基础,得出最优子阵划分方案是否具有邻接性的判断依据,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子阵划分方法.与传统的基于聚类算法的子阵划分方法相比,新方法能... 系统研究了大型阵列雷达中的最优子阵划分问题.分析了权矢量逼近准则下最优子阵划分方法的理论基础,得出最优子阵划分方案是否具有邻接性的判断依据,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子阵划分方法.与传统的基于聚类算法的子阵划分方法相比,新方法能够进一步减少权矢量逼近误差,获得更优的波束性能.在给定面阵结构及和差波束形成框架下,对提出的新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并与两种传统的子阵划分方法相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相控阵天线 子阵划分 和差波束 单脉冲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脉冲雷达系统幅相一致性自动化标定的实现 被引量:11
3
作者 程钧 钟岚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30,共3页
针对单脉冲测量雷达中的系统幅相一致性补偿问题,给出了幅相一致性标定自动化标定的原理、算法和软件实现方法,分析了自动标定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和软件设计时主要问题。最后运用在具体的项目中,通过实践检验,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幅相一致性 IQ信号 和信号 差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的两级子阵级加权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胡航 王泽勋 +1 位作者 刘伟会 朱淮城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8-1043,共6页
研究相控阵雷达的两级子阵级加权方法。其中第1级子阵级加权用于抑制差波束旁瓣,与Bayliss加权相比,降低了硬件成本与复杂度。第2级子阵级加权用于对和、差波束进行自适应干扰抑制。给出基于修正导向向量的方法,可有效抑制自适应方向图... 研究相控阵雷达的两级子阵级加权方法。其中第1级子阵级加权用于抑制差波束旁瓣,与Bayliss加权相比,降低了硬件成本与复杂度。第2级子阵级加权用于对和、差波束进行自适应干扰抑制。给出基于修正导向向量的方法,可有效抑制自适应方向图的旁瓣;且具有实现简单的优点,与基于预处理的方法相比有效降低了运算代价。采用修正导向向量与最优波束形成器的结合方法,提高了旁瓣抑制的灵活性;可在较好抑制旁瓣的同时,得到与最优波束形成器非常接近的SINR。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阵级相控阵 子阵级加权 旁瓣抑制 差波束 自适应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幅相线性约束的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许京伟 廖桂生 朱圣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4-1729,共6页
阵列雷达自适应和差波束单脉冲测角面临信号对消、训练样本有限、波束保形及零点约束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幅相线性约束的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对主瓣临近角度的幅相线性约束条件,有效的克服和波束信... 阵列雷达自适应和差波束单脉冲测角面临信号对消、训练样本有限、波束保形及零点约束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幅相线性约束的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对主瓣临近角度的幅相线性约束条件,有效的克服和波束信号对消的现象;通过引入相位约束条件,使得差波束的在主瓣方向逼近静态差波束,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幅相约束条件实现了单脉冲和差波束测角二维解耦合.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和差波束 幅相线性约束 稳健波束形成 二维解耦合 单脉冲测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系统低信噪比任意信号角跟踪接收机 被引量:9
6
作者 汪远玲 仇三山 汪晓燕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8,共4页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深空测控通信系统的角跟踪接收机,针对低信噪比系统设计,能够适应各种输入信号形式:残留载波信号、数传信号、甚至白噪声,有利于在深空跟踪系统中采用射电星校相,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 深空网 测控系统 角跟踪接收机 单脉冲跟踪体制 和差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差分布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郑雪飞 郭燕昌 《现代雷达》 CSCD 1996年第4期44-50,共7页
初步探讨了在相控阵天线口径上和、差电流分布的一体化设计问题,并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对线口径上的和、差分布作了一体化设计。有关结果已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关键词 和分布 差分布 相控阵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和差波束匹配的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斌 何广军 +2 位作者 冯有前 杨科 许京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3,169,共7页
传统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的和差波束参数估计面临角度多普勒参数耦合的问题,当存在目标信号污染时,参数估计性能急剧恶化.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和差波束匹配的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通过采用幅度和相位响应的联合约束,使得自适应后的和... 传统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的和差波束参数估计面临角度多普勒参数耦合的问题,当存在目标信号污染时,参数估计性能急剧恶化.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和差波束匹配的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通过采用幅度和相位响应的联合约束,使得自适应后的和差波束逼近静态和差波束主瓣区域的幅度和相位响应特性,进而实现自适应和差波束主瓣保形,克服目标污染等因素造成的主瓣畸变现象,同时保持角度多普勒无耦合的特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和差波束形成 角度多普勒估计 幅度和相位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阵列降维-和差多波束形成的联合优化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晨伟 陶海红 +1 位作者 王莹 吕红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9-525,共7页
大型、超大型相控阵列由于具有高增益、指向性强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字波束形成具有抗干扰、波束切换灵活等优点,而基于大型全阵列数字波束形成需要庞大馈电网络与接收/发射通道而面临高成本、低实时性等缺点.针对此,本文提... 大型、超大型相控阵列由于具有高增益、指向性强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字波束形成具有抗干扰、波束切换灵活等优点,而基于大型全阵列数字波束形成需要庞大馈电网络与接收/发射通道而面临高成本、低实时性等缺点.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阵列的阵列降维-和差数字多波束形成的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对大型阵列采用模拟和数字联合和差多波束形成,通过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和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的子阵划分优化和子阵级与阵元级的和差联合加权逼近优化,保证在模拟子阵方向图内无栅瓣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好的和差波束主副比及差波束零陷深度,且增益损失较小.最后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超大型阵列 阵列降维 智能优化算法 和差多波束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只利用一种模拟加权的子阵级和差波束旁瓣抑制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航 刘伟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3-976,共4页
对于采用单脉冲技术的子阵级相控阵雷达系统,需要同时对和、差波束的旁瓣进行抑制。该文研究阵元级只用一种模拟加权,同时结合子阵级数字加权的和、差波束旁瓣抑制方法。通过构造阵列的和、差输出通道,并对假想的位于和、差波束整个旁... 对于采用单脉冲技术的子阵级相控阵雷达系统,需要同时对和、差波束的旁瓣进行抑制。该文研究阵元级只用一种模拟加权,同时结合子阵级数字加权的和、差波束旁瓣抑制方法。通过构造阵列的和、差输出通道,并对假想的位于和、差波束整个旁瓣区域内的干扰进行最优自适应滤波来确定模拟加权。为改善旁瓣抑制效果,子阵级进一步采用数字加权,以逼近常规的Taylor和Bayliss加权。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硬件成本与复杂性,并充分利用了数字处理的灵活性。本文纠正了有关文献中求解模拟加权表达式中的错误,并给出了正确形式。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阵级相控阵 和、差波束 旁瓣抑制 模拟加权 数字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比相和差单脉冲雷达角闪烁建模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巍 崔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58-1265,共8页
分析了传统基于能流倾斜与相位波前畸变理论角闪烁偏差计算模型的不足,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比相和差单脉冲雷达角闪烁建模算法。所建模型能够对目标散射点数、雷达工作参数进行设置,并可得到验证测角算法所需的和、... 分析了传统基于能流倾斜与相位波前畸变理论角闪烁偏差计算模型的不足,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比相和差单脉冲雷达角闪烁建模算法。所建模型能够对目标散射点数、雷达工作参数进行设置,并可得到验证测角算法所需的和、差支路回波信号。理论分析与仿真均表明:当目标各散射点偏离角较大时,文中所提角闪烁模型更精确,更利于对角闪烁抑制算法进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单脉冲雷达 比相和差 角闪烁 线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和差波束测角的角度跟踪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越 李朝海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2,80,共6页
飞机、导弹等高速运动载体与卫星系统实时通信过程中,载体的姿态变化,会影响通信质量。为使载体上的相控阵天线始终对准卫星方向,保持载体与卫星正常通信,提出了一种角度跟踪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关键部分的功能进行说明;针对均匀对称的... 飞机、导弹等高速运动载体与卫星系统实时通信过程中,载体的姿态变化,会影响通信质量。为使载体上的相控阵天线始终对准卫星方向,保持载体与卫星正常通信,提出了一种角度跟踪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关键部分的功能进行说明;针对均匀对称的矩形阵列,在单脉冲测角理论和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改进,提出了基于和差波束测角和自适应α-β滤波的角度跟踪算法,实现了对来波的角度测量与跟踪。通过仿真,对系统测角精度与跟踪精度进行说明,结合算法原理分析影响系统跟踪精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和差波束 Α-Β滤波 角度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差通道相位动态校正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晗 王裕晓 江俊斌 《无线电工程》 2009年第6期28-30,共3页
通过对单脉冲自跟踪系统的分析,阐述了交叉耦合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相位误差对跟踪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目前几种相位校正方案的不足,从工程应用和设备改造的角度提出了和差通道相位动态校正的方案。此方案无需加装信号源,室内... 通过对单脉冲自跟踪系统的分析,阐述了交叉耦合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相位误差对跟踪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目前几种相位校正方案的不足,从工程应用和设备改造的角度提出了和差通道相位动态校正的方案。此方案无需加装信号源,室内设备亦无需变动,实现了对和差通道相位的实时校正,且在校正过程中对天线平台稳性没有要求。此外,该方案大量采用现有成熟技术,有效降低技术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跟踪 交叉耦合 相位校正 相位误差 和差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双模SU(2)相干场相互作用的Λ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中光场的位相特性和原子的相干捕获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红 彭金生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5-260,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与双模SU(2)相干场相互作用的Λ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中光场位相的动态特性,证明了光场每个模的位相及两个模的位相和均保持随机分布,给出了光场两个模位相差的平均值及方差表达式,探讨了系统初态及原子-光场耦合强度对... 本文研究了与双模SU(2)相干场相互作用的Λ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中光场位相的动态特性,证明了光场每个模的位相及两个模的位相和均保持随机分布,给出了光场两个模位相差的平均值及方差表达式,探讨了系统初态及原子-光场耦合强度对光场两个模位相差涨落的影响,并揭示了在适当的条件下,系统呈现原子的相干捕获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 位相特性 三能级原子系统 相干捕获 双模相干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控阵天线单脉冲测角算法的测角精度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甘明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7期89-93,共5页
测角算法为移动平台间的定向通信提供了保证,因此,重点研究了基于相控阵天线单脉冲测角算法的测角精度,分析了影响测角精度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保障测角精度的措施。最后,仿真分析了测角精度的若干影响因素,仿真结果与分析一致,并验证... 测角算法为移动平台间的定向通信提供了保证,因此,重点研究了基于相控阵天线单脉冲测角算法的测角精度,分析了影响测角精度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保障测角精度的措施。最后,仿真分析了测角精度的若干影响因素,仿真结果与分析一致,并验证了保障测角精度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通信 相控阵天线 和差波束 单脉冲测角 测角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测控技术(二):相控阵连续闭环角跟踪的系统误差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嘉兴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07-1314,共8页
在对机扫天线相位和差单脉冲角跟踪精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相控阵具有相位敏感度高、电扫伴随着增益和相移变化以及多通道合成、多方向标校等特点,分析了相控阵相位和差单脉冲角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讨论了它的误差源及其产生的物理机理,... 在对机扫天线相位和差单脉冲角跟踪精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相控阵具有相位敏感度高、电扫伴随着增益和相移变化以及多通道合成、多方向标校等特点,分析了相控阵相位和差单脉冲角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讨论了它的误差源及其产生的物理机理,推导出了相应的系统误差表达式,并提出了减小误差的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连续闭环角跟踪 相位和差单脉冲 跟踪精度 电轴漂移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跟踪相控阵接收系统标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仕进 《无线电工程》 2008年第11期31-33,共3页
无人机多目标测控系统可采用相控阵体制实现。对于相控阵系统除了天线之外还包含了信道设备,相控阵系统中各通道的标校对于和、差波束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实例介绍了一种相控阵系统中通道标校方法,该方法借助1台矢量电压表,对各通道从... 无人机多目标测控系统可采用相控阵体制实现。对于相控阵系统除了天线之外还包含了信道设备,相控阵系统中各通道的标校对于和、差波束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实例介绍了一种相控阵系统中通道标校方法,该方法借助1台矢量电压表,对各通道从场放入口到和、差信号中频输出口的幅度和相位进行了标校。通过对标校误差对系统和差波束形成的影响分析,给出了工程实现中对通道标校误差的指标分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体制 和差波束 标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位和差单脉冲雷达的测角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毛祺 安红 周先敏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07年第6期15-18,65,共5页
单脉冲雷达具有测角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四喇叭天线的位置关系,分析了二维相位和差单脉冲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以及三通道幅相不一致的影响,并且进行了相应的仿真。此方法也适合于一维的情况。分析结果... 单脉冲雷达具有测角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四喇叭天线的位置关系,分析了二维相位和差单脉冲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以及三通道幅相不一致的影响,并且进行了相应的仿真。此方法也适合于一维的情况。分析结果为工程实现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雷达 相位和差 三通道 不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相位和差单脉冲雷达的两点有源相干干扰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友兵 李仙茂 饶德虎 《航天电子对抗》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采用矢量分析方法研究相位和差单脉冲雷达的抗干扰能力,重点对两点相干干扰的效果及影响干扰效果的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尤其是对雷达接收天线间距-波长比、干扰源相对雷达的角度等因素与干扰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作战... 采用矢量分析方法研究相位和差单脉冲雷达的抗干扰能力,重点对两点相干干扰的效果及影响干扰效果的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尤其是对雷达接收天线间距-波长比、干扰源相对雷达的角度等因素与干扰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作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 相位和差 相干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旋转相控阵雷达内嵌式目标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翟刚毅 姜小祥 +1 位作者 刘溶 朱庆彬 《雷达与对抗》 2015年第1期39-41,53,共4页
论述了二维旋转相控阵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一种模拟方法。介绍了雷达回波信号模型,给出了目标各种航路的产生方法,设计了一种内嵌式目标模拟器,能够实时产生和差波束回波信号输入到雷达处理通道中,实现雷达系统在不具备实际接收前端的情... 论述了二维旋转相控阵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一种模拟方法。介绍了雷达回波信号模型,给出了目标各种航路的产生方法,设计了一种内嵌式目标模拟器,能够实时产生和差波束回波信号输入到雷达处理通道中,实现雷达系统在不具备实际接收前端的情况下对雷达后级的调试,为雷达系统的性能验证提供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旋转相控阵雷达 回波信号模型 内嵌式目标模拟器 和差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