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填充床中SO_2与O_2同时吸收的扩散-反应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心亚 吴元欣 李定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In this paper the rotating packed bed, a new type of absorber, which has high mass-transfer characteristic by means of centrifugal field instead of gravity field, is used to study on stimulate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 In this paper the rotating packed bed, a new type of absorber, which has high mass-transfer characteristic by means of centrifugal field instead of gravity field, is used to study on stimulate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a model of mass-transfer and reaction of the sulfur dioxide chemical absorption in the 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film-theory. I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otal absorption rate and the enhancement factor of the sulfur dioxide and oxygen simultaneous absorption in the 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The prediction of the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vary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the relative error between experimental result and predicted result is below 12%. Some interesting potential projects of simultaneous absorption of sulfur dioxide and oxygen in the 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填充床 SO2 O2 同时吸收 扩散-反应模型 增强因子 烟气 脱硫 化学吸收 二氧化硫 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盐层在Ni-Cu-PGE硫化物矿床成矿中的作用——以俄罗斯诺里尔斯克矿床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延河 段超 +2 位作者 范昌福 胡斌 武晓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9-630,共12页
与基性-超基性侵入体有关的Ni-Cu-PGE硫化物矿床是镍-铜-铂族元素矿床的最重要类型。传统观点认为,Ni-Cu-PGE硫化物矿床是由成矿岩浆分异演化、熔离形成的,与围岩性质关系不大。实际上,大部分基性-超基性岩浆是硫化物不饱和的,在岩浆自... 与基性-超基性侵入体有关的Ni-Cu-PGE硫化物矿床是镍-铜-铂族元素矿床的最重要类型。传统观点认为,Ni-Cu-PGE硫化物矿床是由成矿岩浆分异演化、熔离形成的,与围岩性质关系不大。实际上,大部分基性-超基性岩浆是硫化物不饱和的,在岩浆自身演化过程中难以聚集大量硫化物而形成有经济价值的大型高品位Ni-Cu-PGE硫化物矿床。因此,壳源硫的加入是基性-超基性岩浆中硫化物浓度达到过饱和,熔离形成Ni-Cu-PGE硫化物矿床的关键。膏盐层是富含石膏等硫酸盐(SO4^2-)的蒸发沉积建造,除SO4^2-外,还富含Cl^-、CO3^2-、Na^+、K+等盐类物质,在自然界分布广、面积大,是地壳中重要的硫源层和氧化障。但膏盐层在Ni-Cu-PGE硫化物矿床中的作用长期被忽视,制约了Ni-Cu-PGE硫化物矿床成矿找矿理论的发展。文章以世界最大的俄罗斯诺里尔斯克Ni-Cu-PGE硫化物矿床为例,介绍了膏盐层与矿床分布的空间关系、石膏等硫酸盐矿物在矿床和蚀变围岩中的分布、成矿元素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阐明了膏盐层在成矿中的作用和控矿机理。膏盐(SO4^2-)的加入,可以大幅度提高成矿系统的氧逸度,将成矿岩浆中Fe^2+氧化成Fe^3+,形成铁氧化物,SO4^2-自身被还原,向成矿系统提供还原硫S^2-,与Cu^+、Ni^2+等结合,形成铜镍硫化物等,使基性-超基性成矿岩浆由硫化物不饱和变为过饱和,形成硫化物小液滴,在岩浆房经聚集-熔离-富集,形成岩浆型Ni-Cu-PGE硫化物矿床。除膏盐层外,富含硫化物的地层也是形成Ni-Cu-PGE硫化物矿床的重要硫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膏盐层 氧化障 硫源层 硫同位素 Ni-Cu-PGE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流化床还原磷石膏制备SO_(2)的实验及机理分析
3
作者 田治华 马栋 +2 位作者 王勤辉 章斌 解桂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为了将黄铁矿和磷石膏(PG)中的元素S尽可能地转化为SO_(2),同时明晰该过程的反应机理,通过流化床实验结合热重和热力学计算,系统研究了黄铁矿添加量、反应温度等对PG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的加入降低了PG的分解温度,并且提高... 为了将黄铁矿和磷石膏(PG)中的元素S尽可能地转化为SO_(2),同时明晰该过程的反应机理,通过流化床实验结合热重和热力学计算,系统研究了黄铁矿添加量、反应温度等对PG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的加入降低了PG的分解温度,并且提高了PG的分解率。该过程的最慨然机理函数为G(α)=1-(1-α)^(1/3),表明反应受相边界控制。优化的反应条件:温度为1100℃,黄铁矿添加量为30%,反应时间为20 min,黄铁矿粒径为0~0.075 mm,在该条件下PG分解率和SO_(2)收率分别为99.95%和95.95%。当黄铁矿添加量为30%~70%,会产生副产物CaS。当添加量超过70%,会产生固熔体Ca_(3)Fe_(4)S_(3)O_(6)。按照黄铁矿添加量的不同,该过程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机理路径。本研究丰富了黄铁矿还原PG制备SO_(2)的工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黄铁矿 二氧化硫 流化床 动力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TPR-MS法考察六枝煤固定床热解过程中的硫变迁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粉荣 李文 +2 位作者 李保庆 白宗庆 JAN YPERMAN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实验选取六枝(LZ)原煤及其在固定床热解所得半焦,采用常压程序升温还原-质谱法(AP-TPR-MS)与化学法相结合考察温度和气氛对固定床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的影响。对于LZ煤而言,经氮气气氛500℃热解后,只能使煤中部分不稳定有机硫分解,黄... 实验选取六枝(LZ)原煤及其在固定床热解所得半焦,采用常压程序升温还原-质谱法(AP-TPR-MS)与化学法相结合考察温度和气氛对固定床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的影响。对于LZ煤而言,经氮气气氛500℃热解后,只能使煤中部分不稳定有机硫分解,黄铁矿硫却不能分解;而经氮气气氛700℃热解后可以使不稳定有机硫和黄铁矿硫全部分解。合成气气氛在500℃以前煤中的不稳定有机硫和黄铁矿硫就能全部分解,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合成气表现出与氢气相近的脱硫活性。1.0%O2-N2对于六枝煤并没有明显的脱硫效果,这与氮气气氛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PR—MS 热解 固定床 硫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苯在微纤复合硫掺杂碳纳米管上的吸附过程强化机理研究
5
作者 庄超君 鄢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21,共12页
碳纳米管(CNT)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吸附剂。然而,由于团聚效应产生传质阻力,会影响CNT的吸附性能。微纤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有效克服了这一问题。文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 碳纳米管(CNT)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吸附剂。然而,由于团聚效应产生传质阻力,会影响CNT的吸附性能。微纤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有效克服了这一问题。文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纸状烧结不锈钢纤维载体(PSSF)表面分别直接生长CNT和硫掺杂碳纳米管(SCNT),成功制备了具有梯度多孔结构的CNT/PSSF和SCNT/PSSF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技术(TG)、拉曼光谱(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系统表征。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SCNT/PSSF因其表面丰富的缺陷和酸碱官能团,展现出优异的动态吸附性能。此外,通过构建由颗粒CNT和SCNT/PSSF组成的结构化固定床,研究了微纤复合材料在二甲苯吸附过程中的传质增强机理。与纯5 cm CNT结构床相比,4 cm CNT+1 cm SCNT/PSSF床层的利用率(ΔZ)提高了8.1%。结构化固定床的吸附过程可以被Yoon-Nelson模型良好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苯 固定床吸附 硫掺杂碳纳米管 无效床层厚度 Yoon-Nels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碱液吸收/厌氧-好氧生物转化脱硫的非稳态工艺与产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娟 曹媛 钟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4-50,10,共7页
针对微生物烟气脱硫工艺的工业应用问题,设计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串联反应器并用于烟气碱吸收预处理废水的生物转化,考察了进水负荷波动、设备应急停运等非稳态工况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脱硫产物的特性。结果表明... 针对微生物烟气脱硫工艺的工业应用问题,设计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串联反应器并用于烟气碱吸收预处理废水的生物转化,考察了进水负荷波动、设备应急停运等非稳态工况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脱硫产物的特性。结果表明:串联反应器连续稳定运行30天,系统负荷达5.8 kgCOD m3d1和1.8 kgSO42-m3d1,平均SO42去除效率、有机物去除效率和最高单质硫产率分别为92%、90%和76%;串联体系具有良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系统停运26天,8天内恢复性能。说明系统能满足实际运行中间歇操作和负荷适当波动情况。脱硫产物主要由单质硫组成,还含有少量蛋白质、SO42、Cl、S2、SO32和Na+等水溶性组分,是一种不同于普通硫磺的生物硫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烟气脱硫 烟气预处理废水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非稳态 负荷冲击 应急停运 生物硫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腾床加氢-焦化组合工艺制备低硫石油焦 被引量:11
7
作者 仝玉军 杨涛 +3 位作者 孙世源 葛海龙 孟兆会 刘玲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20,共6页
对沸腾床加氢-焦化组合工艺制备高品质石油焦的工艺路线进行研究,探究沸腾床未转化油(UCO)的焦化规律。结果表明:渣油沸腾床加氢反应过程中,提高温度或降低空速有利于渣油转化率和杂质脱除率提高;同样的操作区间内,渣油转化率的变化明... 对沸腾床加氢-焦化组合工艺制备高品质石油焦的工艺路线进行研究,探究沸腾床未转化油(UCO)的焦化规律。结果表明:渣油沸腾床加氢反应过程中,提高温度或降低空速有利于渣油转化率和杂质脱除率提高;同样的操作区间内,渣油转化率的变化明显大于杂质脱除率;随着渣油转化率增加,UCO硫含量先降低再升高。UCO焦化过程中原料中60%左右的硫转移到焦炭中,明显高于渣油焦化过程中硫转移到焦炭的比例(约42%);相比于渣油直接焦化得到的焦炭,较低硫含量的UCO制备的石油焦品质明显提升。UCO焦化所得石油焦收率和硫含量分别与UCO的残炭和硫含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根据所需低硫焦牌号来指导沸腾床加氢过程的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床加氢裂化 焦化 低硫石油焦 硫转移 生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6-5B硫磺回收尾气加氢催化剂在济南炼油厂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于良波 叶茂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72,共4页
CT6 - 5B硫磺回收尾气加氢催化剂首次在济南炼油厂还原吸收法尾气处理工艺 (SSR)装置上使用。在采用直接向尾气中注入瓦斯或氢气的方式代替SCOT工艺的在线燃烧炉 ,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 ,CT6 - 5B催化剂仍保持良好的加氢及... CT6 - 5B硫磺回收尾气加氢催化剂首次在济南炼油厂还原吸收法尾气处理工艺 (SSR)装置上使用。在采用直接向尾气中注入瓦斯或氢气的方式代替SCOT工艺的在线燃烧炉 ,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 ,CT6 - 5B催化剂仍保持良好的加氢及水解反应活性 ,胺液再生部分的能耗也较低 ;装置运行一年来没有出现急冷塔积硫、胺液发泡或SO2 击穿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硫磺回收 尾气处理 加氢催化剂 床层 温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Ni-Mo/Al_(2)O_(3)催化剂上重馏分油加氢脱硫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健 韩磊 +3 位作者 刘树伟 程秋香 刘晓花 党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根据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与重馏分油加氢脱硫相结合的工艺生产低硫船用调合燃料油技术路线,采用两种不同大孔结构的Ni-Mo/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以Merey减压渣油浆态床加氢裂化重馏分油产物为原料开展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研究... 根据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与重馏分油加氢脱硫相结合的工艺生产低硫船用调合燃料油技术路线,采用两种不同大孔结构的Ni-Mo/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以Merey减压渣油浆态床加氢裂化重馏分油产物为原料开展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研究。采用XRD、XRF、N2吸附-脱附、SEM、EDS、Py-FTIR、TG-DTG-DrDTA等方法对两种新鲜催化剂(HDS-A和HDS-B)和硫化后催化剂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HDS-B因具有更为丰富的比表面积和大孔孔道结构,而表现出优异的重馏分油加氢脱硫反应活性;反应温度为320℃时,HDS-B的脱硫率和脱硫重馏分油硫含量分别达到70.34%和0.36%(w),满足残渣型船用燃料油硫含量低于0.5%(w)的最新标准要求;继续提升反应温度,脱硫重馏分油的硫含量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硫船用燃料油 高硫减压渣油 低硫调合油 大孔催化剂 浆态床加氢裂化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硫基质驱动自养反硝化脱氮除磷效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6
10
作者 葛四杰 杨大鑫 +3 位作者 吕君 王振 张传义 张文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5-2143,共9页
针对单一硫基质驱动自养反硝化性能的缺陷,采用单质硫(S^(0))与天然铁硫矿石(FeS、Fe_(1-x)S、FeS_(2))两种矿物作为生物填料,构建3组复合硫基质填充床反应器(B1、B2、B3),探究了启动与稳定运行期间反应器对市政尾水深度脱氮除磷的效果... 针对单一硫基质驱动自养反硝化性能的缺陷,采用单质硫(S^(0))与天然铁硫矿石(FeS、Fe_(1-x)S、FeS_(2))两种矿物作为生物填料,构建3组复合硫基质填充床反应器(B1、B2、B3),探究了启动与稳定运行期间反应器对市政尾水深度脱氮除磷的效果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3组反应器均表出现较高的脱氮性能,NO_(3)^(-)-N去除率均随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延长而提高,当反应器HRT分别为1h(B1)、12h(B2)和9h(B3)时,均实现20mg/L NO_(3)^(-)-N完全去除。PO_(4)^(3-)-P与脱氮过程中产生的铁离子形成铁磷沉淀物而被去除,且PO_(4)^(3-)P的去除率与脱氮效果呈正相关。复合硫基质反应器的SO_(4)^(2-)/NO_(3)^(-)低于单一硫基质自养反硝化系统,硫酸盐产生量相应降低,且pH保持在6.3以上,无需添加pH缓冲剂。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Thiobacillus(硫杆菌属)和Ferritrophicum(铁氧化菌属)是3组反应器中硫自养反硝化菌的优势菌属,在B1、B2和B3反应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6.07%和31.24%、30.07%和50.19%以及30.20%和11.62%。复合硫基质提高了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物种多样性,从而表现出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复合硫基质填充床 市政尾水 同步脱氮除磷 微生物群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条件下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江伟 袁林江 +1 位作者 王茹 杨丰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探究有机条件下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RAO)生物反应机理,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建立了SRAO反应体系,实现氨氮与硫酸盐同步去除。通过物质衡算、活性测定、微生物分析等,总结获得UASB反应器中SRAO过程分步分层进行的特点。... 为探究有机条件下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RAO)生物反应机理,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建立了SRAO反应体系,实现氨氮与硫酸盐同步去除。通过物质衡算、活性测定、微生物分析等,总结获得UASB反应器中SRAO过程分步分层进行的特点。首先,在中下层污泥中,氨氮与硫酸盐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硫离子和硝态氮;随后,在中上层污泥中,硫离子与硝态氮发生硫自养反硝化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氮气。反应器中硫离子的积累会抑制SRAO微生物活性,因此,第二步反应是整体反应的限速步骤。破解硫离子对SRAO微生物的活性抑制,是SRAO技术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 硫自养反硝化 微生物菌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解石在硫酸溶液中表观密度变化规律及其对分选的影响
12
作者 赵睿祺 邓荣东 +4 位作者 陈佳林 毛志东 魏祥杰 方辰烨 李怀熠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59,65,共7页
研究了酸反应过程中硫酸质量分数、方解石粒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添加量和动态流体流速对方解石颗粒表观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质量分数1%时,方解石能稳定在低表观密度状态,且方解石粒径越小,表观密度越低;质量浓度300 mg/L的SD... 研究了酸反应过程中硫酸质量分数、方解石粒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添加量和动态流体流速对方解石颗粒表观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质量分数1%时,方解石能稳定在低表观密度状态,且方解石粒径越小,表观密度越低;质量浓度300 mg/L的SDS能够增强方解石表面疏水性,有效增加CO_(2)气泡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密度和停留时间,延长方解石颗粒的低表观密度时间;动态流体会加速气泡从方解石表面脱附,不利于酸反应过程中降低方解石表观密度,而SDS处理能显著减小这种不利影响。沉降试验结果表明,酸反应能延长方解石颗粒的沉降时间,创造有利分选条件,能通过重选实现方解石与非碳酸盐矿物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表观密度 CO_(2)气泡 十二烷基硫酸钠 动态流体 萤石 流态化分选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过氧酸改性钙基添加剂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韩颖慧 赵毅 +1 位作者 曹春梅 姜根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31-36,共6页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尤其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普通吸收剂只具有单一脱除功能,不仅工艺繁琐,而且效率不高。文中采用高分子过氧酸对普通钙基吸收剂进行改性,使其在脱硫同时具有脱硝性能。与低分子双...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尤其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普通吸收剂只具有单一脱除功能,不仅工艺繁琐,而且效率不高。文中采用高分子过氧酸对普通钙基吸收剂进行改性,使其在脱硫同时具有脱硝性能。与低分子双氧水相比,高分子过氧酸添加剂化学稳定性高,而且减少了爆炸等安全隐患。利用高分子过氧酸改性的钙基吸收剂进行烟气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探讨了添加剂含量、反应温度、烟气湿度以及SO2和NOx浓度等各种因素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拓展了烟气净化技术的研究领域,丰富了脱硫脱硝工艺研究内容,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过氧酸 添加剂 脱硫 脱硝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旋转填充床以双碱法脱除烟气中的SO_2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永刚 李振虎 +2 位作者 张文胜 曾东 郭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93-896,共4页
在旋转填充床中,以NaOH溶液为吸收液,进行SO2气体吸收的实验。考察了吸收液和气体流量的比(简称液气比)、旋转填充床转速、吸收液浓度和入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对SO2脱除率(θ)和气相传质系数(KG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θ和KGa随液气比... 在旋转填充床中,以NaOH溶液为吸收液,进行SO2气体吸收的实验。考察了吸收液和气体流量的比(简称液气比)、旋转填充床转速、吸收液浓度和入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对SO2脱除率(θ)和气相传质系数(KG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θ和KGa随液气比和吸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旋转填充床转速的提高,先降低后增加;随入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采用旋转填充床用NaOH溶液吸收SO2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收液浓度100mmol/L,液气比3.00~4.00L/m3,旋转填充床转速1200~1600r/min,入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小于5g/m3。在此条件下,出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低于50mg/m3,θ稳定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二氧化硫 旋转填充床 双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掺烧生活垃圾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长青 金保升 +3 位作者 仲兆平 兰计香 周山明 李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5-99,共5页
在 0 .2 3m× 0 .2 3m燃煤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掺烧城市生活垃圾的实验 ,研究了掺烧垃圾过程中气体污染物的排放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随垃圾加入量的增加 ,飞灰中含碳量减少 ,燃烧效率增加 ,HCl排放浓度增加 ,NO ,SO2 排放量减少 ,N... 在 0 .2 3m× 0 .2 3m燃煤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掺烧城市生活垃圾的实验 ,研究了掺烧垃圾过程中气体污染物的排放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随垃圾加入量的增加 ,飞灰中含碳量减少 ,燃烧效率增加 ,HCl排放浓度增加 ,NO ,SO2 排放量减少 ,N2 O排放浓度先降低后增加 ,灰渣中二恶英含量随垃圾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掺烧 生活垃圾 实验研究 气体污染物 排放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流旋转填料床中磷酸钠法脱除烟气中SO_2 被引量:9
16
作者 袁志国 刘有智 +3 位作者 宋卫 康小锋 王涛 彭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7-1331,共5页
以磷酸钠溶液为吸收剂,采用并流旋转填料床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液气比L/G、超重力因子β、入口SO2质量浓度Cin、磷酸浓度CL和初始pH值等工艺参数对脱硫率η和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Ga的影响规律,并采用Matlab软件分... 以磷酸钠溶液为吸收剂,采用并流旋转填料床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液气比L/G、超重力因子β、入口SO2质量浓度Cin、磷酸浓度CL和初始pH值等工艺参数对脱硫率η和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Ga的影响规律,并采用Matlab软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η和KGa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η和KGa随L/G、CL、β和pH值的增加而升高,其中L/G和CL影响最为显著,而Cin影响最小。在L/G为(2.3~3)L/m3,β为80~110, CL为1.5mol/L 左右,pH=5.5~6,Cin=(0.8~12)g/m3的条件下,脱硫率达99%以上,SO2出口质量浓度低于100mg/m3。表明该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液气比小、节能降耗、设备体积小、适用范围宽等特点,可实现达标治理,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磷酸 旋转填料床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种混养预氧化难浸金矿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政 杨绍斌 +1 位作者 陶敏慧 白郁山 《贵金属》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25,共4页
试验采用了氧化亚铁硫杆菌(简称T.f菌)、氧化硫硫杆菌(简称T.t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简称L.f菌)3种菌种,进行两菌种(即:T.t菌与L.f菌)和三菌种(即:T.f、T.t、L.f菌)组合,以不同比例配制的浸矿试验,并以单菌种... 试验采用了氧化亚铁硫杆菌(简称T.f菌)、氧化硫硫杆菌(简称T.t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简称L.f菌)3种菌种,进行两菌种(即:T.t菌与L.f菌)和三菌种(即:T.f、T.t、L.f菌)组合,以不同比例配制的浸矿试验,并以单菌种(T.f和L.f菌)作对照,研究多菌种混合培养对浸矿效果的影响。通过摇瓶浸矿,氰化浸金之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金浸出率,结果表明:未经过生物预氧化的矿粉直接进行氰化提金,金的浸出率仅为50%,经过生物氧化预处理之后,金浸出率得到明显提高,均达到80%以上;并发现T.f、T.t、L.f三菌种混合菌浸矿效果比单菌种浸矿和两菌种浸矿效果都好,金的浸出率提高了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生物浸出 菌种混养 难浸金矿 硫层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高硫石油焦出路的措施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建锟 杨涛 +1 位作者 郭蓉 方向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17-2427,共11页
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和加工进口高硫原油的激增,高硫石油焦总量将越来越大,加之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解决高硫石油焦的出路问题已提上日程。本文从源头控制前处理、过程控制、终端后处理、拓展应用途径等方面涵盖整个石油焦全过程链... 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和加工进口高硫原油的激增,高硫石油焦总量将越来越大,加之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解决高硫石油焦的出路问题已提上日程。本文从源头控制前处理、过程控制、终端后处理、拓展应用途径等方面涵盖整个石油焦全过程链条的角度综合考虑,简述了目前石油焦的形势,详细介绍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通过对现有手段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高硫石油焦出路的建议。针对高硫石油焦的出路问题,需设置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统筹安排。近期规划需要改善和优化生产、销售环节,焦化装置掺炼低硫原料、增产高附加值产品等;远期规划要通过增设沸腾床渣油加氢、灵活焦化、石油焦煅烧和气化等新技术、新装置,全面解决高硫石油焦的出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石油焦 脱硫 焦化 沸腾床 措施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的工业试验及模型预测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勤辉 骆仲泱 +1 位作者 李绚天 方梦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9,共5页
通过在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所进行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加石灰石脱硫的动态特性。依据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特点,对原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模型进行了部分改进,成为已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总体数学模型的一个子模型。运用该模型对... 通过在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所进行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加石灰石脱硫的动态特性。依据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特点,对原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模型进行了部分改进,成为已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总体数学模型的一个子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SO2的生成和脱除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工业试验结果吻合。模拟结果还揭示了加石灰石脱硫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脱硫 煤炭燃烧 工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硫酸从粉煤灰中直接浸出氧化铝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朝轶 吕莹璐 +1 位作者 李军旗 宋强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研究了用硫酸直接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中浸出氧化铝,考察了温度、浸出时间与硫酸浓度等因素对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和时间对Al2O3浸出率影响较大,硫酸浓度影响较小;在浸出温度180℃、浸出时间5h、液固体积质量比5∶1、... 研究了用硫酸直接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中浸出氧化铝,考察了温度、浸出时间与硫酸浓度等因素对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和时间对Al2O3浸出率影响较大,硫酸浓度影响较小;在浸出温度180℃、浸出时间5h、液固体积质量比5∶1、硫酸初始浓度3.7mol/L条件下,Al2O3浸出率达94.16%,Fe2O3浸出率为95.1%,其他杂质浸出率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粉煤灰 硫酸 浸出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