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SPSⅢ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翠芳 黄诚梅 +4 位作者 潘有强 魏源文 邓智年 秦新民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3-726,共4页
【目的】了解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在甘蔗中表达特性及其对甘蔗糖分积累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甘蔗品种桂糖28号(GT28)、拔地拉、新台糖20号(ROC20)、新台糖22号(ROC22)为供试材料,选取0叶、+1叶、幼嫩叶鞘、幼茎,通过半定量RT-PCR... 【目的】了解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在甘蔗中表达特性及其对甘蔗糖分积累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甘蔗品种桂糖28号(GT28)、拔地拉、新台糖20号(ROC20)、新台糖22号(ROC22)为供试材料,选取0叶、+1叶、幼嫩叶鞘、幼茎,通过半定量RT-PCR法对甘蔗SPSIII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SPSIII在4个甘蔗基因型中的0叶、+1叶、幼嫩叶鞘和幼茎中均有表达,在GT284个不同部位的表达量较低,在拔地拉4个不同部位表达较均匀,在ROC204个部位中以嫩叶鞘的表达较高,在ROC22中以幼茎的表达较高。【结论】SPSIII在4个甘蔗基因型中的0叶和+1叶、幼嫩叶鞘和幼茎中均有表达,但SPSIII表达因甘蔗基因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 基因表达 半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DⅢ家族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ofSPSDⅢ克隆及其hpRNA载体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淼 李双喜 +5 位作者 桂意云 秦翠鲜 陈忠良 廖青 李杨瑞 黄东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2-539,共8页
【目的】克隆甘蔗DⅢ家族SofSPSDⅢ基因并构建其hpRNA表达载体,为研究该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克隆获得甘蔗SofSPSDⅢ基因部分序列,利用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cDNA。扩增SofSPSDⅢ目的基因约500 bp序列,利用中间载体pHA... 【目的】克隆甘蔗DⅢ家族SofSPSDⅢ基因并构建其hpRNA表达载体,为研究该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克隆获得甘蔗SofSPSDⅢ基因部分序列,利用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cDNA。扩增SofSPSDⅢ目的基因约500 bp序列,利用中间载体pHANNIBAL构建该片段的hpRNA结构,然后用Not Ⅰ将整个hpRNA结构切下,克隆到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ART27上,构建该基因的hpRNA表达载体。【结果】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SofSPSDⅢ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3252 bp,5′端UTR长度59 bp,3′端UTR长度292 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2895 bp,带有真核生物典型的poly(A)尾巴(GenBank登录号:HQ117935)。该基因编码蛋白含有96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108.03kDa,等电点pI=6.66;SofSPSDⅢ与SoSPS2、SbSPS和TaSPS9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0%、98.9%和90.0%。构建获得SofSPSDⅢ基因的hpRNA载体pART-DⅢ-Ri。【结论】成功克隆甘蔗DⅢ家族SofSPSDⅢ基因并构建基hpRNA载体,可为下一步沉默该基因、进而解析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 SofSPSD 克隆 发夹RNA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粉方式对吉优蜜29号甜瓜果实品质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张惠明 张汉英 +2 位作者 李洪立 王绍春 杨福孙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6-1184,共9页
甜瓜为海南省重要经济作物,授粉以激素授粉为主,易造成果实畸形并伴有不同程度风味和品质的下降,影响商品率和种植效益。为此,本研究以吉优蜜29号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人工花粉组合授粉方式,以激素授粉为对照,测定植株与果实的生长... 甜瓜为海南省重要经济作物,授粉以激素授粉为主,易造成果实畸形并伴有不同程度风味和品质的下降,影响商品率和种植效益。为此,本研究以吉优蜜29号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人工花粉组合授粉方式,以激素授粉为对照,测定植株与果实的生长状况、果实内在品质及蔗糖积累关键酶活性,分析授粉对植株与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授粉方式处理对甜瓜植株的株高、茎粗、生物量、果实质量、硬度产生很大影响,T_(1)处理的甜瓜植株茎粗、生物量、果实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K处理的甜瓜植株株高、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不同授粉方式处理对甜瓜果实内在品质各指标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以T_(1)处理效果最佳,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3)T4处理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对较高;T_(1)处理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平,T_(1)、T_(2)处理的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在授粉后40d达到最高,分别为93.69、88.54 U/g。因此,人工花粉授粉后甜瓜植株的生长状况与果实品质以T_(1)(花粉活力强×柱头可授性高)处理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粉 甜瓜 品质 蔗糖合成酶(SS)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SPSⅢ5′侧翼序列缺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烟草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池朝华 陈玲 +3 位作者 周平 高玉娜 叶冰莹 陈由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6-701,共6页
蔗糖磷酸合成酶是糖代谢调节的关键酶之一,根据本实验室克隆到的SPSⅢ5′侧翼序列,构建了3个侧翼序列缺失表达载体,转化云烟85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可用于核心启动子确定的研究。转基因植株叶片冰冻切片结果表明3段缺失侧翼序列均有启动... 蔗糖磷酸合成酶是糖代谢调节的关键酶之一,根据本实验室克隆到的SPSⅢ5′侧翼序列,构建了3个侧翼序列缺失表达载体,转化云烟85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可用于核心启动子确定的研究。转基因植株叶片冰冻切片结果表明3段缺失侧翼序列均有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磷酸合成酶 核心启动子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代谢相关酶在卡因菠萝果实糖积累中的作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秀梅 杜丽清 +3 位作者 谢江辉 陈佳瑛 弓德强 李伟才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7-710,共4页
以菠萝品种卡因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卡因... 以菠萝品种卡因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卡因果实的发育呈单“S型”曲线,在幼果期到果实迅速生长期,果糖和葡萄糖积累较多,蔗糖积累缓慢,此期蔗糖积累较少与高活性蔗糖转化酶有关;进入成熟期,果实中蔗糖迅速积累,而己糖略有上升,果实蔗糖的显著增加主要与SS和SPS活性有关。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前期活性很强,后期降低;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前期弱后期强。经过相关性分析:果实中蔗糖含量与SS和SPS活性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7273**和r=0.91004**),而与NI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76419**),与AI的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605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果实 糖积累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胁迫对龙眼果实脱落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子琴 李茂 +3 位作者 章笑赟 余意 王惠聪 黄旭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8-432,共5页
以储良龙眼为试材,在果实发育的中期和后期分别对结果母枝进行环割+去叶处理,中断果穗碳素营养的供应,研究饥饿胁迫下果实脱落、果实中糖含量及相关酶类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结果母枝环割+去叶处理所产生的饥饿胁迫在处理后2 d内引发... 以储良龙眼为试材,在果实发育的中期和后期分别对结果母枝进行环割+去叶处理,中断果穗碳素营养的供应,研究饥饿胁迫下果实脱落、果实中糖含量及相关酶类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结果母枝环割+去叶处理所产生的饥饿胁迫在处理后2 d内引发果实大量脱落,果实中可溶性糖明显下降,但并未耗尽,因此果实糖含量可能存在一个阈值,低于该阈值,便触发果实的脱落;饥饿胁迫同时还引起了果实糖分组成的变化,蔗糖和葡萄糖相对降幅高于果糖;饥饿胁迫下,蔗糖分解方向的酶活性一度增强,但随着蔗糖含量的降低,蔗糖分解代谢酶活性转而减弱;而饥饿胁迫对SPS催化的蔗糖合成代谢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落果 糖代谢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翠冠梨果实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陈露露 王涛 +4 位作者 黄雪燕 卢彩玉 刘冬峰 郑小艳 滕元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0-405,共6页
以大棚翠冠梨为试材(露地栽培作对照),研究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以及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生长发育,大棚和露地翠冠梨中山梨糖醇、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持续... 以大棚翠冠梨为试材(露地栽培作对照),研究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以及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生长发育,大棚和露地翠冠梨中山梨糖醇、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持续积累。与露地栽培相比,大棚栽培降低了总糖特别是蔗糖的含量。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在果实发育前期活性很强,随着果实发育而迅速下降。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c)活性随果实发育而下降,而合成方向(SSs)活性则随果实发育而逐步增强。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随果实发育持续上升,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急剧升高,与蔗糖迅速积累的时期相一致。大棚栽培显著降低了果实SPS活性,是果实蔗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冠梨 大棚栽培 糖积累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成熟阶段蔗糖代谢及其相关酶类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魏长宾 武红霞 +2 位作者 马蔚红 王松标 孙光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972-974,共3页
以爱文芒果(Irwin)为试材,研究了爱文芒成熟阶段的蔗糖代谢。结果表明:爱文芒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最多的是蔗糖(81.79 mg.g-1)、果糖次之(30.15 mg.g-1),葡萄糖最少(9.95 mg.g-1)。爱文芒的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 以爱文芒果(Irwin)为试材,研究了爱文芒成熟阶段的蔗糖代谢。结果表明:爱文芒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最多的是蔗糖(81.79 mg.g-1)、果糖次之(30.15 mg.g-1),葡萄糖最少(9.95 mg.g-1)。爱文芒的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在采收前活性差别不大,在后熟阶段,AI、SS、SPS活性显著增加,并且SPS活性达到最高值,NI略有增加。葡萄糖含量采后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果糖含量采前缓慢增加,采后迅速增加,蔗糖含量在采前略有增加,采后呈快速积累趋势,并且含量达到最高值。爱文芒果的糖代谢关键时期是采后阶段,并且以积累蔗糖为主,SPS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糖积累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 被引量:54
9
作者 乔永旭 刘栓桃 +2 位作者 赵智中 邢国明 何启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7-450,共4页
以伊丽莎白和乌引1号2个厚皮甜瓜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的糖、淀粉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变化等,并对甜瓜果实糖积累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系... 以伊丽莎白和乌引1号2个厚皮甜瓜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的糖、淀粉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变化等,并对甜瓜果实糖积累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2个品种果实中糖积累动态十分相似,即成熟期之前,糖积累缓慢,特别是蔗糖几乎很少积累;进入成熟期,果实中蔗糖迅速积累,而单糖略有下降。(2)AI、NI的活性变化对2种甜瓜果实中糖的积累和构成具有重要影响,SS对2种甜瓜果实中糖积累的作用较小,SPS活性升高与成熟期伊丽莎白果实中蔗糖的积累相一致。(3)果实中糖的积累与淀粉含量变化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果实 糖积累 转化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果梨’及其芽变‘南红梨’果实中糖分积累与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袁晖 韦云 +2 位作者 李馨玥 李俊才 王爱德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4-540,共7页
【目的】对‘南果梨’及其芽变‘南红梨’果实发育期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探索‘南果梨’及‘南红梨’糖积累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南果梨’及‘南红梨’果实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2者可溶性... 【目的】对‘南果梨’及其芽变‘南红梨’果实发育期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探索‘南果梨’及‘南红梨’糖积累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南果梨’及‘南红梨’果实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2者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qRT-PCR对蔗糖代谢关键基因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及蔗糖合成酶(SS)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南果梨’与‘南红梨’中的果糖含量均在果实发育后期(8月21日)达到最大值,而‘南果梨’与‘南红梨’果实中葡萄糖与山梨醇含量差异不明显。果实发育初期,2者蔗糖含量差异不明显,采收期(9月14日)‘南红梨’果实中蔗糖含量约为‘南果梨’果实的2倍。PuNI与PuSS3在‘南果梨’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南红梨’,而PuSPS1、PuSS1和PuSS2在‘南红梨’中的表达量则高于‘南果梨’。【结论】‘南果梨’及‘南红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会导致不同糖分的积累量出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果梨’ '南红梨’ 蔗糖 中性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肉枇杷与红肉枇杷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组成差异及其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陈秋燕 周京一 +5 位作者 张波 傅秀敏 宋肖琴 李鲜 徐昌杰 陈昆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621,共6页
比较了甜种、荸荠种和冰糖种白肉枇杷以及宝珠、大叶杨墩和大玫瑰红袍红肉枇杷成熟果实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组成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白肉枇杷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红肉枇杷,且以蔗糖为主(占60%~70%),其次是果糖(... 比较了甜种、荸荠种和冰糖种白肉枇杷以及宝珠、大叶杨墩和大玫瑰红袍红肉枇杷成熟果实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组成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白肉枇杷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红肉枇杷,且以蔗糖为主(占60%~70%),其次是果糖(20%~30%)和葡萄糖(9%~11%),而红肉枇杷中3种可溶性糖的含量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肉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显著高于红肉枇杷,而葡萄糖则相反,但果糖占总糖的比例在2类枇杷中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实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US-synthetic)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US-cleavage)活性均低于红肉枇杷,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则比较接近。2类枇杷果肉蔗糖代谢酶的净活性均为负值,但红肉枇杷酶的净活性较低。研究认为,蔗糖代谢酶活性与2类枇杷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和组成差异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枇杷 红肉枇杷 可溶性糖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黄冠梨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君 李磊 +3 位作者 谢冰 左琦 吕雅楠 寇晓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90-393,共4页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采后梨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果实采后即贮于温度0℃、相对湿度85%~95%的冷库中,分别测定贮藏过程(0~240d)中果实中葡萄糖、蔗糖、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的含量以及酸性转化酶(AI)、中...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采后梨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果实采后即贮于温度0℃、相对湿度85%~95%的冷库中,分别测定贮藏过程(0~240d)中果实中葡萄糖、蔗糖、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的含量以及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结果表明:在采后贮藏期间,黄冠梨果实中葡萄糖含量与AI、NI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AI活性出现明显高峰,而蔗糖含量与SS、SPS活性均逐渐降低。TA和TSS含量是果实风味的重要指标,随着贮藏期的延长,TA含量逐渐下降,而TSS含量呈升-降-升的趋势。果实中蔗糖代谢参与酶的净合成活性与果实中蔗糖的积累密切相关,在采后贮藏期间其活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冠梨 糖代谢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加工品种的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被引量:21
13
作者 宋烨 刘金豹 +1 位作者 王孝娣 翟衡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以苹果加工品种瑞林、瑞丹、瑞星为试材研究了发育过程中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糖积累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瑞林以积累果糖为主,成熟果实的果糖含量占总糖的53.58%,葡萄糖占24.85%;瑞丹以积累果糖为主、其次是蔗糖,2者分别... 以苹果加工品种瑞林、瑞丹、瑞星为试材研究了发育过程中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糖积累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瑞林以积累果糖为主,成熟果实的果糖含量占总糖的53.58%,葡萄糖占24.85%;瑞丹以积累果糖为主、其次是蔗糖,2者分别占总糖的45.52%和35.39%;瑞星是蔗糖/果糖积累并重型品种,蔗糖含量占47.94%,果糖占总糖的46.65%。瑞星蔗糖积累早于其他品种并呈持续上升趋势,而瑞林果糖积累开始早,蔗糖积累缓慢。各品种蔗糖含量与酸性转化酶活性呈负相关,瑞星的酸性转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其他品种,而瑞林则表现出较高的酸性转化酶活性。发育后期各品种蔗糖含量升高与酶的净合成活性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加工品种 糖积累 酸性转化酶 蔗糖合酶 蔗糖磷酸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农1号’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糖分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武红霞 邢姗姗 +4 位作者 王松标 姚全胜 詹儒林 马蔚红 马小卫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11-1815,共5页
以‘台农1号’芒果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淀粉酶、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组分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 以‘台农1号’芒果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淀粉酶、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组分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台农1号芒果果实属于单S型生长曲线,发育前期主要积累淀粉、葡萄糖和果糖,果实成熟软化时,淀粉酶活性降至最低,淀粉水解,蔗糖快速积累.(2)酸性转化酶活性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维持最高,完熟时略有降低;蔗糖磷酸合成酶在果实发育前期略有降低,完熟时升至最高;蔗糖合成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在整个发育期一直很低且较稳定.(3)淀粉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SPS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葡萄糖含量均与SPS、SS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果糖含量与S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表明,芒果成熟时淀粉分解、酸性转化酶活性的降低,且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增加是引起果实蔗糖积累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糖积累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高粱茎秆不同节间糖分累积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洋 赵香娜 +4 位作者 岳美琪 顿宝庆 张保明 路明 李桂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167,共6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甜高粱茎秆糖分代谢的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考利、拉马达和MN-2747等3个甜高粱品种成熟期6个节间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以及中性转化酶(NI)、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 为了进一步了解甜高粱茎秆糖分代谢的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考利、拉马达和MN-2747等3个甜高粱品种成熟期6个节间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以及中性转化酶(NI)、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的酶活性,并对其变化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分别为2.32~4.34mg/g、2.30~4.14mg/g和35.92~95.92mg/g。随着节间的变化,3个品种果糖和葡萄糖均呈现"U"型变化趋势,而蔗糖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只是略有增高的趋势。3个品种成熟期茎秆中NI、SAI、SPS和SS酶活性普遍较低,随着节间的提高均呈现降低的趋势。节间蔗糖含量与SAI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71,P<0.01),与NI、SPS和SS酶活性无明显相关性。SAI可能为甜高粱茎秆糖分代谢的关键调控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蔗糖累积 转化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蔗糖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倪照君 沈丹婷 +3 位作者 顾林平 章镇 黄蕾芳 高志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7-493,共7页
以青种、霸红和鸡蛋白3个枇杷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果实发育时期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即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 以青种、霸红和鸡蛋白3个枇杷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果实发育时期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即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5月3日)之前,3种枇杷果实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缓慢,之后则迅速积累,存在着明显的转折点;果实成熟(5月23日)之后糖分积累速度趋于平稳.3种枇杷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与3种糖积累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一致.NI和AI活性在果实膨大期之前都较低且没有明显的变化,之后均快速上升;SS和SPS的活性在果实膨大期之前都很低且几乎无变化,随后鸡蛋白的活性迅速上升至果实成熟之后便缓慢上升,而青种和霸红随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均低于鸡蛋白.可见,枇杷果实膨大期是糖分积累代谢活跃期,其糖积累受蔗糖代谢相关酶综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糖积累 果实发育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工艺成熟期SS和SPS酶活性与糖分积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牛俊奇 黄静丽 +2 位作者 赵文慧 杨丽涛 李杨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110,共6页
以工艺成熟期甘蔗品种GT28(早熟)和ROC22(早中熟)+1叶和不同节间为材料,分析SPS、SS合成和SS分解方向酶活性与节间糖分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叶中SPS、SS合成和分解方向的酶活性比蔗茎中高,说明+1叶代谢活跃,是蔗茎糖分不断积累的... 以工艺成熟期甘蔗品种GT28(早熟)和ROC22(早中熟)+1叶和不同节间为材料,分析SPS、SS合成和SS分解方向酶活性与节间糖分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叶中SPS、SS合成和分解方向的酶活性比蔗茎中高,说明+1叶代谢活跃,是蔗茎糖分不断积累的物质基础。节间SPS酶活性与节间锤度、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都正相关,GT28节间SPS酶活性比ROC22中高。节间SS合成方向酶活性与锤度和蔗糖含量都负相关,GT28中SS合成方向酶活性比ROC22中低。而SS分解方向酶活性与ROC22节间锤度、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都呈负相关,与GT28中呈正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成熟期节间SPS和SS合成方向酶活性提高有利于蔗糖的积累,而随着节间成熟,蔗糖含量可能是促使SS酶活性由合成方向向分解方向转化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含量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土壤干旱对贪青小麦茎贮藏碳水化合物向籽粒运转的调节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维 蔡一霞 +2 位作者 张建华 杨建昌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6,共8页
以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5 8和扬麦11为材料,设置出穗后高氮(HN)和正常氮(NN)两个施肥水平,以正常浇水为对照(WW) ,研究适度土壤干旱(WS)对小麦茎贮藏性碳水化合物运转及有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改变了小麦茎中碳水化合物的组... 以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5 8和扬麦11为材料,设置出穗后高氮(HN)和正常氮(NN)两个施肥水平,以正常浇水为对照(WW) ,研究适度土壤干旱(WS)对小麦茎贮藏性碳水化合物运转及有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改变了小麦茎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流向,通过诱导小麦茎节间果聚糖外水解酶(FEH)活性的上升,促进了贮藏果聚糖的降解。适度土壤干旱抑制蔗糖代谢过程中由蔗糖合成酶(SuSy)催化的可逆途径,但加强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INV)催化的单向碳流途径,SPS在茎内蔗糖的合成中起主导作用,促进了开花期喂入的贮藏14 C向蔗糖的分配,在茎贮藏同化物快速运转期(10~30DAA) ,土壤干旱处理使小麦茎中蔗糖含量较正常浇水处理分别提高了15 .9%~19. 0 %(NN)和34. 7%~4 0 . 5 % (HN) ,贮藏14 C向籽粒分配的比例显著提高,茎鞘贮藏性糖对籽粒产量贡献分别是对照(正常浇水处理)的2 . 0~2 . 1倍(NN)和4 . 8~5 . 3倍(HN)。与正常浇水处理相比,土壤干旱使正常施氮处理的籽粒产量降低,而使高氮处理的产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干旱 果聚糖外水解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碳水化合物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B家族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ofSPSB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东亮 秦翠鲜 +5 位作者 陈忠良 桂意云 李双喜 汪淼 廖青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551,共7页
【目的】克隆甘蔗B家族SofSPSB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甘蔗SPS酶学特性及SPS活性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进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同源克隆获得甘蔗SofSPSB基因部分序列,再结合RACE技术获得全长cDNA序列。扩增SofSPSB基因OR... 【目的】克隆甘蔗B家族SofSPSB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甘蔗SPS酶学特性及SPS活性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进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同源克隆获得甘蔗SofSPSB基因部分序列,再结合RACE技术获得全长cDNA序列。扩增SofSPSB基因ORF并连到原核表达载体pETBlue-2上,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结果】通过比对B家族中进化关系很近的玉米(Zea mays)ZmSPS1和水稻(Oryza sativa)OsSPS1基因序列,并在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扩增获得甘蔗B家族SPS基因(SofSPSB)2330bp序列。结合5'-RACE和3'-RACE技术获得3481 bp SofSPSB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包含一个3225bp的开放阅读框(ORF);起始密码子(ATG)位于转录起始位点后56bp处,终止密码子(TGA)后有一段201bp的非编码序列,并带有真核生物典型的polyA尾巴;编码1074个氨基酸,SofSPSB与Zm-SPS1、OsSPS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7%和81.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0%和83.9%;其理论分子量Mw=118.96kDa,等电点pI=6.30。经原核表达后纯化获得带6×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结论】克隆获得甘蔗B家族Sof-SPSB基因全长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SofSPSB基因原核表达载体,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 SofSPSB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荷尔脐橙果肉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3
20
作者 王利芬 夏仁学 周开兵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在纽荷尔脐橙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测定了果肉中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可溶性糖积累以蔗糖积累为主,3种可溶性糖含量积累同步上升,果实膨大期结束时是可溶性糖积累的关键时期;在成熟期,... 在纽荷尔脐橙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测定了果肉中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可溶性糖积累以蔗糖积累为主,3种可溶性糖含量积累同步上升,果实膨大期结束时是可溶性糖积累的关键时期;在成熟期,3种可溶性糖含量维持膨大期时的最高含量。9月前,果肉蔗糖转化酶(Ivr)活性明显下降,9月后,活性差异不显著;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8月最高,然后下降,成熟期又明显上升;蔗糖合成酶(SS)在果实膨大初期和成熟期分解活性高于合成活性,在果实膨大中、后期反之;蔗糖代谢酶类总活性和净活性变化与果实生长发育进程和果肉蔗糖含量的变化特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荷尔脐橙 糖积累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