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Alignment in K-User MIMO Interference Channels with Partial Unidirectional Strong Interference 被引量:4
1
作者 Long Suo Hongyan Li +1 位作者 Shun Zhang Jiandong L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118-130,共13页
Recently cellular networks have been densely and heterogeneously deployed indoors and outdoors to expand the network capacity,and thus the in-building propagation loss and the transmit power diversity of access points... Recently cellular networks have been densely and heterogeneously deployed indoors and outdoors to expand the network capacity,and thus the in-building propagation loss and the transmit power diversity of access points will exacerbate link heterogeneity and result in partial unidirectional strong interference.To make full use of the strong interference feature,we propose the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alignment(SICA)scheme in the K-user interference channel with partial unidirectional strong interference.SICA is designed to transmit two kinds of data streams simultaneously,the alignment streams and superposition streams.The alignment streams will follow the interference alignment criterion to maintain the optimal degrees of freedom(DoF)performance;the superposition streams are handled via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t all the strongly interfered receiver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achievable rate.The joint transceiver designs for SICA is modeled as a weighted sum rate(WSR)maximization problem,and then can be alternately solved for a local optimum according to the optimality equivalence between WSR and its corresponding weighted mean square error(WMMSE)problem.Simulation results have confirmed the sum rate improvement and DoF optimality of the proposed SICA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erence alignment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ltra dense net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oup-Bas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ulti-Antenna NOMA System with Error Propag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g Hu Hong Wang +1 位作者 Changxiang Li Rongfang So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3年第8期276-287,共12页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is viewed as a key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spectrum efficiency and solve the issue of massive connectivity.However,for power domain NOMA,the required overall transmit power should ...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is viewed as a key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spectrum efficiency and solve the issue of massive connectivity.However,for power domain NOMA,the required overall transmit power should be increased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user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 reaches a predefined threshold.In addition,since the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is adopted,the error propagation would become more serious as the order of SIC increases.Aiming at minimizing the total transmit power and satisfying each user’s service requirement,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framework with group-based SIC for the deep integration between power domain NOMA and multi-antenna technology.Based on the proposed framework,a joint optimization of power control and equalizer design is investigated to minimize transmit power consumption for uplink multi-antenna NOMA system with error propagations.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qualizer and the transmit power coefficients,the original problem is transformed to a transmit power optimization problem,which is further addressed by a parallel iteration algorithm.It is shown by simulations that,in terms of the total power consumption,the proposed scheme outperforms the conventional OMA and the existing cluster-based NOMA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ntenna NOMA group-bas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error propagation power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 Complexity Multiuser Detection with Recursively Successive Zero-Forcing and SIC Based on Nullspace for Multiuser MIMO-OFDM System 被引量:3
3
作者 Zhang Chengwen Wang Bin +1 位作者 Li Danli Tan Xuezh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9期53-63,共11页
To improve the spectrum efficienc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multiuser detection with the MU-MIMO technology for multiuser MIMO-OFDM system uplink with the same subcarrier shared by multiple users. A low complexity mu... To improve the spectrum efficienc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multiuser detection with the MU-MIMO technology for multiuser MIMO-OFDM system uplink with the same subcarrier shared by multiple users. A low complexity multiuser detection algorithm with recursively successive zero-forcing an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RSZF-SIC) based on nullspace is proposed. The RSZF process based on the block diagonalization(BD) technique eliminates the co-channel interference(CCI) by a recursive method based on the nullspace orthogonal theorem. The SIC process detects the user signals respectively with the reasonable user detection sequenc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SZF proces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effectively reduced by reducing the total number of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 operations and the dimension of the SVD matrix in the recursive procedu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improved in terms of bit error rate and sum capacity of the system, especially in the highSNR reg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OFDM MU-MIMO multiuser detection co-chann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lock diagonalization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IC-CDM的低复杂度混合波束赋形方案
4
作者 周围 贺凡 +2 位作者 廖先平 黎婧怡 杨秋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5,共7页
为了平衡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和硬件开销,降低系统功耗,以频谱效率为优化目标,在部分连接结构下提出了一种收发端联合设计的低复杂度混合波束赋形方案。首先,基于连续干扰消除将原始优化问题转化为多个子阵的速率优化问... 为了平衡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性能和硬件开销,降低系统功耗,以频谱效率为优化目标,在部分连接结构下提出了一种收发端联合设计的低复杂度混合波束赋形方案。首先,基于连续干扰消除将原始优化问题转化为多个子阵的速率优化问题;然后,利用坐标下降法完成模拟波束赋形矩阵设计;最后,引入等效信道矩阵大幅降低矩阵维度,再对其进行奇异值分解获得数字波束赋形矩阵。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系统功耗降低的同时保持了较优的性能,且性能逼近部分连接结构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大规模MIMO 混合波束赋形 坐标下降法(CDM) 连续干扰消除(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hannel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echniques for Full Duplex Cellular System 被引量:3
5
作者 XIN Yongchao MA Meng +1 位作者 ZHAO Zijun JIAO Bingl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S1期18-27,共10页
Co-frequency and co-time full duplex(CCFD) i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spectral efficiency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However,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CCFD in a cellular network, sev... Co-frequency and co-time full duplex(CCFD) i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spectral efficiency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However,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CCFD in a cellular network, severe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s an essential problem. Specifically, there are two significant interferences, i.e., inter-terminal interference(ITI) and inter-cell interference(ICI), which lead to an obvious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this paper, two techniques are proposed for suppressing the ITI and ICI in a CCFD cellular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first technique is obtained by modeling the three-node CCFD system as the Z-channel. After deriving the sum-capacity of the Z-channel, a sum-capacity-achieving scheme based on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 is proposed. The second technique is designed by combining the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scheme with CCFD. The performance gains of the proposed two techniques in terms of 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 and sumcapacity are analyz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and higher system capacity, especially for cell edge u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requency and co-time full duplex(CCFD)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FFR)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 Z-chan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组的ML-SIC的MIMO联合检测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围 吴敏子 +1 位作者 李佳 王盈君遥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26-128,共3页
在MIMO检测算法中,串行干扰抵消算法(SIC)会引起误差传递。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分组检测,结合最优检测算法最大似然检测(ML)保证前面层检测出信号的准确性,减小误差传递。仿真结果表明,ML-SIC的联合检测算法能有效减少误差传递,增加系统整... 在MIMO检测算法中,串行干扰抵消算法(SIC)会引起误差传递。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分组检测,结合最优检测算法最大似然检测(ML)保证前面层检测出信号的准确性,减小误差传递。仿真结果表明,ML-SIC的联合检测算法能有效减少误差传递,增加系统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最大似然检测 串行干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编码的MIMO系统中空时SIC多用户检测
7
作者 单红梅 胡光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1,65,共4页
针对空时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对传统的串行干扰对消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空时两步法连续干扰对消多用户检测方法.通过使所有用户进行全干扰对消,从而检测期望用户的信号并抑制多址干扰.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和其他的多用户检测方法... 针对空时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对传统的串行干扰对消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空时两步法连续干扰对消多用户检测方法.通过使所有用户进行全干扰对消,从而检测期望用户的信号并抑制多址干扰.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和其他的多用户检测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全干扰对消 多用户检测 空时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系统中基于信号可靠性判定的OSIC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冯姣 胡冬顺 李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0-1027,共8页
排序串行干扰消除(Order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OSIC)是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信号检测技术。为了降低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首先提出了基于信号可靠性判决的排序串行干扰消除算法,根据所设计的信号可... 排序串行干扰消除(Order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OSIC)是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信号检测技术。为了降低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首先提出了基于信号可靠性判决的排序串行干扰消除算法,根据所设计的信号可靠性判决(Signal Reliability Decision,SRD)结构的判决结果选择不同的方法消除信号间的干扰。为了进一步提升SRD-OSIC算法的检测性能,提出了局部最优(Local Optimized,LO)的LO-SRD-OSIC算法。仿真结果表明,SRD-OSIC算法仅需要传统OSIC算法一半的复杂度就能获得相近的误码率性能。不仅如此,当LO-SRD-OSIC算法与SRD-OSIC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相同时,LO-SRD-OSIC算法可以获得额外3 dB的误码率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信号检测 排序串行干扰消除 可靠性判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组纠错码指导的多分辨率SIC算法
9
作者 罗王番 黄天戍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年第4期611-614,共4页
采用维纳均衡器和能量均匀分布扩频矩阵的SOFDM系统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的误比特率小于OFDM系统,但是维纳均衡器的使用引入了子信道间干扰,且SOFDM系统的各子信道信干比相等,现有的相继干扰消除(SIC)算法无法有效地消除该干扰.为解... 采用维纳均衡器和能量均匀分布扩频矩阵的SOFDM系统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的误比特率小于OFDM系统,但是维纳均衡器的使用引入了子信道间干扰,且SOFDM系统的各子信道信干比相等,现有的相继干扰消除(SIC)算法无法有效地消除该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分组纠错码指导的多分辨率SIC算法,描述了该算法的子信道间干扰消除原理和实现过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频正交频分复用 相继干扰消除 分组纠错码 维纳均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全双工协作PNOMA系统非正交率控制及功率分配优化算法
10
作者 申滨 张楠 董坤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2-1851,共10页
传统NOMA系统远近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在时频资源上信号完全重叠,以期获得最高的频率利用率,但其中UE之间的干扰也成为核心问题之一.部分NOMA(Partial NOMA,PNOMA)系统由于仅在部分频段实现NOMA共存,因此可以优化协调UE之... 传统NOMA系统远近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在时频资源上信号完全重叠,以期获得最高的频率利用率,但其中UE之间的干扰也成为核心问题之一.部分NOMA(Partial NOMA,PNOMA)系统由于仅在部分频段实现NOMA共存,因此可以优化协调UE之间的干扰.相较于传统NOMA系统,PNOMA系统能够极大地降低非理想连续干扰相消(imperfect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ipSIC)对于系统和速率的消极影响.基于全双工协作NOMA(Full Duplex Cooperative NOMA,FD-CNOMA)系统和PNOMA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全双工协作部分NOMA(FDCPNOMA)方案以优化UE之间干扰,提高系统可达速率.考虑由一个基站和若干个远近UE构成的FD-CPNOMA系统,针对实际中存在非理想连续干扰消除问题,本文给出了UE配对、非正交率控制及功率分配的优化算法,并推导了此模型下UE中断概率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UE配对方案性能优于其他三种配对方案,所提出的PNOMA系统最大可达速率均优于相应的传统NOMA系统,提出的FD-CPNOMA系统在低信噪比下的最大可达速率比半双工协作部分NOMA(HD-CPNOMA)系统和PNOMA系统分别高出95.42%、44.06%,并且在高信噪比下可以较好地实现UE间公平性和平均可达速率的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CPNOMA 非理想连续干扰消除 UE配对 功率分配 中断概率 平均可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多用户NOMA网络鲁棒资源分配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林 刘锡炎 +1 位作者 齐倩 陈前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59-3367,共9页
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不完美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的场景下,研究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多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 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不完美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的场景下,研究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多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网络的鲁棒资源分配问题.在考虑两类用户(信息用户和能量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和信息用户SIC约束下,建立了基站发射功率最小化的优化问题.该问题是一个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为了求解该问题,本文使用松弛变量、线性近似、S-程序、符号定性法转化该问题的非凸约束.然后将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最后使用交替优化方法迭代求解两个子问题,直到发送功率收敛.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实现了资源的鲁棒分配,同时有效地降低基站发射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非正交多址接入 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 不完美串行干扰消除 传输功率优化 功率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复杂度单载波时域均衡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世文 官沛雯 +2 位作者 彭丞佐 邓训喆 安振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0-182,共13页
由于卫星通信体制的约束,接收机信号处理在时域进行,致使传统信道均衡算法面临高维矩阵求逆困境。充分利用Toeplitz矩阵的特殊结构和连续干扰消除思想,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单载波时域均衡算法,将高维信道均衡系统转换成多个低维信道均衡... 由于卫星通信体制的约束,接收机信号处理在时域进行,致使传统信道均衡算法面临高维矩阵求逆困境。充分利用Toeplitz矩阵的特殊结构和连续干扰消除思想,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单载波时域均衡算法,将高维信道均衡系统转换成多个低维信道均衡系统,依次对低维信道均衡系统进行均衡,从而避免对高维矩阵求逆操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信道均衡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以更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更相近甚至更优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单载波时域均衡 TOEPLITZ矩阵 连续干扰消除 高维矩阵求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理论、应用与未来方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子一 余凯欣 +2 位作者 吕璐 杨龙 刘在祥 《移动通信》 2024年第10期127-135,共9页
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NOMA作为解决6G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讨论。与传统正交多址接入方案相比,NOMA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非正交资源分配服务更多数量的用户,并通过干扰消除技术抵消用户间干扰... 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NOMA作为解决6G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讨论。与传统正交多址接入方案相比,NOMA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非正交资源分配服务更多数量的用户,并通过干扰消除技术抵消用户间干扰的影响。首先介绍了NOMA的基本理论,然后讨论了6G场景下NOMA关键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现情况,最后对NOMA的应用场景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描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连续干扰消除 无线通信 6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解码方案下的星地融合网络混合多址接入性能分析
14
作者 戴叶玲 郭焱 +3 位作者 朱丽文 刘笑宇 丁昌峰 林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28-3536,共9页
该文针对地面中继辅助的星地融合网络(ISTNs),分析了卫星采用不同解码方案时系统性能的差异。首先,提出一种新颖的用户配对方案,通过位置信息将卫星波束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用户分为若干个组。接着,为了提高传输可靠性以及频谱利用率,用户... 该文针对地面中继辅助的星地融合网络(ISTNs),分析了卫星采用不同解码方案时系统性能的差异。首先,提出一种新颖的用户配对方案,通过位置信息将卫星波束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用户分为若干个组。接着,为了提高传输可靠性以及频谱利用率,用户采用混合多址接入技术与卫星进行通信。进一步,在考虑用户-地面中继链路服从Nakagami-m分布,地面中继-卫星链路服从相关阴影莱斯分布的情况下,分别推导出基于连续干扰消除(SIC)和联合解码(JD)两种解码方案的系统中断概率和吞吐量的闭合表达式。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案相比正交多址(OMA)方案的优越性,并揭示了JD解码技术在ISTNs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融合网络 用户配对方案 混合多址接入 连续干扰消除 联合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卫星随机接入控制技术研究
15
作者 白建东 贾岱 +1 位作者 卢山 王宇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6期1553-1559,共7页
为提升高通量卫星随机接入成功概率,提出了一种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下的随机接入控制技术。高通量卫星多波束间存在重叠覆盖区域,可通过对重叠覆盖区域的用户接入进行管控,优化各波束的负载,提升系统吞吐率。通过对串行干扰消除算法的误... 为提升高通量卫星随机接入成功概率,提出了一种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下的随机接入控制技术。高通量卫星多波束间存在重叠覆盖区域,可通过对重叠覆盖区域的用户接入进行管控,优化各波束的负载,提升系统吞吐率。通过对串行干扰消除算法的误包概率进行推导分析,得出了不同误包概率要求下的最大系统负载,根据该负载值,设计了自适应接入控制策略。当系统负载未超过最大负载时,可通过接入控制策略均衡各波束负载;当系统负载超过最大负载时,可通过限制用户接入方式控制系统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卫星 随机接入 接入控制 串行干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行干扰消除接收机下模式分割随机接入设计与分析
16
作者 庞立卓 闵洁 +4 位作者 李佳慧 李倩倩 郝诗雅 李林涛 戴晓明 《移动通信》 2024年第5期69-73,共5页
利用模式域导频进行信道估计的PDRA框架可有效减轻机器类通信MTC背景下RA的导频碰撞问题。为进一步探索PDRA框架的潜能,将串行干扰消除SIC接收机与PDRA结合,利用SIC算法消除解码成功用户的模式域导频信号来降低干扰,从而缓解导频碰撞问... 利用模式域导频进行信道估计的PDRA框架可有效减轻机器类通信MTC背景下RA的导频碰撞问题。为进一步探索PDRA框架的潜能,将串行干扰消除SIC接收机与PDRA结合,利用SIC算法消除解码成功用户的模式域导频信号来降低干扰,从而缓解导频碰撞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MF接收机下的PDRA方案相比,SIC接收机能进一步利用PDRA框架带来的潜在增益,呈现出更高的接入成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类通信 随机接入 导频碰撞 模式分割随机接入 串行干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条件下协作CR-NOMA的IoT网络性能分析
17
作者 薛鹏 朱芸灿 +1 位作者 刘金昌 李美玲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67-2074,共8页
为了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高延迟和覆盖盲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接入(Cognitive Radio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CR-NOMA)的工业物联网网络。在认知网络中次用户采用解码转发(Decode and Forward,DF)和放... 为了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高延迟和覆盖盲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接入(Cognitive Radio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CR-NOMA)的工业物联网网络。在认知网络中次用户采用解码转发(Decode and Forward,DF)和放大转发(Amplify and Forward,AF)两种辅助解码方式下,推导了主用户和次用户在完全串行干扰或不完全串行干扰两种终端状态下的中断性能。当用户间链路条件相同时,认知中继采用AF方式优于DF方式,且不完全串行干扰技术后系统残留干扰噪声的增大也会导致主用户和次用户的中断概率增大。研究还发现,各用户移动导致用户之间距离增大时,主用户和次用户的中断概率也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认知无线电 非正交多址接入 不完全串行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MA下行链路的FD中继系统性能研究
18
作者 梁赞阳 李恩玉 +2 位作者 郑美娟 王晔 区东生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54-162,共9页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和带内全双工(Full-Duplex,FD)技术都可以有效地提升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现有针对NOMA下行链路的FD中继通信系统的研究,都是采用固定的解码顺序,并没有全面考虑信道的随机性影响...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和带内全双工(Full-Duplex,FD)技术都可以有效地提升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现有针对NOMA下行链路的FD中继通信系统的研究,都是采用固定的解码顺序,并没有全面考虑信道的随机性影响,存在着其他解码顺序的可能。采用了自适应的解码策略,对NOMA-FD中继系统的下行链路中断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非理想串行干扰消除技术下的系统精确中断性能,并推导了高信噪比下的近似结果。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解码策略相比同模型的相关文献采用的策略具有较大的中断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全双工 协作中继 串行干扰消除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多跳网络下基于干扰管理的高容量跨层优化策略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雷 韩江洪 +1 位作者 石怡 魏振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97,共9页
在多跳多基站无线网络环境下,设计了一种基于干扰管理的高容量跨层优化策略。算法的物理层采用串行干扰消除实现干扰管理,在上层首先通过Voronoi图实现区域划分,然后基于节点的最小跳数建立每个节点到基站的初始链路分配和多跳路由方案... 在多跳多基站无线网络环境下,设计了一种基于干扰管理的高容量跨层优化策略。算法的物理层采用串行干扰消除实现干扰管理,在上层首先通过Voronoi图实现区域划分,然后基于节点的最小跳数建立每个节点到基站的初始链路分配和多跳路由方案,之后通过多时间片分配或多跳路由的节点选取对方案进行优化,并通过迭代的方式寻找吞吐量更大的优化策略。理论分析证明了该方案具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仿真结果显示引入了干扰管理相关技术后,整个网络的吞吐率有2到5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跳网络 干扰管理 串行干扰消除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干扰消除的毫米波MIMO系统混合预编码算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解培中 孙锐 李汀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9-416,共8页
该文研究多用户毫米波MIMO系统的混合模数预编码器和合并器设计。针对因信号传播漫散射造成的多用户间信号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干扰消除(SIC)的鲁棒混合预编码算法。首先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分解,以消除来自已知用户信号的干扰,从... 该文研究多用户毫米波MIMO系统的混合模数预编码器和合并器设计。针对因信号传播漫散射造成的多用户间信号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干扰消除(SIC)的鲁棒混合预编码算法。首先对信道矩阵进行正交分解,以消除来自已知用户信号的干扰,从而将含有非凸约束的多用户链路优化问题分解为多个单用户链路优化问题。然后采用相位提取算法逐个求解每个用户的最优传输链路,并结合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求得多用户混合预编码矩阵。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混合预编码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强干扰环境下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系统 毫米波 混合预编码 连续干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